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在县第十一届三次党代会结束时的讲话
中共绥阳县委书记袁竞
(2009年12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县十一届第三次党代会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这次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激发了抢抓机遇促发展的坚定信心,凝聚了夯实基础求突破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团结一心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为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规划,加快绥阳在遵义中部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的重任。
为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年末岁首有关工作,全面完成好明年各项目标任务,借此机会,我讲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在传达学习本次代表大会精神,落实会议各项决策部署中参考:
一、统筹兼顾,盯住当前,扎实做好年末岁首各项工作
当前,正值年末岁首,再有三天就是元旦,再过一个半月春节就要来临,如何确保群众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抓实的一件大事。同时,在这段时间里,人代会、政协会要召开,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要安排,冬修冬造要落实,安全生产要加强,各类在建项目要推进,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一是要认真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超前准备。加强对冬季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准备。各镇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筹备春耕物资,做好对农用物资的调运统计;工商、公安、质监、物价、农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开展打假保春耕,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打造活动,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烤烟生产要在年前确保面积落实、烟土翻犁、集中育苗、有机肥堆制、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工作落实到位。冬春农田水利基
础设施在建工程要抓紧时间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完成建设,特别是一事一议项目必须按时推进,千方百计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动植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等工作要强化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要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各镇乡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调查摸底,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困难群众台账。对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关心照顾要落实到位;对农村“五保户”,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国企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要保证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对农民工工资,要加强监管,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对农村和城镇困难群众,要加强对救灾救济粮款的监管使用,确保低保资金、救灾救济粮款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认真组织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带着诚挚的感情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安全过冬,祥和过节,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县委采纳本次会议代表的意见建议,加大对农村特困党员的走访力度,请组织部和各乡镇共同做好方案,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
三是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大对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地质灾害、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不留死角。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以网吧为主的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必须启动零点断网措施,突出做好网吧治理。同时,要抓好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节日期间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在节前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切实解决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坚决防止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着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抓好社会治安整治。根据节日期间诈骗、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的特点,公安机关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打击活动,进一步加强治安巡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要提前安排好“两节”期间的工作。各镇乡党委、政府,宣传文化部门要认真筹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全县各族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六是要过好“廉关”。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年关过好“廉关”。在此,明确“三个严禁”。严禁用公款向领导干部拜年,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严禁用公款发放来经批准的奖金。对违反“三个严禁”的,一经发现一律按顶风违纪处理。各镇乡各部门必须按照要求将“三个严禁”要求落实到位。
二、着眼长远,不等不望,全面落实好各项决策部署
2010年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兜底”,这是全年工作的底线,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做好减法,确保不漏项、不欠账。但同时,更要按照大会明确的“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根本要求,穷尽能力、自我加压,在完成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特别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工作进度滞后的,更要认真分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想法设法抢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项指标任务。在此,希望大家认真对照会议有关要求,对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认真思考,把会议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会议明确的各项决策部署溶入到全年工作规划中,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
一是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实现党建工作有新提升。现在,关于2010年的各项工作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关键在广大干部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上做好示范、当好表率。要带头干,做率先垂范的模范;要领着干,做苦干实干的模范;要抓紧干,做只争朝夕的模范;要科学干,做改革创新的模范;要依法干,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抓落实的人”这一核心,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提高执行力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格局。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提高干部执行力,切实把会议明确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干部队伍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反腐倡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2010年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二是要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强县有新进展。能否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为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大建设大发展打好基础,我们还要坚持“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没有项目无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抢抓机遇,做好项目争取,抓实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对接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中央、省、市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三个重大机遇,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争取获得中央、省、市更大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在争取项目上,必须把握首先要进规划、进盘子,如果项目进不了规划,再争取实施将会十分困难。
因此,各级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超前规划、提早准备,尽快对“十二五”期间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改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努力实现有更多的项目挤进中央、省、市的规划盘子。同时,要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待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煤电化一体化工业基地,完成年产130万吨水泥厂子项目建设并投产,力争启动30万吨烧碱项目平场;加快煤矿建设步伐,确保实现煤炭税费4500万元以上;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全力抓好市级风华工业园区和蒲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投入不足、加快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举措,确保招商引资资金增长20%以上。
三是要着力加强道路网络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有新突破。以交通、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必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实抓好,尽快突破我县的发展瓶颈制约。交通重点加快遵绥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机场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抓好新站至黄杨至宽阔水旅游公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县城与高速公路连线的城市快速通道,启动县城东区大道、诗乡大道、解放北路北段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延伸建设,构建内外衔接的道路网络。水利要在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和建设现代水利上下大力气,加大争取力度,力争有更大突破。电力要力争开工建设500千伏遵义东变电站,建成风华、宽阔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设施,完成宽阔至枧坝、风华至蒲场35千伏输变线以及10千伏以下配电等重点工程。
四是要着力推动旅游深度开发,实现旅游发展有新成果。要充分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支持第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遵义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9〕14号)中将我县列入遵义旅游发展重点县所获得的“戴帽”支持政策,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协调。积极引导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进入深度开发,重点抓好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建设,启动宽阔水景区开发,完善温泉风情小镇配套功能和深度开发,推进龙桥、双门峡景区改造升级,启动星级宾馆建设,新建一定数量的有特色、上档次的乡村宾馆,完善景区景点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绥阳景区景点的可进入度,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同时,把以“四在农家”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抓好建设。
五是要着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民生工作有新提高。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以调整利益关系为核心,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形成公平、正义、均衡、和谐的民生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按照
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坚决查处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把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一件大事抓实抓好。坚持不懈地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在“十一五”期末县内全面消灭农村危房的目标;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执法、公共卫生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体系,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疫情预警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重要时期和重点人群食品卫生监管、重大活动卫生保障等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绥阳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确保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明显提高。全面落实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增强巡防力量,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加强信访调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拓宽司法救助工作范围,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不断扩大受援面。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强化事前监管、隐患排查、执法检查等有效措施,狠抓重大隐患、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影响恶劣的事故。建立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一年更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实现绥阳在遵义中部的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
“两节”将至,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提前向各位代表、同志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干部及其家属、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县各族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二篇:强化工作落实全面完成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工作落实全面完成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金华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强化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迎难而上,推进落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东阳、实现奋力追赶”的总体要求、“推进落实年”的工作基调和“抢抓机遇促发展、强化责任保稳定、双管齐下优环境、崇尚实干抓落实”的工作主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凝心聚力,化危为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健康。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比一季度回升2.4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分别列金华市第二和第一;外贸出口4.6亿美元,同比下降1.39%,降幅比金华市平均水平少9.6个百分点,位列金华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2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321元,同比增长7.6%。回顾上半年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增量、重提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及时组织召开经济工作专题会议,认真梳理整合经济激励政策,积极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企业帮扶行动计划和“春雨”企业减负行动。3月份后,工业经济出现企稳态势,增幅逐月回升。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同比下降2.7%,比一季度回升4.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5.3%,比一季度回升11.4个百分点。大力实施“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广厦、康恩贝、野风等8个项目已开工或签约,总投资达10多亿元。紧紧围绕工业技改、重点建设项目抓投入,强化督查协调,不断推动投资合理增长。上半年,37项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44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7亿元;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工业投资18.89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金华市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增幅位列金华市第三。大力推进木雕、竹编等传统产业发展,我市被命名为“中国木雕之都”,被授予“全球木雕产业合作基地”。建筑业省外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上半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分别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3.7亿元、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02%。着力抓好城区商贸发展和白云商贸园区建设。世贸城体制进一步理顺,国际建材装饰城成功开业,国际缝制机械市场、国际汽配城等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14.7%。不断推进影视旅游业发展,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入区企业新增34家,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上交税费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47%;完成《东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3.9万人次,占金华总旅游人次的近四分之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制订出台《东阳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继续抓好农业特色强镇强村创建和“强龙兴农”工程建设,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农业龙头企业、效益农业基地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5.2%;新增特色优势产业基地3500亩。抓住国家和省扩大投资、刺激经济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争取第一批、第二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共16个,资金6647万元;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和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5.8亿元,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量增加了17.4亿元;加强人才引进,在杭州举行百家规模企业招聘会,帮助企业引进人才1611人;盘活土地存量,清理闲置土地450亩左右,向上争取土地指标230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
2、抓提升、促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继续扎实开展 “三城同创”工作,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申报,“三城同创”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东门菜场投入使用,市广电中心动工建设,垃圾填埋场技改扩容、江滨北路、外国语学校、档案馆等工程稳步推进,白云、江北和城北工业新区道路建设以及供水、供电、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网格式”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推行。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制定出台《关于2009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年预算安排财政支农支出2.58亿元。上半年,全市启动全面整治村78个、单项整治村180个,完成整治建设项目856项;投资6000余万元,积极推进通畅平安公路建设、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和道路安保工程,启动东永高速建设前期工作,不断破解“四自”公路的历史遗留难题;基本解决4.09万人口的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7000多名。积极实施村企结对帮扶、“一村一策一单位”帮扶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成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促进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继续下力气做好城乡环保工作,积极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努力做好水环境、废气排放、噪音等治理工作。
3、抓民生、保稳定,和谐东阳建设扎实推进。突出富民优先,大力鼓励全面创业,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上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148家,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96人。高度重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新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1.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57.5万人,参合率90.5%,人均筹资额150元,比去年提高50元,门诊、住院报销比例较大幅度提升;第二期廉租住房开工建设,家电下乡全面启动;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高考成绩再创新高;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取得新进展;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完成率达100%,综合覆盖人口达99%;人口计生等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继续开办东阳文化大讲堂,新开设“百姓文化茶坊”和“市民文化大讲堂”,开通“东阳文化网”,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深化平安东阳建设,健全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及时排查、化解信访隐患。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开展以“整治治安乱点、整治歪风邪气、整治黑恶势力、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三治一优”活动,排查梳理案件56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4、抓学教、夯基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围绕“创业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提升效能实现奋力追赶”的实践载体,周密制定方案,突出实践特色,认真组织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继续坚持“论德才、讲实绩、重基层、凭公论”的用人导向,建立领导班子集体和干部个人“办事档案”,加大镇乡街道与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完善,干部工作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系列教育培训,建立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不断增强企业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全面实施下一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制度和镇乡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促进行政村融合,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各镇乡街道自报完成融合行政村109个。坚持不懈抓好机关服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责任,继续办好《行风热线》节目,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做好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工作。广泛深入开展以“弘扬提升东阳人文精神、凝心聚力实现奋力追赶”为主题的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大力弘扬富有东阳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凝聚力和区域竞争力。与此同时,大力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高度重视群团、统战、人民武装、老干部等工作,形成了团结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上级党委、政府对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任泽民,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副省长龚正,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昆忠等上级领导相继来我市视察调研指导工作,既充分肯定了我市工作,又对我市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委常委会作了认真的学习传达和研究部署。对于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扎实推进东阳的各项工作。
上半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四套班子和衷共济、团结协作,各级各部门积极履职、扎实工作,全市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市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产业层次偏低、发展方式粗放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主导产业总量不够大、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支撑作用不明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面临很大考验。二是城市发展的紧迫性和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相互并存,城市建设迫切需要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新农村建设任务比较繁重。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各类刑事案件仍然高发,信访总量居高不下,阻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构建和谐东阳带来了较大压力。四是机关服务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落实机制、监督机制、追究机制不够健全,“机关病”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机关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执行力不强,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速度不够快、效果不够好。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东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一定要全面正确判断当前形势,既充分估计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又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困难中蕴含的机遇,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克难奋进。
--正确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在衰退之中,外部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金融领域还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国际经济走势还不明朗,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从国内看,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对此,全市上下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在较长时期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更要提振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挑战和机遇并存,危机与转机同在。尽管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何时见底还未可知,但往往低潮期是我们抢抓机遇的最佳时期。在大家都面临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迎难而上、狠抓落实,打实基础、蓄足后劲,最大的困难期就会成为最好的赶超期。
--深入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积极变化。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较大挑战,规上产值、工业用电量、外贸出口等经济指标同比增幅下滑,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了较大压力。但我们要看到,困难是共同的,是全国上下共同面对的考验;更要看到,在全市上下科学应对、共同努力之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尽管与其他县市一样还处在下行状态,但下行势头已趋缓。工业企业基本面比较正常,增幅逐月回升,尤其是工业投入稳步增长;农业生产稳中趋优,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增长。同时,全市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员维稳责任得到较好落实,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信访秩序有所好转,社会治安的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发展共识进一步形成,干部精神状态不断向好,全市上下人心逐步得到凝聚,在外东阳人回乡投资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上级领导来东考察指导不断增多。应当看到,我市经济社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局面,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拉高标尺,自我加压,别人走一步、我们走二三步,扎扎实实走好当前这一挑战时期的关键几步。
--清醒认识推进落实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根据“推进落实年”的工作基调,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狠抓各项工作的部署、推进和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从全市工作情况看,重部署轻落实、重开局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工作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推进落实,镇乡之间、部门之间工作也很不平衡。特别是面对难题时,部分镇乡街道、机关部门闯劲不足、突破力度不大,等待观望,畏难怕事,不敢担当,不肯负责,影响了部分重点工程、难点工作的推进与开展,有的对全局工作还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要看到,落实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落实,再好的蓝图、再好的决策部署也只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当前,宏观形势尚不明朗,各地发展千帆竞发,要加快发展、实现奋力追赶,更需要在抓落实中比真功、比干劲、比成效。要进一步强调执行力、落实执行力,进一步强调敢于负责、敢于挑担,进一步强调责任到人、协调配合,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坚持既定重点不动摇,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下半年,总体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思路,进一步强化措施,继续狠抓落实。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在保稳促调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在保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确保增长。
深化企业帮扶行动。继续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企业帮扶行动计划和“三送”活动,尤其是对已经梳理出来的难题要千方百计予以化解,并根据企业运行情况和需要,强化服务,分类指导,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支持。积极为企业拓展市场搭建平台,加大对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巩固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加快国内营销网络建设。全面落实对企业的各类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及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中介机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加强金融服务支持,着力抓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落实,开展银企对接,用足用好企业应急互助资金,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导向作用,继续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省重点项目争取工作,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的扶持。进一步加快第二自来水厂、中心粮库、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横店临时起降点等44项重点建设项目和37项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实施进度,加大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实行全程跟踪,强化监控和督查,促进项目及时落地、尽早开工、早出效益。抓住省里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投入,千方百计拉动社会投资。继续大力抓好以“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该项工作开展,同时,盯紧看牢,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力争年内每个区域联络组至少有一个项目落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升级和六个块状经济培育发展三年计划纲要落实,不断细化纲要实施方案,推动规模企业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大自主创新的政策倾斜力度,建设和完善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引导企业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强节能减排和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发挥动力车组作用。着力发挥经济开发区主战场作用。城北工业新区要坚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招商引资”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加快项目落地步伐,尽早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加快江北高科技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东阳剧院建设、城中村改造、江滨北路续建、商贸项目、建筑业总部等重大工程建设,集聚人气,繁荣新城区;加快白云专业市场群培育,积极调整世贸城业态,推进世贸城配套设施以及国际缝制机械市场、国际采购中心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仓储、连锁超市、运输等商贸服务业发展。着力发挥中心镇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扩权强镇,用足用活有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横店电子产业园区、南马机械工业功能区、南马红木家具产业园、六怀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横店、巍山、南马、歌山4个中心镇的镇域经济。着力发挥其他镇乡的结点作用。立足各镇乡街道现有产业、生态资源、人文品牌等优势,加强扶持,深挖潜力,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浓、品牌响、环境优的镇乡街道,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2、继续在促进城乡统筹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城乡建设同步推进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中等城市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稳步实施、阳光操作、依法拆迁”的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确定在近期正式动员部署这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三城同创”,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城市环境整治工程、绿化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争取通过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以及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调研、省级示范文明城市金华市级调研。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为要求,协调推进新老城区设施完善、项目填充和环境优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网络向社区延伸,尽快形成“上下衔接、调控有力”的城管机制,逐步实现突击性管理向经常性长效管理转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以农业主导产业为依托,进一步修改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意见,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平台,成立来料加工行业协会,制定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将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户增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措施,年内力争低收入农户减少20%以上。继续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建设,抓好村庄整治、农民饮用水、强塘固房、清水河道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综合环境。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健身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继续在重民生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尽力而为,倡导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于民,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度,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就业援助,帮助各类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认真贯彻《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居民医保、被征地农民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障,完善养老、失业、女工生育、工伤、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第二期廉租住房建设,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积极开展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数字卫生信息化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农村文化阵地以及广电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东阳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扎实做好对口支援青川县观音店乡灾后重建工作。
着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强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等创建活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继续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扎实做好东阳江流域环境治理,不断巩固南江流域整治成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对重点用能、排污企业的监控管理,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重点在医药化工行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进企业节能增效。
4、继续在保稳定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平安东阳建设。珍惜和维护好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市(县)”的荣誉,始终坚持稳定工作不放松,将社会稳定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考虑,同步落实,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人大、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适时研究部署全民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全面深化全员维稳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定期分析维稳和信访形势,建立健全维稳和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安定因素。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包案等制度,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促进信访案件的有效化解。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不断夯实平安创建的基层基础。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三治一优”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对黑恶势力、突出违法案件、重点违法人员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上半年排查梳理出来的突出治安问题,要重点进行挂牌整治和督办。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科技强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抓好交通、火灾消防、企业矿山、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三合一”场所的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继续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决定》,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创新机制为根本途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体制障碍,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一是深化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机制建设。按照省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结合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我市市域总体规划、工业经济“六六”计划,着力推进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企业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深化要素资源市场配置等方面改革创新,推进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及农村住房建设、土地集约利用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着力推进我市土地管理体制机制、违法用地处理、农村住房改造、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的规范、合理、有序利用。三是进一步理顺农村综合改革后镇乡街道运行机制。针对目前镇乡街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化镇乡街道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镇乡街道运行机制,提升镇乡街道抓镇促村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我市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五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力、打造“五事”干部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和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六是深化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利用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要素、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构筑文化产业大发展格局,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从思想入手,创新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以及宣传渠道和手段,构建促进思想大解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引导机制。二是坚持市场经济理念、理性发展理念和动态规划理念,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执行监督,构建以高起点规划推进高水平发展的规划引领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杠杆”作用,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及配套激励政策,优化政策执行环境,构建健全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激励机制。四是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和生态建设保护机制,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构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要素保障机制。五是创新考核制度,研究完善考核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权重,更加突出民生、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工作评价机制。六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理顺行政运行体制,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保证机制。
6、继续在深化抓人促事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干部队伍是决定因素。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有效的举措,继续深化抓人促事,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在学习实践中增强凝聚力。继续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集中精力查找和破解影响、制约我市科学发展、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扎实开展镇乡街道、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和基层站所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确保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力宣传建国60周年来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术研讨会、大型文艺汇演等形式,唱响爱国主义旋律。深入开展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认真做好东阳人文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弘扬推广等工作,不断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使新时期东阳人文精神成为引领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夯实基础中提升战斗力。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抓紧抓实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确保行政村(居)规划、资产、资源融合,真正实现并村并心。深化村级班子创业承诺制度,紧紧抓住届中之年的关键时机,以出成效为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村级班子创业承诺动态管理机制,有效推进创业承诺项目落实。大力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以开展农村基层“三'十佳'”评选活动为抓手,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的农村工作典型。认真落实省委有关要求,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报酬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依法按章选拔进镇乡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推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采用合并、联合组建、挂靠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在狠抓落实中提高执行力。以“五事”干部队伍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抓人促事工作。坚持实绩论英雄,对顾全大局、敢于负责的干部真情关怀,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真正重视,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干部真心爱护,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能力,以重要职能部门、审批服务窗口和基层站所效能再提升为重点,以各镇乡街道、市机关各部门圆满完成下半年工作任务为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各项工作之认真,务各项事业之实绩,以敢抓敢管、敢作敢当的作风,树立新形象,争创新业绩。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继续推进不同层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干部交流,统筹抓好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的干部人才队伍。
在干净干事上保持公信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视巡查和行政问责。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继续办好《行风热线》节目,深入治理教育和涉企乱收费,认真开展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清理活动,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充分运用“万人百企评机关”、涉企科室评议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议等三项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工作的评判力、影响力。积极探索办案的新方式、新方法,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振奋精神、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夺取全年工作的新胜利,为我市加快发展、实现奋力追赶不断夯实基础!
(摘自东阳网 2009年7月21日)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1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1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1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14年4月2日
第四篇: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定稿]
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县情
**地处**,北邻**,南接**,西毗**,东连**,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实有耕地***万亩,辖**个乡镇,***个行政村。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截止8月份,实现地方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夏粮总产*.*亿斤,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目前,全县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二、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为上、改革为先、正气为本,抢抓全省*号工程盐化项目落户我县的重大机遇,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快速起跳,努力打好“十一五”开局攻坚战。
(一)抢抓发展机遇,重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
按照发展现代县域经济的理念,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外向化、民营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二、四、五”发展战略,即突出发展**和**两大经济圈,加快建设**工业、**化工、**盐化、三和石膏四大工业园区,全力打造重化工、盐化工、石膏、粮油、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围绕这一思路,在“十一五”开局之初,精心组织了以盐化项目、工业园区、政务新区三大战役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为重点的十多项重大工程建设。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三大战役的****多户、近万亩土地的征地拆迁任务,迅速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全面实施了城区合蚌路、定滁路、南环路等出口道路的改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持东向发展,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岗双责”不动摇;坚持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坚持一月一调度、一督查、一通报,紧张快干,紧抓不放,紧逼加压,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努力,投资***亿元的煤盐一体化项目、投资*亿多元的安徽**、**盐化两个**万吨制盐工程等一批项目入驻**。截止8月底,共引进新建、续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是去年同期的*倍,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个。
(三)加快园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全力打造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按照建设四区的目标,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近亿元,完成了园区一期、二期主干道路和路网管线铺设工程,种植了道路两侧的观赏树木和草坪,安装了路灯,实现了“六通一平”。在规模扩张上,全面开展园区的二期扩征工作,共扩征土地****亩,使园区规模达到近*平方公里。对被征地农户实行“四统一”安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拆迁、统一建房,为被征地农民全部按政策办理了农转非、低保、农保,启动建设了安置房,确保了园区扩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园区管理上,设立了园区管委会,下设综合办、治安办、建设局、财政局、国土分局、招商局等“两室四局”,建立了入园企业管理制度,构建了园区服务体系,努力为客商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积极规划****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加快整合**盐化、三和石膏园区,逐步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四大增长板块。
(四)坚持城乡统筹,突出示范引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眼全县整体布局,按照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三级体系,精心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分别编制了城镇体系规划、中心镇规划、中心村规划,城乡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深入开展“四清四改”活动,粉刷了墙壁,修建了村组道路,改造了自然村庄,规划了农民新村,建设了一批集中供水、供电、就医、计生服务等群众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有力地改善了试点村的公共设施。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和谐家庭、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全面优化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激活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
第一,精心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我们把**的建设与发展放在龙头位置,以城市的标准修编了**总体规划,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
第五篇: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温州的经济运行出现了小幅波动,有效控制了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地方生产总值增长水平达到9.5%,经济总量达到3350.8亿元,首次跻身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城市行列,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得以确立。2011年市委提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和“1650”大都市城市网络格局,解决了温州城市定位和大都市布局的关键问题,可以说解决了温州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大都市发展战略定位的确定预示着温州进入了以城市化带动的新一轮发展时期。
(二)经济增长进入了以投资和消费带动的双轮驱动的阶段。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1.5亿元,同比增长89.2%,投资率达到52%,比上年增加825亿元,增幅首次位居全省首位,全年新增投资量超过“十一五”期间的累计总增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消费受物价上涨的影响略有放缓,但增长趋势不变;外需增幅回落。从美欧目前的经济形势看,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在温州“十二五”规划的扩张性投资战略带动下,“十二五”期间,温州的经济增长动力将转向依靠投资和消费的双轮驱动,随着温州大都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投资需求会呈现下降趋势,带动效应将逐渐降低,更长期的经济增长将转向依靠消费和创新推动,所以要保证温州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环境,加大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和科技投入。
(三)城乡统筹成为温州新的发展主题。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农房集聚为切入点的具有温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是一场涉及户籍、土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必将形成新的城乡关系。
(四)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截止2011年11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13.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2.5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9.9万人,参保率已达到90%以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4.1万人、87.8万人和68.6万人。全市应参合农民524.50万,实际参合农民519.37万,参合率达到99.02%。新农合全市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73元,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275.45元,分别比上年提高85.5%和96%。先后出台了《温州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和《温州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联席会议制度》。
二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在当前扩张性投资带动战略的引领下,受银行信贷增长制约,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保障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民间信用危机和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延续致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民间借贷危机严重损害了温州的商业信用,危机以后,一些外地供货商减少对温州企业的货款拖欠额度,进货商减少对温州企业的预付款额度,企业周转资金骤减。信用危机降低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之间的信任度,影响企业的正常融资行为,借贷危机发生后,为规避风险,民间资金不断压缩借贷规模,并开始向债务人或融资中介抽资。房地产价格和交易低迷直接导致房屋变现能力差和房产抵押物缩水风险,上述因素都将降低企业资金周转能力,极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三)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发展的多项指标位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浙江省发改委和统计局发布的2007-2010年全省11个地市社会发展水平评估的结果看,温州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位列全省倒数第三,在人口发展、生活质量、公共服务、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五项总指数中,除社会稳定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指数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生态环境指数位列全省末位。
(四)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攀比、炫耀性消费、过度投机等不良社会心态蔓延,已经成为温州社会的集体焦虑。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扭曲、行为失范和诚信缺失问题,而社会诚信缺失和不计风险的逐利行为正是金融**爆发的社会因素。矫正不良社会心态不仅仅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更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建立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相匹配的投资策略。改变当前以银行为主的狭窄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化融资的能力,拓宽投融资平台的资金融通渠道。一是由投资主体独立自主地进行筹资活动,包括扩股、贷款、发债,舍得让民间资金进入一些前景良好的项目。二是基础建设工程和社会保障工程。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需要进行融资,防止过度融资,平衡投资资金需求与资金的期限和规模结构,注重项目的投资效益与偿债能力,控制债务风险。
(二)政府应增强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短期来看,需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信贷资源和特殊信贷政策;成立财政划拨的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对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或资产整合;综合运用国土、规划、税收等行政手段,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长期来看,应加强产业引导和扶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重创了民间信用体系,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亚于釜底抽薪。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将有助于加快温州民间信用的重建,并由熟人经济向现代契约经济过渡。
(三)促进资源的城乡均等配置,振兴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生共荣。巨大的城乡差别是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二元体制留下的现实后果,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农村则日渐衰败,温州是城乡发展“两极化”问题突出的典型。“十二五”期间,温州应抓住作为国家新一轮农村产
权制度改革试验区3年的试验期限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激活农村内生发展资源,促进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共生共荣。
(四)充分利用温州人经济发展温州。“十二五”期间,温州要达到年均50%的投资率,不仅要靠内源性资源的投入,还要积极利用温州人经济来发展温州。据统计目前有230万温商遍布海内外,是温州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最为宝贵和独特的资源,海内外温州商人不仅拥有巨大的经济资源,还掌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广大的产品销售渠道。当前正值国际经济转入低谷时期,而国内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温州要充分利用温商这个宝贵资源,积极抓住这个机会,主动联络海内外温商,积极构建发展项目与资金、人才、技术的对接平台,抓住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机使更多的在外温商参与到温州新一轮发展中来,海内外温商同时也要抓住“十二五”期间温州的发展机会回乡投资兴业,内外合力使温州的资源在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把社会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未来推动温州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温州已经难以为继,政府急需转变发展思路。要破除那种认为加大社会建设投入是经济发展包袱的误区,把社会建设提升到城市重大战略发展层面。杭州、宁波的经验已经表明,政府致力于社会发展不仅保障了民生,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收入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持续大幅增长。
(六)提炼新的温州精神。温州是一个极具地域文化性格的城市,瓯越先民很早就通过海洋从事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在与大海的风浪搏击中砥砺出温州人坚韧的品质。受瓯越文化和永嘉学派的影响,自宋代以来就主张“义利并重”、“工商兼本”的功利文化。外界对温州人的印象也主要是会赚钱、投机以及精明。新的时代温州人给外界的印象需要提升,需要提炼新的温州精神。温州精神不仅要提炼保留温州地域文化中所积淀的最优秀的品格,比如诚信、坚韧、拼搏,更需要体现温州人具有世界眼光和人文关切的追求,比如友爱、包容、大
气、创新等等。提炼温州精神,不仅可以使城市精神成为温州人和新温州人共同认同的行为指南,也有助于不同群体间的相互融合尊重,对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