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从容的父母》读书笔记
知道尹烨老师是从关注华大基因这家上市公司开始的,基因测序,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等,那时起就觉得这家公司很酷很牛逼,查询了上市公司信息知道他们的董事长是汪健,CEO是尹烨。看到尹烨真人是在圆桌派的谈话节目中,窦文涛主持的这档节目中尹烨的博闻强记、口若悬河、思维缜密、博古通今让人印象深刻,弹幕中飘着各种赞美与崇拜。
对一个人崇拜,对他写的书也格外重视。《做从容的父母》中尹烨老师聊的几个观点,我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心有呼应,也长了新的见识,就想着把几个点做个记录,以供今后温习吧。
孩子今后会怎么样,家长最好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世界上,平凡的人最多,平凡的事最多,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跟我们一样,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他们大概率不会成为一个有权有势有钱的人,不会成为一个钢琴家、运动员或者舞蹈家,不会成为明星,大红大紫,众多粉丝围绕左右打call。并不是丧或者灰心,而是从概率的角度来客观分析和接受这个事实。家长本身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如果寄希望于下一代,让孩子拼命往上爬,不管不顾孩子的个人情况,结果恐怕不仅不能如人意,还会适得其反,滋生家庭矛盾,破坏亲子关系,甚至酿成悲剧后悔莫及。当然,家长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今后有份好工作,有体面的工作环境和收入地位,自己过得好些,这都是最朴素的情感,但问题是要量力而行。有追求无可厚非,可不能把孩子和自己逼到墙角。
家,应当回归本源,是温暖的港湾,是最后的堡垒。记得自己孩童时期,坐在父亲的自行车横梁上走街串巷游玩,嗑着瓜子花生到简陋到不行的电影院看港片,过生日的时候父亲带着到照相馆,坐在大公鸡的模型上拍照留念,冬天放寒假天太冷就赖在床上,父亲把热腾腾的菜汤端到面前,那些画面虽然久远却依然历历在目。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一生来治愈。最近一所四校的高二学生因为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批评,还被通知要进行处分,孩子压力太大,回到家里就跳楼了,不免让人惋惜。我思考的是,孩子的担心和恐惧有没有倾诉的渠道?在学校面对处罚、在社会面对委屈的时候,一个人还有没有可以取暖的地方,应该是家啊!还是说那个地方不仅不能给予温暖,甚至会把伤害加成,把伤口继续扒开,大把撒盐?记得我的孩子跟我说过班里一个同学说过,如果考不上高中就跳楼自杀,因为没脸。我非常惊讶。孩子自尊心强,有目标是好事,但是没有达成目标就采取这种结束生命的方式来了断,实在是太可惜。我跟孩子说,高中的录取率平均是64%,没考上也是正常。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你努力过了就够了,不管任何结果,父母都会坦然接收,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就好。最近我们也在准备FBK,节奏很紧张,每天要把学校的作业完成,然后还得紧赶慢赶补习考试的知识。超短的时间里要学习那么多新知识,有时候连我都觉得脑袋涨,每天的时间安排也非常紧凑,希望抓住任何一点零碎时间。不过呢,我还是一再跟孩子说,如果你觉得很累一定要说,我们就暂停。无论如何,身体都是第一位,脑袋吃不消也不行,硬塞会出问题,也达不到任何效果。
孩子啊,你应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赚钱。理性的规划应当是这样吧!这条路并没有错,但是人世间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尹烨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孩子成长的目标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只有这一条绝对正确的衡量标准。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才是生而为人的健全人格。一个具备上述特征的人,不可能无法生存,面对挫折和失败也不会一塌糊涂。人生应当是“自洽”与“互洽”,而不是“他洽”,自我主客观的相对平衡,并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肯定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所谓的至高标准唯一标准而一味委屈自己,扭曲自己的天性。今年我给孩子拟定了一个全面发展计划,也已经开始做起来了,比如爬几座山,看几场马戏和脱口秀,看几本书,参观几处特色建筑感受文化熏陶,学习一项小技能等等,就是希望孩子的成长要多元化,不能走向唯成绩论的死胡同,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每个走向社会的家长都知道,在工作中,大家不会再去在意你的数理化成绩怎么样,英语几级,倒是性格nice,会一些生活技能更有市场。
父母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尹烨老师在书中很感激在自己小时候,父亲带自己练相声,所以嘴皮子溜,口才好,教自己写文章,所以文采好,妈妈带自己爬山捉蚂蚱,找各种植物,让自己对生物充满兴趣,和自己一起背诵诗文,练出了超强记忆力。想让孩子对读书有兴趣,家长自己都不看书,整天刷短视频,打游戏,怎么能够引导出爱看书的孩子呢?记得老家有位老师,他的家里有三个孩子,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围在一起:老师备课,孩子们在一起学习,家里的电视从来就没有开过,家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作为家长,应该抛弃“我执”,而应该更多的“执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自己先做起来,而不是对孩子说一套,自己做一套。身教重于言传。你要鸡娃先把自己鸡好。最近,孩子跟我说英语课文背不掉,我说我看一看,很快背给他听,告诉他先把每句话翻译好,知道意思,然后想想每句话主要讲什么,把架构搞清楚了,多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掉。按照我的方法,他也快速背掉了课文,自信的笑容显而易见。交流中,我还跟他说毛主席告诉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要看那段课文看起来很长,既然这么多年来历届学生都能背掉,你肯定也行,同时,还要找对背诵的方法,认真对待问题,多练几下就肯定能够解决它。
终生学习。查理芒格、巴菲特被称为移动的书柜,还有像尹烨老师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也是如此。观察那些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书不离身,没有一天不看书的。他们已经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仍然要从人类智慧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更该如此啊!每个人家里都应该有个书库,每位家庭成员都应该书不离手,把看书融入生活和生命。学习决不能是大学毕业了就结束了,尹烨老师也说到之所以自己还不错,并不是因为其他什么,而是他在学校毕业之后还在学习,而且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算下来比别人多学了几十年。
学得杂还是要学得精?尹烨老师大学学的专业是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固定的授课范式可言,倒是正因为如此,他学习了物理、化学、数学等众多科目的知识,甚至在大学期间为了勤工俭学和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还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可以说是富兰克林式的人物了。没错,学习知识应当广博,任何方面都可以去关注和探索,本身也是好奇心的表现。其实吧,拥有好奇心除了对世界充满希望之外,还是永葆青春的不二法宝。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先做一颗枝叶茂盛的树,一朵多姿多彩的云,一个有趣丰满的灵魂。如此这般,家长从容,孩子也从容。
王清惠的这首词---《满江红》,我曾读过。那个时候只是想到了花蕊夫人,想到了她的那句“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甚至是肤浅的赞叹过这位王昭仪。而知道汪元亮,是因为我的家乡,因为他写过一首《徐州》。
我不知自己为何会选择接受甚至是相信这个动人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听惯了妖君的那首《琴师》或是图爷的那首《两生契》吧。
一个是皇帝的昭仪,一个是皇帝的乐师;一个深宫寂寞的女子,一个身份卑微的男子,纵然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也是不该有的感情。可我宁愿相信,历史上的他们真的有过这样的交集。
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们选择如那个退居碣石深草尽头的风霜刀客一般,是否他们也能够在鬓染霜雪时,仍将十指紧扣呢?还是说,她灯下裁衣,他在旁用陈年墨色画她模样,将她的笑嗔颦全都私藏;又或者他的琴声与清辉相和,她挽指做蝴蝶从窗框飞起。在我的设想里,他们可以相守到最终,执手于乱世,不相离。
不酿春酒,不知相思重。也许我永远都不会懂清惠的选择—--因为爱,所以远离。也不会懂汪元亮的选择—--因为爱,所以相随。
天涯咫尺,咫尺天涯。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当你茶饭不思如鲠在喉,在我对镜时亦嫌憔悴衣带宽陋。也许,汪元亮当时便是这样的感觉吧。图爷对《寸缕》的评价是:有一种失恋十年的感觉。我却觉得,他唱出的不是失去,而是不可得却深爱。我想这个便应该可以做《寸缕》的背景故事吧。这是一种乱世的无奈,千年繁华如梦,辜负了他和她。
看过多少物是人非的风景,到底还是放不下你,只是再没有执手相望的可能。也许,他曾对她或是她曾对他说过:如果,我是你半生流离的起点,可不可以不让我离开?可是岁月如梦,回头看老了年华,谁又会看到故事的结局?也许吧,这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在如此情形,只有远离吧。
想起了张爱玲的《多少恨》,在这个女子所讲的故事里,我爱极了这个故事---家茵和宗豫的故事。所以,多年之后,还是会记起。故事的结局是,家茵离开了。因为爱,所以远离。我不知道,宗豫会不会去寻找,还是说,故事根本就没有结局。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她的文字华丽是华丽,却清冷的如同千年的剑光。可是这个故事,却是淡淡的,如同夜雨涤尘,是少有的温情。对于家茵,我甚是敬佩,这样一个文弱的女子,面对这样一段蚀心刻骨,却又明知不会长相厮守的爱情,会选择果断地远离。“一切众生皆有情,一切众生皆过往”这样的女子,是当真不需要来生的吧,一生足矣!
“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去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说过的话,也许,她是用家茵这个人物来诠释吧。是否幸福,已经不重要了,是否会走到终点,也不重要了。当她选择离开时,自己明白,再也不会回来了,却不是因为不爱。
日子原该是朴实无华,静如止水的吧,只是红尘不可测,所以出现了意外,所以会遇见那个人,做了那段悲情故事的主角。
人生,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千山万水过尽,很多人都是半生不负却一生相错,而不是携手花开,并肩日落。
也许是我太偏执,可我真的相信,王清惠和汪元亮的这段感情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