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

时间:2019-05-13 01: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

第一篇: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

第 126 号

《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已经 2012 年 7 月 13 日市人民政府第 2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2 年9 月1 日起施行。

市 长 朱克江

2012 年 7 月 19 日

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应当坚持引 导与制止、教育与处罚、各司其职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加强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第五条 市和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并成立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部署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通报处置情况。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巡查工作,及时报告辖区内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1—

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工作的监察。

第六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置: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 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 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 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处置; 但是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前应当先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首先予以处置;涉及多项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其他批准文件的,由最先许可审批部门依法处置;无法确定最先许可审批部门的,由领导小组确定处置部门。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接到举报,应当于 5个工作日内予以调查,并依法处置; 对不属于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通知或者移送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处置。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九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置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依照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处置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依法实施或者解除查封、扣押的,应当经其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十一条 依法实施查封、扣押时,执法人员 应当将相关文书交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 或者盖章的,应当由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签名 见证; 无见证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签名,并注明情况。

第十二条 不及时实施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但应当在 24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批准手续,并送达当事人。

第十三条 对依法查封、扣押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禁止使用、调换、转移或者损毁。

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易腐烂、变质或者商品有效期即将到期的,以及其他难以保存或者不宜保存的物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直接先行处理的,经实施查封、扣押的市、市(县)、区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在采取相关措施留存证据后先行拍卖或者变卖。

第十四条 涉嫌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当 事人应当 自 财物被查封、扣押之日起 7 日内到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接受调查和处理。

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的查封、扣押期间作出处理决定。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解除查封、扣押。

第十五条 依法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退还被查封、扣押的财物。被查封、扣押的财物经行政管理部门拍卖或者变卖的,应当返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全部价款; 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保管、处理物品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承担。

第十六条 涉嫌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当 事人不按期接受调查和处理的,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其限期接受调查和处理;无法通知或者经通知逾期仍不接受调查和处理的,应当公告;自 公告之日起 60日内仍不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接受调查和处理的,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依法解除查封、扣押的财物,当事人未及时领取的,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在3 个月内领取;无法通知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通知其在 6 个月内领取。通知或者公告期限届满后,仍无人领取的,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以出租、出借、转让等方式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提供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许可证、批准文件的;

(二)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对方属于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而为其提供有关证明、合同文本、发票、银行帐户、原辅材料、设备、运输工具等经营条件或者居中介绍等便利条件的;

(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置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中相互推诿、行政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许可审批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 30000 元以下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置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时,对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或者基本具备经营条件的,应当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经营手续,并可以视情节轻重,减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 2012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第二篇:关于《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

关于《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一、立法必要性

2003年施行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称现行办法)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办法规定工商部门查处以下五种违法经营行为:未取得营业执照且依法不需要取得许可的经营行为(纯无照),取得的营业执照已注销或被吊销且依法不需要取得许可的经营行为(营业执照注销或吊销的无照),已取得许可但未取得营业执照的经营行为(有证无照),未依法取得许可和营业执照的经营行为(无证无照)和已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取得许可的经营行为(无证有照),并规定了强制措施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明确,许可审批部门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查处无证无照、无证有照行为。

依照现行办法,工商部门和许可审批部门都负有查处无 证无照、无证有照行为的职责,这一体制对发挥工商部门贴近市场的优势,有效打击违法经营行为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审批制度的改革,上述体制也逐步呈现出一些问题:一是部门职责不清。在多个执法机关负责查处无证无照、无证有照的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追责。二是法律责任负担不平衡。由于工商部门和许可审批部门分别依据现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查处无照行为,导致同一违法行为由不同部门查处时承担不同法律责任。三是许可审批部门重许可、轻监管,甚至只许可不监管的情况时有发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以下简称62号文)为强化“先照后证”后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明确要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转变市场监管理念,明确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这一要求,需要优化现行市场监管体制,解决工商部门和许可审批部门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统一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效率。

2015年6月,工商总局起草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修订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上报国务院。法制办收到此件后,征求了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和行业协会意见,并赴地方调研,根据意见反馈和调研情况,会同工商总局对送审稿进行研究修改,形成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二、总体思路

一是厘清监管职责。严格贯彻落实62号文提出的“权责法定、依法行政,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对现行办法设定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职责进行调整,确保工商部门和许可审批部门职权清晰、责任到位。二是完善监管措施。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在无证无照经营查处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起社会公众与监管部门紧密结合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机制,建立起部门间信息流转畅通、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治理机制。三是服务大众创业。在确保正当经营秩序的前提下,根据创业需要,对无证无照经营区分情况,不一概取缔,为社会主体创业提供方便。

三、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一)方便市场主体准入,落实“先照后证”改革要求。一是明确“先证后照”事项的审批程序。经营者拟从事在办理注册登记前依法须经许可审批的经营事项,应当先向许可审批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凭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工商部门依法核发营业执照。经营者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第三条)。二是明确“先照后证”事项的审批程序。经营者拟从事的经营活动依法无须先经许可审批的,可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注 册登记。经营者取得营业执照后拟从事依法须经许可审批的经营事项的,应当向许可审批部门提出申请。经营者取得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后,方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第四条)。三是明确工商部门对“先照后证”事项的告知义务。经营者取得营业执照后拟从事依法须经许可审批的经营事项的,工商部门在为其办理注册登记时,应当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臵许可审批事项目录,告知经营者申请许可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许可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许可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第六条)。

(二)明确无证无照经营的界限,确定部门监管职责。一是明确无证经营的界限。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批准文件被吊销、撤销、有效期届满,擅自从事有关经营活动的,为无证经营。法律、法规对查处部门有明确规定的,由法定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查处部门或者查处部门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第八条第二款)。二是明确无照经营的界限。经营者依法只须取得营业执照即可从事经营活动,或者已取得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但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为无照经营,由工商部门予以查处(第八条第一款)。

(三)加强部门协同,强化信息共享。一是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查处部门通过实地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履行监督 职责,探索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及时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部门应当密切协同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对发现的属于本部门职责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及时予以查处;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及时书面通报有关部门(第九条)。二是明确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机制(第七条)。三是确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对于经营者从事在办理注册登记前依法须经许可审批的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取得营业执照后,其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被吊销、撤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重新办理许可审批手续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工商部门(第五条)。对于经营者拟从事的经营活动依法无须先经许可审批的,工商部门在办理注册登记后,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经营项目的许可审批部门明确的,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信息及时告知同级相关许可审批部门;对经营项目的许可审批部门不明确或者不涉及许可审批的,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信息及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发布,相关许可审批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询,根据职责做好后续监管工作(第六条)。四是完善举报机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查处部门举报有关违法行为。查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并安排人员受理举报,接到举报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第十条)。

(四)完善行政强制措施,强化法律责任。一是明确行政强制措施。明确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时有权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并规定许可审批部门对涉嫌无证经营行为进行查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第十二条)。二是完善法律责任制度。根据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提高法律责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规定查处部门应当将无证无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完善信用监管(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

(五)查处与引导相结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明确查处原则。规定查处部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实行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于具备法定办证办照条件、经营者有继续经营意愿的,应当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应证照(第十一条)。二是明确不作为无证无照经营查处的情形。在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同时(第二条),明确从事法律、法规规定无须取得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经营活动,不得作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予以查处;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无须通过许可审批的服务性经营活动,以及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农副产品,不属于本办法禁止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第二十一条)。

第三篇:读《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有感

读《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有感

----我所了解的《办法》修改背景

恐龙王国

对《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修改提上国家工商局日常议事日程已经快10年了,千呼万唤终于盼来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颁布。

大概在2012年,国家工商局来四川召开修改旧《办法》的调研会,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工商部门是省以下垂直领导体制,也没有N合一的事。基层呼声最大的、要求修改的有2点,第一:基层工商部门无法包揽对无证和无照的查处,特别是在2010年昌黎红酒案爆发,工商部门办案人员、法制人员、分管领导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全国工商系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要求明确许可部门的职责的言辞尤为激烈,特别是对旧《办法》第四条“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以及第五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查处其管辖范围内的无照经营行为。”的规定,混淆了查处无证,与查处无照的关系,混淆了工商部门的职权与许可部门的职权关系。将无证与无照的监管责任全部加载在工商执法人员头上,是不公平的的,强烈建议删除或者明确许可部门职权。之后各地省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查处无证无照的分工,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旧《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问题,一旦发生事件,司法机关就拿《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说事,认定工商部门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到位法律规定的职责。

大约也就在这个时候,“谁许可,谁监管”的说法形成了监管管辖的原则、也成为追责的依据。许可部门理直气壮的说:我只对颁发许可的企业进行监管,没有经我许可的企业从事许可项目经营的,依法,依《取缔办法》由工商部门监管!这锅甩得不能说不漂亮,工商部门还不能不背。

第二个讨论的热点,是对无照经营如何取缔的问题。

各方的说法都有道理,如采用对邪教组织的取缔方法。最后,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说法是:法律条文以文意理解为先。“取”就是取消,“缔”是结缔、联系的意思。无照经营者要从事经营的联系条件是什么?是人、财、物、资金、技术、场地、电力、燃气、用水等等。只要穷尽了断掉这些与无照经营的“联系”的手段,就履行了“取缔”的职责。

但一个实际案列的提出,让所有“取缔”说均无法合理解释、无法正确定义。

这就昌黎红酒案,办案单位以该企业超越许可范围,按无照经营予以处罚,该企业未经许可试生产了货值金额2000多元的红酒并销售,检察院的起诉书中就指出,XXX(工商执法人员)未履行“取缔”的职责,致使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造成…请问:违法生产2000多元的产品,如何取缔投资了2000多万元的企业?

这样,任何一种“取缔”的学说都不能满足对实际案件的合理解释。由此,绞尽脑汁热衷于的对“取缔”的解释,转而呼吁:不如取消原本就没有正确定义的“取缔”概念。

我们高兴的看到新《办法》取消了“取缔”2字。工商部门又走在前面了,开了个好头。现在有些执法部门也正在为如何“取缔”头疼着呢。如银监部门《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会议期间,从国家工商局法规司调研人员的口中得知,在各地调研反映出的情况都差不多。我们从新颁布的《办法》中就可以明显的感到,是采纳了工商基层的呼声的,执法部门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家改变为三个部门:即新《办法》第八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查处部门)”.即:

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包括行使行政工商行政管理职权的部门;

二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这主要指的是许可部门;

三是省级政府确定的部门,很多是授权给城管、环保等部门。

但在今后实施新《办法》的过程中,比较担心出现的情况是:法律、法规规定有许可部门且有执法依据的部门,以没有执法力量为由,由政府确定由工商部门去监管。

随着执法体制的改革、工商登记商事制度的改革,大量前置许可变为后置的措施,为新《办法》的修订出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时机。我记得在2014年,我参加了国家工商局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理论研讨会”,国家工商局甘局长出席了会议,甘局长在开幕会上,当场宣布:根据李克强总理的指示,我们的会议主题改为:“全国工商系统商事制度改革理论研讨会”!定位非常正确。会议还邀请了北大、清华、工商大学、政法学院等等很多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参加,争论也很激烈。不同意商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工商对注册资本改革的人大有人在。其代表人物就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甘培忠,他发表了《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有毒产品》一文很有影响,我也发表了《驳:甘培忠“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有毒产品”论》,和《再批甘教授“注册资本改革是工商部门为了一己私利”论》以及《从营业执照的法律属性谈国务院“先照后证”的改革》

等文章,当时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从那时起,我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国务院商事制度的改革,将引起一系列连锁改革,必定会触及到其他行政机关的利益,以及大量法律、法规的修改,工商将是本轮改革的火车头!

在会议期间,我从国家工商局有关人员口中得到一个消息,未经证实,就算小道消息吧:国务院李总理召集有关部门,准备清理行政许可。分了2个组,一个组由国家工商局牵头,负责清理、废止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工商登记前置许可;另一个组由国家编委牵头,负责清理、废止一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国家工商局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取消了一批不合法的前置许可。但国家编委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内却没有完成任务,一个许可也“砍”不掉,抱怨说:太难了!在李总理召开第二次会议时,国家编委是否被批评不知道,但将砍行政许可的任务交给了国家工商局牵头负责。张茅局长对总理说:工作我们来做,但还是以国家编委的名义为妥。这个意见被接受了。

后来发生的事,间接应证了这个说法。国家工商局大刀阔斧的砍许可,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但国家工商局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措施:凡是能砍得动的许可,直接通过国务院予以废止,大量砍不动的许可,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外,一律改为工商登记的后置。

反对工商的声音不少,部门抵制工商的措施不断。如:工商实行认缴注册资本后,有的部门就规定必须实缴、要取得许可必须提交验资报告;工商不年检了,这些部门就自己规定年检。但是,一旦将许可改为后置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许可,在失去工商登记这道“防火墙”以后,自然而然就难以生存下去,也就消失了很多许可或者不得已取消了许可。剩下的许可,其监管责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许可部门。直至今日,三证合一、N证合一就顺理成章的实现了。但是必须注意:登记机关在“合一”的过程中,不能将不合法的证也给“合进来”由此取得变相合法的地位。

这就为新《办法》证、照分离监管打下了坚实的的法律和现实的基础。纵观新《办法》,证照的分离监管职责明晰了,工商部门的责任风险大为减少。但是,对于N合一的部门来说,其责任风险并无丝毫减少,反而更重大了。

了解一些新《办法》出台的背景,对正确解读新《办法》条文是有益处的。

第四篇: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新工商版)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证无照经营。[2]

第三条 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建立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机制。

第五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

第六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2]

第七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且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查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密切协同配合,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发现不属于本部门查处职责的无证无照经营,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第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查处部门举报无证无照经营。

查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并安排人员受理举报,依法予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查处部门应当告知处理结果,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十条 查处部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应当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具备办理证照的法定条件、经营者有继续经营意愿的,应当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应证照。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二)向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可以予以查封;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对涉嫌无证经营进行查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

第十二条 从事无证经营的,由查处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由查处部门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

第十六条 妨害查处部门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查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3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广东省怀集县农业局

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根据县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的工作部署,我局在全年(2011年1月-12月10日)农资打假执法行动中,把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至目前止发现了一宗无照经营农资的商店(已通知工商局查处),暂未发现有无证经营农资的行为。我局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依法经营的社会氛围 针对我县农资市场中无证经营的重点是种子的经营许可证,我局在春季、夏季种子销售季节之前,都着重加大有关的政策法规宣传,我们利用电视台、互联网(农业信息网),完成单张等形式大力向种子经销商和广大农民群众完成有关的政策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途径,营造依法经营种子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审核等前期工作

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经营杂交水稻种子可以凭种子经营许可证或凭有种子经营许可证企业委托代销,但委托代销要凭委托书、委托方营业执照,委托方种子经营许可证,受托方营业执照、种子调拨单等材料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登记,我局积极面对,做好各种子代理商的种子备案工作。

三、加强市场检查,加大查处力度

在当前种子销售旺季,我局由分管副局长亲自部署,带执法队队员下乡到各乡镇经销点进行监督,巡查。严格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严肃查处未经备案登记,不符合区域备案的种子经销点,着力维护好我县的农资市场。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十五日

下载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锡市无证无照经营处置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在生猪屠宰、成品油经营、酒类流通等工作领域中积极开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xxxxxx的通知》查无办〔xxxx〕x号的文件精神要求,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工商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

    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芗城区经贸局 2010年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根据芗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芗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共5篇)

    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为规范我县食品药品市场经济秩序,制止无证无照经营,促进公平竞争,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维护餐饮服务食品药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2年我局按......

    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考评自查报告

    长安区安监局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考评自查报告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直至无证无照经营,促进公平竞争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西安市长安区查处取缔无证无......

    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制度

    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

    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根据《XX县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我镇201X年及时组织人员开展行动,经过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

    局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方案

    佳木斯市住房保障局清理整顿 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市场,遏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强化动态管理,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