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1: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篇: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王德鲁 张米尔

摘要:基于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分析,提出原有技术能力挖掘和技术学习的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模式;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培育模式选择模型。分析表明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战略的侧重点因技术资源禀赋不同而不尽相同,并应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关键词:强相关型产业转型;技术能力;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追求持续成长的企业必须保持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敏感,当原有产业已难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时,适时进行产业转型便成为企业的明智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技术能力对于培养和再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影响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4],对企业转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有关研究仍是在一个既定的产业背景下进行的,如果企业实施产业转型,所处的产业背景发生变化,有关的研究结论就可能失效。因此,在产业变迁的背景下,开展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研究,这在中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发展阶段,对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按照原产业与新进入产业之间关联度的大小,可将产业转型划分为强相关型和弱相关型两种类型,例如本田公司由摩托车制造业向汽车制造业转型,京山轻机由农技配件生产向包装机械行业转型,二者均为强相关产业转型;而格兰仕由羽绒制品生产向微波炉行业转型,嘉陵集团由武器弹药制造业向摩托车制造业转型则均为弱相关产业转型。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企业在原产业中累积的知识和技能在新进入产业中价值的大小,进而影响到技术能力培育的模式选择。在此,本文以强相关型产业转型案例研究为背景,对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与培育模式选择进行分析,探寻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得内在规律,以期为该类转型企业再造技术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二、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分析

就一般企业而言,技术能力演进往往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发达国家的始于创新的轨迹;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获取、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的路径。然而,通过分析国内外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的蜕变历程可以发现,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其演进往往包含原有技术能力挖掘与基于新产业的技术学习、技术知识的整理与摒弃、技术能力整合、技术能力扩展等四个阶段,通过这些努力行为,推进企业新的技术能力的形成和螺旋上升,如图1所示。

首先,转型企业基于新进入产业的技术需求分析与预测,通过识别和挖掘对转型有益的在原产业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或通过技术学习,从外部知识环境搜索和获取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然后,对原有技术知识和新的技术知识进行比较,观察有没有新旧技术知识冲突的现象,摒弃那些不符合新产业发展趋势的原技术知识和那些经过论证不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新技术知识,并按一定的逻辑重新归类,形成条例化的技术知识库。为充分发挥技术知识的生产力作用,企业还需要从学科知识、技术标准、单元技术、产品系统及其子系统等方面对技术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形成新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平台。最后,利用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拓宽产品线和延伸产品系列实现技术能力的扩展。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02009)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3JD630018)资助

1技

术能力时间

图1 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路径

但是,沿着技术累积、整理、整合、直至技术能力扩展的转型企业可能并不多见。在此能力阶梯升级的过程中会出现技术能力断裂,即技术能力出现缺口(Gaps,G1,G2,G3,世界银行,1998)。所谓技术能力出现缺口,是指由于“主导逻辑”的可能存在[3],技术能力在转型企业运作中的成功使企业技术能力螺旋上升受阻,并固化在某一特定的能力阶段,从而呈现技术能力刚度。这种现象更因技术发展选择短期理性的指引及短期利润的实现而强化,即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

通过分析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参照由Day和Nelson(1993)、Day(1986)和Foster(1991,1993)构造的适应性回归模型,借鉴安同良(2004)有关企业技术选择的研究方法,可将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系统模型表述为:

CtCt1NtDt(1)式中,Ct为转型企业t时期的技术能力;Ct1为t1时期的技术能力;Nt为t时期内新获取的技术能力;Dt为t时期内的技术能力损失。

根据适应性回归理论,可以对技术能力的时间序列下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这些变化同时受到自我强化与自我负强化行为要素的控制。通过对t1时期的技术能力和t时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和限定过程中动态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可以得到:CtCt1C2t1NtDt

(2)

由(2)式可知,原有的技术能力以二次式对现在的技术能力产生影响,从而赋予某些端点以特殊意义。在该端点之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在端点之后则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路径分析可知,在技术整合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新获取的技术能力是企业技术挖掘能力与技术学习能力的函数,并表现出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可将Nt表述为CES生产函数的形式:

Nt[(mMlL)]t(3)式中,为技术整合效率系数;M为技术挖掘能力;L为技术学习能力;m和l分别为M与L的集约程度;为替代参数。

将(3)式代入(2)式,则可以得到展开的技术能力演进系统模型:

CtCt1C2t1[(mMlL)]tDt(4)技术能力损失Dt往往是由于产业技术进步、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才流失或技术知识遗忘

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对其直接建模具有一定难度。根据Kiefer(1988)提出的存活或持续理论,一个演进系统直接以一个熵过程(Entropy Process)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事件的持续或者说相同事件的存活率,假设是不取决于它在0时期的状态和一个表示其在整个时期内变化特征的矢量,则一个标准的持续模型可采用以下形式:

L(t;D)L0(0)exp(D;b)(5)式中,L为t时期中存活数所决定的即期失败率;L0为0时期一个任意的一般性的潜在风险率;D为行为主体特征的向量;b为系数向量。

存活理论使得计算某一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时间成为可能。这些行为或事件在0时期的状态特征影响着其演进和行为主体的特征;以及所分析的行为的结构性决定因素,这些都与事件的时间分布有联系。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转型中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受到环境的经济拓扑学特征的影响,即任何时点上的技术能力都是t1时期的技术能力结构以及t时期内技术能力变动作用的结果,其中的技术能力断裂缺口(Gaps,G1,G2,G3)就是Nt与(Ct1C2t1)、Dt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果。对于转型企业而言,Ct1是既定的非可控变量因子,技术能力的再造应以提高Nt、减少Dt为切入点。据式Nt[(mMlL)]t可知,Nt的提高可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挖掘能力M、技术学习能力L以及技术整合效率的提高与强化;而减少Dt的措施则主要为减少知识遗忘和人才流失,亦即提高M。

三、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模式选择

以上分析表明,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主要包括原有技术能力的挖掘和再利用与基于新产业的技术学习两种基本模式。前者是指转型企业通过识别和挖掘对转型有益的在原产业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技术延伸、自主创新等方式,在新进入产业中再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这在跨度较小的产业转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技术学习则是指转型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创新和兼并收购等方式,从企业外部知识环境搜索和获取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技术轨道或重建技术轨道,实现技术资源的内部化。

为突破技术能力刚度的制约,实现技术能力的持续螺旋上升;缩短技术能力再造周期,降低再造的成本和风险,转型企业必须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培育模式,实现技术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由于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资源储备水平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于不同发展阶段,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战略的侧重点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为深入论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主导模式的选择,本文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和成本约束线之间的关系,建立技术能力培育模式选择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模式选择模型

图2以技术挖掘能力X为横坐标,以技术学习能力Y为纵坐标,Q1表示技术能力最弱的单元,Q2表示技术能力最强的单元,转型企业在图中的位置由其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挖掘能力所决定。图1中曲线A1、A2、A3分别表示三条等技术能力水平曲线。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与再造,就是沿着一定的演进路径,经过有所高于它的等技术水平曲线逐步向Q2逼近。转型企业究竟应沿着什么方向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下面以图2(b)说明。

首先作如下假设:(1)等技术能力曲线族A是X、Y的函数,可以表述为A(X,Y)R2,其中R是等技术能力曲线A上任一点到Q2的距离;(2)每个阶段转型企业要提高技术能力都需要一定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而对每个阶段而言用于提高技术能力水平的资源是有限的;(3)转型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时在X和Y方向是可以替代的;(4)转型企业每一个阶段,通过技术学习每提高一个单位技术能力所需投入资源PY,通过技术能力挖掘每提高一个单位技术能力需投入资源PX。

现设转型之初企业的技术能力处于图2(b)中的A1曲线上的a1。他要缩小与Q2的距离,首先必须到达曲线A2,然后到达A3,A4……。根据前面的假设,令转型企业用于提高技术能力的资源的总数量为C,a1点的坐标为(X1,Y1),我们可以写出转型企业的资源约束方程为:

PX(XX1)P Y(YY1)C(1)

设在上述约束条件下转型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的技术能力曲线方程为:

A2(X,Y)R2(2)

为求均衡点,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LA2(X,Y)R2CPX(XX1)PY(YY1)(3)

LA

2XXPX0

LA2

PY0(4)YYL

CPX(XX1)PY(YY1)0

由联立方程式(4)前两个方程的解可得

A2XPX

(5)

A2YPY

等技术能力曲线(2)式的斜率为

AXdY

2(6)dXA2Y故(4)式表明均衡点在资源约束线与等技术能力曲线A2的切点。不失一般性,设该切点为a2,则转型企业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从a1到达A2的最佳路径是a1a2。

根据以上分析,同理我们可以证明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水平从a2提高到A3的最佳路径,应该是从a2到新的资源约束线与A3的切点(设为图2(b)中的a3)。依此类推,可以得出转型企业

最佳技术能力发展路径应该是所用成本约束方程与相应等技术能力曲线的切点的连线,成为技术能力扩展曲线,如图3所示。

以上结论还表明,对于具有同样的资源约束C,PX较大的型企业(见图3成本约束线C1)

'

应比较倾向于通过增强技术学习能力Y来提高技术能力(见图4从a1到a2),PX较小的转型企

业(见图4成本约束线C2)应倾向于通过增强技术挖掘能力X来提高技术能力(见图4从a

1''到a2)。一般而言,当转型企业技术资源储备不足,提高单位技术挖掘能力所需要的费用越高,PX越大;反之,PX越小。因此转型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技术能力培育模式的侧重点也应

因其技术资源积累水平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

图3 技术能力扩展线

四、结论

图4成本约束线与模式选择

本文在产业变迁的背景下,以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为对象,对其技术能力的演进机理及培育模式选择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结论表明,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战略的侧重点因技术资源禀赋不同而不尽相同,并应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然而,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诸如技术整合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能力扩散机制,以及弱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的内在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领域。

参考文献

[1]Kim,L..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2]谢伟.追赶和价格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魏江,葛朝阳.组织技术能力增长轨迹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1,(2):69-75.[4]毛义华,陈劲.基于合作创新的企业技术能力培育[J].科研管理,2000,21(4):44-50.[5]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7):76-84.Development Path Choice for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during

High-correlative Industry Conversion

Wang De-lu1Zhang Mi-er2

(1.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School of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evolvement path of enterprise during

high-correlative

industry conversion, two cultivation models of primary technology mining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a background of industry conversion are put forward.We set up a model applying indistinctive curve to choose cultivation models.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enterprises’ stratagem emphase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reforger are disparate for their technology resource gift,and should be adjusted in different seedtime.Key words: high-correlative industry conversion;technological capability;path choice

第二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发展,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01-0012-03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如何转的问题。为此,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存在这种问题,都处于这种状况,光说不做,或多说少做。我们要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更何况,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模式和路径。?Y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要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一 “少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我国2400多所大学中的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其余的主要归省级政府管理,中央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为主,可以说,地方高校占了大学的绝大多数。而地方本科高校中大部分是1999年以后成立或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2000年至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6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5.6%。[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关注和讨论,是始自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黄淮学院举行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会议期间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同年,各相关教育团体组织、各相关高校几乎都举行了各种规模的关于转型发展的讨论,但是真正大力有效推进转型发展的高校并不多。其实,很多高校都确定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办学定位,但是一直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推进,甚至有些学校在10年前,或者更早就确立了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

很早就确立建设应用型大学目标的高校,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或令人满意的成绩,的确可惜。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对应用型认识不清楚,在国家政策没有明确前,不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一直在讨论怎样做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去行动;学校内部意见不统一,致使有措施也难以推进;不识人,用人不准,缺乏得力助手;不信任下属,不培养下属,事必躬亲,导致无足够时间和精力专注转型发展;魄力不够,一味求稳,只是等待上级文件推进;在管理学校时没有抓住转型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疲于应付学校日常事务;主要精力用在处理校内日常事务和各种关系,与社会接触少,与政府、企业合作交流更少;在文山会海中办学,缺乏调研,不了解社会需求;对于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有时为了协调关系不敢推动,缺乏管理智慧;主要领导威信不够,缺乏领导艺术,班子不够团结,没有形成大力推进转型发展的一致意见。

必须正视的问题是,现在有些高校不敢闯、不敢为天下先,有些想闯、敢闯,但又不知道往哪闯,有时还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多说少做,不行;光说不做,更不行。必须是少说多做。不应该出现提出了要建应用型大学而迟迟不采取有力措施去做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者思想观念保守。为此,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首先让领导解放思想,让广大师生转变观念。思想观念不转变,转型就无从谈起。然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一定会采取有力措施去转型,或者说,即便采取了措施但也不一定有成效,我们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多学”――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抓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走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道路

转型发展,对于很多地方院校来说都很迷茫。这主要是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应用型并不是一个新词,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在应用,而且办的还很成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对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的国家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而形成的。因此,各地方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有必要充分学习、借鉴德国等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国内有些高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已走在前列,待转型的高校也要积极地对这些高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这里的考察、学习、交流不能仅仅是主要领导,还要整个领导班子或所有决策者,以及实践者,只有相关人等都有所触动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大力走向应用型大学。

先进经验对于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高校转型发展也要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但有了先进经验还不够,还得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发展,还必须结合社会来发展自己。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它必须要满足社会需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点显得特别重要,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在高等教育界,取得的共识是,地方一般高校在学术研究上很难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要有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是比较适合的道路。建设应用型大学,强调的是应用、学以致用。应用主要是应用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办学必需坚持实事求是,紧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依据社会需求办学。各地有各地的社会需求,只要各地的高校以当地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自然有地方特色。

抓住关键环节:德育为先,能力为本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容易提高,而在未进入社会之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则可以先入为主。一旦进入社会后,受到各种价值观冲击,如果再进行道德教育,其效果必不如未接触社会之前好。另外,道德坚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持久的必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这里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效果比较好、让广大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培育。现在普遍采用的德育方式值得令人反思,要想真正达到德育的目标,我们尚需不断创新培育方式,进行多角度培育。能力提升则相对道德培养比较容易,能力作为一个人生存就业的保障,很多学生都愿意为此付出,但要做到卓越则同样需要付出刻苦努力。但无论是提高道德还是专业技能,都必须以增长知识为基础。作为应用型人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专业知识等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提高素质为前提,着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要以提升能力为根本,注重提高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其中要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他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印象最深刻,也最易接受。

三 “多做”――?W⒅鞫?,勇往直前

向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少说”“多学”之外,更要“多做”。而做还得注重方法,抓住关键。笔者认为,走应用型发展道路,理应从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方面:党政领导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

基于中国国情,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关键在人,在决策者,在党政主要领导。党政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积极专注,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不可能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成绩,更不用说建成应用型大学。光有决策者推动还不够,还需要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应该说,拥有一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才是最关键的。学生都是教师培养出来的。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皆优的教师可以培养出相应的优秀人才。然而,教师是关键,也是最大的阻力,因为改革、转型必然侵犯其利益。现在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在短时期建成还是比较困难的。理论和实践皆具皆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很难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在两方面都做得很突出,当然也不排除两方面做得都很优秀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现有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经验较少,甚至没有,一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也要相应地转变,这对于部分教师而言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要获得实践经验,也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而,为了推进转型发展,需要从用人单位聘请兼职教师,解决应用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制定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系和计划,加快教师培训的步伐,让教师尽快具有实践经验,例如可以让教师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去学习、交流、顶岗、挂职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职场也瞬息万变,一些培训过的教师终将再次脱离社会,因此可以考虑减少专职教师人数,压缩人力成本,多聘用社会贤达和企业精英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方面:着力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最终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高校要建设应用型大学,学生要具有应用实践能力,就必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依据产业链建立专业集群,及其相应的课程集群、课题集群、应用型的教学支撑体系。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生存之需。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因此,课程设置必须接地气,以应用型课程为主。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要格外注重课程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老师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启发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师徒制教学,让老师成为导师,让一个导师带若干个学生,手把手教,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校外各聘导师,分别为学生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兼顾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两条腿走路。

设置应用型课程,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因此,还要制定通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素质。通识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心灵上的问题,让学生内心强大,让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坚卓刚毅”、“胜不骄,败不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通识课程应主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以文史哲为主,兼有体育、外语等课程。另外,鉴于哲学与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考虑将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支配、引导着人的行为,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思维决定着行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哲学和数学的地位,把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而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没必要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可以作为一门一般性的课程,甚至可以考虑作为一门选修课,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外语几乎就用不到,很多人是一生都几乎用不到,这是目前最大的现实。如果仅在接受学历教育时学习外语,那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极大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彻底改革,使之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走应用型转型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加强科研。只不过此科研内容偏向实践应用,更加注重为社会服务,为此,转型高校应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科研是必需,是崛起之需,发展之要。高校科研可以与企业的研发部门协同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达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目的。

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深入合作,请合作单位优秀人士来为学生授课,学生到合作单位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双方协同育人。这里,政府的角色应该转变,不能成为纯粹管理者,甚至是命令发布者,而是提供服务者,提供政策者,要为高校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规范合作。高校同样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高校必须把握一点,即凡是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都要积极有为,不应为此设置诸多门槛,更不应高高在上,孤芳自赏。企业追求利益,在与企业合作时,必须让企业有利可图,努力做到双赢,如此方可持久,持久方能见效。高校还应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全方位做到协同育人。例如可以把过去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培训机构放置在大学里,大学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等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学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等资源,实现双赢。文化方面:着重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是学校的长久之需。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依赖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推动自身转型发展。同时,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转型发展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具有自己的校训、精神,但很多都形同虚设,如自办学以来,校训就换了好几个,精神也变了几个,而且有些校训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制定的政策、措施很多都没有考虑校训、精神、理念,有些甚至是与这些相悖。可见,这种公布的文化与实际的文化并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大学存在虚荣心、“讲面子”是很普遍的,而且已然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不正常文化氛围。这是一种不好的文化氛围,?@种氛围是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实,有校训、精神、理念不依,形同虚设,甚至相悖,这显然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转型高校要转型,首先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态度,继承和发扬“求实”、“求是”精神,崇尚实用。要运用求实、求是精神祛除与此相悖的文化。有校训而不秉承,甚至违反,让校训形同虚设,此时还不如不设。既然提出了,就应当贯彻执行。

学校转型发展,必须要与地方相结合,为了学校发展具有持久动力,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每所高校都处于一个地方,因此其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有地域性。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每所高校理应适应这种地方文化特色,并形成自身的校园特色文化。所谓特色是人无我有。有些高校因为有师范传统,后升本后成为综合大学,最终提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这是存在问题的。师范教育在全国有很多学校都有,甚至还办得更好,从严格意义讲,这并不能算特色,而应当是传统。将特色与传统混为一谈并不可取,传统并不一定就是特色。出现这种问题,就是没有认清“是”。当自以为“是”时,还搞一言堂,不虚心听取建议、集思广益,这种认识对学校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对于学校“人无我有”的真正特色却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以致于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确让人遗憾。因此,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实事求是、求实向上的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与国家意志一致的。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是势在必行。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高校必将重新洗牌,必将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可以大胆地预言,谁专注主动、谁求是创新,谁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参考文献

[1]贾国锋.新建本科院校的一面镜子――评《在服务地方

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价值[J].新华网,2014-4-24.

第三篇: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工业化新城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9年内,先后引进各类工商业项目90余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GDP规模从2003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17.25亿元,年均增幅为31.7%;税收从2003年的4800万增至2009年底的4.016亿元,年均增幅为42.4%;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3亿元),年均增幅约41.6%。2009年,园区自有企业税源已经从2003年的104.59万元增长到2.4亿元,园区企业自身纳税年均增幅保持在148%以上。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开发区产业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尤其是2009年引进的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基地以及近期新引进的哈皮时代、盛博科技、炬腾网络、宝德科技等软件产业,这些为开发区产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发展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2005年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2005-2009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开发与转型,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次产业开发向第三次产业开发过渡时期,即建设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形态。

(二)产业发展成效

1.规模工业总量大幅增长。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招商,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规模企业大幅增加。

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自2003年至2009年的6年间,园区税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税收总额从

4835万元增长到40160万元,年均增速达42.4%。

3.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截止到2009年,开发区已建成投入生产的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家;仅2009年完成专利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共有国内名牌1家、省名牌2家、市名牌1家;17家投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新项目。

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领域拓宽的趋势明显,从“

二、三”产业看,带有文化创意性质的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渐渐壮大,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5.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共引进的90余个建成、在建项目中:电子信息类企业20家;机械制造类企业24家;文化创意企业30余个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布局;生产服务类企业5家,其中,包括红太阳和明发两大物流基地;另外还有部分家具建材5家、食品类企业6家等。园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六年来,随着近年来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从开发区仅有的27.6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的范围看,园区虽然引进90余个工商业项目,但开发区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摆脱这样的困境,开发区瞄准未来,新引进了互联网软件产业园项目,但软件集群发展的效应发挥尚待时日。

二是企业创新尚未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目前,园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据统计,目前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企业只有14家,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由此必然导致园区企业承接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有企业自身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方面的原因,也有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和未形成完整的实施规划,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力度不大等方面的原因。

三是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开发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项目引进的同步需求。随着中电十四所、南京互联网软件园建成投产,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对园区综合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这种承载能

力日显局促,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开发区综合配套的需求日渐旺盛,开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驱动园区产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四是开发建设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平衡困难。开发区征地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区可支配财力的全部投入开发建设也是杯水车薪。加之开发区缺乏商业和房地产项目运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资金平衡渠道,全部投入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异军产业的突起,很难在短期实现自我平衡。

五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尚待挖掘。开发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二期正在拉开框架,已经签约近20个项目,园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3000亩。如果单纯依托土地的扩张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如何在开发区探索实践“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雨花开发区处两大新城区、两大产业带之间,滨临长江,座拥三桥,衔含秦淮新河,拥有约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是通往南京市区和苏南、皖南、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隘口,建成后的火车南站距开发区仅10公里,绕越高速在园区边缘与三桥对接,使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雨花开发区更具发展潜力。开发区正在抓紧建设龙藏大道北延工程、滨江大道雨花段工程,及其两座跨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全面拉开连接河西新城的通道,打造完成融入河西新城的总部金融经济圈两条通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河西新城的距离;作为60平方公里板桥新城的工业发展区域,如果能够和板桥新城莲花湖区域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联动开发,将进一步助推区域发展的实现开发区、板桥新城实现多赢。

2.产业基础优势正在迅速形成。在园区已有的优励国际、伟豪、翔实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在手的90个项目,囊括了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并发展为主导方向,呈3﹢X产业形态。开发区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仅2009年,开发区投产达效的制造业企业中就完成专利申请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目前园区共有国内名牌1家(桂雨鸭)、省名牌2家(三鸿、舒曼)、市名牌1家(伟豪);园区已有10多家企业与17个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

3.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集聚。软件企业集聚初露端倪,中电十四所、盛博科技、华瑞泰、阿里巴巴等

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落户雨花经济开发区,为雨花开发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是以SAAS企业为核心,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企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独立软件互联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推广及运用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SAAS产业园的开路先锋,已入驻ISV企业30多个,预计用5年不到的时间把SAAS产业园建设成为入园软件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年软件营收达20-3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有名、中国知名、江苏著名的软件产业链航母。

4.生态环境优势正在着力打造。园区大投入地进行园区绿化和景观改造提档升级,沿江沿河的1000亩湿地公园和板桥河景观等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度进行水系改造,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下一步重点推进三桥生态公园二期500亩工程建设,加快三期三桥连接线北侧6平方公里的原“绿色南京”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秦淮新河沿线的整治和绿化项目建设,加强园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推进三桥连接线以北区域1000余亩居住用地开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软件信息、总部经济类高端产业入驻。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一靠价值链升级带动,二靠现代服务业火车头拉动,三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推动,四靠以打造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促动。

1.求高求特,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瞄准产业高端。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开发区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形成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强化政策支撑,扶持特色产业。依托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突出对企业规模、效益、增速、技术创新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由行业知名企业为龙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格局。做优配套环境,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主动构建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在招商环节系统谋划项目关联度布局,提升项目集聚集约发展的配套优势,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后发优势。

2.创新创优,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全面支持政产学银金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吸纳并转化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完善企业孵化器的软环境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互联网软件产业园、企业科技转化

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营造鼓励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创优的政策体系。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培育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3.完善功能,创优科技支撑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和多家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合作的技术支撑体系、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和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渠道、政策扶持等服务方面的支持功能,加强在诸如信息提供、培训、咨询中介方面的服务,推动企业迅速做大转型。构筑技术人才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层级,大力在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位价值,承接产业梯度,抢抓2014年青奥会在河西举办的机会,迅速提升奥南板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4.招商选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不贪大求全,务求在高起点上做精做特。以“引高、引软、引才”为目标增强招商选资针对性。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来园区创业,增强开发区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影响力。构建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从园区可用产业用地面积有限的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包括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创新标准,通过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升级转型。

5.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转型合力。节约集约用地,让有限土地创造无限发展空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努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利用率,向空间要效益,通过产业升级、项目嫁接整合小空间创造更大效益。加强人才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园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引进服务,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到开发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扶助计划,努力为他们创造兴业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驱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增添不竭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创新产业高起点集聚。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软件、人才、文化、创意等各门类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加强政策配套的落实和支持,提高政策系统效应,促进招商项目在高起点集聚。

第四篇: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海涛 《光明日报》(2014年08月17日07 版)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竞技体育市场化和商业化不断发展,文化与技术、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体育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也日益紧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的新产业,是一种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体育产业新形式。随着人们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逐步加大,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特点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对知识、技能、创意交融渗透后表现出来的带有高经济值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创新型载体。创意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以创意理念为核心,以高智能化、高知识化为主要特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高智能化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特征。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是原创性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和发明的唯一,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的特定产物。在新产品的市场分析、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营销推广的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创意灵感贯穿始终。

强附加性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二特征。在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和科技的附加值比例应该明显高于普通的体育产品及服务,如体育产品的简单制作加工、机械化复制与超市化零售及普通体育赛事的举办都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内容,而形成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如体育赛事电视转播与冠名、知名体育品牌的销售策划案、品牌体育赛事的营销宣传推广等可归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

大融合性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三特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体育、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及市场的有机融合。比如广东省的一些知名运动鞋生产企业,生产出的运动鞋既舒适,功能又强,既能防水,又有显示跑步步数的液晶表,这就是体育用品与知识技术大融合下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体育创意产品。

大力发展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形象型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将体育文化和产品创意、创新技术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注入时尚因子,融入体育产品与服务,将产品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并借力发展国际市场,必将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营造创新文化的发展型产业。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知晓和模仿。要想始终领先于对手,必须不断创新。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正是营造创新文化的发展型产业。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的良好风尚,培育创新创业的社会土壤。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绿色型产业。伴随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长,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型产业,其发展有助于增强产业关联,重塑产业结构。从未来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及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力,可以起到推动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作用。体育文化创意产业

是具有衍射效应的朝阳型产业。中国老百姓对于体育的需求日益主动化和多样化,体育消费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消费内容,这将带动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资本、科技、文化力量的介入,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若干年间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确定发展重点,优化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初期,我们应避免高、大、全的发展模式,首先要确定发展重点,依次推进,根据区域特点和优势确定发展产业和门类,培养带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创意产品。根据产业门类再确定体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优化发展环境。除了高效的政府服务、公平的市场准入、完善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新氛围,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增强文化创造力,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匮乏,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在于多层次人才的培养。体育创意文化产业需要多学科人才,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加强与国外相关产业交流与合作,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现有技术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增强专业化的技术水平,以人才来推动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建设“创意”城市,形成品牌区域集聚式发展。跳出传统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局限,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开展“创意示范城区”建设,结合城市规划,采取产业特殊帮扶政策,逐步推进“创意”城市的建设工作。加快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中心,形成品牌区域的集聚式发展,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使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产业空间。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本文系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横向课题《企业员工体质健康测试系统设计》〚项目编号:SKHX2014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五篇:佛山液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

新材料-作业2

08化学(应用化学)2

宋国基 2008294214

佛山液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

一、佛山液晶产业的发展现状

1、佛山液晶技术的研发情况

佛山液晶显示技术研究起步于1971年,基本与世界同步, 但是七、八十年代由于 LCD 研究未能列入国家科研攻关项目,经费不足, 研究工作出现了低潮, 佛山因而受到影响,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是到了90年代,情况才有所改善,LCD相关机构发展到10多家,。这些中心和研究所现在开展的课题主要集中在 STN-LCD 生产相关技术, 以及部分 TFT-LCD 基础性课题。近年来上述机构相继建设一定规模 LCD 试验线, 因此他们的课题都更加注意大生产技术的研究,重视与 LCD 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提供人才技术支持等。

2、我国液晶产业的起步与发展

虽然佛山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基本上与世界同时起步,但是形成液晶显示产业则是在1980 年之后的事了,到目前为止, 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80 年, 电子部 774厂、科学院 713 厂,先后引进加工4 英寸基片玻璃的 LCD 生产线, 主要生产用于手表、计算器和一些仪表的液晶产品。目前这些生产线已无生产价值, 或停产或早已改造。

第二阶段: 1985 年至 1990 年,佛山天马、佛辉、电光电子等引进7英寸生产线, 目前大部分厂还在生产。第三阶段: 1989 年开始,引进 12、14、14(16)英寸TN-LCD 生产线, 如天马二期、康惠、信利一期, 晶蕾等, 这些线产量大,设备比较先进, 成品率高,效益比较好, 是目前主要的 TN-LCD 生产线。与此同时一批台、港、新加坡商人也纷纷在广东、福建设厂, 其中在佛山较大的有挺国、怡宝、华泰、钢达、新光、辉开等, 这些厂一般均以生产TN 低档产品为主。第四阶段: 1992年以后, 我国开始引进 14、14 或 12、14 英寸 STN-LCD 生产线,其中投资 1000~ 1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的设备,只适于生产点阵 TN 屏和中小尺寸 S TN 屏。

3、我国液晶 TFT-LCD 产业的崛起

为使佛山液晶产业提高产品与技术层次, 实现产业的高度化,佛山市电子集团于 1998年成套引进日本东芝TFT-LCD1 代生产线,掀开了液晶产业大发展新的一页。该工程于 1998年 9 月 28 日奠基, 1999 年 9月 28 日模块线先行建成投产, 1999 年 12 月 28 日阵列、制屏、模块生产线全线贯通,一次投片成功, 生产出华夏第一屏(10.4 英寸)。2003年 3 月 25 日通过了中、日双方技术和设备验收,可靠性达到日本东芝公司水平, 总成品率达 65%以上, 最后三个批次成品达 80%,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7月 1 日开始进行批量生产。现在, 生产线运作正常,成品率稳步提高, 正在逐步达产、达效,预计 2012 年可实现年产 36万片的规划目标。TFT-LCD1代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液晶产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标志着佛山的液晶产业在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它的建成投产, 填补了佛山TFT-LCD 生产的空白,将对中国液晶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我国液晶上游基础原材料产业的发展

经过10 多年的努力, 佛山LCD 工业所用的基础材料从无到有,已逐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其中液晶材料和导电玻璃国产化率比较高,其它材料的供应也将逐步转向国内。目前佛山生产的液晶材料除普通TN 型材料外,还有满足宽温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 TN 材料, 及部分STN型材料。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可达 70%以上, 但国外液晶大量流入造成降价压力。

20088 年佛山共有导电玻璃生产线约 20条, 引进与国产生产线各半,总的生产能力约 450 万片(以 14 #14 #标准计算)。但是需求每月大体上在 300万片左右。

5、我国液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产品技术档次偏低。佛山 LCD 产量占全国市场的 10%以上,但销售额不足 3%。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还只能生产 TN-LCD 产品。

(2)目前手机国产化格外引人关注, 但是新款式的手机要求 LCD 屏的线宽线间距总在 20m上下, 可目前国内除极少数企业外, 多数都做不到。

(3)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过小,产品单一, 简陋,在当前市场过度竞争条件下,不少企业长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难以求得发展。

(4)缺乏宏观调控,重复引进过多, 造成资金、技术力量分散, 谁也搞不好,既造成资本大量浪费, 更不能建设一些实力雄厚、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市场管理无序。这是造成竞争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间为争夺订单,竞相降价;目前某些地方出现的个体小作坊式的模块组装厂, 与大企业争夺市场等。

二、佛山液晶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

回顾佛山液晶产业发展走过的路,从 NT 到 S TN, 从 S TN 到 TFT, 基本上是一条以引进技术设备, 国内消耗吸收,相同厂家重复引进, 再引进实现技术产品升级的路子。由此导致佛山液晶产业长期低水平的引进模仿,被动跟踪国外技术进步。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液晶技术研发体系, 变被动式跟踪为主动式创新,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是当前液晶产业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所谓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创新战略可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三种基本类型。

所谓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 吸收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 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投入主要力量, 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的企业竞争, 以此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 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行为。

模仿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创新行为,但这种创新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因而具有不同于自主创新的一些特点。模仿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模仿创新的跟随性。模仿创新的重要特点在于最大程度地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吸收与继承率先者的成果。在技术方面, 模仿创新不做新技术的开拓探索者率先者,对市场需求信息不敏感等等, 致使模仿创新企业在起步阶段落后于率先创新者, 而不得不扮演追赶者的角色。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跟随和延迟是模仿创新企业为回避风险而故意发生或者造成的。模仿跟随也难免造成被动性,这是模仿创新战略的弱点。二是研究开发的针对性。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 而应属于一种渐进性创新行为。模仿创新并不照搬照抄率先者的技术,它同样需要投入足够的研究发展力量,从事其特有的研究开发活动。模仿创新的研究开发不仅仅包括对率先者技术的反求, 还包括对率先者技术的完善或进一步开发。从数量上看,模仿创新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并不一定低,如日本许多以模仿创新著称的著名企业每年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均占销售收入的 5%以上。与自主创新或合作创新不同的是: 模仿创新的R&D 投入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能够免费获得的公开技术或能够以合理价格引进购买到的技术不再重复开发,其 R &D活动主要偏重于破译无法获得的关键技术、技术秘密以及对产品的功能与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相比较而言,模仿创新的研究开发更偏重于工艺的研究开发。三是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模仿创新在资源投入方面,与率先创新有较大的区别。率先创新面临着艰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开发的任务, 必然要在创新链的前期(即研究开发阶段)和后期(即市场开发阶段)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 因此, 率先创新在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较为均衡。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集中资源进行强势投入, 率先创新甚至会牺牲在创新链中段的投入, 如美国的许多公司已将生产制造环节转包给国外企业,在本国只保留研究开发和销售部门。而由于模仿创新省去了新技术探索性开发的大量早期投入和新市场开发建设的大量风险投入, 因而能够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中游环节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即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向中间聚积。这是模仿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模仿创新的优势所在。应该说, 模仿创新战略是比较适合我国目前液晶产业的发展状况,不失为是快速发展取得后发优势的一种明智选择。

2、液晶产业模仿创新战略的实施

佛山液晶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和技术、人才的蓄积,完全有基础和能力实施模仿创新的技术战略。应该很好地总结国际、国内液晶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新的思路实现液晶产业的快速升级。

(1)要建立起液晶技术的研发体系,不断积累自有知识产权技术

佛山的液晶产业, 由于还处在TN、STN 阶段,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没有独立的研发队伍, 研发的任务主要由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而真正形成一定研发力量的机构在我国也仅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南京电子第 55 研究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几个单位。这几个研究机构由于科研经费等支撑条件的限制,尚无法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研发力量。建立起液晶技术的研发力量是当务之急,是佛山液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阶段,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近些年佛山在国家级和地方组织的液晶方面科研成果不少。但是, 这些科研上的突破,没有进入生产领域, 实现产业上的转化。目前,液晶产业基本上完全依赖引进技术,国内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由于缺少中试阶段的过渡,大多无法进入生产领域。

(3)要完善液晶产业的大生产技术,实现现代化、规模化生产

液晶产业,特别是 TFT-LCD 的生产采用的是大生产技术,大生产技术的关键是高度的自动化与生产系统及其相关条件、环境的协调组织。如TFT的生产设备即使完全相同,不同的生产厂家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其产品的成品率迥然不同, 其中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大生产技术的掌握与生产的管理组织。另外, 生产的外部环境如水、电、普气、特气等的供应已成为制约生产成品率等指标的关键。

(4)要系统组织上下游产业的相关配套,以产业链的方式协同发展

目前,佛山乃至我国发展液晶产业的一些关键性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进口,上

游原材料生产厂家还处于自发式的发展阶段, 缺乏系统的协调与组织,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液晶产业的发展。这种产业需要系统的协调组织,需要纳入国家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率先使用者,而是做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学习者;在市场方面, 模仿创新者也不独自开辟新的市场,而是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率先者所开辟的市场。模仿创新在这方面的特点与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具有鲜明的区别,模仿创新战略是不以率先而取胜的战略, 而是巧妙地利用跟随和延迟所带来的优势, 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一种战略。在某些情况下, 这种跟随和延迟是自然形成的, 如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落后于另外,从产业增值链上看, 液晶模块的生产效益是一定的, 其效益的大幅度增值在下游产品的开发上,只有把这一产业从上游到下游一体化地、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5)要大跨度地引进国外技术,实现产业层次的跨越式发展

佛山相继引进了 TN、STN 的生产技术, 第一代的TFT 生产技术也已引进。如何引进后续技术, 选择较多, 不同的技术机会成本也不尽相同。如现在TFT有第一到第四代技术,还有 P+ Si、反射式液晶技术等等。引进这些技术, 既要考虑到佛山的消化吸收能力, 又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替代, 还要考虑到价格、市场等诸多因素, 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按照目前液晶产业的水平和研发能力,应考虑尽量引进最前沿的高端技术, 应能实现跨越式的技术引进, 减少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6)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发展国内液晶产业,避免出现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

目前, 发展液晶产业, 特别是上TFT生产线已经成为国内产业界的热点,特别是一些大型 IT 企业技术发展选择的方向。国内显示行业已开始围绕液晶产业及其产品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使我国液晶产业分工协作, 有序发展,形成国家液晶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下载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