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2023-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教师读书交流心得》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1

有人说: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幼儿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多么通俗易懂的一句话,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用微笑去面对一天的生活,面对家长和孩子。在每天的工作中会遇到野蛮的家长和淘气的孩子时,令到自己筋疲力尽、心力交瘁,所有的`委屈不敢发泄,只能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是这类老师随时都会爆发。当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不能马上解决的,我们应该要想办法用其他的渠道去释放压力,宣泄情绪,别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带给家长、带给家庭。比如看书、运动、吃东西、逛街、购物、找朋友倾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为烦事所困,不会为不良情绪而影响我们的教育之路。毕竟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比较少,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事情,事出必有因,只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所有的难题都会迎韧而解的。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2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上半年精心挑选了《论语》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首先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为教师配备了《论语易读》,组织教师收看《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节目,以于丹的论语心得为源头,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专栏、读书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3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对此话颇有触发,可将之引申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如何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如果把学生当作容器,只是一味地教,让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陶行知先生亦认为:教、学、做三者要合一。教,是引领,是引导,是为了学,最终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陶行知先生也以往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教育的规律。所以,要授之以法,言之以理,疏之以术,导之以行,引之以情,道之以德。《说文解字》曰:“学,觉悟也。”学,是对教过程的理解和体悟,是教的终极目的。做,是为了巩固学的成果,是教与学的反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的过程,是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检验教与学的正确与否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仅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仅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教、学、做三者是学习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过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和谐融合。其理由是:经过认知、体验、实践,促进感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职责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资料、学的资料和做的资料必须和谐地统一齐来;教师不但要将教法和学生学法联络,并且要将自我的学问联系起来。概而言之,教师的职责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教法必须贴合学法,做到边教边学。其实,教师仅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本事,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本事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本事,即使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犹如快马加鞭,一日千里,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因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仅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此乃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教学做合一”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此刻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所以,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所以,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因而做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今日我们有幸拜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黎明的曙光,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阴影和误区,走向光明。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深深感到教育原先是如此的美丽。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何谓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包含教育的意义。”这就是说,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因而生活是活生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源于生活,都源于生活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生活的内涵是相等的,所以他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所以,生活教育就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其实,“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就是说,生活是无穷无尽的,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陶行知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仅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归根结底则是一句话:“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本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所以,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此刻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耽读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们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崭新的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此刻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日,我们回顾陶行知先生的话,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创造性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就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思想,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的教育思想,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唯物主义教育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梦想的教育。仅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能够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的教学情景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教师。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取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资料进行教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学生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教师应当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像一个有生命的蜡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我,使自我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我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们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继续奋行,引领我们继续探索和领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最高境界,仅有爱其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第一面伟大旗帜。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甚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欢乐,均不为教师所关心。我们无论在教学资料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情感活动的中心是爱,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的交流,联系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就是爱,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期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柏拉图在其《梦想国》中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欲望、理性和精神构成的。欲望和理性,主要调控人的物质需求,而精神的追求则指向主体的存在被社会所认可和肯定。所以,我们要“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漂亮;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可爱;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聪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所构成的。教育应当把育爱与教真有机地整合起来,其终极价值是使人真正成为有自然情感、社会情感、精神情感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富有“爱满天下”的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自我、热爱他人、热爱知识、热爱智慧、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热爱事业、热爱生活。仅有育爱,才会使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会自觉去求取真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践行真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构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激发爱的情感,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师生互动,充当学生的一员,与他们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在人生的教学道路上用自我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我们深深感到,爱心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播下爱的种子,“被阳光照耀的地方才是温暖的,被师爱撒播的眼睛才是明亮的。”作为一名教育者,自我心中应当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滴水,能够穿顽石;清泉,能够润心田;爱心,能够拨心弦。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期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党的教育重任,我相信,只要对学生有爱、有信任,心甘情愿地付出,默默地耕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素养及业务水平,努力使自我成为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成为学生的一头源远流长的“活源头”,用自我的爱编织着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自我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爱心铸造我们崇高的师魂!让我们一齐努力,为托起明天的太阳而奋斗不息!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4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现今社会,不单单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知识,通过网络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当然因为我专业的特点,所以,平时我较少进图书室读书,我大多数的读书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看书。

今天,什么“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读书能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这些大道理我也不再说什么,相信老师们都了解,如果要讲,你们肯定比我还讲的多。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平时读书几种做法,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书本的知识,走进书的海洋,理解书本的'精髓:

一、要确定一个读书坐标。

书海卷轶浩繁,读无止境。必须把书籍分类,规划。从而一类一类的循序阅读。

二、在时间上要善于挤和钻。

要养成手不释卷,巧用点滴时间的习惯。

三、在态度上要敢于下吃苦的决心。

面对书籍的知识高地,要敢于横下一条心,以冬战三九,夏战三伏的韧劲,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个个知识高地。

四、要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遗忘是读书的大敌,动笔则是加深记忆的良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把读书心得、启迪随手记下来,把重点语句圈点划线,是深化大脑记忆痕迹的有效途径。因此,手中的笔墨是苦攻书籍最直接的利器。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网文上的一段话,相信很多老师都看到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5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天天拥抱着我们,幸福从个人层面的和谐中处处能体现。而和谐又能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和谐的美在于礼。虽然每天见面的都是熟悉如朋友般的家长、孩子,但不能以习以为常的接待方式处之。尊重每位来自于不同阶层的.家长,我总是会主动地热情问好、交流;亲切招呼,细心观察每个来园的孩子。家长回礼友善的问好,孩子回礼甜甜的微笑,新的一天在和谐有礼中开始。礼,可以是物质上的,礼,更可以是精神上的,那就是爱。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孩子关心父母是“爱”、开展班上讲座指导家长细心照料宝贝是“爱”、家长之间热情帮助更是“爱”。礼是桥梁,联系着班上的每家每户,礼是血液,让和谐的爱流淌整个大家庭。

和谐的美在于尊。尊老爱幼良好品德在我们班上也处处可寻。尊敬长辈,不论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但凡是长辈,我都心怀尊敬之意。对来园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我用礼貌语尊称问好,对记忆力稍弱的长辈,更会付出加倍的耐心去交流和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他们的点头微笑是给出的赞扬。班上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孩子,大家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通过开展“巧手妈妈”、“本领爸爸”、“亲子灯笼创作”等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大家彼此认识,相互交流,在尊重与理解中建立友好的氛围。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6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着《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

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7

人们都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本周,我们二年级组,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营造“书香班级”的计划,在班级里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各班级投身读书活动中。

我们就结合本年级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

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活动中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带动下,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名家作品,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让孩子读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文章,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实践,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生活的丰富,家庭与校园的和谐,人生的美好。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实施步骤。

1、为了筹集到更多的'好书,满足学生的课余阅读,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学生向班级自觉捐书,建立本班的图书角,书香屋等,并且发动孩子把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书籍能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另外教师本人向同学们捐书,也放进了图书角。并且,在班级里选出班级内图书角的管理人员,每天做好班内图书的借阅登记以及整理。

2、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坚持每天晨诵《弟子规》与《三字经》,还利用早晨早读的时间给每位同学一个交流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在每个周五的班会上专门就本周精读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展一个主题班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交流完后整理出来,誊写清楚后贴于班内黑板报处。中午坚持做完课堂作业后午读,利用每星期二的活动课时间右语文老师作阅读指导。同时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背诵名人名言比赛等,并且能适当奖励优胜者。其次还能响应校少先队的工作,参加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

3、另外,本班同学人人都有一本美词佳句本,勤摘录,勤做读书笔记,而且人人都能写出1——3篇简短的读书心得,人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活动评比。

朗读之星杜凡杨憬瑞张诚等人(每班评选出优秀的朗读之星,并给与奖励)。

四、活动小结。

读书活动虽短,可是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香班级!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8

最近,看了《透视课堂》一书,在译者陶志琼先生写的序中,对课堂的描述和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东方有课堂,西方有课堂,此见同,此识同:皆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首要使命。东方有教师,西方有教师,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课堂里以完成展示和开启智慧之使命为使命。

一说到课堂,既可能让人想起凝神屏气的紧张,也可能使人想起乱哄哄的吵闹,还可令人想起豁然醒悟的欣喜。课堂,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莫测的地方;课堂,一个充满了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课堂,一些人一心向往而另一些人又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课堂,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地方;课堂,一个既可远观欣赏又可近观理解,但就是“不可亵玩”的地方。

课堂既可以说是“周围受敌,四面楚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可以说是“八面玲珑,援助多多”(各种压力变成支持力量)。压力和助力无非是在表明: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总之,课堂,乃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小舞台。

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

说起课堂可以说是赋予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以生命活力,让不活的活起来的场所。教学中有种种困惑需要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透视课堂》一书是对一些教学问题,尤其是现代教学课堂,包括信息加工、决策、学生对一般知识及其课堂教学理论的阐述。阅读此书,使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说增强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用于进行课堂决策。

很多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大概就是学生不完成作业的问题。读了此书,使我有了新的认识。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先搞清楚,学生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许多时候,由于学校的课程教满,学生既要完成语文、数学,又要完成英语之类的,因为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而导致学生的课外作业负荷过重。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迫学生交作业,又怎么能使教师称心如意。所以此时我们不能够要求交,否则会经常令人生气。

一些孩子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完成作业。这不是他们的动机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问题。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补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些反应慢的.学生,需要拿出自己的耐心和决心。这些孩子往往有较大的惰性,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懒散的现象。此时,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尽量提出他们的点滴进步。

处理能够做而不做作业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则不一样,我们知道万事开头最重要,一出现此类情况,我们应立马禁止,断绝他的这种行为。并明确强调自己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要求,讲述做作业的重要性。当他们完成每一次作业时就及时反馈。但是针对我班一个心理并不健康的孩子,我们就需要看场合处理,在适时(也就是他心平气和)的时候谈心。否则他就会以强硬的态度对待你的教育。因为他的家长也无能为力,这种孩子如果逼着他完成容易走上极端。

如果在班级中老是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就需要反思自己的作业布置有何问题,并及时调整作业的难易和改变检查和批改的方式。作为教师需要随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处理,如果一味地钻死胡同,强制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出要求完成的作业,那么痛苦的就只是自己了。

其次,此书也向我们提供了解决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多动症的问题。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缺乏静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里它建议“不要让这些学生把你引开以便你开始不恰当地对待他们”否则他们会觉得是老师误解自己。关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让他们产生一种比较强的自我控制力的印象。通过作出提醒来帮助他们自我控制,改进要讲究循序渐进。而且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上,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问题。而《透视课堂》一书向我们介绍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从课堂生活、课堂观察、教师期望和课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完全值得你我细细琢磨。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9

自毕业在中学任教已近2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所读近百本有关教育的书籍中,我觉得对我印象最深刻、专业成长最有益的书就是“名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丛书”之《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这本书从诗意课堂、简约课堂、幽默课堂、激情课堂、智慧课堂、情智课堂、民主课堂、情境课堂、生命课堂9个章节入手,总结了全国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对其教学特色进行了探讨,并揭示他们的教学魅力。

很欣赏了周益民老师的诗意课堂《白鹭》,周老师将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息之地,让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流淌着诗的精彩,将白鹭的美,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那不能不说是被感动、被震撼,诗意的灵魂与血脉将文化传承,诗意的神韵和风采将智慧高扬,无不惊叹诗意课堂的“真、善、美、适、神”。

倡导课堂简约之美,孙建锋的《最大的麦穗》,三尺讲台、几株麦穗,让我们听到了学生思辨的声音,听到了学生智慧碰撞的交响。没有繁琐的分析,却有富有个性的阅读,孙老师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学,对语言文学,对课文的'题为、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在这样的简洁流畅的课堂中,平淡而不平庸,真正简洁而不简单,。

幽默课堂,体现在于永正“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的理念上,体现在支玉恒“机智迭出,诙谐幽默”课堂调控上,体现在贾志敏“保护学生的自尊”的教学机智上,体现在薛法根“让人拍案叫绝”的炉火纯青的幽默艺术上。

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犹如撒满七彩阳光的绿地,窦桂梅把激情灌输到整个课堂,就像是激情燃烧的玫瑰,动情处激情飞扬,愤慨时扼腕长叹,一次次的教学中,一次次与学生得到心灵的共振,让课堂上“激情造就良师”,让课堂“永葆激情本色”。

课堂也是智慧的课堂,那如沐春风、心灵交流、震撼心灵的智慧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从于永正、吴正宪、黄爱华、詹明道老师中感悟到课堂呈现智慧的魅力,感受到以情激情,以情唤情,以智启智,以思启思的情智交融的魅力课堂。

课堂还是民主的课堂,情境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课堂让学生释放真情,袒露心迹,课堂也是一个让学生演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

假期认真研读一个个案例,不难看出名师利用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精神交往关系,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鼓舞人心的课堂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品质”,我当自省之,天道酬勤、勤则不匮,我将以我的耕耘换来学生的收获、自己的成长。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1

今年暑假,我挤时间读完了《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这本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篇章是:《为人师表是永远的正能量》,《做个能力高超的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激发学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细节。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时时事事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只是单纯讲大道理,提要求,学生都懂,那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那么他的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美观大方;让学生注意教室内外卫生,那么老师只需一个小动作“弯腰捡起字纸扔进垃圾桶”,就会使学生看在眼里,并主动捡起身边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时,要求学生早进班,不迟到,我就将自己的表调快5分钟,不论早操早读上课,都提前进班,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长,学生们自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一名快乐的教师,让学生“乐学”。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生活、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用“自信和乐观”去感染你的学生。教师这份工作,干了几年十几年后,会觉得枯燥乏味,仿佛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辅外,还要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学校还安排了开会学习等等许多工作,而且大家还面临考试成绩评比的压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而我认为,凡事如果我们多从正面去考虑,多从好处去想,那么你将变得阳光乐观。比如,有的老师认为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课前自己情绪也不好。那么,为什么不这样想:学生中午吃饱了,也午休过了,精神状态也应很好,我应该想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课前唱歌,喊口号,还可以男女生拉歌,学生的`笑容出来了,精神状态自然好了。我的数学课上连排时,如果学的内容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学完后需要转入下一个问题时,学生会有些疲惫,我就穿插进一个脑筋急转弯,或数学趣事等,让学生再次活跃起来。在考试过程中,当面临考试难题时,我还教给学生们要用“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这道题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估计有好多同学也不会做,但我要沉着冷静,我就能想出来。”有的同学一看到邻座的同学翻卷子了,就觉得别人比他做得快了,就会慌张,我告诉他要这样想:“他写得快,不一定比我认真,他马虎,我细心,我沉住气,我认真审题,我准确率高,争取做一道对一道”。这样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学生就有了快乐,就会爱上你的课堂。所谓“好学之不如乐学之”。

三、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魏书生老师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懒散拖拉,也有勤奋惜时。我们作为老师,要帮助他们发现那些自强自信、热情上进的部分,帮助学生把内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学生活跃调皮,但思考问题脑子灵活,那么应引导他多动脑思考新题,上课发言慢半拍,不抢老师的话;有的学生基础弱,但和同学关系很好,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应引导他多参与班级管理,并在学习上多向同学、老师求助;有的同学文化课不太好,但音体美方面很活跃,应鼓励他多参与学校班级课外活动,发挥才能。

总之,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2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4、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

5、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

6、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7、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8、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9、家长工作有难度;

10、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十几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热门思想汇报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作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3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对此话颇有触发,可将之引申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如何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如果把学生当作容器,只是一味地教,让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陶行知先生亦认为:教、学、做三者要合一。教,是引领,是引导,是为了学,最终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陶行知先生也以往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教育的规律。所以,要授之以法,言之以理,疏之以术,导之以行,引之以情,道之以德。《说文解字》曰:“学,觉悟也。”学,是对教过程的理解和体悟,是教的终极目的。做,是为了巩固学的成果,是教与学的反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的过程,是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检验教与学的正确与否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仅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仅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教、学、做三者是学习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过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和谐融合。其理由是:经过认知、体验、实践,促进感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职责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资料、学的资料和做的资料必须和谐地统一齐来;教师不但要将教法和学生学法联络,并且要将自我的学问联系起来。概而言之,教师的职责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教法必须贴合学法,做到边教边学。其实,教师仅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本事,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本事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本事,即使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犹如快马加鞭,一日千里,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因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仅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此乃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教学做合一”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此刻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所以,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所以,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因而做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今日我们有幸拜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黎明的曙光,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阴影和误区,走向光明。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深深感到教育原先是如此的美丽。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何谓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包含教育的意义。”这就是说,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因而生活是活生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源于生活,都源于生活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生活的内涵是相等的,所以他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所以,生活教育就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其实,“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就是说,生活是无穷无尽的,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陶行知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仅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归根结底则是一句话:“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本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所以,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此刻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耽读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们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崭新的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此刻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日,我们回顾陶行知先生的话,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创造性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就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思想,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的教育思想,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唯物主义教育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梦想的教育。仅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能够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的教学情景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教师。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取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资料进行教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学生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教师应当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像一个有生命的蜡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我,使自我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我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们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继续奋行,引领我们继续探索和领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最高境界,仅有爱其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第一面伟大旗帜。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甚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欢乐,均不为教师所关心。我们无论在教学资料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情感活动的中心是爱,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的交流,联系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就是爱,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期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柏拉图在其《梦想国》中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欲望、理性和精神构成的。欲望和理性,主要调控人的物质需求,而精神的追求则指向主体的存在被社会所认可和肯定。所以,我们要“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漂亮;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可爱;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是否聪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所构成的。教育应当把育爱与教真有机地整合起来,其终极价值是使人真正成为有自然情感、社会情感、精神情感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富有“爱满天下”的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自我、热爱他人、热爱知识、热爱智慧、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热爱事业、热爱生活。仅有育爱,才会使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会自觉去求取真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践行真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构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激发爱的情感,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师生互动,充当学生的一员,与他们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在人生的教学道路上用自我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我们深深感到,爱心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播下爱的种子,“被阳光照耀的地方才是温暖的,被师爱撒播的眼睛才是明亮的。”作为一名教育者,自我心中应当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滴水,能够穿顽石;清泉,能够润心田;爱心,能够拨心弦。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期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党的教育重任,我相信,只要对学生有爱、有信任,心甘情愿地付出,默默地耕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素养及业务水平,努力使自我成为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成为学生的一头源远流长的“活源头”,用自我的爱编织着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自我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爱心铸造我们崇高的师魂!让我们一齐努力,为托起明天的太阳而奋斗不息!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4

有人说: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幼儿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多么通俗易懂的一句话,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用微笑去面对一天的生活,面对家长和孩子。在每天的'工作中会遇到野蛮的家长和淘气的孩子时,令到自己筋疲力尽、心力交瘁,所有的委屈不敢发泄,只能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是这类老师随时都会爆发。当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不能马上解决的,我们应该要想办法用其他的渠道去释放压力,宣泄情绪,别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带给家长、带给家庭。比如看书、运动、吃东西、逛街、购物、找朋友倾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为烦事所困,不会为不良情绪而影响我们的教育之路。毕竟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比较少,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事情,事出必有因,只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所有的难题都会迎韧而解的。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5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着《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

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6

近来,我阅读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这本书对国内外的课程改革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分类,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以及如何改变学习方式等作了些介绍。

书中说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柱学科之一建国50多年来,经过全国广大小学教师及数学教育专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21世纪的来临和数学教育国际视野的拓展,大家感到,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还存在着种种不足,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实际能力方面,更显得十分薄弱。为此,近几年来,教育部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教研员及部分一线教师,集中力量编制和审议新的.数学教育课程标准。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重新修改编写中小学数学教材。这项工作意义深远,它的成功,将为我国培养新一代适应时代要求后备合格人オ创造有利条件。作者分为三个部分对本书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小学教学课程改革的概况。在第一章中,作者分析了建国以来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有就此学数学课程实施的状况,并且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几次重大改革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分析对我们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理解目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供了清晰的脉络。第二章分别叙述了我国新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理念及目前正在各地使用的全国实验性教材编写的特点。这些基本的理念与教材特点的分析,对理解当前数学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三章介绍国际小学数学改革的基本概况,这对拓展师范生和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把握国外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信息。

第二部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其中,第四章阐述了小学数学的学习理论。在这一章中,较详细地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木特点、类型、层次,重点探讨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途径和策略。第五章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在特点及基本关系本章从教师决策与学生参与两个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分别探讨了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的艺术,这些可操作性问题的讨论,对师范生今后进人学校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其中,第八章在概念教学方面,讨论学生概念形成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数概念的途径。第九章在计算教学研究中,深人讨论了计算教学的内容分布、策略及计算教学改革的趋势。第十章在几何教学方面,作者把几何教学界定为经验与实验的教学,在解决问题方面,作者介绍目前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并作了深人探讨,这为师范生以及广大教师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上课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点,教育学生向的方向发展而不应当根据教师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7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现今社会,不单单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知识,通过网络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当然因为我专业的特点,所以,平时我较少进图书室读书,我大多数的读书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看书。

今天,什么“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读书能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这些大道理我也不再说什么,相信老师们都了解,如果要讲,你们肯定比我还讲的多。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平时读书几种做法,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书本的知识,走进书的`海洋,理解书本的精髓:

一、要确定一个读书坐标。

书海卷轶浩繁,读无止境。必须把书籍分类,规划。从而一类一类的循序阅读。

二、在时间上要善于挤和钻。

要养成手不释卷,巧用点滴时间的习惯。

三、在态度上要敢于下吃苦的决心。

面对书籍的知识高地,要敢于横下一条心,以冬战三九,夏战三伏的韧劲,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个个知识高地。

四、要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遗忘是读书的大敌,动笔则是加深记忆的良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把读书心得、启迪随手记下来,把重点语句圈点划线,是深化大脑记忆痕迹的有效途径。因此,手中的笔墨是苦攻书籍最直接的利器。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网文上的一段话,相信很多老师都看到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8

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多读书,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慢慢细阅,颇有感触。就像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处,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应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己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己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那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处,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我们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很明显,我们是为自己而工作,在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自己的职责。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9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天天拥抱着我们,幸福从个人层面的和谐中处处能体现。而和谐又能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和谐的美在于礼。虽然每天见面的都是熟悉如朋友般的家长、孩子,但不能以习以为常的接待方式处之。尊重每位来自于不同阶层的家长,我总是会主动地热情问好、交流;亲切招呼,细心观察每个来园的孩子。家长回礼友善的问好,孩子回礼甜甜的微笑,新的一天在和谐有礼中开始。礼,可以是物质上的,礼,更可以是精神上的,那就是爱。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孩子关心父母是“爱”、开展班上讲座指导家长细心照料宝贝是“爱”、家长之间热情帮助更是“爱”。礼是桥梁,联系着班上的.每家每户,礼是血液,让和谐的爱流淌整个大家庭。

和谐的美在于尊。尊老爱幼良好品德在我们班上也处处可寻。尊敬长辈,不论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但凡是长辈,我都心怀尊敬之意。对来园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我用礼貌语尊称问好,对记忆力稍弱的长辈,更会付出加倍的耐心去交流和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他们的点头微笑是给出的赞扬。班上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孩子,大家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通过开展“巧手妈妈”、“本领爸爸”、“亲子灯笼创作”等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大家彼此认识,相互交流,在尊重与理解中建立友好的氛围。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10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下载教师读书交流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读书交流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 教师读书交流心得1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对此话颇有触发,可将之引申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的职......

    读书交流心得

    读书交流心得 读书交流心得1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

    读书交流心得

    读书交流心得1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对此话颇有触发,可将之引申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如何教,而在于......

    教师交流心得

    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一、加强沟通,当好使者 2011年8月31日,带着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谆谆嘱托,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我作为交流教师踏上了商河文昌实验学校的路途。......

    教师交流心得

    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本学年我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到第五中学交流支教,转眼间一学期将过,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可以说获益非浅,在这段日子里,我始终牢记使命,努力创造条件,架设教育交......

    《共产党宣言》读书交流心得

    读书交流心得 今天,一群年轻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聚集在了一起,我们的眼睛散发着同样的光芒,我们渴望着能够更近地靠近党,更近地感受他的气息,更近地了解......

    汉服文化读书交流心得

    “汉服文化知多少”读书交流心得 今天我们12级应用心理班举行了一次以“汉服文化知多少”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这次读书交流我和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关于汉服的知识。 首......

    活着之上读书交流心得

    读《活着之上》心得体会 总寨中心小学 周晓霞 一、 作者简介: 阎真,湖南长沙人,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1980年考入了背景大学的中文系,才子一枚。毕业后成了湖南师范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