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6期 供水技术、安全及水厂运营管理专项
第26期 供水技术、安全及水厂运营管理专项
开课时间:2012-12-15开课地点:昆明
课程特点
培训对象
1.水务集团、自来水公司、供水厂、水务局(处)、管网所、节水办等的技术、安全及高级管理人员;
2.供水工程公司的技术、工艺及高级管理人员;
3.供水设备及自来水消毒(消毒剂)、检测设备生产厂商;
4.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等单位的研究人员;
5.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
模块一 市政给水工艺技术
1.给水混凝澄清处理技术
2.过滤技术
3.新型降氟除砷技术
4.苦咸水淡化技术
5.除铁除锰技术
6.微污染水处理技术
7.活性炭在饮用水中的净水作用
8.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模块二 应急供水技术及典型案例分析
1.供水应急预案的制定
2.突发水源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及案例分析
3.城市备用水源的建设4.典型应急供水案例分析模块三 小城镇及农村饮水安全技术1.新版10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读2.新型消毒技术、设备和消毒剂3.消毒剂自动投加与精量控制技术4.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5.水质在线监测与预警监测技术模块四 给水管网技术与管理1.改善管网水质的主要措施2.给水管网运行科学调度3.给水管网优化技术4.管网漏损分析及漏损控制措施5.新型输水管道在管网更新改造中的应用模块五 供水设施运行管理1.供水水源及取水构筑物的运行管理2.小城镇及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3.泵站调速改造方案的制定4.制水工艺实施的运行管理5.给水厂电气与通用机械设备的运行与管理6.给水厂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7.给水厂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措施
报名要求
基本文化程度(专科或同等以上学历),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须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2.具有其他专业,须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考试与证书
参加完全部培训课程,经全国统一网络机考合格,将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水处理师》职业培训证书,该证书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凭证,全国通用,网上查询。
联系方式
国家水处理师职业培训基地项目管理办公室
联 系 人:王老师
电 话:010-58349966/51651268
传 真:010-51652034
邮 箱:water_cn@163.com
网 站:.cn
第二篇:污水厂运营管理细则
污水处理厂
生 产 运 营 管 理 细 则
一、生产运营管理制度
(一)生产运营管理总则
1、厂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根据实际和不同季节情况制定各季度运行方案和各种应急预案,确保出水达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污水处理厂应对各项生产指标、能源和材料消耗等准确计量,做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6、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7、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通知维修部门。
8、设备维修人员要熟悉本厂的设备性能和维修维护周期和方法。建好设备台账并定期将本厂设备状况汇报运营管理部备案。9 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10、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11、运行值班人员应保持值班区域的清洁卫生。
12、各种闸井内应保持无积水。
(二)交接班制度 为加强值班人员责任心,确保污水厂安全运行,特制定如下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办理交接班手续,不准迟到、早退。
2.交班人员在交班前15分钟做好交班准备工作。接班人员按时到岗,准备接班。3.交班人员在办理交接手续时,会同接班人员检查下列内容:(1)本班未完成的生产任务。
(2)各种设备的运行、保洁保养情况。(3)有关方面的安全措施。
(4)上级领导的指示(令)及有关注意的事项。(5)原始记录的记载情况。(6)室内外环境卫生。
4.接班人员在办理交接手续时,应详细检查各种运行记录,询问有关情况会同交班人员作有关巡视,了解上班设备运行情况与交班内容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
5.交班前发生的事故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完毕后方可交班,如遇技术复杂,处理时间过长,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经同意后方可交班。
6.接班人员未按时接班,交班人应继续坚守岗位,直至有人前来办理完交接班手续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7.交班人员发现接班人精神不振、酗酒等,有碍正常值班的行为,不得交班并立即向领导报告,听候指令。
8.在处理事故或进行紧急操作时,不办理交接手续,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指挥下协助工作。工作结束后办理交接手续。
9.中控室值班员、泥区值班员进行岗位交接,值班班长按巡检制度规定检查路线,进行检查交接。
10.交接双方填写交接班记录,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11.交接班的内容一律以所填写的交接班纪录和现场交接情况为准,双方一经交接完毕,接班方将承担全部责任。双方都未履行交接手续内容,双方都应负责。
(三)生产运行巡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生产设施设备的巡视检查力度,保证生产运行中工艺处理效果和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生产运行班应严格遵守巡视制度,认真细致地检查工艺和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处理并报告主管人员。
第三条 巡视工作区域包括:进水区(预处理区)、反应区、二沉池、配水井、污泥泵房、脱水机房、出水区(包括紫外消毒渠)等。
第四条 巡视内容主要针对设备及仪表,对故障设备重点巡视检查,对一般设备常规例行检查。同时兼顾主要设施的巡视。
第五条 巡视人员巡视期间同时进行日常保洁保养工作: 1.配电柜、控制柜、PLC柜等外体表面的除尘。2.绝缘地毯、手套等电气用具和消防用具的清洁、管理。3.更换损坏的熔丝、熔断器。4.各种设备外裸丝杆的润滑。5.各种设备润滑油脂的补充。
6.各种机械设备的清洁和清除渗漏油。
第七条 巡视时间:值班人员2小时巡视一次。配电室由白班值班人员每天巡视一次。特殊情况下,需随时增加巡视密度。
(四)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保证较高的设备完好率,制定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本制度适用公司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大中修、抢修和工艺调整项目。第二条 设备维护维修职责范围
1、副厂长(生产主管)职责:
(1)负责审批设施设备维护维修项目的内容、实施时间和方案、费用计划和资产管理。
(2)负责设施设备维修备品备件、设备、材料采购及承揽维修项目单位合同的签订。
(3)负责下达技术安全任务单,签发设备维修任务单和委托单,包括设施维护、设备安装、使用、维修、更新、报废中技术质量安全要求和实施方案。(4)根据设备检修进度安排生产任务,下达工艺调度单。
2、设备维修负责人(或设备工程师)职责:
(1)编制月度、设施设备维护维修计划,包括日常维修保养、设备大中修计划。
(2)编制月度、检修计划,编制生产备品备件、设备、材料等配备计划。(3).按一机一卡跟踪监督设施设备安装、使用、维修、更新、报废全过程。(4)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5)指导并解决厂区设施和设备上的技术问题。(6)负责建立本厂的设施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配合运营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设备的统计报表及其管理工作。
(7)负责设备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第三条 设施设备技术管理要求
1、副厂长(生产主管)全面负责厂的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的技术管理工作。设备管理人员在厂长、副厂长(生产主管)的领导下具体实施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技术管理工作。
2、运营管理部负责公司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的资产管理和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3、维修班是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实施部门,根据厂下达的维修保养计划实施。
4、生产运行班参与根据批准后实施的设施设备大、中修和抢修项目施工过程。
5、设备大中修项目中,需要调整维修时间或撤消维修项目的,由维修负责人(或设备工程师)填写设备维修计划变更表,报厂长审批后再报运营管理部审批,批准后按调整后的计划实施维修。
6、特种设备、特种检测仪器仪表等定期检验制度,按国家相关规定落实。
第四条 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程序
厂设施设备维护维修主要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大中修、抢修。根据工作内容规定各项维护维修的工作程序。
1、日常维护保养
(1)维修班每月25日前向长报维护保养计划。
(2)维修班按照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实施,确保设施设备正常生产运行,如遇设备故障应及时处理并记录,无法处理的应及时上报设备工程师。每月底填报维护保养记录汇总表。
(3)设备维修负责人(或设备工程师)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施设备处理完好的状态。
(4)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和维护记录汇总表报信息管理员归档。
2、大、中修
(1)设备维修负责人(或设备工程师)编制的大、中修计划和下达月度维修计划,报厂长审批。
(2)厂审批通过的大、中修计划,同时报上级公司运营管理部审批。(3)对需要调整维修时间或撤消维修项目的,应填写计划调整表,报运营管理部审批,批准后按调整的计划实施维修。
(4)各厂每月25日前根据大、中修计划报下月大、中修实施方案。(5)经公司运营管理部审批通过的大、中修实施方案,按采购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将维修或大修、抢修的内容和要求写入合同内,并按合同要求初选施工单位。
(6)厂在具备能力承揽大、中修项目的三家以上单位中,对维修合同、预算费用和维修方案等进行比价和审核,由运营管理部复核后,报公司厂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明确其中一家为承揽大中修项目的维修单位。再按合同审批流程办理。
(7)设备维修负责人(或设备工程师)按照合同要求和维修方案跟踪监督设备安装、使用、保修及维修设备运行状况,负责合同条款实施。
(8)维修完成后由设备维修负责人组织,运营管理部有关人员参加,会同相关专业人员按维修合同规定进行验收工作。
(9)维修计划和竣工资料等记录报运营管理部归档。
3、.抢修
(1)当构筑物、管道或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时,生产运行班长应尽快通知设备工程师共同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对无法处理的故障,立即报分管领导,启动应急预案或委托外修。
(2)大、中修委托书由厂长或副厂长(生产主管)下达。
(3)抢修完成后由厂长或副厂长、设备工程师、生产运行班进行验收。(4)抢修完成后竣工资料等记录报信息员归档。
(五)污水厂检验室管理制度
1、人员配备和管理
(1)、10万吨以下的污水厂一般配备1-2名检验人员。10万吨以上的可配备2-3名,配有大型检测仪器的可配3-4名。
(2)、各检验室设技术负责人一名,要求检验、给排水、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或有5年以上检验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负责检验室仪器、设备的校准、药品采购比价、比质、计划制定等业务管理工作。)
(3)、检验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市级以上检测单位或本公司检验部门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4)、各子公司检验人员的调配必须经过人力资源部和运营管理部审批并备案后方可实施。
(5)、运营管理部每季度对股份公司各污水厂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一次,一年有两次不合格人员待岗培训3个月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如仍不及格取消检验员资格。(6)、运营管理部对各子公司检验员有调配使用全。
(7)、各子公司检验人员的绩效考核80%运营管理部负责20%各污水厂负责。
2、检验室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厂长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本检验室的技术和管理工作。(2)、全面掌握本领域检测技术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制定本检验室的检测技术发展计划。
(3)、参与药品采购中的质量、价格的比对工作,负责药品质量的鉴定,签发鉴定报告。
(4)、负责检验药品采购的流程管理工作,负责易制毒药品的采购、管理工作。(5)、负责审查检验操作规程及其实施细则。
(6)、定期组织召开检测工作会议,了解并解决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7)、组织实施检验人员的培训,参与检验人员的技术考核。(8)、负责审查并签发检测报告。
(9)、负责组织技术业务学习,不断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充实完善检测项目的实施细则。
(10)、负责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管理工作。
(11)、负责标准溶液、标准考核样品的管理、发放工作。
3、检验员岗位职责
(1)、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水质检测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水质检测分析,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正确填写原始记录,保证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水质常规检测每天1次,若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则随时增加检测频率。(2)、做好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达到无锈蚀,无故障,无灰尘。设备异常要及时处理、汇报。
(3)、做好进厂絮凝剂的质量检验工作。
(4)、做到着装整齐、仪表端正、语言文明,而且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空岗、不睡岗、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负责购进化验药品的质量检验、验收工作。
(6)、做好责任区域内的现场及设备清洁,保持化验区域的卫生整洁。(7)、参与药品采购中的质量和价格的比对工作。(7)、负责各种试剂的保管、使用和处理。(8)、参与易制毒药品的管理、使用、处理工作。(9)、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检测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1)对检测仪器设备统一编号、建帐。
(2)检验室负责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指导及监督。
(3)仪器设备保管人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如防潮、防腐蚀、清洁、润滑等)。
(4)保管人员应熟悉所负责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和一般维护保养知识,定期检查其性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5)对大型、精密仪器应严格按出厂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并且在每次使用完后,进行一次有关的维护保养工作。
(6)对一般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每周进行一次(仪器设备出厂另有规定的除外)。(7)保管人员在维护保养工作重在认真负责。若发现仪器设备存在故障,或故障隐患,应立即上报,进行处理。
(8)对封存的检测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和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9)检验室负责人对检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做定期的校准工作,并有原始记录或有计量部门的合格证书。
5、实验室卫生制度
(1)每天清除各自岗位的工作台、试验台、仪器设备及器皿的灰尘,保持室内各部位、角落的清洁卫生。
(2)分析检测人员在工作结束后要将仪器、器皿等排列整齐,清洗干净,台面清洁。一切废物要放入纸篓或废物箱内,并及时清查。
(3)室内各种仪器、器皿、设备按规定放置,不能任意堆放和搬动。(4)检验人员上岗位操作时,穿戴好工作衣、鞋、帽。(5)室内设有废槽(缸)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倾倒。
(6)每周一次大清扫,保持一个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
6、检验室安全制度
(1)工作人员在检验前必须熟悉检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2)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防护镜。进行易燃、有毒气体、易挥发物质操作时,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操作人员中途不能离岗位。
(3)室内使用的空调设备,电风扇、高温炉、干燥箱等的电源必须经常检查是否损坏,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通知有关专业人员,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4)使用电炉、高温炉、烘箱、高压灭菌器和电热蒸馏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岗。
(5)对所配备的各类灭火器要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各室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6)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7)各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和吃食物。
(8)乙炔气、氢气、氮气等高压气体钢瓶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9)下班前各室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各个操作岗位及门、窗、水、电、气,并切实关好。
(10)不准将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带入室内。
(11)高温电器设备必须装有接地线和保险装置,使用时不得超过允许的范围。
7、药 品 管 理 规 定
(1)药品采购员根据市场调查情况确定两家以上有资质、各种手续齐全、有信誉的供货商,经运营管理部审批、备案后方可开始采购。每次实施采购前要对这几家供货商进行价格和质量的比对,确定质优价廉的供货,严格杜绝不进行市场价格和质量的比对,一家供货商长期供货地行为。
(2)药品经采购员鉴定合格的方可购入,再经各检验人员试验合格,并填写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入库。采购人员对所采购药品的质量负全责。
(3)入库单必须由采购员和生产管理人亲笔签字后方可生效,出库单必须由生产管理人员和请领人亲笔签字后方可生效。(4)采购员必须携带实物、发票及检验合格报告交库管员入库。库管员见到实物、发票及检验合格报告相吻合后方可填写入库单。
(5)库管员见到合格有效的出、入库单后方可将药品出、入库。
(6)库管员每月清库一遍,做到帐、物、卡一致,并根据库存情况各试验人员审购情况上报采购计划。
(7)各检验人员每周一请领本周日常使用药品,急做项目随时请领。
(8)库管员要经常检查仓库,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要及时汇报生产管理人员,经各级领导审批后予以报废。
(9)对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要存放在防爆柜中,对剧毒药品要放入双人双锁柜中,并严格控制出、入库量。
(10)对易制毒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按易制毒药品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控制。
8、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1)、有完善的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及进出仓制度,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度。(2)、易制毒化学品的发放应严格履行发放手续,严格控制,认真核实,并设有台账,记录易制毒化学品进出仓情况。
(3)、在存放易制毒化学品仓库、储罐区,应设立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化学特性说明、扑救方法。
(4)、对易制毒化学品不得超容量存放。
(5)、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场所应根据物品性质配备有足够的、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安装消防通讯和报警设施。
(6)、仓库内有安全的防盗监控系统,实行双人双锁制度,易制毒化学品出仓时必须严格执行凭“易制毒化学品出仓单”放行、出仓。
9、易制毒化学品的进货、采购管理制度
(1)进货前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易制毒化学品的备案证明。
(2)要求供货单位提供易制毒化学品的包装说明书、安全技术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3)经营中与购、销双方签订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合同,明确签订易制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价格、交(提)货日期。
(4)采购人员对采购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有验收记录,并对其质量负全责。(5)对易制毒化学品采购时必须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安全使用和储运要求,并索取书面资料。
(6)易制毒药品采用采购、使用、管理一条龙责任制。
10、检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人员应经考试合格持有本公司或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的上岗证方可上岗。(2)运营管理部对各检验室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考核,业务考核成绩与检验人员绩效挂钩,对连续两次不合格者待岗培训,培训后考试仍不合格者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做相应处理。
(3)运营管理部不定期对各污水厂检验室的药品、仪器、设备等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与本厂绩效挂钩。
(4)各检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标准要符合国标标准要求,各检验室仪器设备选型要经运营管理部审批、备案,方可进入采购程序。
(5)运营管理部定期以各种方式对易制毒化学品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6)各检验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等要定期校准并有校准证书或校准记录。(7)检验方法严格按国标有关规定执行(详见联合润通股份公司检验室实施细则)
(8)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按有关要求填写并要求内容完整、字迹清楚,无差错、有检验人员和校核人员签名。
(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污水厂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厂长担任,负责对本厂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规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生产安全。
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和治安管理制度,并明工作责任;
3、定期召开本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对各类安全问题做出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4、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具体措施解决,保证安全生产;
5、每月至少开展安全教育活动1次,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6、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规定,积极改善员工工作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和预防工伤事故;
7、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落实生产设施巡视制度,做好全交底工作;
8、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缺陷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改造;
9、高压电器设备必须设防护隔拦、标示牌,变配电机房完备安保工具,保证安全性能良好,并定期进行合格检查;
10、加强对加氯设施的巡视检查和维护更新,保证漏氯报警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防止氯气泄露;
11、员工在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有毒气体等危险劳动场所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保护措施;特别是在较深的池底(泵坑)作业时,一定先启动通风设备,确认有毒气体排尽,方可下去作业。
12、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和储存,维护好消防设施器材,消除可能发生火灾及爆炸的一切隐患;
13、加强治安保卫和巡查,定期对办公、生产、生活等场所治安保卫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及时限期整改;
14、严格执行污水处理程序,认真搞好出厂水质检测,确保出厂水质达标排放;
15、保障车辆处于安全和良好操作状态,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七)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1、厂长安全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指令和其他文件,并协调、组织实施。
(2)定期听取生产主管(副厂长)和生产岗位员工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每月不少于一次。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计划,并督促实施。做好协调工作。
(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每月不少于一次。(5)签订工程(生产)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6)定期主持召开安全例会(一般每月一次),布置当月的安全生产工作。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设备运行事故,及时上报并亲临现场组织有效抢救。并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
2、生产主管(副厂长)安全职责
(1)协助厂长搞好本厂的安全工作,对全的厂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2)组织、督促各班负责人落实安全职责。
(3)组织、检查全厂的安全工作完成情况,并协调相互间的工作关系。(4)向厂长汇报本公司的安全工作,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5)参加每月一次的公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6)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及时上报并会同安全部门组织抢救。并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
3、行政主管安全职责
(1)及时协助领导检查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法规、文件、指示的执行情况,协同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2)执行“五同时”规定。“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对公司员工经常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制定卫生措施。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每年一度的职业卫生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普查、测试工作。对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公司员工健康检查工作。(4)配合安全部门做好新进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调换岗位人员的换岗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对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人员,不得安排到岗位上。
(5)参加对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做好工作事故的善后工作。
(6)严格财务报销制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4、设备工程师(维修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1)严格执行公司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确保生产运行正常,在调整运行工艺的同时,布置落实安全措施。
(2)负责机电设备(包括起重、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保证设备和附件处于良好状态。
(3)各种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应保持齐全、灵敏、有效、可靠。凡安装、改造、修理、搬迁机器设备竣工时,安全防护装置要同时做到完整有效,方可移交运行。
(4)凡新投产的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必须有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健康的设施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制定技术操作规程,监督贯彻执行。(5)在安排机械设备检修、保养的同时,应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并有详细书面记录。
(6)参加工伤事故和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从工艺、技术因素提出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
(7)组织每月一次的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并落实安全措施。
5、驾驶员安全职责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公司车辆安全管理制度。(2)严格执行车辆保养制度,认真做好出车前、行驶中、回来后的例行保养作业,并按要求做好例行保养记录。
(3)树立安全行车观念,发生车辆技术性故障必须及时上报,及时检修,确保安全行车
(4)凡发生车辆交通违章事故(包括吊销行车执照、记分罚款、车辆的碰擦),必须及时上报,做到“三不放过”。
6、维修电工安全职责
(1)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2)按照用电规程做好各类电气设备、器具的日常检查,按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预防性测试等工作。
(3)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对各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加强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管理,确保运行状况良好,并建立各种原始记录,健全技术档案。
7、公司员工安全职责
(1)要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2)不违章操作,看到他人违章操作要制止。
(3)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听从安全员指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细心工作,互相协作,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二、生产设施操作规程
(一)格栅间操作规程
1、格栅所截渣应定时清除。汛期应加强巡视,增加清污次数。
2、格栅除污机械工作时,应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上报检修。
3、清捞出的栅渣,应妥善处理和处置。掉落在地面的垃圾应及时清至垃圾斗。
4、检查粗细格栅相应前后闸门是否开启,若无则开启到最大位置。
(二)进水泵房操作规程
1、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行情况,应调节水量,保证处理效果。
2、检查液位计工作情况,目测泵房液位情况,与液位计值进行比较,检查液位计显示值是否真实。
3、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4、进水泵在运行中,不得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5、泵房水位应保持正常。
6、应及时清除泵房内的物理性垃圾。
7、应使泵房的机电设备保持良好状态,(三)沉砂池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的设置与水量变化,应调节沉砂进水闸阀。宜保持沉砂池污水设计流速。
2、曝气沉砂池的空气量,应根据水量的变化进行调节。
3、曝气沉砂池在运行中,不得随意停止供气。
4、砂水分离器应定时运转,并根据砂量之多少控制运行时间。
5、排砂同时,运行砂水分离机,排出的砂渣应及时清理,不准长期存放。
6、应定期清捞沉砂池表面的浮渣,并将浮渣及时清理以免影响环境。
7、沉砂池上的电气设备应做好防潮湿、抗腐蚀处理。
8、沉砂池每运行2年应彻底清池检修一次。
(四)初沉淀池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
2、初次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进行。
3、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清除浮渣、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处理。
4、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放空。
5、根据工艺安排,应将剩余活性污泥回流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主体反应池操作规程
1、根据污水处理不同工艺要求,控制主体反应池的进水量,合理配水,保持主体反应池液位稳定,保证处理水量。
2、根据进水量、出水水质、在线仪表提供的溶解氧数据,调节空气供应量,以确定相关设备开启台数。、3、主体反应池为氧化沟时,值班人员应注意观察转碟轴承箱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温度是否合适,润滑油脂是否乳化、变质;靠背轮间隙是否均匀,有无窜动现象。检查两组氧化沟的进水阀门的出水堰板开启是否对称。
4、巡检反应池上潜水搅拌器、水下推进器等其他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关停设备,上报检修。
5、每天至少两次取主体反应池主槽曝气池混合样做半小时沉降观察。
6、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气味、状态等,掌握分析数据,认真填写工作日记。
7、水样采集点要求有醒目的采集点标志。
8、保持主体反应池上的清洁,没有污垢、青苔沉积。
(六)二次沉淀池操作规程
1、值班人员应根据进水量的变化,调节各池均衡进水。
2、值班人员应巡视二沉池泥水沉降分离和出水情况,发现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应立即上报。
3、二次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等工艺要求确定。
4、因水温、水质、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引起二沉池污泥膨胀或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艺,直至运行正常。
5、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必须连续排放。
6、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排泥闸阀应定期检查和调整,保持吸泥管路畅通。
7、二沉池刮吸泥机集泥槽内的污物应定期清理。
(七)曝气池操作规程
1、按曝气池池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
2、曝气池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
6、合建式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回流量,可通过调节回流闸板进行控制。
7、操作人员应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路中的存水,待放完后,应立即关闭放水闸阀。
8、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
(八)鼓风机房操作规程
1、值班人员不得擅自开、停鼓风机,如需开停时要与相关负责人联系,得到同意后方可操作。
2、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鼓风机房,值班人员亦无权擅自接待非上级安排的来访人员进入鼓风机房。
3、在风机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风机及电机的油温、油压、电流、电压、风量等。
4、鼓风机房有异常情况或发生故障,应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并及时处理。
5、运行值班人员应作好运行原始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九)回流污泥泵房操作规程
1、根据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和工况,应相应调整回流量。
2、回流泵房集泥池内的杂物,应及时清捞。
3、设置剩余污泥泵房的,可按本节的运行管理方法执行。
(十)加氯间操作规程
1、污水处理后采用加氯消毒时,其加氯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确定。
2、当二次沉淀池出水水质中PH值、水温、水量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加氯量。
3、加氯间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25℃。
4、加氯操作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氯气安全规程》的规定。开泵前应检查加氯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氯应按各种加氯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停泵前2~3min应关闭出氯总阀。
5、长期不使用的加氯间,应将氯瓶妥善处置。需重新启用时,应按加氯间投产运行前的检查和验收方案重新做好准备工作。
(十一)污泥浓缩池操作规程
1、重力浓缩池宜连续运行,也可间歇运行。
2、重力浓缩池采用间歇排泥时,其间歇时间可为6~8h。
3、浓缩池刮泥机不得长时间停机和超负荷运行。
4、应及时清捞浓缩池的浮渣,清除刮泥机走道上的杂物。
(十二)污泥厌氧消化池操作规程
1、消化池内,应按一定投配率投加新鲜污泥,并定时排放消化污泥。
2、池外加温且为循环搅拌的消化池,投泥和循环搅拌应同时进行。
3、新鲜污泥投到消化池,应充分搅拌,并应保持消化温度恒定。
4、用沼气搅拌污泥宜采用单池进行。在产气量不足或在启动期间搅拌无法充分进行时,应采用辅助措施搅拌。
5、消化池污泥必须在2—5h之内充分混合一次。
6、消化池中的搅拌不得与排泥同时进行。
7、应监测产气量、PH值、脂肪酸、总碱度和沼气成分等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高速消化池运行工况。
8、热交换器长期停止使用时,必须关闭通往消化池的进泥闸阀,并将热交换器中的污泥放空。
9、二级消化池的上清液应按设计要求定时排放。
10、消化池前栅筛上的杂物,必须定时清捞并外运。
11、消化池溢流管必须通畅,并保持其水封高度。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防止水封结冰。
(十三)污泥脱水机房操作规程
1、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调整液体絮凝剂的百分比,以防止出现水解现象。药剂量的配制应符合脱水工艺的要求。
2、对于贮泥池,值班人员必须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控制剩余泵的开庭,保证污泥脱水的正常进行。
3、脱水机各种参数的更改必须得到运行指令,值班人员方可实施,值班人员不得自行更改。
4、带式压滤机检查履带张紧纠偏是否正常。
5、污泥脱水完毕,应立即将设备和滤布冲洗干净。
6、用干化场进行污泥脱水时,污泥应依次投放在干化床上,并根据污泥干化周期晾晒、起运干污泥。
7、发现有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正确记录故障发生至排除的全过程。
8、运行值班人员应作好运行原始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十四)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1、变、配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工作负荷和控制温度应在额定值的允许变化范围内运行。
2、值班操作人员要按批准的值班方式和时间进行值班,3、非本站值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变(配)电所。
4、操作人员所有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5、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供电系统规定的“专职电工进行,执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实行“两点一等再执行”的操作法,必须执行安全规程。变、配电装置在运行中,发现因气体继电器动作或继电保护动作跳闸、电容器或电力电缆的断路器跳闸时,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重新合闸运行。
6、变(配)电所必须配置有效的电气消防器材、沙箱、沙桶,并有明显标识。
7、变(配)电所内应设置各种提醒、警示标牌。
(十五)中心控制室操作规程
1、值班人员全天24小时监控设备运转状况,计算机系统未经允许不得退出 Rsview。
2、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中控室。
3、当出现意外停电时,不间断电源(ups)会给出报警信号,此时要迅速退出Rsvi对有关数据进行备份后关机。
4、非厂内用于运行的计算机软件,严禁在中心计算机上运行。、5、室外的检测仪表应设有防水、防晒的装置。各类检测仪表的一次传感器均应按要求清污除垢。
6、操作人员应定时对显示记录仪表进行现场巡视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一)粗、细格栅除污机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在未接通电源之前检查电源控制箱各元器件接线情况,桩头应连接牢固,无锈蚀。
(2)检查机组各部件无明显缺陷故障,机械各部无卡堵,链条无裂断现象。(3)检查机械各部润滑良好,有足够的油脂。(4)检查动力臂液压等各部无渗漏。(5)检查耙斗应平衡。
(6)检查运行格栅的前、后闸门是否开启。(7)检查无轴螺旋输送机是否运行正常。
2、操作
粗格栅除污机可实行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模式,自动控制可以通过定时与超声波装置进行水位差控制,一般与输送机、压榨机实行联动操作,并提供标准的现场控制接口。
(1)合上电源,检查电源电压,应符合要求。(2)手动
① 手动仅限于现场操作使用。
② 应将“状态按钮”置于手动位置。启动除污机,观察机组各部分运转情况,捞污、排渣、翻耙等动作应准确到位,无异常声响、振动,链条应传动平稳。③ 除污机清捞的垃圾,由螺旋输送机运至垃圾斗车,现场应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④ 工作结束后关停设备。(3)自动操作步骤
在这种模式下,一般有格栅前后水位差和定时两种控制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①应将“状态按钮”置于自动位置。
②定时控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间隔时间和运行时间;
③液位控制:在控制箱上设定格栅前后液位差大于设定值时自动开始清捞,当液位差小于设定值时自动停机(液位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3、停机
(1)正常停机在切断电源后应按设备要求保持耙斗的停留位置合适,各按钮等应复位,并用高压水把残留在除污机各部位上的垃圾冲洗干净,并按要求涂上润滑剂。
(2)在运行过程中,如过载时(遇障碍物或耙齿无法插入)或因其他故障造成机组停止工作的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到位,根据故障情况切断电源,及时排除故障,检查有关部件,如有损伤,及时修复。待一切正确无误,才能再次启动。(3)除污机每日至少运行半小时,并按规定在各润滑点定时、定量加注指定型号的润滑剂,同时保持机组表面油漆完整,无残留垃圾。
4、停机后注意事项
(1)冲洗耙斗,清除耙斗上的垃圾。.
(2)冲洗动/定栅片,清除动/定栅片上的垃圾。(3)检查各润滑点润滑良好。(4)检查运行各部分无卡堵。(5)耙齿下降时,如链索张紧失效,升降机构应停止下降,并作返回。
(二)潜水泵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供电正常,指示灯亮。
(2)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偏差±10%),各相之间的电流最大偏差1%。(3)各监测点显示正常,整机无报警。
(4)进水闸门全开,出水闸门全开,旁通闸门全闭。
(5)查看水位在规定的开车范围内(即使水位已下降到电机全露水面,泵仍能无故障地连续运行)。
2、操作
(1)水泵启动和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得接触转动部位。
(2)当泵房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接通电源或修理设备。
(3)清洗泵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制定操作程序,并应符合的规定。(4)操作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方可离开。(5)严禁频繁启动水泵。
(6)水泵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①突然发生异常声响; ②轴承温度过高;
③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低或过高; ④电机发生严重故障。
(三)沉砂池设备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配电柜电源供电正常,且指示灯亮,机组无报警。(2)检查提砂渠道是否通畅。
(3)检查砂水分离器出砂管道无堵塞。
2、操作
砂水分离系统可实行手动/远程两种操作模式。(1)手动控制步骤: ①在现场将
②开启旋流搅拌机,冲洗阀,风机,提砂阀,砂水分离器; ③运行过程中观察出砂量多少,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④工作结束后,关冲洗阀,风机,提砂阀,搅拌机,砂水分离器。
(2)远程控制步骤跟手动一致,控制箱启动状态转换至“远程”位置后,由操作人员在中控室控制设备运行。
(四)带式输送机和螺旋压榨机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检查该机组配电柜电源供电正常。
(2)现场控制箱电源处于合闸位置,且指示灯亮,机组无报警。
(3)检查头部卸料处的防堵检测器,有无大块物料卡阻,防止栅渣对输送机的粘结。
(4)压榨机各部润滑良好,无渗漏。(5)运行中产生较大振动和噪音时应停机检查。
(6)每班应清除压榨机中的存余物。清洁时应切断电源,并做好安全措施。
2、操作
控制方式可采用单独控制与自动联动控制两种模式。带式输送机和螺旋压 榨机采用联动控制。
(1)现场操作:在现场将控制箱开关转换至“就地”位置,在面板上按动“启动”按钮,即可连续运转,按“停止”按钮,即停止。
此操作方式应与粗格栅联动操作运行。当粗格栅启动时,输送机随时启动,粗格栅停机后,输送机延时自动停止,延时时间可在控制箱面板上设置。(2)远程控制:当现场控制箱开关转换至“自动”时,接受基本PLC来的指令,执行自动控制功能。
(五)离心鼓风机操作
1、启动前检查
(1)观察油槽(箱)油位应保持在油面计2/3的水平,若低于油面计1/2时,必须加油。
(2)无任何报警或无紧急停止状态发生。(3)放空阀已开放。
扩散器及/或预回转器在最小值的位置。
2、鼓风机启动步骤(1)进行空载实验。
(2)将低压配电柜上主电源空气开关置于断开位置。(3)将现场操作柜上的组合开关位置扳至实验位置。(4)观察出风阀门和放空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5)手动控制启动。
(6)启动电动油泵(即备用油泵)。此时,油压提升至正常操作压力之上,同时观察电动油泵的转向。
(7)电动油泵预润滑循环至少1min后,机械油泵投入工作,此时油压达规定要求(下降至正常操作压力),即可停电动油泵。(8)检查各轴承温度、油压及振动是否正常。(9)观察
①预回转器将移至最大值的位置。
②当预回转器移至最大值时,放空阀则开始慢慢地关闭。③放空风阀关闭后,扩散器及/或预回转器则准备正常工作。(10)运行
①机组运行中,每班巡回检查不少于4次,巡回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机组有无异常声音,各部分振动、温度、压力、油箱油位正常,仪表指示正常。②润滑油压力:润滑油压力最小0.1MPa,小于0.15 Mpa应同时启动辅助油泵,一般正常油压在0.2~0.3 Mpa,最大为0.7 Mpa。
③润滑油温度:一般正常油温在45°C~55°C的范围内,最大不超过70°C。④空气入口温度不超过65°C。⑤检查出口阀的功能及控制是否正常。⑥检查扩散器的功能及控制是否正常。
⑦检查入口导叶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控制是否正常。⑧检查油冷却器的功能及控制是否正常。检查从主控制盘至现场控制盘线路。(11)手动控制停机
①按下现场控制盘上“停车”键,滑油泵及油冷却器通风机运转一次润滑循环后,鼓风机正常停机。②观察:
a、扩散器移至最小值的位置。当扩散器移至最小值的位置,则旁通阀应立即开启;
b、当出风阀开启后,鼓风机电动机停止; c、预回转器移至最小值的位置;
d、在鼓风机停止后,滑油泵及油冷却器通风机会进行一次润滑循环。(12)自动启动/停止
鼓风机可被设定为远程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鼓风机可以无任何预警来启动和停止鼓风机。
3、注意事项
(1)如遇紧急故障,既按紧急停车按钮。
(2)当停车时间超过1星期以上时,则必须盘车数转。
(3)由于离心鼓风机的出口压力是由管网的压力来决定的,若主管路的阻力较小,全部气量通过时,压力仍低于额定值,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4)如果鼓风机一个月内没有操作,应将现场控制盘设定在手动的状态,并启动油泵,当油泵已经启动运转约0.5h,鼓风机至少转动5次,油泵运转至少1h。
4、自动停车
机组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会出现自动停车:(1)齿轮箱润滑油油压小于0.1 Mpa时;(2)油箱油温超过70°C时;(3)鼓风机入口油温超过65°C时;(4)电动机温度过高时。
5、紧急停车
(1)当机组无法自动停车时紧急停车。(2)意外情况下的紧急停车,意外情况包括: ①油压上升到0.9Mpa以上; ②出口压力急剧上升,超过额定值;
③机组内部任何部位发出金属摩擦声或撞击声; ④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⑤机组任何部位冒烟;
⑤发生其他破坏或可能破坏机组完整性的故障。(3)紧急停车的处理
①非因油压所引起的紧急停车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放空阀立即打开; b、鼓风机停止;
c、扩散器及预回转器移至最小值位置; d、在鼓风机停止后,润滑油泵至少再转5min; e、查明故障原因,并彻底消除;
f、详细记录故障原因、部位、发生时间、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②因紧急停车或油压所引起的紧急停车,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鼓风机立即停止,出风放空阀、扩散器及/或预回转器同时打开并移至最 小值;
b、在鼓风机停止后,润滑油泵至少再转5min; c、查明故障原因,并彻底消除;
d、详细记录故障原因、部位、发生时间、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
(六)剩余污泥泵操作规程
1、启动和运转
(1)启动前应关闭出口管路上的截止阀,当泵全速运转后,逐渐打开出口阀(注意:不能长时间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运转)。
(2)泵运行时应始终保持平衡,没有振动,决不可以在没有润滑的情况下运行,轴承的最高温度允许高于室温+50°C,但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80°C。
(3)运行中,泵装有软填料时,填料函处应有少量的滴水。密封压盖应轻轻压紧。
(4)应定期向轴承加油。
2、停车
(1)关闭出口关路上的截止阀,如果出口管路装有截止阀或单向阀,即该管路具有排出压力,则截止阀可以打开。
(2)如果长时间停车,适逢气温较低时,必须排尽泵内的泥水,防止冰冻。
(七)污泥脱水机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①检查絮凝剂配制情况、冲洗水是否具备,了解进泥浓度。②检查脱水机各部件、脱水系统各管路是否正常。
③检查并确定相应管路上手动阀门、电磁阀均已打开。严禁在不确定管路通畅的情况下开车。
2、开启脱水机程序
(1)启动加药装置:调节好加药速度和进水流量,一般配药浓度在1~3:1000,即1~3公斤聚丙烯酰胺配1立方水。
(2)启动空压机,在气压表示值≥4 kg时,把空压机阀门打开,送气至控制箱上的二联体里,把二联体上部黑色的调压旋钮轻轻拉出,旋转调压旋钮至其气压表指针指向8 kg的压力左右,调定后再把调压旋钮轻轻推回。
(3)启动压滤机。先把上带调压、下带调压、浓缩带调压三个调压阀的调压旋钮轻轻拉出,旋转调压旋钮至气压表针指向4 kg左右,调定后再把调压旋钮轻轻推回,目测张紧气缸是否自动伸出。然后启动浓缩带和压滤带,旋转电机的调速旋钮来调节所需速度,一般调至每分钟5米左右。(4)启动清水泵,冲洗滤带,清洗水压力不得低于5 kg。(5)启动污泥泵,通过设定污泥泵运行频率来控制污泥流量。
(6)启动污泥泵后立即启动加药泵,通过设定加药泵频率来调节所需药液流量,药液与污泥混合,形成较大的絮状团块才能更好的分离出自由水,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
3、系统运行调控
(1)巡检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无异声。
(2)调节污泥量,再不跑泥的情况加大污泥量至最大处理量。(3)视出泥的含水率再次调整浓缩带和压滤带的速度,相应调整进泥量和加药量,直至最佳状态。
(4)在压泥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在过度脱水区的滤带两边溢出,就要检查用药是否过多或者过少。加药量过多,会造成污泥在进入辊压时受滑从两边溢出;药量过少,污泥与药剂调理反应过程中未形成胶羽凝结,污泥会从两边溢出。(5)另外要注意冲洗滤带水压是否正常,或喷嘴是否阻塞。(6)检查滤带是否跑偏,若跑偏需及时纠偏。
4、关机程序(1)停止污泥泵。(2)停止加药泵。
(3)待滤带上的污泥全部压滤完,让滤带继续运行至滤带彻底冲洗干净后才能停止压滤机。(4)停止冲洗泵。(5)停止螺旋输送机。(6)清扫脱水机及工作区域。
5、注意事项:
(1)如果电流过高,应立即停止进药、进泥,并打开冲洗水冲洗,直到电流降下来。若持续冲洗依然无法降下电流,则应停机检修。
(2)如果振动太大,应立即停止进药、进泥,并打开冲洗水冲洗。(3)按设备润滑表定期加注润滑油、脂,定期检查设备。
(4)如螺旋输送机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进药、进泥,进水冲洗并停机。(5)若长时间停机,应将各管路冲洗后放空,关闭各进料阀门。关闭各设备控制电源。
(八)紫外消毒系统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1)供电是否正常。
(2)消毒渠液位是否达到开机液位。2.启动系统
(1)手动开启紫外灯或远程开启紫外灯。
(2)运行中要确保出水渠水位正常,避免由于液位不稳定导致频繁开关机。(3)检查空调是否正常运转,避免因空调开启不及时导致系统烧坏。
(九)电动闸门、闸阀操作规程
1、运行前检查
(1)电源处于合闸位置,指示灯亮。
(2)闸门每次连续运行时间不超过额定时间30min;每次运行时间间隔不少于30min。
(3)运行前必须对暴露在外的丝杆进行清洁,并涂上润滑油脂。
2、运行
闸门运行有手动和远程控制两种模式。(1)手动模式
①将控制箱转换开关切换至手动档; ②根据闸门状态进行启闭动作; ③手动时注意事项
a、闸门在电动工作状态动作时,严禁扳动手动/电动切换机构; b、闸门在中途卡堵时,千万不能照同一方向作进一步操作,应反向移动 10-20cm距离,来回几次,可使闸板和闸框之间的杂物松动;
C、闸门在进行定期检查时应注意丝杆转动情况和开度指示器转动情况,防止 发生意外;
d、当闸门启闭过程中有异声或振动时,必须查明原因。(2)远程控制
①电动闸门、闸阀进行定期试车不得采用远程控制;
②将控制箱转换开关切换至“遥控”位置,关闭控制箱箱门; ③远程控制闸门启闭一般只有全开、全闭信号和闸门中间闪烁信号,具 体开启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④远程控制闸门启闭时,值班人员必须到现场查看设备运行控制。
3、运行注意事项
(1)闸门、闸阀启闭检查后应恢复原状态。
(2)闸门、闸阀启闭检查后应关闭控制箱箱门,防止箱内进水几元器件受蚀。(3)不经常使用的电动闸门、闸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月进行上下运 行一次。
(4)电动闸门、闸阀不允许作调节流量用。
五、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一)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遵守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有关规定。
2.不准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拆卸修理,必须停运并切断设备电源,按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拆卸修理。临时工作中断或每班开始工作前,都必须重新检查电源是否已经断开,并验明是否无电。
3.动力配电箱的刀开关,禁止带负荷拉闸。
4.电机检修后必须遥测相间及每相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合格,把皮带轮上紧方可试车。空载电流应不超过规定范围。
5.试验电机、电钻等,不能将其放在高处,需放稳后再试。
6.定期巡检、维修电气设备,应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齐备完好。7.凡是暂时拆除的电气设备的导线电源端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不得有裸露部分。对不再使用的电源管线应拆除。
8.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要与设备或线路的安装容量相匹配,不能任意加大。带电装卸熔体时,要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应使用绝缘夹钳,操作人站在绝缘垫上。
9.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或接零必须完好、合格。即:电气设备裸露的不带电导体(金属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称保护接地,其电阻一般不超过4欧姆。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称保护接零。在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不许混用。10.螺口灯头的开关必须接在相线上,灯口螺纹必须接在零线上。11.监督执行在动力配电盘、配电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的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潮湿或其它危及安全,影响维护检修的物品。
12.临时装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临时接线安全技术规程。
13.每次检修完工后,必须清点所用工具、材料及零配件,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将检修情况向使用人交代清楚,并送电与使用人一起试车。不能由维修电工单独试车。
14.漏电保护器应定期清扫、维修,检查脱扣机构是否灵敏,定期测试绝缘电阻,阻值应不低于1.5兆欧,电子式漏电保护器不准用兆欧表测量相邻端子间的绝缘电阻。
15.低压停电时,按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会同申请停电人去现场检查、验电、挂地线或设遮拦,在开关的操作把上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警示牌。在同一线路上有两组或以上人员同时工作时,必须分别办理停电手续,并在此路刀闸把上挂以数量相等的警示牌。
16.工作完毕,作业人员检查、清理现场,待全部人员撤离现场,工作负责人填写工作终结并签字后交停电执行电工复查无误方可摘警示牌送电。遇有两组及以上人员作业时,必须在各组完全完工后,方可摘警示牌送电。
(二)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要戴好防护手套、面罩,穿好防护工作衣和防护工作鞋及鞋盖,再进行检查电焊机、电线是否良好后方可进行工作。2.焊接工作地点5m范围内,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3.在金属窗口或池内操作时,不得使用大于24V的手提灯,必须要用,则须在外面监护。
4.在潮湿地方操作时,操作人员要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其他绝缘材料上。5.在高空进行焊接时,必须有可靠的防坠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站立稳定,并使用安全带,底下严禁站人围观,以免火花、铁屑伤人。
7.焊接各种圆筒封口时,要预留出气口,焊油桶时应将盖头打开,存过易燃物品时碱水洗净后方可烧焊。
8.电极把手必须牢固地夹住电焊条,在对面焊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火花溅到颈项里。
9.焊接过的工作物,在未冷却前,切勿拿在手中;焊接短小工作物件时,需用工具夹住,严禁用手扶,以免烫伤。
10.操作时,不得请不熟悉电焊技术知识和操作规程的人员私自作业。操作者须持有《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证》。
11.操作完毕或暂离时,须切断电源,做好安全标志,以防造成烫伤或其他事故。
(三)泵站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开、停车操作程序,上班工作时必须使用安全用具及劳防用品,要穿工作服和绝缘鞋。
2.机房内不准任意放置潮湿衣鞋与雨具什物,以免影响电器设备绝缘性能,操作时手上潮湿水分亦应擦干。
3.设备转动部分必须有防护外壳或防护罩,防护装置不得闲置不用。4.在机电设备上进行清洁保养工作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有明显断路点,悬挂警告牌。鈅匙和熔丝要妥善保管,没有明显断路点时要拉脱两道以上电源开关,不得带电进行修理工作。
5.变压器间要做到“四防一通”(防汛、防火、防漏、防小动物、通风良好),巡视检查应保持安全距离。6.管理工不得私自对外借电。
7.清扫垃圾,排积水,拆倒门,更换填料等操作应按相关管理操作规程办理。
(四)污水(泥)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管的机电设备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认真执行六勤工作法:勤摸、勤看、勤听、勤嗅、勤查、勤捞垃圾,努力做好管、养、修。2.在倒闸过程中,必须了解操作目的和程序(切断电源时,先拉开关、再拉脱闸刀,合上电源时,先合上闸刀,再合上开关)。
3.操作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检修电工、电试人员进行工作,工作中上述人员必须听从安全员的劝导。
4.在电器设备进行清扫,保养工作时,应先切断电源,要有明显断路点,并在刀闸操作柄上悬挂指示牌,鈅匙和熔丝要妥善保管。
5.凡人体容易接触的或可能接近带电设备的情况应装遮拦和警告牌。6.绝缘手套、绝缘棒、绝缘地毯、验电器要妥善保管,定期检查及试验,并做好记录,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7.雷雨季节到来之时,要检查装置好避雷装置。
8.变压器间禁止堆放杂物,并注意保护进线电源,不得在电缆上打桩。开挖、造房等。
9.熔丝必须符合规格,不可乱用,对热继电器、释放器要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校正。
10.对外借用电源,必须经生产调度室同意。认真检查其线路安全,设有保护电路和计量设备方可借用。
11.清捞池面垃圾应缚好安全带、戴好防毒面具。
五、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置预案
为做好厂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水质异常(事故)应急预案
1.当进水水质出现异常,污染物质超过有关标准时,化验室要实行24小时值班,加大水质检测的频率,及时向厂领导汇报水质情况。
2.当发生不明原因的出水水质突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加强对水质的监督,增加检测频率和检测项目,会同有关人员尽快查明原因。
(2)合理调整运行方案。
3.当出厂水水质指标发生异常,应及时检查进水水源及有关设备运行情况。4.因水处理设备设施故障造成出厂水水质异常时,立即启动故障设备应急预案,投入备用设备并展开抢修工作。
(二)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1.设备事故发生或设备故障造成停机时,有备用设备的,操作值班人员即 刻启动备用设备,密切监视备用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记录。
2.设备事故发生或设备故障造成停机时,无备用设备的,操作值班人员即 刻上报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相关责任人会同维修人员携带应急抢修工具立即赶赴现场展开抢修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生产。
3.关键设备或关键部位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即刻上报厂长。厂长组织、协调有关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故障设备抢修。
4.对于主要设备的零配件应准备充足、齐全,以备应急抢修所需。
(三)停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条 当变配电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或故障停电时,应立即报告厂长及设备工程师(维修管理人员),根据事故或故障发生的地点、类别,按照下列方案进行处置。
1.变配电室、用电构筑物、电气设备或输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 灾,值班人员应按规定在可能的条件下,切断起火回路及邻近受威胁的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部位应选择得当,不得因切断电源影响疏散和灭火工作,切断电源时用绝缘工具。发觉无法自行扑救时,应立即拨打119联系消防队灭火。如果变压器、电容器等油箱破裂着火,火势较猛,切除电源后,用二氧化硫灭火器或沙子进行灭火。
2.变电站发生事故跳闸或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
(1)当变电站事故跳闸后,立即报告相关责任部门,并通知公司(厂)领 导,并根据保护跳闸及设备的外部特征对设备停电原因作出判断。(2)若是因个别变配电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确认后有备用设备的,应投 入备用设备,恢复送电。
(3)确认非公司(厂)内设备故障,如:供电线路或上一级变电站原因造 成,则上报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4)待查明故障原因,针对过载、过流、短路等具体故障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送电,切不可盲目合闸送电。
3.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导线断落发生接地故障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靠近, 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室内不得进入距故障点4M以内 ,室外不得进入8M以内,确需进入时,应采取必要的绝缘防护措施。
4.如系供电线路电源断电,应先按照“停电”操作规程断开有关断路器和隔 离开关。随后及时与供电部门及相关部门联系,线路恢复供电后,按照“送电”合闸操作规程投送电源。
5.停送电时要注意观察各种仪表、信号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进 行上报处理,做好记录,以备查验。
6.如果直流供电系统因故障无法正常使用,致使高压配电柜不能正常投送 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手动投送,随后立即联系直流备用机组到位对接,待确保投送电源正常后,方可根据故障情况尽快落实维修措施。
7.若停电原因在短时间内无法查明,且不能恢复送电应做好停水准备工作。8.如果需要供电部门、相关人员协助排除故障时,尽快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工作记录,健全各项资料。
第二条 输电线路故障原因造成停电。因输电线路原因造成停电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安排检修人员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定对输电线路进行彻底巡查。
2.确属厂区外高压供电设备设施故障的,应快速协调落实相关供电系统维修 单位,进行应急抢修。
(四)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为做好汛期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汛期安全度过,制定本预案。
1、厂长直接负责防汛预案协调执行
2、各厂根据本厂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确定险情易发生的位置,就近储备防汛物资,配备抢险机械设备,重点防范
3、防汛期间,当接到紧急雨情警报后,厂长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所有防汛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以便联络。并加密观测、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危险征兆情况时立即组织抢险队员进行快速抢险,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在险情发生时,由 厂长负责物力、人力的调配,副厂长(主管)负责现场指挥;险情发生在夜间和双休日时,当值班长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厂长及其他成员赶赴现场。:8k^'*
5、对薄弱部位采取提前预防措施,提高抗灾能力,实施以下几项工作:
⑴、在泵房、管廊、污水泵房等地势较低的场所配备专用沙袋、水泵、电筒、铁楸等各种防汛器材,由专人管理。
⑵、对厂区内电缆沟进行全面检查,用水泥堵赛各场所进口处,防止水进入。
⑶、经常检查排水管道并疏通,确保汛期排水畅通。
6、特殊情况下造成泵房等场所进水,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立即组织人力利用沙袋、棉被堵赛进水点。⑵、使用潜水泵、污水泵排水。
7、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六、污水厂检验室常规项目检验操作规程
Ⅰ:化学需氧量操作实施细则(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1、原
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量
2、干扰及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3、方法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 mg/L的COD值。用0.025 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可测定5—50 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4、仪
器
(1)COD消解仪
第三篇:污水厂托管运营协议
Xxx工业园
水质净化厂
委
托
运
营
协
议
书
甲方:xxxxx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 xxxxxxxx有限公司
签约时间:二○一一年五月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水质净化厂
托管运营协议
甲方:xxxxxxx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有限公司
签订地点:xxxxxxxxxx
签订时间:xxx1年x月
按照国家环保局有关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规定,甲方将xxxxxxxxxx厂(以下简称水质净化厂)委托乙方运营管理,本着互惠互利,团结协作的精神,甲乙双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内容
1、甲方在协议期间内将水质净化厂的日常运行管理全权委托乙方负责,主要包括为水质净化厂配备合格的操作、维修等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维修和设备维修保养,提供水质净化厂所需药剂,保证水质净化厂的正常安全运行。
2、水质净化厂设计处理规模:≤6000吨/日。
二、委托运营期限
2011年6 月 1日至2012年5月31日,为期一年。
三、运营管理费用及支付方法
1.运营管理费用,每月共计xxxxx整。
2.运营管理费的支付,每月十号前甲方一次性支付上月运营费
用,共计xxxxx整。
四、双方约定
1.在委托运营期间,乙方必须严格按水质净化厂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科学地生产、运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并保证生产安全、安全生产。
如在协议期间发生安全事故,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如造成设备损坏,必须在甲方规定的时间内彻底整改,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乙方承担。在乙方严格按水质净化厂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科学地生产、运营的前提下非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维修或更换,单项产生的综合费用在2000元以下,则由乙方负责处理;单项产生的综合费用在2000元以上(含2000元),则由甲方负责处理,乙方义务配合。
2.水质净化厂的运行记录表、设备设施的维修记录表及水质化验表等日常台账相关资料由乙方详实、规范记录并妥善保存,当协议期满后,完整地移交给甲方。在委托运营期内,乙方必须配合甲方一同做好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提供相关材料。
3.乙方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园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监督。在委托运营期内,水质净化厂围墙内一切公共设施、绿化、卫生及安保由乙方负责运营、管理、维护。
4.在委托运营期间,如进水COD超过120mg/L、水量大于1500m3/d,达到培菌条件时,或上级环保部门要求须进行生化处理时,运营管理费用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5.在委托运营期间,污泥处置按水质净化厂原设计方案,乙方出
泥达到原有设计的标准,由甲方指定污泥处置场所,在x县县内产生的运费有乙方负责,在x县县外发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6.在委托运营期间,乙方必须保证当日19:00至次日06:00时间内路灯照明。
五、合同解除及违约责任
1.本协议如有争议或未尽事宜,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提交甲方所在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2.如一方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或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协议,违约方应赔偿给另一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六、生效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任何一方单独签字或盖章无效。
2.本协议书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委托代表:乙方委托代表:时间:时间:
第四篇:水稳安全技术交底
DBGXSG-1
安全技术交底
DBGXSG-1标项目部 二O一二年十月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水稳基层施工
水稳拌和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材料规格和生产品种的配比给电脑定值; 2,按顺序开启操作系统;
3,检查操作系统,确认正常后开机;
4,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传动部件有无松动,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可靠;
5,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润滑脂是否充足,减速箱内油面是否正常,气动系统的专用测量是否正常;
6,检查输送带是否有跑偏,有应及时调整;有无积水,有应及时放掉;
7,检查操作台上各种仪表、开关、灯光及操作控制盘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8,检查传动链条的连接和张紧度,传动皮带的松紧及磨损跑偏现象。
二、生产及保养
1,巡视人员检查完毕,确认正常后鸣警铃后开机生产; 2,根据生产的品种的配比和日生产量调节调速电机转速,控制石料的粗级配;
3,拌缸启动前,不应有料,停机前用水搅拌2-3次洗刷缸体内的残剩混合料;
4,拌和机结束生产前,按系统操作顺序停机;
5,拌和机在运转过程中,应注意运转情况,料仓是否满仓;
三、注意事项
1,所有电动机、机器传感器应防止雨雾浸入,避免绝缘变坏失灵; 2,紧急停止按钮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严禁用它作为正常停机按钮,一旦使用再启动时一定要注意开启顺序; 3,必须要确认拌和机周围没有人方可开机。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压路机的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检查各工作机构及各紧固部件是否完好。
2,启动发动机经试运转确认正常,且制动、转向等工作机构性能完好,压路机方可进行作业。
3,轮胎压路机需将轮胎气压调整到规定的作业压力范围内,全机各个轮胎气压一致。
4,用增加或减少配重的方法,将压路机的作业压力调整到规定数值。
5,作业前必须勘查施工现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二、作业中的要求
1,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始终注意压路机的行驶方向,并遵照施工人员规定的压实工艺进行碾压。
2,作业时应注意各仪表读数,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严禁带病作业。
3,作业时应将振动压路机的振幅及频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4,振动压路机在改变行驶方向、减速或停驶前应停止振动。5,多台压路机联合作业时,应保持规定的队形及安全间隔,并应建立相应的联络信号。
6,必须在规定的碾压段外转向时应平稳改变运行方向,不允许压路机在惯性滚动的状态下变换方向。
7,必须遵照规定的碾压规程作业,在碾压过程中,不得随变更碾压速度及方向,不得中途停机。
8,压路机在坡道上行驶时禁止脱档滑行。
9,严禁用牵引法拖动压路机,不允许用压路机牵引其它机具。10,不允许压路机长距离自行转移。
三、作业后的要求
1,作业后,压路机应停放在安全、平坦、坚实的场地。2,每班作业后,应清洗全机污物。3,按规定进行例保。
审核人: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装载机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的准备
1,作业前,先做无负荷运转3-5分钟,检查各部是否完好,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准备装载作业。
2,机械在发动前,先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各操纵杆置于停车位置,铲斗操作杆置于浮动位置,然后再启动发动机。3,检查轮胎完好情况及气压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4,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地周围有无障碍物和危险品,并将施工场地进行平整,便于装载机的出入。
二、作业与行驶要求
1,除驾驶室外,机上其他地方严禁乘人。
2,装料时铲斗的装料角度 不宜过大,以免增加装料阻力。3,装料时应低速进行,不得采用加大油门,高速将铲斗插入料堆的方式进行。
4,装料时,驱动轮如有打滑现象,应微升铲斗再装料。
5,向车上或料斗卸料时,必须将铲斗提升到不会触及档板的高度,严防铲斗碰触车箱及料斗。
6,向车内卸料时,不准将铲斗从汽车驾驶室顶上越过。7,装载机不能在坡度较大的场地上作业。
8,在装载作业中,应经常注意油温情况,当油温超过正常数值时,应停机降温后再继续作业。
9,下坡时,应采用制动减速,不可踩离合器踏板,以防切断动力发生溜车事故。
10,行驶中,在不妨碍通过性能的前提下,铲斗应尽可能降低高度。11,通过桥涵时,应先注意交通标志所限定的载重吨位及行驶速度,确认可以通过时再均速通过,在桥上应避免变速和停车。12,操作人员离开驾驶位置时,必须将铲斗落地。
三、作业后的要求
1,装载机应停放在平坦、安全、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并将铲斗落到地面。
2,停机前,发动机应怠速运转5分钟,切忌突然停车熄火。3,按规定对装载机进行例保。审核人: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洒水车的操作规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汽车部分按汽车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与准备。
2,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及技术要求,取水地点和水源情况。3,检查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吸水软管有无断裂、漏气和堵塞。4,吸水点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地方,便于洒水车安全停放。吸水高度不得超过洒水车吸程允许的范围,吸水时关闭出水口。5,洒水车进行抽水作业而水泵中无水时,要从加水口往泵里注入适量的清水。
二、作业与行驶的要求
1,抽水作业时,先踏下离合器,挂上齿轮档,慢慢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然后进行抽水作业,严禁猛轰油门。2,喷洒作业应按要求控制水量和车速,车辆要保持均速行驶,不得违反喷洒要求而忽快忽慢。
3,按照喷洒要求,进行前喷、地喷或特殊喷洒并开关相应的阀门。4,洒水车行驶在上、下坡和弯道时,不得高速行驶,并避免紧急制动,以防发生意外。
5,作业结束时,拆装好抽水软管,关闭互通换向阀进出口或进水阀门,减小油门,摘下齿轮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三、作业后的要求
1,洒水车作业完毕后,若短期内不用,应放掉水罐中的存水,以卸载和防锈。
2,当气温低于0℃时,每日作业后将水罐、管道系统和水泵中的积水放净,以免冻坏机件。
3,将洒水车停放在安全而妨碍交通的地方,如长期不用,应用方木或其它刚性物体进行固定。
审核人: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摊铺机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的准备
1,了解有关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并根据要求安装,调整摊铺机的工作装置。
2,发动机应工作均衡、运转平稳,动力性能良好后调速器运作准备。
3,离合器、传动链条、三角皮带等调整适当。
4,刮板送料器、料斗闸门、螺旋布料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5,履带松紧适度,且左右均匀。6,熨平板、振捣器安装正确、工作良好。
7,自动找平装置安装正确,纵向、横向控制器工作正常。8,传动系统工作正常,无冲击、振动、异响等异常现象。9,电器系统工作正常。10,操纵系统灵活可靠。
11,将各操纵杆、主传动开关置于中间位置,液压系统各调节阀门调到零位,各电器开关处于相应位置。
12,摊铺机上的所有安全防护设施须配备齐全,熨平板接长后,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脚踏板宽须与摊铺宽度相等。
13,驾驶台和熨平板脚踏板应保持整洁,无油污及拌和料,不得
堆放杂物、工具。
14,驾驶台和作业现场要视野开阔,应清除有碍工作的一切设施。15,按照作业要求,合理选择摊铺机工作速度、螺旋摊铺器转速、料斗闸门开度等参数。
二、作业与行驶的要求
1,按发动机说明书规定起动和停止发动机。
2,换档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时进行,严禁强力挂档。3,摊铺机接受运料车卸料时,应使摊铺机推滚贴紧运料车轮胎,顶推自卸车前进卸料,两者协调动作,同步行进,须防止运料车冲撞摊铺机。
4,作业时严格控制各机构协调工作,并进行必要的修正,作业速度一经选定,要保持稳定,以保持摊铺机连续均衡作业。
5,严禁驾驶员在摊铺机工作时离开驾驶台,无关人员不得在作业中上下摊铺机或在驾驶台上停留。
6,操作人员应注意纵向转向,操作力求平稳,避免急剧转向。7,摊铺机的坡道作业:
(1)摊铺机在较大坡道上工作时,要采取特殊安全措施,确保正常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2)在大坡道上作业时,要减少料斗中混合料量,按额定摊铺能力的60%进行作业,同时控制行驶速度和转向半径。
(3)在横坡道上摊铺时,由于混合料自动流向下坡一侧,应将下坡侧熨平板接长,为防止混合料自动流向下坡一侧,可在左右两侧使
用相同方向的螺旋叶片。
(4)在正常纵坡作业时,应由低处向高处摊铺,如必须下坡作业时,要与汽车驾驶人员紧密配合,力求速度稳定。
8,作业中的检查与调整
(1)在摊铺过程中,要经常对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供料能力、闸门开度、螺旋器的匹配情况进行检查。
(2)检查摊铺层的平整度、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9,履带式摊铺机不得长途行驶,特殊需要作长距离行驶时,行走装置应注意加油。
10,行驶时熨平板应恢复标准宽度,并升起用挂件挂牢。
三、作业后的要求
1,对摊铺机各工作装置、运行机构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物,使之运转自如,转动灵活。
2,擦拭液压伸缩熨平板的导向柱表面和油缸活塞杆表面。3,清洁并检查高度传感器支座各部元件,并对转动零件加注机油润滑。
4,清洁工作应在工作场地以外进行。
5,驾驶员在离开驾驶台前,要将摊铺机停稳,停车制动必须可靠,料斗两侧壁完全放下,熨平板放到地面。
6,摊铺机停放在交通车道附近时,须在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夜间设灯光信号并设专人守护。
7,施工全部结束时,应对摊铺机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
一、汽车操作规程
1,检查汽车各部的完好情况,特别要仔细检查方向盘及制动是否灵活可靠,是否携带消防器材。
2,按照规定的吨位装载货物,不得超阶级载;笨大泡松货物必须有摆放平稳,绑扎牢固;装载超长、超宽、超高物品时,必须先向交通管理部门输通行证,挂上明显的标志,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
3,在陡坡、交通情况复杂的路段及没有可靠制动条件的情况下,禁止采用拖、推、溜及倒车等方法起动发动机。
4,用钢丝绳在短距离内拖带汽车时,钢丝绳长度应在4-6米之间,连接部位要牢固可靠,长距离拖带汽车时,应用刚性拖杆或三角形拖架,其长度不超过3米。
二、行车中的要求
1,发动机起动后严禁立即空车猛加油门或连续猛轰油门,应怠速运转,检查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怠速运转5-8分钟,气压上升到规定数值时,方可用低档起步。
2,起步时,先通过后视察看后方有无来车,鸣号,再缓松离合器踏板,适当加油,徐徐起步。
3,起步后,冷却水温度未达80℃时,不得挂高速档。
4,行驶中应随时察看各仪表的指示情况,注意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音响,如发现情况不正常,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5,汽车上坡时,如因动力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熄火,应同时使用手、脚制动,避免汽车后滑而引起发动机倒转。
6,重车下坡时,要尽量少用制动,而应选择合适的档位,辅以间断制动,以控制车速。
7,严禁在山区及陡坡地带熄火滑行。
8,下坡时,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中途换档。如必须换档,应先轻踩制动踏板,当感觉到有制动作用后,迅速踩下离合器踏板进行换档,换档后先松离合器踏板,后松制动器踏板。
9,行车时,如发现发动机过热或缺水,应在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增补冷却水,并缓缓注入,严禁在发动机过热时,急剧添加冷水。
10,在视线不清晰的情况下会车时,应降低车速,开放小灯,加大两车相会的横向距离,必要时应停车避让。夜间会车应在两车想距150米以外处,改用近光灯。
11,当汽车驶经泥泞、翻浆路段时,为防止车轮单边打滑,在车辆能保持直线行驶的情况下,可使用差速锁止装置,使用差速锁止装置时不准转动方向盘。
12,新车或大修出厂后的车辆,走合期内应减载20%—50%并不得拖带其它车辆。
13,倒向行驶换挡时必须待汽车完全停稳后方可进行,并观察四
周障碍物方能倒车。
14,倒车时变换方向,应慢行车,快转向,正确判断,平衡操作。15,汽车就位停稳刹住后,方可进行装料作用。
三、自卸汽车的特殊要求
1,卸料时,检查车上方和车旁有无电线、障碍物或行人。2,向坑洼地带卸料时,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防止塌陷翻车。
3,必须在车厢落下就位后方可起步,不允许在车厢停留于倾卸状态下行车。修理倾卸装置时,应用撑杆顶住车厢。
4,严禁在坡道上横向停置卸料,以防车厢顶起后中心偏移,造成翻车。
5,保持液压缸和油路系统完好,工作平稳,操纵自如,没有卡阻现象。
6,自卸车车厢内严禁乘人。
7,运输混合料以及其它粘性物料工作完毕后,应将车厢清洗干净。
四、停车的要求
1,工作完毕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方向,有秩序的将车辆停放好。
2,停车后,应将储气筒内的冷凝水及油污排放干净。3,每日工作完毕后,应严格执行例行保养工作。
审核人: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安全交底技术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项目:
水稳基层施工
民工安全技术交底
1,参加本项目部生产的职工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的操作规程等),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4,听从班组和现场施工员的指挥,服从分配,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好生产任务。⒌正确5,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上班;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上施工现场。6,施工现场的各种设施,安全标志,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动,要移动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方可。7,施工现场设的指示标志,不得随意拆拿,工作时要注意与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在工作地点或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8,上班前应检查所要工具是否完好,随用随取。工作完成后应将所使用工具收回。9,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明火、吸烟等。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施工现场 安全保障措施
YJHJC-2标项目部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一、安全施工措施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交融于各项专业技术管理,关系着参加工程施工全体人员的生产安全和施工环境安全。本工程在安全上要预防“三大”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交通安全。因此,安全工作要兼顾一致,重点防范。
1、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安全,项目经理协调,专职安全检查、监督、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网络
a、项目经理: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监督安全措施落实,落实安全奖罚工作,配合上级主主管部门及业主对本工程安全生产的检查。
b、项目总工:编制安全技术方案,进行安全设施设备验收,特殊施工安全交底。
c、专职安全员:进行施工生产安全交底,施工过程安全监督,对违章安全行为进行制止,职工违章教育处理,安全资料台帐积累。
2、安全施工原则
本工程所有的施工组织,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
此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动态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的原则。
3、安全施工目标
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之内。
4、安全教育
采用例会、讲座、宣传报栏、录象及辅导、参观等各种形式,对全员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
重点对进场职工与特殊作业的人员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文明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计划、布置和检查生产工作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安全工作是否落实。消除只重进度,只抓生产,忽略安全的思想意识。
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参加施工的工人进入岗位前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技术教育,操作过程中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认真记好安全台帐。
5、专职安全员、各兼职安全员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举一反
三、切实保证安全施工。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每天巡查现
场,检查、发现纠正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督施工安全措施的执行。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限期解决,采取措施后再施。
二、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机械保管,要采取必要的机械停放安全防护措施,各项施工标志齐全,防止社会车辆及行人碰撞机械。
2、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和拆除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提前作好准备工作,保证施工场所和过程处于安全文明状态。
3、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作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标志明显,编号统一。现场机械管理实行挂牌制,标牌内落实包括设备名称及基本参数,验收合格标记,管理责任人及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三、加强施工路段洒水,防止扬尘。
第五篇:安全管理和技术
安全管理制度
1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1检测环境条件保障的规定
检测环境与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数据准确、可靠、科学、公正的基本条件。由于本中心开展的检测工作主要在室外操作,且场所非固定。检测环境和设施的要求应严格规定。
1.1.1 目的
检测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保障检测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
1.1.2 适用范围
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
1.1.3 职责
1.1.3.1按规定购进仪器,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1.1.3.2检测员进行防雷检测时,必须保证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方允许检测。
1.1.4 检测环境条件保障程序
1.1.4.1设备条件保障程序
1.1.4.1.1设备的购进。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购进,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1.1.4.1.2设备的签收。技术负责人在审验所购仪器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签收。否则予以退换;
1.1.4.1.3设备的计量。仪器设备应予以计量检定,检定达标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1.1.4.1.4入库管理。a.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入、出库的所有设备予以检查。b.新购进设备,计量合格的方可入库签收。c.仪器出库前应检查其是否在使用期限内,超期未计量的设备不得出库,送检并作好记录。d.仪器出库前还应检查其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发现问题的应及时予以修复,并作好记录。e.使用完仪器入库时,也应检查其状况,并做好记录;
1.1.4.1.5测试。防雷测试时,应由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要求,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不得由非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1.1.4.2自然环境保障程序
1.1.4.2.1下雨天,严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1.1.4.2.2当湿度超过规定要求时,严禁开展防雷检测;
1.1.4.2.3检测现场,没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其他自然条件时不得开展防雷检测。
1.2现场检测作业安全规定
检测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依照技术质量负责人的要求检测,不得随意简化操作流程。
1.2.1 高空检测安全制度 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有时需在高层建(构)筑物(如行车、烟囱、水塔等)顶上检测,在检测前应首先了解周围有无高压线架设,检查梯子等工具是否牢固可靠,高空检测应使用安全带。检测时严禁向下抛掷检测工具和其它物品,杜绝因触电、跌落引起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1.2.2 易燃易爆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在易燃爆场所进行检测,不准带火种、不准吸烟、不准着尼龙化纤类衣物、不准穿带铁钉铁掌的鞋、不准使用黑色工具碰撞敲打金属物和挫光金属物表面,遵守各易燃易爆场所的其它安全规定,杜绝因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
1.2.3 有毒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在毒品仓库检测时,一次不要在库内耽搁太久,以免中毒;有规定的,还应使用防毒保护用具。
1.2.4 其它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1.2.4.1测试电器设备接地装置时,严禁带电作业;
1.2.4.2测试静电接地时,要检查地线是否带电,以防漏电造成意外事故;
1.2.4.3雨天或测点上空有雷雨云时,禁止测试。遇中到大雨天气,应在雨停二天后恢复检测,遇小雨和阵雨天气,应在雨停一天后恢复检测。
1.3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的规定 1.3.1 质量主管全面负责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落实实施情况,深入各检测组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监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1.3.2 检测组长,具体负责各小组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的贯彻落实,并就落实情况(重点是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向质量主管写出书面报告;
1.3.3 受质量主管的委托,各检测组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各自所在检测组在检测工作中贯彻落实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情况的监督,有权制止或向质量主管报告违规行为。
2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2.1事故种类分析
就种类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仪器、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三大类。
2.1.1 仪器、设备事故。此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仪器、设备损环、或不按技术要领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种是非人为因素的仪器、设备自然事故。
2.1.2 安全事故。这类事故有人为和非人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不按操作程序操作仪器、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或是不遵守安全制度、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2.1.3交通事故。可分两种情况考虑,即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事故。
主观责任事故主要是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客观事故是他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事故。
2.2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2.2.1 事故报告。事故一旦发生,有关责任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技术质量负责人或中心负责人汇报情况。
2.2.2 现场调查。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事故原因;现场解决问题并做记录。
2.2.3 定性分析。公司负责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听取现场调查人员的汇报,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2.3事故处理
2.3.1 非人为因素或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要认真查找原因,昼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故。如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仪器、设备事故,或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安全、交通事故。
2.3.2 如因不按操作技术要领、不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作粗心大意造成的人为主观责任事故,要从重处罚。一是通报批评,二是行政处分(警告、记过、吊销上岗证),三是根据事故造成损失的大小,由直接责任人担负50%~100% 的经济损失。
2.3.3事故处理的全套资料,由相关技术、质量负责人整理,处理意见形成和事故善后工作完成后,由公司负责人签字,交档案室存档复查。对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要将事故处理结果纳入其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技术、档案管理
3检测资料保管和保密制度
3.1资料、档案的分类
根据各种技术资料和档案的重要性、时效性进行分类归档,具体可分为五大类。
3.1.1 一类:政策、法规类。国家、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颁布制定的政策、法令、法规、规范性文件、决定等。
3.1.2 二类:技术标准类。①国家、部门与地方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制定的质量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行业规定、参考标准等。②本公司制定的设计、施工实施细则,《质量管理手册》和《防雷设施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3.1.3三类:仪器、设备等。
3.1.3.1仪器设备购置计划、验收、维修、报废情况记录等。
3.1.3.2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保修卡、计量合格证等。
3.1.3.3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登记记载。
3.1.4四类:用户资料类。
3.1.4.1各种合同、协议、质量异议质疑材料、异议处理意见。
3.1.4.2各处现场测试数据、通知、技术报告等。3.1.5五类:综合管理类。
3.1.5.1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记载、工作计划、会议记录、请示报告、批复、批审文本等。
3.1.5.2考勤、奖惩、培训、考核、业务活动等方面的记载。
3.2保管期限
3.2.1一、二、三类档案资料保存期最少应不低于八年。四类档案资料保存不低于三年,五类档案资料永久保存。
3.2.2对达到规定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由管理员登记造册,信息部负责人审核监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后,报公司负责人审批并监督销毁。
3.3资料档案室管理
3.3.1资料管理员对于与防雷有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3.3.2本公司资料档案室的资料,原则上只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开放,其它人一般不得借阅、查询,外人查询必须经公司负责人同意。
3.3.3借阅档案资料须由信息部负责人批准,在管理员处登记借阅。借阅正在实施和竣工后不满一年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须以本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借阅登记内容:借阅人姓名、资料名称、份数、用途、归还时间。
3.3.4资料档案室严禁无关售货员进出,资料管理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带闲杂人员进入资料室。3.3.5借阅、查询资料,务必保持资料的整洁,不得在资料上批注、画涂,以保证资料的完整。
3.4资料档案安全制度
3.4.1档案由管理员负责用专柜存放,并做好防火、防虫、防鼠、防尘、防盗的“五防”工作。
3.4.2进入资料室的人员不准带打火机等到火种入室,更不能在室内吸烟。
3.4.3 资料室必须有防火的消防器具,供电线路等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3.4.4资料室必须干燥通风,严禁利用潮湿的房屋作资料室,以免造成资料的损失和数据的丢失。
3.5保密事项
3.5.1资料档案室管理员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所看到的资料内容。
3.5.2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档案室必须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保密政策和保密制度,维护技术档案的安全和国家的机密”等规定,实行借阅技术资料审批登记制度。
3.5.3闲杂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资料室,以免造成资料丢失。
4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4.1仪器和设备质量的控制
4.1.1 概述 用于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的正确配备是保证本中心质量方针贯彻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本中心根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配备所需的设备,加强监管,使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其技术性能满足工作要求。检测组负责按项目的设备配置要求,购置设备,负责相关档案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受控管理。检测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
4.1.2 仪器设备的配置
4.1.2.1本中心根据开展检测项目的需要,依据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配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对技术能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确认。
4.1.2.2检测组提出建立检测新项目申请,应提出可行性报告。技术、质量负责人审核,经审批的建标项目由业务部门负责按计量认证考核规范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考核,并负责建立相应档案。
4.1.2.3办公室负责设备档案管理,并负责组织计量认证/认可换证工作,保证所有项目均在认证/认可合格证附件上体现,仪器设备在有效周期内使用。
4.1.3 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和计量检定
4.1.3.1仪器设备的购置
检测组是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有关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汇总,购进仪器设备的验收等工作按设备管理规定执行。办公室负责采购供应和建立设备登记帐。
4.1.3.2仪器设备的使用 4.1.3.2.1测量设备、试验设备和辅助设备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保管,且应按本手册的有关规定进行量值溯源。精密测试仪器的使用和保管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相关上岗证件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均应严格按仪器设备有关操作程序使用仪器设备。使用中应确保设备证书的副本及时得到修正并防止发生无效的调整。
4.1.3.2.2仪器设备以仪器名称和出厂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对未标明出厂编号的,应用粘贴的方法自编号。
4.1.3.3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4.1.3.3.1仪器设备保管人员应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以确保仪器设备不出现因受潮、保养不善造成的故障,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送检和现场检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运输安全,包装合理,轻拿轻放。
4.1.3.3.2仪器设备经验证需修理时,仪器设备保管人应书面提出申请,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办公室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修理。仪器设备修复后,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方可使用。
4.1.3.3.3检测用主要仪器设备的更换,由技术、质量主管论证,确认达不到原精度等级要求的应及时安排经费更新,报办公室办理更换申报手续。
4.1.3.3.4仪器设备的报损、报废,按照设备可溯源性管理程序中规定执行。
4.1.3.4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
检测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只有检定达标的仪器设备方可投入检测工作中使用。4.2校准和检测方法质量的控制
4.2.1 概述
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本中心与检测工作有关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文件、规范和本中心制定的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等开展工作。
4.2.2 检测方法的选择
4.2.2.1防雷装置检测的依据及方法通常是国家的现行标准或规程,本中心的检测人员应针对受检方委托本中心进行的防雷装置检测需要编写《检测大纲》。
4.2.2.2检测大纲形式及内容按照检测工作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
4.2.3 检测方法的受控管理
4.2.3.1本中心检测人员应使用受控有效的检测方法,办公室应保证检测人员能方便得到这类技术文件。
4.2.3.2质量负责人应负责经常检查检测现场在用的技术文件,确保各检测组各类人员使用的技术文件均现时有效。检测组负责定期对自编的受控技术文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质量负责人负责定期对外来技术文件的现行有效性进行检查。
4.2.4 检测数据的控制
任何通过直接的、间接的测量或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必须通过校核人员校核。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4.2.4.1检测依据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4.2.4.2采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正确性;
4.2.4.3检测结果和有关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4.2.5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
4.2.5.1在检测工作过程中发生环境条件失控、检测仪器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影响检测工作正常进行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4.2.5.2异常情况排除后,有关部门应按相应的要求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检测工作。对发生异常情况前已采集到的检测数据应根据所发生的异常情况对检测参数测量过程的影响情况进行确定。
4.2.6 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4.2.6.1进行现场检测时必须对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加强监测,用于进行现场检测服务的仪器设备,其搬运、安装、调整、使用等环节均应加强质量控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操作规程。
4.2.6.2在现场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对防雷装置状态加强控制,必要时积极寻求受检方的配合支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予以保证。
4.2.6.3各检测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现场检测方法,当部分要求难以满足而受检方急需时可按本手册的相关规定办理偏离质量体系文件的例外许可。
4.2.6.4具体工作按本中心检测工作程序和处理例外情况的工作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4.2.7 采用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的规定
4.2.7.1对用于检测的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中初次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应由检测组组织对其技术性能、功能与相应检测方法的符合性、数据处理及转换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保密性等进行验证、评估,并记录归档。具体按本中心计算机(含自动化设备)使用、维护和软件管理程序执行。
4.2.7.2用于检测的计算机软件均应有文件化的编制说明和操作指导书,并按本中心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4.3设备管理规定
4.3.1 目的
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受控,从而为受检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4.3.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备可溯源性的管理与控制。
4.3.3 职责
4.3.3.1办公室负责设备的购置、建帐、建库、调配、标志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定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4.3.3.2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验收、使用、维护、周期检定、标志填写粘贴。
4.3.3.3检测组负责组织与溯源性有关的比对和能力验证。4.3.4 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4.3.4.1设备的购置
4.3.4.1.1检测组根据所开展检测工作需要,向办公室提出购置仪器设备申请,并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经检测组技术质量负责人认证、中心分管领导签批后,由办公室负责采购。
4.3.4.1.2采购人员应根据申请表中的技术要求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产品,一般情况下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货。
4.3.4.1.3货到后必须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按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报告》,验收合格方能交付使用。
4.3.4.1.4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建帐并将有关信息输入设备数据库,所有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
4.3.4.2设备使用维护管理
4.3.4.2.1检测使用仪器设备应按国家规程或规范进行检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3.4.2.2根据校准/检定、比对或验证结果粘贴可用性标识,可用性标识有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
4.3.4.2.3凡符合下列条件的检测仪器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均使用合格证。
a 经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
b经检测,结论为合格或符合要求; c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
d a~c因故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e经符合规定的检查具有有效结论的记录。
4.3.4.2.4准用证
a对于多功能设备,经检定、检测,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其部分功能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其余部分功能又不影响检测的质量;
b对于多功能的设备只进行了所需的功能检定、检测或检查,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了这部分功能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c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
4.5.3.4.2.5停用证
a 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
b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
c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
4.5.3.4.2.6上述标志应有如下信息:
a设备的编号;
b设备的证书或报告的批准日期或检查、试验的日期(有记录的); c有效期终止时间;
d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
e负责对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的姓名;
f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
g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
4.3.4.2.7所有设备必须每周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在湿度大的季节需酌情增加次数,仪器使用说明书有维护保养方法的按其执行,没有具体规定的电子设备进行清洁与通电保养,其他设备、器具进行清洁、涂油、去湿等保养。
4.3.4.2.8任一设备在使用中出现过载或操作错误,或显示结果可疑,或经校准/检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贴上“停用证”,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检测组负责人。检测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必要时报告中心技术负责人。经确认应修理的,按修理条款办理;确认无法修复需报废的,应从使用检测组取出,集中存放。
4.3.4.3设备的管理
4.3.4.3.1已建立的设备数据库,年底与财务对帐并做报表。
4.3.4.3.2设备需维修时,由设备使用人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经检测组负责人审核、办公室确认,报中心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安排修理。修理情况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在《仪器设备履历表》中进行记载。
4.3.4.3.3停用设备无法修复的应及时转帐从“在用”转入“停用”,并集中存放。4.3.4.3.4仪器设备的报损报废,应由使用部门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表》。
4.3.4.4技术档案
4.3.4.4.1技术档案为设备档案。
4.3.4.4.2仪器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仪器设备履历表。表中的内容为档案目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仪器设备编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所在房号、价格、技术指标、用途、验收情况、保管人、使用人、检定记录、故障检修记录、报废记录;
b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或自制仪器设备的研制技术报告及图纸;
c周期检定/校准情况的记录及相应的有效证书或报告
4.3.5 可溯源性管理工作程序
4.3.5.1由办公室建立检定、校准和检测设备、比对设备、辅助设备档案。
4.3.5.2仪器设备管理员每年打印下年周期送检总表和各检测组送检分表,于15日之前发到相关检测组,仪器保管人员将到周期的设备送到相应单位或部门检定/校准,技术主管督促按时完成。
4.3.5.3仪器设备管理员将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校准报告的检定证书原件及仪器设备产品说明书原件交文件/档案管理员登记建档,存放中心档案室管理。
4.3.6 质量记录 4.3.6.1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
4.3.6.2仪器设备验收表
4.3.6.3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4.3.6.4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
4.3.6.5仪器设备报废申请表
4.3.6.6仪器设备履历表
5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5.1目的
记录和报告是检测结果的记实,是今后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不得随意改动,因此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
5.2适用范围
防雷检测的记录和报告管理。
5.3职责
5.3.1防雷检测技术人员必须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真实和公正。
5.3.2档案管理人员,应保证记录和报告的完整性。
5.4记录和报告管理程序 5.4.1数据处理程序
5.4.1.1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记实,不允许随意的更改,不许删减,对个别异常值的处理,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增加检测次数确认;
5.4.1.2各检测项目原始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晰,内容要填写整齐,应有检测人员校对和复核人员签名;
5.4.1.3原始记录如确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平等线,将正确数据填写上方,加盖更改人印章;
5.4.1.4检测数据填写在《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书》上;
5.4.1.5对不合要求的检测数据,应在检测报告书中如实反映。
5.4.2报告的出具程序
5.4.2.1检测报告表、检测合格证采用统一格式,由质量主管、技术主管审核签发;
5.4.2.2检测报告表一式两份,用钢笔填写,一份交被检测单位保存,一份交档案室内存档;
5.4.2.3送达被检测单位负责人签字,被检单位应在限期内按要求整改完毕,申请复查;
5.4.2.4在接到被检单位的复检申请后,由原检测组按技术要求全面进行复检,重新填写检测报告表,按有关手续签发检测合格证。
5.4.3记录和报告档案管理程序 5.4.3.1所有记录和报告书,经质量主管、技术主管审核,使用完后,必须交由档案室统一归档。并作好记录;
5.4.3.2检测记录和报告不得随意借阅,必须查阅时,需作好登记工作。并不得变动、损坏和遗失。
5.5记录质量的管理规定
5.5.1 记录的分类
5.5.1.1本中心与检测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分为技术记录、质量记录两大类。
5.5.1.2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组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主要有检测过程的原始观察、导出数据(简称原始记录)、工作单、合同、检测报告的副本以及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设计图纸、说明等资料。
5.5.1.3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主要有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记录和报告、质量监督、运行检查、设备和计量标准档案、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记录。
5.5.2 记录的保存和保密
5.5.2.1所有记录必须由各相关部门指定的人员妥善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并按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记录保管期限一般规定为3年,对记录中涉及防雷工程施工验收或重大质量事故的,其保管期限为长期。记录超过保管期限,应由记录档案的保管部门造册报请中心质量负责人批准,予以处理。5.5.2.2涉及受检方的记录应采取保密措施。对记录的维护管理、查阅或借阅应符合本中心保护受检单位信息和所有权的规定和文件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5.5.3 原始记录的内容与要求
5.5.3.1原始记录主要有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测量时的被测件标识,检测或检测人员的签名。每份原始记录应清晰、明了,包含足够的信息,有利于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以保证检测过程能够再现。标准或检测大纲有明确规定的,应按规定的要求执行。
5.5.3.2原始记录的填写人员应准确、完整、客观地逐项填写记录内容。原始记录发生错误时对每个错误只能划改,并由修改人员签字或盖章以负责。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执行检测原始记录填写及数据更改的规定。计算机采集数据时,也应采取类似方法避免丢失或更改原始数据。
5.6检测报告质量的管理规定
5.6.1 概述
检测报告是本中心向受检单位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本中心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的结果应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
5.6.2 检测报告的形式
根据本中心承担检测任务的性质及检测的结果,本中心为受检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主要分为建(构)筑物防雷检测报告、新建建筑物验收检测报告、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计算机场所防雷检测报告、电涌保护器测试报告等五类。5.6.3 检测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5.6.3.1检测报告的内容
检测报告应包括受检方要求的所有信息和解释检测结果所必须的信息及所使用的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每份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的基本信息应符合准则中对报告的要求。即使用简化的方式出具证书报告时,按规定要求的基本信息也应能随时获得。
5.6.3.2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
5.6.3.2.1检测报告的填写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中心检测报告书的填写及更正规定;
5.6.3.2.2检测报告中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5.6.3.2.3检测报告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6.3.2.4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处理及表达式应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5.6.3.2.5检测报告加盖印章,应符合检测印、证管理程序规定。
5.6.3.2.6检测报告若包含分包项目应明确标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
5.6.4 检测报告的格式
国家有明确格式要求的检测报告,按其要求编制。没有格式要求的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本中心检测报告的填写及更改规定。
5.6.5 检测报告的发布 检测报告发布,传送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收发检测报告的管理,并按记录和报告管理程序规定发布、传送检测报告。
5.6.6 检测报告的更正和保密措施
5.6.6.1检测报告的更正是指本中心已签发批准的检测报告送达受检单位后,因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本中心需对该检测报告进行的更正或补充。
5.6.6.1.1发现证书或报告对应的检测设备出现了问题,且已影响到该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结果;
5.6.6.1.2发现由于采用了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有误;
5.6.6.1.3发现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其它错误;
5.6.6.1.4为满足受检单位的合理要求。
5.6.6.2证书或报告的更正应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5.6.6.2.1发布一个新检测报告,以替代原检测报告。这份新的检测报告应有新的编号,并标明替代的旧检测报告号;
5.6.6.2.2以“证书或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受检单位(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这种文件的格式由办公室统一编制。
5.6.6.3本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从编制、审核到发布或传递检测报告均应遵循本中心保护受检单位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的规定。6用户申诉和处理制度
6.1基本原则
凡公司设计、施工的防雷工程,只要用户提出异议,公关部必须负责受理。
6.2异议受理时限
6.2.1 对工程预算有异议的用户,原则上在合同签订前才予受理。如确因其它特殊原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在合同签约后,对合同标的提出异议的用户,在本公司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经中心组织人员核实有关情况后,可以受理,超过此时限的,不论任何理由不予受理。
6.2.2 对工程设计有异议的用户,必须在工程实施前提出,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用户提出的设计异议一般不予受理,特殊情况例外。
6.2.3 对施工质量提出异议的用户,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15日内提出,超过此时限的,一概不予受理。
6.3受理程序
6.3.1 用户提出书面质疑材料,材料包括质疑的内容、质疑的时间,要求事项和法人签字等。
6.3.2 本公司公关部按照受理的基本原则进行受理登记,对用户质疑材料进行签收,并与用户约定答复、处理意见的时限,对达不到受理条件的要耐心向用户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6.3.3 公关部应及时将用户质疑材料移交设计、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并告知答复、处理意见的时间。6.3.4 接到质疑材料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应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会商,就用户提出的异议内容和要求充分地进行分析研究,准备好答辩意见书,在约定时间尽量给用户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或处理意见。
6.4异议处理办法
6.4.1 工程预算异议处理
本公司在接到用户对工程预算的质疑材料后,公关部业务室应组织精干人员对用户质疑的工程预算和质疑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核。确因预算员工作失误的,要及时进行修正,并将结果及时通报用户。经复核后原工程预算符合国家定额标准,而用户有阐明观点和理由,用户仍存疑不下的,本公司将原工程预算方案、复核的结果及用户质疑材料,报国家定额管理站进行裁决。
6.4.2 设计异议处理
设计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疑材料后,应立即召集设计人和其它设计人员,就用户质疑的设计图纸及质疑的内容,进行全面复核和分析。在工程实施前,提出质疑的,确因设计人员工作责任造成失误的,应诚恳向用户表示歉意,并迅速修正、完善设计。在工程实施工程中,提出疑议,而施工又非本中心实施的,如确因设计人员工作责任、工作失误,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按有关规定赔偿。如原设计经复核确实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应主动向用户说明原因,告知处理结论。如用户对处理结论不服的,可在结论作出15日内向仲裁机关提出仲裁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经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判决非本公司责任的异议,异议提出人应按合同标的5%,赔偿本公司损失。6.4.3 施工质量异议处理
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疑后,应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实施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异议,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应会同各专业施工人员、施工员、工程监督检查人员和异议方主管及技术人员,对提出质量异议全部内容进行现场质检和技术分析,如符合质量技术标准的,当场告知异议方的处理结果与理由。如确因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按国家制定的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返工,直至达到国家标准。如工程竣工通过验收后,用户提出质量异议的,本公司将组织有关专家、技术质量负责人、施工员、工程监理人员、检测验收人员,对用户的质量异议进行质量分析和现场质检。如确属本公司的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本公司负责返工,或支付返工费用,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如非本公司的施工质量责任,异议方又难以接受的,可以在本公司的质量异议处理结论作出后的15日内向仲裁机关提出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6.5归档
异议处理完结后,由设计、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将全部资料整理后,交资料室登记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