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教案
《知了》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新字、生词,积累词语如“十分羡慕”等。
2.运用“读一读段落,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知了失败的原因。
3.通过与知了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目标,没有努力,是不会成功的`寓意。
教学重点:
运用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训练运用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正音: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学飞前的小知了是一只怎样的知了。学习运用读、画、圈、谈理解的阅读方法,走近知了的内心,理解知了好学、有目标。
2.运用阅读方法,自己尝试理解学飞时的知了是怎样的。巩固阅读方法,走近知了内心,进行朗读等训练。
3.放手理解学飞后的知了是怎样的。走近知了的内心,完成朗读、表达等训练。
四、总结寓意。
板书设计:
前:好学 有目标
时:怕艰苦 很不认真
liao 不耐烦 又自满
知了学飞 后: 懊 悔
《知了》教案2
一、说一说:知了
1.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
提问: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图片:知了,让幼儿欣赏。
3.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 “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谁做得对
1.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
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三总结
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知了》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初步了解知了的小常识。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师自制关于知了的《是谁咬死了果树》童话PPT课件,知了标本(每组一个),知了的图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课前一起上寻找与知了有关的图片,并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知了?知了长什么样子?
2、出示知了标本。“你们知道知了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给幼儿自我展示的平台,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告诉幼儿知了的身体是由头、胸和腹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尖尖的细管是它的嘴,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二、观看《是谁咬死了果树》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知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童话,你知道是谁最终害死了果树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知了吸取了树根的汁液)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知了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所以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害虫)
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2、再次出示雌知了和雄知了的图片,进一步进行比较
师:我们一一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雄知了;没有的是雄知了,不会叫。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制作相关工具,去户外粘知了,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加对知了的了解。
小百科: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昆虫,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
《知了》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粘知了,了解知了的生活习惯及外形特征。
2、在粘知了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做事认真仔细的态度,增强自制力。
3、在粘知了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验粘知了的乐趣及分享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带到户外,找树。、
2、幼儿自由组合粘知了。
幼儿1:快过来,这里有一只。
幼儿2:轻点,别让它听见了。
幼儿3:知了是聋子,听不见,伸杆里别碰树枝就行了。
(孩子们开始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并能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操作活动中。)
(孩子们在粘知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知了能叫,有的知了不能叫。)
幼儿1:知了嗓子哑了就不能叫。
幼儿2:不对,会叫的是公知了,不会叫的是母知了,这是我爷爷说的。
教师:等一会我们粘到知了就知道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了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经验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的希望粘住更多的知了,得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活动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幼儿1:我粘住了,我粘住了。
众幼儿: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你是怎样粘住的?(孩子们兴奋地围过来)
幼儿1:我用的是面筋,知了粘住就飞不了。
(有了成功的经验,经过反复实验,孩子们发现面筋的效果最好,于是大家调整了自己的工具终于又收获了几只知了。)
教师:你们看看所有的知了都一样吗?
幼儿1:翅膀都是透明的。
幼儿2:它们头下面都有一根长管。
幼儿3:这个细管是它的嘴。
教师:你们猜猜它吃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
幼儿1:它吃树叶,是害虫。
幼儿2:我猜它吸树杆里的水,你看它的嘴多象吸管,它是个大坏蛋。
教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叫?有的不叫?(幼儿认真比较)
幼儿1: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幼儿2:我看见半圆在动。
幼儿3:有一点点麻的感觉,教师你来试试。(幼儿将手放在上面)
教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
幼儿:我知道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公知了;没有的不叫,是母的。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时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后面的活动中,孩子们会不时的说:“我粘住了一只公知了”、“我粘住了一只母知了”……言语中透着成功的喜悦)
(这次活动就在这喜悦的气氛中持续了一个星期,活动场地也由园内扩展到了小区)
活动延伸:
1、制作标本。
2、手工制作,折纸“知了”。
3、绘画,“粘知了”。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好奇又是孩子的天性。在“粘知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好奇心,孩子们才充分地体验和感受活动本身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孩子们的探索才能始终如一地处于一种充沛、活跃、生动的状态。这也是生成活动所特有的特征,这种特性也正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同时,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生成活动已成为了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粘知了真有趣”这个活动中,教师顺应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趋势,在平等、自主的活动氛围中师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活动。也让我们感到,在将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此兴趣点是否是孩子们真正所关注的,是否能使幼儿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是否具有可延伸性。此生成活动真正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知了》教案5
活动目标
1 了解知了的有关知识,知道知了的发音器官。
2 通过折纸活动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 手工纸 笔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位昆虫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
2 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回答。
3 师:这节我们学习肚子唱歌的知了。
二 探索发现
1 师:请幼儿观察知了是什么样的。
幼儿:翅膀是透明的,
头下面有一根长管,
这个细管就是它的嘴。
2 师:猜猜他们吃什么?
幼儿1:它吃树叶。
幼儿 2: 我猜它吸树干里的水。
3 师:知了都会叫么?
幼儿1:都会叫。
幼儿2:不都会叫。
师:为什么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看课件,请幼儿观察比较。
幼儿:有的肚子上有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园叫发生器,有发生器的才会叫。
师:知了有公有母的,有发生器的是公知了,没有发生器的是母知了。
三 动手操作
1 请幼儿折纸知了。
2 展示幼儿作品。
四 小结
师幼共同总结知了的外形特征:知了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发生器在肚子上。
教学反思:
折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发展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概念。
小百科: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颈喙亚目-蝉总科(同层次的有:角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总科、蜡蝉总科)的唯一一科。
《知了》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 “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知了》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知了》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自己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要老实承认。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知了教师出示知了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时候?
你们知道知了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靠吸食树的汁液为生,是一种害虫,但是它的壳却可以用来做药!
2、学习儿歌《知了先生》
教师朗诵儿歌《知了先生》,幼儿欣赏。
提问帮助理解:知了先生坐在柳树上说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了先生回答对了小牛的问题了吗?它真的是世界上一切都知道吗?
如果别人问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你怎么回答?
3、幼儿学念儿歌。
改编儿歌,将儿歌改编成故事,并续编结尾。
活动延续:
手工“知了”儿歌:《知了先生》
河边柳树绿油油,知了先生坐上头。
知了、知了,高声叫,世上一切我知道。
小牛走来问知了,秋天何时才能到?
“知了、知了,我知道!春天过完秋来到。”
《知了》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中的“艰”“翔”字的写法。指导朗读知了学飞的过程。能够复述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寓意。
技能目标
学习借助提示语朗读课文,突出重点词朗读的技巧。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知了学飞失败的原因,感知理想、愿望都需要努力才能成真。
教学重点:
能够复述课文,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有一种昆虫,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它们就会站在树上唱歌,天气越热,它们唱得越起劲,到了三伏天,他们更会“知了、知了”地唱个不停,它们是谁?
2.这节课所学的课文就与知了有关,板书课题,师指出多音字“了”。
3.简介寓言故事的特点。
二、学生自学,走进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汇报概括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大意。
3.知了为什么要学飞?和谁学飞?请大家在书上找一找,读一读。
三、品读课文 交流感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指名概括课文大意。
(一)知了为什么学飞?和谁学飞?
1.生:“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提炼板书:羡慕自由飞翔)讲解“翔”字羊的写法。
2.指导读第一句“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换词“很古很古的时候”还可以说是“很……很……的时候”(很久很久的时候,很早很早的时候。)对比,“很古很古”这个词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更加久远,要读得慢一些。
3.归纳:知了想学飞,它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理想”。
(二)知了是怎样学飞的?
(汇报:哪两个自然段写知了学飞的过程?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用笔圈画出写知了怎样学飞的词。
2.生:怕艰苦、东张西望、爬来爬去、很不认真、不耐烦、自满、嚷。(教师板书)讲解“艰”字又的写法。
3.师:“知了怕艰苦”,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知了?生:懒惰、不能吃苦、怕困难
4.师:“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知了?
生: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不认真……
5.师:“学习很不认真”,“很”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很字表示程度很深,不是偶尔、一般,而是非常……)读时应该突出这个字,指名读。(“很”字加重读)
6.师:“不耐烦”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知了?
生:没有耐心
指名读“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探讨:不耐烦时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快。再指名读这句话。
7.师:“自满,嚷”这两个词又让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生:自以为是、自负、骄傲、不虚心……
指名读“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强调“嚷着”时的语气。男、女生分别齐读。
8.师生接力读。师“学飞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 ,一会儿 ,一会儿 ,学习。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 ,就不耐烦地说:“ ! !” 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 ,又自满地嚷着:“ ! !”
10.总结知了是怎样学飞的.?三心二意、不认真、怕艰苦、骄傲……。
(三)知了学飞的结果
1.生:没能飞离树梢,懊悔。(板书)交流懊悔、树梢的含义。学飞失败。
2.探讨交流读最后一句的语气,迟缓,透着无奈。齐读。
2.探讨:学飞失败的原因。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懒惰……。
四、拓展升华
1.(看书上的图)知了瞪大眼睛,望着远飞的大雁,心中充满了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它在懊悔的同时终于明白(出示黑板)“只有 是不行的,还要付出 。”(学生补白写话)
2.师:知了明白的道理正是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3.生复述课文内容。
五、自我检测
1.我会给生字注音。
寓 言 懊 悔
2.我写的字既正确又漂亮。
yàn jiān nài fán
大( ) ( )难 不( )
Zhǎn chì huǐ
( ) 后( )
3.我会填成语并造句。
(选其中一个造句)
张 望 爬 爬 里长
六、布置作业
知了没有学会飞,它深深地后悔,如果再有一次学飞的机会它还会这样学飞吗?请同学们仿照课文写一下《知了二次学飞》。
板书设计:
知了学飞
羡慕自由飞翔
怕艰苦 很不认真 不耐烦 自满
没能飞离树梢 懊悔
《知了》教案10
活动目标
(一)知道夏天知了在树上常鸣叫,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愿意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观察,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难点: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一)收集知了鸣叫的录音和知了的图片或照片(需有利于幼儿观察知了的翅膀),或有关“知了的生长”的多媒体资料。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知了叫,夏天到》。
(四)语言CD(儿歌《知了叫,夏天到》)。
活动过程
(一)知了声声叫。
1、夏天来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
2、你平时听到过知了的声音吗?什么时候?
3、你看到过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有知了?
4、初步观察知了的外形。(欣赏挂图或影像图。)
师:你找到知了了吗?它在哪里?
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找到的知了,告诉大家知了在哪里?
师:图上的知了停在大树上,平时知了也都生活在大树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知了是怎么叫的?夏天的时候,知了经常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二)知了的翅膀真奇妙。
1、初步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外形(挂图)。
师:你看到的知了是怎样的?(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聚焦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翅膀。
师:仔细看看,知了身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侧大图。)
师:知了的翅膀看起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下侧左右小图,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表述的空间。)
师:看看两只小知了,它们的翅膀是打开的,还是合拢的?(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3、观察知了的相关图片或照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知了是不是也有翅膀?
师:原来,知了都长着一对什么?所以它们才能飞到哪里?
(三)抓知了。
1、欣赏儿歌,观察幼儿用书,有机会带领幼儿试着抓抓知了。
师:请小朋友听听儿歌、看看书,说说知了在哪里不停地叫。(树上。)就好
像在告诉大家,夏天怎么样?(来到了。)
师:屋里小宝宝在做什么?知了不停地叫,宝宝可能会怎样?
师:在树下的哥哥姐姐手里拿着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
《知了》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了声声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
2、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接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知了,有玩接唱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与歌词匹配的图片,道具“知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引出知了歌唱的故事
2、倾听范唱,形成稳定听觉表象
(1)是谁在唱歌?你还听到唱了什么?
师:“歌里除了知了,你还听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幼儿在反复倾听后,逐步完善歌词,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师:“还有些歌词藏在我们的歌曲里,我们再来听一听。”
(3)看看黑板上的图谱,我们的歌词都找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呢?
(4)幼儿验证歌词图谱顺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反思,知道用再次倾听边歌唱边排图的方法,检查歌词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图谱内容的.再次理解和消化。
3、接唱游戏:(2-3遍)
(1)师:“歌里唱了这么多内容,小朋友都能记住吗?都会唱了吗?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接龙唱好吗?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
(2)“接下来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接唱歌曲,谁愿意来挑战?”
(3)反思性学习过程(贯穿在每一次接龙游戏后面)
(4)小朋友们刚刚配合演唱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你们能试试自己完整的演唱吗?
3、游戏“小知了找朋友”
小知了听到了你们动听的歌声,现在要出来找朋友了,谁唱得好就会吸引它飞来哦!(每张小椅子下面提前隐蔽的點好一只“知了”)歌曲结東停在小椅子后面,幼儿开始找知了。
有一只特别的“知了大王”我们还没发现呢,我们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幼儿开始找知了,发现知了大王的小朋友寻找礼物。
4、放松游戏(老师吹奏陶笛,幼儿演唱歌曲)
《知了》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天到,知了叫,对夏天树上知了的鸣叫感兴趣。
2、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3、学习运用象声词仿编诗句。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夏天到,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活动难点
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学习运用象声词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知了”的图片,引发幼儿对知了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这是一种昆虫,它的名字叫“知了”。
二、教师朗诵儿歌,幼儿理解诗歌。
1、教师朗诵儿歌第一遍,提问:
知了为什么不停地叫?
知了在什么地方叫,怎样叫?
儿歌说怎样的天,怎样的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朗诵第二遍。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知了知了”。
2、幼儿看着书上的“知了”,完整朗诵儿歌。
四、仿编其他昆虫的叫声。
1、播放夏夜的虫鸣蛙叫,让幼儿聆听。
2、幼儿尝试仿编诗句。
3、你听到了什么在叫,怎么叫的?
4、幼儿按儿歌的韵律说出叫声,如“咕呱咕呱”,“蛐蛐蛐蛐”。
5、教师和幼儿对念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知了”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结构简单的儿歌。其中的象声词是幼儿非常感兴趣也十分容易掌握的内容之一。我抓住幼儿对象声词的兴趣点导入,请幼儿听听是什么东西在叫,引出知了,再请幼儿仔细观察知了的外形,从而引出问题“知了为什么不停地叫?”引发幼儿的'讨论与思考。孩子对自然界的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他们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熟悉但又不很了解的动物。
通过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昆虫也不是很了解,还远远不能回答幼儿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中,最最后环节让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昆虫,当他们问起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可见我应该在课前查阅一些常见昆虫的相关知识。
《知了》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
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
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教学反思:
“知了”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结构简单的儿歌。其中的象声词是幼儿非常感兴趣也十分容易掌握的内容之一。我抓住幼儿对象声词的兴趣点导入,请幼儿听听是什么东西在叫,引出知了,再请幼儿仔细观察知了的外形,从而引出问题“知了为什么不停地叫?”引发幼儿的讨论与思考。孩子对自然界的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他们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熟悉但又不很了解的动物。
通过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昆虫也不是很了解,还远远不能回答幼儿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中,最最后环节让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昆虫,当他们问起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可见我应该在课前查阅一些常见昆虫的相关知识。
《知了》教案14
活动说明
我们闵行区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促进跨越、投掷、攀爬等动作的协调发展。
2、培养合作、勇敢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小树林的管理人员联系好。
2、提前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给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等。
3、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排除安全隐患。(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在树上:“小知了”贴在树身的低处:“中知了”放在较高处的树杈上;系在最高处的、幼儿可以攀爬的树枝上。
4、带好常用药品和若干沙包、纸团、纸飞标、小口袋。
5、知识经验准备:之前在活动区投放过有关知了的图书。带幼儿玩过“穿树林”游戏。
活动过程
一、“穿树林”游戏
1、到了小树林后,幼儿自由结伴玩“穿树林”游戏,目的是热身。(1)选定一片树林,绕每一棵树走一走;(2)在树林间蛇型避让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2、交流在树林里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的游戏。
二、“捉知了”游戏
幼儿每人一只捉知了的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的游戏要求。
1、幼儿跨越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捉“知了”,比一比谁捉的“知了”多。此环节捉的是“小知了”。由于贴在树上较低的位置,幼儿都能捉得到,但要捉得多,需要克服困难,跨越一条条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寻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跨越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捉“知了”,交流谁捉得多。
(2)重点交流跨越小垄沟的动作。
2、引发幼儿用投掷物帮助捉“知了”,看看谁捉“知了”的办法好。此环节捉的“中知了”放在位置较高的树杈上,需要有辅助物的帮助才能捉到,如沙包、纸团、纸飞标以及树林中的`其他资源等,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创造性玩的过程中,发展投掷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采用投掷方法捉“知了”。
(2)重点交流如何采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捉“知了”。
3、鼓励幼儿大胆攀爬捉“知了”,看看谁的本领大。此环节捉的系在树上最高处,需要攀爬才能捉到,目的是培养幼儿合作、勇敢精神,发展攀爬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攀爬捉“知了”,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重点交流怎样安全攀爬上树捉。
4、幼儿清点捉到的大中小“知了”数量。
活动反思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关注孩子所关注,能从中埔捉到有利于教育幼儿的信息。最近看到幼儿户外锻炼时一直在谈论瓢虫。鉴于此,我知道孩子们对瓢虫很感兴趣,于是,我着手这次活动的准备。
精选知了小学作文汇编9篇
知了小学作文 篇1
夏季,当夕阳亲吻西山,当天上的白云被晚霞染红,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到来了。迎面吹来一阵晚风,让人好不惬意。人们陆陆续续走出房门。在这么好的天气中,有谁会不出去走走,玩一把,再回家痛痛快快地洗个瀑呢?
我和几个好朋友抄着“家伙”,往不远处的树林里“进军”。我们的“家伙”是在一根长竹竿头上绑一个铁丝圈,铁丝圈内绑上纱网。这“家伙”虽然不起眼,但对我们来讲,可是….件“终极武器”,捉知了时少不了它。
我们顺着知了的尖叫声,很快把目光锁定在一棵大树上。我们随即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很快就发现一只肥大的知了盘踞在树干上,正贪婪地吸食着甜美的树汁,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危险已经降临到了它的头上。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着,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把知了给吓跑了。终于接近了,我悄无声息地将竹竿往上挪,当我把竹竿挪到竹竿柄的时候,我的铁丝圈终于对准了那只知了。此时,周围似乎一片死寂,只能听到我们“怦怦”作晌的`心跳声和不均匀的、粗粗的呼吸声。在此时,一切都停止了……
“噗”的一声,知了被捉住了。我们欢呼着,跳跃着,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知了小学作文 篇2
在很久很久以前,知了是森林里有名的歌唱家,她的歌声总是得到小动物们的称赞。可是这位歌唱家变得成天只会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唤了,知了十分后悔,他想起了年轻的时候潇洒自在。
知了是森林里有名的歌唱家,得到了动物们的称赞,他十分自豪,一天到晚一直唱歌。邻居们纷纷起诉“大晚上的,还要不要人睡觉了!”“我孩子都被炒哭了。”“我都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让我迟到了,老师还教训了我一顿”。可知了却说:“知了知了!别吵我,我还要做曲子呢!”
知了做完曲子,就行高才泪滴跑出去,走到师傅家“师傅!师傅!你看我新作的曲子”师傅一手结果密密麻麻的纸,手摸着胡子。点点头建议道:“这一部分重低音标的不是很明显,这地方音标怎么都是5?这个。”师傅一下子提了一连串建议,让人十分头疼,可治疗不服气,一直喊:“知了!知了!。”翻了一下白眼就走了
演唱会时,知了一边拿着自己昨天写的曲子一边深情地唱。可听众都捂着耳朵,一面有着求救的心情喊:“救啊!我的.耳朵!”大家快逃,逃离这个魔鬼的地狱。"听众们你推我赶地走掉了。知了疑惑地想:“难道我的歌有那么难听吗?”没办法,按照公司的规定,一定要唱完。忽然,听众席上出现了一位金光闪闪的仙女,仙女喝到:“知了,你不听起诉和师傅的建议,我要惩罚你和你的后代都不能唱歌,只能知了、知了的叫唤”
这对爱唱歌的艺术家是多么疼心啊!没办法,只好以后“知了、知了”地叫唤了,但他常常希望能时光轮回重新再来。
知了小学作文 篇3
今年暑假,乡下的表哥到我家来玩,他教会了我一种捉知了的好方法。这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知了吵闹的叫声加上炎热的气候,令人心烦意乱。睡不着午觉,我忍不住骂起那该死的知了。黄昏太阳落山了,可讨厌的知了还叫个不停。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去把烦人的知了一网打尽。第二天一大早,知了的.无聊活动又开始了。我带了一个装知了用的小罐子,独自一人来到知了最多的地方,准备捉知了。我只见过知了,从来没有自己捉过知了,虽然我知道知了不会咬人但还是不免有些紧张。首先我把目标放在了一只小的知了身上。我小心翼翼的走过去,走到树边时,双手已经做好了捕捉的架势。谁知正在这时,知了好像发现了我,迅速的飞到了高处,看来知了也不笨,但是他为什么傻傻的老叫呢?
这时表哥来了,他见我在捉知了,便笑话我不晓得用方法。他到家里拿了糨糊、筷子和糖。我满腹疑问,心想:“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只见表哥在筷子上涂了糨糊,在糨糊表面撒上糖。表哥拿着这根筷子,悄悄的走到了一只知了的背后,然后把筷子放到知了的旁边,我本以为知了会飞走,可我万万没有想到知了不但没有飞走,反而爬到筷子上,然后牢牢的被筷子上的糨糊粘住了,表哥一伸手,知了便被捉住了,然后被关进了罐子里。表哥告诉我,因为知了爱吃糖,可是它不知道糖下有糨糊,结果吃糖时脚就被粘住了,所以无法逃跑。你也来试试。我拿着筷子,没有了原先的紧张,心中只有好奇。我悄悄的走到一只知了旁,学着表哥刚才的样子捉到了一只知了,顿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我们用这种方法捉了许多知了,我的罐子都快装满了。捉知了带给我们很大的快乐,炎热的夏天也不那么烦躁了。
知了小学作文 篇4
今年暑假里的一天,虽然骄阳似火,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跟大舅、小表弟豪豪一起,开车向郊外的小树林出发了。因为大舅要带我们去郊外捉知了,这是我渴望已久的趣事,你说我能不兴奋吗?
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车窗外是无垠的田野,满眼绿色,一排排士兵似的树木直往后跑,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小树林里了。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我就听到一阵阵知了的'叫声:“知道!知道!”我高兴地拿了一支长竹竿,用铁丝捆上一块粘油块,这时,我看准了一只蝉,小心翼翼地用油块粘住知了的翅膀,知了就动弹不得了,只好束手就擒,乖乖地当了我的俘虏,被关进我事先准备好的笼子里。
我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提着笼子,在茂密的树林里像个侦察兵一样认真搜寻,突然,一只知了又闯入我的视线,只见它轻盈地落在枝头上,我猛然一伸竹竿就抓住了它。我一直捉,一直捉。渴了,喝点矿泉水解渴,饿了,吃点面包充饥,累了,就在树阴下享受自然风,听听蝉鸣的声音,真惬意!我爱大自然!我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学的一首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到了下午,该回家了。清点战利品,每人捉了约20只,我们收获真不小!夜幕降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去。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那片小树林......
知了小学作文 篇5
夏天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天热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能叫的雄知了一个个高声歌唱着,叫得不能让人安宁。爸爸说:“孩子们,咱们出去粘知了吧?”我和哥哥高兴地同意了。
紧接着我们找来一根长竹竿,在它的顶端绑上一根细铁丝,铁丝上又粘上一块面筋,爸爸说这样就可以粘知了了。我们出了门来到一片树林,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哥哥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知了,爸爸慢慢地举起竹竿让面筋碰到它,可是这只知了非常聪明,好像知道我们要捉它,让它死里逃生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发现一只知了,面筋还差一点就要粘上它了,可它一点感觉都没有,还不时地扭动着屁股叫得正欢呢!爸爸猛得把面筋粘到了知了的翅膀上,就这样它成了我们的'“俘虏”。一会儿,我们就捉到了七、八只知了。
回家的时候,我们大家已是汗流浃背了,但是看到我们的“战利品”,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知了小学作文 篇6
夏日里最热闹的就是知了歌唱,它们趴在高高的树枝上,茂密的树叶间,无所顾忌地歌唱;无论大街小巷,无论湖边社区,都是它们那充满颤音的歌声。虞世南那优美的诗句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种深深的敬意立刻风起云涌地浮上心头。
夏日里最烦人的也就是知了的歌声,无论晴天雨天,无论白天黑夜,处处都是它们声嘶力竭地呼喊,好像博士先生骄傲的广告,又好似鲁迅笔下的那位阿Q的没完没了的辩白。
嗨!说了这么多,我还连知了究竟是个什么样都不清楚,还议论人家的什么是是非非呢?
机会终于来了,夏日毒辣的太阳在人们怨声载道中害羞地躲到厚厚的乌云里面去了。闷死了,闷死了。风儿听到人们的诉苦,立刻送来阵阵凉意。我和闺蜜们商量一番,一起跑到浦阳桥头的那些树旁寻找知了的踪影。
知了的胆子更大了,就连我们叽叽喳喳的喊叫,它们都毫不理会,反而“知了!知了!”的更凶,更热闹。
听起来好像“知了”明明就在面前,但我们轻轻地拨拉着树叶寻找,却总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发现,心想:可能它们的'保护色太像树叶的缘故吧。正在我们一筹莫展,灰心丧气的时候,身后突然被人一拍,说道:“小姑娘,别拨拉树叶了,知了都趴在树干上,你瞧!”
我们顺着老伯的手指望过去,果然看到一只知了,银灰色的身躯,没有明显的翅膀。“你们瞧这里!你们再瞧哪里!”只见老人的胳膊和手指东指指,西点点,一只只知了立刻现了原形,难道老伯是一位捕捉知了的神仙不成?
我们仔细比较一番,知了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着长长的翅膀,鸣叫时伸开两条长腿,展开透亮的翅翼,整个身体都在颤动着,声音也粗犷洪亮;但较小的知了既没翅膀,也不伸腿,鸣叫时身体也没明显的波动。
正在我们疑惑不解时,站在一旁的老伯又开口了,解释道:“大个子长翅膀的是雄性知了,小个子没翅膀的是雌性知了。”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太阳徐徐钻出云层,微风悄悄屏住呼吸。此时的知了瞬间感知到这一细微的变化,立刻山呼海啸般再次发飙。我们也好似逃难似的跑进图书馆大厅,享受凉爽,收获知识去了。
知了小学作文 篇7
傍晚妈妈下班回家给我带回了一只知了和一包好吃的零食,我问妈妈:你这是从哪里拿的啊?妈妈说:是你姥姥来给你捎的。我立刻把知了放在手心上,今年我还是头一次亲眼看到知了,它的全身是黑颜色的,翅膀薄的如同大蒜皮一样,和蜻蜓的翅膀有点像,两只眼睛就像两粒黑米,六条小腿的'末端都带着小钳子,使它会牢牢的抓住大树。
我将它轻轻的往奶奶家的蚊帐上一扔,它就牢牢的抓住了蚊帐,好厉害啊,我还发现它的嘴巴下面有一根很细的针,原来它平时趴在树上,就是用这根针来吸大树的树汁啊!但是现在它现在落在了我的手上,永远都不能再吸树汁了!
知了小学作文 篇8
大山里孩子,总是无忧无虑。没有繁多的家庭作业,没有补习班,放了学提上篮子上田里挖野菜,打猪草,或者赶着一群羊到山坡上放。有时几个小伙伴在一起骑着树杈开飞机,或是一个人看蚂蚁在树干上排着队上上下下。间或扬起头,看看蓝蓝的天,欣赏一下山颠之上悠闲的散步的白云。
我怀念这样的日子,尤其是夏天,听到蝉鸣心里就会有一种冲动。山里的蝉叫的像歌唱家在唱歌,有节奏,有韵律。我们当地人叫她们无影娃。她们这样唱着:无影呀无影哇,中午的太阳怎么这么辣,无影呀无影,无影呀无影,喝口水吧,哎呀呀,哎呀呀!当然这些歌词是我们小孩子的想像。当唱完最后一声,无影娃就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重复唱着同一首歌。
我们这里的男孩子特别喜欢抓这种蝉。因为这东西很傻,唱不完不换地方,于是我们就在她刚开始鸣唱时,迅速爬到树上把她抓住,之后听她们在我们的手里吱吱的叫着,觉得特别好玩。
蝉没羽化之前,是金黄色的,臃肿的身体,笨的像牛。她们晚上从地里拱出来,再慢慢的爬到树上去褪皮,第二天就变成那种会唱歌的无影娃了。当然只有公的会唱歌,母的不会唱,我们把母的无影娃叫哑巴。小孩子只爱抓会叫唤的无影娃。刚从土里钻出来的'蝉,我们叫爬叉,晚上用手电筒在树脚上照,抓一些回去让大人们给我们炸着吃,可香了。
蝉脱去的皮,叫蝉蜕,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我们小孩子会到树干上收集这些蝉壳,拿到县城里医药公司去卖,换的钱买学习用品。
离开了偏远的山村,我现在来到这喧闹的城市里读书。紧张的学习,繁重的家庭作业压的我透不过气来。没有了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有的只是雾霾和拥堵的汽车。夏天偶尔也会听到几声知了叫,吱吱啦啦叫的好难听。
我怀念山里的蝉鸣,无影呀,无影,中午的太阳怎么这么辣多少次在梦中仿佛我又听到了她们的歌声了!
知了小学作文 篇9
夏天,人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炉,哪里都感觉热烘烘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发出刺眼的光芒,明晃晃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不过,无论多高的温度跟暑假的狂欢相比,那都不是事儿!这不,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拿着网兜,提着透明的塑料盒子,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去树林里捉知了。
走了不一会儿,树林就到了。阳光穿过树叶之间的空隙,洒到地上,像地上铺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样。看到这美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一位丹青巨手,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创造力。
开始捉知了了。我拿起网兜,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着。眼睛在树上仔细地搜索着。不一会儿,发现了一大堆。我锁定了目标。哈哈,它可真享受,正在汲取树脂呢!可是。这美好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我慢慢地移动网子,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然后猛地一罩,知了受到惊吓,“扑、扑、扑”地飞走了。哎,我的努力白费了。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一次失败了,没关系,再来一次。
因为刚才这树上的知了都被我吓跑了,我的目标又转移到另一棵树上。我又盯上了一只唱得正欢的蝉,抓着网子就对一只蝉发起了进攻。它似乎意识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停止了鸣叫。不过,它可真笨,只会往里钻,根本不知道往外可以飞出去。就这样,我顺利地抓到了第一只蝉,它穿着乌黑发亮、硬硬的铠甲,背上有一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接着,我的目光又落到了另一只知了身上。我在心里提醒着自己:手别抖,放松,快点扑上去。耶,终于捉到了!我赶快把它抓出来放进盒子里。咦,这只知了怎么不叫?原来是只哑知了。算了,有总比没有好。
一个小伙伴突然做手势让我们轻声地过去。我们过去一看,原来那地上有两只知了。我们蹑手蹑脚地把知了装进盒子里。太棒了,又收获了两只,今天可真是大丰收啊!我们收获了二十几只知了。
知了,知了,欢歌一片,我们把知了装回家,快乐无限,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