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达州理工职业学校2013工作总结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二0一三年度工作总结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经达县教育局同意,报经达州市教育局批准,于二0一0年七月从宣汉县迁址到达县河市镇长航街六十七号建立新校区。三年来,在达县教育局、达州市教育局及各综合部门的关怀、支持、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迁址计划。在过去的两年中主要是搬迁,完善迁址手续、维修、改造新校区的校舍环境,基本停止了招生、教学工作。二0一三年,达州理工学校一班人发扬团结、创新、拼搏精神,在继续完善迁址工作的同时,实施了招收新生工作,从二0一二年起恢复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就二0一三年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建师资队伍,落实基础设施
二0一二年二月,原学校法定代表人丁炳华同志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及其它原因,全权委托刘明同志代理他法定代表人职务,全面组织开展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和管理工作。为了尽快恢复学校招生,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全面开展了一年来的工作。
(1)重新组建了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建立了行政办公室、招生就业
安置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两室四处的中层管理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全年来,先后面向社会广纳贤才,招聘教师及管理人才达五十余人次。壮大了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一支较强的管理队伍和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为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2)更新、完善实作设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理论、文化知
识是基础;但最关键的是教学生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实作室多动手,掌握实际的操作本领,实作设施也就成了职业技术学校最关键的教学基地。今年我校在原校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新添制护理专业实作床位六架、学前教育专业电子琴24架、电子操作设施25套、计算机及电子阅览器械20台(套),较为规范的形体训练室八十余平方米。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作条件。
(3)建立完善各项规律制度:开学以来,先后制订了教职员工为主的管理制度及安保管理、卫生管理、餐饮管理、财务管理、教师考评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罚分明。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絮地顺利进行。
二、积极组织宣传招生,努力实施招生计划
国家给予了中职生非常优厚的条件和经济补贴的优惠政策,但诸多因素造成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招生难的问题。我校是迁址后第二年面向社会招生,送生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对我校的基本情况根本不够了解,加之新校区因迁址在二0一一年又没有在校生开课,学校没有生机,所以招收新生工作的难度更大,但我们并不气妥,积极努力做好宣传和招生工作。
(1)在本县招生工作会议还未召开前,我校二0一三年主动
到广安、邻水等地借助老朋友、老关系的力量进行宣传,组织招生工作。四月底在广安、邻水、万源等地成功招
生了新生一百六十五名。翻开了新校区的第一页篇章。也使新校区有了新的生机活力。也为今年的招生工作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2)在本县招生工作会议召开后,我校校长、招生办主任首
先是亲自到全县每所送生学校登门拜访,介绍本校实情,增进友谊,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为我校的招生工作开辟道路,二是组织本校老师到全县各送生学校面向应届毕业生、送生老师、学生家长宣传我校的优势专业,让学生、送生老师和学生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我校。在县教育局招生工作会议后到八月底招生工作结束期间,我校到全县各送生学校进行宣传,联系招生工作少则四、五次,多则八、九次。发送宣传资料二万余份,贴宣传广告二千多张。在各送生学校大力支持下,今年我校在本县招生新生142名,招生效果虽然不佳,但为来年的招生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立足本县,走出与外地职校、采取联合办学,联合招生的办法,今年,我校先后与大竹、万源、平昌等职校建立了联合关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4)走自主招生,发挥本校教职员工的作用。不找社会串串,不搞买卖生源,是我校的一贯张。
(5)就业安置工作,我校由于今年没有毕业生安置。但我校
今年与大竹县、邻水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来年毕业生安置
就业基地关系并签订了协议。还与深圳市石岩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国大中专院校联盟实习就业基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安置关系。为今后各专业毕业生找到了安置门路。
三、立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根据现代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推行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按需报读,按需施教、按需择业的教育模式,培养讲诚信、守纪律,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开设了以护理、学前教育、汽修、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等十一个专业。学校各专业都开设了基本理论课和专业技术、技能课为主的两大项课程。除基础理论课在教室上课外,专业技术、技能课让学生在实作场地进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作课程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实地现场操作的授课方式。今年在河市镇医院请了生理、解剖、药物等具有丰富经验地医生到校给护理专业学生授课三千余课时。送学生到河市镇医院、大竹县人民医院、邻水县医院、邻水机关幼儿园、东风汽修厂等相关单位进行实习达百余次。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意思,调动了学生动手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加强全面管理,注重综合平衡
任何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固然是主导,但全面管
理、综合平衡也是关健。由于我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有事出校必须请假,经班主任和分管部门的负责人同意后方能出校,同时对学生就餐、就寝都作了明确规定,保障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1)校方建立了定期或不定期与在校学生家长进行电
话联系,沟通思想,互通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
活情况。个别特殊情况校方主动派员进行家访或把
家长请到学校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
教育。让学生在校舒心、让家长在家放心。
(2)采取多种形式活跃校园文体生活,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文体活动。学校设有电子阅览室、篮球、乒乓
球、羽毛球、电子琴房等活动器械和场所,使学生
课余时间凭爱好有活动场所和器械。学校还组织集
体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球赛达二十余次。组织学
生集体外出春游、秋游两次。丰富了学生在校的文
体活动。弥补了封闭式管理的枯燥生活气氛。
(3)加强安保和环卫管理,学生在校的安全牵动着上至
教育部门,下至学校各负责人及学生家长的心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
生活,一是在每天早上早操集合是由值周领导或校
长向学生讲解安全常识。二是每周另行安排一节课
时间上法律、法规课程。三是门岗严格把关,建立
进出登记签到制度。四是在规定就寝时由值周老师
和门岗人员进行清点就寝人数。五是由后勤处负责
定期或不定期查安全隐患,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清
除、确保校园安全。今年以来,我校未出现大小安
全事故。
(4)校园环卫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落实到人,每天一次
小扫除,每周两次大扫除。公共区域由门卫负责具
体管理,清扫,确保校园清洁、整洁。
(5)伙食团、小卖部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及食品管理条
例执行管理。建立进出物品登记台账。经当地相关
食品卫生管理部抽样验查未发现不合格、不合标的食品。但一度时期学生对伙食团的生活反应意见较
大。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调整更换了伙食管理的生活人员及操作人员,恢复了正常,师生对现在的生活反应良好。
五、存在的问题
1、新校区的校舍与发展中的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条件要求差距较大,校容校貌外观形象较差,内室陈旧,实作室较分散,有待来年改进。
2、教师队伍不稳定,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到校觉得校舍条件较差不安心工作。新的年青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认为在民办学校工作发展前途和发展空间不大也不安心长留
在校任教。
3、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已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实执行较差。
这是我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计划来年解决完善。
六、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
1、二0一四年我校拟计划新投资四十万元用于改造校舍,一是给校舍外墙上上外墙漆,穿上外衣。改变外观环境。二是把现教学楼第三层空间隔成规范的实作室和阅览室,将现有实作设施,电子室搬到三楼,便于管理和学生实作的训练。三是更新食堂设施,美化学生食堂,新添制学生餐桌160座。
2、在进一步加强在本县招生宣传力度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对外联合办学,联合招生的渠道。并向省外延伸,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生源。
3、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各项目标考核管理方案,实施奖惩制度。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二篇:共青团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委员会2018上半年工作总结
共青团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委员会2018上半年工作总结
回顾上半年,校团委在上级团组织领导下,校党委领导的关心爱护下,本着”服务青年、关爱青年”的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抓重点、求创新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和完善共青团品牌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校园文化、青年志愿者四大特色板块工作内容,现将2018上半年校团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团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4月3日,团市委正式授牌我校为”防城港市青少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示范创建点。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和广泛开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校团委积极带领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时代主旋律,形式多样,融合线上线下载体,引导广大青年品读红色经典,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时代楷模和红色领袖致敬,分享学习感悟,以学促干,为校团委组织读书会的创办营造良好氛围。同时, 精心开展了“入团第一课”,对全体新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团史团情、团的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增强了学生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团委常规工作情况
1.由”数量团建”向”质量团建”的转变。加强全校48个班级团支部建设,新一届团支部的委员由班级全体团员召开团员大会选举产生;班级团支部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以上主题团日活动(雷锋月、五四青年节、美丽校园)。
2.健全”一心双环”的团学组织格局,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充分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了“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带团徽、过团日”要求, 深入执行了“三会两制一课”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3.进一步规范了入团程序,严格入团关。团员日常管理科学规范,认真做好团员的登记、注册、统计工作和转接团员组织关系的工作;按规定收缴学生团员团费,并及时向上级团组织足额缴纳团费,团费账册规范清楚。
三、深入开展德育教育情况
1.上半年4月--6月期间,共举办了两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效果非常好,受益匪浅,感悟颇丰。通过丰富有趣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此次读书会为契机,开创了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2.每周充分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 的黄金30分钟,对全校全体同学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爱国主义、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3.在5月中旬,我校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校团委集中开展了“十八而志 筑梦青春”2018年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十八岁成人礼仪式、“不忘初心跟党走”2018年新团员入团仪式暨“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会和“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2018文艺晚会;5月下旬,校团委书记及教师带领16级优秀团支部出国到越南参加青年友谊交流会。
4.6月份,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开展”美丽校园”活动,以48个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纷纷行动起来,为创造和谐美丽的校园添砖加瓦,最终评选出第一第二第三名。
5.充分利用节假日来开展德育活动,五四青年节当天,优选3个班级团支部在校园广场上高唱国歌、团歌和热血红歌,歌唱响彻整座教学楼;为纪念世界海洋日和全国海洋宣传日,组织学生参加重走胡志明小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呼吁大家共同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保护海洋;课余时间还组织优秀团员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7月份全校师生和优秀团支部及优秀团干团员参与校园宣传片的拍摄等等。
6.国歌和团歌的学习已经融入到音乐课这门学科,同时也作为音乐课期末考试必考的歌曲演唱曲目。任何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教化作用,用血肉丰满的音乐作品沁润学生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当学生在高唱国歌、团歌和红色经典曲目时,慷慨激昂,无比自豪,浑身热血沸腾。通过富有激情的演唱,能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也会油然而生。
四、青年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成绩喜人
青年志愿者服务是新形势下广大团员青年学习雷锋活动的进一步升华。3月初,校团委组织3名教师和4名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月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校园电子专业优势,帮助市民群众免费修理电器;4月下旬,校团委组织2个团支部近百名学生到西岸公园参加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清”——2018年广西青少年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内容有男生负责挖坑和植树,女生负责清扫河堤和捡白色垃圾;5月末,校团委组织2个优秀团支部下乡开展“大手牵小手 一起来加油”六一慰问儿童活动,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节日,5月30日上午带着物资和演出节目走进三波小学,5月31日上午和星光志愿者协会携手走进毛岭镇岽军小学,为孩子带去了节日的礼物还带去了精彩的歌舞演出节目,希望能给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同时更有利于培养我校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意识,增长才干,磨练品格和意志。
这半年来,我校团委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团组织、学校党委领导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积极配合参与,学生团员努力拼搏的结果;虽然在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工作中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校团委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下,不忘初心,无悔青春,为创造出更加生机盎然的团委工作新局面而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共青团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委员会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日
第三篇:达州精神-定稿
乘西部飓风,集天下大气
聚伟略雄才,筑幸福达城
——对达州精神的时代解读
(作者:宣汉县国土局 蒋全超)
题记:夫达州,古巴人耕锄于此而镶周武龙贲之师,老红军血战游击方铸革命根据之地,达州之精神,在吃苦、在创业;今通衢四省、气贯东西,纳人杰,启地灵,开盛世桃源,达州之精神,在求实、在创新。
艰苦创业——乘西部飓风,集天下大气 根据2012年7月22日国家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增速继续保持了“西高东低”的态势,增长速度最快的五个省分别是贵州14.5%、天津14.1%、重庆14%、四川13%、陕西13%,其中三个都在达州的周围,而另一个近邻湖北也以11.7%的增速排在第九位。
达州2011年的数据统计中,GDP增速达到了15.2%。
面对西部经济尝试“集体超车”的局面,达州成为了其中最给力的引擎,一路上虽然有精彩纷呈,但达州人也备尝艰辛。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描述了楚君创业维艰的辛苦。回顾达州天然气能化发展的的情况,援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加以
形容,实不为过。
曾经的达州,工业发展先天不足、产业单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一直都是达州的无言之痛。近几年中立足于普光特大天然气田,达州从零起步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园区,这里有亚洲第一大净化厂、全国最大硫磺生产基地,开启了西部大开发第五大标志性工程“川气东送”的新征程,但这最新最美的图案,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就。这其中有来自全国能化大军的新达州人以建设西部、改造自然为目的的生命奉献,也包含了老达州人为了富民强市而勃发的创业精神。光荣与梦想,伤情与悲剧,失意与蹉跎,割舍与牺牲,困顿与艰辛,担当与坚持,真诚与感动……我们所历尽的点点滴滴都镌刻在了我们新老达州人的越来越自强自信的心头。
求实创新——聚伟略雄才,筑幸福达城
2012年3月10日,川大望江体育馆场外旌旗招展,场内人头攒动,由达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正式宣布启动,青年人才济济一堂,掀开了建国以来达州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一次高端人才引进活动。
此次引才行动采取直接考核和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人才,开幕现场即吸引了七千多名高级人才,最后从两千多名硕博研究生中优中选优地确定了270名高层次紧缺型的人才引进,我也由此有缘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在今日达州的热土上,这种采取创新策略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达州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创新求实地徐徐展开,目
标: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定位: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基调:追赶跨越,加速发展;思路:三化同步、三业并重;任务: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新农村综合体实验区、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在这一政策的顺利推进之下,我市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政府财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今年1至6月中我市筹集拨付的民生工程资金共42.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44%。各项任务的逐步完成最终为我们达州带来了财力、物力和能力,支撑我们幸福生活的实际基础不断提升。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的达州精神引领我们走过峥嵘岁月,走入盛世辉煌,走在幸福的路上。
第四篇: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罗田理工德育工作试点方案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罗田理工德育工作试点方案
为扎实推进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的实效,为全省全面实施中职德育改革创新奠定基础,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系列会议和文件精神,遵循德育、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不断探索新时期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思路、改革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方位地规划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为职业学校德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为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水平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二、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体现“职业”特色,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及行为的教育和培养。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坚持“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原则。把德育工作与学校的CIS工程、企业的7S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现代企业员工。
4、坚持“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并重”原则。以德育课程体系为主线,学科德育渗透为重点,企业文化培育为特色,特色活动开展为载体,实现学生德艺双馨。
5、坚持德育队伍主抓与教师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6、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原则。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德育课成绩、实习实训行为与综合测
评中的德育测评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三、改革试点主要目标、工作任务
(一)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法制观念;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试点目标:在继承传统的德育模式、途径、方法等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扣职校性质、专业特色、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等特点,全面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创新德育载体、改进德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培养适应时代、社会需求的“四有”新人。
(二)改革试点的重点任务与主要内容
⑴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相结合的管理网络。
①成立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实行党政工团、社会家庭、企业车间、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管理体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上至下,由学校到企业,以点到面的职业道德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网络。
②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优化“四全”管理模式
实行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防流控辍书记首问制,分管校长承包制、职能部门、部门政教、年级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师责任追究制,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其它学校部门共同参与、责任分摊,公安消防、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企业领导、车间师傅、学生
干部协助管理的长效机制。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与沟通,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四方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德育全员参与、党员包班、教师包教制度,优化 “三全”德育模式。实行德育“导师制”,在全员参与上实施“一重点”、“二融合”、“三渗透”、“四结合”、“五配套”措施。
⑵科学设计德育内容,按德育“整体条块专业化模式”有序开展德育工作。
①着重改变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的德育内容随意性、盲目性的混乱局面,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
②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尝试从学校德育整体切入,实施“1234567”德育整体工程。根据一些经常性的、贯彻始终的、常抓不懈的德育工作与阶段性的、突破性的、强化性的德育工作,学校设置的专业,把学校繁杂的德育系统进行科学的“条块化”、“专业化”,在操作方法上增强德育工作的条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⑶引进企业文化,创新德育方式
校企结合是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也是培养现代职业人的重要途径。在校企一体化过程中,为了有效打造学生的职业素养,逐步推行企业文化 “三进”。即让工业文化进校园;让产业文化进教室;让企业文化进课堂。
⑷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
对学校现有德育课程从“简单、易懂、实用、有效”出发进行整体优化,针对校本实际,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把“做健康人、做湖北人、做社会人、做职业人”作为德育课程的四大主题分年级进行,开设“幸福课程”。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专业要求,要不断寻找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切入点,并尝试“1+1”的全新上课模式:即一节课堂教学配合一节主题活动的模式。拓展了德育课程的外延,按照学科教育、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实习实训四个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之以报告、演讲、辩论、参观、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让德育课程的上课模式变得丰富而立体,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在德育方法上,逐步推行课堂学生座位定位管理法、理论联系实际考核法、多元评价法、实践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生活教育法。
⑸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创办心理素质拓展中心,成立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站
学校要逐步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络,创办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心理咨询热线、开设“三网”(校园宽带网、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成立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站,按照国家要求逐步配齐配强学校心理专(兼)职教师的队伍,学生会增设心理卫生部,班级增设心理卫生员,开设心理辅导课选修课,办好相应的心理健康信箱,设立“谈心亭”,建立学生“改过销过”和心理危机管理制度,确保心理健康。
⑹成立德育研究机构,加强德育工作研究。
围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难点、热点、盲点,开展针对性研究,探素新时期德育方法,不断创新德育模式。研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组织人员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
⑺德育评价机制改革。着重改革“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德育成绩与个性打造、才艺展示、文明风采展示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操行测平结合;实行评价有学生自己、同学、小组、教师、班主任、师傅、车间、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的多元主体。
⑻保障机制改革。着重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德育工作经费投入;完善教育装备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装备体系;加快推进德育网络信息化,实施“绿色上网工程”;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学生问题问责制;加强党团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学生干部任用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相结合的体系。
四、实施步骤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改革试点分三步走。
第一步 动员部署阶段(2011.3-2011.4)。
学习领会《德育工作试点方案通知》,加强对德育工作试点的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对开展德育工作试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二步 组织实施阶段(2011.5-2011.10年)。
1、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德育试点领导小组,设立试点办公室,制订具体的试点工作方案。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学校领导、家长代表、社会名人、企业老板、车间师傅、学生干部等多方参与的德育工作委员会,明确工作任务和试点要求。
2、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学校部门德育实施方案》、《学校德育工作考核方案》、修订并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系列制度。
3、对照《方案》,检查、督导,逐步落实德育工作试点内容。第三步 巩固提高阶段(2011.11-2012.12)。
由学校德育工作试点领导小组及试点办公室牵头,德育工作委员会成员参与进行效果评估。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巩固成果。
第四步 迎检评估推广阶段(2012.2—2012.5)。
撰写自查报告,提交汇报材料,迎接专家评估,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德育改革工作,全面实现德育改革目标,凸显德育工作创新改革试点校的示范效应。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职业学校工作总结
一、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推进学校改革,适应文山州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五年实现三级跳,力争三年见成效”的奋斗目标,学校成立了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开展各项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全体师生员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统一认识,以认真严肃的态度进行自查自评。XX年1月,经省专家组评审,报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二、学校成功实现了“转向、转型、提升”的目标。
XX年12月,经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更名为“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我校的转向、转型和提升,文山州人民政府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协商签定了“州校合作办学协议”,在我校设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文山办学点”。XX年2月,州委、州人民政府将我校确定为文山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学校。4年来,我校紧紧抓住管理、师资、实训、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五大环节实施学校办学转型、转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学校先后派出7批,19名中层领导干部、1名校级领导分别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市高级职业中学、佛山市梁球琚职业技术学校等高、中职学校挂职学习锻炼。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先后派出6批,13名干部到我校挂职指导工作,解决了学校转型、转向中管理的问题。
二是学校先后派出300多人(次)的教师分别到德国、上海、广东、昆明等地学习;招聘应、往届大学毕业生;面向社会聘请能工巧匠;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派教师到校任教等方式,解决了学校转型、转向中师资的需求。
三是在校内新建面积达795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建设,校外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解决了学校转型、转向中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四是根据“两条腿”(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两手抓”(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的办学思路,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等八家大学联合办学,形成了“一体两翼”(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并行)、“三个支点”(日制、函授、短训)、“九种类型”(三年制中专、五年制大专、成人脱产大专、三年函授大专、三年函授本科、远程大专、远程本科、短期培训、幼儿教育)的比较完善的办学体系。
五是为了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校企合作办学”上闯出一条新路,经州教育局批准,XX年7月,我校与云南三联公司协商签定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在砚山设立了“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砚山分校”;XX年6月,与文山通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资源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山通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分校”。
XX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推荐我校为国家级重点备选学校的意见中写到:“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转型以来,紧紧围绕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不断更新、改造专业设置,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专业转向,由原来的师范教育为主转向理工科教育为主,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为全省、全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经验;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努力加强实验室、实习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毕业生基础扎实,推荐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以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获得成功为标志,实现了我校“转向、转型、提升”的目标。
三、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学校发展过程中解“七难”的良方。
按照州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校学习实践活动从XX年3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中旬结束。整个学习实践活动遵循“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按要求完成了三个阶段、14个环节的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创特色、显亮点”活动,确定了目前影响和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七个主要问题是“七难”,即“搬迁难、投入难、招生难、教育难、教学难、管理难、就业难”,并提出了解“七难”的良方。
(一)破解搬迁难题,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
根据我省有关州、市的经验,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建设职教新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必须走“政府主导,学校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路子。为此,我校一方面积极建议州委、州政府充分发挥新校区建设的主导作用和统筹力度;另一方面学校主动配合州政府管委会和州教育局加快新校区建设。我校计划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工作的运作模式是: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企业垫资、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资产置换、实现搬迁。
具体分三期工程,实行三步走办法。第一步,实施第一期工程:此步骤的总要求是:“搬得过去,留得下来”。为此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土地征用、三通一平、教学楼、实训楼、住宿楼、食堂、运动场、相关配套设施。资金来源:实行招商引资企业垫资、政府贷款、财政补助等。完成第一期工程,基本实现搬迁。第二步,实施第二期工程:以老校区不动资产置换开发方式,边开发边建设,以开发收益投入建设,完成新校区基本项目建设。第三步,实施第三期工程:实现学校新校区整体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并完善和提升相关配套设施和软件建设,使新学校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破解投入难题,多渠道融资搞建设。
学校不能因为搬迁和新校区建设而影响现在的建设和发展,更不能持等待观望态度,从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职工福利水平。为此,现阶段学校除新校区建设以外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是要继续坚持“多渠道融资搞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学校不断巩固和发展。
二是要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州内市场、州外市场)、“两种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努力提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根据州教育局要求,由我校牵头组建“文山州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中职教育“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目标。
(三)破解管理难题,努力实现各项管理现代化。
①以“十好学校”(即:领导班子好、教师队伍好、硬件建设好、文化建设好、学校管理好、办学效益好、校园环境好、和谐发展好、学生素质好、社会评价好)为目标,全方位加强管理建设;②努力协调两到三家州属中专学校联合创造条件申办“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③加强软、硬件建设为申报“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作准备,争取国家的更大支持;④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⑤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现代化教学和管理水平;⑥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每一个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效能;⑦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的最大潜能;⑧继续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即:党务工作与政务工作的关系;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招生工作与就业服务的关系;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严格管理与宽容和谐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行为规范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建设一个“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现代职业学校。
(四)破解教育难题,增强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超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①健全和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②加强德育工作主力军队伍建设;③充分发挥德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④发展和繁荣学校文化,近期重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六大特色校园”(即: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美丽校园),增强文化育人的强烈功能;⑤建设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服务;⑥继续实施好“三生教育”系统工程。
(五)破解教学难题,努力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①各有关教学管理部门要完善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能”一起抓;③用科学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四个倾斜”政策(即:学校的经费支持、政策鼓励、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进修考察等各个方面要向优秀工科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建设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和德育辅导员倾斜)落实到位;④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骨干专业,打造品牌学校;⑤紧紧围绕“四个重点环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模块化教学法”。
(六)破解招生难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①继续贯彻落实“两条腿,两手抓”的办学思路。即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②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出口畅、进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的办学方针。③修改完善并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工作管理办法》。④继续坚持“校领导宏观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全员参与”的招生工作指导原则和“分县包干、组长负责制”的招生责任制。
(七)破解就业难题,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①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三个三”的就业工作总要求。即牢固树立“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力争做到“三个落实”——用人单位落实,用工合同落实,工作待遇落实;努力实现“三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②修改完善并组织实施《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③加强人才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订单培养”,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就业网络。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本又新建了普通车、铣实训室、数控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自动变速箱实训室、自动控制实训室、仪器仪表实训室等六个实训室。使我校的校内实训室达到23个。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是完善和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努力使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本,学校安排了师范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的1174名学生分别到12个实训基地进行见习,组织了三年级315名学生的实习。
五、教学改革上探索“模块化教学法”,正在稳步推进和逐步完善。
模块化教学法,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我校自更名转向以来,积极探索和实践“模块化教学法”,紧紧围绕“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学习方式”、“完善考核机制”四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模块化教学法”。①组织教师编写了《铁合金生产》、《汽车故障检测》、《电工电子实训》、《用电基本常识》等校本教材;②通过围绕以提高学生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操作技能大大提高,本共有215名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③坚持“文化课管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实用”的原则,把教学的主攻方向确定为专业能力培养和就业素质的提升。④举办了学校第二届师生技能大赛。
六、招生和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学校招生和就业工作本着“出口畅、进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招生工作管理办法》,全方位开展学校宣传及招生宣传工作,重视市场调研、科学设置专业,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实施教育教学,使毕业生“找得到岗位、留得住单位、用得上技能、工资待遇好”,实现了学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新突破。
在招生方面,一是在理工科类专业招生数量上实现了新突破,XX年,全日制招生670人,其中:理工科类大专生106人、中专生302人,应用越南语专业大专班27人,中师学生235人;成人教育招生600余人,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或考试36期,人数达4000余人;二是实现了规模化招生,在今年春季招生中,一次性到我校报到或报名的学生,丘北县腻脚中学达40人、砚山县盘龙中学43人、砚山县阿舍中学66人、麻栗坡县六河中学39人;三是实现了“订单培养”招生,学校通过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与相关企业协商,实行“订单培养”招生。
在就业工作方面,一是毕业生就业率提高,XX年,为361名XX届毕业生联系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推荐268名学生就业,为应、往届毕业生联系提供267个再就业岗位,推荐56名学生就业;二是实现了规模化推荐就业,学校与东川职教中心联合办学,一次性推荐62名学生就业。
七、后勤服务工作“四句话总要求”进一步落实。
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按照学校提出的“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的“四句话总要求”,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努力搞好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①全力做好学校搬迁建设及融资的前期工作;②顺利完成XX年学校食堂的招投标工作,承包费比上年翻番,达到17.88万元;③进一步强化校产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创造良好育人环境;④在学校“提高认识、沉着应对、内紧外松、保持稳定”的原则指导下,全校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全力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取得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全面胜利。
八、建成了全州一流的“校园文化长廊”。
我校建校36年来,全体师生共同创造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形成了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文化的强烈育人功能,增强其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学校决定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建设,在第25个教师节前夕,我校“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完工并顺利开展。建成的文化长廊分为五大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文化,“三生教育”,廉洁文化。
九、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弟子规》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精神,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我校开展了以学习实践《弟子规》为重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此项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全员参与、确定试点、注重实效,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全员参与是指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参与学习与实践;“确定试点、注重实效”是指确定一年级作为试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做到“五进一见”,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宿舍、进活动、进头脑、见行动”。本,重点开展的活动有:①先后派出27名班主任和教师参加了文山州第一、二届中华文化与现代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论坛,40名学生干部参加了国学经典学习班;②在学校体育文化节期间,开展了二年级“古人教我懂规矩”演讲比赛和一年级“经典诗文诵比赛”;③邀请国学专家刘有刚、赵哲老师到校进行《建立理智人生观》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讲座;④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⑤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和创“平安学校”活动;⑥举办学校第20届体育文化节。通过教育活动,促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了互助有礼、乐教愿学的和谐氛围,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十、“三生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树立“三生观念”,增强“三生能力”是我校实施“三生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开展“三生教育”工作以来,我校大胆探索,形成了六个抓、六落实、六结合的特点和经验,即:①抓机构设置,落实人员责任,“三生教育”与实现培养目标相结合;②抓教学主渠道,落实师资队伍,“三生教育”与教育教学相结合;③抓文化建设,落实行为养成,“三生教育”与常规教育管理相结合;④抓活动开展,落实特色亮点,“三生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⑤抓实训基地,落实经费保障,“三生教育”与解决学生就业相结合;⑥抓课题研究,落实教育成效,“三生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通过六个抓、六落实、六结合的实践,我校“三生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切实成效。广大学生认为“三生教育”不仅让他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还让他们认识到了生存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尊重他人、珍惜生命,树立了健康的生活态度,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学校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计划,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XX年1月13日至15日,学校组团参加云南省民族类中等职业学校协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协作联谊活动,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组团参加XX年3月份在文山县城举行的文山州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目前,正抓紧各参赛项目的训练工作。虽存于转向、转型和提升的艰难时期,但学校没有忘记上级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始终关注着成千上万的贫困学生和办学艰难的农村学校。XX年,全校师生员工为挂钩扶贫点麻粟坡县马街乡捐款2万余元,用于普元村的扶贫开发项目;帮助文山县新街乡湾子寨村建设广播站等。XX年6月13日,我校“爱心艺术团”赴广南县演出,在广南铜鼓广场,“爱心艺术团”为社会各界6000多人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XX年,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文山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文山州综治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文山州价格诚信单位;文山州工会工作目标考评二等奖;文山州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唱响文山”最佳组织奖;州直教育系统老年人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我们取得以上成绩,来之不易,也是难能可贵的,是全体教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民师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新形势面前,机遇和困难同在,我们只有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跟教育形势步伐,实现我校预期的美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