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安县白牙市镇井门口村建整扶贫
白牙市镇井门口村2011年建整扶贫
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东安县白牙市镇眭善卓
白牙市镇井门口村位于东安县白牙市镇北部,东临川岩乡,北与新宁县交界,距县城21公里,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稻田534亩,楠竹500亩,辖8个村民小组(其中有个组为瑶族居民)197户759人,共有党员21人,预备党员3人,人均收入2537元。今年来,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井门口村被确定为县级重点建整扶贫村,是县委张波书记、副县长苏建华的建整扶贫包点村,由县国土局、县电力公司、东安一中等七个单位组成的工作组对我村开展建整扶贫工作。
一、2011年我村建整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建整扶贫工作组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地开展了建整扶贫工作,下面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做脱贫致富带头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村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致富能人,以他们作为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的“双火车头”。一是强化领导班子管理。如何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核心领导作用,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通过实行周一集体办公、周二下组进户的日常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了干部责任感,激发了干部活力。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我村现有党员21人,针对党员总体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战斗力弱的现状,坚持把发展年轻型知识人才和致富能手为党员作为首要来抓。今年我村发展预备党员3名,输送4人参加镇党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力争为我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三是突出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组织村里的种养殖户等致富能人对全村50岁以下的村民进行技能讲
解培训,对两类人进行制定帮扶计划、重点帮扶,一是有一定致富能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二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缺乏致富门路和实用技术的。今年来,我村组织技术培训6次,培训人数达300人次,发放学习资料200份。
(二)明确脱贫目标,科学分析,理清脱贫致富思路。我村根据年初制定的建整扶贫工作方案,工作组和我村一起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脱贫目标,并针对我村交通闭塞,穷山僻壤等恶劣的自然条件,村两委干部科学分析村情,树立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脱贫思想,理顺了“做大做强500亩楠竹产业”的致富思路。
(三)重基础转方式,真抓实干,夯实农村基础设施。一是突出抓好了村组水泥硬化路建设。我村主干道、组道进行水泥硬化是今年扶贫的首要工作。我村水泥硬化路主干道7公里、组道4公里,预算总投资92万元。资金到位情况:目前到位资金46.7万元,其中村民集资35万元,捐款11.7万元;工程进度情况:目前组道4公里已修成完工,村主干道已完成5公里,还有2公里村主干道预计在12底全面竣工。二是加大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今年是水利年,由于龙溪水库渗漏严重,加之我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村534亩稻田灌溉用水困难。村两委干部通过与水利局衔接,县水利局拨付资金和后盾单位资金扶助资金的及时到位,投资3.2万元对农田灌溉用水主渠道进行了维修,确保了我村农田灌溉用水安全和粮食产量的稳定。三是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今年下半年,在工作组指导下,我村主动与县电力公司衔接,完成了全村用电表户162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我村680余人的用电安全问题。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今年来,在工作组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的建整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整体脱贫难度大。二是党员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群众素质还相对较低。三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扶贫资金欠缺、来源难。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2012年我村建整扶贫工作思路
2012年是我村建整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我村坚决按照县委扶贫办的部署,在后盾单位的扶助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固堡垒,抓党建,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二是搞好人口计生工作,严防因超生返贫;
三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为修好村级办公楼、建好农家书屋和全村40%村民的沼气池建设;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年出栏生猪达300头的养殖户2家和年产值300万的楠竹加工产业。
五是进一步加强我村综合治理,改善我村生态环境。
第二篇:驻村扶贫建整工作总结
驻村扶贫建整工作总结
驻村扶贫建整工作总结2007-02-06 09:54:40
深入群众扎实工作选准路子脱贫致富
××乡联盟村地处洞口县东南角,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2800米,气候恶劣,交通闭塞,信息缺乏,经济落后。全村共190户,有10个村民小组,768人,全村共有水田458亩,旱土292亩,荒山680亩。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350元,属洞口县典型的贫困村。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建委分别于1997年元月、1998年元月和1999年元月派两起工作组进驻该村进行扶贫解困工作,三年来,工作组深入群众,摸清村情,规划致富路,架设连心桥,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使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全村空前团结,积极开展致富竞赛,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350元上升到1999年的920元,人均产粮由199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410公斤。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班子建设,强化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支部是村民的核心,是全村的“火车头”。如何发挥其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而在其中,选好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又是重中之重。工作组一进村,针对盟村组织涣散、支部软弱的实际,把调整班子、强化组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帮助村里进行班子改选,组织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要脱贫致富,关键要村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完善村内各项管理制度,为此,工作组经常同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进行沟通,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的帮助得到了村干部的[理解,同时也树立了他们脱贫的决心,提高了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组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加强了支部妇代会、计生协会、村民议事会和综合治理等组织建设,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有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全村的各项工作才有“主心骨”,扶贫工作才能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二、抓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
联盟村现有党员26名,建党对象6名,预备党员1名。队伍建设乏力,组织观念不强,三年来,工作组把加强队伍建设,发展后备党员作为首要事情来抓,重点发展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新型农民入党,使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与此同时,工作组大力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实际本领,两年
来共上党课8次,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4次,民主评议党员2次。工作组对党员进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不定期地组织党员学习农村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到目前为止每个党员至少掌握了两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成为农村生产技术骨干。通过教育,全村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修建公路、兴修水利等建设中处处带头、事事领先,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三、摸清村情,确定目标,完成的脱贫监测工作。
根据县建整扶贫领导小组的安排,联盟村是县建委的包点扶贫单位。驻村前,我们参加了1998年全县脱贫工作会议,提高了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元月20日,工作组听了××乡党委书记曾书记的情况介绍后,更产生了对扶贫工作的紧迫感。一到村里,工作组的同志不辞劳苦,立即召开了村干部会议,了
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了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工作组决定走访慰问全村22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元月22日晚上工作组黄远志和梁坤山两位同志因水土不服,先后拉肚子,整晚几乎没睡,23日清早,工作组同志冒着大雪,撑着拐棍,同村干部一起奔走在风雪交加的山路上,工作组同志因肚子不好,体力不支,走路特别吃力但工作组同志没有叫一声苦,自始至终同村干部们一起慰问“两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作组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表现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工作组的同志就是以这种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同联盟村的父老乡亲们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从而帮助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与此同时,工作组同志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治贫必先治愚,扶贫须先扶志”、“自力更生,走致富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和村委会商议,共同起草了请求进行脱贫监测的报
告。
四、动真格、办实事、真扶贫。
真扶贫、扶真贫,帮助群众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是工作组同志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扶贫的底子已摸清,脱贫规划已制订,关键就看落实,办几件扎扎实实的事情,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这才是扶贫工作组的真正目的,也是贫困地区群众的迫切要求。三年来,建委扶贫工作组共做了如下几件事:
1、恢复了3公里高压线路。1997年春节前夕,联盟村遭受了特大的冰冻灾害,部分高压电杆`电线被冰冻折断,全村照明及生活用电全部中断,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怎么办?当时村里财力困难,工作组同志立即返回单位,向建委领导汇报,请求建委支持,建委当即拨款4000元,用于恢复联盟村的供电,在工作组同志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4月上旬联盟村恢复了供电。
2、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联盟村自然环境恶劣,加之耕种方法落后,长期以来,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工作组同志热情细致地向村民们宣传科学种田,全面推广“优质旱稻”,并于1998年初试种2亩,•产量喜人,工作组乘势于下半年在全村全面推广。另一方面,工作组同志积极带领村民们修建、改造水利设施,修建了标准灌溉渠1条,总长250米,解决了近4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
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工作组同志经常向村民们传递经济发展方面的信息,促使他们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摆脱小农经济意识,引导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私营经济。联盟村的气候适合种植良种板栗、枣子和一些中药材,而此前联盟村在这方面开发力度不大,工作组进村后,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联盟村大力推广良种板栗、枣子和中药材的栽培,目前,该村成片种植的板栗有•150亩;枣子20亩。预计两年后村民人均年收入将增加5000元以上。此外,工作组同志还鼓励村民们种植了6亩约
12000株的白芍药材。
4、大力发展养殖业。联盟村山地面积广,为饲养山羊提供了便利条件,山羊销路好,是一条致富的捷径,工作组根据联盟村的自然条件,采用遍地开花式的养羊方式,号召各组各户大力养羊,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5、发展公益事业,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制约联盟村脱贫致富步伐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由于山高路险,各种困难比较多,从1958年开始联盟村计划修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实现通车的愿望,通路可以说是联盟村人一直的梦想。工作组进村后,和村干部一道,广泛发动群众,喊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工作组同志为了使这个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召开支部会、村委会、全体党员会总共30多次会议,并多次翻山越岭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使全体村民从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意见,克服了思想阻力。
修建这条路,不仅坡度陡、难度大,而且各组之间也存在很多分歧,同时,要经过邻村锁口村,加之村与村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特别复杂。工作组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召开村委会和与邻村协调会10余次,终于达成一致意见。1997年10月中下旬完成了线路的测量,11月4日,工作组再次召开村委会,决定于1997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在这同时,工作组同志反复向村民们强调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大修公路。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公路修建公里,直接收益群众已达85%。
由于资金缺乏,联盟村的小学校舍多年没有进行维修,破烂不堪,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工作组同志设法从扶贫款中拿出几千元资金,对校舍进行了维修,并修建了一间面积为33平方米的厕所,大大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扎实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工作组同志在联盟村每一项工作的开
展,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县、乡领导和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和重视。县建整扶贫办艾书记不怕山高路险,先后几次来到联盟村检查、指导工作,和工作组同志一道研究联盟村的发展计划。××乡党委曾书记和肖乡长也多次到联盟村现场办公。1998年元月14日,县建委主任许安生、曾广义、张华明、谭卫彤等4位领导翻山越岭来到联盟村看望了22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并为他们送去了温暖。1998年4月15日县建整扶贫办主任艾兴元、县建委主任许安生等领导一行来到××乡联盟村现场办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县建委主任许安生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作扶贫工作的坚强后盾,把建整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并在县建委成立了建整扶贫领导小组,由建委主任许安生同志亲自负责,每位党组成员联系一位“穷亲”,并使其一年内脱贫致富。今年元月4日,许安
生、曾广义、•张华明等领导专门听取了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关于资金紧缺的汇报后,立即表态,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4000元资金,用于解决购买雷管、炸药、导火线等问题,大大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年来,县建委驻联盟村扶贫工作组在县委、县政府、县建整扶贫办的领导下,在县建委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下,克服了条件艰苦、水土不服的重重困难,心系扶贫点,苦拓致富路,密切联系群众,幸勤扎实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带动联盟村的乡亲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大办交通,兴修水利,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山地经济,推广优质品种,实现科技致富。从而实现了人均年收入由1996年的350元上升到1999年的920元,人均年产粮由199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410公斤,达到了脱贫的要求。
第三篇:建委驻村建整扶贫工作组工作总结
建委驻村建整扶贫工作组工作总结
深入群众扎实工作选准路子脱贫致富
----建委驻杨林乡联盟村建整扶贫工作组工作总结
杨林乡联盟村地处洞口县东南角,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2800米,气候恶劣,交通闭塞,信息缺乏,经济落后。全村共190户,有10个村民小组,768人,全村共有水田458亩,旱土292亩,荒山680亩。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350元,属洞口县典型的贫困村。原创:wenmi114.com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建委分别于1997年元月、1998年元月和1999年元月派两起工作组进驻该村进行扶贫解困工作,三年来,工作组深入群众,摸清村情,规划致富路,架设连心桥,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使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全村空前团结,积极开展致富竞赛,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350元上升到1999年的920元,人均产粮由199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410公斤。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班子建设,强化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支部是村民的核心,是全村的“火车头”。如何发挥其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而在其中,选好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又是重中之重。工作组一进村,针对盟村组织涣散、支部软弱的实际,把调整班子、强化组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帮助村里进行班子改选,组织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要脱贫致富,关键要村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完善村内各项管理制度,为此,工作组经常同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进行沟通,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的帮助得到了村干部的理解,同时也树立了他们脱贫的决心,提高了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组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加强了支部妇代会、计生协会、村民议事会和综合治理等组织建设,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有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全村的各项工作才有“主心骨”,扶贫工作才能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二、抓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
联盟村现有党员26名,建党对象6名,预备党员1名。队伍建设乏力,组织观念不强,三年来,工作组把加强队伍建设,发展后备党员作为首要事情来抓,重点发展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新型农民入党,使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与此同时,工作组大力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实际本领,两年来共上党课8次,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4次,民主评议党员2次。工作组对党员进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不定期地组织党员学习农村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到目前为止每个党员至少掌握了两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成为农村生产技术骨干。通过教育,全村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修建公路、兴修水利等建设中处处带头、事事领先,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三、摸清村情,确定目标,完成的脱贫监测工作。
根据县建整扶贫领导小组的安排,联盟村是县建委的包点扶贫单位。驻村前,我们参加了1998年全县脱贫工作会议,提高了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元月20日,原创:wenmi114.com工作组听了杨林乡党委书记曾书记的情况介绍后,更产生了对扶贫工作的紧迫感。一到村里,工作组的同志不辞劳苦,立即召开了村干部会议,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了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工作组决定走访慰问全村22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元月22日晚上工作组黄远志和梁坤山两位同志因水土不服,先后拉肚子,整晚几乎没睡,23日清早,工作组同志冒着大雪,撑着拐棍,同村干部一起奔走在风雪交加的山路上,工作组同志因肚子不好,体力不支,走路特别吃力但工作组同志没有叫一声苦,自始至终同村干部们一起慰问“两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作组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表现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工作组的同志就是以这种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同联盟村的父老乡亲们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从而帮助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与此同时,工作组同志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治贫必先治愚,扶贫须先扶志”、“自力更生,走致富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和村委会商议,共同起草了请求进行脱贫监测的报告。
四、动真格、办实事、真扶贫。
真扶贫、扶真贫,帮助群众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是工作组同志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扶贫的底子已摸清,脱贫规划已制订,关键就看落实,办几件扎扎实实的事情,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这才是扶贫工作组的真正目的,也是贫困地区群众的迫切要求。三年来,建委扶贫工作组共做了
如下几件事:
1、恢复了3公里高压线路。1997年春节前夕,联盟村遭受了特大的冰冻灾害,部分高压电杆`电线被冰冻折断,全村照明及生活用电全部中断,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怎么办?当时村里财力困难,工作组同志立即返回单位,向建委领导汇报,请求建委支持,建委当即拨款4000元,用于恢复联盟村的供电,在工作组同志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4月上旬联盟村恢复了供电。
2、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联盟村自然环境恶劣,加之耕种方法落后,长期以来,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工作组同志热情细致地向村民们宣传科学种田,全面推广“优质旱稻”,并于1998年初试种2亩,产量喜人,工作组乘势于下半年在全村全面推广。另一方面,工作组同志积极带领村民们修建、改造水利设施,修建了标准灌溉渠1条,总长250米,解决了近4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
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工作组同志经常向村民们传递经济发展方面的信息,促使他们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摆脱小农经济意识,引导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私营经济。联盟村的气候适合种植良种板栗、枣子和一些中药材,而此前联盟村在这方面开发力度不大,工作组进村后,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联盟村大力推广良种板栗、枣子和中药材的栽培,目前,该村成片种植的板栗有150亩;枣子20亩。预计两年后村民人均年收入将增加5000元以上。此外,工作组同志还鼓励村民们种植了6亩约12000株的白芍药材。
4、大力发展养殖业。联盟村山地面积广,为饲养山羊提供了便利条件,山羊销路好,是一条致富的捷径,工作组根据联盟村的自然条件,采用遍地开花式的养羊方式,号召各组各户大力养羊,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5、发展公益事业,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制约联盟村脱贫致富步伐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由于山高路险,各种困难比较多,从1958年开始联盟村计划修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实现通车的愿望,通路可以说是联盟村人一直的梦想。工作组进村后,和村干部一道,广泛发动群众,喊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工作组同志为了使这个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召开支部会、村委会、全体党员会总共30多次会议,并多次翻山越岭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使全体村民从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意见,克服了思想阻力。
修建这条路,不仅坡度陡、难度大,而且各组之间也存在很多分歧,同时,要经过邻村锁口村,加之村与村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特别复杂。工作组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召开村委会和与邻村协调会10余次,终于达成一致意见。1997年10月中下旬完成了线路的测量,11月4日,工作组再次召开村委会,决定于1997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在这同时,工作组同志反复向村民们强调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大修公路。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公路修建3.5公里,直接收益群众已达85%。
由于资金缺乏,联盟村的小学校舍多年没有进行维修,破烂不堪,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工作组同志设法从扶贫款中拿出几千元资金,对校舍进行了维修,并修建了一间面积为33平方米的厕所,大大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扎实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工作组同志在联盟村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县、乡领导和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和重视。县建整扶贫办艾书记不怕山高路险,先后几次来到联盟村检查、指导工作,和工作组同志一道研究联盟村的发展计划。杨林乡党委曾书记和肖乡长也多次到联盟村现场办公。1998年元月14日,县建委主任许安生、曾广义、张华明、谭卫彤等4位领导翻山越岭来到联盟村看望了22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并为他们送去了温暖。1998年4月15日县建整扶贫办主任艾兴元、县建委主任许安生等领导一行来到杨林乡联盟村现场办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原创:wenmi114.com
县建委主任许安生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作扶贫工作的坚强后盾,把建整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并在县建委成立了建整扶贫领导小组,由建委主任许安生同志亲自负责,每位党组成员联系一位“穷亲”,并使其一年内脱贫致富。今年元月4日,许安生、曾广义、张华明等领导专门听取了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关于资金紧缺的汇报后,立即表态,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4000元资金,用于解决购买雷管、炸药、导火线等问题,大大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年来,县建委驻联盟村扶贫工作组在县委、县政府、县建整扶贫办的领导下,在县建委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下,克服了条件艰苦、水土不服的重重困难,心系扶贫点,苦拓致富路,密切联系群众,幸勤扎实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带动联盟村的乡亲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大办交通,兴修水利,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山地经济,推广优质品种,实现科技致富。从而实现了人均年收入由1996年的350元上升到1999年的920元,人均年产粮由199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410公斤,达到了脱贫的要求。
第四篇:2012年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计划
*******2012年建设扶贫工作计划
为做好*******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计
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约8公里,距*******政府3公里。全村1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365户,1286人,其中回族1032人,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现仍有贫困人口10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88%左右。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二、扶贫工作计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了解、村组干部和党员会议商讨,全村上下对于制约该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在“路、水、住”三件事上。结合*村实际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以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继续完成村部建设。完成村部建设。
村组道路建设。硬化10、15组等组方向的村级主道300M。拉通村部至现群工站村内主道约1千米。硬化12组村级道路、其他院落道路。
饮水改造工程。搞好11、12组饮水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好全村山塘、水渠,更换10、15电灌水
1管。
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实施危房改造约50座。维修好清真寺。协助清真寺寺管会维修好清真西寺。
(二)农业产业发展
加大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在全村组织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在进行种养技术技术培训。
继续发展农业产业。继续抓好柚子基地管理,扩建柚子基地100亩;做好杨梅基地的补植工作;建设好12组肉牛养殖基地。
(三)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该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培养发展党员至少2名。
(四)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真正做到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做好计育基础工作,确保迎检顺利过关。
综合治理工作。及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无一户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无一人离村赴县上访。加大治安治理力度,让群众安居乐业。
加大扶贫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向各职能部门争取资金,力争到位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全面到位,强化了如下有关工作措施。
(一)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支两委是整村推进建整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各村民小组组长紧密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驻村工作组做好协调和指导,确保建整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好村级自治章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订出工程管理制度。
(三)自力更生,适当援助。驻村工作组会同村、支两委,积极调动广大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切实做好相关工作,驻村工作组尽最大可能给予经济援助,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加快发展。
(四)大户带动,典型引路。着力培养支柱产业大户,对支柱产业大户给予政策和物资帮助,使其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实现长富久富。
(五)组织培训,提高素质。在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期间,驻村工作组要会同村、支两委,有针对性组织农户参加上级农业、扶贫等职能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并邀请科技、农业等职能部门的专家进村培训,力争每户有一人以上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2012年3月2日
*村2012年扶贫建设项目表
第五篇:2010年高岩村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总结报告
紫溪市镇高岩村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
总结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全县建整扶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2010年由县统战部、工商联、政务中心、农业开发办、能源局、档案局、自来水公司、五中对紫溪市镇高岩村进行整村推进建整扶贫,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市镇高岩村位于东安县西南部,距东安县27公里,距紫溪市镇政府15公里,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座落在高岩水库旁。全村有稻田面积530亩、柑桔60多亩、荒山3000多亩,共有687人,其中:中共党员27名,劳动力约356名。由于生存与发展需要,大部分劳动力已经外出务工。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水稻、烤烟和劳务输出,是我县一个人多田少的贫困村。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该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指导村党支部定期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
2、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健全村团支部、村调解委、村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科协等组织机构,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实。
3、指导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一年培养建党积极分子1—2人,发展新党员2名;二是培养村后备干部2人,做到成熟一个起用一个。
4、搞好村活动中心的扫尾工作,筹资5万元建好篮球场、购买体育建身器材。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了解,全村上下对于制约该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在“路、渠、水”三件事上。结合高岩村实际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以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村组道路建设
由于2、3、4、5组道路没有硬化,村民出行不便,而且农村经济发展受阻,村民盼望早日修好致富路,其中三、四组村民修路的愿望尤为迫切,年前就自发集资要求修路,按田地每亩100元、按每人50元的标准筹措了部分资金,并归集到了镇农经站,请求上级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圆了村民的道路梦。
二、五组村民年后也要求比照三、四组村民的做法,自筹部分资金修路。村民们对于修路出现的占田占地和田地调整,承诺不给上级党委、政府增添任何麻烦,全部自己协调解决。据镇党委相关人员测算,今年投入资金4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20余万元,修
建村道560米,实现所有村道路面硬化;投入10万元建沼气池35口,投入近7万元,改水50户,改厕35户,改厨35户,改栏3户,能源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饮水改造工程
几年前一、四、五、六组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已全面完工,目前绝大部分家庭用上了自来水。但是,二、三组由于资金困难,水改工程尚未实施,据了解,二、三组的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约需投资15万元。已自筹资金9万元,缺口6万元。2010年下半年将二、三组的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列入计划,并启动实施。
水渠补漏工程
经济坝渠到六组的渠道,长约两公里,年久失修,漏水严重。由于田地全都处于山坡上,在春雨时节都需要抢水耕种,由于漏水严重,造成生产用水紧张,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村民请求上级党委、政府帮助出资4万元补漏,方便了春耕生产。
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
继续巩固粮食、烤烟生产
同时全面推广了优质杂交水稻良种和烤烟能种,实行科学种田、烟,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确保全村了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烤烟生产上台阶,到12月初已落实烤烟种植计划200亩。
切实做好柑桔品改
对高岩村现有的60多亩柑桔,切实做好了低改、品改工作,稳定增加了集体收入。
努力发展家禽养殖
通过大户带动的办法,发展家禽养殖业户8户。
五、全村重点工作方面
计划生育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真正做到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
综合治理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了“文明、平安村(”创建活动,及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做到无一户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无一人离村赴县上访。
六、组织领导
镇政府和县统战部、工商联、政务中心、农业开发办、能源局、档案局、自来水公司、五中联合成立驻村工作组,专门负责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
七、资金投入
县统战部、工商联、政务中心、农业开发办、能源局、档案局、自来水公司、五中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七个单位今年投入建整扶贫村的扶贫资金30000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财政、移民、交通、水利、林业、农业、以工代赈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项目和资金相继到位,按计划顺利实施相关项目,切实改善了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八、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今年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全面到位,强化了如下有关工作措施。
(一)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支两委是整村推进建整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各村民小组组长紧密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驻村工作组做好协调和指导,确保建整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自力更生,适当援助。驻村工作组会同村、支两委,积极调动广大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切实做好相关工作,驻村工作组尽最大可能给予经济援助,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加快发展。
(三)大户带动,典型引路。着力培养支柱产业大户,对支柱产业大户给予政策和物资帮助,使其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实现长富久富。
(四)组织培训,提高素质。在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期间,驻村工作组要会同村、支两委,有针对性组织农户参加上级农业、烟草、扶贫等职能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并邀请科技、农业等职能部门的专家进村培训,力争每户有一人以上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作组队员对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整村推进建整扶贫涉及诸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需要。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但培育一个特色产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三)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需要。整村推进建整扶贫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的现象不在少数。
(四)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在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建设验收合格后,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三、对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正确解决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问题。一要着力处理好生产发展和村庄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优先;二要着力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做起,从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三要着力处理好干部引导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四要着力处理好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的关系,农民参与是主体;五要着力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增强群众民主管理意识;六要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短期见效和长效机制的关系。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长效投入机制,设立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基金,不断加大对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的投入,要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机制,以拓 6
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避免因搞整村推进建整扶贫村创建增加农民负担,更不能让村民背上新的债务。
(三)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各地已经制定出整村推进建整扶贫村工作的长远规划,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依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按规划抓好落实。建议县委、政府出台专门的乡村规划审批办法,全县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创建工作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总体规划,要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法律文本形式确定下来。规划一旦经过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要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引导干部群众围绕规划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用规划引导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创建和发展,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产业。一是要找准产业定位。培育和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高回报率型发展;开发丰富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与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城市居民的休闲观光需求,建设一批旅游文化村、民族生态村,培育富民强村的新亮点。三要发展产业集群。主要是按照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双轨制”原则,抓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研究制定,使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掌握大量土地,成为培育和发展产业的主力军,带动基地规模扩张,最终形成产业集群;要抓好农业产品加工,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基 7
地为主的品牌产业链;要加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文化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长期性和艰巨性,而加强文化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巩固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成果有着重要意义。各地要在调动群众投入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村长效机制建设,如基础设施维护,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合理流动,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让新文化、新观念规范农民行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六)大力发展和利用清洁环保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有效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环保能源,造福广大农民。
2010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