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
山阳区卫生局 文件山阳区教育局
山卫字„2010‟1号
★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
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属各学校、幼儿园:
今年以来,我省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切实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组织,积极做好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职责到人,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形成(校)园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1-
具体工作专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科学开展防控工作
托幼机构及小学根据今年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消毒制度、家长例会制度,必要时采取放假制度,做好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托幼机构及小学班主任或工作人员负责每天早晨观察、询问儿童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患儿要立即实行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诊治,对患儿所用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做好患病和缺课儿童的登记工作,并及时通过校医或专职负责人报告所在地疾控中心。
(二)认真落实消毒制度,有效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对教室地面、桌椅、门窗以及儿童玩具、用具(包括便器)等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对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要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的习惯;教育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三)认真落实家长例会制度,切实增强疾病防控意识 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定期召开家长例会,通过举办专题讲 座、发放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材料等方式,切实增强家长的卫生防
病意识,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告知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减少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四)必要时落实放假制度,有效防止病情蔓延
托幼机构及小学可疑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如果一个班在一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例,建议该班停课7-10天;同一所托幼机构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例,建议该托幼机构停课7-10天。病例痊愈后方可回园、复课。
三、加强健康教育,落实综合性预防措施
要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宣传栏、校广播、班(队)会等宣传渠道,介绍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特别是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凡因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在托幼机构及小学蔓延的,将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山阳区疾病控制中心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卫生疾病控制传染病通知
抄送:区政府,市卫生局、市教育局。
山阳区卫生局办公室2010年3月26日印发
第二篇: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业务指导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业务指导
指导工作内容及存在问题
一、消毒工作 :
1、房屋空间、地面、桌椅的消毒,未按照正确的消毒剂量、浓度配比及步骤进行。
2、清水抹布与消毒液抹布相混,相互污染。
3、被褥、玩具未及时清洗消毒。
二、晨检工作 : 保健人员未亲自按照内容进行详细检查。
三、保健室:消毒设备无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
四、幼儿入园体检:在园儿童数为84人,幼儿入园前体检合格率及《母子健康手册》使用率均达65%。
五、工作人员健康体检:2011年未进行体检,《健康证明书》已过期。
六、保健医工作日志:对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未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指导意见:
一、严格执行《七台河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减少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
二、认真做好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的消毒工作,按照正确的消毒剂量、浓度配比及步骤进行消毒。
三、认真执行晨检制度。
四、保健室消毒设备应配置齐全。五、一周内组织幼儿与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六、认真完善保健医工作日志的填写。
第三篇: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责任书
为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防止幼儿传染“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病,提高保教质量,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特制订本责任书如下:
1、思想高度重视,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2、工作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请假要有请假条,病假出具正规医疗部门的诊断证明和病历。
3、保持本工作岗位的卫生清洁,不留死角。
4、对幼儿及家长要经常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安全教育。
5、每日对本班及物品按照规定进行通风消毒。
6、认真执行“晨午检”(测量幼儿体温、查看幼儿手、足、口腔部位有无皮疹或疱疹等异常症状)、“缺勤排查”(缺勤幼儿要追踪去向,病因追究落实到文字上)制度。
7、细心观察每一名幼儿,出现异常情况迅速处理并上报。
8、发现“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
9、履行好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工作职责。
如违反以上规定,将接受上级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经济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篇:手足口病意见书(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意见书
一、基本情况:
二、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建议幼儿园负责组织落实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单等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
2、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切实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监管,严防水质污染。
3、认真落实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设立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全面落实晨检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缺课追踪制度,开展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正确洗手方法课,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教室、寝室经常通风换气,学生食具、用具、玩具进行定时消毒。
4、加强疫情主动监测:凡发现有发热、手足口斑丘疹的学生,应立即安排患者到医院就诊、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2周后再回幼儿园上学,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必要时停课放假,同时报告县教育局、卫生防疫站。
责任人:调查人:
调查单位 :年月日
第五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一、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10 型,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二、流行病学: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四、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五、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
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六、疫情报告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七、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发现患儿,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