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送红军有感

时间:2019-05-13 00:3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十送红军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十送红军有感》。

第一篇:观十送红军有感

电视剧《十送红军》有感

最初在微博上看到《十送红军》将被拍成电视剧,作为央视的献礼片时,我没有任何的感觉,随拍摄接踵而至的各种新闻,让我了解了一些电视剧的梗概和一些幕后的故事。以往的献礼片大多给人以陈旧、枯燥、惨烈的印象,就我个人而言,自然是对那个年代的故事兴趣了了。

电视剧《十送红军》虽然是以长征为线索的战争题材“红”剧,但却基本避免了历史剧冗长又神编的通病,该剧围绕漫漫长征路,用电影的拍摄手法分十个单元分别真实的塑造了不同兵种、不同性格的十个普通的红军战士为了共同梦想不断抉择不断前进的故事,更启用了众多青年演员,让年轻的我们找到了些许共鸣。

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平凡,如果不是在长征路上,钟石发和儿子们会是平凡父子、贺坚和叶小涛亦会是幸福佳人。如果不是处在那样历史环境下,戴澜、沙奎、贺老憨、郑十一斤也不会舍弃自己,毅然拿起枪加入红军,奔赴那个充满着希望与未知的战场……

故事进行到此,和朋友们谈起,其中一个朋友表示,在不经意间看过几个片段,感受只有一个惨字,近于黑白的画面让人倍感压抑根本看不下去…

回望整个故事的前半段,确实让我们深切的感觉到,该部作品里的群演众多,每一个故事的发展都要以前赴后继作为长征路上前进的背景,都要以成批战友的牺牲作为代价。呈现在眼前多是战争残酷与惨烈,记得有一句台词大概是这样的:“被机枪射中的战士不要随即倒下,再多向前几步,后面的同志就可以早一步到达目的地。”这样的台词、以硝烟与人做背景的画面、加上灰蓝色的渲染,将惨烈与悲壮刻画到极致,为了信仰,所有人争先恐后的送死,不是已经战死沙场,就是走在去送死的路上,这是我看过同类题材里最压抑的作品,无论剧情如何发展,结局都早已注定。

或许故事前半段将战争的残酷和结局的惨烈大肆渲染,让我们忽略了其中最为动人的情感。《十送》的第九单元讲的是红军战士们把牺牲的战友送还给母亲、以及为牺牲的战友办葬礼的故事,面对一个母亲的遗愿,红军不为千难万险将已经牺牲的战友送回家,只为兑现最初的承诺。故事中,郭小满的哥哥亲眼目睹了这一任务给红军战士带来的伤亡泣不成声,不惜火烧弟弟尸体以阻止红军继续护送,班长贾学会为每一个牺牲的战友办了一场体面地葬礼,那段慷慨激昂又富有情感的话,还有那一句“我认为这是我执行的最光荣、最好的任务”。让整部“男人剧”的情感初步释放…

该剧从6月11日播出到结束,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十送红军”的最后“一送”:在最后一个单元里,罗晋饰演的高福星是一个走在路上努力发挥生命的余热,力求为牺牲的战友还愿的重伤员。他用精湛的演技从肢体、表情、语言乃至呼吸等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一个肺部感染的伤员的形象,正如罗晋自己在微博中所说,要将泥土渗进毛孔,要对得起高福星这一角色。与其说演员要对得起角色,倒不如说罗晋将高福星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在战火硝烟的长征路上,高福星比任何一个战士的角色都复杂得多。这与剧中人物管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坚毅倔强一心求死,一个眼含泪水身负重伤,却表现的乐观开朗,(看过一个网友的剧评评价罗晋的演技道:好演员逆着演,终极快乐时更显矜持,终极悲伤时须笑得灿烂)为了满足战友的心愿四处奔走,扮“高娘”、哄战友睡觉、唱江西民歌斑鸠调。为了战友安心,一次次隐忍,为战友编织着美丽的谎言……

剧集中呈现多为残酷与惨烈,但真实的红军长征惨烈程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更凸显了高福星人物的可贵与可爱。“还愿”,听起来是多么容易的两个字,但对于“高福星”这一人物,要以强大的内心来支撑,其意义不亚于一场战斗。从故事开始时一心想要参加战斗到将为战友还愿作为自己的任务,最终带着十万人的梦想和战友们的共同愿望参加最后一场战斗,牺牲在距离延安最近的地方,同时完成了自己与战友的夙愿……

故事,依旧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但最后以“还愿”主题结尾极具浪漫色彩。愿,是美好的,还愿的旅程虽艰辛,但愿望终有实现的希望。剧中一句“中国工农红军,福星高照!”喊出了新的愿望,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完结了,故事结束了。剧集最后,导演将现代化的发展与故事链接在一起令人意味深长,仿佛让我们重走了一次长征路,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不易。

纵观全剧,剧中角色无一不是在展现面对信仰一次次抉择的过程,剧中十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十个角色,展现出各个方面,最后以愿望实现拼凑成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人,生活中要面临无数次抉择,只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向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方向迈进,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是幸福的,因为经过努力的梦想注定会实现。

第二篇:观《十送红军》有感750字

读《看家本领不能丢》后感 最近看了黄学禄老师所著的《看家本领不能丢》一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想考了很多想到了很多。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学能明志,学能长智,学能补拙。胡锦涛总书记曾告诫广大政府干部:“不学习就不能胜任工作,不学习就不能担当大任。”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政府干部,应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勤于学习。当前,政府干部面临的履职环境是一个充满变化、充满挑战的环境,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比较突出,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到使时方显拙的情况经常出现,不刻苦学习,不抓紧提高,就真有“势必落伍”的危机感,就难以胜任 本职工作。要善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可能在单位时间里比别人汲取更多的营养,理解更多的真谛和精髓。有的人读书可谓不少,看样子也很勤奋,但不见有什么质的突破。所以应注意总结交流方法,以便提高得更快。学习,既可能“学生”,也可能“学死”。画家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有人讲:“读书钻不出来的是蛹,钻得出来的是蝶。”要防止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注重消化和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在践行上下功夫,作为政府干部,应该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矛盾突出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从中锻炼自己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要重视学习。一些优秀政府干部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与平时的重视学习分不开的。那些成长进步快的干部,大都是肯学习、肯干事的。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干部不重视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素质就提不高,成长也不会快,就

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学习是一种责任,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会贻误党的事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要更新思想观念,争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解放思想。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用新脑筋对待新事物,用新理论指导新发展。要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思进取的观念,克服遇事求稳、患得患失的观念,克服贪图安逸、小富即安的观念,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始终处(转载于:观《十送红军》有感750字)于不僵化、不保守、求新求变的状态。解放思想的实质是创新,创新意味着对过去的扬弃,对历史的发展。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缺乏改革的勇气,没有创新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生路,就开创不出一种新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惟其轻盈,方能轻轻送进你的耳畔;惟其翔实,才能满满充填你的胸廓;惟其灵动,才能令你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人们用这种恰当的形容,来概括阅读此书时的总体感受。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承载和表现。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党的看家本领是激励人们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实现美好目标的法宝,书中详尽的描述对此作了生动的诠释。新时期以来,针对国内外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多元思潮对青年人的影响,党的看家本领则必须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与领域:瞄向世界的目光应当无比廓远而深邃;探索青年人情感世界的触角务求敏感且丰富;疏导人们心理淤滞的准备要十分充分与刻力……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军事知识、生活知识,将一名老兵的精神财富和心灵寄语,馈赠给大家。

在书中,将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丰富新时期党的看家本领的内涵,是作者着力提倡的一件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异常复杂,人们受到的心理刺激不断加剧,承受挫折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的阈限不断上升,这正如一名资深心理学家分析的那样:“人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正在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这无异使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未来中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系统。”而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此书就是这一庞大系统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心理门诊,众多的求医者,正以此书为肇始,满怀希望前来就诊,从这里获得“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满意离去。

我国能否当之无愧地称为社会主义强国,这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强大有密切关联。在书中,作者以鲜明的观点提出借助文化熏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的看家本领提高更多的文化品位和亲和力,并郑重地提出,如果恝臵这一点,那就是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漠视。正值于此,作者从文化的起源、分类、衍化、演变谈起,分门别类,层层深入,引导着读者的思绪在文化的王国遨游,接受着文化魅力的渗透,呼吸着文化甘露的芬芳。从最早的《易经》中对文化的诠释,到后来诸子百家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从《十送红军》中壮美低迴的旋律到《英雄儿女》激昂悲壮的歌声,无不渗透着先进文化的艺术品格对人的思想震撼和意志激励。“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接着未来。”作者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在时间隧道中给文化作出了准确的定位,对文化的作用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可以肯定,灵活地借助文化的力量和优势,充分利用电影、戏剧、歌曲、音乐、网络诸文化形式,一定会完美地达到加强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如果说《看家本领不能丢》是一支帮你解疑释惑、鼓你勇气的生活序曲,那么《人生有价值》就是一曲音节铿锵、助你成功、余韵悠长的人生合唱。它是前一本书内容的延伸与风格的完善,它是与《看家本领不能丢》联袂而至的姊妹篇。

《人生有价值》书名直接而不直白,顾名思义,它阐述的是人生价值观问题。本书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聊天形式谈看法、啦观点,不拘泥于文章的“起、承、转、合”,而注重于推心臵腹的平等交流与交流的方式与氛围。在“平等”的前提下与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语境的吻合。经常见一些泛泛的“与某某对话”一类的书籍,他们压根没有与读者形成共鸣,也没有与读者形成吻合。吻合摈弃仰俯,共鸣产生认同。而作者这几年的辛勤劳作,从《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到《看家本领不能丢》,到《人生有价值》,始终坚守自己的军人禀赋与艺术操守,不媚俗,不泛情,不无序张驰,而是用娓娓道来的心语与法度谨严的句式,与读者进行心音的交流,思想的触摸,零距离的握手与融合:21岁的黄继光用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用血肉之躯为胜利铺平了道路;19岁的董存瑞单手托起炸药包,青春的雕像在弹光硝烟中定格;15岁的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卧倒在胡匪的锄刀下,用稚嫩的生命呐喊出新中国诞生的最强音……这些鼓励人心的红色故事通过作者流畅的笔触和舒缓的讲述,汩汩流入读者心田,滋润一片碧绿,催出串串蓓蕾。

正如写意与具象是一相互抵牾的矛盾体、叙事与说理是一难以驾驭的语境形成一样,在当今众多的励志性书籍中,有的皇皇巨著,动辄以百万言计;有的秀可袋中,把玩手掌。但他们往往不是沉溺于讲故事之中,就是机械地给读者灌输理念,很难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能做到像作者这样寓事于理、有秀有隐,实属不可多见。作者叙事,层层展开,剥茧抽丝,轮廓分明;作者喻理,主题鲜明,不枝不蔓,悉中肯綮。请看:一位农民工,在火车隆隆开来的瞬间,奋不顾身冲上铁轨,将两名惊慌失措的儿童从死神面前夺回。儿童安然无恙,而农民工36岁的生命却倏然终结……行文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尽管他们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他们却以特殊时刻的选择,诠释着人性的伟大,彰显着时代的精神。”(《道德修养须提升》)某年,某地的茄子出奇的贵,一名农民种茄子大大赚了一笔。那些没种茄子的农民暗下决心大种茄子,结果,由于次年人人种茄子,导致价格大跌。可第一年种茄子的人又发了大财:他改种茄子苗……写到这里,作者止笔生议:“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成功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成功,就看你有无正确的思路,有没有新的择业理念。”(《成功之路在脚下》)从叙事到说理,作者转得从容裕如。“辞已尽而势有余”,留下无尽的令人回味、引人遐思的空间。

赋闲不闲,退休只是一个想干点事的人第二个青春生命的开始。离开繁忙紧张的高层领导岗位,作者才能彻底静下心来,无欲无求,从头梳理40余年政工生涯的积淀与精华。古人说,小隐于野,中隐于世,大隐于心。真正的宁静无须到山野去寻找,心之无欲才能安静下来将心事做成。相信作者的这两本书,一定能将话说到读者的心眼里,让大家在淡泊宁静之中致远,受到最大的教益。篇二:[原创]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感观《十送红军》

[原创]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感观《十送红军》

温带杨2014/7/22 23:19:02收藏 分享 > 9045489 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感观《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看完了,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还真不适合看这样的影片,当然,如果您对红军没感情那又当别论。又看了一些影评和观后感之类的帖子。没办法,这辈子好像就活在这样的从前,就是喜欢这类影视剧,看了一部又一部,白天工作没时间就晚上熬夜,连续一个星期把48集全部看完,平均一晚上8集,一熬就熬到下半夜3、4点钟,这就是我的世界杯!

先是激情,接着同心,故事里的每一个红军仿佛就是我,看到第40集左右激情不再了,各位不要以为我看麻木了,一旦某种东西融入你的血液,根植你的灵魂深处,就变成了你自己,外在的激情自然就不再了,留下的是自然的心境和必然的情怀,再加上现代知识营养下的思考。

《十送红军》48集,我现在不用细想就分成记忆清晰的十个故事,这些故事感官上表现的是子弹、献血、生命,内在的表现是愿望、承诺、斗志。

还是先介绍一下我归纳的十个故事吧,算是跳出故事回到现实中替该剧做个宣传:我实在就是想宣传。

第一波人物出场,红军从瑞金、于都出发,踏上长征之路,故事围绕钟石发和他的四个儿子展开,钟石发在寻找四个儿子的过程中,爷五个纷纷战死沙场,除了这爷五个,印象最深的还有那个黄金生战士。第二波人物出场,张二光在钟石发和二儿子牺牲后,返回大部队,加入神枪手三连,遇到三连最老的四大神枪手,分别是彭瞎子、老邱、叶虎彪、傻子,还有连长左明,袁班长,这些人在湘江全部牺牲。

第三波人物出场,贺坚是神枪手三连长左明的同学,主动申请从中央纵队来到一线连队当指导员,连长是孙继祖,碰到从老家找他的未婚妻小桃和哥哥贺老憨,还有那个小桃的大表姐夫团长,这些人在遵义和四渡赤水的过程中全部牺牲,贺坚留下一张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合影,牺牲前留给哥哥,让贺老憨找到毛主席并交给他。

第四波人物出场,贺老憨和剩下的战士被整编到一个团,在这里贺老憨与有点弱智的郑十一斤当伙夫,郑十一斤的四个哥哥统统战死沙场,团长把保护郑十一斤的任务交给贺老憨,结果在过大渡河的战斗中郑十一斤战死,还有那个勇敢的王钱多。

第五波人物出场,贺老憨被后面的部队救起,答应该部队的负责人(好像是团长)顺路去看望他的儿子李复生,贺老憨见自己的伤越来越重,活下去的可能不大,就把李复生关起来,自己替李复生上战场炸碉堡牺牲,临行前把照片交给李复生,李复生在追赶大部队的路上遇到戴兰,一个女文工团员,中间还有个红军连长执行任务后也追赶大部队,为救戴兰牺牲,李复生和戴兰一路上历尽生死鬼门关,一度扮作川军混入敌军队伍,路途中救下红军战士伍炳,最后李复生为掩护戴兰和伍炳牺牲,戴兰和伍炳从敌人那里听到大部队可能在安顺场或大树岭(忘了,不再找资料纠正),就分头去找,结果戴兰来到安顺场,遇到迷惑敌军吸引敌军的红军部队,部队政委见过戴兰,给了她最好的接待,大家在欢迎她的歌声中提枪上战场,戴兰也最后拿起枪,这只为掩护大部队的小部队全军覆没。我认为剧中最苦难最惨最坚韧的当属戴兰,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第六波人物出场,伍炳带着李复生的照片回到部队,奉命带着全班5个战士去调查一个也自称红军的队伍,该部队是一个四川汉子在狱中接受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教导,出狱后便自行组织革命,改名叫马斯基,成立了个红军第七十七师,在这里,伍炳和马斯基为掩护红军后续部队免遭白匪军的伏击,主动袭扰敌军,遭到敌军的包围,最后为掩护土人老百姓和沙奎突围,伍炳和马斯基及他的七十七师全部牺牲。

第七波人物出场,沙奎带着伍炳交给他的照片爬过雪山,开始过草地,因为会打快板被安排在宣传队,遇到老快板囤叔,在这里沙奎对徐护士产生感情,还有瞎子老董、掉队的团长警卫员罗小海,还有一个俊俏小伙邓秋生也对徐护士产生感情,过草地这一路,十多个人的宣传队只剩下囤叔和沙奎,刚出草地徐护士、沙奎等全部牺牲。第八波人物出场,沙奎临死前把照片交给邓秋生,邓秋生遇到了战斗模范邓秋生,两人重名,梁干事在模范邓秋生偷跑回战场的情况下,让非模范的邓秋生假扮模范邓秋生做报告,最后真假模范邓秋生双双牺牲在过腊子口前后的战场,还有个小战士叫苦瓜的印象很深。

第九波人物出场,邓秋生把那张照片丢失,交代大家帮他找。班长贾学会找到,肩负起了带照片给毛主席的任务。最后贾学会和他的全班战士为护送战士郭小满的灵柩回家,一路上完成了任务,但也全部牺牲,他那个班的战士有全河、小黑皮、吴大璐,还有一个别的班的班长吴大脑袋印象极深,贾学会路上救下战士高福生,把照片交给了他。篇三:观长征有感

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观电视剧《长征》有感

摘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的每一个科学原理和科学结论,都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具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态度以及鲜明的民族本位思维方式。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征;

正文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性理论成果之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引导中国人民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的每一个科学原理和科学结论,都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民族形式的中国化和思想内容的中国化两个方面,民族形式的中国化就是把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的民族形式,思想内容中国化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从其一般性原理转化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其中思想内容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群众和为群众所掌握,转变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从我们身边散去,再看长征,长征留给我们的是苦痛的回忆,是全世界的感慨,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人民军队,而这支军队的主要成员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此,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行人民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的农村游击战争中创造了十六字诀和以诱敌深入为核心的运动战略战术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中心内容的十大军事原则.并且运用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作战指导.逐渐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功地夺取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强大敌人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最广泛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十分薄弱,建立各革命阶级和革命派别的联合阵线时,正确处理农民问题和资产阶级问题关系重大。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举足轻重。在中国,许多革命党派和有识之士都懂得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找到发动和联合农民的办法。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掀起土地革命风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也是在通过不断的学习而不断地取得进步的,文化的进步往往都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从而获得进步。而安全管理工作,所需要遵循的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里的学习,一方面是指安全管理经验、理论方面的学习,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即不断提高安全作业技术水平,只有在管理者和操作者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做到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一,长征所唱响的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对政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现实,有能力改变世界,有能力创造历史!只要运用好我们的双手,合适的运用我们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没有什么不可能!

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对于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获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的《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样写道,而我想给它的后面加上一句——“敢于审视真实的自我”,没有我们“敢于自省,敢于正视自己缺点,敢于努力改正自己的瑕疵”的共产党人,就不会有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这是我们伟大的名族精神,是他指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带领我们取得长征的胜利,进一步取得改革开放的胜利!

第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是统一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以掠夺压迫落后国家和民族来谋求自身发展的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自强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与核心是推进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这首歌贯穿《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听着它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沉重,这一首《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共产党,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处处为国为民的政党感到骄傲,更为我加入这样一个先进的政党而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让长征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红军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党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把这首歌永远的唱下去!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者使之具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态度,后者使之具有鲜明的民主本位思维方式的特色。

致谢

感谢我的老师郭宏升老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

第三篇:七律.《看十送红军》有感

七律.看《十送红军》有感

大山中学 黄国超

枪林弹雨战马啸,雷霆电闪红军笑。雪山草地埋忠骨,闻风披靡白匪逃。

甲午年六月初九

2014年7月5号

第四篇:十送红军观后感

大约在26年前,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邻居家的黑白电视机上,初次见到了红军怕学上过草地的历程。后来,在《红旗飘飘》和《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中又有了新的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于两次国共合作的空窗期,在无比浩大的时空做到了不可思议的、神话一样的转移,在时势和英雄的双重推动下,从失败走向成功,在漫长而艰辛的长征中,进一步锻炼了队伍,实现了战略转移,长征的后果至今有着深远影响。在长征尚未完成之时,对于长征本身便有了塑造神话的创作,毫无疑问,长征是红军书写的一出史诗性神话,不仅用子弹和血肉,八十年间一直在诠释、充实和表达。

爬雪山、过草地、湘江血战、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遵义会议,有个体坚韧不拔的坚毅、有战斗队伍无畏不惧的激情、还有领袖高层运筹帷幄的政治决策,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说是在生死存亡的边缘。长征一开始,便被解释成北上抗日,一路征战要向所到之处宣传,更要积极争取同情和援助,在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军的冲突缝隙中寻求最大利益化。

红军的神话是一出壮烈、威武、积极而有作为的言说方式,小马奔腾出品的《十送红军》,以共产党建政后创作的一首歌曲为核心创意,通过十个单元故事,描述了长征十个著名桥段的十个人物,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女儿也是战士,他们的成长、蜕变、抗争与牺牲。李修文、胡坚、李海洋的剧本里,他们都不是传统模式的高大全,却更为有血有肉有细节,有缺陷有遗憾有矛盾的英雄,才是真正有可能存在过的英雄,毛卫宁导演的《十送红军》与绝大多数同类型提醒的红军神话叙事都不相同,却让红军长征80周年的观众觉得更为可信,本剧将好莱坞美学、中国传统叙事和革命价值观进行了奇妙的嫁接。

从瑞金到延安的相片,凝聚了无数小人物的牺牲,刘威“火线寻子”很情深,佟大为“断指神枪”很凄厉,“战场逼婚追情郎”的,“低能菜鸟士兵”的友情,“女红军毁容潜伏”的浪漫,“真假常胜将军”的巧对,“千里护棺”的诺言„„红军神话意义的本身过于集成,蕴含了足够的时代精英的鲜血、信念和希望,《十送红军》里大多数单元故事都对中外经典故事进行了搬演,并且实现了比较有水准的艺术存在感。

那些人为什么不怕死,勇于直面淋漓的献血,就是《十送红军》想要80后、90后观众明白的缘由。在剧集里,红军给了组成红军的个体以自由的生命力,他们的选择便是人性、党性和组织、人民的选择,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毋庸讳言,在神话营造过程中,个体的自我牺牲被赋予了神圣光芒,向着牺牲的冲刺方向有着强悍而眩晕的激励感),在伟大事业里让自己的鲜血成为红旗飘飘的精神概念组成者。红军神话从来便不隐匿需要牺牲和流血,必须在扭曲而残酷的斗争,才能取得对现实秩序的颠覆,这个神话必然要让参与者改变,否则便不可能实现对困境的突破。当这些战士们将自我分子化又聚合为整体的红军概念之后,一便是一切,他们于是可以前仆后继、周而复始做到了将星星之火的信息传递下去。编导的价值在于寻找一种精神价值的诠释,而这种价值在那个时候是一种美好理想。意识形态有她自己的存在方式,艺术创作同样如此,至于拥有最终解释权和观众,应该都能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圆满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信仰,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信仰。

《十送红军》作为一部战争史诗巨制,该剧与以往的电视剧极为不同,将48集的故事分十单元,讲述了十位不同年龄、性别、兵种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成长、蜕变与牺牲的故事,汇集了佟大为、罗晋、刘威、王雷、李小萌等众多实力演员加盟,个人虽然只看了几集,但对这部史诗级的精良巨制充满了期待。

《十送红军》虽然大环境还是长征的战争,但不是以往的遵义会议、六盘山、赤水、过彝区、过泸定桥等大方向,也不是讲述领导人的作战战述,而是将焦点聚集在十位普通却不平凡的红军身上,通过十个红军,十段故事,反映长征的伟大意义,让这部48集电视剧显得非常有新意。

令人热血澎湃的战争场面,宏大且惊心动魄,制作水平堪比大银幕电影。在以往的中国战争影视作品中,欠缺的一点就是它永远只有悲壮,没有悲悯。而《十送红军》则突破了这瓶颈,不仅悲壮还有悲悯。第一个单元讲述的就是一个老战士,临危受命要把在四个儿子中的一个从敢死队中带到中央纵队,给自己保留一个种。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四个儿子均加入了敢死队,不论是征战沙场,还是教书做饭,四个儿子都想尽办法留在队伍中,为漫漫长征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当四个儿子及老钟都相继牺牲,可谓是悲壮到了极致。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红军在长征路上,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但他们的生死经历是悲悯的。

虽然这只是一部影视剧,但我们却丝毫不能怀疑它是虚假的,因为红军战士的信仰绝对是真诚的。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觉是它用很微妙的手法让我感觉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光明的向往,还有他们那种很坚强的意志力。给我带来的印象是,我会重新去看那段历史,去翻一下书,有可能的话会关注意一下当时长征走过的那些路。

第五篇:十送红军 一送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长征路线1933年10月 中共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 红军撤退开始10月21日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11月5日-8日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11月13日-15日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11月27日-12月1日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1934年12月 红军占领黎平1935年1月1日-3日 强渡乌江1935年1月7日 中共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月-3月 四渡赤水3月29日-31日 南渡乌江5月9日 渡金沙江5月25日 渡大渡河5月29日 飞夺泸定桥6月12日-7月7日 红一红四会师8月29日-31日 全歼胡宗南第四十九师10月7日 翻越六盘山10月19日 红一抵达吴起镇1936年10月 红

二、红四与红一会师长征结束

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长征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以上,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与中国共产党敌对的中国国民党将此事件称为“流窜”。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

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聂荣臻

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杨成武

1980年2月16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年5月29日

下载观十送红军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十送红军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送红军观后感

    《十送红军》 观后感 若问世间什么最动人?那一定是人间真情!若问什么是父爱,在《十送红军》中这就是父爱!父爱,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成长;父爱重如山,让我们永远感恩。观看电影《十......

    十送红军观后感(全文5篇)

    大约在 26 年前,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邻居家的黑白电视机上,初次见到了红军怕学上过草地的历程。后来,在《红旗飘飘》和《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中又有了新的体会。中国工农红军......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推荐)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秉性不喜看电视剧,昨晚十分无聊,我在网络电视回放中无意中断断续续地看了前几集《十送红军》。这部电视剧给我的第一感觉......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合集)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秉性不喜看电视剧,昨晚十分无聊,我在网络电视回放中无意中断断续续地看了前几集《十送红军》。这部电视剧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血腥、太残忍、太暴力......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

    革命英雄主义的另一种解读——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朱国飞近年来,我国影视剧中描写革命历史见长又好看的并不多,倒是一些所谓的抗日雷剧充斥荧屏,被我们称道的只有几部,譬如......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十送红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背景知识: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多革命民歌。如:《送郎当红军》等。其中,《十送红军》是在第五次国内革命......

    《十送红军》公开课教案(精选合集)

    《十送红军》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民歌之一。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

    大学生思想汇报:学习《十送红军》

    敬爱的党组织:在上次的红歌学习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再现人民群众与红军依依惜别的情景,展现了军民鱼水情,在伟大的军队和党中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