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

时间:2019-05-13 00:4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

第一篇: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与

帐务处理

楼主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年度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企业编制年度和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以下便是从这三者涉税调整所秉承的原则为出发点,分别举例阐述。

三、企业财务年终自查涉税调整的原则和举例: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果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的成本。为此,经协调,国家税务总局最近下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

(三)就企业执行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并结合国税发[2003]45号文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接受捐赠、对外捐赠、销售退回、提取和转回的准备金、发生永久性和实质性损害等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宜作了详细的解答。

该规定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企业所涉及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纳税调整;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企业,在涉及本问题解答中相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时,应比照本问题解答的规定办理。

企业对涉及到问题解答

(三)中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应按《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和本问题解答中规定的原则确认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如果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

关项目;如果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年

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二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财务年终结账的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企业编制和半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以下便是从这三者涉税调整所秉承的原则为出发点,分别举例阐述。

三、企业财务年终自查涉税调整的原则和举例:

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

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果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的成本。为此,经协调,国家税务总局最近下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

(三)就企业执行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并结合国税发[2003]45号文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接受捐赠、对外捐赠、销售退回、提取和转回的准备金、发生永久性和实质性损害等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宜作了详细的解答。

该规定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企业所涉及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纳税调整;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企业,在涉及本问题解答中相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时,应比照本问题解答的规定办理。

企业对涉及到问题解答

(三)中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应按《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和本问题解答中规定的原则确认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如果报告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如果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三篇: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2008年01月17日

点击数:1539

来源: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财务年终结账的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

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企业编制和半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以下便是从这三者涉税调整所秉承的原则为出发点,分别举例阐述。

三、企业财务年终自查涉税调整的原则和举例:

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果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的成本。为此,经协调,国家税务总局最近下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

(三)就企业执行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并结合国税发[2003]45号文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接受捐赠、对外捐赠、销售退回、提取和转回的准备金、发生永久性和实质性损害等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宜作了详细的解答。

该规定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企业所涉及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纳税调整;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企业,在涉及本问题解答中相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时,应比照本问题解答的规定办理。

企业对涉及到问题解答

(三)中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应按《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和本问题解答中规定的原则确认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如果报告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如果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下面以问题解答新变化的内容中发生所售商品退回为例予以说明: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应缴的所得税等。

例如,甲公司2004年12月15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万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应收账款的4%计提了坏账准备4.68万元。2005年1月15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按税法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5年2月28日完成了200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甲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5年3月31日经批准报出。

根据规定,该销售退回业务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2005年1月15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损益调整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46800

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800000

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此为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对预计应缴所得税的调整)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4069.50

贷:以前损益调整

64069.50[(1000000-800000-1170000×5‰)×33%]

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税款

借:以前损益调整

13513.50

贷:递延税款

13513.50[(46800-5850)×33%]

将“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损益调整

102644(1000000-800000-46800-64069.50+13513.5)。

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5396.60(102644×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396.60

调整报告报表(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事项。

仍以上述业务为例,其他内容未变,销售退回的时间改为2005年3月1日。

2005年3月1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损益调整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46800

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800000

调整所得税费用(此为在2005年调减应缴所得税的金额,产生的可抵减时间差异)

借:递延税款

64069.50

贷:以前损益调整

64069.50

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税款

借:以前损益调整

13513.50

贷:递延税款

13513.50

将“以前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损益调整

102644

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5396.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396.60

调整报告报表(略)

第四篇: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财务年终结账的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企业编制和半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

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

1.把该交的税全年统算一下,在12月补齐

2.把各种超标准的费用算一下,该转转出,不够可增加

3.材料明细账应无红笔,如有赶快估价入账

4.本发生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应冲减利润,当然以前有余额的就冲减余额行了

5.至于结转时,把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就行了,其他于往月相同

6.应收账款应无贷方余额,如有应及时开发票,应付账款应无借方余额如有应及早索要发票 把该交的税全年统算一下把各种超标准的费用算一下,该转转出,不够可增加应收账款应无贷方余额,如有应及时开发票,应付账款应无借方余额如有应及早索要发票会计年终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核算收入项目:重点关注

1、赊销,延迟变现销售行为

2、视同销售

3、废料销售

4、包装物收入

5、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6、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劳务收入

7、利息收入

8、应付未付收入

9、资产盘盈收入

10、财产转让收入

视同销售

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时,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参照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参照价格的,应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组成计税价格

包装物收入

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凡逾期未返还买方的,应确认为收入,依法计征企

业所得税。逾期是指按照合同规定已逾期未返还的押金。纳税人为销售货物出租出借包装物而收取的押金,无论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长短,超过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还的均并入销售额征税。企业向有长期固定购销关系的客户收取的可循环使用包装物的押金,其收取的合理的押金在循环期间不作为收入。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征税,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外资企业根据税法的规定,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减除与上述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应当作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依照税法

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仅适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可以不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

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劳务收入

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可按以完工进度

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收入项目下的财务处理重点

1、盘点实物、盘点帐务(仓库帐、往来帐、成本、费用帐);

1)、对实物比帐面缺少部分是否属于应计收入行为,及时调整作收入处理;

2)、已收取款项的收入项目是否尚挂在往来帐中未调整总收入;

3)、对长期应付未付款项是否已达税法规定年限应计收入处理;

4)、对费用、成本、资产项目中的直接计减收入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2、废料收入是否已在帐上反映,是否符合企业经营的客观情况;

3、公司是否有规范的盘点制度,有对盘盈资产是否已作帐务处理;

4、往来应收款项中有否企业间借货,是否计提了当年应收利息;

5、按完工进度和工程量确定收入,是否已有足够客观依据。

二.正确核算费用项目:重点关注

1.关注利息:①列支标准用途 ②对外投资借款及关联方具体规定

三、关注财产损失

1、当年损失当年进成本当年抵扣;

2、正常损失.保备证据直接扣除列支;

3、非常损失经审批才能扣除4.报审时间规定.证据程序5.损失不予扣除的列外情况。财产损失

这里所指的,不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产正常损耗。主要指:

?

1、固定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不能盈亏相抵)、毁损、报废净损失,是指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结束并作出相应的会计财务处理后的净损失,即发生损失的固定资产原值加上固定资产清理费减去累计折旧减去残值收入后的净值为损失金额。

?

2、流动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流动资产盘亏(不能盈亏相抵)、毁损、报废净损失,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清理结束并作出相应财务处理后的净损失,即发生损失的流动资产成本价加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金减残料收入后的净值为损失金额。

?

3、坏账损失

?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为坏帐损失:

?(1)因债务人破产,在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因债轰人死亡,在以其遗产偿还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3)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超过2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财产损失中帐务处理重点:

1、盘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2、处理帐务:及时列入当年成本;

3、准备报批材料、及时上报审批。

四、关注不合法凭证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制或取得的不合法凭证,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企业年末已计提的应交税金及附加、赊购的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及预估入账购入存货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部分,应在办理申报汇算清缴前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否则应作纳税调整。不合法列支凭证的帐务处理重点:

1、平时严格审查;

2、结帐前关注大额凭证;

3、能调整和挽救的及时处置。

五、关注减免税资格的确认和审批

纳税人符合报批类减免税条件的,最迟在2月底前应提出申请,逾期税务机关不再受理,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必须取得税务机关同意批复,否则不得享受减免税。

六、关于亏损

纳税人某一纳税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的应纳税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

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税法所指亏损的概念,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如果一个企业既有应税项目,又有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损时,按照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弥补的亏损,应是冲抵免税项目后的余额。此外,因纳税调整项目(弥补亏损、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收益、技术转让收益、治理三废收益、股息收入、国库券利息收入、国家补贴收入及其他项目)引起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负数,不作亏损,不能用企业下一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

第五篇:酒店会计帐务处理

第一章 资产及项目交接

第一条 新开业酒店由总公司将其有关会计帐务事项,编制移交清单,各酒店应根据所接收资产逐一登记,实行建帐管理。

第二条 按酒店管理制度,进行资产、用品等的购、领、耗、存、盘点管理。

第三条 酒店开业前由运营部协助酒店制作开业用品预算,经总公司分管副总审核后,安排统一订制。

第四条 总公司统一订制的开业用品,由各酒店验收,并列入酒店库存商品管理,货款由各酒店在自有流动资金(或开业备用金)中支付。

第五条 筹建期间的工程款项由总公司代为支付,待工程完工后,统一结转给酒店,原件一般保留在总公司,酒店可从总公司索取盖有“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印章的复印件。

第六条 工程决算后,由各酒店分别记入“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所需工程资金由代垫或从银行借款,酒店分期归还总公司(或银行),工程尾款由总公司统一支付。

第二章 营业收入

第七条 经审核后的帐单方可入帐 每天的营业收入必须解入银行(应按每天的金额分别填写解款单,不要凑整数),月末同样以银行解款形式入帐,可做未达帐(即“企业银行帐面已到,银行则未到”)

按公司统一规定编制营业日报表,十天为一小计,月为总计

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当天收到,并已解入银行的现金)

应收帐款-散客待结帐(客人当天消费但未结帐的金额)

应收帐款-信用卡未达(客人已消费并签字,但银行尚未结算入帐的信用卡金额)

营业费用-客用品(用“红字”反映客人赔偿的金额)

贷: 营业收入-客房收入(房金收入)

营业收入-商品收入(商品收入)

营业收入-餐费收入(餐饮收入)

营业收入-其他收入(商务、房租收入、金卡收入等)

其他应付款-代收客人话费

其他应付款-代收客人洗衣费

预收帐款-预收客人押金(向客人预收的客房押金,负数则用红字表示)

第八条 所有收入必须作明细统计,如金卡收入,代币券收入等(可以电子表格形式统计)

第三章 存 货

第九条 酒店按实际情况存货分为以下几类

客房部:物料消耗-客用品

物料消耗-棉织品

物料消耗-清洁用品

物料消耗-印刷品

餐饮部:原材料 饮料 卖品部: 库存商品

第十条 其中每笔业务手续必须齐全,后附入库单,必须有验收人签字。出库同样附出库单,有领用人签字(如:客房客用品消耗,必须有客房人员清扫单,后附签名)

第十一条 分录如下:

购进入库时(凭证后必须有入库单)

借:库存商品(为小卖部)

物料消耗-客用品

物料消耗-棉织品

物料消耗-清洁用品

物料消耗-其他 原材料 饮料

贷: 现金(够零星菜款时)银行存款

应付帐款(必须注明供应商)

每月出库时(可按旬或在月末填列,后附出库单及月收发存报表及盘点表,及时注明盘盈亏说明,并做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餐饮

主营业务成本-卖品

营业费用-客用品

营业费用-印刷及文具

营业费用-维修费

贷:库存商品(卖品部)

原材料(餐饮)

饮料(餐饮)物料消耗

内部用餐或使用时

借:其他应收款-公司等

营业费用-工作餐

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用红字表示)

第四章 债权债务

第十二条 应收帐款、预收帐款:只用于记录应收及预收客帐,其中:包括不能入PMS系统的团队应收及预收款(财务后台操作),未达的信用卡金额

第十三条 其他应付款:用于核算与客帐无关的其他应付款项, 与总公司的往来帐,统一通过本科目核算(如:应收公司款,及公司代垫的款项)

借:长期待摊费用(安装、装修、配套工程等,可设明细帐管理)

固定资产(按类别设置明细)

待摊费用(按类别设置明细)

贷:其他应付款

第十四条 应付帐款:核算营业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的往来款项(如购客用品、原材料等)

第十五条 其他应付款:除应付帐款外的其他应付款项

第十六条 每天必须核对应收及预收客帐(即PMS统计报表同财务日报表的吻合性),每月必须核对往来帐,与公司及其他店的往来帐必须月月结清。

第五章 费用、税金

第十七条 为了准确核算各酒店当月(年)的有经营情况,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包括:水、电、煤气、蒸汽、电话费、销售佣金、棉织品、大修理等。

第十八条 月末将当月预提费用明细表(月末一并填列并做分录),酒店暂不设“管理费用”帐户,相关费用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

第十九条 借:营业费用-水费

营业费用-电费

营业费用-煤气费

营业费用-蒸汽费

营业费用-电话费

营业费用-销售佣金

贷: 预提费用(按明细设置分别填列)

第二十条 每月预提的费用必须有依据,可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月度抄表数等,计算出当月应承担的费用。

第二十一条 每月预提费用的凭证尽量做在一张凭证上,以免漏提、多提及遗忘。

第二十二条 酒店员工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由酒店提出初步方案,报总公司审批,店长及财务主管的工资标准,由总公司决定,经过批准工资的发放,由酒店计入营运成本。

第二十三条 养老金等“四金”由酒店统一缴纳。

第二十四条 工资管理实行预提制,即月末必须计提当月实际应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营业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工资(实际发放数)

借:营业费用-工资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金(个人)

其他应交款-医保(个人)

其他应交款-失业保险(个人)

其他应交款-公积金(个人)

应交税金-个调税(个人)

营业费用-缺勤冲回(借方以红字表示)支付时:

借:应付工资-工资

贷:银行存款 现金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金

其他应交款-失业金

其他应交款-医保

其他应交款-公积金

应交税金-个调税

贷:银行存款

第二十五条 每月必须计提当月应缴营业税及其他税金,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城建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河道管理费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应交税金-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河道管理费 支付时

借: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

贷:银行存款

第二十六条 上述项目,根据各地区实际需要设定,税率根据当地执行比率计提。

第二十七条 新开业酒店应及时争取本地政府部门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八条 “待摊费用”科目,年底保留余额,装璜及开办费一般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管理,分摊期为5年。分录如下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帐款

其他应付款 摊销时

借:营业费用(按明细科目设置填列)

贷:长期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

第六章 固定资产、折旧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般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执行,若与税务法规有差异的,按税务规定的最低年限为准。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必须建帐管理,每年至少盘点一次,要求保管、使用人每年至少确认一次,发生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做出调整。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以原始金额入账,每月提取的折旧,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

分录如下: 支付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计提折旧时

借:营业费用

贷: 累计折旧

下载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年终结账与帐务处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会计帐务处理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1、每日营业收入传票的编制 编制收入传票的依据是每日销售总结报告表。 收入凭证的编制方法是:借:应收帐款——客帐 应收帐款——街帐——明细 应收帐......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精选)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1、每日营业收入传票的编制编制收入传票的依据是每日销售总结报告表和试算平衡表。 收入凭证的编制方法是: 借:应收帐款——客帐 应收帐款——街帐——......

    会计电算化帐务处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帐务处理制度》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 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使用管理 确保会计核......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1、每日营业收入传票的编制 编制收入传票的依据是每日销售总结报告表和试算平衡表。收入凭证的编制方法是: 借:应收帐款——客帐 应收帐款——街帐—......

    会计的月末帐务处理

    会计的月末帐务处理的具体程序 月末会计的结转分录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按工资......

    酒店会计帐务处理流程

    酒店会计帐务处理流程 2010/6/30 9:52:00作者: Admin来源: 4Fang 酒店会计帐务处理流程每日营业收入传票的编制 编制收入传票的依据是每日销售总结报告表和试算平衡表。 收......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酒店会计财务帐务处理 1、每日营业收入传票的编制 编制收入传票的依据是每日销售总结报告表和试算平衡表收入凭证的编制方法是: A借:应收帐款——客帐 应收帐款——街帐——明......

    工会会计的帐务处理方法

    工会会计的帐务处理方法 工会业务的帐务处理与普通会计业务有一定的差别。除了在会计科目上的设置有所不同外,在报表的填列上也有所不同。 简单地说,通常会计报表分设为资产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