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样例5]

时间:2019-05-13 01:3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

第一篇: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李宏磊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39)前言

2002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全球铜材产量、消费量均保持增长趋势。由于我国铜加工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在“十一五”期间国内铜加工产能快速增长,加剧了行业竞争程度,产品附加值趋于下降,进一步了压缩铜加工行业的利润空间,规模、成本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主导。另外,高端产品受行业壁垒、生产、研发能力不足的共同制约,市场拓展难度加大,产销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随着国外知名铜加工企业陆续来华设厂,国内外铜加工材生产有望进一步向中国集中;高精密、高自动化先进装备的大量引进,将在国内形成专业化、连续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国际竞争力将会持续提高。因此,只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推动铜加工业产业升级。

2中国铜加工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11年国民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是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铜加工行业主要差距是:大而不强,具体体现在如下7个方面:

(1)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差。全国铜加工材生产企业1200余家,产量大于10万吨的8家,总体来看,铜管棒产业集中度较高;铜板带产业集中度低;先进与落后并存,部分大型企业技术与装备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而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与装

备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国民经济所需高、精、尖产品主要依靠国外进口解决的被动局面;

(2)产能急剧扩大,大宗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种质量发展不平衡,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先进技术装备的优势发挥效能较差,传统生产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工艺流程长、成品率低、能耗高、环保条件差。

(3)合金品种少,产品更新速度慢。在合金品种方面:在80年代美国就有合金340种,而我国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仅有111种。以引线框架材料为例,国外各大铜加工企业均有自己研制的专有合金系列,目前总的已达100余种,但我国目前仅在模仿的基础上仅形成了两个品种。在产品标准方面,国外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材的技术标准不但对常规的机械性能、尺寸公差有要求,而且对板型、残余应力,甚至对表面质量缺陷均形成较为量化的标准,而在这方面,国内有些检测方法尚未形成。

(4)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艺技术研发能力差,不能有效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新技术的采用比例太低,竞争力下降,与国外相比技术经济指标偏低;生产效率低下,交货期长,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短流程的生产技术不能很好的得到应用与推广,行业成品率水平偏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5)专业化程度低、成品率低、能耗高。国内铜加工企业相对规模较小,90%以上的企业现模在5千吨/年以下。由于专业化程度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仅为国外的十分之一;板带材成品率与国外比相差近10个百分点;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7~15%,金属耗损高出国际水平近10公斤/吨。

(6)产品质量不稳定。虽然国内部分企业生产一些高端品种,但是质量波动很大,主要表现为:化学成分、尺寸精度及机械性能的均匀一致性差、表面缺陷多。如在高质量无氧铜材、引线框架铜带材、铍青铜带、变压器铜带、压延铜箔等品种上,目前与国外高端产品的主要差距在于质量的高稳定可靠性上,因此在高端产品系列还不能大批量生产或无能力生产,大部分产品还是依靠进口解决。

(7)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国内铸造全部采用立式半连续铸造或水平连铸技术,成分均匀性差,铸锭规格小、卷重轻。高熔点、易损元素国内仅限于真空熔铸。在熔体除气技术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包括非真空熔炼条件下,活泼元素成分一致性控制技术;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高精度、高表面铜带轧制技术;带材表面防护(包括轧后除油、清洗和无污染退火)技术;无擦划伤、无压痕、无毛刺、精密剪切技术等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铜加工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铜加工技术将不断向短流程、连续化方向发展,铜加工产品将进一步向高精尖、多品种现代铜加工材方向发展。为加快国内铜加工业改革、改造、联合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装备结构和组织结构,逐步发展成为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行业。

3.1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从我国经济运行走势显示,那些对资源要素依赖度高、对基础原材料价格敏感度高、低端产品集中的企业增长乏力,而向高端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则呈现出良好增长势头。如何确保经济可持

续的平稳发展,唯一出路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外部需求迅速萎缩,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出口企业普遍出现了利润降低、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现象。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调整灵活性较强的企业,反而抓住了竞争对手纷纷陷入困境的机遇,扩大了市场份额,取得了良好的出口增长业绩。因此,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关键是要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型升级。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改善产品结构,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3.2加大产品调整力度,实现专一化生产

在目前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我国铜加工中、低档产品都各有自己的市场,而且一时看起来还很红火。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产品成本会不断降低,政策环境也会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给予更多的限制,这是大势所趋。因此,铜加工企业必须顺应潮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细分市场和产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品的专一化生产。专一化可以是一厂一品,也可以是一线一品。专一化有利于针对明确的目标市场建立牢固的供需关系,有利于加工技术的精细化,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成品率的提高,因而培育出更多名优产品,有利于管理的精细化,促进节能、降耗和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把产品做精、把企业做强。

3.3加快高效、环保、低成本、短流程的铜合金生产技术研究、应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大量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国内铜及铜合金不断突破传统技术,涌现出新技术、新工艺,在新材料应用及加工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取得突破性发展。如:高精度板带材带式生产法取代块式法生产;紫铜带材水平连铸-轧制生产技术的突破;管材的盘法生产技术、多级连续直条拉伸技术、高精度内螺纹管成型技术以及电磁铸造技术在水平连铸上的应用;定向凝固热模连铸技术等。

国内铜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将向高效、环保、低成本、低能耗以及短流程的方向发展,加工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

(1)高性能铜材的加工技术。重点解决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等铜合金带材的加工技术;高精度异型铜合金带材、特种管材和难变形材料的加工技术;大直径、薄壁、高表面质量、高精度管材、异型材及高效散热铜管加工技术;新型铜合金热处理技术、形变热处理及表面清洁生产技术。

(2)高效、节能、短流程、环保型的加工技术。重点研究开发超薄铜合金板带的连铸连轧技术;连铸连轧生产内螺纹管加工技术;超长冷凝管加工技术;环保易切削铜合金、耐蚀铜合金以及高强高导铜合金等的开发;高耐热、高强度、高耐疲劳模具材料研究;加工用工艺润滑油消化吸收、国产化研究及环保排放等技术。

(3)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模具材料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铜加工过程的数字模拟技术与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

3.4 加强高端新产品的研发,以专、特、精产品占领市场

作为目前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在全球铜板带产品中50%以上属于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主要用于制造电连接器用接插件、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汽车水箱散热管片、汽车端子、同轴电缆、干式变压器和电子开关等领域,形成了以纯铜、黄铜、引线框架用高铜合金、锡磷青铜、锌白铜为代表的高精板带材合金系列,其中诸多接插件、端子等弹性材料与框架材料合金系列有融和的趋势,提高弹性材料的导电、耐热、抗蚀性能是未来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发展的趋势,因而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材多以时效强化、低温强化、调幅分解强化类合金为主,产品向薄型化、高表面质量、高精度、高板型质量方向发展,该类合金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铜合金品种系列,是衡量国内外高精板带材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加强该类高端新产品的开发,占领铜加工高精度高性能产品市场,从而促进企业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结束语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产品质量、生产成本,而最终取决于技术。因此,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施以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重视研发高端铜加工产品,实现高精铜加工产品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第二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感

通篇阅读温总理有关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文章使我获益匪浅,温总理从五个方面逐层深入的分析了当下中国应该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温总理提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建国60多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天河1号”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使我国大型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TD—SCDMA无线通信标准研制成功,成为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第三代无线通信国际标准;“龙芯”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研制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处理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正式装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飞跃;在量子通信这个通信技术尖端领域,我国建成了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成功,为深海探测和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等等。这些成就必将极大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加快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科技作为现代化的发动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替代的 支撑。特别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中,科技的强大支撑引领作用能够得到突出的彰显。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观察当前各国应对危机的普 遍举措得出的科学结论,更是我们经过探索实践得出的深刻启示。

从历史发展看,近现代以来有两大趋势充分证明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的巨大能量。一是科技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与经济发展加速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周期不断缩短。科技创新日益成 为各国综合国力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成为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每一次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往往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能够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的根本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为实现经济复苏和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当前世界形势看,世界正处于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各大国都着眼危机过后的繁荣超前布局。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思路,把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许多国家将新能源、生物、信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支持重点,力求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 局中占据制高点。近一段时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都在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根本上也要靠科技进步。重视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各发达国家 和新兴大国都在抓紧部署、付诸行动。

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在应对危机、推动经济率先复苏

中大显身手。面对历史 罕见的金融危机,党和政府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一方面立足当前度难关,另一方面着眼长远上水平,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应对当前困难、支撑长远发展。要求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实施重大专项,确定一批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建设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围绕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等重 点产业,加强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科技活动的规律出发,完善促进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显著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深知我们能够领先世界的技术是有限的,在其他方面我们的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搞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受制于没有外国的关键技术或者核心器件而无法做出与国外同等水平的科技产品,所以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冲破外部封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我们要抓住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海洋与空天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 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其次温总理提到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 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人口数量在增长,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北方黄淮海地区人口、经济总量、粮食生产都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我们一方面面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压力。总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认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大型油气田、大

型核电、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对产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家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对重大专项进行必要的调整。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看机遇是抓住了。但是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这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传统产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传统产业要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从趋势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若干年后许多领域将难分彼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接着温总理提出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重点:⑴完善基础科学的学科发展布局;⑵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重点部署研究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与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等八个重大问题与重点方向;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开展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研究、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调控、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基础材料改性优化,新材料设计探索及其服役失效机理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航空航天的重大力学问题、支持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等十个基础科学重大问题与重点方向的研究;⑷启动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重大科学研究专项计划;⑸提升我国研究试验基地与条件平台的水平;⑹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前沿高技术领域研究的战略重点为:在信息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并在重要环节形成竞争优势。加大纳米尺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系统芯片、基础软件的开发力度,突破若干战略性高技术。加强核心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应用,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研制高效能计算机网络设备,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若干高档数控装备、重大成套高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提升。发展微纳制造和智能机器人技术及新兴产业;在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一批事关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性创新成果,力争局部跨越。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工程需要,实现结构材料功能化,功能材料智能化,在高端产品方面大幅度提高竞争力;在能源技术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装备及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水平;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可靠的国家电力输配系统,提高输电效率;在交通技术领域,不断提高交通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交通智能技术,为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各种交通技术的有效衔接提供技术支撑;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交通技术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然后温总理提出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但现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省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按原苏联式计划经济时代模式,还处在类似 于传统农业社会由政府包办下来的阶段,这是一个科技体制和机制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要发挥科研创新为经济作贡献的作用,不可能还 是依靠类似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科技体制,只有顺应工业化市场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上述类似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科技体制它的浪费是巨大的,如果像前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与落后的科研体制是摆脱不了经济短缺和贫穷的,是缺乏效率低经济效益 的。而科研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工业化企业生产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则给科研者与生产者带来强大的动 力,这样一来,就能将稀缺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到各个科研与生产环节,迅速满足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的需求,所以科研走向市场经济、走向企业生产就是从短缺 经济走向富裕经济、走向有效益科技经济之正确方向。当前我国大量科研院所借鉴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不是设置在企业之内,不是集中资源在国家级政府实验室研究所及高等院校。而是大量独立设置在企业之外,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科研与企业生产严重脱节。所以,我国应当把设置在企业之外的科研院所逐渐地大部分都并转到企业,这样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而不能够是科研与实际是脱节的。

所以,这种构床叠房式的重复浪费设置,首先,这种科技体制是一个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单位只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及企业之间的横向联 系,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形成科技和经济之间的“两张皮”现象。“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严重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部分所谓科研成果一经鉴定验收以后就锁进了保险柜,大部分都久睡在资料库内。正如俄罗斯创新集团总裁列别捷夫坦诚所言,一方面“俄罗斯有好的科学基础”,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成果一般到不了工业生产阶段,也不为经济现状所需要。”其次,缺少一种公平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机制,研究成果被视为国有财产,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家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甚至存在相互矛盾扯皮的现象。

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道路,我国已从30多年前短缺贫穷的计划经济走向较充足富裕的市场经济。但至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科研体制基本上仍在前苏 联计划经济的思维下运转,还没彻底抹去前苏联僵化计划经济的思维印记,改革还很不彻底、很不完善。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是从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试点改 革的,这几次试点改革,主要是撤消了一批地方省地县级别的科研所建制;同时,各地的一些科研院所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和缩减事业经费;但是只是试点而已,科研 事业单位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在改革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只有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关停并转一部分重复设置在企业之外低效率的地方省级科研院所,完善事业单位体制分类改革才能解决。

最后温总理呼吁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知识的发展水平非常重要,而且它的整体知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仅仅只有少数人拥有科学知识是不够的。普通民众普遍缺乏科技素养的国家即使具有科技创新的优势也不能将

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知识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人力资源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千百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发掘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资源的直接占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最后作为一个正在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我深知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创造价值,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不能再依靠卖地大搞房地产或者通过挖掘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等不科学的途径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不但要做科技大国还要做科技强国,所以我深刻的领会到了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肩负起用科技振兴中华的重担。

第三篇: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作者:苏多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2期

摘 要:目前,青海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面临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科技创新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91-0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未来五年的主题,青海要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科技创新,为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青海以建设创新型青海为目标,以体制和政策环境创新为先导,以科技产业化和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青海遵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了政策保障服务功能。

坚持不懈地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转企科研机构中有50%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创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并组织实施了10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20个联合攻关项目和30个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123”科技支撑工程,已申请和取得了67项国家专利,实现产值156.7亿元,一些制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增加,创新能力建设跨上新台阶

青海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已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投资形式并存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全社会R&D经费由2005年的2.9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75亿元;“十一五”省财政科技拨款是“十五”的2.38倍。国家对青海科技投入也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到国家项目经费累计达7.55亿元。科技投入的增加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技基础平台与基地建设进展迅速。新建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宁农业科技园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西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保障。

科技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全省科研活动机构达144个,新组建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认定131个科技型企业、38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创新型企业。全省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到24个,其中2个国家级基地。

1.3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围绕生态立省战略和“四个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循环经济、新能源经济、生态经济与民生经济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第一,一批制约青海资源勘查综合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得到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以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初步确立。

第二,开展了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应用、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热利用、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硅电池生产、平衡部件生产和系统集成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以太阳能硅材料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体系和以光伏产业、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第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产方式转变为路径,实施生态畜牧业重大专项,促进了以高原新型生态畜牧业为核心的生态产业迅速成长。重点解决了一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围绕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立了各类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的示范点。第四,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大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取得了明显进展。2以科技创新助推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对于青海是一场更大的挑战,因此,要正视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单

一、对外开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现实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2.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只有具备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并赢得主动权。

第一,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自主创新。要从青海产业发展实际出发,选准自主创新突破口。既要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要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着力加强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第三,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青海在研发经费总量上不断增长,但R&D投入占GDP 的比例比较低,2010年,R&D投入占GDP的0.7%,低于全国1.7%平均水平。因此,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政府对自主创新投入能有刚性的支出预算比例来保证。二是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2.2 依靠科技创,促进先进技术加快转移和转化

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是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比较好,代表着一种新的增长路径的发展模式。

第一,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力量主攻最具有有利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主攻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主攻具有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和转化。

第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第三,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工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拓展应用示范市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迅速得到推广应用,以市场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3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产业注入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内涵,全面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

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

第二,积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特色纺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大型金属矿采选、锂电池、硅晶片、太阳能及电池组件、铝精深加工、大型多功能锻压机、不锈钢和高端玻璃等对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有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

第三,增强西宁和柴达木两个园区引进高新技术、打造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能力,设立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把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科技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立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进一步提高产学研之间合作的层次,促进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的部门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互补与集成。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重点,高效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

第三,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载体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各类组织或实体。一是建设研究开发载体。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建设,使孵化器成为催生科技企业的“温室”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二是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创新西宁和柴达木开发园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开发园区整合资源、强化特色、聚集产业、突出创新、集约发展。在青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各种创新机构,完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增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三是建设成果转化载体。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由科技厅牵头,建立有形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建立成果入市标准、企业咨询、洽谈、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部门对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学术委课题组.建设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宏观经济论坛,2010.[2] 青海省科技厅.“十一五”青海科技成就辉煌[EB/OL].中国·青海,http://.2010.[3] 青海省统计局.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

第四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新疆农业发展方式

——新疆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59号文件精神的意见

新疆农业科学院 2015年10月15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自治区农业发展同全国农业一样面临“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的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值得研究和探讨。现就新疆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文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总体要求,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新挑战,加大科技创新、科技入户、农民培训、资源保育和循环利用工作的力度,不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产品低级向高级、产业链条由低端向高端和产业结构由低层向高层“四大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实现。同时,切实把握好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性、规律性、时代性等三个显著特点,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到“十三五”末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通过科技创新建设强有力的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入户率和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初步解决阻碍新疆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升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不断提升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新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业投入品残留、重金属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率达到88%以上,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二)主要任务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自治区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明确“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和主攻方向,应紧紧围绕确保自治区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聚焦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绿色增产与节本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农业防灾减灾减损 等领域技术需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

面对农业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广泛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功能基因,创新农作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育种技术和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油料等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平台,培育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突破性植物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大幅度提高作物生产能力。通过开展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创新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为自治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品种储备。

(二)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栽培与农作制度

重点突破大面积单产均衡增长的栽培理论,研究开发不同生态区域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区域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通过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栽培与农作制度,为自治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通过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腐植酸等新疆优势资源转化改良低产土壤,保育培育中高产土壤,研发降解膜等产品,消除土壤残膜污染,保持新疆绿洲农田土壤肥力稳步提升;研究滴灌栽培模式下作物养分时空需求变化,结合全水溶滴灌专用肥研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效益,达到新疆绿洲土壤改良和肥料资源高效可持续、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

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溯源与安全检测、风险评估与预警等领域开展农产品质量产地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疆特色瓜果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特色瓜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突破农业资源精准监测、农作物生产智能作业、农业环境数字模拟、农业遥感、农田生态系统监测、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推动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无缝结合,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方式逐渐由经验型、定性化、粗放式向知识型、定量化、精细化转变。

(六)农业工程与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

重点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新疆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林果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农业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新疆肉牛羊产业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与集成示范。

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建议

(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强化分类指导,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落实科研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推进农业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合作,消除资源共享的障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鼓励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员带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工作或创办企业,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与科技评价相配套的薪酬体系。

(二)健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组建一批联合攻关协作组,集聚农业科技优势资源,探索建立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的新型高效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点 是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让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对从事基础、前沿、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中的作用。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完善自治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

(三)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全疆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登记、发布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全疆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探索构建一批以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为企业、农民和合作组织提供公益服务。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瞄准区域层面、产业链层面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领域,积极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对接和组团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市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市场在各种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完善技术市场在价格发现、信息沟通、市场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功能。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由科技部门牵头建立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 向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积极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四)提升农业科技条件能力

加强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建设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区域性/专业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农业科学观测站为延伸的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提升农业科研野外试验基地共享服务能力。统筹全疆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试验基地资源,推进合理布局,加强共建共享,建设试验示范、观测监测、南繁疆繁、中试转化、示范展示五大基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的衔接。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与科研、推广、教育机构的对接,实现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教育与推广紧密结合。发挥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探索面向市场的运行与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连续、全面翔实的基础数据。

(五)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探索科研团队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科研骨干、后备人才梯次配备合理、专业互补的人员结构,打造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主攻方向,团结协作、创新拼搏、竞争有力的创新团队,并在项目申报、人才与队伍配备、科研与试验条件配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以硕士研究生在职培养为重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转移,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骨干和后备创新人才。加强在 职培训和交流。每年选派年轻科研骨干到国内外院校、研究机构考察、研修和合作研究,提升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通过内培外引、引培并举,加大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力度,积极打造国内及区内知名专家队伍。采用客座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合作研究和季节性工作专家、假日专家等柔性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引智流动站,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疆进行兼职或中、短期工作,借力提升新疆科技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六)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面向企业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指导农业科教单位开发共享科技资源,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开放机制。促进涉农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完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融资服务体系。探索完善科企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与企业对接,通过人才和项目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积极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水平。鼓励涉农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聚集优秀人才,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七)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把握世界最新研究领域和学科前沿,在引进先进适用 技术、智力资源的同时,加大优质农业生物资源的引进力度。促进技术输出工作。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服务输出和产能合作,开拓农业技术和产品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特别是周边中亚国家建立一批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平台,推动农业技术产品全球化应用和农业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促进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八)努力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推进自治区农业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强化宏观顶层设,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制度,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内规范并约束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强度。着眼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引导机制和红线保护制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高效节本技术,使技术进步成果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整合现有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筛选和集成一批覆盖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全链条的先进实用技术与模式,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典型,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美化生活、保护生态,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进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第五篇:征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汶上跨越发展

[摘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 包容性增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的成就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上看,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而我县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质量、效益、环境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大。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总量目标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而要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目标,则要困难得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促使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跃上新台阶,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造福子孙后代。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党执政兴民的第一要务。未来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社会利益格局和大众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际上看,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不少,但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却不多,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在于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世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最终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要在这一重要时期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切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化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没有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投入不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破解这些难题,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一)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它被定义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它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如教育水平、健康卫生标准等,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的进步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是“十二五”规划最突出的特点,为进一步明晰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领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在现代生产还是生活中,只有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够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才能够不断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之路;才能够减少排放并实现废物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够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根本转变。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政府要制定更加有利于创新的财政、金融等政策,加大创新投入;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构建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平台,培育孵化器。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激励机制、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是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拥护者,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成果,他们才能衷心地拥护改革,才能积极地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每万元GDP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远远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只有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通过改革促进开放,通过开放带动改革,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容易使百姓丧失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共同富裕,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创新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突出工业经济核心地位,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膨胀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实施“强企扶持”和“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工程。三要加大调度力度,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实施教育优先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加快高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3、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促进节能减排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走的是粗放型路子,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到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的程度,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势在必行。

1、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能耗和污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2、增强经济发展的循环性,着力拓展节能减排的新空间。与传统线性发展方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不断循环的发展模式,它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减少污染。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3、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惩处力度。

(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党和政府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原则,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1、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3、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建设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通过完善的体制推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的评价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促进清洁生产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充分估计和有效预防新技术应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对于买回来的技术,要运用国家的特殊优势,集中力量尽快突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机制创新,或者说消化吸收再创新,来伸展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我县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不断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汶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5] 人民网

[6]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

2013-5-26

下载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2中铝洛铜征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铜加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