孔子名人名言40句
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君子成人之美。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1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2、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9、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4、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8、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2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31、其使民也义。
3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6、君子不器。
37、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8、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人名言大全60句
1、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14、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5、道不同,不相为谋。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17、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0、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3、小不忍,则乱大谋。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2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9、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0、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3、子曰: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4、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6、道不同,不相为谋。
3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8、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德不孤,必有邻。
40、有教无类。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2、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43、不然;获罪於天,吾所寿也。
4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7、巧言令色,鲜矣仁!
48、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49、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50、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52、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5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5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7、勿欺也,而犯之。
5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罢了矣。
6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