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2022-1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法、学法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

3、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五、教学具准备

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较公平,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教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交流)

(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

(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物体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识四分之一。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实践活动。拿出准备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

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

3、比较分数的大小

(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

(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

2、做一做第二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知识。

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认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这一环节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让学生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本课中渗透了概率的思想,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看法。

3、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和同伴的交流合作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事件发生存在可能性,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根据已知条件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比较。

说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的主线是:摸球实验-------机智问答-------解释生活现象-------描述生活现象。

从摸球实验入手使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通过摸球游戏引入可能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积极参与游戏,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及良好的学习态度。

机智问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重点,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对应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小明解释生活现象,将知识从纸上延伸到生活中,学生明确学习了可能性之后有什么用呢?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

用所学词语说一句话,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学生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来联系实际,阐述生活现象,进行简单的推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来解决问题。

在如何突破重难点时,注重学生的体验,提出问题后,先猜测结果是什么?再实践验证,看看实际和猜测是否一致。使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从而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

(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认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进行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活动引入,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几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义——几分之一的意义——揭示课题。

(2)认识1/2 :不同的图形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利用学生资源(动手操作)比较分数的大小。

4、在生活中找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来源与生活。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一些生活活泼、色彩鲜艳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成为他们的注意对象。性格上好动爱玩,赋予想象,表现欲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或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因此我希望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和交流互补法进行学习。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组织学生人人参与,结合教材,紧密生活,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入生活,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为终身学习发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讲解、演示操作,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让学生观察进入情境图,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合理性的数学问题都给出鼓励性评价,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意图: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

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960÷(2×4)

引导学生重点说算式每步的意义,明确运算顺序

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满足学生内心的探究感和成就感。在次过程中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质疑、解疑,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合作探究有除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先分组讨论,全班汇报。老师实时总结。连初的混合算式从左向右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意图:学生通过第一个问题,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初步掌握了用混合算式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混合运算顺序,在不断运用中发现规律,使运算规则的产生满足探究的自然需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数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运用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4)全班集体订正

培养学生的良好做题习惯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集体订正

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升华知识,使知识得到延伸,并且运用与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课堂总结,反思升华。

谈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

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让数学回到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是生活中去的奥妙。

最后,请允许我以几句在实际教学中感悟颇深的话语来作为我今天说课的结束语:教育是探究和启蒙,不是宣传和灌输

教育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不是指示和命令

教育是丰富知识,而不是同意思想

教育是信任而不是防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和老师!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

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⑴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⑵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

②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请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地砖的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认识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由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帮我的女儿丫丫测量和计算装修房间所需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和归纳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正确方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想:

通过计算“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量、算、归纳、说、拼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从小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具准备:

正方形图片、实物(地砖)、题单、课件。

学具准备:实物(地砖)、尺子。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周长,那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图形的周长?

2。出示正方形。

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

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

师: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现在林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们学到的这些本领来帮助林老师,做一个能干、又有爱心的孩子吗?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今天的新课做好铺垫,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儿,名叫丫丫,就快满五岁了,和你们一样,她非常非常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漂亮房间,所以呢,我按照装修师父的要求买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测量和计算一些数据,你们可以吗?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原本属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参与,并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更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

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观察其形状。(板书:地砖的)

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周长。抽生说算理,师板书。

方法一:10+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讨论: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

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什么?

【设计意图:从实际情境出发,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独立思考,通过探索、交流、观察、归纳等形式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练一练

判断题:

(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

(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边长是6米。

【设计意图: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加以巩固。】

四、数学与生活:

丫丫的一张正方形照片,边长30厘米,要给这张照片做一个边框,边框有多长?

丫丫的正方形窗帘,边长为100厘米,给三边做漂亮的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如果做两层呢?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为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五、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用2个地砖拼大的长方形。

(2)计算其周长。

(3)请生说说想法。

(4)与原来两块地砖的周长相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并组织小组及小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2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百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学习过 “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0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

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课件导入,创新情境

1、谈话: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2、出示课题:运白菜

3、出示情境课件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提出问题

学生可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①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595—245=350(棵) ②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850—500=350(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教材P19的填空。

(因为计算的数较大,学生计算时的速度可能会很慢,这时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教材P20第1题。

①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②学生独立解答。

这题也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200-78-35=87(元) 200-(78+35)=87(元)

③交流算法与想法。

④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教材P20第3题。

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再核对答案。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教材第20页“练一练”的第4题。

五、板书设计

运白菜

850—255—245 850—(255+245)

=595—245 =850—500

=350(棵) =350(棵)

一个数先后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连减的运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尝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对三位数退位减法掌握得不牢固,学得很辛苦,老师也教得很头痛。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这节课围绕情景“参观农场”展开的,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然后想一想结合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进而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注重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

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整节课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讨论列出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将解题步骤以小标题的形式板书出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3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你们辛苦了!我叫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树有多少棵》,它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用激励的语言祝贺孩子们成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欢迎他们重新回到学校。

以美化身边的环境为契机引出情境图。

1.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并说出数学信息。(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试着解决问题: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板书课题:小树有多少棵)引出:20×3=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巩固复习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讨论算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1)20+20+20=60(2)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3.优化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教师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

4.小结: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5.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二、迁移应用,探索规律。

1.出示练习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2.拓展训练

1、3000×2 5000×4 6×7000

在学生总结出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随即出示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能够类推出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添上同样多的“0”的含义,并且把这种口算的方法熟记于心,达到内化的目的。

2.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三、变式练习,积累内化。

1.口算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算理。)

2页3题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3页2题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

2.归纳巩固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先不看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的末尾添上()的“0”。

2、布置作业。

解决问题:3页3题(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复习乘法的意义)

四、说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

① 20+20+20=60

②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③ 2×3=6,20×3=60

【设计理念: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黑板的右边空出来,方便学生自由练习。】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认识几分之几》是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借助小圆片(小棒)“分一分”“拿一拿”等实际操作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先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借助学具探索“12个蘑菇的是多少个?”进而学会列算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后“想想做做”中也安排了类似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说学生

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相关知识,也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但介于本班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弱,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安排了摆小棒和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结合细致的课件,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知识,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每道算式的含义。

2、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运用掌握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五、说教法

通过摆小棒、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等比较直观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份”和“几个”,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而推导出算式。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的动画生动地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思考、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分数,同桌来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突出“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概念,明确分数的意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学习。

谈话:(课件展示)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在森林里采蘑菇,兔妈妈有个问题考考小兔子(出示问题“将这些蘑菇的给你们”),可是小兔子犯了糊涂,这些蘑菇的是多少呢?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1)让学生拿出12个小棒摆一摆、分一分、拿一拿。

(2)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算一算。怎样算呢?

同桌讨论。教师课件展示过程,出示算式,并请学生回答每一步所对应的含义。

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1)青椒的是多少个?

(2)桃子的是多少个?

先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接着列出算式;请学生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教师边听边对应播放动画、出示算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最后总结出解决求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深化认识

(1)猴宝宝要送礼物给妈妈,你们看,两只猴宝宝送的苹果的个数一样吗?(出示课件)

你怎样知道是不一样的呢?(列算式计算)

思考: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因为总数不一样,虽然分得份数一样,但是每份的个数不一样,所以它们的不一样。

通过这样有趣的环节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明确,总数不同,就算分的份数相同拿出的份数相同,最后的个数也不会相同。

(2)1时的是多少分?

(思考关于钟面的相关知识)

前后单位一样吗?(不一样)

不一样该怎么办?(先单位换算)

播放课件

总结:单位不一样,先将1时换算成60分钟,是将60分钟平均分成两份,不是将1时平均分成两份。

在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是将谁当做总数,也就是平均分的对象。

1时的是多少分?

(学生先讲,后播放课件,再请学生板演)

全课总结

(1)几分之几的分数意义

(2)有条理地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3)计算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有多少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整个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二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先安排图色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入课题;接着进一步比较手掌、硬币、数学课本与练习本等实物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与老教材的编排有很大不同。

因此,教学中采用了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逐步感知,逐步体验,通过师生、生生相互间的互动作用来完成。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理解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上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充分调动学生手、口、眼等多种器官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比赛活动:教师出示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挑选男女生各一名,进行涂色比赛。

2、学生比赛。

3师问: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图形一大一小,大图形花的时间要多。

师:那么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图形的什么呢?(生:面、面积)

4、引出课题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由学生感兴趣的.比赛活动情景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

(二)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1、说一说:你们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面呢?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冰箱的面、……

2、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数学书封面、桌子的面

3、比一比:

①教师的手掌和学生的手掌。

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掌,教师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手掌,让全班其他同学比一比两个手掌表面的大小。

②1元硬币和5角硬币。

③数学课本的面和数学练习本的面。

师:我们在比它们的什么?(生:面的大小)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怎样?

生:面有大有小。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

翻开《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具体目标中赫然呈现着对计算教学的要求,这些目标是分学段来制定的,但具体到每一节课的目标,还需要我们来理解细化。

我在参加希望杯比赛的时候,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起始课——《分桃子》,本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范畴,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选择这样一节有挑战性的计算课,源于自己的好奇和好胜,都说计算课难讲,都说算理讲不清,我就是要试一试。热情是有的,但接下来的探寻之路却让我感慨万千却也收获颇丰。

一、读懂教材。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探索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掌握其竖式的写法。“例1”中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之后“试一试”中的3道竖式除法题目旨在对“例1”的内容特别是竖式的写法进行巩固练习;“例2”中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时有余数,主要解决除法的基本运算思路问题;之后的“试一试”中首先呈现了4道竖式题目且要求估算,前两道是对例题的巩固练习,后两道则是要求学生在探索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迁移,独立尝试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试一试第2题”重在应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读懂学生。

学生虽然已有除法竖式的基础,但现状是他们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存在很大困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层楼”的形式,那其实并不是笔算,而是在口算出结果后改写成笔算的一种形式,在运算思路上与笔算完全脱离。

因此教学时重在从笔算除法的运算思路上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表述、课件演示等充分的感官体验基础上建立表象,并逐步抽象成笔算除法的模型,从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的目的。

三、制定目标

基于以上的两个“读懂”,结合课标中的要求,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结合情境,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一分等活动,亲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的探索发现过程;

②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和抽象的算式结合起来,理解算理,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探索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难点是理解算理,正确规范地书写竖式。

四、读懂课堂

总的来说,关键在“算理”,这是计算教学的本质,也是大家都众所周知的。

但却总是在实践中很迷茫,很困惑。

在我自己试讲这节课前,先听其它老师讲了一节,她的整个课堂是这样的.:“复习口算——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呈现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展示计算方法——教师讲解算理——学生练习计算并演板——再次讲解算理——再次练习反馈”。

我注意到学生们都准备了小棒,看来老师是有意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但整节课中小棒形同虚设,学生根本没有碰一下。在课后研讨的时候,该教师的解释是由于一名学生出现的错误算法超出了自己的预设,所以打乱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结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一节较为失败的课让我对自己来讲这节课有了更大的心理负担,眼见为实,原来算理这么难讲啊。

之后就是我自己的第一次试讲,我很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旨在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但课上起来也并不顺利,操作浪费了很多时间,在练习时发现有学生不理解算理,教师便开始“走回头路”,结果整节课结束教学内容只进行了60%多,这让我很是郁闷,曾一度想放弃“分小棒”的环节。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听了师兄的这节课,他的课堂就没有让学生“分小棒”,而是利用口算的“算理”来迁移讲解了笔算的“算理”,这样的计算教学节省了时间,学生似乎也理解了。还有一位师姐是这样讲的,她在学生动手“分小棒”之后,并没有让学生汇报展示,而是用电脑操作演示了“分小棒”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列竖式。和我的不太一样,我是在学生动手“分小棒”之后请了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分的过程,让下面的学生说过程,同时教师板演竖式的呈现过程。我这样的方法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乱。课后研讨时我们总结了3种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方法:①师兄的方法——结合口算;②师姐的方法——先分再列竖式;③我的方法——动手实践、语言描述、抽象竖式三者相结合。从大家的反应来看,我的方法似乎支持者甚少,但是没有做课堂后测,我无法看到到底哪种方法对学生的理解最有帮助,但是在我的内心还是倾向于自己“三结合”的方法。

之后我又进行了一次校内的试讲,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学习了师姐的方法,也就是先分再列竖式,因为这样课堂看起来不乱,但课后研讨时同事们的批评之词铺天盖地。为此我翻阅了人教版的相关教学内容,也是借助“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而且每一步都呈现的很清楚,这让我对自己的方法又有了信心。恰好中心组又组织了两位师姐再来讲这节课,她们俩的方法正好一个是“借助口算”,一个是“先分再计算”。课后我们进行了后测,结果是触目惊心的,完全正确率还不到30%,这让我们陷入了深思:究竟什么是“算理”,怎么这么难讲?

通过研讨和寻找理论帮助,我知道: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算理的缺失,难以支撑算法的牢固。《课标》在计算教学上提出了“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理解算法的理解。”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只有在感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才能形成真正的计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脆弱的。

因此在我的第三次试讲中,我大胆的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又一次尝试了“分、说、写”三合一的方法,效果显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有所进步的。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算法要总结吗?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又要再次寻求帮助:轻算理重算法会使教学失去计算所赋予的教学功能,重算理轻算法又无法达成扎实的计算技能。《课标》将课程目标分成了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两大类,如果片面理解课程目标,那必定是在两个误区间来回走动。因此,算理与算法两者不可偏颇。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初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在计算教学时,只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的算理,揭示不同知识背景下的本质联系(算理就是计算教学的本质联系),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因此,不可偏颇,但要先算理后算法。

有了这样的理论引领,我的第四次、第五次试讲,以及最后的现场比赛,就越来越得心应手,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是我目前为止所行走的最远的地方。

五、反思升华

回想和学生一起研究算理的过程,我深感:计算教学,特别是算理的理解,需要学生的切身体验。因为算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导致计算教学的枯燥与乏味,学生学起来枯燥必将引发学生失去可持续学习发展的张力。这就要求计算教学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构建有利于揭示理解算理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经历计算过程、体验算理、感悟算法。

1、在语言描述中体验算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算理,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妨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用数学语言综合描述,把具体的感知通过语言的加工描述最后概括形成算法。这个抽象描述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算理的过程,从而达到感悟算法。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算理

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动手操作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计算教学中,可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探究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算理。现代教学论的认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新课标虽对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但重视学生的数感发展,计算教学时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动促思,自主体验算理、理解算法。

“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基语)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不能怕操作费时,只有让学生 “做数学”,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新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是帮助学生探索算法,抽象算法的重要手段。

“智慧自动作发端”(皮亚杰),动手操作是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站在学生的角度,安排操作的最佳时机。

这就是我的计算教学之路,基于自己的实践、思考、学习、反思的过程,在过程中成长进步,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7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中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2、充分感受数学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点:

能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四、教学难点:

1、对没转到一周的旋转现象的判断,如荡秋千。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朋友卡;

2、陀螺、风车、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椅等;

六、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课外喜欢玩什么呢?(弹弹珠、踢键子、滚铁环……)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今天,老师打算带大家出去玩一玩,想去吗?(想)那就跟我来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旋转与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12分钟):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老师先带同学们到公园来玩一玩,你们能说说公园里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1)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现在一起观察一下,秋千、水龙头、风车、方向盘等是怎样动的?并用手来比一比。

生1:风车在转动。

生2:方向盘在旋转。

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出示课件2),这些物体运动时都会转弯。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书面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旋转的表象印在脑子里,从而能够形象直观地感知到旋转现象,

利用多媒体单独演示旋转图形,突出物体旋转的中心点和旋转轨迹,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旋转的本质,遵循儿童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辨识能力,给旋转现象。

你们能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名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起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步提高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继续探究。

师:刚才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旋转现象,现在你们能让陀螺和风车旋转起来吗?(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轮流玩一玩,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让它们旋转起来,合作得最好的小组上台来演示。)

设计意图: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旋转现象的`认识,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其实,我们身边的旋转现象可多了,下面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让你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旋转起来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探究,演示让东西旋转,小组间交流、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的旋转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平移现象:

1、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师:我们再到另一个公园去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3)

大家再观察一下猴子、滑梯上的小朋友等是怎样动的?用手比一比,并给这种现象起名。(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

生1:它们是直直地移动;

生2:它们运动的方向是不变的;

生3:可以取名为移动、平移。

师:你们都说得不错(出示课件4),像这样直直地移动的运动方式通常称它为平移(相机,板书:平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思考有活力,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所谓解放头脑,也就是培养学生自由的心灵、乐观、自信,在心理上消除畏惧,鼓励他们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同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运用学习“旋转现象”的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怎样让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作平移运动?办法好的小组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的适当表扬,使他们深深体会温馨与和谐,并沉醉其中。

(三)联系生活实际判断旋转与平移现象。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对课堂中的“主体”充满真切的关怀鼓励,妙趣横生的“动物王国”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心灵智慧、知识的光辉盈溢课堂。

1、找一找。

师:刚才我们去了公园,现在有位小朋友想带你们去动物园和游乐园,想不想去?(想)那就赶紧跟她去逛逛吧!(播放课件5)

学生找一找录相里的旋转与平移现象,找得准的奖励朋友卡。

生1:黑天鹅在湖里游泳是平移现象,因为它是直直地移动。

生2:大象的耳朵扇动是旋转现象,因为它扇动时改变了方向。

生3:马儿跑步既是旋转现象,又是平移现象,因为直着跑的时候是平移,拐弯跑的时候是旋转。

2、说一说。

师:我们生活中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可多了,大家能说一说么?(说得好的发朋友卡)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旋转与平移的现象,使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关心,解决数学问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特点,将知识优化,完善和深化所学内容,并对本节课学习外延进行拓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五)课外延伸。

刚才很多小朋友得到了朋友卡,这些卡片都是我们班学生制作的,他们听说你们是一群聪明好学的学生,都特别想跟你们做朋友呢,你们愿意吗?(愿意)现在他们想请大家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卡片中他们参加的活动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哪种现象?

原来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你们将会在身边发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奥秘。

(六)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平移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拟定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分数的作用。

(2)会用折纸、涂色等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表示简单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感知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操作过程和对这几个分数的感知。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分数意义理解较困难。建立概念的过程也很慢,语言的叙述更是存在问题。所以本节课设计在多媒体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二、操作实践理性认识

三、设计分数深化理解

四、认识分数巩固练习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五、整合点及解决方法

(下面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整合点以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1、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的导入增添了魅力

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数学课堂上枯燥的数字,板书,本节课抽象的平均分含义满足不了学生多变活跃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没有求知的欲望。课堂的导入环节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否活跃起来,能否将兴趣牵引到对新知的渴望上,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本课导入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动画这种学生乐听、爱看的形式,创设即将开运动会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所有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来。请看教学片段(视频1)

淘气和笑笑分食物的故事情节,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入到数学课堂,同时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4个橘子,2盒饼干的整数平均分过渡到1个苹果平均分的问题上。通过直观的演示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问题,生动形象的动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分给20个人都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字表示呢?此时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这就为下一步认识理解分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多媒体的.使用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障碍,在教学分数意义这一环节时,概念比较抽象,如果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机械的记忆,孩子们肯定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如果利用自制教具呈现出不同的分数费时费力,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计算机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3份同时出示分母8、分子3,学生通过观察分的过程和分母分子的相应出示,再一次理解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次利用同一蛋糕平均分出八份之五,六分之五,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在观察,在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就是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理解。

多媒体的使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与直观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为下一步自己设计喜欢的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视频3)这是孩子们真正理解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设计的分数的情景,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正确率提高了,同时也真正明白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它其中的一部分。(视频4)生动的动画画面清晰的展示了一个分数的由来,因此在孩子们汇报自己设计的分数时候语言运用的准确具体,表达到位。从而减少了常规教学中由于学生表达不准确教师反复纠正而浪费的时间。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整合点的正确诊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帮助我们把枯燥的数学问题生动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把乏味的数学课堂趣味化,把生硬的数学学习轻松化。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显著作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9

一、说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0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点子图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本节的教学内容,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能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点子图上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经历完整的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信心。

2.注重对算法的展示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自己想法和算法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队列表演(一)(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点子图。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1.出示阅兵仪式的队列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行,每行有14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1.独立提出数学问题,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为什么这样列式?

2.引导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知识性课题。

3.估一估:乘积大约是多少?

4.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算出14×12的结果。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把整体分块求积的方法吗?请你们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看能否算出14×12(或12×14)的得数。

(1)学生独立思考,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出算式。

(2)小组交流。

(3)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师:你们算出得数了吗?能说说你们的算法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把圈点子图的过程和算式对应说明。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5.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归纳与指导。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归纳提升,引出转化法:

师:面临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这个新问题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用连乘法计算。或者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先乘,再把积相加,都是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2.完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0×5=?》。

教材分析:

《0×5=?》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内容。学生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再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0×5=?》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得0,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和加法混淆,乘积怎样写也容易出现错误;几乘0得0后,很容易忘记加进位上来的数。为了分散难点,教材把一个因数中间有 0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安排在学生学会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一般运算方法之后进行讲练,这样可使难点分散,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在乘的过程中,0的具体处理方法。学习《0×5=?》,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连乘乃至于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课件情景为背景,通过探索每盘苹果顺次减少至0的过程,计算苹果总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试一试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引导学生动脑,动眼,动手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 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0”的规律。

2.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复习,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全课总结五个环节。

一、复习

通过口答一个五是( ) 二个五是( ) 三个五是( )口答完毕让学生说说第2、3题的加法和乘法算式,口算7×5= 4×5= 8×5 = 5×5 = 9×5 = 6×5 = ,口答完毕让学生说说任意2题表示的意思。目的是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问题情景

通过创设情境

(1)5个盘子,每盘放3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然后每盘苹果顺次减少至0,都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弄懂0的基本含义,整数乘法的意义。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推理归纳。

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课本P34“算一算”3道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0×3=0,7×0=0,0×26=0)

引导学生归纳“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结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3)小结、深化。

再次引导学生认识:0乘几和几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目的是强化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规律。

三、建立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完成课本P34“试一试”中1、2题,让学生初次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四、解释应用

1、课本第35页练一练。(要求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21×3 43×2

201×3 403×2

210×3 430×2

全班完成后交流,把你的算法告诉其他同学,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3、练习设计。

我买20枝铅笔和30本书,每枝6元,每本9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会用学过的方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否会解决涉及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一些生活活泼、色彩鲜艳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成为他们的注意对象。性格上好动爱玩,赋予想象,表现欲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或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因此我希望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和交流互补法进行学习。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组织学生人人参与,结合教材,紧密生活,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入生活,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为终身学习发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讲解、演示操作,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让学生观察进入情境图,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合理性的数学问题都给出鼓励性评价,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意图: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

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960÷(2×4)

引导学生重点说算式每步的意义,明确运算顺序

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满足学生内心的探究感和成就感。在次过程中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质疑、解疑,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合作探究有除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先分组讨论,全班汇报。老师实时总结。连初的混合算式从左向右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意图:学生通过第一个问题,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初步掌握了用混合算式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混合运算顺序,在不断运用中发现规律,使运算规则的产生满足探究的自然需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数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运用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 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4)全班集体订正

培养学生的良好做题习惯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集体订正

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升华知识,使知识得到延伸,并且运用与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课堂总结,反思升华。

谈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

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让数学回到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是生活中去的奥妙。

最后,请允许我以几句在实际教学中感悟颇深的话语来作为我今天说课的结束语:教育是探究和启蒙,不是宣传和灌输

教育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不是指示和命令

教育是丰富知识,而不是同意思想

教育是信任而不是防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和老师!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 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5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 )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 )米

6 千米 30米=( )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4

教材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摸球游戏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让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概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体验,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5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课本中主题图呈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倒计时的场面,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接着,教材编排了钟表店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钟面结构,直观的看到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学生在学习秒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有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自主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的过程。

2.培养学生估测较短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正确估计较短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二、说教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秒”。

新课开始,我用新年倒计时来导入新课。新年、鞭炮、倒计时……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一起数:“10、9、8、7、6、5、4、3、2、1,新年好!”让学生感到刚才倒计时的时间很短,所以,要用到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再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算时间的?学生可能说:“马路上的红绿灯”、“跨栏比赛”、“发射火箭的倒计时”都是用秒来计算时间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可真不少!从而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板书)。这样的引入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探索新知,体验感受“秒”。

1.认识秒针和1秒。

(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并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秒针的特点。学生们会说:“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我接着问:“秒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走动的呢?”学生会说:“秒针在钟面上是1小格1小格走动的。”再问:“那秒针走1小格,走了多长时间呢?”学生观察得出: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

2.体验1秒的长短。

接下来我就和学生一起来体验1秒,提醒学生要仔细聆听。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嗒”的一声,1秒就过去了。“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秒吗?”学生们可能会“眨一下眼”、“点一下头”、“拍一下手”、“跺一下脚”,接着和学生们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一起做一做。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秒,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1秒的长短,感受到了秒针走动的节奏“嗒、嗒、嗒”,建立了秒的概念。

3.认识几秒。

(出示课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起数出5秒。学生做着动作边数边看课件,很容易的发现秒针从12走到1就是5秒。那么秒针从几走到几也是5秒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板书)。

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掌握数数的节奏,让秒针走动的声音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又能让学生发现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为接下来学习几秒打好基础。

(出示课件)让学生算一算秒针走了多少秒?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同时引导学生优化计算方法。

4.数准10秒,估算时间。

学生已经会数准5秒了,这时再让学生数准10秒。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10秒小闹钟的活动”。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节奏数出10秒,同时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接着加大难度,没有声音也不看钟面让学生数出10秒,数完后请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有声音到无声音的多次活动中掌握秒针走动的节奏。最后,能够脱离钟面数准10秒。从动手操作到直观理解,再到实践应用自然顺畅,水到渠成。然后,播放一段30秒的歌曲,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秒?让学生报出估得的结果,并告诉他们估计在25秒—30秒之间的自己的小秒表就算准。

从认识1秒,5秒,10秒再到30秒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效的帮助了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小组合作,发现1分=60秒。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利用自己的学具表合作学习,发现1分=60秒。小组按活动要求进行:1.观察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2.发现秒针走1圈是多少秒?分针又经过了几分?3.讨论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得出: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与分的关系是是:1分=60秒。最后,集体观察钟面进行验证: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学生边看边跟着秒针的走动1秒1秒的数,一直数到60秒。最后得出:秒针走1圈,分针刚好走了1小格,它们是同时走同时停,也就是1分=60秒。(板书)

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他们既学会了知识,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了解1分、1秒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了解1分钟的价值,我设计了“过一个有意义的1分钟”的活动。“同学们,如果给你们1分钟,你们想做什么呢?”估计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在这1分钟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出示钟面)学生随着秒针的走动开始活动。活动结束,学生汇报自己1分钟做了什么。在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1分钟后,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其他小朋友在1分钟内可以做什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1分钟的长短,体验到了1分钟的价值。

“那么,如果给你们1秒钟的时间,你们能够完成这些事情吗?”学生大都回答“不能”、“1秒钟太短暂了”。1秒是很短,但是1秒钟也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出示课件)展示1秒钟能够做的事情,学生边看会边发出阵阵惊叹声,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此时,我引用古人的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小结,教育学生要养成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五)巩固应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设计了三个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题:

1.填一填,加深学生对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的应用;

2.辨一辨,通过辨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比一比,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在跑步比赛中,谁用的时间短谁跑得快。

(六)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接着出示刘翔夺冠的画面和香港回归时“1秒之争”的故事,扩展学生的知识,增加爱国情感,再次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简洁明了。

板书: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

1分=60秒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第一个例题先通过讨论铅笔盒的长和宽的数据,引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的描述。在此......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汤阴县古贤镇冢上学校 王 雷 一、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

    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大全]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本课中渗透了概率的思想,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云梦县义堂镇中心小学 李幺珍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

    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

    下面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与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和作业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

    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定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稿 毕节二小 吴发琴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内容。这部分内......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明德小学的丁海霞。感谢此次“说课大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锻炼、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说说......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