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3 00:3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姆渡镇政府宋恵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各项职能与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它的任务主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

一、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特点

1、工作目的更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都有所不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阶段,结成统一战线的目的也都存在着差异。进入21世纪,时代赋予了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目的,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挥团结凝聚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2、工作对象更宽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成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0万人。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已达1亿多人。其中解放初期基督教只有教徒70多万人,现在已经发展到2000多万人,并且还以每年1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个私企业更是广泛分布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次是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过去统战工作主要是做有影响的代表人士的工作,而有影响的代表人士大多集中在中上层,这造成了统战工作长期以来重点一直放在中上层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和速度急剧增加,新兴阶层不断出现,使统战工作对象的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大中城市的中上阶层,一些小城市和乡镇的私营业主、新社会阶层等都成为了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对象。

3、工作内容更复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除了做好多党合作、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经济领域内的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等面上统战工作以外,就全局而言,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工作、西藏工作、香港统战工作、对台工作等都成为重点工作,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消长。显然,由于境外敌对势力的插手和干预,这些工作都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制度、政党制度不仅会同过去作“纵向比较”,更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内化和认同的难度显著增加,从而也造成了统战工作的更加复杂化。

4、整合功能更突出。整合说到底是利益的整合,就是通过多种

方式,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历来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沟通协调,稳妥做好多党合作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开展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和港澳台侨统战工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功能更应提升到履行执政党整合功能的高度来认识,提升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主要途径来认识,在各阶层、群体和个人之间整合各方利益,并建立起公正和谐的各项社会制度。尤其在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利益整合功能更加突出,更要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臶下,找准利益整合的角度和着眼点,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将广大统战工作对象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将新阶层不断纳入现行政治体制,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振兴。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统战部门应找准四个着力点积极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

一、在凝聚各方力量上着力(凝聚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作为统战部门,要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凝聚和团结更多的、更广泛的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方面从思想认识上凝聚力量。统战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从组织制度上凝聚力量。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团结起来,尤其是要把团结和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摆到统战工作的突出位臵。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分化出六大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作为统战部门必须要切实加强对他们的领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政治地位,把他们团结起来,让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在提供智力支持上着力(提高素质)

统一战线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和智力的优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聚群英之才,凝众贤之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尤为重要。

一是要多谋发展之策。统战部门应组织广大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事关农村和农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思考,多谋发展之路,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当地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二是要常送发展之艺。统一战线中,高级知识分子众多,许多人的专业和研究领域与农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经常深入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咨询、良种推广、项目协调、产品推介等活动,帮助农民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三是要广引发展之才。要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发

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把统一战线的丰富资源不断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三、在解决农村就业上着力(促进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就业,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因此,统战部门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第一要务,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贡献。

一方面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工作。要在“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下,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要让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识到,吸纳城乡劳动力、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企业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积极、主动地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另一方面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创办实业。国家和不少地方为愿意在农村发展的人士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作为统战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农村发展,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力发展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出积极贡献。

四、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着力(协调关系)

稳定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包容性强、回旋余地大的特点,努力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民主监督。统一战线要按照“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对制度不公,执法不公、分配不公等现象,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发表意见、开展批评、提出建议,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充分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应群众意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

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积极努力。三是要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农民的素质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点。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赌博风,推动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要鼓励文化、科技、卫生等行业中的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四是要加强农村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和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农村无邪教活动、无私设宗教活动场所等现象,促进农村宗教和睦和社会和谐。

第二篇: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主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好以下三个职能。

一、发挥登记注册和合同管理职能,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服好务

首先,要积极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要支

持农村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主动为企业登记提供各种便利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好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工作,落实联结企业制度。

其次,要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在农村宣传合同法律知识的力度,倡导农民在交易活动中签订书面合同,及时为农民解决合同纠纷;加强对农业经纪合同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农业经纪订单合同文本;推广农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同时,严厉打击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实施涉农合同诈骗的违法行为。

再次,要引导、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注意加强、改革和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登记管理工作,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向农产品加工、种植业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拓展。大力扶持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事食品加工业,引导农村私营企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投资参与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治、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

二、发挥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服好务

首先,要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确保农资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建立专门的农资经营户台账,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交易行为、竞争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推动落实“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公示制度,落实种子留样备查公告制度、诚信责任制,对农资交易市场和农资商品进行巡查。此外,还要以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具及零配件为重点品种,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以及对农资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提高农资监管执法的震慑力。

其次,要积极培育、繁荣和规范农村市场,促进搞活农村流通。地方政府要改造提升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大力支持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村的各类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支持农业生产资料专营机构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机构,对分散在城乡接合部和村镇的各类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的监管力度。

再次,要进一步加强重要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流通秩序。积极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粮食,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哄抬物价、掺杂使假以及倒卖陈化粮和擅自改变陈化粮用途的违法行为。根据郴州实际,加强对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监管。

最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涉农案件,对农民群众举报和投诉的案件线索优先立案,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在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制度建设的同时,做好农村食品市场质量监测,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

三、发挥商标管理和市场主体临管职能,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服好务

首先,要积极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收。围绕本地区优势农产品,利用注册商标支持农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农民的商标意识和商标法律意识,推广“公司 农户 商标”经营模式的典型经验。在提高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申请质量和运用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印制和销售侵权假冒商标标志的行为,切实做好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

其次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扩大农副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辖区农产品生产产量、结构、特色等情况和农产品流通状况,制定发展农村经纪人的规划和措施。在农村经纪人中开展诚信经营活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信誉;实施农村经纪人的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无照经营的“地下”农村经纪人;加大对农村经纪人利用虚假信息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再次,要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免于工商登记和免收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收费。全力推进对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方便农民就近申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

业和服务业.

第三篇: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材料:发挥工商职能支持新农村建设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发挥工商五项职能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总局党委对此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以红盾护农为工作中心,开展了“发挥五项职能,营造三个环境,提高二种能力”的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营造规范有序的农资市场环境。为给农民营造一个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使农民能够播上“放心种”、施上“放心肥”、打上“放心药”,以“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为中心,以全年为工作周期,形成了局、所、农业部门互相协作“三位一体”的红盾护农网络。

一是根据的工作部署,结合辖区农资经营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红盾护农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并将责任层层落实,分解到人头,达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查,从制度和机制上有力保证“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的顺利进行,也为全年红盾护农工作开了好头。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增强农民抵制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自觉性,提高农民识别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能力,我们 在通过各种新闻方式,如电视、广播、条幅、传单、板报等进行宣传外,每年三月利用农忙时节,走农场,下连队,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向农民宣传农资商品知识,引导农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仅今年三月份,我们就做电视讲座4次,广播连续宣传7天,制作条幅31条,发放识别假冒伪劣知识的传单3210余条,制作宣传板报22板。

三是加强对无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取缔力度。对无照经营、靠挂经营以及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和业户进行严厉查处,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活动;对经营冒牌种子、假冒伪劣化肥、不合格农机具等重要生产资料坚决予以打击,一经发现违法行为,严肃立案查处;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为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加强对农村集市的监督检查。

四是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作用,加大对农村市场和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在农村广泛开展了“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形成了受理投诉、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

五是建立健全了农资经营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工商所都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经济户口”台帐;与户从事生产经营农资商品的单位或企业建立了“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基层工商所与户生产经营农资商品的单位或企业签订了《农资销售责任状》;从事农资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企业都建立起进货查验和出货审验制度。基层工 商所每个星期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或企业至少巡查一次,并进行不定时间、不定商品、不定单位的抽查,从而全面掌握辖区农资进货渠道和流向。

二、发挥登记注册职能,营造宽严相济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一是将所有生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内资、私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开业、变更、注销等依法登记项目纳入“高效、便民”审批轨道上来,全程为企业、业户服务,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型工商品牌,并将经营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登记审核发照权限下放基层工商所,便于提高登记效率。对于偏远连队前来办照的经营者,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填写表格,当天办完,减少往返费用。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化,将与之相关的各项要求、费用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制定实施了限时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说清制、连带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透明办公制度”。三是实行跟踪服务和协调服务等方式,帮助经营者了解掌握申请办理各项手续的要点和程序,利用准入时机,向申请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和政策导向,把工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积极推行流动现场办公,做到了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发照。四是放宽进入农产品市场生产经营主体的准入条件,并鼓励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大胆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实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全额减免登记注册费和工商管理费。

三、发挥引导扶持职能,提高农村个体私营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充分利用市场主体准入和市场主体年检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来确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目的是逐步淘汰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不协调的高消耗、重污染、低品质的滞后产业。同时,我们还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场、连队结合本地实际,确立重点,抓住闪光点,发展低消耗、大规模、高档次、有优势的特色产业。

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和帮助农村经营户和农民,将农业生产资料提升为经营资本,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实行股份合作制和租赁承包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以聚集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实力,这是我局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培育出一大批规模大、潜力深、影响强的“龙头”性企业,特别是一些从事农业产品加工型企业的出现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周边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形成一批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率的双赢。

3、维护农产品市场经销正常秩序。一是支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涉农合同特别是农业订单,是农村信用经济的基础,涉农合同的履约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按照国家、省级工商部门的要求,充分发挥合同行政监督职能,认真组织开展了涉农合同帮扶工程。一方面从合同法的意义、订单农业的典型事例、诚信履约对涉农合同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深入开展了宣传工作,提高了农户和有关企业的合同法律意 4 识。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农业订单履行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重点是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积极履行合同,对发生的合同纠纷及时进行行政调解,化解纷争。同时,对利用订单或农资购销合同损害农户和涉农企业合法权益的欺诈行为,则进行了严肃查处。二是加大对粮食等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粮食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粮食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营业执照、无经营资质、哄抬物价、掺杂使假、倒卖陈化粮以及擅自改变陈化粮用途等一系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有力净化了农产品市场的经营秩序。

四、发挥商标指导监管职能,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竞争形式已逐步从数量竞争、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品牌的竞争,不能只停留在“物以稀为贵”的生产、营销策略上,而要转向走品牌之路,实施品牌战略。为农产品注册商标,并积极运用商标,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对于农民增收致富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充分发挥商标注册、监管、保护等职能,积极实施了“红盾商标助农工程”。

五、发挥培训指导职能,培育规范农村经纪人,为农副产品流通渠道营造宽松环境。

农村经纪人虽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但是,它在搞活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渠道的拓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 “农村经纪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繁荣农村市场的重要力量”。一是做好农村经纪人培育和发展工作。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降低准入门槛,采取先准入后规范、先发展后管理的方式,积极扶持农村经纪人发展。二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村经纪人诚实劳动、合法行纪,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农业经纪合同的指导和管理,规范经纪人的签约行为,避免口头协议、订立条款不全等现象发生,引导经纪人规范使用合同文本。并通过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和市场巡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照经纪等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经纪行为。三是倡导和鼓励成立农村经纪人行业协会,发挥农村经纪人自律组织的服务引导作用。四是由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建立健全培训体系,适时开展《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经纪人管理办法》和有关经纪业务、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增强农村经纪人的业务本领,不断提高经纪队伍素质。同时,充分利用个私协会和行业协会的特殊性,积极向农村经纪人提供市场信息和有关咨询,保护农村经纪人的合法权益等等,使之成为农村经纪人的“娘家”。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对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还要开展一系列的“红盾亲农”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流通领域的食品、农资等商品的监管。同时,还将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大胆地 6 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扮好“经济卫士”的角色,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积极服务,贡献新的力量。

第四篇: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水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作为直接关系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利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面

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如何在2006年这一开局之年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呢?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当前的水利工作必须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

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转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强水的供需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水环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要坚持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切实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过去桃城水利事业发展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深化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加大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

突出五个重点

一、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加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按现有的四种模式(总量、总量 定额、水价、水价 定额),实行两种资金补助方式(补工程促制度,直补制度)普及推广,全年发展试点村20个。

二、高标准建设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年内我区将建成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加密低压输水管道及二级管网灌溉面积6000亩,咸淡混浇管道一体化灌溉面积6010亩。通过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措施和技术体系的推广与应用,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以上,亩均年耗水量降低40立方米,水分生产率达到1.5Kg/m3,亩均增产10以上,增收效益332万元。

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我们将在巩固农村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优先解决含氟水、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年内解决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行联村联片供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分质供水,彻底改善农村用水条件,让农民群众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卫生健康的自来水。

四、加快咸淡混浇推广力度,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保护深层淡水资源,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年内建设咸淡混浇井组150个,使全区咸淡混浇井组达到600个,年节约深层淡水1500万立方,农民每年增收节支达700余万元。

五、充分发挥河渠网络优势,提高集蓄雨水能力。按照“河渠联网、坑塘疏通、相机蓄水”的指导思想,通过扩挖、清淤渠道,逐步健全“拦得住、排得出、蓄得起、灌得进”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防洪、除涝、蓄水、排水、节水一体化的格局,密切注视汛期及其它季节上游水库河道水源情况,科学调度闸涵泵站,相机蓄水,力争蓄水1500万方,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发展基础。项目是拉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发展关键在项目。一是抓项目,积极谋划跑办,力争多上项目,重点抓好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闸涵泵站维修新建工程,并进一步完成项目库,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二是抓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和上级资金到位时限,年内新建续建的工程有5项,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郭埝桥新建工程、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项目、咸淡混浇建设工程等,严格按基建程序运作,严格监理,严把质量,确保优质。

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一是加快推进节水管道网络化工程建设,按照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用水计量化的总体要求,保证新打更新机井全部采用管道化灌溉,还要对原有管道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密,井灌区力争全部实现管道化输水。二是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种植结构、经济条件、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行计量灌溉和高标准管道灌溉技术,加速推行地下管道套接地上小白龙,实现农业灌溉全程管道输水,逐步取消地上浇地垄沟。

三、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水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一是正确认清形势,做到未雨绸缪。要科学分析气象形势,正确认识防灾能力,准确把握防汛抗旱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二是抓好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防汛抗灾的责任,做到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资、队伍、责任制全面落实。三是排除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认真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方案,制订应急措施,在做好重要河道堤防、蓄滞洪区防洪安全的同时,突出城区的防洪除涝、低洼地带排涝这两个重点,努力争取安全度汛。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和制度建设,突出防御重点,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搞好旱情监测,增大监测密度和频率,创新防汛抗旱预警机制,及时给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大力推广微咸水利用技术及抗旱节水措施,深入开展抗旱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依法加强水利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继续利用“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系列活动,搞好《水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严格落实限采方案,严格实施,严格督查,确保落实。三是严格控制新打深机井,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巡查,及时严厉查处非法打井案件。四是认真做好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五是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案件,妥善调解水事纠纷,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五、强化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水利持续发展能力。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水利事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弘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以各项改革的新突破赢得水利事业的新发展。我们要统筹协调水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和实施政策融资、政府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二是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程序和办法实施。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落实好。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营水利,对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能改制的逐步完成改制;对农户自办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机制。四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上,明晰责任、规范运作、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安全、保证效益。五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上,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经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用水户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对受益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社会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是行政提速、服务提质,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效能是机关建设的主线。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抓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抓制度,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制度和“六项”公示制;三是抓载体,创新工作模式,运用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是抓好民主评议活动,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龙头,以机关建设为基础,以执法执纪部门为重点,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八字服务方针为标准,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我局的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省市文明单位;六是注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较高的水利队伍。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把我区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水利向新型现代水利转变,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以城镇带乡村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我认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就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尤其关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只有地方财政富裕,才能更大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加快发展,也才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水利是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二、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作为与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水利部门,在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必须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未来五时间内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就无法提升。

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伴随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小农小”的境况更趋尴尬。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将是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不断扩大政府支持农田水利特点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更多地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田水利上来。

农田水利建设要发展,还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调动受益区农户的积极性,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自己的直接受益的工程投工投劳。“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

社会资金也是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村集体管理的模式淡出已久,但是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产权流转,就将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填补了空缺的主体。

“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农户自用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主体所有;而对于受益户较我的小型工程,则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相关设施归用水户协会所有。

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人把受益户组织起来,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将农村用水决策权、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权赋予农民,让农民走到“前台”,自己的工程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才能使这些小型工程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根据江苏“十一五”发展方略,结合水利实际,今后五年江苏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究效益,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生态环境,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总体目标是建设完善四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

在“十一五”水利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原则:

“十一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能力。一是完成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完成东调南下二期工程,使沂沭泗地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国务院既定的我省境内11项治淮骨干工程;争取实施“老三项”标准提高工程,进一步增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能力。二是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段工程建设。2007年实现调水出省目标,全面建成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刘山站、解台站和蔺家坝站。2010年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三是完成重点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完成堤岸防护保滩工程143公里,改造大中型涵闸24座。四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实施6座中型水库和300座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五是完成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继续推动13个省辖市和重点县级市防洪工程建设,力争2008年前初步形成大中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结合改善城市水系河道面貌。六是加大区域治理力度。重点实施里下河、沂南沂北、太湖、秦淮河等沿湖沿河洼地排涝工程和省际、市际边界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新一轮太湖治理、长江河口段综合整治、滁河水阳江治理以及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工程。

(三)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步伐。一是围绕恢复提高引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在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的同时,启动实施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全面恢复和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逐步使农村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二是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积极实施灌区改造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灌区节水改造。以提高水资源保障和供给能力为目标,继续抓好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增加蓄水量3亿立方米。三是围绕提高低洼地区抗灾能力,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加大圩区治理力度,加高加固圩堤,更新改造圩口闸、排涝站。启动实施农村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泵站3万座120万千瓦。四是围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区域地表水利用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以水功能区为单位的纳污总量和取水单位定额管理的取水总量。以四个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社区等载体建设,完成徐州、张家港2个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无锡、南通、淮安等11个省级试点。建成南水北调大中型节水灌区30个,节水型农业示范区100个;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800项,50以上高耗水行业和单位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着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健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在建设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四项制度”,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稽查和监察工作,确保“三个安全”,创建优质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水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水工程完好率、良性运行率和水管单位的达标率。建立湖泊管理机构,完善湖泊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围占河湖情况,确保流域河湖和区域现有水面率。在依法管理方面,要健全地方水法规体系,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利服务发展能力。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要全面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大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水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要结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定编,落实管理经费。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继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分配转让机制、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以及省际边界水事矛盾预警机制,提高水利服务发展能力。

三、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2006年水利工作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和水资源供给能力。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计划投资45亿元。一是全力推进以治淮为重点的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新沂河工程,起步实施中运河工程;续建完成奎濉河工程,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湖洼支流治理工程。二是加快以南水北调一期为主体的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刘山、解台、蔺家坝站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江都站改造、淮安四站、淮阴三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开工建设淮安二站改造、泗阳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二站;起步实施高水河整治和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加大淮安、扬州、宿迁三市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泰东河工程。三是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完成连云港市16.8公里海堤和临洪闸、武障河闸、五图闸3座中型闸加固,盐城市16.6公里海堤和射阳河闸、翻身河闸等6座大中型闸加固,南通市7.5公里海堤和塘芦港新闸加固。四是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安峰山、小塔山、塘马等大中型水库和8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继续实施西双湖、庆安、崔贺庄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五是积极实施区域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里下河、太湖、秦淮河地区引排骨干工程,起步实施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工程。

(二)以村庄河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全省计划兴建及改造小沟以上建筑物3.2万座,疏浚县乡河道土方1.86亿立方米,疏浚村庄河道土方1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整治圩堤1865公里,修建防渗渠道2475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坝2237座,新建改造泵站1798座9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在全面推进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整治、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已被省委列为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办实事之一。要将淤积污染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和农民健康生活的村庄河道、塘坝作为重点,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两清一建”,即清理淤泥,拆除坝埂,疏浚水系,改善水质;清理垃圾,清除杂物,整治河坡,改善环境;建立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群众满意。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部署发动,落实建设经费,扎实推进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这项工作,确保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任务。

(三)加快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快以城市防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明年要继续实施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各地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系,重视提高新城区及重点城镇的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组织开展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筹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水问题,提高城市水利工程抗灾标准,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加大水利管理力度,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水利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水利管理力度,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加强水利规划管理。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利规划服务。要切实推进水利规划的实施,研究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依法实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逐步推行规划保留区制度。通过规划,规范社会涉水活动,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基建程序,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坚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加强对项目法人的考核,把好工程质量关。三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三化”建设,提高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抗灾效益,实现工程效益的升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要求,通过抓好徐州、张家港两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典型带动,示范引路,加快推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全面启动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完成全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水源涵养工程以及监控和应急保障等工程建设力度,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按照新批准的超采区划,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五是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确保工程防洪安全。

(五)一是基本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工程管理效益。湖泊保护一直是我省水利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要贯彻落实《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明确湖泊管理体制,制定管理制度,按规划严格实施湖泊管理。二是加快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逐步建立水利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改革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项目的建设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代建制”、“委托制”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咨询机构等单位市场化改革。三是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深入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农民用水组织、大中型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市场运作,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投资水利,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有法制保障、比较稳定可靠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完善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建立政府投入、市场化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渠道,确保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

(六)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必须把防汛防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河道、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加快水毁修复和防汛急办工程建设,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近几年来我省遭受台风灾害袭击的机率增加,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完善防台风预案,落实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防洪、供水和避污调度,迎战可能出现的各类水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夺取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提高认识,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如何干?

第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新农村建设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是国泰民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要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各项工作要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

第二、要突出三个工作重点。

二、抓管理,推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桃城区水利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区的水资源总量利用不足10,与全国的水资源总量利用率有很大差距;我省的工程处数有62万处,大中型不到110处,骨干工程的数量还没有湖南、湖北省一个地级市多;人饮不安全达到3144万人;基础设施薄弱,已建成工程老化、病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等等是制约四川水利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四川水利发展是解决我省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发展就必须搞建设,不搞建设就不能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要巩固建设的成果,就必须抓管理。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能够出效益。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都对水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国家水利投资减少,以及移民、生态、环境等原因,水利建设的速度将放缓、规模将相对缩小,水利建设不再是唯一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思路,切实把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着力研究科学规划,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水利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来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抓规划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职责,抓好规划,科学实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要加强对水利发展和改革中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深入思考水利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统一性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里要强调一下规划统一性的问题,凡是通过计划下达的,农水、水电、水产、水保等都要把资料汇总或抄送到规计处。要认真思考和筹划本单位、本部门在“十一五”建设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抓哪些重点,怎么抓;在2006年要重点干哪几件大事,怎么干,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特别是主要业务处室和几大局要按照《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拿出具体、书面的工作意见和分步实施计划,并付诸于行动。要按照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措施,认认真真抓落实。

(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要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机制,严格行政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06年要做的几件事:一是要出台《防洪法实施办法》,水政处负责。该办法的出台将在防洪保安上、在防洪的有关规费的收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二是要加强执法力度。要按照《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电力、渔业等执法的程序,维护我们正常的职能职责,比如《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对小水电开发我们要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等等;三是要加大规费的征收力度,我们已经出台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办法、水土保持有关规费的征收办法、砂石资源费有关办法,关键是贯彻落实。争取在规费上有新的突破,增强水利自身造血功能。

(三)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和机制。一是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拓宽水利服务的新领域,从农田水利到农村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不断拓宽水利服务的领域,丰富水利服务的内容。二是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建立起我省节水型社会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工程、宣传六大体系,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三是切实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总结前两年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条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实实在在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四是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管理范围和管理主体,落实管理经费。五是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按照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2006年底全面完成地方电力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四)科教兴水,培养水利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水利科技成果水平;强化科技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学术带头人,推动全省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各个单位在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有硬性指标,要有投入,差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快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将原有的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各单位都要结合业务工作,制定和实施科研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教兴水的力度。

(五)善于总结,大力宣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任务艰巨而繁重。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使全社会形成对水利工作重要性、全局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争取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展示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发掘水利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提升水利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今年要重点宣传我们水利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宣传。关于经济效益,要大力宣传水利工程保证了粮食安全,宣传水利保障重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宣传小水电在改善农村供电、生活环境、增加农村收入所起的重要作用,宣传水产产值增长对农民收入增加所作出的贡献。关于社会效益,一是安全效益,要大力宣传防汛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加强了预报工作,由于预报及时、由于预报科学准确,减少了死亡人数、减少了土地淹没,一定要有数据,才有说服力。二是生态效益。水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多少,小水电的发展少烧多少煤、少砍多少柴,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一定要大力宣传。三是环境效益。总之,怎么抓宣传,从哪里找切入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行业也要同步发展和进步。水利厅是一个老厅、大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坚持事业、行业和职工协调发展,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行业实力,让职工分享改革的成果,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抓作风,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风是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集中体现。作风包括行业作风、单位作风和机关作风。今天要求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列席厅务(扩大)会议,主要是强调机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关职能的全面履行和工作成效,事关行业形象和事业发展大局,在机关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水行政职能,作风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能够适应全省水利、水电、水产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风建设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是,面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建设新要求,面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水利事业的企盼,我们的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够扎实、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同志不善理政,调研不够,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有的抓落实力度不够,花架子多一些,工作布置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不严抓细管,督促检查不力,没有收到应有的实效。一些干部工作节奏缓慢,布置任务不是雷厉风行,而是拖拖拉拉。还有工作质量问题,某项工程在设计上、施工上、监理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没有严格把关,致使工程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是低级错误,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有的同志工作只求一般过得去,不求高标准过得硬,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有些处室之间不协调,部门之间不团结,大局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相互推诿。二是在工作纪律方面存在散漫松弛的现象。个别机关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离岗不请假。上班时自由散漫,串岗离岗、扎堆聊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发现哪位同志再上网打游戏,先追究处长责任,因此处长们一定把职工管好。三是在班子建设方面个别存在政令不畅、班子不团结的情况,我行我素,贯彻党组决定的力度不够。有的单位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政务公开化、规范化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极少数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班子内部沟通交流不足,内耗严重。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仅存在于极个别单位、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必须严肃整顿,否则将严重损害机关的整体形象,影响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制约了四川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这是不能允许的。

2006年是“十一五”水利发展的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发展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作风保证。因此在领导岗位上必须履行好工作职责,抓好部门工作。不能履行好工作职责,只有采取组织措施。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办事水平和能力

学习是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断增强自身各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要。首先,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新任务的提出,新时期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不断调整和改变,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去理解,只有在领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贯彻、去执行。二是科学知识在不断发展,业务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拓宽,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去更新和掌握,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三是随着人们对行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要求更高,水利不仅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实现人水和谐。这些都对我们的服务水平、发展能力、工作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新的知识要掌握,新的观念要更新,新的领域要拓展,新的方法要适应。因此,要大力建设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增强服务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首要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制度是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水利工作者必须要依法行政,依章办事,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有章可依,有法有章必依,执法执章要严。当前,特别需要学好、用好、执行好三个方面的法规:一是公务员法,这是作为公务员务必要做好的。公务员法今年起施行,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一名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机关公务员首先要学习好、履行好公务员法。二是水利职工的职能职责。这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准则,需要时时重温、认真执行。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职责,明确职能、权限和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做到不越位、不错位,更不能缺位。要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全面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三是机关纪律和行为规则。要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公示听证、专家咨询以及失误追究制度;创新和探索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如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完善机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党风廉政、信访投诉、作风监督员等各项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认真处理,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要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办事能力是对一个公务员或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基本能力才能做好所从事的工作。能力是水平的基础,水平是能力的体现,水平高反映出能力强,能力和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能力谈不上有水平,没水平就说明没能力。因此,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水平是对每位同志的要求。怎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呢?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思考,认识自己,缺什么补什么,循序渐进不断学习和充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二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从满足于具体事务,向善于抓大事、谋全局转变;从注重做好当前工作,向善于从实际出发、搞好超前服务转变;从被动应付,向勤于思考、开拓创新、主动服务转变,从按习惯办事,向工作规范化转变。

(二)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共事心,共谋水利事业发展大计

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为什么要讲作风问题,厅党组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水利厅是老厅、大厅,是业务厅局,我们既要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履行政府职能,也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当好参谋,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还要切实加强对全省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和共事心。

一是增强责任心,切实谋其政谋好政。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必须尽其责。水利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胆负责任,敢于负责任,认真负责任。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行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党组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不负责的态度肯定是不合格的角色,担当不了这个角色就必须换角色。责任心特别重要,是一个公务员角色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条件。对自己多一些责任,对别人少一些苛责;班子主动多负一些责任,上级就少一些负担。同时,善待他人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宽容职工,改进领导方法和艺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是增强事业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群之间,部门之间,积极主动尤为重要。职工主动了,干部主动了,部门就活了起来;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了,行业就活了起来。如何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改进工作方法,理顺体制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水利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比如,水利工作重点向管理方面转移。又如,水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问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再比如,水利、水电、水产在生态四川、平安四川、和谐四川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大局,都是政治,也是水利人应该做而且要做好的大事。

要回答这些新课题,只有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创新,水利才有希望;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地位;创新,才有作为。我们要主动高扬生态的旗帜,宣扬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变水害为水利;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域监测,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确保防洪安全,综合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减灾保安;确保供水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确保水生态安全,为“生态四川”建设做贡献。

三是要共事共心,团结一心谋发展。大家走到一起是缘份。省委、省政府决定我担任厅长,孙厅长和大家推荐我担任厅长,这是对我的信任。我有责任、有信心做好这一角色,但也离不开大家支持、关心和帮助。如果我按部就班,碌碌无为,大家也不团结,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既不是省委、省政府的希望,更不是你们愿看到的。作为厅长责任重大,我是十分清楚的。我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厅长也多次讲,叫我放手大胆干,不干预我们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我要向历届老厅长学习、向孙厅长学习、向大家学习,大胆地干好工作,尽心尽力地把四川水利做好。

做人要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不虚伪、不张扬,不搞阴谋,不设计整人,这是大家所期望的。孙厅长经常说,他很直,不说假话,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水利厅历届党组和厅领导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心齐、风正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个别不良现象的存在,要帮助、教育和整顿。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团结共事,以“心齐、风正、和谐、进取、务实、公道、坦诚、宽容”十六字与大家共勉。也希望同志们要团结,要共心。

(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实干兴邦,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出成果,落实就是水平。水利性质决定了水利必须是一个贴近基层、直接为群众服务的部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掌握实情,使水利各项决策更符合省情特点,更符合发展规律,更符合群众意愿,增强水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检查和督促,不搞花架子,既要有安排布置,更要狠抓落实。不要说得多,做得少,不要年初的计划,年末还没有效果。这是不行的,也是决不允许的。只有实干,行业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展。只有实干,才能体现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如何发挥工商职能建设新农村

发挥工商职能,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工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政府职能部门,不但时刻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休戚相关,监管的领域更与“三农”问题呼吸与共,特别是基层工商部门更是活跃在市场监管一线。无数事实说明,工商职能发挥得如何,对农民增收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完全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工商部门参与、支持和配合;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工商部门可以大有作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乃至成败。当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这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增收难,是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和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把握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深入研究制约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发展的经济条件、增收渠道、就业方法、权益侵害等诸多因素和问题,认真分析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选准角度,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一要善于运用政策保障杠杆,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对于农民从事个私经营或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活动给予优惠、扶持和帮助。

二要善于运用法律救济原则,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强农民权益保护,主动延伸维权触角,健全执法网络,及时查处坑农、害农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侵权行为,保障农民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三要善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指导调整种植结构,建立优势产业和经济特色带。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四要善于运用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农村优化产业构成,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村经纪人发展,走工业支持农业、农业拉动工业、城镇带动农村之路。

五要善于运用协调发展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实施名牌战略、大开开放之门,走产业拉动、龙头带动、节能开源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挥工商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需要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维,积极创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培育促农增收的新亮点。特别要围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民就业帮扶体系,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努力将工商职能作为规范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武器,扎扎实实地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下载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新时期统战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衡东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志平衡东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农村稳不稳,民心稳不稳,农民幸福指数高不高,关系到全县社会和谐和稳......

    发挥工商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全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浅论司法行政部门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篇范文)

    浅论司法行政部门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发挥乡镇纪委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发挥乡镇纪委职能 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XX县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非同一般。湘西州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按......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临沭县物价局李玉业 (已发表于临沂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

    发挥妇联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开展“一建二树三清四改五美五化六进家”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县妇联围绕全县发展大局,找准妇联在“党政关注、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科......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