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改变了什么读后感
谁动了你的梦想
——读《读书改变了什么》有感
看完整篇文章,我最想对这位勇敢的父亲表达敬意。49岁,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年纪,面对喧嚣繁华的城市,我想即使是年轻人,想到将要在这里生存打拼,恐怕也会心生惧意。然而,作为一名父亲,他却果断放弃了几十年来习惯的生活和熟悉的环境,毅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过着最卑微的生活,只求能有丁点儿收入以供儿子上学。正所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卑微,什么活都愿意干,什么苦都愿意吃,甚至能放弃一个男人该有的尊严和骄傲,一晚上磨着别人去借10块钱;可是他依旧乐观、自豪,大学是很多人的梦,儿子又是他的梦,他希望儿子“胜利”,梦想光明的前途。都说有梦的人最美,诚然,他是最美的父亲,因为有梦,他那么耀眼那么自信,硬是将艰苦的日子过成一首奋进的歌。可是,这场梦却随着儿子大学的毕业慢慢幻灭。所有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都未曾打倒这个坚强、骄傲、激情的父亲,现实却没有眷顾他,毫不留情的打翻了他所有的热情。9年一梦,58岁的他早已没了从前的骄傲,并开始怀疑“读书是没用的”。想想这个颇具才情的人,还有那本很久未翻开的黑色笔记本,我想问,究竟是谁动了他的梦想?
第一个就是扩招。看看我们国家前些年高校扩招的相关数据: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再来看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毫无疑问,韩胜利赶上了扩招的大潮,喜的是他可以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悲的是成为大学生的同时他也成了并不值钱的“大白菜”。97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亚洲,有些用心良苦的专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想出扩招这个办法来拉动内需。我们国家很君子,一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对外宣称“我们绝不会将金融危机转嫁给别的国家”,然而,这种灾难却降临到国人身上。快速的发展教育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育资源本就没有达到那么丰富的地步,盲目而且大量的扩招,直接降低了教育质量和学生水平不说,教育的下游——就业方,更没有做好准备来容纳如此之多的高等人才。身在这个时代,由不得人,只能说韩胜利以及和他一样处于转型期尴尬的人们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了牺牲。
再者,就是韩胜利自己的问题了。高校扩招,显然就业压力就会增大,为了生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是正道。但是韩胜利的身上远没有老韩的冲劲儿,更缺乏一种自信,缺乏那种耀眼的光芒来吸引别人的眼球。也许是生长的环境导致了他性格中的压抑,而性格又决定了命运。他那种不善言谈,自卑甚至懦弱的性格,导致了他求职的失败。但他仍然是一个好儿子,因为他懂得努力,懂得生活的艰辛,他能去捡矿泉水瓶而无视别人的眼光,能为了省钱吃青菜白饭。老韩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像韩胜利这样能体谅父母心的孩子一样难能可贵。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尴尬的现状却让那些一直以为“读书就可以有出息,读书就可以过好日子,可以不用再吃苦”的老实人怀疑起读书的用处。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读书真的没什么用吗?不尽然!老韩还是读过书的,有文化,会写对联,能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描绘梦想描绘未来。也许读书未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让自己得到快乐,而且“技不压身”,今日所学终有能用时,相信即便是沉默寡言的小韩,也终有一天会让人看到他的光
芒。
人世间的爱有千千万万种,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才能无私至此,勇敢至此,让平凡的人变得伟大,让简单的情成为隽永。想为之流泪,为之感叹,但还是被心中深深的敬意所替代。记得老韩写在笔记本里的那句话:“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到北京一定好好玩几天。”如今已是2012,我祝愿也相信老韩的梦想会实现。希望这位平凡而伟大父亲重拾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重拾“胜利商店”的招牌,继续勇敢而骄傲的好好生活!
第二篇:读书改变了什么
读书改变了什么
读书改变了什么?记得在高三的时候,我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读书到底能改变些什么呢?
因为出身农村,并且有个姐姐也在一起读书,才出生多久,我的母亲便到了广东打工,而我,一直在奶奶的带领下成长起来,根本没有爸爸妈妈的印象。到了5岁那年,因为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将我接回老家读书,这可能是我记事以来对父亲的首要印象,因为年龄比较小,那时说跟着谁便也就随之而去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姐和我的学费也渐渐增加了起来,单靠母亲在外打工所得的工资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一家三口的生活,在我读5年级的时候,父亲也出去打工了。因为父母虽然读书比较少,但他们始终觉得必须要我们多学一点知识,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这样才会有出息。从此我便寄宿在伯父家中,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当然,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样一个词,更别说它代表的意义了。伯父的家是住在镇上,教育条件相对较好,在村里成绩能名列第一的我,到了镇里,才发现了差距,渐渐的自卑让我与同龄人的话渐渐减少,但也让我专心于学习,并最终以很好的成绩考入了镇上最好的中学——龙门中学。而进入初中,在小学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我开始一点一点学习英语,同时也尽心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因为我知道,在这些同龄人的面前,我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比他们努力。而当我初中毕业回到我所在的农村时,我发现,读书慢慢的改变了一些东西。
首先,她改变的我的一些基本素养,懂得世界的大致分布,知道历史长河的大致发展,而我的老一辈们,却很少能将美国与外国分清,很少知道皇帝和黄帝的差别;其次,她也让我有更高的文化追求,不说一定要读大学,但高中是必须要去学的。而我儿时的伙伴,则开始为以后的打工生涯做打算,或者就在家里帮忙种田,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去高中读书,而我,幸运的是这少部分的一份子。
而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读高二的姐姐突然说不想读书了,首先是姐姐的成绩不是很好,觉得再读下去没什么意义,而且那时侯的高中文凭有与没有已经没太大区别,而且她的很多同学也没读高中,现在在外地打工还能赚不少钱,而且自己读书也花发家里很多钱,父母很艰难的维持着我们姐弟二人的学费,她觉得不想在浪费家里的钱。于是就背着父母办了休学手续。最后,虽然父亲对这件事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安排姐姐也到广东去。这事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因为我也找不到很好的能反驳姐姐的话,甚至都觉得姐姐的话很对,读书到底能有多大收益呢?
进入高三,因为高考,我们都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但这时,我却开始不自觉的思。思考读书的意义,高考的意义以及未来的路我应该怎样走。那是的我一直在想,高考,真的是一个很讽刺的事,寒窗苦读十二载,却只是在一朝看出输赢成败。就是这一次的考试,也只有这一次,决定十二年的努力,而无论你先前十二年的任何情况,而这,决定与很多偶然因素,考试时的状态,心情,倘若一个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而十二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而已,难怪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的高考后的跳楼,学生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同时,作为一名从农村来的学生,我却在这件事情上特别坦然,因为对我来说,对父母来说,读书,更多的是为了以后自己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也让父母能更好的生活,因为父母为自己读书已经花费了太多精力,如果不读大学,自己可以去打工,以自己高中的学历,也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重要的是,自己足够年轻,也有很多的时间,而如果读大学,就将是至少少了4年打工的经历,同时也会让父母的压力变得很大,大学的学费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当时高三的时候,正值全球金融风暴高峰时期,许多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最终也和一般的打工者差不多的收入,没有任何的优势,甚至因为经验的缘故,很多公司更远选择有经验的打工者,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而且多在社会打拼几年,对于自己的发展也更有利,也就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学到更多的能力,那时的我,一直觉得大学生除了多了一纸文凭外,在能力方面,肯定不如在社会打拼了数年的同龄人。虽然一直被这个读书无用论困扰,但我还是尽全力去面对高考,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理工大学。而作为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当时村里开了一个庆功宴,那时的我,看到了父母眼中的自豪,也看到了来自亲戚朋友的鼓励与祝福以及来自同龄伙伴的羡慕,这是我发现,至少读书改变了我的气质,改变了亲戚朋友的看法,改变了父母期待,他们相信,假以时日,我一定能凭借读书获得更好。
而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里成长的那些岁月里,我渐渐发现读书给我带来的种种益处,她不断的改变着我的一切,由内而外,由表及里。
首先,她改变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不再局限于国内,也将眼光放在世界,而这,对于曾经的小伙伴来说,却是不能想象的,同时,自己也不再局限与物质的满足,更有精神的追求,对素养的认识,对品位的感触等等。
其次,她也让我以更好的方式融入社会,接受社会,适应社会。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当初的我一直觉得越早进入社会,越能融入其中,从而更好的适应,但现在我知道自己错得很离谱,如果在很小的年龄步入社会,更多的会被残酷的现实击溃,因为这之间有太大的差别,一不小心,就会受到社会的毁灭性打击,而这对于年龄还小的我们,在心态上是一个很难跨越的坎。而大学不同,他能提供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平稳的步入,而非一蹴而就,这样的进入,给了我们更平稳的适应过程,更舒适的环境,更容易的方式,更巧妙的融入。
同时,读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让我们更容易学习新的技能,学到新的能力,因为读书能增加我们学习的经验,加深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另外,读书能提高我们自身的内涵,提升自身的气质。
总的来说,读书带给我们的益处很多很多,读书所改变的,也绝对不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但我觉得,在我们读书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正通过读书,将自己慢慢蜕化,逐步改造,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更加美好,通过读书,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富有内涵。
第三篇:读书,改变了我
读书,改变了我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6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改变了我》。
书,是人类文化遗传的瑰宝,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粮。它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引领我通往知识的殿堂;又似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沁人心脾,给我带来种种美妙的享受和无穷的回味。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不错,我从书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课余生活。
我是一个对书痴迷的女孩,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哭闹。有一次,我不知为什么又大发脾气,号啕大哭,妈妈实在不耐烦了,便随手扔了一本连环画给我。谁知我竟破涕为笑,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从此,我便对连环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幅幅精彩的连环画让我爱不释手。当书中的主人公开心时,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当书中的主人公烦恼时,我会绞尽脑汁为他出谋划策;当书中的主人公……一转眼,我开始了小学生涯,学了拼音,认识了字宝宝,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有图片的连环画了。一年级时,妈妈送给我一本注音版的《格林童话》,虽然看书很费劲,字要一个一个地拼读,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看书,相反更激发我读书的欲望,对书如痴如醉。从书中,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假、善恶、美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中外文学名著。我为《西游记》中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喝彩,为《红楼梦》中才貌双全的林黛玉感到惋惜,钦佩《三国演义》中胆识过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拍案叫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酷爱,我在《人民文学》主办的中国校园文学 “新人杯”全国作文大赛和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在学校组织的各类作文比赛中屡次夺冠,并有多篇文章、诗歌刊登在《雏鹰》校刊上,诗歌《春天到》还发表在《慈溪日报》上。我喜欢在文学的土地上耕耘,相信我的文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书,是一把金钥匙,呼唤我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书,是一叶扁舟,承载着我搏击在浩淼的知识海洋中,让我领略学习的趣味。书,是我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它,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是它,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它,在我苦恼徘徊的时候给我点亮前进的航标……是的,书给予了我太多太多,“我爱书,爱着书,就像老鼠爱大米。我是一条小书虫,每天钻在书堆里……”也许,这就是我读书历程最好的写照。我爱书,它就像我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与我心心相通,息息相连,因为它已完全融入我的身体,成为我生命中永远跳动的细胞。
书,是一杯刚泡好的西湖龙井,细细品味,一股醇香正入喉中。我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让我对它产生依恋,对书的那份痴情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
(金陵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读书改变了我
读书改变了我 8.5陈功硕
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书,他在凯勒眼里,是“一条小船,把我们从陕隘的地方驶进了辽阔的海洋。”在高尔基看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他既是一条条小船,又是一个个阶梯,更是一个教我们知识与做人的“老师”,他不断改变着我!
以前的我,并不爱看书,甚至一见到书就头疼。七年级的暑假,我去表哥家约他去游泳。到了他家,看见他正捧着一本书在看。他说不去游泳,要看《哈利﹒波特》呢!我不高兴地嘀咕着:“书有什么好看的啊,等游泳回来,在电脑上看视频多好!”表哥把眼睛从书上移到我身上,说:“书上写得可比视频上可详细、精彩多了,书上有许多视频上没有的人物心里活动描写,可以更深入地帮你理解剧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这还有一本下册,不信你也试试看看!”“真的吗?”我将信将疑地接过书,开始看起来。读着读着就入了迷,越读越精彩,恍如亲身来到了魔法世界,来到了哈利波特的身边。我时而为主人公感到高兴,时而为他愤愤不平……
从此,我便爱上了读书,一有空闲,就会如饥似渴地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读了《论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懂得了孔子学说的思想——忠恕,学会了“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变得宽容,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控制情绪,不再为小事生气。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学会了海伦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改掉了我知难而退的坏习惯;读了《大林和小林》,我明白了只有付出辛劳的汗水,才会收获成功,改掉了我不想太刻苦就想考出好成绩的错误思想……
第五篇:读书改变了我
读书改变了我 书,是人类文化遗传的瑰宝,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粮。它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引领我通往知识的殿堂;又似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沁人心脾,给我带来种种美妙的享受和无穷的回味。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不错,我从书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课余生活。
我是一个对书痴迷的男孩,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哭闹。有一次,我不知为什么又大发脾气,号啕大哭,妈妈实在不耐烦了,便随手扔了一本连环画给我。谁知我竟破涕为笑,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从此,我便对连环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幅幅精彩的连环画让我爱不释手。当书中的主人公开心时,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当书中的主人公烦恼时,我会绞尽脑汁为他出谋划策;当书中的主人公„„一转眼,我开始了小学生涯,学了拼音,认识了字宝宝,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有图片的连环画了。一年级时,妈妈送给我一本注音版的《格林童话》,虽然看书很费劲,字要一个一个地拼读,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看书,相反更激发我读书的欲望,对书如痴如醉。从书中,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假、善恶、美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中外文学名着。我为《西游记》中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喝彩,为《红楼梦》中才貌双全的林黛玉感到惋惜,钦佩《三国演义》中胆识过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拍案叫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酷爱,我在《人民文学》主办的中国校园文学“新人杯”全国作文大赛和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在学校组织的各类作文比赛中屡次夺冠,并有多篇文章、诗歌刊登在《雏鹰》校刊上,诗歌《春天到》还发表在《慈溪日报》上。我喜欢在文学的土地上耕耘,相信我的文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书,是一把金钥匙,呼唤我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书,是一叶扁舟,承载着我搏击在浩淼的知识海洋中,让我领略学习的趣味。书,是我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它,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是它,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它,在我苦恼徘徊的时候给我点亮前进的航标„„是的,书给予了我太多太多,“我爱书,爱着书,就像老鼠爱大米。我是一条小书虫,每天钻在书堆里„„”也许,这就是我读书历程最好的写照。我爱书,它就像我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与我心心相通,息息相连,因为它已完全融入我的身体,成为我生命中永远跳动的细胞。
书,是一杯刚泡好的西湖龙井,细细品味,一股醇香正入喉中。我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让我对它产生依恋,对书的那份痴情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