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时间:2019-05-13 00:4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第一篇: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针对房地产行业税源属非生产型和服务型税源,缺乏稳定性、长期性,高度依赖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的特点,扬州市直二分局以税收风险管理为机制手段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采取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深度分析、征询约谈、实地核查等措施,体现出调查顺序由事后到事前、调查项目由静态到动态、进户频率由低到高、事项审核由表及里、服务措施由形式到实质等方面的变化,使税收管理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介入深度、管理力度明显增强。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加强各种税源管理事务的简并整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效率。根据精细化管理理念,我们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做到了精确、细致、深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紧紧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由表及里的解剖分析,不放过每一个应加强管理的细节,不忽视微小的管理漏洞,通过基础性分户台账资料的建立,建立房地产行业所得税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在风险识别环节完成各类风险信息的归集和分析,找出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上是查帐征收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的不同,带来财务核算水平的参差不齐,财务核算缺乏约束规范。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核算(包括信用支付、对会计行业的管理)总体上缺乏系统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客观上为掩盖其在经营、核算和应税上的不法行为找到了借口。由于房屋产品开发周期长、各期产品滚动开发且每期产品经营成果不尽相同,因此,缺乏系统管理的房地产企业财务核算难以正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状态和成果,很难准确反映各纳税期应纳的各项税收。因此找出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就成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实现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风险之一:以收据、白条支付款项来偷逃税款。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一般工期长,结算方式较多,预付施工企业的工程款不按规定接收发票,而是凭收据支付工程款,有的长期挂帐,开发企业不按时结转成本,造成开发成本失真。风险之二:房地产企业发生的土地征用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和建筑安装费用等直接记入“开发成本”,而一些开发企业采用伪造、虚假增加成本、费用等手段,不按规定在不同成本对象中准确分摊,利用新老税法的差异少缴企业所得税。

风险之三:重复列支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房地产企业对所开发项目一般都供应三大材,房地产企业全部记入“开发成本”,而工程完工结算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总价开具发票全额记入(含三大材),有的房地产企业又再全部记入“开发成本”。

风险之四:房地产企业没有遵循权责发生制和成本收入配比原则,存在任意预提各项成本、费用,人为调节利润,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风险之五:房地产企业利用开发项目多,工期长,跨年度等,混淆不同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挤占当期利润,这样循环往复,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有些企业就在不同项目间寻找少缴企业所得税的办法,他们通过把后开发完工项目的成本调节为先开发完工项目的成本,或把亏损项目的成本调节为盈利项目,造成企业所得税不能及时足额入库。

风险之六:房地产企业预收的房款往往不作销售,等房屋交付使用时才开具发票作销售收入,由于有的房屋工期长,有的房屋交付使用了,由于款项没有结清,房地产企业无法开票结算,使企业所得税不能及时结算。

风险之七:房地产企业的未确权车库、阁楼不作为开发产品收入,或部分记入销售收入,而其成本、费用则已全部记入开发成本。有的开发单位将附属用房收入记入下属的工程队,另行建帐登记,形成小金库。

风险之八:房屋出租、以物易物不纳税。目前,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住宅小区时,一般都建设一些临街门面房,有的企业对地理位置优越的门面房

不予出售,专门用于出租收取租金,租金不记入应纳税所得额。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售房又不畅,就以房屋抵顶工程款或银行贷款,双方均不作收入处理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二、通过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的建立,挽回税款流失近2000万元。

近几年,我局辖区的房地产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止2009年9月底,我局辖区内注册房地产企业25家,已开工房地产企业达17家,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已成为我局组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07年7月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实行专业化管理以来,累计组织入库房地产企业所得税8200万元,其中,通过案头稽核分析、专项评估等手段组织入库税金2328万元(含滞纳金95万元)。针对房地产业的税收贡献度大、税收征管难度大、税源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整合征管资源,与时俱进,成立专业化征管机构是强化对该行业税收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集中部分业务能力强,精通税务、财会、法律和房地产开发流程等知识的税务干部来从事专业化征管,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该行业进行专项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对房地产开发整个过程都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切实提高日常动态、静态税源管理及纳税评估的质量。我局专门的房地产业税收征管机构,是将辖区内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物业管理、房屋中介、拍卖行等企业划入一个科室进行征管,使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能直接行使市局有关处室的职责,如负责与国土、规划、经委、发改委、财政、建设、房管、建管、产权交易中心、拍卖行等有关综合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换与联系,直接获取房地产建设项目立项、变动信息,从源头掌握房地产业的基本情况,对重点房地产业项目从立项、征地、设计、规划、开发、销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建立起以控管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为主线,以房地产项目为重点,形成一个多形式、多方位的税收征管新模式,提高对房地产、建筑业的税收监控力度,挖掘潜在的税源,确保地方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我们在充分掌握商品房开发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要求房地产企业每年进行多次税收自查,同时根据企业自查情况和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定期地对部分房地产企业进行税务专项评估,加大打击偷逃税力度,挽回税款流失逾2000万元。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我局通过专业机构设置,建立了房地产企业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不断研究完善征管模式,不放过每一个应加强管理的细节,不忽视微小的管理漏洞,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紧、抓细、抓实。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在税收风险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1、从成本费用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

(一)关注房地产开发的重点环节。从立项开始关注开发的几个重点环节:立项报批环节、项目批准环节、分期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开盘销售环节、清盘环节。掌握房地产企业每个环节发生的时点,针对每个环节适时采取管理措施,特别是抓住预售转销售的结转环节,实地核查确认完工时点,及时结转销售、成本。

(二)建立房地产企业管理台帐。全面反映企业开发项目的的基本情况:投资总额、开发面积、开发时间,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施工单位等;根据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制作开发产品备案台账,逐户记载每一套开发产品的建、销、存情况,在预售开始后企业必须在申报时向税务部门报送,从房源上控管。

(三)严格政策界限,强化成本管理。总的原则是严格按照税法要求,成本费用的列支必须真实、合法。支出凭证的合法性是首要前提,更要注重审查支出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开代开人为加大成本费用的现象发生。抓住几个关键:一是建筑工程支出真实性的审核,重点审核土建成本、配套工程成本,参照本地区工程造价指导价,查看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衡量成本费用水平是否真实、合理,如出入太大,必须要求企业说明超标准的原因;二是工程超预算企业成本费用的审核,必须提供双方签订的变更合同,说明变更的理由,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如没有变更合同,直接提供竣工验收报告,税务部门有权根据行业标准直接核定其计税成本;三是按照收入成本配比的原则准确结转成本,要求企业在按工期分段确认成本的基础上,再按不同开发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分配计算不同类型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使利润在不同价位开发产品之间分布均衡。

2、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现象及时开展专项辅导培训。通过召开专项会议,发放宣传辅导手册和文件,约谈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对房地产企业纳税人的所得税最新政策法规的宣传辅导,使税法透明度和遵从度得以提升,使企业的依法纳税形成自觉行动。

3、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主要定位于税收流失的风险,包括税收流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基本做法是按照风险管理的流程,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实现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一要核查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与建筑安装企业相互勾结虚增成本偷逃税款。二要核查企业是否利用关联关系承包或分包工程加大建筑安装成本。三要核查企业是否虚开零星工程发票以及虚开“甲供材”发票偷税。四要核查企业是否将土地和建筑安装成本在不同期工程分摊不均少缴所得税。五要核查企业是否把车库和阁楼的成本加在总成本中摊入商品房面积。六要核查“预提费用”账户。对涉及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检查企业是否高估配套建设成本,且不按期结算而少缴税款。七要核查企业是否巧立名目报销费用。按规定重点审核企业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劳动保护费等列支标准及其真实性、合理性。要以纳税评估督促纳税人,以税务稽查震慑纳税人,自觉提高纳税遵从度。

4、克服信息获取不充分,加强土地、房管等部门的信息交流。

由于税务部门长期以来没有与相关的行政审批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控,加之国、地税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房地产企业税收一体化管理难以在短期内到位,给房地产企业偷逃税提供了机会。及时掌握房地产开发的工程项目,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完工及纳税记录簿》,及时登记计划投资、建设规模、承建单位、预收款项。通过对每一个项目,每一笔收(付)款及开票情况的跟踪管理,加强企业所签合同的核对工作,科学确定企业前期开发成本。

5、加强对成本费用列支的风险审核,有效遏制人为调节利润造成税款流失情况的发生。对一些房地产企业不遵循成本收入配比原则,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严格对房地产企业的预提费用科目进行审核,核对预提费用的对应科目,确定所结转成本是否真实、合理,是否有人为调整当期利润的情况。对房地产企业不同项目成本的核算,税务部门应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分别核算,对不能正确划分的,税务部门要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成本配比原则进行划分确定。

6、结合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强化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风险审核与确认工作。一般企业都是按年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但实行查帐企业所得税的房地产企业,易采用按项目汇缴和按年度汇缴相结合的办法。针对房地产开发、销售周期长等特点,平时可以按不同的开工项目进行核算,对同一项目的成本,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部归集到该项目中去,所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不同的施工项目中进行分配,超时限的成本,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后,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按单个项目先汇缴,一旦发现情况异常情况及时加以调整解决。年度终了,再按各个工程汇缴情况进行年度汇缴清缴。这样可以堵塞税收漏洞,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7、建立房地产行业信息、数据资源库。首先做好辖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清理摸排工作,掌握内部信息(如成立时间、投引资单位、投资规模、优惠政策、土地储备、拿地价格、开发项目、经营楼盘、竣工时间、开盘时间、规费缴纳、银行账号等)和外部信息(建造合同、材料供应、土建价格、财政返还、地税征收等),及时收集有关的资料,形成“调查表”。其次,分户建立征管台账。按照开发项目,区分商品房、门面房、车库登记开发面积、完工面积、已售面积等,跟踪记录企业完工进度、预缴及汇缴情况、评估检查情况、调整情况、盈亏情况、销售收入、税款缴纳、税负水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表”和分户台账是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所得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料。今年我局管理部门已建立了每个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面积、工程进度、开发周期、当期开发房屋数量,销售收入及发票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档案,设计了《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数据采集指标统计表》,通过对房地产企业项目及开发成本、销售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参数信息的掌握控制,为征收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资源,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性。

第二篇:建立精细化税收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的探讨

建立精细化税收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的探讨

王少春

针对房地产行业税源属非生产型和服务型税源,缺乏稳定性、长期性,高度依赖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的特点,同时,由于税收政策存在诸多漏洞,导致征收成本大、力度小、见效甚微。以税收风险管理为机制手段强化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理管理。通过采取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深度分析、征询约谈、实地核查等措施,体现出调查顺序由事后到事前、调查项目由静态到动态、进户频率由低到高、事项审核由表及里、服务措施由形式到实质等方面的变化,使税收管理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介入深度、管理力度明显增强。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加强各种税源管理事务的简并整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效率。根据精细化管理理念,我们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做到了精确、细致、深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紧紧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由表及里的解剖分析,不放过每一式管理。紧紧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由表及里的解剖分析,不放过每一个应加强管理的细节,不忽视微小的管理漏洞,通过基础性分户台账资料的建立,建立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在风险识别环节完成各类风险信息的归集和分析,找出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上是查帐征收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的不同,带来财务核算水平的参差不齐,财务核算缺乏约束规范。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核算(包括信用支付、对会计行业的管理)总体上缺乏系统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客观上为掩盖其在经营、核算和应税上的不法行为找到了借口。由于房屋产品开发周期长、各期产品滚动开发且每期产品经营成果不尽相同,因此,缺乏系统管理的房地产企业财务核算难以正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状态和成果,很难准确反映各纳税期应纳的各项税收。因此找出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就成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实现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风险之一: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利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房地产的增值额大大增加了,而预征率未随房屋售价上调,许多达到国家政策规定清算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故意拖延时间,只是按一个较低的预征率预征,达到缴少缴税款目的,到2011年8月,永川区房地产业已达到清算条件而未清算

个项目,而企业主动申请进行清算的几乎不得。

风险之二:在房地产开发业里,其它管理部门的管理基本是在事前,审批手续、前期费不齐,工程就不能动工,而税务的管理在事后,而往往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是最复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很多涉税事项就在这个时期完成的。[问题简述]:纳税人在销售环节的收入无法实施监控比对,在实现上失去了最佳控制时机,影响了税款的正常入库,造成了税款的流失。在这次自查辅导时,重庆新奥陶就少缴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300多万元。

风险之一:非直接销售未作视同销售确认收入。[问题简述]: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行为,未作视同销售,并确认土地增值税清算收入。

风险之二:以明显偏低价格销售少计收入[问题简述]:某项目销售时,无正当理由以低于均价1/3的明显偏低价格,将商铺销售给本公司股东及相关联个人。存在低价销售的行为,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故意压低售价转移收入的行为。

风险之三:将期间费用列入开发成本,造成虚增开发成本,多计20%加计费用。[问题简述]:将销售人员工资列入开发间接费。风险之四: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过高,但企业提供了完整的票据和合同等一系列手续,而审核人员无法找到依据对疑点进行论证,结果造成该项目增值率低。

风险之四:借款利息全部列入开发成本利息支出[问题简述]:某房企公司未取得合法票据,列支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479.3万元,支付银行罚息36.6万元,全部列入开发成本-利息支出。

风险之五: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税前扣除[问题简述]:房地产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既计入开发成本,作为企业所得项目税前扣除,又作为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记入土地增值税税前扣除。

风险之六:印花税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进行扣除[问题简述]:在计算扣除额时,将印花税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进行扣除,造成了印花税的重复扣除。

风险之

七、代收费用计入扣除项目加计扣除[问题简述]:将代收费用一律计入扣除项目予以扣除,在加计20%扣除时,未从计算的基数中剔除。

风险之九:支付地价费用无合法凭证[问题简述]:某房企确认一期工程项目地价款,结算标准2421万元,取得合法凭证地价款1157万元,地价支付费用无合法凭证1264万元。

风险之十:项目工程建安成本高于合同标的金额[问题简述]:某工程项目建安合同金额5700万元,双方确认的结算金额 5700万元,开具发票金额7349万元。

风险之十二:公共设施的成本费用一律计入扣除项目[问题简述]:将小区居委会、会所、停车场(库)、物业管理场所、居民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的成本费用一律计入扣除项目。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从成本费用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加强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管理。

(一)关注房地产开发的重点环节。从立项开始关注开发的几个重点环节:立项报批环节、项目批准环节、分期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开盘销售环节、清批环节、项目批准环节、分期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开盘销售环节、清盘环节。掌握房地产企业每个环节发生的时点,针对每个环节适时采取管理措施,特别是抓住预售转销售的结转环节,实地核查确认完工时点,及时结转销售、成本。

(二)建立房地产企业管理台帐。全面反映企业开发项目的的基本情况:投资总额、开发面积、开发时间,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施工单位等;根据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制作开发产品备案台账,逐户记载每一套开发产品的建、销、存情况,在预售开始后企业必须在申报时向税务部门报送,从房源上控管。

(三)严格政策界限,强化成本管理。总的原则是严格按照税法要求,成本费用的列支必须真实、合法。支出凭证的合法性是首要前提,更要注重审查支出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开代开人为加大成本费用的现象发生。抓住几个关键:一是建筑工程支出真实性的审核,重点审核土建成本、配套工程成本,参照本地区工程造价指导价,查看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衡量成本费用水平是否真实、合理,如出入太大,必须要求企业说明超标准的原因;二是工程超预算企业成本费用的审核,必须提供双方签订的变更合同,说明变更的理由,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如没有变更合同,直接提供竣工验收报告,税务部门有权根据行业标准直接核定其计税成 本;三是按照收入成本配比的原则准确结转成本,要求企业在按工期分段确认成本的基础上,再按不同开发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分配计算不同类型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使利润在不同价位开发产品之间分布均衡。

3、建议增加开发环节、收入、成本的透明度,定期测算并公布建安成本的平均价格,对偏高的成本采取公允价规定,对于一些收入、成本异常的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偷税收行为,努力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形成打击涉税犯罪的合力。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大要案进行适时曝光,进一步增强税务稽查的威慑力。

4、根据房地产价格的涨幅适时调高率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特别是商业用房的预征率,增加纳税人主动清算土地增值税的积极性,对达到清算条件,而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清算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并达到一种振慑作用。

3、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现象及时开展专项辅导培训。通过召开专项会议,发放宣传辅导手册和文件,约谈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对房地产企业纳税人的所得税最新政策法规的宣传辅导,使税法透明度和遵从度得以提升,使企业的依法纳税形成自觉行动。

3、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主要定位于税收流失的风险,包括税收流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基本做法是按照风险管理的流程,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实现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一要核查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与建筑安装企业相互勾结虚增成本偷逃税款。二要核查企业是否利用关联关系承包或分包工程加大建筑安装成本。三要核查企业是否虚开零星工程发票以及虚开“甲供材”发票偷税。四要核查企业是否将土地和建筑安装成本在不同期工程分摊不均少缴所得税。五要核查企业是否把车库和阁楼的成本加在总成本中摊入商品房面积。六要核查“预提费用”账户。对涉及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检查企业是否高估配套建设成本,且不按期结算而少缴税款。七要核查企业是否巧立名目报销费用。按规定重点审核企业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劳动保护费等列支标准及其真实性、合理性。要以纳税评估督促纳税人,以税务稽查震慑纳税人,自觉提高纳税遵从度。

4、克服信息获取不充分,加强土地、房管等部门的信息交流。由于税务部门长期以来没有与相关的行政审批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控,加之国、地税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房地产企业税收一体化管理难以在短期内到位,给房地产企业偷逃税提供了机会。及时掌握 7 房地产开发的工程项目,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完工及纳税记录簿》,及时登记计划投资、建设规模、承建单位、预收款项。通过对每一个项目,每一笔收(付)款及开票情况的跟踪管理,加强企业所签合同的核对工作,科学确定企业前期开发成本。

5、建立房地产行业信息、数据资源库。首先做好辖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清理摸排工作,掌握内部信息(如成立时间、投引资单位、投资规模、优惠政策、土地储备、拿地价格、开发项目、经营楼盘、竣工时间、开盘时间、规费缴纳、银行账号等)和外部信息(建造合同、材料供应、土建价格、财政返还、地税征收等),及时收集有关的资料,形成“调查表”。其次,分户建立征管台账。按照开发项目,区分商品房、门面房、车库登记开发面积、完工面积、已售面积等,跟踪记录企业完工进度、预缴及汇缴情况、评估检查情况、调整情况、盈亏情况、销售收入、税款缴纳、税负水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表”和分户台账是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所得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料。今年我局管理部门已建立了每个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面积、工程进度、开发周期、当期开发房屋数量,销售收入及发票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档案,设计了《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数据采集指标统计表》,通过对房地产企业项目及开发成本、销售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参数信息的掌握控制,为征收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资源,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性。

第三篇: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

关于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相山区国税局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坚持总局所得税“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坚持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要求,借鉴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完善工作措施,有效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所得税管户多,税收管理员少,征管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我局现有所得税纳税户3000多户,2010年一年新增所得税管户300多户,增长了12.14 %,而从事一线企业税收管理员较少,随着新注册企业的快速增加,人均管户逐年递增,征管力量有待加强。

二是所得税政策性强,财务人员素质参差,办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所得税核算形式多样,计算过程复杂,优惠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执行审核审批手续繁琐,从税种认定、适用政策、预缴申报到汇算清缴,一系列办税事项特别是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和纳税调整,都对企业办税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所得税政策、尤其是税前扣除项目的熟悉把握不全面,难免带来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和财务核算的不规范,一些中小企业不设专职财务人员,雇用的兼职会计通常按照雇主意愿做账,现金交易、收入不入账、费用乱列支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更不能准确计算申报应纳所得税额,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所得税征管带来难度。

三是所得税税基复杂,税收执法风险较大,综合治税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所得税法从产业、从区域、从企业规模等方面更多角度地细化了税收优惠条目,尤其是税前扣除项目,加大了所得税计税依据认定、审核难度。另一方面,所得税管理措施和手段还较单一,特别是相对于所得税政策的复杂性,在对纳税人成本和费用的列支、对收入和利润的核算方面时常表现得控管不力,管理经验的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带来执法风险和隐患。

二、实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建立适应风险识别要求的风险信息情报管理机制,厘清所得税税基。一是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电子台账,包括汇算清缴管理类、审批类、备案类、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等,重点关注企业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减免税、待弥补亏损等事项。二是建立外资企业登记事项管理台账。做好企业股权变更、转让等事项的巡查跟踪。

2、以专业化管理为方向,借鉴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分类管理,提高所得税管理效率。制订分类管理办法,调查摸清全市所得税税源分布状况,对全市重点税源企业、一般税源企业、核定征收企业、汇总纳税企业规范实施分类管理。突出对零盈利企业、空挂户、失踪户、非正常户的清理,对微利企业能耗、物耗和销售利润等基础信息的调查摸底管理。

3、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借鉴风险管理方法,在汇算清缴中提升纳税遵从度。一是制订汇算清缴风险目标管理规划。对汇缴工作目标、阶段重点、工作措施等事先做好工作制度,实行汇缴数据分类分级审核,实施汇缴企业实地复查等,目的都是防止和杜绝汇算清缴工作走过场。二是做好风险识别和排序。主要是根据纳税人所得税预缴申报数据,结合纳税人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排查所得税征管中的风险点。三是制订风险应对措施。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企业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四是汇算清缴复查工作的开展,有力规范了所得税税源管理秩序,降低了所得税管理风险,减少了税款流失。

4、以纳税服务为宗旨,加强风险应对策略选择,服务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风险应对策略上,从偏重税收执法向综合配套运用税法宣传、咨询辅导等措施转变。一是组织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公众对所得税法的认知,组织企业所得税法和汇缴业务培训辅导提高办税人员业务水平。二是减少所得税审批环节,清理压缩资料的报送,推行所得税网上申报。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几点思考

1、更新理念,全面引进风险管理。一是加大所得税预缴申报分析做好风险识别。在日常税源管理中,做好增值税、所得税“两税”联动风险管理,及时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财务核算、涉税指标等动态变化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二是强化纳税评估做好风险化解。设立纳税评估专门机构,配备业务水平较高的税源管理人员,完善纳税评估集体评析制度,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评估人员对当期评估情况应及时作出科学评定并提出征管建议,不断降低执法风险。

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体制,全面推行分类分级管理。一是创新管理员制度。全面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逐步按照行业和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积累专业化管理经验,从企业销售利润、税收负担等方面与同行业情况做好对比分析和风险监控。二是健全税源层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市、区县局所得税管理职能和分工定位,明确各自的纳税事项管理重点,提高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效能。

3、加大所得税信息化管理力度,建立风险管理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各类台账。抓好征收方式鉴定、小型微利企业认定、季度预缴申报、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总分支机构的管理等。二是加快所得税信息化管理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简化各种所得税资料的报送和审批,提高所得税网上申报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征管系统、所得税收入比对系统、执法考核信息系统在所得税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信息化建设在规范所得税管理中的效能。三是加强国、地税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涉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获取第三方经济信息,加强关联分析,发挥联动管理作用,切实提高税源管理的水平。

第四篇:全省列名管理大企业重点行业税收风险分析

全省列名管理大企业重点行业税收风险分析

根据省局范坚局长今年三月在全省国税系统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紧紧围绕“面、线、点”布局,统筹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税收管理现代化建设。“面、线、点”的布局安排各有侧重,是一个有机整体。“点”侧重于引领和突破,在有条件的地区,按照“国际通行、体现特色、整体设计、示范先行”的基本策略,探索税收管理基本现代化,到2015年,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税收管理实现基本现代化;“线”侧重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主要矛盾,按照“借鉴国际经验、实施逻辑扁平、构建行业框架、上收核心职能、突出评定审计、致力业务创新”的总体要求,总结提炼大企业管理的规律,稳步提升大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到2015年,全省基本形成“三圈一线”的大企业管理格局;“面”侧重于整体推进,通过实施逻辑扁平化,转变管理方式,提升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水平。”精神及省局姜跃生总经济师在省局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方案的若干说明提到的“按照行业聚集度和区域分布,下设行业办公室和地区办公室。行业办公室设立地区包括省直属分局、南京、苏州、徐州及南通,其中已设办公室含省直属分局 “金融与通讯服务办公室”、南京设 “石化、电力与烟草办公室”、苏州设“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制造办公室””的机构设置要求,以点带面做好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全省列名管理大企业分行业进行了分析、筛选,结合南通实际,确定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今年的风险管理重点行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经查询监控决策系统大企业管理模块,2010省局列名管理大企业共4034户(2011为4203户,由于监控决策系统大企业管理模块2011数据缺失,暂按2010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行业分布如下:

二、考虑到行业集中度,列出了企业数量超过90户,集中度相

对较高的17类行业。

三、按2010年销售收入规模,列出以下排名前十行业:

四、经对上述十大行业企业构成的简要分析,发现批发行业含有较多烟草、石化企业,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属南京行业办公室管辖;货币金融服务行业属省直属分局行业办公室管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苏州行业办公室管辖;汽车制造行业主要为南汽、悦达起亚等大型汽车制造集团及丰田、马自达、博世、德

尔福等跨国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巨头投资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上述行业剔除后,对体现行业景气度的行业亏损面及毛利率进行了分析,情况如下:

五、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决定将行业亏损面较低、毛利率较高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两大行业作为重点风险管理候选行业。

六、经查询上述行业涉及企业的经营范围,通用设备制造企业经营范围较为分散,涉及起重机、空调、焊接、锅炉、办公设备、轴承、阀门等多类产品,较难通过统一的手段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企业经营范围集中在船舶、摩托车、铁路车辆及相关配件产品制造方面,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基本为金属船舶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该行业特征有效进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另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江苏网”上刊登的《南通船舶产业新“名片”: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一文,我们对该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文章提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是南通市首个获得认定的国家级出口基地,是该市打造世界级“船谷”、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名片”;全市规模以上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近600家,船舶业年产值突破千亿级大关,达到1125亿元,在规模工业中占比达15.4%,成为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从修船到造船,从造船到海洋工程,“十一五”期间

该市船舶产业实现了“1000万载重吨(综合吨)、1000亿产值”的“双千”目标,成为国内第二大造船基地;2010年,全市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完工量达389万综合吨,增长50.9%,占我国海工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二;三家骨干企业江苏熔盛重工、南通中远川崎、南通中远船务起点高、发展快、潜力大、体制、机制各有特色、产品科技含量高。由该文我们看到了南通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也觉得更有必要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今后的重点风险管理行业,促使该行业增强税务主动遵从意识,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篇:加强企业关键岗位监督 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加强关键岗位监督 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我局大力推行“两转一实施”,加强非运输企业关键岗位监督,建立健全全面、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确保企业运营健康开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显得尤其重要。XX公司根据路局及XX集团公司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整体要求,紧密结合生产企业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司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

一、重视教育,强化对关键岗位廉政思想建设。企业经营运作包罗万象,其中对企业的经济运行起决定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岗位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决策层和中层管理者以及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人事安排、资金分配、项目审批、基建工程、物业管理等。在这些关键岗位工作的领导及管理者,肩负着不同的职责,执掌着决定企业兴衰的命运,因此,强化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XX公司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方面贯穿了这一条主线、强化两个意识(强化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三个建设(班子作风建设、管理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明确监督重点。

要从思想上教育引导有管理和处置权的人员,使预防风险的意识“内化于心”,不断提升积极预防廉政风险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的识别机制,找准、找全、找深各职能部门和权利者个人履行职责的各类廉政风险,着重增强廉政风险教育的针对性和提高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强化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我们通过公司内部RTX办公平台、内刊《XX人》开辟专栏深度宣传廉政文化和倡导“六廉”。结合路局“两项法规”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既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又注重从精神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干部,让有效查找风险、积极防范风险、自觉廉洁从业的意识深入人心。公司先后组织关键岗位人员认真学习了《关于国有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几个问题》和《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等相关知识,学习了中纪委驻部监察局《纪检监察信访动态》第3期内容,深刻吸取赵华等人违法一案的教训。在今年2月组织基层各党支部兼职党风监督员共18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岗位培训。培训围绕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特点、企业在执行“两项法规”中应该注意的重点事项等内容,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地对各基层兼职党风监督员进行了由浅入深出的理论培训。

二、抓好防范,建立健全关键岗位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重要岗位监督机制,既是对企业人、财、物的有效管理,也是对市场运行规律的尊重。企业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全方位有效监督,更是为企业经营运行创造自我保护屏障。

一是建立健全重要岗位监督管理机构。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牵头,党群工作部、综合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门监督机构,负责对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经营,秉公办事,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现工作或经营运作中出现不良现象或苗头时,及时对其诫勉谈话、问责,发挥公司一级监督机制的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根据“一岗双责”的规定,按照职责分别成立重要岗位监督领导小组和专责监督工作小组,监督所辖人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履行职责情况;企业专责监督小组负责对中层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实施监督和考核,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级负责的廉政监督制约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群众民主监督机制。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剖析会,进行廉政述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评议、测评和民主生活会、落实“一岗双责”,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质询、监督,促使企业权力始终置身在阳光下运作,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是建立有效地防控制度。我们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查找

工作,确立了从“岗位、部门、公司”三个层次,六大方面进行查找,经过反复查找与指导,最终确定廉政风险点25个,其中岗位风险19个、部门风险6个;其中较高风险6个、一般风险19个。针对企业存在的25个廉政风险点,公司按岗位、部门、公司三级共制定了29项防控措施,并对现有制度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完善,逐步建立起公司廉政风险的关键点防线。

三、突出重点,加强对关键岗位运行监管。

关键岗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要动用手中的权力,就必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风险因素。权力有大小、风险有高低。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每个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建立全方位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规范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决策程序。根据路局成都铁路局机关部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要求,公司规范了在物资采购、中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任用、大额资金使用、工资奖金分配、职工调动、资产处置等重点环节的流程,并制定了廉政风险防范图,标识出廉政风险点和表现形式,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集体决策。凡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建立起重大决策过程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决策后评价和决策

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长效机制。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要立足生产企业经济运营和预防腐败的要求,对权力的运行流程进行适时的审视和调整,使其步骤更加规范,程序更加简洁,制约更加有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建立科学的预防腐败长效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下载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