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到2015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科技引领转型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1500家,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万件,科技竞争力中西部第一,建成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等主要目标。
《意见》还明确,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主体,人才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发展机制和服务体系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等认识,并从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快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构建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刘筱柳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随着高规格的成都市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作为十二五成都科技工作“总纲”的《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下称《意见》)也正式出炉。《意见》提出,到2015年,成都科技竞争力居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建成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
《意见》对成都科技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市科技局如何落实这份《意见》,如何实现《意见》提出的宏伟目标?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刘筱柳表示,成都将努力聚集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打造创业成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打造产业成都;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创业环境,打造创新成都。她将此总结为“三创汇集赢在成都”。
人才聚集
设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
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意见》表示,成都将实施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园区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力争到2015年集聚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100名以上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四川省“百人计划”。
“为了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我们还会新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刘筱柳说,此前成都也出台了不少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举措,今后还会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措施。
此外,根据《意见》,成都还将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深入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人才“产销衔接”工程,完
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还将实施人才储备计划,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后备企业和创新创业后备人才。
企业创新
遴选骨干企业重点扶持
到2015年培育超50家领军企业
《意见》提出,成都要遴选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到2015年培育50家以上创新型领军企业、13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同时,还要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参与国际研发分工和国际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刘筱柳透露,成都还要加快2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创业环境
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力度
吸引金融创投机构来蓉
刘筱柳说,要吸引人才、吸引企业、吸引资金到成都来创业发展,离不开创业环境的打造,要与国际接轨。
《意见》明确提出了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的措施。例如,加快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构建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促进科技金融主体和要素聚集、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完善科技创业投资链、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促进机制等。《意见》还表示,要修订完善《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成都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此外,成都还要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力度,吸引金融、创投机构来蓉发展,构建从天使投资到各类风险投资的科技创业投资链,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打造国际化的金融和风险投资环境。
刘筱柳说,成都还要努力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比如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宽容失败。
第二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重要举措实施方案
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重要举措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重要举措的 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密切协作 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各牵头责任单位要按照实施方 案确定的重点工作,研究提出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工作 方案,明确阶段性时间进度安排;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配 合,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重点工作任务属于体制机 制创新的,要抓紧研究,于2011年11月底前提出具体工作 方案;属于政策创新的,要抓紧制定并尽快出台;已形成制 度和工作机制的,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0月26日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意见》重要举措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成委发(2011)19号)各项部署,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列在责任单位首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其他责任单位为主要参加单位。
一、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一)探索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级战略功能区为主体,在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与云计算、现代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试点。相关区(市)县按不低于3:1的比例与市级投入配套,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探索完善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方式,建立完善研究院内生动力和激励机制,培育和提升聚集研发机构、促进技术成果转移的功能。(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都高新区、相关区(市)县)
(二)组建技术转移集团。立足现有基础,整合政府科技服务资源,探索组建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形成涵盖技术成果转化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运行的国有资产投入、退出、核销管理机制。鼓励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通过早期投资、知识产权融资、专利收储等方式,跟踪高校、科研院所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在研项目,并促进在我市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支持其通过参(控)股、服务委托等方式,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形成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资委)
(三)完善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在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制度,每半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市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参与的日常工作协调机制,及时通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重大信息,围绕高校、科研院所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大项目开展专题对接。对内与本市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成效显著的在蓉高校、科研院所按技术交易额的2%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委、市教育局)
(四)建立招商项目技术先进性评估制度。定期发布产业技术招商引资项目指导目录,建立招商项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技术链和产业链招商,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市投促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五)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发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及各类母基金组建专业化子基金,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落户我市,对投资我市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发生投资损失的,按实际投资损失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的风险补助。推动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协会建设,健全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建立成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金融办)
(六)支持科技银行发展。鼓励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进一步拓展有利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业务模式,探索完善有利于科技银行业务发展的考核激励制度和风险管控机制。市、区(市)县两级金融发展资金给予一定额度的风险补助。(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七)深化科技保险。完善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知识产权责任、技术交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的补助试点,引导保险机构做大融资性保险业务规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八)构建大孵化体系。推广成都高新区大孵化模式,在市级战略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构建以政府建设孵化器为示范、社会力量建设孵化器为主体、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有效结合的孵化网络体系。到2015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孵化面积l00万平方米以上,各区(市)县重点产业园区分别新增10万平方米以上,全市在孵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对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其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税的地方留存部分,由市、区(市)县两级财政予以全额补贴。对在孵化器内新建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认定,按建设投入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责任单位: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二、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九)优化财政投入。市和区(市)县要逐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新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项目在本地转移转化,首期投入5亿元,2011年、2012年市级财政分别安排2亿元、3亿元,以后每年市本级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新增部分的80%纳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各区(市)县相应设立专项配套资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建立落实税收激励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快制定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具体措施,协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扶持政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新获批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对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的本市企业,按实际到位经费的10%、最高200万元给予配套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十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每年新增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20家以上,到2015年,全市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达到60%以上。推动科技资源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对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按服务合同金额分别给予10%、15 %的资金资助。(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十三)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对入选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给予100万元补助,对其承担的重点项目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市种子资金可给予其创业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股权直接投资,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可给予100万元的后续研发资助。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有人才优惠政策。(责 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
(十四)建设人才特区。成都高新区率先推进、成都经 开区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完善在全市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孵化器、中试基地。建设国际社区,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责任单位: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市委组织部)
(十五)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各区(市)县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立青年创业快速服务通道,为青年创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对新办科技型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实施注册资本“零首付”,放宽科技型企业市场准入条件,在企业核名、出资方式和比例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青年创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推进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提供研发助理岗位,培育青年创新创业后备人才。(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六)完善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在市科技奖励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推进奖,对在促进技术转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围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开展技术鉴定、奖励评价、成果发布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推动责任追究和诚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加强组织保障
(十七)建立组织协调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机制,统筹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加强重大事项的会商和协调,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区(市)县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本地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
(十八)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健全和完善区(市)县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重点任务督查机制,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定期开展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责任单位: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市科技局)
(十九)完善统计分析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统计、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科技发展、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制度和重大科技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定期发布制度o(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科技局)
(二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平面和网络等各大媒体开设科技专栏、专刊,大力宣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典型人才、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打造科技传媒精品。办好成都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科学年会和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机制,在我市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中推进开放100家科普基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
第三篇: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感
通篇阅读温总理有关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文章使我获益匪浅,温总理从五个方面逐层深入的分析了当下中国应该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温总理提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建国60多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天河1号”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使我国大型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TD—SCDMA无线通信标准研制成功,成为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第三代无线通信国际标准;“龙芯”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研制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处理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正式装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飞跃;在量子通信这个通信技术尖端领域,我国建成了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成功,为深海探测和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等等。这些成就必将极大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加快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科技作为现代化的发动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替代的 支撑。特别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中,科技的强大支撑引领作用能够得到突出的彰显。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观察当前各国应对危机的普 遍举措得出的科学结论,更是我们经过探索实践得出的深刻启示。
从历史发展看,近现代以来有两大趋势充分证明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的巨大能量。一是科技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与经济发展加速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周期不断缩短。科技创新日益成 为各国综合国力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成为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每一次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往往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能够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的根本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为实现经济复苏和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当前世界形势看,世界正处于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各大国都着眼危机过后的繁荣超前布局。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思路,把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许多国家将新能源、生物、信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支持重点,力求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 局中占据制高点。近一段时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都在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根本上也要靠科技进步。重视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各发达国家 和新兴大国都在抓紧部署、付诸行动。
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在应对危机、推动经济率先复苏
中大显身手。面对历史 罕见的金融危机,党和政府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一方面立足当前度难关,另一方面着眼长远上水平,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应对当前困难、支撑长远发展。要求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实施重大专项,确定一批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建设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围绕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等重 点产业,加强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科技活动的规律出发,完善促进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显著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深知我们能够领先世界的技术是有限的,在其他方面我们的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搞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受制于没有外国的关键技术或者核心器件而无法做出与国外同等水平的科技产品,所以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冲破外部封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我们要抓住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海洋与空天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 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其次温总理提到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 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人口数量在增长,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北方黄淮海地区人口、经济总量、粮食生产都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我们一方面面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压力。总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认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大型油气田、大
型核电、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对产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家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对重大专项进行必要的调整。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看机遇是抓住了。但是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这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传统产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传统产业要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从趋势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若干年后许多领域将难分彼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接着温总理提出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重点:⑴完善基础科学的学科发展布局;⑵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重点部署研究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与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等八个重大问题与重点方向;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开展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研究、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调控、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基础材料改性优化,新材料设计探索及其服役失效机理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航空航天的重大力学问题、支持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等十个基础科学重大问题与重点方向的研究;⑷启动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重大科学研究专项计划;⑸提升我国研究试验基地与条件平台的水平;⑹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前沿高技术领域研究的战略重点为:在信息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并在重要环节形成竞争优势。加大纳米尺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系统芯片、基础软件的开发力度,突破若干战略性高技术。加强核心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应用,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研制高效能计算机网络设备,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若干高档数控装备、重大成套高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提升。发展微纳制造和智能机器人技术及新兴产业;在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一批事关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性创新成果,力争局部跨越。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工程需要,实现结构材料功能化,功能材料智能化,在高端产品方面大幅度提高竞争力;在能源技术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装备及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水平;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可靠的国家电力输配系统,提高输电效率;在交通技术领域,不断提高交通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交通智能技术,为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各种交通技术的有效衔接提供技术支撑;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交通技术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然后温总理提出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但现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省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按原苏联式计划经济时代模式,还处在类似 于传统农业社会由政府包办下来的阶段,这是一个科技体制和机制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要发挥科研创新为经济作贡献的作用,不可能还 是依靠类似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科技体制,只有顺应工业化市场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上述类似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科技体制它的浪费是巨大的,如果像前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与落后的科研体制是摆脱不了经济短缺和贫穷的,是缺乏效率低经济效益 的。而科研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工业化企业生产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则给科研者与生产者带来强大的动 力,这样一来,就能将稀缺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到各个科研与生产环节,迅速满足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的需求,所以科研走向市场经济、走向企业生产就是从短缺 经济走向富裕经济、走向有效益科技经济之正确方向。当前我国大量科研院所借鉴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不是设置在企业之内,不是集中资源在国家级政府实验室研究所及高等院校。而是大量独立设置在企业之外,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科研与企业生产严重脱节。所以,我国应当把设置在企业之外的科研院所逐渐地大部分都并转到企业,这样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而不能够是科研与实际是脱节的。
所以,这种构床叠房式的重复浪费设置,首先,这种科技体制是一个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单位只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及企业之间的横向联 系,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形成科技和经济之间的“两张皮”现象。“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严重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部分所谓科研成果一经鉴定验收以后就锁进了保险柜,大部分都久睡在资料库内。正如俄罗斯创新集团总裁列别捷夫坦诚所言,一方面“俄罗斯有好的科学基础”,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成果一般到不了工业生产阶段,也不为经济现状所需要。”其次,缺少一种公平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机制,研究成果被视为国有财产,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家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甚至存在相互矛盾扯皮的现象。
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道路,我国已从30多年前短缺贫穷的计划经济走向较充足富裕的市场经济。但至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科研体制基本上仍在前苏 联计划经济的思维下运转,还没彻底抹去前苏联僵化计划经济的思维印记,改革还很不彻底、很不完善。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是从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试点改 革的,这几次试点改革,主要是撤消了一批地方省地县级别的科研所建制;同时,各地的一些科研院所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和缩减事业经费;但是只是试点而已,科研 事业单位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在改革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只有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关停并转一部分重复设置在企业之外低效率的地方省级科研院所,完善事业单位体制分类改革才能解决。
最后温总理呼吁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知识的发展水平非常重要,而且它的整体知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仅仅只有少数人拥有科学知识是不够的。普通民众普遍缺乏科技素养的国家即使具有科技创新的优势也不能将
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知识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人力资源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千百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发掘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资源的直接占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最后作为一个正在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我深知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创造价值,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不能再依靠卖地大搞房地产或者通过挖掘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等不科学的途径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不但要做科技大国还要做科技强国,所以我深刻的领会到了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肩负起用科技振兴中华的重担。
第四篇: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作者:苏多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2期
摘 要:目前,青海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面临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科技创新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91-0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未来五年的主题,青海要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科技创新,为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青海以建设创新型青海为目标,以体制和政策环境创新为先导,以科技产业化和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青海遵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了政策保障服务功能。
坚持不懈地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转企科研机构中有50%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创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并组织实施了10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20个联合攻关项目和30个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123”科技支撑工程,已申请和取得了67项国家专利,实现产值156.7亿元,一些制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增加,创新能力建设跨上新台阶
青海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已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投资形式并存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全社会R&D经费由2005年的2.9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75亿元;“十一五”省财政科技拨款是“十五”的2.38倍。国家对青海科技投入也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到国家项目经费累计达7.55亿元。科技投入的增加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技基础平台与基地建设进展迅速。新建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宁农业科技园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西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保障。
科技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全省科研活动机构达144个,新组建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认定131个科技型企业、38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创新型企业。全省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到24个,其中2个国家级基地。
1.3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围绕生态立省战略和“四个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循环经济、新能源经济、生态经济与民生经济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第一,一批制约青海资源勘查综合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得到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以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初步确立。
第二,开展了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应用、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热利用、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硅电池生产、平衡部件生产和系统集成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以太阳能硅材料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体系和以光伏产业、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第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产方式转变为路径,实施生态畜牧业重大专项,促进了以高原新型生态畜牧业为核心的生态产业迅速成长。重点解决了一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围绕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立了各类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的示范点。第四,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大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取得了明显进展。2以科技创新助推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对于青海是一场更大的挑战,因此,要正视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单
一、对外开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现实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2.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只有具备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并赢得主动权。
第一,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自主创新。要从青海产业发展实际出发,选准自主创新突破口。既要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要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着力加强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第三,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青海在研发经费总量上不断增长,但R&D投入占GDP 的比例比较低,2010年,R&D投入占GDP的0.7%,低于全国1.7%平均水平。因此,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政府对自主创新投入能有刚性的支出预算比例来保证。二是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2.2 依靠科技创,促进先进技术加快转移和转化
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是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比较好,代表着一种新的增长路径的发展模式。
第一,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力量主攻最具有有利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主攻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主攻具有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和转化。
第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第三,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工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拓展应用示范市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迅速得到推广应用,以市场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3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产业注入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内涵,全面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
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
第二,积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特色纺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大型金属矿采选、锂电池、硅晶片、太阳能及电池组件、铝精深加工、大型多功能锻压机、不锈钢和高端玻璃等对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有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
第三,增强西宁和柴达木两个园区引进高新技术、打造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能力,设立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把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科技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立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进一步提高产学研之间合作的层次,促进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的部门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互补与集成。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重点,高效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
第三,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载体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各类组织或实体。一是建设研究开发载体。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建设,使孵化器成为催生科技企业的“温室”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二是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创新西宁和柴达木开发园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开发园区整合资源、强化特色、聚集产业、突出创新、集约发展。在青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各种创新机构,完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增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三是建设成果转化载体。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由科技厅牵头,建立有形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建立成果入市标准、企业咨询、洽谈、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部门对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学术委课题组.建设创新体系,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宏观经济论坛,2010.[2] 青海省科技厅.“十一五”青海科技成就辉煌[EB/OL].中国·青海,http://.2010.[3] 青海省统计局.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
第五篇: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
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的意见
(2009年12月24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在参与国企改革、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在充分调动社会各种经济力量、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08年,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6.7万户、私营企业5500多户,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9%,提供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比重为40%左右。
但是,应当看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单
一、发展方式粗放;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防私观念,在对“公”和“私”服务上没有完全做到公平对待,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民待遇还有差距;企业融资渠道窄,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负担较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自身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竞争能力不强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很大差距。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提高对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切实树立“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只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意识,真正把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放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来。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穿到想问题、做决策、定措施、抓落实的始终,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当作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当作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来抓好抓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形成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全力服务、司法公正保障、社会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市经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想非公有制经济之所想,急非公有制经济之所急,帮非公有制经济之所需,大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提高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0亿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超过9万户,私营企业超过2万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10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户以上。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50亿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超过12万户,私营企业超过4万户。
(三)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贯彻执行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政税收、土地使用、资源配置、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时,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二是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素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相结合,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结合,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相结合。
三、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一)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创业工程”,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积极创业,重点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创业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科技人员携非职务科研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允许国家工作人员以依法辞职、提前退休等方式创办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到农村一线创办领办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用足用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高新技术、环保、节能、社会福利、农业产业化等国家鼓励类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依法享受优惠、减免税收政策。
(二)放宽准入条件。坚持非禁即允,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各类资本都可以进入;凡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放宽非公有制在注册资本、经营场所、企业冠名及登记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对非公有制资本准入的领域设置限制条件。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突出发展重点。结合我市特点,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现代农业、优势资源、社会事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围绕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煤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重要产业,开展与国有大型企业的配套协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环保节能、精细化工、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和各类加工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种植养殖规模,大力发展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茶叶、经果林、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仓储、保鲜、运销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围绕打造“凉都”品牌,依托玉舍森林公园、牂牁湖、北盘江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投资建设旅游景点、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消夏、休闲、度假、会展、亚高原体育等产业;围绕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物流、电子信息、咨询、法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娱乐演出等文化产业;围绕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激活民间资本,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教育、文化、医疗、社会养老、残疾人托养等行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四)搭建发展平台。立足我市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产业集中区聚集各类要素、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化的作用,引导和吸引符合规划、产业互补的非公有制企业入驻,积极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集中扶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上下游产业耦合,提高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成红山、石桥两个工业集中区,积极推进六枝特区、盘县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在重要交通节点、重点城镇、重大项目建设地等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园区、专业市场、物流集中区等。对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标准化厂房,让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入驻,缩短企业建设时间,降低企业入驻成本。
(五)提高发展质量。认真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六盘水市知识产权奖励暂行办法》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消耗、高污染等行业盲目发展。对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废弃物的企业,按照有关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六)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市场创利力、品牌发展潜力,积极创造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权、商标注册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开展市级“知名商标”评审工作,积极申报省级“著名商标”和国家级“弛名商标”评审工作,凡列入我市市级及其以上的名牌发展和产品创新规划的产品和企业,优先纳入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计划,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帮助。对取得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市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四、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要素短缺问题
(一)企业融资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对各类金融企业的引进力度,实施“引银入市”工程,增加金融供给,改变供需结构。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发展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鼓励和引导银行业机构研究改进金融服务措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对经营前景、资产和信用状况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经担保公司审核,实行即保即贷。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及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挥融资租赁、典当、拍卖、信托等融资作用。
积极鼓励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上市意愿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对上市成功的企业,市级财政给予一定奖励。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商引商、以项目引资金,吸引更多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投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和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市县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倍数。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发展和规范民间信用担保。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相关部门要为非公有制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服务,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畅通渠道。扩大农村房屋产权登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式,增强农民信用抵押能力。鼓励保险机构扩大险种,对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多形式的保险业务,对涉农保险,市县财政给予补贴。
(二)企业用地问题。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用地统一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积极盘活建设用地存量,用好挂钩、置换等政策,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合理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和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对符合规定的用地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审批,提供用地。鼓励节地挖潜,加强“零用地改造”,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三)企业人才问题。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纳入全市人才培训整体规划和计划。推进以企业家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引进特殊岗位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有计划地选送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到有关大专院校、沿海发达地区或国外进行培训学习。整合驻市大企业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资源,大力培养各类矿山、机械、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技能型人才,把我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将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纳入统一申报体系,实行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与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互派人员挂职制度。
(四)企业管理问题。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强化市场营销,完善内控建设,挖掘企业潜力,加强财务监督与风险管理。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引进资金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
五、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一)强化创业辅导。组建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结合创业群体特点,开展创业测试,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采取案例教学、成功创业者现场交流、实际演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辅导。创建“创业项目库”、“创业者信息档案库”,跟踪创业者创业过程,并及时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加强政策引导。每年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大会”,开展政策宣传、产业引导、经验交流、项目推介、产品展示、表彰优秀企业等活动。建立市县两级投资项目库,定期发布优先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信息,定期发布大企业、企业集团配套协作、延伸加工与产业转移项目,引导和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专业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
展。鼓励、引导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对外经贸洽谈会、经贸考察等合作交流活动,引导和推进区域之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三)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推进政务公开,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除法律规定的以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设前置条件。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创新审批方式,将审批内容、条件、程序、时限、收费等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审批。积极推进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对审批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四)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清理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类收费,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参加各种协会、研究会等社团性组织,不得强行向企业摊派考察、培训、接待、广告、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费用。建立检查报批制,除有特别规定的外,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的例行检查一年不得超过一次。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年检外,不得规定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年检。禁止安排企业开展无实际意义的达标、评比活动,不得要求企业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术研讨和业务培训。禁止利用职权向企业报销费用、推销商品。
(五)加大纪律监督。整合现有行政诉求资源,在纪检监察机关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畅通投诉渠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问责制度,对在工作中行动迟缓、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大任务,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每年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的呼声和建议。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统战部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好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依法维权作用;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切实发挥其组织、推动、指导、督查和协调等职能作用,形成社会各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共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市县两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参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用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创业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创业培训、融资平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人员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
(三)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覆盖面广、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
享,共同监管,督促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规定,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四)强化统计监测。建立政府统计与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体系,每季度发布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全面、完整、及时、有效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统计制度,完善统计和监测,全面准确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改革、工商、劳动社保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工作,规范统计口径。
(五)营造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合法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宣传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非公有制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的推荐和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的评选,都应安排一定名额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富裕起来的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增强社会公德,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六)加强督促检查。建立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组成督查组,每年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特区、区贯彻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一次执法检查。每年开展一次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无记名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活动。督查和评议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布,并作为考核评价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