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练习卷上的爱心批语
练习卷上的爱心批语
李惠清
去年,我参加了一次班主任培训,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李凤遐老师的报告,她精彩的演讲,动人的事迹,独到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她的一个做法:每次考完试在考卷上给学生写几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我决定效仿李老师的做法,每次考完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答题情况,在考卷上写一些批语,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比如,班里的虽然很聪明,但却很粗心,一次考试考到了一篇阅读短文《小数点的代价》,是讲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而不幸坠毁了。里面有道练习:这次事件给你什么启示?小融是这样写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今后,我一定会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件事。看了他的答案,我顺势在旁边写下批语: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能从这个故事得到启示,也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班里的小勇沉迷网络,一回到家就只顾着玩游戏,作业常常不完成,学习跟不上。有一次考试考到一道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新华小学的小马同学整天只顾着玩,成绩非常糟糕,请你用“,。”来规劝他。小勇在试卷上写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写得真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趁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老师相信你能做到。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爱心批语真诚地肯定了他们的点滴成功,小心地呵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把成绩赶上去。
第二篇:初二上课后诗词练习卷
初二上课后古诗词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诗词背诵。
1.《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我家襄水曲。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气蒸云梦泽。。坐观垂钓者。
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此地一为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
8.《鲁山山行》:,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理解性背诵。
1.《长歌行》中表达惜时劝学之意的诗句是。
2.《野望》中以动衬静,显秋景的是。表达了希望隐居的愿望的是。作者来回徘徊,表达了百无聊赖的心情的句子是。,3.《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念头的是。表达了秋天天气寒冷的句子是。4.写出洞庭湖巨大气势和威力的句子是。表达了自己想要求仕的心理的诗句是。
,5.《黄鹤楼》运用了对偶的诗句是
。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是
。,6.《送友人》中完全写景的一句是。运用对偶的诗句是。
7.《秋词》中,表现诗人对秋天不同看法的是。
8.《鲁山山行》中,表示诗人在秋天登山、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熊鹿图的诗句是。9.《浣溪沙》中,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情绪的诗句是 ?。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出诗人即使病倒也不忘祖国的诗句是。表达了作者梦想收复中原的诗句是,三、注音字。
1.焜()2.华()3.皋()4.徙()5.寥()6.惬()7.蕲()8.戍()9.戊()10.戌()
四、文学常识。
1.《长歌行》选自宋代 所编《
》。
2.《野望》的作者是,代诗人,号东皋子。3.《早寒江上有怀》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张丞相指。
4.《黄鹤楼》的作者是,代诗人。5.《送友人》的作者是 大诗人。
6.《秋词》的作者是
。当时,以王叔文、王伾(pī)、,与杜甫、白居易并称唐代三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组成的改革集团,共同领导了一场著名的永贞革新运动。但是政治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王伾被贬,其余八人被变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的《江雪》、刘禹锡的《秋词》、《陋室铭》都是在这大背景下写成的。
7.《鲁山山行》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8.《浣溪沙》作者(大苏),北宋最著名的文坛领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父苏洵(老苏)、弟苏辙(小苏)并称三苏。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朝代)著名诗人,存诗万余首。
第三篇:五上语文单元复习练习卷
2007学年第一学期五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悲欢()()()()大雨
()()有味
毫不()()()林好汉
不言而()滚()烂()
()()挂肚()()吞枣 浮想()()
如()似()()然神伤
二、先补充词语,再照样子积累词语。饥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如()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1)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的目光一齐注视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变动提示语的位置。
季羡林爷爷笑着说:“21世纪的青年,要做一个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1)把提示语放在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提示语放在句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窃读记》写出了“我”对读书的__________和对知识的__________。《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使我们得到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的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教育我们要热爱__________和反复读书的 __________。《我的“长生果”》告诉了我们作者__________的历程和读书与作文的__________。因此,这些课文都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我很 __________,也很__________ ——这种窃读的滋味!
3、“记住,你们是__________长大的,也是__________长大的!”句子中的两个“长大”,第一个是指 __________,第二个是指 __________。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_________,也是一处你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_______飞过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我每忆及_________,就不禁涌起_____________。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莎士比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这样对阅读__________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__________。
7、作文,要写_________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__________ 的创造。8、1)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书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5)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我发现第7题的句子都是 __________,我在课外也积累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快乐阅读。
(一)《窃读记》(节选)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细读上面的句子,圈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
2、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些句子,你也能连续用上几个动词模仿着写一小段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即令你一贫如洗,能像一册书,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能像一首诗,可是它装载了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1、流利地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下来。
2、书的神奇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分别把书比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的神奇。
4、你还可以把书比作什么呢?请发挥想象,也学着写一节诗吧!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7学年第一学期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书()画 风()雪()()天()地
()负()名
()头()节
守()相()
含()如()
二、照样子写词语
1、凉飕飕
()()()()2、流水潺潺
()()()()3、顶天立地
()天()地
()天()地
()天()地
三、写出下列近义词
流浪()
唯一()
稀少()大概()欺负()
处境()
珍藏()眷恋()
四、写出下列反义词
慈祥()寒冷()潮湿()新鲜()充足()漂泊()偶尔()稀罕()宝贵()离别()郑重()盛开()成熟()完整()清澈()
五、填合适的词
朵朵(冷艳)缕缕()轻轻()慢慢()纷纷()穿过()浮现()()衣物()田园()风景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的名句(),此句表达了诗人()。
2、《秋思》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我会默写这首诗:(),()。(),()。3、《长相思》的作者是()代诗人()。山一程,(),(),()。风一更,(),(),()。
4、我还能默几句表达思乡的诗句:(,)
(,)(,)5、旁的花,大抵是()才开花,她却不一样,(),(),花开得(),()。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的人物,他们不管大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从来都是(),不肯()。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
6、一条()的小溪,终年()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那长长的()的柳枝,随风()着。()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画着()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着,发出()的声音。
7、(),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8、(),游子()。——杜甫
9、(),寒灯()。——马戴
10、明月有情就应识我,()——袁枚
11、(),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12、(),人在天涯()——刘著
13、鸟宿池边树,()——贾岛
七、理解句段
阅读《梅花魂》全文,把下面答案补充完整。
1、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情上:
一是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因我的一次不小心弄脏了它_________,受到 ;三是因不能_________,而难过得呜呜哭起来;四是在离别前,_________,五是船快开时_________。
2、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梅花魂》中的“魂”意思。“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气节”的意思是。我知道几位有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
4、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是的在括号里画“√”,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不是的画“×”,照抄一遍。
(1)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安然无()()往()来()直()然大物()断()连()纸
二、在括号里填上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2、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3、鲸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三、填一填
1、《鲸》一文是从()、()、()、()等方面来介绍鲸的。
2、松鼠不()在地底下,经常在(),像飞鸟一样住在(),()跑,从这棵树()那棵树。这句话写出了松鼠()的特点。
3、学习了《新型玻璃》一文,你知道的新型玻璃有()、()、()、()、()。这些名称准确地概括了玻璃某一方面的特点,请你再想象写几个()。
4、默写《四时之风》
()()
()()
()()
()()
四、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起()嘴里,然后()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完。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告诉我们鲸()。
2、用横线画出连接上下文的句子。
3、选文中告诉我们()吃(),()吃(),其中拿()吃()来举例说明齿鲸吃食的()。
4、这段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那些?
()
五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填拼音
相似()尽()管 教()导 扒()开 空()地
挣扎()挑()拨
买种()播种()便()宜 目的()地 瞅()一眼
二、填合适的词
()的涟漪
()的湖面()的月光()的目光()的表情
()的教育()的夜晚
()的回忆()的启示
()的念头()的展览()的绒毛
()的境界
()的笔尖()的球儿
()的情意
()地操纵()地欣赏()地站
()地享受()地放
()地知道()地流出
()地写
三、近义词
居然()希望()嘱咐()辨别()索性()可惜()
乞求()争辩()清楚()启示()告诫()爱慕()
收获()体面()开辟()剧烈()熟练()诱惑()
小心翼翼()抉择()和蔼()念头()吩咐()信赖()
四、句子
1、写句子 尽管„„但是„„ 要是„„就„„
2.例:我的心很乱,仿佛一团乱麻。
我的心很痛,仿佛()我的头很疼,仿佛()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
3、填关联词
()你们爱吃花生,()把地开辟出来种花生吧。花生()好看,()很有用。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花生()味儿美,()可以炸油,()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五、填名言警句
1、有位同学总浪费时间,送给他的句子有:()
2、有位同学总怕失败,我们可以送给他的句子有:()
3、有位同学总是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事情(问题),()4、有位同学通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真是()5、有位同学总是满足与自己已有的成绩。我们劝()6、在杭州岳飞墓前,有秦侩跪拜岳飞的塑像。我看到这样的雕塑,想到了这样一句名言()。我还知道一句爱国名言:()
六、课内阅读。
(一)、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有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花生的好处很多,孩子们认为、、。父亲指出花生最可贵的是它。
2、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想说明什么?
3、桃子等“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而花生却“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4、有同学说,父亲的话里也暗含着“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5、在这几个自然段中,用“~~~~”划出这篇课文的重点句。
6、你是怎样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句话的?
(二)《钓鱼的启示》一文中说,“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其中父亲让我放了鲈鱼的原因是: 这鱼指的是什么?
。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一说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1、说说加粗词语的意思:
和蔼:___________ 假如:_____________
2、此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写出近义词。
挖掘()自豪()谨慎()鼓励()歧途()慈祥()埋怨()昔日()悲痛()敬仰()满怀信心()
二、写出反义词。
坚定()危险()自豪()精彩()严厉()虚弱()失常()熟悉()骄傲()赞赏()幸福()得意扬扬()
三、填合适的词。
()的噪声()的脊背()的眼睛 一()诗 一()自豪感 一()公司 一()漆黑 一()数落 一()小说 一()罐头 一()路线图 一()病历本()地赶来()地拥抱()地扫视()地把握()地誊写 地地指教()地断定()地鼓励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快步行走。()
2、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3、毫无希望了。()
4、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5、错误的道路。()
6、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7、一点不怀疑。()
8、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连一连,并加上标点。
兄弟敦()不在于()孝在于()朋友笃()爱亲者,不敢()非()致远 非()明志 敬亲者不敢()
六、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1、母亲一念完诗,眼睛()地,()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
这句话抓住母亲的()进行描写,从中我可以感受到母亲。
2、在本组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其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主要讲
。我最敬佩的人物是,因为。
3、在本组课文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我积累了一些; 描写
人
物
外貌:
。描写
人
物
动作:。
七、课内阅读。
(一)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用横线划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2、作者为什么要写“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而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
3、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应该读出父亲 的心情,语速应该,声音应该。
(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来,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 进行描写,从、、、等动词和四个“立刻”中让我感受到母亲。
五上语文第七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下面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在其他几项的错别字下画“ ”。A、同仇敌气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扑后继 B、力挽狂澜 中流低柱 大义凛然 毫情壮志 C、不屈不饶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厉精图治 D、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二、读句子,把句中画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他一口回绝了对方的要求,并且话说得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这件镂空的象牙雕孔穴分明,精美奇巧,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3、西湖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古代的故事、传说很多,因此,只要提起她的名字,就能让人联想到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美景。()
4、从这座古汉墓中发掘出一大批罕见的极为贵重的宝物。()
三、选词填空 痛击 沉痛 悲痛
1、奶奶去世了,我们全家人感到无比()。
2、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3、我们()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瑰宝 珍宝 宝贵
4、被英法联军掠走的金牛头可是稀世()呀!
5、艰苦奋斗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的精神财富。
6、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中的()。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2、圆明园 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 和各种。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3、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声音,!
五、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
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1)“写得很认真”是因为。(2)“写得很吃力”是因为。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先后出现三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60年10月6日,()侵入北京,()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建筑艺术的(),就这样化成了()。
1、在文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假如你现在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4、现在,有人主张重建圆明园,你同意吗?为什么?写出你的看法。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练习卷 五()班 姓名
一、基础知识。(38分)
1、按要求填空(4分)
(1)“丸”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 画。这个字是 结构。
(2)“朝鲜”一词中,“鲜”读,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 词为。
2、形近字组词。(5分)
崖()秦()诞()拂()钮(涯()奏()蜓()佛()扭(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屹立 矗立 耸立 挺立(1)经济开发区里()着许多摩天大厦。
(2)今日的中国犹如巨人一样()于世界的东方。(3)一排排白杨在戈壁上傲然()。(4)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南部。
4、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四()八()()的声音()地流去排()倒()()的眉头()地端详 5根据要求写句子。(6分)(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岸英是我的儿子。我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
二、阅读部分。(42分)
1、根据“日积月累”填空。(4分),可组))、风雨送春归。,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
(1)《长征》中,用 “,”总写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其中“万水”的代表是“、”“千山”的代表是:“、”。(2)《开国大典》一文讲 年 月 日在 举行 的盛况。课文按,写了 → → →。
(3)《毛主席在花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件事,表现了毛主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6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2)这句话表达了人民群众 的心情。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第四篇:期中考试练习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一)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踌躇()绮户()簸箕()()秫秸()()鬼鬼祟祟()归省()jī()身咬文jiáo()字
2、默写(11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
(2)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5)。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6)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3、解释下列下划线词语的意思。(10分)⑴楚人有涉江者()⑵先自度其足()
⑶项为之强()鞭数十()以丛草为林()
(4)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它告诫人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
D.《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C.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D.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6、.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比喻句(3分)
例: 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 语文。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8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习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⑴、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3分)
⑵、后人对王建的炼字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或词,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5分)
(二)(20分)
8、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0分)
(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先自度其足()(5)吾忘持度()(6)及反()(7)至之市()(8)市罢()
(9)遂不得履()(10)试之以足()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4分)
(三)(10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9、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试为这幅“风俗画”命名。(2分)
10、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8分)
(四)阅读语段,完成下列练习。(10分)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1、甲乙两段景物描写,哪段是写夜船去看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的?(2分)
12、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2分)
13、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14、甲段中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请找出来。(4分)
(五)(12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请从第③段中找出最能具体表现“我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2分)
16、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18、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第五篇:歇后语练习卷
六年级竞赛班练习题(歇后语)
一、把下面同组的歇后语用线连起来。
1.楼梯上打架
A.长不了
1.脚踏两只船
A.愿者上钩
2.裁缝的尺子
B.装象
2.饺子破了皮
B.互不相干
3.兔子的尾巴
C.阶级斗争
3.姜太公钓鱼
C.左右为难
4.猪鼻孔插葱
D.量人不量己
4.井水不犯河水
D.东张西望
5.八仙过海
E.不知高低
5.军旗斗胜
E.白跑
6.矮人骑大马
F.装穷
6.半夜做恶梦
F.露了馅
7.背着米讨饭
G.上下两难
7.出洞的老鼠
G.虚惊一场
8.半夜爬山
H.各显其能
8.脚踩石灰路
H.纸上谈兵
二、根据意思写歇后语
1.形容坏到了极点。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
2.形容坏人坏事不长久。
秋后的蚂蚱——()或
兔子的尾巴——()
3.比喻看看不错,但没有实际用途。
绣花枕头——()4.形容做事没有目的,乱做。
断头的苍蝇---()5.形容对小事看得很重。
丢了西瓜捡芝麻--()或
带着秤杆买小菜——()6.形容心情舒畅。
北京的萝卜——()
7.形容没有盼头,没有希望。
公鸡下蛋——()
8.形容心神不定,没有着落。
土地爷逃难--()或 热锅上的蚂蚁--()
9.比喻人吝啬自私,不甘奉献。
铁公鸡--()
三、把歇后语填完整
阿斗的江山——()
油浇的蜡烛——()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
八十岁考状元——()担沙填海——()
断了线的风筝——()断了线的珠子——()
百年的大树——()冬天的暖水瓶——()
冬天的炉子——()八仙桌缺只脚——()
八月的天气——()火药碰火柴——()
三十夜晚上盼月亮——()牛奶拌墨汁——黑白不分
诸葛亮吊孝--()
和尚打伞——()
快刀斩乱麻——()蚂蚁撼泰山——()。
水仙不开花——()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阿斗当皇帝-()
张飞穿针--()
诸葛亮吊孝--()
周瑜讨荆州--()
关公赴会--()林冲误闯白虎堂——()
刘姥姥出大观园——()贾宝玉的丫环——()
林冲上梁山——()刀子嘴,豆腐心——()
周瑜讨荆州-()关公喝酒--()
四、在语言环境中填入歇后语
1.他呀,可真是城隍皱眉头——(),我们班上的好办法都是他出的。2.有的父母贪图眼前利益,让孩子弃学赚钱,这是菩萨的胸怀---()。3.这事你有什么要求,就别绕来绕去,咱们还是打开天窗——()4.他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小小的失误总是难免的,以后再努力嘛。
5.考场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 常胜将军——(),偶尔失常,也在所难免。
6.没想到我们是一个学校的,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7.他们俩可真是牛郎赔织女——()。
8.他这个人没主见,三只脚的板凳——(),怎么靠得住呢。9.他们这伙人就像三角坟地---()。
10、小明的妈妈在街上摆了个水果摊,桔子放在那儿已经好多天了,可她还在那儿吆喝:“新鲜的桔子,快来买呀!”小明对他妈妈说:“你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晚上,李平在家里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就问爸爸。可爸爸教了老半天,他还是不会做。爸爸急了,批评他:“ __________________。”
12、警察在街上当场抓住了个小偷。可那小偷还一直狡辩,说自己根本没偷,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妈妈要求小林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读一会儿书再去学校。小林哪有心思读书,就随便乱读一气,真是“ _________。”
14、“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的同学真是____________,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15、暑假中,黎明小学的同学为远在青藏的孩子送去衣服、文具、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新的、贵的,却是青海的孩子最需要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