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护理常规

时间:2019-05-13 00:5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骨伤科护理常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骨伤科护理常规》。

第一篇:骨伤科护理常规

骨伤科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1.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1.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

1.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1.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1.6术日晨护理

1.6.1 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例、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1.6.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1.7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2.术后护理

2.1 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

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2.2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2.3 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及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

2.2.4 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2.3 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2.4 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2.5 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第二篇: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一)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二)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并协助摆好正确体位。

三、入院介绍

(一)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二)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三)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一)新入院患者即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测量入院时体重。

(二)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3时和晚11时酌情免测。

(三)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体温正常连测3次后,每日15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五)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二)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等,引流袋遵医嘱更换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三)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四)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五)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六)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十、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一、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二、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十三、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二)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二)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三)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四)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

(五)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二、术日晨护理

(一)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二)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及手术名称。

(三)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三、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

四、病情观察,做好记录(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二)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三)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及时更换,做好记录。(四)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遵医嘱使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五)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进行情志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六)根据患者手术及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七)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一)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三)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四)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五)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六)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七)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

(八)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牵引术后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

三、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四、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做好护理记录。

(一)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二)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三)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四)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或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五)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六)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疱、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七)保持骨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期清洁换药,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皮肤有无拉伤,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八)人工牵引、电脑腰椎牵引、颈椎牵引等需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六、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并发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石膏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洁再换药。

三、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四、上石膏当天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五、四肢石膏外固定术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六、石膏未干固护理

(一)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寒冷,盖被需用支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或折断。

(二)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石膏,协助搬移,忌用手指捏压。

七、石膏干固后护理

(一)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勿使尿、便等污染。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变形。

(二)密切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如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并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三)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的关节、肢体活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八、注意加强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的皮肤护理,如发现局部疼痛、红肿、瘀斑等早期压疮症状,及时处理。石膏过紧或松动、变形时,报告医师,及时更换。

九、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因外力或骨疾病等原因使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以骨折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出现受伤肢体的畸形、异常活动,可闻及骨擦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骨骼,涉及肾。

一、护理评估

(一)受伤史,骨骼病病史。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二)精神状态。(三)生活自理能力。(四)心理社会状况。(五)X线摄片及CT等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减少患肢移动,必须移动时,取得患者配合。移动时动作轻柔,用双手同时扶托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

3.牵引、复位、固定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摆放于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防止畸形,并按各种牵引固定术护理常规进行。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疼痛、肿胀、出血等情况。2.观察患肢指(趾)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

3.开放性骨折,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无异物及血管、神经损伤。

4.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5.患肢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或医嘱用药酒服下。(四)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六)临证(症)施护

1.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耳针或药物止痛。2.患肢瘀血肿胀。早期遵医嘱用中药外敷,三天后中药熏洗。(七)健康指导

1.指导并帮助患者循序渐进行功能锻炼。

2.向患者讲解防止并发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的知识。

上肢骨折

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髁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一、护理评估

(一)受伤史、暴力性质。

(二)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三)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四)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三)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过敏者及时揭去。(四)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五)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及生活护理,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六)临证(症)施护

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º、腕关节背伸30º、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3.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七)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护理评估

(一)受伤史,暴力性质。

(二)其它脏器有无损伤。

(三)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四)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五)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过敏者及时揭去。

(四)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六)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七)临证(症)施护

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º、外展20º、膝关节屈曲15º、踝关节背伸90º、足尖向上位。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

3.鼓励患者深呼吸并有效咳嗽,定时扣背,预防肺部感染。(八)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倒。6.定期到医院复查。

脊柱骨折

多因严重外伤引起脊椎骨压缩、脱位或断裂。病情较复杂,可并发脊髓损伤。

一、护理评估

(一)受伤史,暴力性质。

(二)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三)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四)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椎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2.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同时翻动。

3.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备好各种急抢救用品。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反应。(四)饮食护理

久卧患者的肠蠕动减慢,应多食蔬菜和水果,以防便秘。(五)情志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配合治疗,安心养病。(六)临证(症)施护

1.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后,腰下垫一薄枕,维持复位角度。2.需用手术切开复位者,应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需牵引复位者,按牵引术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冲洗膀胱,预防逆行感染。合并尿潴留患者,按癃闭常规护理。

5.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药物。大便失禁者,做好会阴部护理。

(七)健康指导

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

3.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

4.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次。

5.尿潴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

6.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勤换内裤。

7.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吸气,并收腹后重咳,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痰多难咳时,配合雾化吸入。

8.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9.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骨盆骨折

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坏,常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一、护理评估

(一)生命体征,受伤史、暴力性质。

(二)疼痛、肿胀、瘀斑、下肢活动障碍、血尿、腹痛等状况。

(三)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X线、CT等检查。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2.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6.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环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患者处于舒适位,屈髋以减少疼痛。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四)饮食护理

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五)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六)临证(症)施护

1.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牵引复位,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

2.采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应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

3.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脱出。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免逆行感染。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4.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三、健康指导

(一)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二)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

(三)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因外力所致骨端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一、护理评估

(一)外伤史或关节反复脱位病史。

(二)关节局部有无疼痛、肿胀、瘀血等情况。

(三)有无伴随骨折、神经及血管损伤,是否合并多发性创伤。(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五)X线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做好复位前的准备工作协助医师及时整复。(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关节局部情况和全身变化,若疼痛较甚,遵医嘱使用止痛剂;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避免因活动患肢而加重疼痛。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后疗效及反应。(四)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六)临证(症)施护

1.脱位早期局部冷敷,减轻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水肿。

2.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者,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需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时,按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术护理常规进行。

3.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的关节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的被动活动。

三、健康指导

(一)正确进行关节部位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或过早运动而导致习惯性脱位。

(二)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若有异常及时就诊。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

(一)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劳累过度或跌打损伤病史。(二)局部有无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三)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四)辨证:气滞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二)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三)给药护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四)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五)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

(六)临证(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为腰

4、腰

5、骶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一)发病史、诱因。

(二)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三)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五)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2.推拿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3.推拿后既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4.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5.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三)给药护理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四)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五)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六)临证(症)施护

1.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2.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

3.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4.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三、健康指导(一)宜睡硬板床。

(二)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三)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四)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

全身各关节、肌肉等通过合理的运动,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的锻炼方法。一、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嘱指导患者)

(一)骨折早期

伤后2周以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可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1.上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做轻度背伸掌屈活动。根据骨折部位,做肘关节伸屈和提肩活动。

2.下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伸和拓屈、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髌骨按摩等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做收腹提臀动作。

(二)骨折中期

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但仍应注意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固定的活动。

1、上肢

鼓励患者握紧拳头,做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

2、下肢 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高动作。牵引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肢逐步负重锻炼。小夹板固定的患者,鼓励并协助患者扶双拐下床,做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三)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此期限上肢可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等动作。

二、腰椎压缩性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嘱指导患者)(一)五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支撑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的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即可锻炼。

(二)三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抻。此法根据患者的体力,于伤后3周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次数。

(三)飞燕点水法

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适用于伤后3-4周开始练习。

三、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遵医嘱指导患者)(一)向患者做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坚持锻炼。(二)要求患者在锻炼时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三)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四)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上1/3骨折的内收活动等。腰椎骨折不可做弯腰动作,3个月后方可进行弯腰练习。

(五)锻炼下肢骨折肢体负重时,应保护患者,防止滑倒、碰伤、扭转等。

(六)指导患者在出院后仍须坚持锻炼,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第三篇:骨伤科护理常规

骨伤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体息

3、人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人院时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違医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杨,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相应的护理猎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宜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硫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征求意见

二、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6)术日晨护理

①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②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7)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2、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平稳的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③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④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 减轻和缓解疼痛。

(3)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4)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5)牵引、外固定手术虑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三、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l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着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牵引术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者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做好护理记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或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5)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疱、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保持骨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时清洁换药,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皮肤有无拉豁,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8)人工牵引、电脑腰椎牵引、颈椎牵引等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并发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五、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石膏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洁再换药。

3、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4、上石膏当天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5、四肢石膏外固定术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6、石膏未干固护理

(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塞冷,盖被需用支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或折断。(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石膏,协助搬移,忌用手指捏压。

7、石膏干固后护理

(1)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勿使尿、便等污染。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变形,(2)密切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如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井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的关节、肢体活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8、注意加强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的皮肤护理,如发现局部疼痛、红肿、瘀斑等早期压疮症状,及时处理。石膏过紧或松动、变形时,报告医师,及时更换。

9、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六、骨折

因外力或骨疾病等原因使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以骨折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出现受伤肢体的畸形、异常活动,可闻及骨擦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骨骼,涉及肾。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病史.(2)精神状态,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3)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及CT等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减少患肢移动,必须移动时,取得患者配合。移动时动作轻柔,用双手同时扶托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

③牵引、复位、固定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摆放于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防止畸形,并按各种牵引固定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疼痛、肿胀、出血等情况。②观察患肢指(趾)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

③开放性骨折,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无异物及血管、神经损伤等。④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⑤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或遵医喝用药酒服下。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疼痛剧烈,遵医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2)患肢淤血肿胀,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

7、健康指导

(1)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循序新进的功能锻炼。

(2)向患者讲解防止并发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的知识。

七、上肢骨折 指上肢骨折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踝上骨折、肱骨外踝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②保持肢体功能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②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③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4)饮食护理

①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②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③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6)临证(症)施护

①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②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③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背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处于功能位或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八、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肱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臂折,髌骨骨折、胫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②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

①疼痛时遵医瞩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②遵医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掲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5)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

①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②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③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3、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

九、脊柱骨折

多因严重外伤引起脊柱骨压缩、脱位或断裂。病情较复杂,可并发脊髓损伤。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4)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2)病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②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同时翻动。

③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备好各 种急救用品。(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4)饮食护理

久卧患者的肠蠕动减慢,应多食蔬菜和水果,以防便秘。(5)情志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配合治疗,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

①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后,腰下墊一薄枕,维持复位角度。

②需用手术切开复位者,应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需牵引复位者,按牵引术护理。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④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冲洗膀胱,预防逆行感染,合并尿潴留患者,按癃闭常规护理。

⑤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药物。大便失禁者,做好会阴部护理。

3、健康指导

(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

①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

②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次。③尿潴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④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勤换内裤。

⑤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吸气,并收腹后重咳,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痰多难咳时,配合雾化吸人。(3)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十、骨盆骨折

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坏,常可合并膀晓、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性体克等严重并发症。

1、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受伤史、暴力性质。

(2)疼痛、肿胀、瘀斑、下肢活动障碍、血尿、腹痛等状况。(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5)X线、CT等检查。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②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③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④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⑤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⑥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环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患者处于舒适位,屈髋以减少疼痛。(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4)饮食护理

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5)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6)临证(症)施护

①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牽引复位,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

②采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应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③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意防止尿管脱出。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免逆行感染。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④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3、健康指导

(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十一、脱位

因外力所致骨端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1、护理评估

(1)外伤史或关节反复脱位病史。

(2)关节局部有无疼痛、肿胀、淤血等情况。

(3)有无伴随骨折、神经及血管损伤,是否合并多发性创伤。(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X线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做好复位前的准备工作,协助医师及时整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关节局部情况和全身变化,若疼痛较甚,遵医属使用止痛剂;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避免因活动患肢而加重疼痛。(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后疗效及反应。(4)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5)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6)临证(症)施护

①脱位早期局部冷敷,减轻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水肿。

②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者,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需石膏外固定或牵引 时,按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术护理常规进行。

③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的关节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的被动活动。

3、健康指导(1)正确进行关节部位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成过早运动面导致习惯性脱位。(2)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若有异常及时就诊。

十二、伤筋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淤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1、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劳累过度或跌打损伤病史。(2)局部有无淤肿、疼痛、功能障碍。(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气滯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注意体息,局部保暖,免受风赛。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博、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给药护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4)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5)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6)临证(症)施护

①气滯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②遵医剌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3、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十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为腰

4、腰

5、骶1等椎间盘。

1、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因。

(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②推拿前患者排空大小便。

③推拿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疼痛情况。④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⑤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得,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3)给药护理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4)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膩之品。(5)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硫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6)临证(症)施护

①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 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②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③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④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 连。

3、健康指导(1)宜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3)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菱缩。(4)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十四、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

全身各关节、肌肉等通过合理的运动,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的锻炼方法。

1、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指导患者)(1)骨折早期

伤后2周以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可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①上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做轻度背伸掌屈活动。根据骨折部位,做肘关节伸屈和提肩活动。②下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脚趾自主活动、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髌骨按摩等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做收腹提臂动作。(2)骨折中期

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括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防止肌肉菱缩,避免关节僵硬,但仍应注意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固定的活动。①上肢

鼓励患者握紧拳头,做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②下肢

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动作。牵引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肢逐步负重锻炼。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鼓励并协助患者扶双拐下床,做患肢逐步负重锻炼。(3)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段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此期上肢可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等动作。

2、腰椎压缩性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嘱指导患者)(1)五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支撑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的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即可锻炼。(2)三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此法根据患者的体力,于伤后3周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次数。(3)飞燕点水法

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适用于伤后3~4周开始练习。

3、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遵医嘱指导患者)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坚持锻炼。

(2)要求患者在锻炼时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3)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体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4)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上1/3骨折的内收活动等。腰椎骨折不可做弯腰动作,3个月后方可进行弯腰练习。(5)锻炼下肢骨折肢体负重时,应保护患者,防止滑倒、碰伤、扭转等。(6)指导患者在出院后仍须坚持锻炼,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第四篇: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采光好,使患者在舒适、美观的环境中安心治疗和休养。

2、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按患者的损伤不同准备病床,骨折患者准备牵引床,腰椎损伤患者准备硬板床,软组织挫伤患者宜卧软垫床,合并褥疮的患者准备气垫床,同时床铺要保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渣屑。

3、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如查房,探视、作息制度等,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协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C以上者.每天测4次。体温在39℃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或遵医嘱,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1次。

5、采取合适的卧位,使患者舒适。一般情况予平卧位休息,颅脑损伤取头略抬高位,腰椎骨折予腰下垫枕背伸位,锁骨、肋骨骨折采取半坐卧位。

6、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及生命体征,患肢的疼痛、感觉、血运及活动变化,伤口渗血、渗液,创伤患者有无合并组织器官的损伤,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7、做好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介绍医院的环境,住院须知,经治的医生和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了解病情,懂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和预后的情况,消除顾虑。须手术的患者要交待术前的准备。

8、保持正确的体位,活动时用力得当,防止机体引起疲劳、畸形、生理功能障碍。对牵引、石膏托外固定、卧床患者应注意保持关节功能位,以保证固定关节有最大的效能。

9、对使用石膏及夹板固定的,要保持绷带包扎松紧适宜,骨突处衬垫得当,并随肢体的肿胀消退而及时调整。注意观察固定的肢体有无出现压疮、张力性水泡。严密观察患肢有无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

10、行骨牵引的患者要保持有效的牵引,达到复位止痛的目的,并要防止牵引针口的感染及钢针的滑脱,血管神经的损伤。

11、做好生活护理及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骨科患者多需卧床,患者要定时协助翻身侧卧,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扩胸、咳嗽以锻炼肺功能。督促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和尿道口的清洁以防泌尿系感染。

12、保持二便通畅,每日协助患者揉按腹部2-3次,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指导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多饮水,促进排便通畅。

13、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为长期卧床,下肢血流缓慢,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所以要帮助患者勤翻身,及早下地多做下肢的伸展活动,按摩下肢肌群,被动活动膝、踝等关节,抬高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

14、指导饮食调护,创伤早期可供给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后期多食高维生素、高钙、高锌的饮食。骨病患者应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多晒太阳,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生活护理。

15、加强锻炼,促进功能恢复,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根据患者的不同损伤,制定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地练习达到康复的目的。

16、住院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②保持良好心境;③预防再次外伤;④继续加强功能锻炼;⑤定期门诊复查。

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

一、密切观察病情:

1.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及时记录监测结果。2. 观察患者神志、皮肤色泽、温度和湿度的变化,3. 严密观察有无活动性继发必性出血的指征,观察引流液量、色、质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

4. 观察患者尿量。5. 观察皮下出血点。6. 专科情况的观察。

二、做好抢救准备: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协助患者排痰,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防止误吸,鼓励患者自行将痰咳出,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 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以保证胶体、晶体、各类药物及全血的输入,保证中心静脉压的测量,遵医嘱用药并合理安排用药顺序,保证用药的同时防止输液过快过多。

3. 保持各管道通畅。

4. 准备人工呼吸器、吸痰器及抢救药品。

5. 及时留置尿管,观察尿量的变化,遵医嘱严格记录出入量。

三、做好基础护理:

1. 安排正确体位,意识障碍者可设床栏保护。

2. 保持头发、皮肤、口腔、会阴、肛周清洁,防止发生并发症。

3. 保持四肢温暖以促进末梢循环,但不应使用外热源,以免烫伤及增加微循环耗氧。

四、预防并发症

1. 褥疮:定时翻身或更换肢体位置,按摩受压皮肤,使用气垫床、气圈、棉垫;注意观察夹板及外固定器具的松紧度是否合适,骨隆突处加衬垫保护,保持皮肤清洁。

2. 坠积性肺炎: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多饮水,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多坐起,主动活动。

3. 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的患者每2周更换,用1/5000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每日以碘伏消毒尿道口保持局部清洁。

4. 血栓性静脉炎:避免在患肢输液,指导病人加强踝关节活动;有石膏固定者鼓励做肌肉收缩活动;做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和按摩;如发生静脉炎,须抬高肢体,制动,以硫酸镁湿热敷及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5. 便秘:指导病人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注意保证足够饮水量,做好饮食搭配,进食适量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必要时使用通便药。

五、指导患者饮食,保证每天所需热量、营养、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1. 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白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取得其积极配合。2. 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3. 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考虑鼻饲。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2.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的顾虑,安心并积极配合手术。

3.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教会病人咳嗽咯痰的方法、戒烟。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和术中体位的配合等。

4.备皮范围

(1)手部手术—上界过肘关节,下界包括全手。(2)前臂手术—上界平腋窝,下界包括全手。

(3)肘部手术—上界平肩关节,下界包括全手或腕关节。

(4)肩、上臂手术--上界前方平甲状软骨,后方平乳突,下界平肋弓最低处,前后超过中线,上肢至腕部。

(5)足部手术—上界至膝关节上,下界包括足。

(6)膝部手术—上界至腹股沟韧带,下界达踝关节或足。

(7)髋部、大腿部手术—上界平肋弓缘,前方超过躯干中线,下界至小腿下1/3或踝部。

(8)颈前路手术--把头发剃至齐后枕部以上,下界至腋窝,两侧至腋中线;后路手术应把头发剃光。

(9)背部手术—上界平乳突,下界平髂嵴,两侧至腋中线,可根据部位高低稍有不同。(10)腰部手术—上界平腋窝,下界至臀下皱裂,两侧至腋中线。5.备皮

(1)手术前一天备皮并保护手术区皮肤,备皮方法:病人洗澡更衣后,剪指(趾)甲,将皮肤准备范围内的毛发剃净,再清洗、拭干。

(2)皮肤消毒包扎:分别于术前晚及术晨各消毒包扎一次,先用2%碘酊涂擦,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巾包扎,对碘酒、酒精过敏者,改用其它消毒液消毒。

(3)手术部位有伤口、溃疡、窦道时,应清洗伤口周围的分泌物,用松节油擦净胶布痕迹,剃净毛发,更换敷料。如皮肤有水泡、过敏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6.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等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7.督促检查或帮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头、修剪指(趾)甲、沐浴等。8.根据医嘱做好交叉配血、皮试等工作,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9.了解病人大小便情况,如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应向医生报告,按医嘱给予泻药或保留灌肠。

10.术前一晚口服镇静安眠药,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11.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12.按医嘱打术前针、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3.术晨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或按医嘱停留尿管。有假牙者取下假牙,协助病人更衣,贵重物品交由家人或护理人员保管。

14.备好术中所需物品如病历、X光片、手术用药等。

15.备麻醉床及吸氧用物、监护仪等,全麻病人床边备吸痰机。【术后护理】

一、妥善安置病人,了解术中情况

1.搬运病人应有专人扶持患肢,保持病人身体轴线平直、不扭曲,脊柱手术尤应注意搬动时上下一致,保持脊柱成一直线,将病人慢慢托起放置病床上。

2.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摆放好体位。

3.详细了解手术的基本过程、麻醉方式、病人一般情况、输液、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排尿量,带回的液体、血液要与麻醉师核对签名。

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正常后改为q2h记录,直至生命体平稳为止。

2.病人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清醒后可根据病情改变卧位。

3.注意保暖,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可适当加以约束或加床栏保护。4.嘱病人术后禁食6小时。可进食后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

5.预防尿潴留:鼓励病人有尿意时尽早排尿,或利用流水声诱导排尿,针刺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位,热敷下腹部以引起排尿反射,无禁忌的可坐起排尿。

6.密切观察术口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更换术口敷料,保持术口周围皮肤清洁。7.保持术口负压引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及时倾倒,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堵塞。

8.四肢手术后,用支架、枕头、沙袋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对石膏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及指(趾)活动情况。

9.观察术口疼痛情况,按医嘱使用止痛剂,保证病人充分休息。使用镇痛泵的病人,注意观察镇痛泵的效能,有无管道脱出等情况。

10.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褥疮:病情允许时每1-2小时翻身一次,减少局部长期受压;注意观察外固定器具是否松紧适宜,骨隆突出加以衬垫保护;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根据情况给予气垫床、气圈或棉圈。

(2)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运动,定时翻身拍背,嘱病人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多作咳嗽动作。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多坐起,主动活动。

(13)尿路感染: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抹洗,按医嘱用1/5000呋喃西林冲洗膀胱。

(14)血栓性静脉炎: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宜,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避免在患肢输液;指导病人加强踝关节活动,有石膏固定者鼓励做肌肉收缩活动。

11.功能锻炼

(1)初期:术后1~2周,协助病人翻身及进行关节活动,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上肢手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同时作耸肩、握拳等动作;下肢手术后经常活动上半身和未被固定的关节处,多作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2)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并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

(3)后期:指从骨、关节等组织疾病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下床活动,或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骨科手术术前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协助医生做好病人的各项检查。

2.术前一天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及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的顾虑,安心并积极配合手术。

3.术前一天检查体温纸上是否有体重记录,如无则补测(卧床病人除外)。

4.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让病人了解咳嗽咯痰的重要性,教会咳嗽咯痰的方法。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术前应充分锻炼并掌握。吸烟的病人应在手术前忌烟。

二、皮肤准备 1.备皮范围

(1)手部手术—上界过肘关节,下界包括全手。(2)前臂手术—上界平腋窝,下界包括全手。

(3)肘部手术—上界平肩关节,下界包括全手或腕关节。

(4)肩、上臂手术--上界前方平甲状软骨,后方平乳突,下界平肋弓最低处,前后超过中线,上肢至腕部。

(5)足部手术—上界至膝关节上,下界包括足。

(6)膝部手术—上界至腹股沟韧带,下界达踝关节或足。

(7)髋部、大腿部手术—上界平肋弓缘,前方超过躯干中线,下界至小腿下1/3或踝部。

(8)颈前路手术--把头发剃至齐后枕部以上,下界至腋窝,两侧至腋中线;后路手术应把头发剃光。

(9)背部手术—上界平乳突,下界平髂嵴,两侧至腋中线,可根据部位高低稍有不同。(10)腰部手术—上界平腋窝,下界至臀下皱裂,两侧至腋中线。2.方法

病人洗澡更衣后,剪指(趾)甲,将皮肤准备范围内的毛发剃净,再清洗、拭干,用2%碘酒涂擦,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巾包扎。

手术部位有伤口、溃疡、窦道时,须用汽油将脓痂或胶布遗留的粘胶擦净,剃净毛发,更换敷料。如皮肤有水泡、溃疡、破损、过敏等症状,如有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三、手术前一天的护理

1.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等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2.督促检查或帮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头、修剪指(趾)甲、沐浴等。3.根据医嘱做好交叉配血、皮试等工作,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

4.了解病人大小便情况,如大便不通、便秘、有腹胀,应向医生报告,按医嘱给予泻药或保留灌肠、通便。

5.术前一晚口服镇静安眠药、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

四、手术日晨间护理

1.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按医嘱打术前针、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术晨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手术复杂的应按医嘱导尿停留尿管。如有手饰等贵重物品要交由家人或护理人员保管、如有假牙要帮助病人除下放好、帮助病人换好衣服。

4.带病历、X线照片、输血管、手术用药物等随病人上手术室。

5.备麻醉床及氧气、心电监护仪等抢救物品,全麻病人备吸痰机、0.9%盐水、治疗包、吸痰管等吸痰用物放床边。

骨科手术术后护理

一、妥善安置病人,了解术中情况

1.搬运病人应有专人扶持患肢,保持病人身体轴线平直不扭曲,脊柱手术应注意搬动时上下一致将病人慢慢托起放置病床上。

2.根据需要摆好体位,垫好肢体。

3.病房护士应该详细了解手术的基本过程、麻醉方式、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一般情况、输液、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排尿量,带回的液体、血液要与麻醉师核对签名。

二、麻醉后护理

(一)全麻后病人的护理

1.全麻尚未清醒的病人随时有发生窒息,意外损伤、出血、休克的可能,所以应严密观察。

2.病人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可用棉絮或棉纱固定在鼻翼上以便观察。

4.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全麻苏醒前病人常出现兴奋,燥动不安,应加强防护,可适当加以约束或加床档保护,严防引流管脱出或敷料被拉脱落,石膏断裂等发生。

(二)腰麻后病人的护理

1.腰麻是将麻醉剂注入蛛网膜下腔,药物作用于脊神经根的方法。脊神经受阻后可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紊乱。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各项生理指标,观察病人的反应。

2.腰麻后病人出现头痛是由于脑脊液外流至硬脊膜外腔所致的低颅压引起,一般数日后逐渐好转,处理方法是使病人安静卧床,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针刺列缺、合谷、风池等穴位也有一定疗效。

3.腰麻后骶神经受到阻滞,逼尿肌松驰而不能自主排尿,引起尿潴留。应协助病人改变体位,以适应排尿习惯,必要时行导尿术。

(三)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的护理

1.硬外麻是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脊膜外腔中,于椎间孔处作用于脊神经。因交感神经阻滞,周围血管扩张,血压多受影响,故回病房后亦需平卧4—6小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2.由于穿刺时损伤韧带,骨膜及软组织会引起穿刺部位疼痛,一般手术后数日疼痛可自行减轻,如疼痛明显,可行按摩、理疗。

三、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一)生命体征的观察

1.摆好体位后立即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以后每15—30分钟观察1次,至病情稳定后可延长测量间隔。

2.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C。若体温持续不退,或手术3天后出现发热,应检查伤口有无感染或其它并发症。

(二)饮食护理与输液

1.手术后饮食的调配应根据手术的大小,麻醉的种类和病人对手术、麻醉的反应来决定。局麻和小手术病人,术后6小时可给正常饮食,全麻术后6小时无胃肠道反应者可先给流质,以后逐步改为半流或普食。

2.大手术后病人食欲减退,消化功能暂时抑制进食量少。护理人员作好解释,讲清饮食对手术后康复的重要意义,征求病人对饮食的需求,帮助病人逐渐进食。

3.大手术后早期,应通过静脉输液,保证病人对营养成分的摄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达到治疗目的。

(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趾(指)活动

1.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及活动情况是骨科手术后最常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上肢手术后要触摸桡动脉和尺动脉,下肢手术后要触摸足背动脉,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

2.预防血液循环障碍,改善肢体的末稍血液循环,应做到外固定不可过紧,防止石膏变形,抬高患肢,使患肢高过心脏水平,且患肢运端高于近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督促病人活动肢体,收缩肌肉,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

(四)切口护理

1.骨科术后常因骨面继续渗血,导致手术切口处出血,应注意观察血迹是否扩大,了解出血情况,如果渗血量不多,可用棉垫绷带加压包扎。

2.观察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及时倾倒,保持有效的负压。

3.手术切口疼痛一般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逐渐加剧,术后24小时最为剧烈手术当日晚最为甚,因此必须有效止痛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镇痛剂的使用按医嘱执行。

4.使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的病人,要观察止痛泵是否运转正常、管道的通畅。保持固定无脱出。

5.检查伤口局部变化,有无出现红、肿、热、痛反应,渗血、渗液增多,伴有体温升高等伤口感染的现象,及时处理。

(五)预防尿潴留

1.手术前训练病人卧床排尿。

2.情绪紧张的病人要做好的解释,无禁忌的可坐起排尿,利用流水声诱导病人排尿,针刺足三里,关元,中极等穴位,热敷下腹部以引起排尿反射。

(六)便秘的预防及处理

1.术后多卧床而活动减少,肠蠕动缓慢,极易引起便秘,指导病人注意保证足够饮水量,做好饮食搭配,进食适量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2.培养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数次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必要时可间断服用润肠片或予蕃泻叶10g、陈皮3g泡水喝。

3.采取上述方法无效时,可用开塞露,灌肠等方法,解除便秘。

(七)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1.褥疮

(1)病情允许时每2—3小时翻身或更换肢体位置1次,减少局部长期受压。(2)注意观察夹板及外固定器具的松紧度是否合适,骨隆突处加衬垫保护。(3)每日热水擦浴,清洁皮肤,以红归酊按摩局部受压皮肤多次,使用气垫床、气圈、棉垫。

2.坠积性肺炎及尿路感染

(1)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多饮水。(2)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多坐起,主动活动。

(3)留置尿管的患者每2周更换,用1/5000呋喃西林定期冲洗膀胱,每日以碘伏消毒尿道口保持局部清洁。

3.血栓性静脉炎

(1)骨科病人有时由于手术中体位,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因此应避免在患肢做静脉输液,指导病人加强踝关节活动,有石膏固定者鼓励做肌肉收缩活动。

(2)病人若肢体瘫痪,应由护理人员做轻柔的被动活动和按摩。

(3)静脉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抬高肢体,制动,配合理疗,以硫酸镁湿热敷及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八)功能锻炼

1.初期:手术后1—2周内,此期病人体质虚弱。因此,应以休息为主。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鼓励病人尽早恢复活动。对脊柱或髋部的大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需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如上肢手术后,应让病人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时作耸肩、握拳动作,如为下肢手术后,应经常活动上半身和未被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2.中期:指从手术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腱、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手术切口创伤正在愈合。病情有所好转。手术部位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可根据病情,继续初期的功能锻炼,也可在初期功能锻炼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使全身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3.后期:指从骨、关节等组织疾病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加强锻炼,特别对活动功能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可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做徒手操,并配合是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小夹板固定是用小夹板作骨折局部外固定的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骨折。利用肢体生物运动学原理,通过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和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远端血液回流。嘱患者身体活动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

3、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必要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4、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如病人感到夹板固定内有任何不适,均不容忽视。小儿诉说不清,表现哭闹或燥动不安时,应详细检查。

5、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如皮肤色泽、肤温、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及患肢肿胀等情况,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剧痛、麻木无动脉搏动等现象,是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对缺血肢体严禁做按摩、热敷,防止增加局部代谢,加重组织缺血。

7、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8、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或压垫压迫形成溃疡及神经损伤。保持小夹板的清洁及皮肤卫生。

9、解除固定后,如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患者具体指导。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是石膏绷带为材料进行骨折固定或某些骨病、畸形进行制动的一种先行固定方法。

1、向患者说明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

2、打石膏前做好全身清洁卫生工作,如有伤口应做好换药工作。

3、按医嘱做好一切用物准备工作。

4、四肢石膏绷带应将手指足趾露出,便于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及手指足趾的功能锻炼。

5、在石膏未干前搬动病人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用力要均匀,勿用手指挤压,中途不可随便变换体位,注意保护石膏,以免引起石膏折断或变形和部分组织受压。石膏未干时,不能用毛毯或棉被等物覆盖,可用电吹风筒或射灯加速石膏干燥,注意勿烫伤病人。

6、应了解石膏固定位置及要求,垫好石膏窝形部位(如腰部、腘窝等)骨突部位勿与硬物接触。四肢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7、行石膏背心固定时,胸部不宜包裹过紧。嘱病人注意不宜进食过饱,坚持少食多餐,注意观察呼吸情况。

8、保持石膏干燥,避免湿污或损坏,如女性病人行髋人字石膏固定后应抬高床头5-7公分,防止小便倒流。

9、行石膏固定后及时将暴露肢端上的石膏污渍清洗干净。

10、保持床单衣物平整无皱褶、干洁,做好防褥疮护理,翻身时注意防止折断石膏壳,翻身后必须用枕头垫好。在寒冷环境中要注意病人的保暖,防止着凉;气候炎热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躯体大型石膏)

11、对新上石膏的病人应做好交班,经常检查露在石膏外的肢体血运及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观察石膏有否过紧或石膏凹陷而形成压迫性溃疡等情况。

12、若发现肤温低、肤色青紫或苍白、剧痛或麻木、动脉搏动扪不到等症状,是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立即将石膏剪开减压或拆除石膏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13、若石膏里面有切口,注意观察切口和石膏表面、边缘有否渗血迹,若发现渗血迹界面不断扩大,应报告医生。

14、拆除管型石膏时,应先在最薄弱部位纵形切开,再将切口逐渐扩大。

15、拆除石膏后,要用温水彻底清洗皮肤上死去的上皮组织。清除方法为用温热的湿毛巾浸湿擦去,而不可强行撕剥。

16、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舒缩和指趾关节运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牵引术护理常规

牵引是骨伤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既可使某些骨折或脱位的关节复位和固定,又可减轻骨与关节的疼痛、矫正畸形。常用的牵引方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 引。

一、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向患者详细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主动配合。

三、洗净患肢,局部备皮,皮肤牵引时,可在局部涂安息香酸酊,保护皮肤(婴儿 皮肤娇嫩,禁用此剂)。

四、凡新上牵引的患者,尤其是皮肤牵引,要严格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 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感觉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保证牵引效能,须注意以下事项: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保持患者于功能位置,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

3.牵引的方向不可随意变动。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绳应 滑动自如,被子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5.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皮 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骨牵引时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处3次,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六、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注意防止并发症,定时协助患者起坐,鼓励患者咳嗽,防坠积性肺炎;鼓励多 饮水,保持二便通畅;冬季给牵引肢体加棉套保暖。

外固定支架护理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手术,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4.手术前一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一2h始禁食。

5.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术后护理】

1.按臂丛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d度。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3.预防钉孔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乙醇点滴 2次。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一次。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健康指导】

1.嘱病人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 75%乙醇滴 2次,隔日更换敷料 一次。2.每日坚持功能锻炼。3.定期门诊复查。

4.发现钉孔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

牵引护理

一.定义

牵引是牵拉的意思。要达到牵引的目的,在牵引的同时,必须有一个能与牵引力平衡的作用力相反的反牵引力。在临床牵引时,最常用的产生反牵引力的方法就是抬高床脚,使身体向着与牵引力相反的方向滑动而构成反牵引力。二.目的

(一).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二).牵拉及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症等。

(三).矫正畸形。三.方法

(一).皮牵引法 皮牵引是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进行牵引。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法。此种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病人痛苦少。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容易把胶布拉脱。所以,一般用于小儿或老弱病人的骨折牵引或关节炎症时矫正与固定。

(二).骨牵引法 骨牵引法是用不锈钢针穿入骨骼,通过牵拉钢针直接牵拉到骨骼,故可称直接牵引法。优点是牵引力量大(一般可承受15-20kg),效果好,多用于青壮年及需要重力牵引者。缺点是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并有感染的机会。骨牵引经常穿针的部位有颅骨骨板(颅骨牵引)、尺骨鹰嘴(尺骨鹰嘴牵引)、胫骨结节(胫骨结节牵引)股骨髁上(股骨髁上牵引)、跟骨(跟骨牵引)。四.护理

(一)对新牵引的病人,尤其皮肤牵引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循环。患肢肢端可因纱布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可解除压迫。

(二)对皮肤牵引的病人,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三)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一0~一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

(四)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 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旁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五.预防并发症

(一)预防褥疮:牵引病人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褥疮,所以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护理人员要在晨、晚间护理时,用 50%乙醇按摩骨突处,搽涂滑石粉。如要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应保持牵引方向正确。尤其是颈椎骨折,不得扭曲头颅,翻身时头部与身体保持一致。

(二)调节饮食,增加营养的摄入: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多进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三)预防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由于牵引病人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痰不畅和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引起坠积性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应鼓励病人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以加强深呼吸,促进血循环,并有助于排净膀胱尿液。

(四)预防垂足畸形(足下垂):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有腓总神经通过,由于位置比较表浅,容易受压,胖总神经受伤后,可导致足背伸无力,发生垂足畸形。所以牵引病人应防止被褥等物压于足背,保持踝关节至90度。

六.防止感染 用 75%乙醇每日 2次点滴针孔处,直至拔除。如局部渗出、结痂,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不必去除。另外,为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皮肤或勾破衣被,用空抗生素药瓶套上(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青霉素瓶)。

七.注意检查皮肤 牵引所引起的皮肤溃疡胶布粘贴时会刺激皮肤,引起皮炎或皮肤溃疡。采用一次性皮肤牵引带,可防止皮肤炎症的发生。

八.定期做床上沐浴,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病人全身的清洁。冬天注意保暖,可用特制的牵引被盖严躯体。

九.功能锻炼 在整个牵引期间,为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除固定关节外,凡不被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十.吊带牵引护理

(一)枕颌牵引:用于颈椎病、颈椎半脱位、颈椎结核等,以牵拉颈椎之用,要求牢固、安全、舒适,务必注意带子不可压迫两耳及头面两侧。

(二)骨盆牵引吊带:用于牵拉脊柱,多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时,要抬高床尾,以产生反牵引。吊带必须合身。骨盆吊带的压力须作用在髂骨翼上,并保护骨突部位,以防发生褥疮。

骨折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1.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2.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 3.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 4.TAT测试,使用TAT;

5.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

6.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 7.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

8.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有异常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及时告诉护士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简要告知病人及家属采取的抢救措施(如包扎、固定、使用止血带等)的目的,教育家属保持冷静配合抢救,并根据情况留陪护; 2.安慰病人,减轻其恐惧感;

3.医护人员送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静脉滴注操作流程的关键点

1. 对瓶签和输液卡上的病人床号、姓名、药物是否一致,查对瓶内的液体有否异常。2. 问病人名,查瓶签和输液卡与病人口述的姓名是否相同。3. 进针前再看一次瓶签。

4. 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同时提醒自己。

5. 签输液卡时再对一次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等。6. 如是第一次静滴抗菌素,要查过敏史和皮试结果。

7. 给病人注射后看手表调滴速,告知病人不要自己调滴速。8. 将呼叫仪放在病人取用方便的地方。

上肢骨折护理

上肢骨折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肌肉拉力、积劳性损伤及骨骼疾病等原因而致上肢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的完整性破坏,称上肢骨折,上肢骨折常见症状有局部肿痛、瘀斑、运动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受伤肌体畸形,异常活动,可闻及骨擦音,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可见有垂腕、皮肤感觉异常等。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伤肢情况,包括疼痛、肿胀、出血、末梢血液循环及主动、被动活动,感觉变化,做好纪录。

3、如伤肢肿胀明显,皮肤发紫,持续性剧痛,指端麻木,要考虑发生骨筋膜综合症,应及时处理。【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患肢予软枕抬高,或上举悬吊,指导病人作握拳及腕关节的屈伸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2、耐心向病人讲述骨折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病人了解病情,使其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利于骨折的愈合功能的恢复。

3、各种外固定的护理

(1)夹板外固定病人的护理:保持夹板的清洁,松紧度的适宜,并及时调整,凹陷部位用棉垫垫好,预防压疮的发生。

(2)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石膏未干搬运病人时,采用双手掌扶托好,避免压出手指凹陷,从而压迫肢体形成压疮,对于开放性创口注意石膏内创口渗血或出血情况。

(3)牵引病人的护理:保持有效的牵引效能,年老病人应注意患肢的保暖,鼓励其坐起,咳嗽排痰,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

4、患肢予Ⅱ号膏外敷或频谱照射,治疗时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生活护理:定时为病人床上洗头,每天协助病人抹身,做好五送一剪的护理工作。

6、术前后护理(1)术前准备:

① 按骨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② 术前皮肤要清洁干净,石膏、夹板固定的要拆除后洗净污垢,修剪指甲。③ 有皮肤破损或张力性水泡,必须进行处理。④ 根据病人的情况备好石膏,夹板或弹力绷带。(2)术后护理:

① 按骨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② 术后根据病情,将患肢摆放在适当位置,促进血液回流。

③ 保持伤口敷料干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痛不适。

④ 密切观察患肢血运、肤温、感觉及指活动情况,并指导病人多活动患肢手指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

⑤ 保持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松紧适宜,三角巾悬吊患肢。

⑥ 术后第2天,如病情无特殊,可指导病人坐起或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促进康复。

7、饮食指导:患者伤后1-2周(初期),可进食易消化、活血化淤之品,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的食物。如:田七瘦肉汤、川芎鱼头汤等。第3-4周(中期)可进食强壮筋骨之品。如田鸡、猪骨、乳鸽等,第5-6周(后期)可进食补益肝肾壮筋骨之品。如:杜仲、羊肉、兔肉等。忌生冷、辛辣、燥热、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二便通畅。

8、功能锻炼:骨折早期局部反应明显,肿胀达最大限度,骨痂尚未形成,锻炼方法是在邻近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后期应加强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1)锁骨骨折在固定期间应每日主动锻炼握拳,伸屈肘关节、双手插腰后伸肩等活动,禁止作肩前屈动作。

(2)肱骨外科颈骨折早期可练习握拳,及肘、腕、手指活动,1周后可作耸肩运动,2-3周内作小范围的划圈活动,4周后可作上举、后伸、外展等运动,6周后可练习爬墙、拉锯式、梳头式等运动。

(3)肱骨髁上骨折早期1-2周内进行握拳,伸指和屈伸腕关节等活动,中期3-4周内行耸肩等活动,后期解除外固定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禁止使用暴力屈伸肘部。(4)前臂骨折病人在固定期可练习手指活动及肩关节活动,拆除固定后开始练习肘关节的伸直、屈曲、旋前、旋后等。【辨证施护】

一、气滞血瘀(早期)

证候:骨折后1-2周的时间,血脉受阻,气滞血瘀,伤肢肿痛较甚,有散在瘀斑,肤温偏高,患肢活动受限,舌红边有瘀斑,苔黄干,脉弦紧。

1.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瘦肉汤,鱼生汤,金针木耳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予活血化瘀之中药口服,宜温服。

3.局部敷予Ⅱ号膏或四黄水蜜合频谱照射,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气血不和(中期)

证候:伤后3-4周的时间,患处肿胀,疼痛逐渐减轻或消退,瘀斑逐渐消散祛尽,经脉尚未通畅,肤温正常,骨折处初步连接,原始骨痂已开始逐步形成,但筋骨酸软时有作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缓。

1.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党参黄花瘦肉汤,当归川芎鱼头汤,续断猪脚筋汤等。

2.中药宜温服。

三、肝肾亏虚(后期)

证候:伤后4-5周,骨折经早、中期治疗后瘀血祛除,肿胀消退,筋骨连接,已近愈合,但骨折尚未坚强,并常有气血虚弱,筋肉萎缩肢体乏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舌淡苔薄少,脉细缓。

1.加强病人的情志调护,久病病人易表现为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所以一定要促其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睡眠有规律。

2.饮食宜补益肝肾,如杜仲,枸杞子煲猪骨、羊肉、兔肉等,忌生冷、辛辣、燥热刺激之品。

3.予补益肝肾的中药口服宜温服。

4.后期患处予舒筋活络、散肿的中药熏洗。

下肢骨折护理

下肢骨折是直接或间接外伤,以及骨骼疾病等原因导致下肢骨的连续中断或骨的完整性破坏称下肢骨折,下肢骨折常见的症状有肿痛、瘀斑、畸形,活动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合并有腓总神经损伤时,可见有足下垂、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异常。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情况及有无开放性创口。

2、观察患肢肿痛、血运、肤温、感觉及趾活动情况。

3、观察有无足下垂、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消失,患肢持续肿胀,剧痛、皮肤发紫、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腓总神经损伤及筋膜室综合症的表现。【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患肢予软枕抬高外展中立位摆放,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收缩和趾踝关节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2、耐心向病人讲述骨折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病情,使其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利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3、协助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使病人舒适,防止骨折移位。

4、加强生活护理,按摩受压部位,定期洗头,协助病人擦身,满足病人的生活所需。

5、注意二便的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多食水果及新鲜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6、各种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1)夹板外固定病人的护理: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2)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按石膏托外固定护理常规。(3)牵引病人的护理:按牵引护理常规。

7、手术前后护理(1)术前准备

① 按骨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② 清洁肠道,必要时导尿,停留尿管。

③ 备皮时要扶托好骨折两端、防止加重病情引起疼痛。

④ 根据病情作好术前备血、备石膏、弹力绷带,或负压引流球。(2)术后护理:

① 按骨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② 术后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患肢予软枕抬高。

③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④ 保持伤口敷料干洁及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准确判断出血量,并记录好其色、量、质等情况,协助病人侧卧时勿使引流管扭曲和压迫。

⑤ 密切观察患者血运、肤温、感觉及趾活动情况,并指导患者多活动足趾、踝关节、股四头肌舒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⑥ 密切观察伤口疼痛的情况,保持止痛盒处于完好通畅的使用状态,如病人确定疼痛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⑦ 加强生活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的发生。

⑧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之品,如:乳鸽汤、水鱼汤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忌生冷辛辣肥甘之品。

8、饮食指导:

伤后1-2周(初期):可进食易消化,活血化瘀之品,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性食物,如:田七瘦肉汤,川芎鱼头汤等。

第3-4周(中期):可进食强壮筋骨之品,如:田鸡、猪骨、党参、乳鸽等,后期以补益肝肾为主,如杜仲、龟甲胶、羊肉、兔肉等,忌生冷、辛辣、燥热、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二便通畅。

9、功能锻炼:骨折早期局部反应明显,肿胀达最大限度,骨痂尚未形成,锻炼方法是在邻近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后期应加强全面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1)股骨颈骨折,整复固定后应加强全身锻炼,预防后期卧床而发生三大并发症、败血症等,鼓励患者作呼吸、扩胸运动,患肢趾踝关节活动,股四头收缩锻炼。内固定3个月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3个月后检查有骨痂生长,才可不负重扶拐步行,可作不负重的功能锻炼,半年后如无异常可负重下地行走。

(2)胫骨平台骨折,早期可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2周后可逐渐锻炼,直腿抬高和膝关节的轻度、屈伸活动,屈伸度不宜超过30°,6周后可扶拐部分负重,由体重的1/4开始,再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负重程度。(3)胫腓骨骨折的功能锻炼: 第一阶段:(骨折后1-2周)整复固定后可指导患者作踝、足部关节屈伸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然后放松。跟骨牵引者,还可用健腿和两手支持体重抬臀部。第二阶段:(伤后3-4周)除继续更有力地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外,患者可作踝关节的背伸运动,稳定性骨折从固定2周起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抬腿及屈膝活动,而后再慢慢地到几个关节协同锻炼,3周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第三阶段:(伤后5-6周)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关节的活动,在病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无论活动次数及范围都可加大,锻炼过程中骨折处若无疼痛,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行走,合并作牵引的病人解除牵引后扶拐逐渐负重,直到临床愈合,解除外固定为止。第四阶段:(伤后7-10周)除在固定期间所控制的某一方向关节活动有待继续锻炼恢复外,可以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辨证施护】

同上肢骨折辨证施护。

胸腰椎骨折护理

胸腰椎骨折脱位,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好发于活动范围较大的椎体,如第11-12胸椎,第1-2腰椎。症状见胸腰部疼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伴有腹膜后血肿者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合并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者,可出现相应神经脊髓支配区域运动、感觉障碍,甚至大、小便失禁。相当于中医药范畴的“背脊骨折”、“腰骨损断”、“背脊骨伤”。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胸腰部疼痛及腹胀痛的性质。

2、肢体的活动感觉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

3、大、小便的情况。【一般护理】

1、注意休息,患者宜平卧硬板床,可卧薄海绵垫,胸腰椎骨折部垫薄软枕。

2、要经常巡视病房,多与病人交谈,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恐惧感,增强治病的信心。

3、移动患者过床中必须保持脊柱直位。需3人同时托住患者头颈肩、腰部和下肢,保持患者躯体伸直,轻放在车床上或病床上,另一种方法是躯体下放折叠的双层大单,约与躯干长,需3人,其中2人各站一边,托颈及拉紧床单,另一人托下肢,同时用力搬动过床,切勿使躯干扭屈或旋转。

4、翻身:每2-4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改变受压部位,检查按摩骨突部。应向患者解释配合护士翻身的方法,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胸前,站在患者翻向的一侧,一手扶患者对侧肩部,另一手扶对侧臀部,同时保持一直线翻向近侧。另一种方法:先将患者双下肢屈曲,一手托肩,另一手托臀,双手协同将患者由仰卧变侧卧,或由侧卧变为仰卧。

5、术前准备:

(1)按骨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术前指导患者食半流食物,了解患者大、小便情况,如大便不通、便秘、有腹胀,应向医生汇报,按医嘱给予泻药或保留灌肠、通便,小便困难或手术复杂的应术前按医嘱导尿停留尿管。

6、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先平卧2小时后可取交替侧卧位。

(3)术后6小时患者无腹胀、呕吐等胃肠不适症,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术后第一天可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

(4)停留尿管的按停留尿管的护理。

(5)注意双下肢活动及感觉情况、大小便情况与术前作对照。

(6)保持切口敷料于洁,如伤口有尿渍污染或渗血多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

7、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起床要戴腰围,当第一次起床要有医护人员在床边帮助指导,先由医护人员帮助戴合适腰围,摇高床头取45°的半坐卧位,时间长短因人而定。下地站立时,亦由医护人员指导帮助下床,在床头站稳后,双手叉腰挺胸慢行。

8、饮食宜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饮食,佐以活血祛瘀、食物纤维高之食物,如瓜果、蔬菜,忌酸辣、烟酒、刺激食物。

9、功能锻炼:

(1)直腿抬高及双下肢踩单车法:骨折脱位或术后第一天即可锻炼。

(2)五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五点支撑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起即可练功,对于不稳定骨折,需卧床1-2周后开始练功。

(3)三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此法可根据体力,于伤后2-3周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次数。

(4)飞燕点水法:患者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型,如飞燕点水姿势。适用于3-4周开始练习。

(5)上肢外展扩胸运动,以及手指、足趾、踝关节活动。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

10、出院后仍应注意休息,继续卧硬板床,可放合适的软褥垫,但床铺要平坦,长时间卧床患者骶尾骨要定时按摩,定时翻身侧卧位。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半年至一年。3个月内勿急蹲、急转身、弯腰动作,继续戴腰围、石膏背心保护3-6个月。一年内勿担抬重物。【辨证施护】

一、气滞血瘀:属骨折早期(即1-2周内)

证候:胸腰部疼痛,有瘀斑、低热、疲困乏力、烦躁口干、大便秘结、腹胀、胃纳欠佳、舌暗红、苔厚腻或薄黄腻、脉弦滑。

1.患者腹胀痛,肝气不通,大便不行,按医嘱给予番泻叶10-15g,加陈皮5g焗水饮,或大黄60g、元明粉60g煎水200ml保留灌肠。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佐以活血祛瘀之品:如蔬菜、鱼片、金针云耳蒸瘦肉,田七煲鸡汤或青蛙汤。水果类:大蕉。饮开水、蜜糖水等润肠通便,忌食奶类、辛辣、煎炒之品。3.中药宜温服分服。

二、营卫不和:属骨折中期(3-6周)

证候:气滞血瘀逐步消除,腹胀痛减轻,筋骨断裂处初步连接,胸腰部疼痛明显减轻,体温正常,但筋骨酸软,时有作痛,瘀血尚未化尽,经脉还未完全畅通,气血仍欠充旺。舌质紫暗脉细而涩。

1.饮食宜接骨续筋和营生新养血通络饮食。如田七炖鸡汤,淮山、次实、大枣、当归、枸子、党参、鸡脚煲猪脊骨汤、莲藕鲫鱼鸡脚汤等等。2.中药宜温服。

三、肝肾不足:属骨折后期(7-8周以后)

证候:瘀去骨接已近愈合,但因气血耗损,瘀血凝结,腰膝酸痛,屈伸不利,肢体乏力,眩晕失眠,舌泼胖或红而干,脉沉迟或弦细数。

1.饮食宜:滋补肝肾、调养气血、强壮筋骨之品,如芝麻糊、黑豆煲鸡脚汤,党参、北芪、枸子、淮山、大枣煲鸡脚汤或参类补品,杜仲煲猪脚筋汤等等。

2.中药宜饭前空腹温服。分一至二次服,服药期间应禁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外伤性截瘫护理

外伤性截瘫皆因脊髓、马尾神经或脊髓与马尾神经复合损伤所致,可致人终生残废,应充分重视,及时治疗。临床表现,损伤以躯干和肢体运动与感觉反射完全或部份消失,鞍区感觉亦消失,膀胱、直肠和性功能失常,二便不通或失禁,出现四肢瘫痪,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瘫痪,如高位截瘫则高热或低温,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古称该部为“致命之处”。相当于中医范畴的“体惰”。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

2、注意肢体的活动,感觉和反射,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

3、注意大、小便情况。【一般护理】

1、患者宜平卧在薄海绵褥垫或气垫的硬板床,皮肤和床单、被褥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粪便污染,若已污染需及时更换床单,并用温水洗净皮肤。骨突部位应用气垫,软枕或棉圈保护。颈椎骨折患者戴颈圈。

2、要经常巡视患者,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关心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颅骨牵引者:(1)按颅骨牵引术后护理。(2)如无卧气垫床时,视截瘫类型,骶部垫气圈。

4、每2-4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改变受压部位,按摩骨突、褥疮好发部,同时拍背。翻身前,应向患者解释配合护士翻身的方法,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胸前,有颅骨牵引的由专一护士托下颌沿枕骨纵轴略加牵引力,另一护士扶对侧肩部及臀部同时转至对侧,头枕于预先准备好的小枕头上,背部及胸前,两腿之间各放一软枕头垫好,使患者舒适保持脊椎正常生理线。双跟垫棉圈,双下肢保持功能位,用软枕抬高或摇高床尾架,防止足下垂,用枕头或砂袋保持背屈90°,移动患者过床中切忌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动。

5、术前准备:

(1)按骨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颈部手术备适合的颈围带入手术室以备术后固定颈部。(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4)术前晚餐指导患者食半流质。

(5)颈部手术床边备急救用物:吸痰机(治疗包、0.9%生理盐水、吸痰管)气管切开包。

6、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2)术后平卧位。

颈椎手术:按颈椎手术后护理常规。

胸、腰椎手术:按胸、腰椎手术后护理常规。

(3)术后6小时患者无自觉腹胀,呕吐等胃肠不适症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术后第一天可普食,但要清淡,易消化,如瘦肉、鱼等食物。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肺炎,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或口服祛痰止咳的蛇胆川贝液,减少咽喉分泌物。

(5)注意肢体活动及感觉,反射、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及大小便情况与术前对照是否有好转。

(6)后期训练迅速建立反射性排便,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坐位排便,并给以

适当刺激,如增加腹压,以手按压下腹部,或扩张肛门,日久能使结肠收缩及肛门括约肌松驰,形成反射,以达到自行排便。

7、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指导患者生活起居,如胸、腰段骨折引起截瘫的患者,起床要戴腰围,颈椎骨折的要带颈围固定。第一次起床前摇高床头,取45°的半坐卧位,时间长短因人而定,目的为患者起床体位适应。起床、坐或站立应有医护人员或家人在旁。慎用热水袋及照灯的距离,以防烫伤患者。

8、饮食:早期患者有腹胀痛应禁食,3天后视患者腹胀痛缓解情况,可进半流饮食或普食(宜低脂、高钠、高铁、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饮食)。2周后进食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量多餐,口味和形式应采用多样化,以便刺激患者的食欲。

9、功能锻炼:

(1)受伤早期,在保护脊柱的稳定性的同时,对未受累的肢体及肌肉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重点为颈项,上肢及腰部。多做深呼吸、腹肌锻炼,可以借助于器械进行,如扩胸器,握力计,哑铃,上肢及下肢功能锻炼器。对瘫痪的下肢,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帮助下每天进行被动活动,活动由足趾开始,循序锻炼踝、膝、髋关节的屈伸活动,预防爪形及足下垂的发生,可用护足架或在足下放一竖枕或砂袋托起。

(2)三个月后可练习抓住床上支架坐起,或坐轮椅活动,继而练习站立位所需要的平衡动作,站立时应特别注意膝部的保护。防止摔倒,可采用靠墙、手扶双膝法,或用简便、轻巧的下肢支架保护,在双杠扶手中学习站立。(3)站稳后,再练习前进和后退步行动作。

(4)最后练习双手扶拐行走,以便生活自理,到户外活动。(5)在整个功能活动期间,可配合按摩,针炙、理疗等。

(6)根据截瘫的平面和功能恢复情况,应做为职业训练,如编织、写字、画图,打算盘等,使患者学会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0、出院后仍注意休息,卧硬板床,垫簿软垫,但床铺要平坦、干净,如胸、腰椎髓损伤应继续戴腰围或石膏背心,颈椎髓损伤,继续戴颈围或石膏围颈保护3-6个月,注意不能长时间低头看书,枕高与肩背高度适宜,3个月内头颈部不能急剧转,胸腰髓损伤继续3-6个月腰背肌功能锻炼。【辨证施护】

一、气壅血凝

证候:受伤以下肢体麻木不仁或萎弱不用,或感觉过敏,或灼样疼病,受伤部位肿胀,少腹胀满,大便不通,小便或二便失禁,血瘀发热、舌红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数或弦紧。

1.患者脏气不通,少腹胀满,大便不行,护士帮助或指导患者按顺时方向按摩腹部,按医嘱给予番泻叶10-15g加陈皮5g焗水饮或大黄60克,元明粉60g煎水300ml作保留灌肠。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如蔬菜,鱼片,金针云耳蒸瘦肉、田七煲青蛙或鸡汤。水果类,如大蕉、香蕉,忌奶类,辛辣,煎炒之品。3.中药宜温服。

4.气机不利或失禁,给予拔火罐,关元(双)水道,艾灸或针灸三阴交、关元等穴。

二、气虚血瘀:

证候:气滞血瘀逐步消除,少腹痛减轻,筋骨断裂处初步连接,体温正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肢体痿软无力,消瘦,关节僵硬,舌质淡暗,脉细而涩。

1.饮食宜补气接骨续筋的饮食,如田七炖鸡汤、淮山、枸杞子、大枣、当归、党参、煲鸡或猪脊骨汤、参汤等。2.中药宜温服。

3.每日活动关节,按摩肌肉,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强直和肌肉挛缩。4.针灸治疗: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环跳等穴。

三、肝肾不足:

证候:脾肾阳虚,督伤络阻,阳气不能煦达,因而出现腰不举,四肢软弱无力。痉挛性瘫痪,身体消瘦,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淡,脉细。

1.饮食宜温补脾肾,温经通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羊肉,猪肝肾,准山、茨实煲猪骨或瘦肉汤,杜仲煲猪肾汤,沙参、天竹煲瘦肉汤,元肉、党参煲瘦肉或兔肉汤饭。2.中药宜饭前空腹温服,服药期间应禁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神经根而引起坐骨神经痛。其主要症状有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小腿、足背外侧、足跟和足底外侧有麻木感,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在久行久坐、打喷嚏、咳嗽、用力排便时均可加重腰腿痛症状,经卧床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腰腿痛的性质、部位、发作时间,卧床休息后能否缓解。

2、注意观察患者步态、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者可出现跛行。

3、注意观察有无出现马鞍区麻痹及双下肢神经根压迫症状,因为突出巨大时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而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不全瘫痪(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一般护理】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保持湿温度适宜。

3、多巡视病房,与患者交谈,向患者介绍同种疾病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顾虑和担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安心配合治疗。

4、绝对卧硬板薄软垫床,勿久行久坐,有咳嗽、便秘或二便失禁或双下肢不全瘫痪等情况应对症处理。

5、腰椎牵引的方法及其护理:

(1)电动骨盆牵引法:牵引力30-40kg为宜,有时可按照患者的体重来牵引。每天1-3次,每次20分钟,牵引时绑带松紧度适宜。若牵引后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者,则不宜继续牵引。(2)持续牵引法:患者仰卧硬板床,床尾抬高15°,套上骨盆牵引带,负重15kg,腰下垫一薄枕,二便及进食时可暂停,其余时间应持续牵引,牵引时间为2-3周左右。

5、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时可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借以加强腰部的稳定,尽可能减少腰部损伤。

6、腰椎管造影术后的护理:

(1)取半坐卧位,嘱患者禁食4小时。

(2)按医嘱快速补液,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4小时后嘱患者进食并多饮水促进排尿,以利造影剂迅速排出。

(3)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不适。

7、术前准备

(1)按骨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禁止吸烟,有肺部感染、便秘、泌尿系感染应及时对症治疗。(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

(4)术前3天练习俯卧位,每天2-3小时,以适应术中体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以便于术后护理。

(5)购买一副合适的腰围备用。

8、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2小时去枕平卧位以压迫伤口帮助止血,2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交替侧卧,翻身时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和屈曲,翻身后按摩肩部、背部、骶尾部,并置一软枕于背部使患者呈45°舒适位。

(3)注意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勿扭曲和受压,定时倾倒引流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如引流液为淡黄色液体,怀疑脑脊液外漏,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将引流球负压排空,暂停引流。(4)注意观察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

(5)预防并发症: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多作咳嗽动作,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以防止泌尿系感染。

(6)术后要卧床休息至医生吩咐可戴腰围后方可坐起,离床活动。

9、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勿作急蹲、急转身、急弯腰及搬重物。

10、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可指导患者作直腿抬高蹬腿活动。第二天双下肢踩单车样功能锻炼,如兼髂骨取骨植骨术的患者则不宜练习五点式、飞燕式等功能锻炼。

11、出院后仍应注意卧床休息,劳逸结合。一般3个月内戴腰围下地活动,半年内勿弯腰搬重物。让患者知道,虽然已治愈,平素应注意枕头不宜过高,勿久行久坐久站,挑、抬重物时要注意重力平衡,以防扭伤腰部而致复发。【辨证施护】

一、风湿痹阻

证候: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1.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可用热水袋热敷痛处,减轻疼痛,使病人舒服。2.饮食宜祛风湿、通络之品,如千斤拔狗脊煲猪尾汤,北芪煲南蛇肉汤,忌食动风之品,如公鸡。

3.中药宜温服。

二、寒湿痹阻

证候:腰腿痛泛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1.注意保暖,勿让腰腿部受凉。可用热水袋热敷腰腿痛部位。

2.饮食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鹿筋煲花生汤,大蒜焖羊肉,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

3.忌卧竹席、凉垫。

4.日间适当活动:如做太极拳。5.中药宜温服。

三、湿热痹阻

证候:腰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1.局部忌用温热疗法,如照灯、蜡疗等。

2.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瘦肉汤,车前草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辛热燥辣之品,如葱、蒜、胡椒等。3.中药宜凉服。

四、气滞血瘀

证候: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1.注意保暖,腰部适当制动,戴腰围后方可离床活动。

2.饮食宜活血祛瘀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鼓励患者多饮水,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3.中药宜温服。

五、肾阴虚衰

证候: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则重,少气懒言,面色胱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萎,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1.按摩腰腿痛部位。

2.注意保暖,天气冷时及时添加衣服,必要时可给热水袋敷腰部及四肢。

3.饮食宜温补脾肾,如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断杜仲煲猪尾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4.中药宜温服。

六、肝肾阴虚

证候: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1.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劳。

2.饮食宜滋阴清热之品,如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或海参。忌辛辣香燥之品。3.心烦不寐者,睡前可适当饮热牛奶或热水泡足。4.中药宜温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护理上辨证施护如下。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保持湿温度适宜,使患者在舒适、美观的环境中安心治疗和休养。.做好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做好入院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向患者介绍同种疾病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顾虑和担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安心配合治疗。

3. 患者疼痛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卧硬板薄软垫床,睡一个枕头为宜,腰腿部适当制动,指导患者呈轴式翻身,勿久行久坐,恢复期勿长时间直立行走,坐立位时,必须佩戴腰围保护和支撑腰部。.按医嘱予腰腿部蜡疗、干扰电电疗、神灯照射,或采取骨盆牵引、针灸、按摩、拔火罐等治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祛瘀,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达到止痛的目的。5 .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做好生活上的护理,协助床上擦浴,每周洗头,使患者舒 适。扶持患者下地行走,防止跌仆。.注意患者的腰腿痛缓解的程度,观察治疗后的效果,使用蜡疗、敷药膏的患者,要观察皮肤的变化,有无灼伤或皮肤过敏的现象,及时给予处理。.鼓励便秘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嘱患者揉按腹部2~3次,促进肠蠕动。排尿困难时,可予艾炙关元、气海,针刺三阴交等穴,以疏通经络,促进排尿反射。

8. 按医嘱给予消炎镇痛、营养神经、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的药物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9. 饮食宜营养易消化、活血祛瘀、强筋壮骨之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10. 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及双下肢踩单车,蹬腿样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背肌力、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

二、辨证施护

(一)风湿痹阻

症候 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施护

1. 腰腿部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勿当风受凉,尤其在阴雨天及夜间,勿卧潮湿之地。可用热水袋热敷痛处,减轻疼痛,使患者舒服。

2. 观察腰痛及腿痛程度、性质,疼痛剧烈时及时作出对症治疗。3. 腰部予追风膏外敷,配合频谱、蜡疗及拔火罐以祛风除湿止痛。4. 采取推拿、针炙治疗方法,达到疏通经络、止痛的目的。

5. 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在保持腰背平直的状态下做床上活动,下地时戴腰围保护腰部。6. 饮食宜祛风湿通络之品,如千斤拔狗脊煲猪尾汤,北芪煲南蛇肉汤,忌食动风之品,如公鸡。

(二)寒湿痹阻

症候 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施护

1.腰腿部注意保暖,勿受凉,尤其在阴雨天及夜间,夏天时不卧竹席、凉垫。2.局部予蜡疗、中药薰洗,以温经散寒、止痛。

3.指导患者进行蹬腿、踩单车样运动,促进血液循环。4.予中药“四子散”热熨腰腿部,温通经络。

5.对转侧不利的患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使患者舒适。

6.饮食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鹿筋煲花生汤,大蒜焖羊肉,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

(三)湿热痹阻

证候 腰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施护

1. 卧床休息为主,注意各大关节保暖,下床活动时可戴腰围保护和支撑。2. 观察腰痛及腿痛程度、性质,疼痛剧烈时及时作出对症治疗。

3. 予四黄水蜜冷敷,以清热解毒止痛,局部忌用温热疗法,如照灯、蜡疗等。4. 协助患者做好生活上的护理。

5. 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瘦肉汤,车前草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辛热燥辣之品,如葱、蒜、胡椒等。

(四)气滞血瘀

证候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施护

1.观察腰痛及腿痛程度、性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2.腰部予Ⅱ号膏外敷,配合频谱、干扰电治疗以活血化瘀止痛。3.采取推拿、针炙及拔火罐治疗方法,达到疏通经络、止痛的目的。4.卧床休息,腰腿部制动,下地时戴腰围保护腰部。5.协助患者做好生活上的护理。

6.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鼓励患者多饮水,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

(五)肾阴虚衰

证候 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则重,少气懒言,面色胱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萎,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施护

1. 注意保暖,天气冷时及时添加衣服,必要时可给热水袋敷腰部及四肢。2. 按摩腰腿痛部位。

3. 做好情志护理引导患者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恼怒。4. 遵医嘱予四子散热熨腰腿部。5. 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劳。

6. 汗多者及时擦干,勿当风换衣,可予浮小麦煎水代茶。

7. 饮食宜温补脾肾,如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断杜仲煲猪尾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六)肝肾阴虚

证候 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施护

1. 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劳,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症状缓解后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晒太阳。

2. 加强患者的情志调护,保持心情愉快舒畅。夜间失眠的患者,睡前服用莲子羹、灯芯茶或牛奶等,给予开天门、温水泡脚,以促进入睡。

3. 鼓励患者进行四肢关节及腰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4. 针刺委中、环跳、承山、阿是穴、肾俞、足三里等穴,以舒通经络,减轻腰腿痛。5.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出汗时及时抹干,口干可予麦冬、沙参、红枣泡茶饮。

6. 饮食宜滋阴清热之品,如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或海参,忌辛辣香燥之品。

膝关节骨关节炎护理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指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及产生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病变关节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好转,即“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运动受限。本病属中医的“骨痹”、“膝痹”范畴。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膝关节有无红肿热痛变化,疼痛时的特点。

2、注意病人膝关节活动的情况,有无合并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3、使用消炎止痛药,要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出血时间延长等不良情况。【一般护理】

1、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下肢。

2、进行必要的锻炼,以维持肌力和保持关节活动,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损伤。

3、膝关节予频谱灯照射、蜡疗或干扰电理疗、敷药按摩等,减轻肿痛,改善活动功能。

4、保持石膏托固定或行皮套牵引制动下肢活动,要保持石膏固定松紧适宜。牵引效能良好,防止压疮的发生。

5、病人因体位改变,出现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应立即扶病人平躺,协助医生帮助病人松解关节,减轻疼痛。

6、术前准备

(1)按骨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人同膝关节镜术前护理。(3)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同膝关节置换术前护理。

7、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2)按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8、病人行走不方便,卧床期间,要做好生活护理,定时洗头抹身、修剪指甲胡须,整理床单位,使病人舒适。

9、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10、功能锻炼

(1)急性期:关节有红肿热痛时,应尽量避免站立行走,多卧床休息,可以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缓解期:鼓励病人逐步做膝关节的主动练功,应注意练功,必须循序渐进,开始时练习行走,逐步增加到上下楼梯,做卧位或坐位蹬腿动作,每天三次,次数逐渐增加,还可以做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锻炼等,练功时,以关节不感到过度疲劳和持续性疼痛为标准,过度是不适宜的。【辨证施护】

一、肝肾不足:

(1)证候:关节酸痛反复发作,无关节变形,或有膝内翻或筋骨外移,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2)饮食宜补益气血,益肝肾,温经通络,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

(3)中药宜分次温服。

(4)做好病情观察,防止病人跌倒损伤。

二、气血虚寒:

证候:关节肿痛,遇寒则发,劳累加剧,形体浮肿,面色苍白,喜暖怕冷,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脉细弱。

(1)注意饮食,宜补益气血,温经壮阳之品,如参芪当归煲粥,乌鸡熟地汤。(2)中药汤剂宜温服。

(3)膝部予艾灸,热敷或蜡疗,可温通经络,祛寒止痛。

三、风寒痹阻:

证候:膝部肿胀,膝关节内有积液,膝部酸重,活动不便,疼痛缠绵,阴雨寒湿天气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1)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2)中药汤剂用温服。

(3)予祛风散寒的中药外洗患处,加强热疗,热敷。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护理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其症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儿童,但3-5岁左右儿童最常见。其症状为局部红、肿、热、痛、有波动感,甚至皮肤破损溃流脓,关节活动受限。全身出现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属中医的“附骨疽”范畴。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防止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及功能活动情况。

3、注意大剂量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观察有无发生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引起腹泻、真菌性口腔引起口腔溃疡。【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以保护患肢和减少体能消耗。

2、按医嘱及时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保持液体顺利输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度平衡。

3、多关心体贴病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患者的忧虑,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患肢制动以减轻疼痛,密切观察其血运及趾(指)活动情况,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

5、注意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并观察口腔粘液以防止发生霉菌感染。

6、局部脓肿形成时要及时穿刺抽取或切开排脓,切开后置管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量的多少,颜色等,定时更换引流袋。

7、如窦道口愈合后给予舒筋活络之剂外洗。

8、鼓励病人多饮水、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之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9、患部予四黄水蜜外敷,若有窦口先用凡纱覆盖,敷药后注意观察皮肤情况。【辩证施护】

一、初期

证侯: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很快出现恶寒发热,病变关节疼痛,压痛,不能完全伸直,活动受限。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1.患肢予功能位制动而缓解疼痛,如牵引、夹板固定等。2.体温在38.5℃以下可针刺风池、大椎等穴。

3.嘱病人多饮水,多食清淡可口、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瘦肉汤,绿豆粥,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局部外敷四黄膏。并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二、成脓期

证候:全身呈中毒性反应,如高热,寒战,体温可达40-41℃。头痛、恶心及呕吐、抽搐甚至昏迷。病变部位剧痛、拒按,有波动感,患肢活动功能障碍,患者口干,舌燥,苔黄腻,脉数。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1.观察患者神态,面色等意识反应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或用药物降温。如肌注柴胡注射液或用氨基比林。

3.患肢制动。如用石膏托、夹板固定或牵引固定。

4.饮食以清热之品为主。如冬瓜、瘦肉、绿豆粥、菜粥、西洋菜汤等,忌食辛辣、燥热之

品。

三、溃脓期 证候:脓肿突破皮肤而外溃,如脓液流出顺畅彻底,则自行痊愈。否则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脓出清稀,量少,全身急剧症状减退,而虚弱体征突出,精神疲倦,面色无华,舌苔少而舌质淡,脉细而数。患肢肌肉痉挛,关节强直或活动障碍而转化为慢性骨髓炎。

1.急性期过后,可去除制动固定,如牵引及夹板固定等,鼓励患者作患肢不负重的功能锻炼。

2.给患肢做手法按摩或理疗。

3.食以清补之品:如鸡蛋、白鸽、瘦肉、鸡肉等,可煲北芪、淮山、杞子、大枣汤,可配合服用北芪口服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使脓液排尽,窦道愈合。

慢性骨髓炎护理

慢性骨髓炎大多数是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演变而来,即在急性期症状消退或手术治疗伤口封闭后,因仍有病灶未完全消灭,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受轻伤时,又急性发作,出现红肿或破溃,其典型症状是长期有不愈合的窦道口,数量不一,时常流出稀薄的脓液或小块的死骨。急性复发时局部红、肿、痛、患肢肿胀,皮肤水肿,皮肤上有多处与骨粘连之疤痕,窦道多处于疤痕中间,并有脓液排出。全身为慢性病容,如贫血、消瘦、体温稍高等。属中医的“慢性附骨疽”范畴。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同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情观察。

2、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破损、褥疮等情况。【一般护理】

1、同化脓性骨髓炎的一般护理

2、因病人长期消耗,呈营养不良状态,应鼓励病人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消化食物,制作时注意病人口味,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及营养素的搭配。

3、根据医嘱可给予输入新鲜血液,纠正贫血或输入白蛋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经常与病人谈心,讲一些关于病情的治疗方面的情况及一些同病种被治愈的例子,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量满足其生活所需。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指导病人做好患肢的功能锻炼,按摩患肢肌肉、关节、以防止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6、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关节强直、屈曲、内外翻畸形,患肢增长或缩短,病理性骨折或脱位。【辩证施护】

1、慢性骨髓炎的急性发作期,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辩证施护处理。

2、慢性骨髓炎多为气血、肝肾不足,应要加强饮食护理,饮食以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肝肾不足型,以补肝肾为主。饮食以杜仲、杞子、莲子瘦肉汤或乌鸡汤。脾胃虚弱型,以补脾胃为主。如北芪、淮山、党参、薏米煲猪骨汤。

3、伤口未愈合,要保持敷料干洁,每天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化脓性关节炎护理

化脓性关节炎是指细菌引起的关节滑膜感染,小儿多见。膝关节和髋关节常为好发部位,多为单侧。临床表现为有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脉洪数,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和皮肤灼热,积脓多时有波动感。患者往往处于关节松弛的位置,如在髋关节的呈屈曲外旋位,在膝关节的呈屈曲位,关节附近肌肉痉挛,病人常不愿活动患肢。相当于古代所指的“关节流注”范畴。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全身中毒变化,全面了解血压,脉搏、体温情况。

2、观察关节局部变化,如红、肿、热、痛、关节积液情况,以及关节活动。

3、注意观察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高热患儿要及时降温,严密观察意识状态,防止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治疗本病需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因此除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外,还要警惕发生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表现为腹泻,大便如泔水或蛋花汤样;真菌性口腔炎则出现口腔粘膜溃疡等。

5、注意观察局部冲洗引流液的量、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以保护患肢和减少体能消耗。

2、患肢固定,保持患病关节功能位,防止非功能位挛缩或僵直,减轻疼痛并可预防病理性脱位。

3、保持液体输入顺利,以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4、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负担。多巡视病人,及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解除其孤独无助感。

5、对症护理:

(1)局部制动,目的是使患部得到休息,减少炎症的扩散,减少肌肉痉挛疼痛,达到有效牵引。石膏固定后,保持绷带包扎松紧适应,防止压疮。

(2)关节穿刺及冲洗:目的是吸出关节渗出液,及时冲洗出纤维蛋白和白细胞释出的溶酶体等有害物质,冲洗时由一侧针口处注入注射用生理盐水,使由另一侧流出,反复清洗,直至流出液变为清亮,然后注入抗生素。

(3)局部外敷四黄水蜜或双柏散,以消肿止痛。

6、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饮水或果汁,多进食,以及时补充液体。如痩肉粥,紫草绿豆薏仁痩肉汤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辛辣助火,荤腥发毒,如大蒜、公鸡、虾、蟹、葱等。后期宜滋阴清热,解毒为主,如冬虫草炖鸡,水鱼汤,淮杞痩肉汤,沙参玉竹痩肉汤。

7、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如趾,踝关节的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患肢以软枕抬高,患肢固定保持患病关节功能位,防止非功能位挛缩或僵直,减轻疼痛并可预防病理性脱位。急性炎症期,患肢可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运动,可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改善关节功能。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未明显破坏者,体温平稳后二周,即可鼓励病人逐渐进行关节伸屈功能练习,同时辅以理疗。【辨证施护】

一、初期

证候: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很快出现恶寒发热,病变关节疼痛、压痛、不能完全伸直,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有营养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2.体温在38.5。C以下可针刺风池、大椎。3.患肢体位性制动以缓解疼痛。

二、温热酿脓期

证候:全身呈中毒性反应,寒战,高热,出汗,体温可达40-41℃,口干,脉数,苔黄腻,病变关节剧痛、拒按,彻夜难眠,患肢功能障碍。

1.饮食可用冬瓜、苡仁煲瘦肉,忌辛辣燥热刺激性的食物。

2.物理降温,可用冰敷、酒精擦浴或用柴胡注射液4毫升,复方氨基比林2毫升作曲池、孔最穴注射。

3.患肢制动,以牵引为好。

三、脓溃期

证候:脓肿突破皮肤而外溃,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脓出清稀,量少,全身急剧症状减退,而虚弱体征突出,神情疲惫,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细而数,患肢肌肉痉挛,关节强直或活动障碍。

1.饮食宜清补之品,如白鸽、鸡蛋、牛肉等加参芪杞子、大枣煲汤,多吃些黄芪精等以补气血为主的食物。

2.急性期过后,可去除牵引固定,鼓励患者作不负重的功能锻炼。3.患肢筋肌松懈,可做手法按摩或理疗。

骨髓腔闭合或连续冲洗手术护理

急性骨髓炎行闭式冲水术时,需要敞开病灶。慢性骨髓炎伤口缝合后无张力者宜接受闭式冲洗手术。闭式冲洗前先要彻底清除病灶,冲洗手术,冲洗游离的组织和骨碎屑及血块。

一、治疗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在麻醉下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切除窦道,清除肉芽组织,坏死组织及瘢痕组织,然后用骨凿凿去骨腔边缘部分骨质,使死腔变成蝶形;再按要求安装两根分别用于冲洗和引流的直径为3-5mm的硅胶管;最后逐层缝合切口,行持续引流法。

二、护理

1.冲洗液的配制和使用。冲洗液为灭菌生理盐水加入一种有效抗菌素。在未确定致病菌和敏感的抗菌素之前,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后再作调整,冲洗液现配现用,不可放置过久。手术后前3天的冲洗量为5000-10000ml,每隔2-3小时加快冲洗速度一次,使之成流水状,时间3-5分钟,以防止血疑块,组织碎屑堵塞管道,第四天后每天冲洗量为3000ml,拔管当日适当增加。

2.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是否重叠、受压等,在病人改变体位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滑脱。上方硅胶管接输液瓶,下方硅胶管接负压引流瓶或引流袋,术后前三天,因血凝块,组织碎屑或软组织瓣样阻挡等容易引流管堵塞不通,表现为出入水量不相等,流入速度自行减慢,或排液量减少,冲洗自皮肤切口或管子与皮肤之间外渗。如出现上述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更换输液管,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瓶是用 500ml灭菌生理盐水加药物则闭式引流,每次更换均要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4.病情观察与拔管。引流时间一般为10-14天,冲洗过程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有无血块,组织碎屑,坏死骨组织等,并记录。冲洗至引流液透明,澄清、无腐肉、紊状物、血块等。患者体温正常,局部情况良好,无炎症现象,引出液做细菌培养连续三次,均无细菌生长,可予拔管。拔管时,先拔除灌注管、引流管接负压袋,继续保留1-2天后创口无渗出时,再拔引流管;也可同时拔除双管。创口行无菌换药,并配合用抗生素至创口愈合。5.加强全身营养。如嘱病人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之品,可根据病人的证候表现辨证使用药膳如猪骨或羊骨汤、黄芪、大枣、当归煲竹丝鸡、或杜仲、杞子、淮山、山萸肉煲猪骨汤等以调脾胃、补气血、补肝肾,扶助正气,促进组织修复。

6.指导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或家属对患肢进行局部按摩,做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促进经络、血液流通,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骨与关节结核护理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局部表现或继发病灶,由结核杆菌侵入所致。脊柱多见,其次为髋、膝、肩、肘、踝的短骨干、四肢的长骨干。其临床表现有低热、盗汗、贫血、体重减轻,局部症状为疼痛、肌肉痉挛、肿胀、患肢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畸形、窦道形成等。属于中医“骨痨”或“流痰”的范畴。【病情观察】

1、观察患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光泽感,肌肉是否萎缩。

2、局部有窦道者,注意窦口大小、深浅,有无脓液及朽骨排出。

3、注意神志、发热、舌象等变化,做好记录。【一般护理】

1、适当休息,疼痛明显,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病变关节活动,可制动止痛。

2、由于病程长,患者思想负担重,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积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及争取其家属配合,争取患者的配合。

3、加强卫生宣教,不要随地吐痰。

4、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之食物,如瘦肉、豆类、鱼、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5、督促病人按时用药,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痨药物应饭前30分钟口服。

6、肌注链霉素时速度宜慢,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局部产生硬结,用药期间应特别观察有无耳鸣、耳聋等副作用。

7、功能锻炼:长期卧床者,非截瘫或脊柱不稳的病人,应主动翻身、起坐和下床活动。对截瘫或脊柱不稳的病人应鼓励其作抬头、扩胸、深呼吸等动作及上肢活动,同时被动运动,按摩下肢及各关节,以防关节粘连、强直。

8、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2)做好病人心理护理。(3)术前完善各项检查。(4)术前二周忌吸烟。

(5)指导病人在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应充分锻炼并掌握,教会病人咳嗽咯痰方法。(6)术区皮肤清洁备皮。

(7)术前抗痨药物准备2-4周。

9、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2)术后按麻醉方式做相应护理。(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4)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5)行病灶清除术后2-3小时翻身并按摩骨突处一次。

(6)术后继续坚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痨药,不可擅自停止或加减药剂量,以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7)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活动量应视病人承受力而定,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疲劳为度。【辨证施护】

一、寒痰凝阻

证候:关节隐痛,酸痛,休息时减轻,劳累后加重,关节活动障碍,局部肿胀不明显,皮肤不红热,多无全身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

1.保持病室温暖,向阳,阳光充足。

2.饮食宜予温经散寒、化痰通络之品,如生姜、陈皮等。忌生冷肥甘之品。3.注意肢体保暖。4.中药宜温服或热服。

二、阴虚内热 证候:午后低热,颧红,盗汗乏力,病变关节肿胀,畸形,压痛明显或有脓肿形成,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1.病室宜舒适通风、阴凉。

2.饮食宜予清热和滋阴之品,如地骨皮,鳖甲等,忌辛辣燥热之品。3.中药汤剂宜餐后温服或凉服。4.脓肿波动明显者,可切开排脓。

5.病变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四肢关节病变,应使用夹板或石膏托功能位外固定。

三、气血亏损

证候: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或心悸,失眠多梦,盗汗,严重者合并截瘫,二便失禁,舌淡,脉细数。

1.保持病室温暖舒适。

2.饮食宜补益气血之品,如党参、黄芪、肉桂、人参等。忌生冷之品。3.指导适当肢体功能锻炼。

4.保持肛周及会阴清洁、干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及时擦干。

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

人工关节是指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来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解除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好可以调整双下肢长度。【术前护理】

1、按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主动热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区环境及本病有关知识,正确回答提出的有关问题,介绍本科的技术水平,并介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有信心战胜疾病。

3、饮食指导,叮嘱病人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疾病,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4、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养成习惯。

5、指导病人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练,如翻身侧卧,抬臀,股四头肌收缩等。

6、术前清洁肠道,术晨停留尿管。7.术前1天及次晨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术后护理】

1、病情监护:给予多参数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皮肤粘膜,尿量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同时保持各管道通畅。

2、伤口护理: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粪便、尿渍污染敷料时,及时更换。保持干洁,如果渗血多时,用砂袋压迫止血。

3、引流的护理: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和脱落,经常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球有否负压作用,准确记录引流量,如24小时内引流量超过400ml时要夹管,暂停引流,引流至48-72小时后,若引流液逐渐减少,每日少于50ml或已不能引出可拔管。

4、患肢的护理:术后患肢取外展中立位摆放,防止关节脱位,如患者不能自觉控制中立位,可在两大腿之间安放软枕以防患肢内旋、内收或穿“丁”字鞋,保持患肢的中立位。翻身侧卧时要保持髋关节与肢体同一水平,术后三天注意观察患肢肿胀,肢端血运,感觉活动情况。术后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脱位,在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患侧关节。

5、功能锻炼:向病人解释术后功能锻炼意义,取得病人的合作。手术回病房麻药过后要指导患者进行趾、踝关节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舒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静脉回流,同时患肢予软枕抬高,并协助病人进行患肢肌群的按摩。术后第三天开始用CPM机进行屈伸膝、髋关节锻炼。根据患者活动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直到膝关节能屈曲90°,改为主动活动关节,全髋置换术后一周练习半坐卧位,二周后坐床边,练习髋关节的屈伸,术后三周渐离床活动,扶拐不负重行走,注意病人行走时必须由护士在旁扶持和指导,避免发生意外。半髋置换术后第三天可坐起,并下地不负重练习行走。

6、饮食调护: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品。早期饮食宜活血,祛瘀之品,如田七田鸡汤,田七瘦肉汤,调理脾胃,忌辛辣刺激湿热之品。中期宜接筋续骨,如鸡汤、鱼汤等,后期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杜仲猪骨汤,水鱼汤,冬虫草炖鸡。饮食配以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7、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的预防,指导患者进行扩胸,深呼吸锻炼,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将痰咳出。

(2)预防褥疮,翻身按摩腰骶部或指导患者抬臀,按摩腰骶部,床单平整无碎屑。

(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指导患者多饮开水,做好会阴清洁,预防感染。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多吃水果,粗纤维蔬菜,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番泻叶导泻。

8、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定时帮助病人翻身侧卧,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趾、踝关节,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按摩下肢肌群,促进血液循环,抬高下肢。

9、出院指导:告诫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侧卧患肢,最初6个月避免下蹲拾物,坐矮凳。总之,髋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以免假体关节脱位。术后1个月可弃拐行走,今后行走时注意减少患肢过度内收动作,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发生。定期门诊复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股骨头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造成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跛行等。属于中医“骨蚀”、“骨痹”的范畴。【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疼痛性质、程度、缓解情况。

2、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观察,对于采取任何手术之前,应注意观察髋关节的活动是否达到正常范围。【一般护理】

1、早期卧床休息,适当活动,中、晚期以休息为主,患肢不负重,应取仰卧患肢外展15°中立位。

2、患者早期常忽视治疗,一旦确诊,心理负担沉重,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介绍同种病治疗及康复情况。让患者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非手术治疗常采用皮牵引疗法,改善因血液循坏障碍导致的髋关节间隙变窄,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下肢皮套牵引的护理:(1)按皮套牵引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牵引效果,保持牵引锤悬空,防止牵引锤着地,以免影响牵引效果。(3)保持患肢外展、内旋位,以解除肌肉痉挛。

(4)随时观察牵引肢体肢端血运及感觉,皮肤颜色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跟及内外踝有无压疮等。

4、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术前三天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

(3)术前1周指导病人进行上肢、臀大肌、股四头肌的收缩训练活动。(4)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一般常规护理。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观察患肢伤口渗血情况,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做好记录。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维持下肢皮套牵引,患肢应保持外展30°中立位,髋关节不能外旋和内收,以防脱位。

(5)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清洁,预防三大并发症发生(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

(6)指导患肢功能锻炼:术后三天指导病人在皮牵引下行患肢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背伸运动。术后2周指导病人做髋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术后4周牵引解除,可依靠双拐支撑下地行患髋关节的功能锻炼,保证患肢不负重,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外旋、直腿抬高等运动。

6、饮食护理:多给予清润生津、营养丰富之品,多食新鲜瓜果,多饮水,多补充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

7、功能锻炼:以自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循序渐进由小到大,如跖踝屈伸、股四头肌收缩等。

8、股骨头置换术后应预防假体脱出:避免长途旅行,勿跑步,坐低凳,患肢不侧卧、不盘腿、不负重、应淋浴,忌浴缸浴等。【辨证施护】

一、气血瘀滞

证候:髋部肿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久坐久卧后疼痛加重,适当活动后疼痛减轻,劳累后疼痛明显,舌质略黯,脉沉弦。

1.病室宜安静、空气流通、光线充足。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或紧张。

3.饮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品,如薏苡仁、田

七、木香、丹参。忌肥腻之品。4.中药宜热服。

5.注意肢体保暖,适当活动肢体。

二、肝肾亏虚

证候:髋部疼痛较轻,时轻时重,活动后加重,自汗盗汗健忘失眠,五心烦热,患肢肌肉萎缩,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1.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

2.饮食宜予滋补肝肾、壮筋骨之品,如茯苓、枸杞子、百合、龟甲。忌辛辣香燥之品。3.中药宜温服。

4.被动运动患肢关节,应按摩、拔火罐以治疗肌肉萎缩。5.汗出及时擦干,及时更换湿衣服,防止着凉。

三、湿热痰火

证候:髋关节疼痛,烦躁,下肢沉重,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1.保持病室干燥、阴凉。

2.饮食宜清热和中化痰之品,如山楂、神曲、陈皮、茯苓、绿豆等。忌肥甘厚腻之品。3.中药宜凉服。

四、肝火留筋

证候:口干口苦,髋部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1.保持病室凉爽,安静舒适。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怒或激动。3.嘱病人多饮水。

4.可多吃清肝泻火通络之品,如泽泻、菊花等。忌辛辣燥热之品。5.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在进餐前后一小时服用,凉服。

膝关节镜护理

关节镜作为内窥镜在关节系统应用,能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病理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根据,同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合并症少。

适应症:

1、关节疾患通过无创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

2、关节内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3、关节炎症治疗。

4、解除关节粘连,恢复关节活动。术后调理:

一、功能锻炼:

1、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5天,防止出血。2、24h后开始股四头肌收缩,48h开始抬腿练习。

3、关节无肿胀、疼痛72h下床行走,(患肢勿负重)

4、术后2周之内少动,2周后活动增加。

二、饮食调护:

1、术后当天进食清淡流质。

2、术后第二天进活血化瘀,健脾之品如:田七煲田鸡,莲子茨实,沙参玉竹煲 瘦肉。3恢复后予补肝肾壮筋骨之品:猪腰煲杜仲、狗脊煲猪脊骨、塘虱鱼煲黑豆、猪脚筋煲花生,合桃仁等。

三、出院指导:

1、慎起居,注意膝部保暧,防寒避暑湿,勿当风受凉,多晒早晨初开的太阳。

2、遵医嘱用中药先薰后洗患肢。

3、勿提重物。

4、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诊。

关节镜术护理

一、定义

关节镜检查是指在手术室内使用内窥镜深入关节腔内进行诊断检查和某些治疗操作的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

二、适应症

1.确定病损部位及程度,如半月板破裂,关节软骨面损伤,滑膜病变,交叉韧带损伤等。2.检查关节内异物或游离体。

3.关节腔冲洗,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生理盐水冲洗,使关节症状得到改善。4.关节内手术摘除游离体。

三、术前准备

1.向病人介绍膝关节镜检查的特点、优点、过程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以利配合检查。

2.术晨测生命体征,患肢消毒包扎,肌注术前针,准备弹力绷带,负压引流装置入手术室。

四、术后护理

1.患肢予软枕抬高,嘱病人多活动足趾及踝关节,以利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

2.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清倒引流液。患肢保持弹力绷带包扎,起加压止血的作用,注意切口有无渗血,如渗血较多,立即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以保持干洁。一般伤口换药在术后第三天。

3.密切观察患肢末梢部位颜色、感觉和趾活动情况,并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如患肢皮肤瘀暗,肤色差,趾端麻木,切口疼痛加重,应立即松解弹力绷带,重新包扎。

4.发现关节肿胀较甚,疼痛加重,应警惕关节内积血,及时在局麻下抽出积血,并常规送检,加压包扎。

5.使用止痛盒的病人要注意保持硬膜外连接管的通畅无脱落,达到止痛的目的,如病人出现排尿困难,可协助病人坐起,以适应床上排尿,必要时导尿停留尿管2-3天。

6.术后第二天指导病人逐步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直腿抬高活动,根据术中不同的损伤程度,第二天开始予下肢功能锻炼机被动屈伸膝关节,角度由此而30°开始,每日递增5-10°。鼓励病人坐于床边练习屈伸膝关节,并可扶拐下地不负重行走。7.伤口拆线后,练习负重行走,下蹲屈伸关节,并予中药洗剂熏洗患处,以通经活络消肿,防止关节粘连。

五、健康教育

1.保护膝关节,戴护膝套,防止损伤,冬天做好保暖。

2.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至关节的疼痛消失,下肢行走自如为止。3.继续予中药熏洗患处或酸痛油外擦以舒筋活络。4.一年内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防止再度损伤。5.如关节肿痛加重,随时就诊。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多系强力过伸或过度外展损伤的结果。这类损多系复合伤,多同时发生膝胫侧付韧带、半月板、关节囊等损伤。在非负重下强力过伸可发生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过屈也可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断裂类型:部分断裂或全断裂。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一)症状:膝关节强力过伸或过度外展损伤等急性损伤,患者感觉膝关节内有撕裂声,随即膝关节软弱无力,关节疼痛剧烈,迅速肿胀,关节屈伸受限制。有的可见关节周围有皮下瘀斑。依断裂类型的不同症状有别:部分断裂者疼痛剧烈,全断裂者疼痛轻。

陈旧性损伤全断裂者,患者大步行走时有膝打软腿感,跳起下地时不敢用患肢负重,股四头肌萎缩。

(二)体征

检查可见膝前抽屉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因急性损伤疼痛,股四头肌保护性痉挛,前抽屉试验可呈阴性,麻醉下检查可以较准确),Lachman’s试验阳性,急性期膝关节穿刺有血性液体。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内外翻应力检查可见一侧关节间隙增宽。有时见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2、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或在正常应该出现的位置上无显示。

3、关节镜下可见前交叉韧带断端出血或血块凝聚,韧带表面滑膜充血,可发现断裂类型:部分断裂或全断裂。分清部分断裂者是哪一束,而定全断裂者,可以看清是股骨附着点撕裂、中段撕裂、还是胫骨附着点撕脱。股骨附着点处多为韧带自附着处撕裂,胫骨附着点处多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滑膜下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貌似正常,但其张力、长度的变化提示前交叉韧带的损伤程度,打开充血滑膜即可有所发现。

二、中医证候分类 结合临床,分急性和陈旧两类,急性期辨证为气滞血瘀,陈旧者辨证有肝肾不足、湿热下注、风寒湿痹型。

三、鉴别诊断

四、常见合并症.合并半月板损伤,以内侧半月板多见。2.合并胫侧付韧带损伤。3.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

4.合并骨折:撕脱骨折、平台骨折。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损伤早期:急性期膝关节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患处加压包扎,固定方法:交叉韧带不全断裂,用长腿管形石膏固定于膝屈曲30°位,石膏未定型前将胫骨近端向后推,固定4~6周。

2、功能锻练

固定后第3天起开始行股四头肌训练。如有可控式支具,可于第3周后将膝关节活动控制在30°~60°范围内行屈伸锻练。

3、陈旧损伤,关节不稳定者:护膝保护。

4、关节保暖。

5、其他疗法

后期可进行膝部及股四头肌部的推拿按摩,或进行轻手法屈伸膝关节以恢复关节功能,理疗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止痛。

二、中医治疗

早期应活血化瘀,内服桃红四物汤,外用四黄散或双柏膏;中后期以续筋壮骨为主,内服补肾壮筋汤或健步虎潜丸,外用下肢损伤洗方熏洗。

(一)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型

2、肝肾不足

主证:膝部酸痛反复发作,无力, 关节变形,或有膝内翻,或筋骨外移,伴有耳鸣,腰酸,舌质淡,苔白,脉细或弱。

3、湿热下注

主症:膝痛,红肿,觉热感,得冷则舒,得温痛剧,痛不可近,关节不能活动,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风寒湿痹型

主症:膝部肿胀,膝关节内有积液,膝部酸重沉着,活动不便,疼痛缠绵,阴雨寒湿天气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

(二)中成药:

1、口服中成药

田七末3克,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阻滞型.2、静脉制剂中成药

(三)其他治疗

1、外敷疗法

金黄散或四黄水蜜热敷患部,适用于急性疼痛期.双柏膏一贴,每日一次用于瘀血阻滞型(外用)。

2、熏洗法: 祛风除痹酊,适用于风寒湿痹型

4、熨法: 将上药加芥末30细辛30干姜30,共打成粗粒状,用布包好,经水煮滚后于患处熨烫。

三、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止痛、消炎止痛、固定制动

消炎止痛类药物内服,如扶他林,芬必得,诺松等.四、手术治疗

(一)手术指征

前交叉韧带新鲜损伤的手术适应证:

1、明确前交叉韧带断裂者;

2、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移位较大,闭合整复不能奏效者;

3、伴有半月板破裂者。

前交叉韧带陈旧性损伤的手术适应证:前直向不稳定者。

术后处理:以长腿石膏固定于膝屈曲30°位。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撕脱骨折缝合后固定4周,止点撕脱或中部断裂者,固定6~8周。拆除后练习膝关节屈伸。

颈椎病护理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和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相当于中医范畴“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强”或“项肩痛”等。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疼痛是否向肩部或上肢放射,并注意观察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无改善。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及各种生理反射的情况,有无逐渐形成走路困难或四肢瘫痪等情况。

3、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避免对流风,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平卧薄软垫硬板床、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成一直线。

3、可戴颈围作颈部制动,以减轻局部刺激。

4、多巡视关心患者,嘱其保持情绪稳定,解除患者紧张心理状态,而安心配合治疗。

5、待疼痛好转后逐渐作颈部各方向活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6、牵引的护理:

(1)用颌枕吊带取坐位或仰卧位牵引、头前倾15o,重量4-6kg,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颌枕吊带上可加棉垫避免损伤患者皮肤和缓解压力;(2)牵引过程中护士要多巡视患者注意牵引带不能滑脱至颈部,以免压迫颈部血管和气管,有无头晕、四肢麻木等不适。

7、术前准备

(1)按骨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如为颈前路手术患者,指导患者作气管食道推移训练,嘱其用自己左手2-4指在皮外将气管食道持续地向左侧推移或用另一手牵拉。(3)如为颈后路手术患者应在术前三天练习俯卧位,以适应术中体位,开始时每次半小时,可逐渐增加至2-3小时。

(4)带合适的颈围入手术室,备术后固定颈部。

(5)术前晚指导患者食半流质,了解大便情况,如便秘给予对症处理以通便。(6)术日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治疗包、0.9%生理盐水、吸痰机、吸痰管。(7)两个砂袋、小软薄枕一个。

8、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即戴颈围固定,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尤其是呼吸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保持脊柱正常生理线,头肩一致,防止颈部旋转;予一薄小软枕垫,两侧各放一个砂袋以制动,取正中位。

(4)术后6小时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瘦肉粥,第二天可改普食。但质要软,避免太粗硬食物,喂食速度要慢、量要少,充分咀嚼后吞咽。

(5)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抹洗会阴部,嘱患者多饮水。

第五篇: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五、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九、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十一、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十二、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十五、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七、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下载骨伤科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骨伤科护理常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病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 1 病室环境 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

    骨伤科危重症护理常规

    骨伤科危重症护理常规 1. 安排患者到监护室,准备好抢救车、做好输液、生命体征监测、吸氧、负压引流等工作。通知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 病室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病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病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

    十种疾病护理常规(骨伤科)题库

    骨伤科十种疾病护理常规 一、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骨折病员一般睡硬板床,四肢骨折患者进病房后应抬高患肢,骨髓炎病员搬动时要轻,以防病理性......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2.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2.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2.1 术前护理 2.1.1 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1.2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2.1.......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 1.一般护理常规(五篇模版)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1.1 病室环境 1.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