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在学校正确使用手机(定稿)
关于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常州电大朱志明
现在的家长对住校的孩子大多配备了先进的通讯工具--手机。孰不知,除了具有通讯功能之外,手机的娱乐功能引起孩子们更大的兴趣。经常在课上发现,有学生偷偷使用手机,上QQ,玩游戏,看电子书。有时学生会突然举手说,老师,学校门口有同学找我,有急事!
如何去引导呢?
(一)召开主题辩论班会—《学生在学校能不能用手机》,提高学生对正确使用手机的认识。
学生在班会辩论赛准备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超乎现象的积极和踊跃,双方学生都精心做了准备,都为了说服对方而找材料、搜证据。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唇枪舌剑,辩论精彩和激烈。辩论的结果双方旗鼓相当,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但双方还是达成了共识:使用手机必须把握一个度。通过这次辩论赛学生也意识到使用通讯工具存在利弊两个方面:三成学生认为弊大于利,七成学生觉得利大于弊;此外,学生们也一致认为,短信是他们最喜爱的一个重要功能,但同时也体现出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如上课发短信,发不健康短信,考试传答案作弊等,上网玩游戏则是其另一个弊端表现。对于弊端,同学们都表示他们一定会避免,尽量发挥手机增进亲情交流、便于交流和相互联系的优势。辩论赛后我和同学定了一个协议,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旦任何一方的手机在上课期间发出声音的话,教师将手机交给班委、学生将手机将给教师,由对方保管一周作为惩罚。
(二)针对个别学生具体问题的解决,具体解决。
一次上课期间,学生课桌里传出手机声,有一位同学很尴尬的把手伸进课桌关掉了手机,其他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该同学的身上。由于这个突发事故,我讲课暂停几秒钟后,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等待同学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后接着讲课。下课后该同学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他说他忘关手机上课了,他很抱歉。我跟他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不过你还得向全班其他同学道歉,因为你影响的不止是老师的教学,你还影响了同学的听课 ;同
时按照协议我得保管你的手机一周了,你同意吗?他将手机交给了我,我说一旦有紧急事情的话,你可以用我的手机。第二天上课预备铃声刚打,该同学跑上讲台一本正经向全班同学道歉,最后他说,我手机在老师办公桌里冬眠了。全班大笑。在这次事件后,课堂上在也没有发生过手机事件。
通过调查了解得知,学生使用的手机,绝大部分是家长自愿购买的。之所以为正在念书的孩子购买手机,家长们的出发点却是各不相同:
1、方便联系:让孩子与家长之间实现随时联络,这是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最主要原因。
2、掌握行踪:给孩子买部手机等于给孩子安装了一个“遥控器”,不管他在哪里、在干什么,家长都能随时掌握。
3、迫于无奈:有的孩子认为周围的同学都有,只有自己没有,很没面子,强烈要求家长给买手机。
其实,手机是这个时代信息化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强制其不带手机,可能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很懂得怎样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所以,与其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不要带手机,不如从正面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这样做的效果会比简单的一禁了之来得好。
对学生来说,文明使用手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好开机和关机时间。一般来说,上课时间都应让孩子关机,家长最好准确地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家长要同孩子联系,最好约定时间,比如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二是能选择恰当的使用场所。什么地方可以用手机,什么地方不要用手机,这往往反映出使用者的文明素质。如果在大家静悄悄地听报告或看电影、听音乐时,也哇啦哇啦地用手机与别人聊天,这就是不文明的表现;三是交际内容和对象的恰当选择。同什么人说,说些什么?这是手机使用中的核心问题。许多家长反对孩子带手机,就是怕他们随便交友,说些毫无意义的话,而且没完没了发短信等。其实,现代化的设备是需要每个人掌握的,关键是怎样引导孩子合理、正确地使用。家长认为怎样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更重要,不能滥用,那就需要家长朋友们好好学习家庭教育,正确引导了,家长首先要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比如自制力欠缺的孩子就不能给他手机的使用权。只要学校和家长合理引导,正确对待,这些由手机带来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改正的。
第二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可是上网之后做什么?这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上网”成了“娱乐”的同义词。甚至有家长武断地认为:上网就是聊天和玩游戏。
事实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我们正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及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怎样在这块“试验田”中培养出好苗子?“堵”和“禁”显然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对于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和玩游戏的行为,“堵”也是无效的。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聊天?据我分析,学生喜欢上网聊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很重,渴望更多地与外界交流,渴望领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网络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高效与便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着自身特定时期的烦恼与快乐。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不易亲近。当学生遇到烦恼与快乐时,他们需要交流、分享与指导,却很难在身边找到合适的人选。网络交友的方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带来了新的交友途径,导致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或学校与父母及同学交流。
3、网络聊天和游戏作为许多网站吸引人气的服务,本身具有简单、有趣等特点,对初上网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参与到其中。还有休闲和交友在所有网民中都占有相当比重。那么,是不是有没有办法了呢?是不是就只能让学生们“将聊天进行到底”了呢?不是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引导,让学生健康的上网。
那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到有用的信息上,避免沉溺于网络娱乐,针对以上原因,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一、首先,家长和老师对待网络交友的问题应该不回避、不否定,而是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习惯于网络交流方式,会降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形成健全的性格。另外,网络交流方式是通过昵称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别人确认你存在的依据就是你的昵称。如果换一个昵称,在网络中你就是另一个全新的存在,一切从头开始。正因为如此,网络上的人往往只是其真实个性在某个方面的投影,很难完整地认识一个人。网上聊天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自我保护,“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自身也应该注意培养网络道德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各种媒体上关于网络骗局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能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二、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德高才能为师。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应该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例如,有一次我批评个别同学“上网只有聊天一件事好做吗?”时,学生问笔者:“老
师,你平时上网做什么?”此时笔者并未将之作为学生的顶撞,而是态度平和地正面回答了他的提问:“每天必做的工作是收发邮件、查看校园网信息平台上有无新消息发布和了解天气情况,另外常做的是到感兴趣的站点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网络,它是我最好的信息库。”既让学生对自己单一的使用方式感到惭愧,又真切体会到网络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回答显然比粗暴地批评效果好得多。还有一次,学生问及一个问题时,笔者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指导她在Internet上搜索答案,结果她发现相关的解答很多,内容详尽而且清楚。她高兴地说,这样的办法太好了!
三、作为教师,应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方面花大力气,创设出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多设置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工具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四、与学生一起上网。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不妨放下对网络的成见,权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工具来看待,和学生一起来上网。毕竟成人的社会经验和辨识抵制能力比学生丰富,如果师长们对学生上网持的是支持但不失适当引导的态度,相信会比盲目的抵制更对学生有利。同时,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家长们来说,信息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孩子一起上网的过程中,既能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适当加以引导,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五、教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更高的信息素养,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例如,网络游戏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可是由于它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加之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成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可是,一昧地反对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是没有用的,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为教育带来更大困难。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事物是真正一无是处的。游戏也是依据现实构造的虚拟世界,游戏世界是虚拟的,但正义战胜邪恶这个道理是同现实社会一样的。在战争游戏中,参战各方的损失都惨重,我们可以以此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许多新的内容,而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时所必需的。
我相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学生的网络活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当然,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还要求老师迅速提高自身信息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教育的要求。
第三篇:关于学生在校期间正确使用手机倡议书
第五师高级中学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 关于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手机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移动网络的发展,手机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但是手机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欢乐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今“手机依赖症”的同学越来越多,很多人养成了“睡前最后一件事和醒来第一件事都在玩手机”的坏习惯。
移动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确实方便我们通过手机快捷查询资料,但也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乐趣与思维能力的锻炼。不知何时,我们不再追随前辈思想的深度,而是热衷于网络上粗俗浅薄的段子。课余饭后,刷一刷微博,摇一摇微信,随便找个人聊天来打发时间,殊不知身边同学老师们真情实意的关心,远比网上漂浮浅薄的友谊更真实、更有意义。昔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今是“QQ声,短信声,游戏声,声声不息”。此外,从健康角度讲,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有利无害。从礼貌上讲,上课不带手机,安静听课也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
同学们,我们不能做“口号的强人、行动的矮子”,既然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正视的问题。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上课时间,不带手机。从今天起,做一个尊重知识、尊敬师长的人。
二、学习场所,关掉手机。从今天起,做一个专心学习、严于律己的人。
三、集体活动,慎玩手机。从今天起,做一个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人。
四、课余时间,少用手机。从今天起,做一个热爱生活、乐于实践的人。
五、去伪存真,善用手机。从今天起,做一个文明上网、明辨是非的人。
六、勤俭节约,拒绝攀比。从今天起,只在学习上竞争,不在手机上攀比。
七、班干团员,率先垂范。从今天起,班干团员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八、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从今天起,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同学们,文明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是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该谨记的道德规范。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正视手机对学习的不良影响,在校园内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让校园的文明之风从拒绝手机开始!
政教处、团委
2015年4月28日
第四篇:关于学生在校期间正确使用手机的倡议书
关于学生在校期间正确使用手机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手机从一种奢侈品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的时候,它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和喜悦的同时,也给我们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
首先,因为手机是贵重物品,由于它的体积较小,容易丢失,因此很可能造成我们的财产损失。
其次,青少年使用手机对身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中学生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出5%,严重的危害了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那么,就请同学们收起手中的手机吧!
第三,我们都知道,很多同学使用手机是为了与人攀比,或是为了赶时髦。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常常把款式放在第一位而不顾忌高昂的价格。想想,因为我们的虚荣心而使父母额外增加一笔负担,我们还能够用的安心吗!
更严重的是,有的同学上课玩手机、发短信,致使教室里经常响起不和谐的声音,严重的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听讲,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妨碍了课堂的有序进行;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把手机作为恋爱的传音带,甚至有的同学使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许多同学在课余时间用手机上聊QQ、玩游戏,更是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或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使用手机是为了方便和家长联系,那么,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每个星期能给家长打几次电话,发几条短信呢?
鉴于以上情况,为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正确使用手机,从而进一步整顿校园环境,特向全体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1.学校学生会成员及各班班委、班团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合理的使用手机;
2.每周至少和父母通一次电话或发两条信息,向他们汇报在校情况、报一声
平安、送上一句问候;
3.共创文明校园,不在教室等公共场合使用手机;
4.认真听课,上课期间保证手机关机;
5.保证充足睡眠,形成健康作息,晚10:30后不使用手机;
6.正确利用手机各功能,不利用手机传播低俗文化;
7.节约电能,不使用校园内电源给手机充电。
8.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不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或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同学们,文明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是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该谨记的道德规范。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正视手机对学习的不良影响,在校园内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让校园的文明之风从拒绝手机开始,传遍美丽的校园!
德育处、团委
第五篇: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06航(3)法制教育
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上网正成为青少年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在我国8000多万网民中,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主体,而且数量仍在激增。这一趋势告诉我们,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网上很丰富,网上很精彩,网上很热闹。但网上有垃圾,网上有污物,网上有陷阱,这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小伤害。一是网上色情毒害心灵。尽管今年以来,打击色情网站的工作取得了不小进展,但色情网站打而不死,可能改头换面甚至企图卷土重来。二是网上游戏误人子弟。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甚至耽误学业的现象相当普遍。三是网上交友使人沉迷。不少网上聊天室“空气”污浊,一些少男少女热衷网恋,放言男欢女爱之事;一些成年人参与其中,发泄低级趣味,虚拟世界已经造成不少现实危害。四是网上迷信害人不浅。算命说运等乌七八糟的东西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造成极坏影响。
互联网的开放、快速、互动等特点决定了净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网络要发展,污染要清除,这一条必须坚定不移;既要坚决围堵,又要正确引导,这一条必须坚持不懈。
家庭是正确引导的重要一环。大多数青少年上网是在家里,问题是不少家长对此很少过问甚至不闻不问。这是很不应该的。孩子上网不能一概反对,但家长应告诉孩子,上网虽然可以开眼界、长见识,也有不少病菌、毒素,为害甚烈。家长要了解要知道孩子们在网上看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家长闻与不闻,管与不管,结果大不一样。当然,要让孩子远离网络毒害,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学校是正确引导的重要方面。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教师不但要管好课堂,也要对学生的课堂以外进行引导。网络污染对青少年的毒害一定会从课堂上和学校生活中反映出来,所以对学生学业上思想上的变化应格外注意,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加以解决。
网站对实施正确引导负有重要责任。网站治理工作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长久之计,要反复抓、抓“反复”。对于变换手法钻空子、打擦边球的做法,要密切注意,出头就打。各网站要严格自律,诚实守信,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风气。重点新闻网站应发挥网络教育主力军作用,改进服务,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实践证明,既要积极防御,更要主动工作,才是有效之举、制胜之道。
青少年正在成长时期,天真稚嫩,易受伤害,全社会都应注意保护他们,精心培育他们,绝不能轻看网上不良之物对青少年的毒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不可实事虚做甚至只说不做。让我们行动起来,抓住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这一重要环节,从每个家庭、学校做起,从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做起,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上环境和氛围。
女生:小心网上陷阱
据《中国青年报 》消息:7月27日,武汉市41中初一女生袁某,瞒着父母出去约见网友,一直下落不明。8月10日,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8月12日,记者暗访汉口台北路、江大路一带几家网吧,发现在里面泡吧的大多是学生。
据袁某父亲介绍,放暑假后,他女儿开始迷上网上聊天,经常在网吧上网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她抽屉里有20多张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记满了网友的通讯方式。一天晚上,她瞒着父母,一个人从汉口跑到武昌的关山与网友见面,直到凌晨才回家。为此,她挨了父亲一顿打。为了限制女儿外出上网聊天,袁某的父亲上班后就将女儿反锁在家里,可是7月27日傍晚6时30分左右,袁某寻机从家中溜走。第三天,袁某的母亲接到一个操广东口音普通话的男子打来的电话,说找袁某。当得知袁某不在家时,那男子说了句“刚才还在我身边,怎么突然就不见了”,便挂上了电话。据袁某父亲分析,那男子可能是他女儿的“网友”。
据一位上高一的16岁少女说,放暑假后她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认识了不少网友,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一个星期,她一下约见了3位网友,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社会1青年,还有一位是已婚男人。已婚男人约她去他家见面,她就去了。问她怕不怕,她说开始有点怕,后来还是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去了,见了面很失望,聊了一会儿她就走了。她说那个网友在网上说他虽然长得又高又瘦,却很英俊潇洒,而且网上聊天时也很幽默风趣,可是见了面却见那人又矮又胖,连说话都不利索。问她还会不会跟网友见面,她说:“看吧,如果有谁挑起了我的好奇心,也许还会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们在网上袒露的几乎都是真实姓名,有的还对网友公开自己的学校、年级、年龄、电子信箱,甚至家里的电话号码。他们认为这很正常,交朋友就应该说真话,他们不相信网友会骗他们。
12日中午一点多钟,记者假装找人进了一家网吧,见里面摆放着6台电脑,电脑前只有两个成年人,其余都是中学生。据老板讲,网吧的营业时间是弹性的,没有人来就早关门,有人愿意玩通宵,他们就开通宵,对超过零点的顾客,网吧提供免费夜宵。他坦言,最近来上网的大多是学生。
学生沉溺网上聊天,首先是因为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生活单调。一位学生说,学习生活枯燥无味,跟父母又很少交流,上网跟网友聊聊天,谈一些轻松的话题,能使自己得到放松,而且在网上还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网友谈一些平时跟家长和老师不愿谈、不能谈的话。
另一个原因是,今年“减负”动了真格,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少了,使中学生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大人忙着上班,他们便去网吧消磨时光。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近几个月来,各地对电子游戏机室加强了整顿和管理,一些游戏机室摇身一变改成了网吧。有人说,游戏机室走了,网吧来了,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也许是更厉害的电子海洛因。“迷死你”、“爱死你”、“吻死你”、“我是你的第几个情人”、“我愿与你相伴今宵”,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对话者是中学生。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网上也有陷阱,对于这些天真单纯、涉世不深的学生,特别是一些爱幻想、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子来说,稍不留神,也许就会掉进网友设好的陷阱。
看完没这条报道,你是否为这些迷失在网络当中的中学生而担忧,假如你是中学生中的一员,网上交友请你特别注意:
1.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
2.不与网友会面。
3.如非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
4.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
5.对谈话低俗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