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学习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9月4日在xx一中参加“生本教育”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说起“生本教育”,好象我们感到不是很熟悉,好象“生本教育”是新生事物。其实生本教育的理念很早就有了,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魏书生老师的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以及我们现在实行的“五步导学法”都贯穿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那天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上午先是听了两节课,课题分别是二次根式的加减和有理数的减法,然后是教研员评课。下午是请来的专家评课,然后讲他们的实验过程。这两名专家实际上是两个实行“生本教育”学校的具体实施者。
听他们的介绍,很多地方和我们的五步导学法是相通的。这几年我们先后学习过不同模式的教学改革,我觉得不论是哪种改革,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人为本,激扬生命”。面对不能模式的教学改革,我们应该怎么办?陈大伟教授的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他说思想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学习别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发自己思考的源头,促进自己思想,不要仅仅成为为专家鼓掌的角色。我觉得面对不同模式的教学改革,我们要守住自己,把他们好的做法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改革中。现在我就把通过这次学习收获的对导学案的重新认识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受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响,在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置时,总觉得太简单了有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嫌疑,而太全了学生则很难知道自己是否达标,现在我明确了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说的,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属于教学目标,是老师心中有的,没有必要写在导学案上。学习目标宜明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能看出自己是否达标。要防止学习目标“高大全”,甚至是“假大空”,目标“远大”、空洞,形同虚设。例如,一堂课的目标中含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节课就能达到的。
二、前置自学。前置自学问题是比较难设计的。我觉得不能把课本的内容放在导学案上。应该设置那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学的问题。专家评课时说前置自学的题目要做到“根本、简单、开放。”究竟如何设置,我觉得应该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这也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展示交流。我觉得这个环节,自己应该特别注意,因为展示时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学生展示时语言不规范,二是学生展示时自顾自展示,形不成互动。听课时人家的学生展示时语言就非常规范。比如:我的思路是什么,我给某某同学补充一下。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甚至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这在我的课堂上做不到,我下一步要培养学生这种良好的习惯。在县集体备课时有位老师提到抢答的问题,他说抢答时站起很多同学,觉得难处理,我觉得既然难处理就不要让课堂出现这种局面,少给学生抢答的机会,只有那种思维含量比较高的才给予学生抢答的机会。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在那次专家介绍他们的做法时我找到了答案,他说在展示时要做到有序展示,活而不乱。那天听的两节课都没有抢答。
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题目要有探究的价值,我觉得应该设置那种思维含量高的,但是并不一定非要是很难的题目,可以是学生易错题或者一题多解的题目。是比较典型的题目,能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题目。
五、达标拓展。我觉得在设置这个环节时要注意三点:
1、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会的题目;
2、必须让学生明确做对哪些题目就算达标,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知道自己到底达标了没有。
3、这一环节可以设置让学生自编题目。由每个同学出题后,让他的同学做题。这样会更让学生有成功感。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那天听的两节课都有编题这个环节。顺便说一下,检测是否达标并不是只通过这一个环节,而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随时回扣目标。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形成的对五步导学法的重新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生本教育学习汇报材料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苏增莹
白河镇李营小学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7月11日至2016年7月18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广州全国生本教育备课班的培训学习,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郭思乐教授说:做生本,讲标准,出素养,提质量。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生本教育的力量。
一、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以前,我们也试着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管理,只是表面功夫,不是很彻底,不很深入。做一个懒老师还不够格,懒人有懒福,还是不很顺手,没有把学生完全调动起来,只是把班级三分之一的好学生培养起来了,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沉睡阶段,对这些学生的能力不太信任,仔细回想起来,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举手的样子,我相信了每个学生都是辩论的高手,一定要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发言,表达。
二.让出语文分析的空间。要想让出语文分析的空间,就要培养素养,素养在活动中形成,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课堂,彻底做生本。我们以前的课堂上讲语文分段、大意、句子意思、人物特点等,把一篇课文分得支离破碎,确实是这样,没有整体的学习课文,生本的课堂不提倡教师的一点一点的分析。例如小认识环节,可以让学生整体的从一篇课文入手,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班级汇报,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说出为什么,并由此想到了什么文章或者什么人或事,提倡大阅读,小认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
必须充分讨论汇报,把课堂变成自己的主战场,让一篇课文在自己的手中变成激扬生命的动力,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她们最大的能力。老师必须彻底站在主导的位置上紧握指挥棒,以免学生偏离方向,要及时点评补充把学生拉回到统一的主战场。这样,我们一点一滴的进行培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天性和学习的本能,在学习中学生都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语文素养会逐步加强。
三.把管理还给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发展,无为而无不为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们总是不适应,从班干部到小组长,每一个人都要给他充分的表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以信任,给他们以任务,让每组的学生都有事情做,把班级的大事小情都教给学生,相信学生都是策划的高手,老师不要事事亲为,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比如说让学生去布置作业,去检查作业,让学生改作业,让学生评讲作业,让学生辅导差生,让学生参与开家长会,让学生主持上课等等老师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做,老师站在监督和纠正的位置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才有兴趣。
四.进行课程再造。通过学习内容金字塔的分析表明知道学习中讨论占50%,实践占75%,教授他人占90%。也就是说让学生动起来是学习兴趣和知识获得最好的途径。特别是语文教学思考后的阅读实践才有效,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再
造就成为了必然。首先要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两周左右的自学探究,然后再展示探究的思维过程,讨论有难度的,有发散思维的问题,精彩之处学生会发自内心的主动鼓掌,引起其他同学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预习,从语文分析到语文实践,思考至关重要。经过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让学生海量阅读。生本教育本身首先就是让学生阅读,简简单单做教育。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是语文教学之根本,生本课堂就是大阅读,大积累,大交际,大写作,大展示。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推进阅读,每一单元老师就要给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阅读。我们往往在教学中把这个部分省略掉了,学生也懒惰,读书成了空架子,让学生搜集个什么问题名言警句,古诗,所能找到的书籍有限,脑子中的知识也匮乏,无从下手,所知甚少。更不用说上课展示了,只有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得也昏昏欲睡。学生就是觉得无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内心的本能,挖掘不出孩子内心的潜力。孩子都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是机器,老师和学生是老农和小苗的关系,老师爱护学生,就像呵护小苗一样去关心帮助他们成长。让一个个生命动起来,鲜活起来,激扬生命的本能,从读书中寻找灵感和思想的火花,这样才能学以有成。
六.设置课前小研究。课前小研究不同于我们的预习,我们以前的预习大多是针对第一节课的内容,读读课文,找找不认识得生字,分分段,想想大意,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等。而我们现在的生本课堂的前置小研究是针对第二节课而设计的。它分为大感受,小认识,大阅读,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和本单元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们大感受环节设计了收集一下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或图片,新闻消息等。小认识环节,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为什么?联系课文、自己的生活积累、阅历谈谈一谈。大阅读环节,找一找有关祖国的自然风光的谚语,诗歌,也可写一首赞美自然风光的小诗。也就是说课前小研究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不超过三个问题,也不一定要写出来,但老师一定要勤思考,每节课要腾出时间研究并布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寻找语文的根。
七.评研的形式丰富多样化。一节课上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之后,对学习知识的掌握要通过评研的方式检查学习的效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一心一意奔识字。可以多种形式读课文识字,同桌讨论识字,相互交流识字,游戏识字,绘本阅读识字等。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进行识字的小研究。中高年级可以进行三字词语,四字词语,叠词语的小研究。修辞的小研究,说明方法的小研究,以表格的形式综合出现,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八.备课的形式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流程一般是前置小研究,质疑交流,小组合作,展示总结。生本的课堂备课形式大体上是先备教学目标,要与课堂环节密切相连,过程与方法是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通过自读朗读等形式,读中思,读中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提高学习迁移的能力,能够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带动其他相关的书籍的阅读并能将自己的经历带入到课堂学习与交流之中。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都会得到体现和深入。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与互动设计:环节一,大感受,课前三分钟的搜集与背诵;环节二,交流大意;环节三,小认识,以读引说,品读课文,活动形式是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相互评价、补充,说说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由此还想到什么?可以是自己的经历,相关故事,名言,诗歌,谚语,歌曲等;环节四,以读引读,拓展阅读,你还知道有哪些令你感动的故事?环节五,以读引写,针对每篇文章的主题,你还有什么话想说,用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吧!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但是具体到每篇课文,每个步骤的内容是不同的,学生的搜集,学生的阅读的书籍,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总结,学生的写作的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人有点,人人有思,人人有文。
总之,语文教学推进阅读势在必行。让孩子读书上课,把书籍整理推给学生,老师自己也要和学生一起阅读。学校要定期添置一些书籍,还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自己购买书籍,或者进行读书漂流,循环利用书籍,创造条件让孩子去读书,不能流于形式。每次课后都要反思,不要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学生。设计环节一定要简单,低年级的孩子要扶一扶,要让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端正。
教师要颠覆自己的思想,放下自尊,不要讲太多,放低自己,把孩子抬高,给平台,给孩子展示,有智慧,鼓励赞赏学生,让家长支持生本教育。花心机,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特点,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未来,学会静待花开,在摸索中前行。
第三篇:生本教育汇报材料
践行生本教育,唱响生命之歌
—记木头凳总校生本教育的发展历程
木头凳总校业务校长左玉利
尊敬的市县教育局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们镇现有在校生3416名,23个教学点,三所寄宿制完全小学,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教职工237人。我们从2009年3月开始进行生本理念下的教学改革,现将我们的简要历程和感悟汇报给大家。
一、审视当前教育,寻找生命先进文化
站在教育前沿看教育,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农村中小学学生大面积厌学,厌学现象随年级增高越来越严重,已成群体形势发展,并有一大批学生滑向“差生”行列,这个群体不仅在于没能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在于学习欲望的丧失、自信心的不足、人格的萎缩,学习已成为生命的负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教育现状?是教育行为严重偏离教育方针、以教师为中心的选拔教育、重知识的传授、轻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违背生命生长的自然规律等等。追其根源,我们的教育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天空的乌云多了,晴空就少了;碗里的米多了,汤就少了;教师教的多了,学生学的就少了。我们的教育生命之路究竟在何方?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践行生本教育,探索生命发展之路
2009年2月份我们开始接触生本教育,其先进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就像沙漠行者看到绿洲、干枯禾苗遇到雨水一样。我校同年3月开始局部实验,2010年3月全面推行,开始了艰难的生命改革历程。
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措施
几年来,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木头凳总校实施生本教育的若干规定》、《生本教师常规工作指导意见》、《语数外教学指导意见》、《生本理念下课型构建指导意见》、《学习小组规范意见》、《教师教学量化考核制度》、《生本教育备课上课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2、转变观念,引领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于学校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深入一点来说,它对人的生命发展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转变思想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学校通过四种方式、三个工程落实观念的转变。四种方式即自主学习、集中培训、撰写心得、网络交流;三个工程即读书工程、生本论坛工程、高效课堂工程。学习内容以《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生命的春天》《教育心理学》《陶行知文集》为主。几年来总校全员培训8次,全员参与的生本教育论坛活动6次,每月一次生本教育专题交 1
流活动确保改革的落实。通过这些做法彻底实现了不为教师好教而设计,必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思想,从而改变了教学行为。
3、教研引路,创建高效课堂
开展“五课活动”,即汇报课、达标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以课引课,以课促课,探索生本教育的高效课堂。
开展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课例研究、集体反思、案例分析、主题研修六大教研活动。通过集体智慧,反思实践,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通过实践,我们先后探索出了感受、新授、练习、评研、整理课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这为我校生本教育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总校组织的研讨活动63次,学习交流活动24次,校级培训、研讨交流活动52次,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研究活动46次。为了解决校校之间生本研究不均衡的问题,先后四次组织了“送课到校”“送课到班”活动,送课教师48人。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对生本理念的认识,强化了生本教育思想在课堂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实践在扎实的推进过程中,引起多方面关注,我校先后接待了外乡镇学习10次,500余人。教育局领导、教研室成员、教师进修学校、滋根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对生本实验做出方向性指引,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
4、科研引领,破解实践难题
以实践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依拖,确定课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生本教育出现的问题确立了各级各类课题26个,进行实践研究,解决了我们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真正实现了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创新、人人有提高的科研氛围;实现了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发挥、人人有发展的学习氛围。
5、开发资源,加快实践进程
充分利用图书、网络、学生、教师、社会等资源,加快实践进程。尤其是学生资源,生本教育的“资源论”明确指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既有的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可为教师的教学所用,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托学生资源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坚定改革信念,深刻感悟生命变化
生命文化的营造、生本教育的创新、系统的理论学习武装了教师头脑,积极地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了质的提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由台前到幕后,不现自我,在“无为”中求得“无所不为”。改革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更可喜的是学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1、学生拥有了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常态;“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成为课堂的基本特点。小组是学生快乐学习的纽带,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不再是沉默羞怯的农村娃,而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交流的当代生。真正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2、学生拥有了舞台,成为学校的主人
在生本教育理念基础上,把学生变成了一种教育资源,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实现自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由他律变为自律。在管理过程中提升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获得了“存在感”、“尊重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反思生本实践,提升生命发展质量
1、先进思想理念的转换吸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素质好的教师转型吸收快,素质低的教师较慢,我们仍然要强化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
2、生本教育方法、措施、策略的有效落实还不够。
3、课堂预设的多,生成的少。
4、前臵作业设计的“开放性”把握上问题突出。
5、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五、感悟生本教育,激扬生命发展潜能
1、以生为本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
几年的生本实践我们发现,转变思想是走向生本教育最关键的环节。不转变教学思想,就谈不上“以生为本”的教学。
2、以生为本其次是一种教学方法
前臵学习是基础。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反映了儿童的整体意义认识规律,只有学生提前预习,才能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才能够做到以学定教。
小组学习是核心。小组是最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上连班级,下连个体,学生的个体学习,可以通过小组的活动得到体现、过滤、优化以及调节。个体、小组和班级,形成了变化无穷的学习链条。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建设小组,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学会学习。
交流汇报是保证。通过小组交流,把小组问题班级化,这就从合作探究上升到了对抗质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其实教育可以这样简简单单来做,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丰富和精彩?
木头凳总校经过2年多的实践教学,有辛苦、有惊喜、有变化、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使我校的生命之树再发新芽。
谢谢大家!
第四篇:生本学习汇报材料
生本学习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按学校的制度要求,今天我把此次广州之行向大家做一下汇报交流。在此我要感谢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谢谢。这次学习我们接触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实这个词说来我们大家也不陌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和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以学生为本”。
一、我看到的生本课堂
还有录像课光盘,一会儿或有时间大家可以详细观摩一下。
(说课堂结构就好了,不用太细)
在两所学校听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首先导入新课,然后就是让孩子们拿出前置性作业或者叫小研究,这项作业是在没学新课之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份作业既面向全体,又能发展孩子的思维。准备好前置作业后老师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接着就找一个小组上前面去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全程由小组主持,老师只在旁边点拨、引导和组织。
在小组进行汇报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像是一个小主持人,先是由组长说:“下面由我们组进行汇报,有请第一发言人。”这时在小组中排第四号的同学就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说完之后会面向全体问:“谁想和我交流?”在下面的同学如果对他的发言有看法或者有自己的见解时会举手,台上的同学就会像老师一样叫起举手的同学和他进行交流互动,直到没人举手或者他认为时间过长,他就会说:“下面有请第二发言人或者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进行交流,下面有请第二发言人。”这时在小组中排xx的同学就开始发言,他在阐述自己的看法前先对上一名同学的观点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之后的环节就和前面那个发言的同学一样了。最后由组长发表看法并进行总结。之后他会说:“我们小组交流完毕或者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进行交流,下面把时间交给XX老师。”然后老师再继续下一个环节,还是由小组上台交流汇报展示。
在他们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能大方得体的侃侃而谈,甚至于每个孩子都敢拿起教鞭在黑板上有模有样的讲解。而且孩子提出疑问时,会由别的孩子来解答,直到最后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那么这一节课的内容也完成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学得轻松、自在、兴趣高涨,老师轻松愉快。
二、我对生本教育的理解
(其实很多信息网上都有,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上网搜一搜,看一看。)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起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历经12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15所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200多所,遍及广东、山东、湖北、贵州、辽宁、江苏、江西、xq、内蒙、云南、安徽、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也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三、生本教育的几个理念: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的德育观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四、分享一位践行生本教育最成功的老师的故事:
荆志强:他出生于江南,1986年拿着淡水养殖专业的证书大专毕业,回家乡职业中学水产班教学生养鱼。由于条件差,他只能在“黑板上养鱼”。但是他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昏昏欲睡。后来他想到要“改变”,于是经学校同意,他自己承包鱼塘,也把上课地点安排在鱼塘边,在养鱼过程中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午休时间甚至放学放假了还三五成群地往鱼塘跑。在做中学,在学中教,教学合一。教会了学生很多在黑板上学不到的东西。
后来由于市场变动,水产专业停办了。为了生计,他提出教数学,由于专业不对口,他被安排到镇中学的下属中学教数学“试试看”。学校地理位置偏远,教学质量薄弱,教育管理也松散。加之为了学校创收,他承包了校办工厂,由于跑业务,经常不在家,根本就是不务正业。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他重点培养优秀学生当小老师,由他们上课,批改作业。他回学校检查后,再做相应安排。就是这种上课方式,在统考中成绩却比平行班高出10多分,学校一下子就炸了锅,议论纷纷,说三道四的都有。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委托教务处调查此事。于是,教研组跟踪听课,学生民意测验,结论是:他的课堂上都是学生在主讲,连平时进校不带书包的学生也踊跃上台辩论,月末学生人人有奖。期末考试,校长亲自出马监考,并组织其他年级教师细心阅卷。结果公布成绩时,他任教的公认的基础薄弱班数学成绩全镇第一。校长不禁拍案称绝,连呼奇才。新学期,安排他担任一个纪律混乱的班级做班主任,说是对他的考验和重用。他依旧用老办法上课,结果他的成绩总是稳居全镇第一。他一下子就成了杏坛怪杰教苑奇葩,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有一年,丹阳六中招教师,竞争者云集,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凭着一堂试教课被破格录用。到了高中,压力很大,大部分题都不会做,怎么办?他只能依靠学生,和学生讨论,哪个学生会,就让哪个学生讲,学生可以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谁讲得好就听谁的,奇怪的是,比起教师教学生学,效果要好得多。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使得他两个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现在的他,被吸收到生本教育推广团队并成为核心成员。XX年以来,他在全国各地做讲座250多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
五、开展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生本教学流程
生本教学以激扬生命为宗旨,是为学生好学而进行的教学。老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生本教学包括四个基本的教学流程:前置性作业——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上台展示——评价激励超越。
(一)前置学习研究
1、学生是研究者。学生的自学对生本教学至关重要,每个学生的自学的深浅效果是不同的,这种超前性和差异性正是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备了对学和群学的资本,做到“作业倒置,学在讲之前”,这正是落实“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书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前置作业时,要先把书看懂看透,然后把本课的内容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留给课堂去讨论、提升,不必强求一律。学生在自学时可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案。前置学习一定要独立完成,一定要尽力想办法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力争先解决、多解决问题,个人做好达70%。
2、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前置学习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前置设计时一张白纸分基础题、研究题、自出题三大块,做到简单、根本、开放。简单就是基点自主化,知识点由学生疏理。难点分层化,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以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重在激活思维、提高自学能力,要知识辨析,问题导学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会学。开放就是老师不要过多的预设,要给学生最大的探究空间,可让学生富有创造性地自编拓展题和挑战性,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生命力,从而让学生好学、乐学。
刚开始老师还要指导前置学习,要学生明确看书范围、注意问题、学法研究等等。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学生是合作者。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主要表现为小队讨论(对学),针对前置作业中已批改过的错题,学生能自己订正先自己订正,不能订正的小组讨论。对于一般的问题先由队内讨论解决,小队讨论一定要透彻,否则在课堂抽查时全组扣分。小队中有一人会的问题,其余几人必须会,小队讨论再解决20%的问题,小队做透达90%。最后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在全班内讨论。
2、老师是巡视员。老师在小组学习中要通过巡视指导或小队汇报等形式把握学情和讨论进程,并以此调整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剔除无效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上台展示
1、学生是主演。班级展示由老师和学生主持,对学生自学、对学中没有解决的10%问题进行了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能讲或者会讲的学生来讲,如果同学们解决不了,再由老师讲解。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应该把所有问题都彻底弄懂弄通,即全班做优达到100%。
要杜绝“无主题、无目的”展示。基础知识尽量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讲解,典型例题一般让中等生来展示讲解,方法小结最好让优秀生来展示。具体地说,学生上台展示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1)知识梳理(5分钟左右)知识梳理要将原来平淡的知识陈述过程转变成有价值的师生互动。
(2)错误分享(10分钟左右)对于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讲给大家听,讲清错因在哪里,通过小组讨论后知道了应该怎样解决,希望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3)质疑解惑(20分钟左右)对于学生在自学、对学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可直接上台质疑,上台答疑者不只是告知题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讲解题目的分析过程,把自己的思维表述出来。
(4)当堂抽查(10分钟左右)当堂抽查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一次很有效的“补补丁”的机会,对于学优生则是知识巩固能力升华过程。
2、老师是导演。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变主持人的方法激励学生参与教学互动,主持人先是老师,后是骨干学生,再到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后来到抽签确定主持人,最后轮流主持,使每个人都得到锻炼。从而让课堂唤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魅力。
生本课堂要求做到“少教多学”,少教多学不是指真的老师不教,而是指老师教的有效。为了锤炼学生的思维,老师要“缓说破”,要静待花开。等学生有困惑的时候或者学生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不应该一下子就讲透,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老师仅在关键处点拨,工“讲在关键处”,在全班没有任何学生能讲的情况下才具体地讲,老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老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中的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的拓展点,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凡能由学生学懂的内容老师不应讲,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应提,凡能由学生解答的问题老师不应答。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的点拨、调控作用,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对自主探究结果进行总结提练。
(四)生本教学小组的构建及其运行原则:
生本教学不是不要管理,而是学生管理学生。建立小组及其科学的运行机制,组织起来。小组的构建是做好生本教育的基本保证。在实施中可以构建纵横小队。
1、纵向分组:几个大队长——中心组——小队长——组员(一对一组合)组建小组应遵循搭配均匀原则,一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学习特长和人际关系等;二是小队成员男女结构适宜,开朗与文静搭配、学科基础好与差搭配。
2、横向分组:根据需要设置,要什么小队设什么小队。如:策划小队、统计小队、纠错小队、订正小队、纪检小队等。主要负责考核督查工作,保证每个学生、每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六、做生本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前置设置不妥
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老师在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1、总体要求: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操作是简便的,评价是及时的。
2、注意四个细节:
任务要细化;要求要明确;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收缴评价要及时。
3、紧扣五个要点:
紧贴话题或学习课文的内容;形式、方式多样化;可操作性强;要求在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4、体现一个根本——有效性:
(1)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4)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范。
(5)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二、讨论不够透彻
讨论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讨论要有小队长安排组织实施,小队长必须充分控制每一个人的讨论内容、节奏、效力。
三、不能持之以恒
对老师而言,要用心用情做生本,对生本教育要有信念,不能为生本而生本,也不能随大流,一时兴起而搞生本。没有坚强的信念,是难以在生本实践的道路上走得好走得顺的。
四、自治执法不严
形成制度,加强监督,考评到位,养成习惯。
第五篇:生本教育理论学习汇报
生本教育理论学习汇报
张 燕
我有幸于2012年11月8日赴昌吉参加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活动,此次学习历时5天,我们一共听了生本教育研究课10节,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学术报告一场,荆志强老师的生本教育典型案例报告一场,薛生祥校长的生本教育研究与实践报告一场,研习班生本教育交流一场。通过这几天的生本教育学习,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