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5篇)

时间:2019-05-13 22:2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一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东平辖14个乡镇,708个村居,78万人,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境内山区、平原、湖洼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西部的东平湖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

东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地矿资源丰富。历史上曾为国、郡、路、府、州,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的故里,也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的故乡。境内文物古迹343处、旅游景观270余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明代水利工程戴村坝、国家森林公园腊山等景点。现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1亿吨、优质煤储量4.7亿吨、优质水泥石灰岩储量330亿吨。

近几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今年的工作打算。东平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工业企业少、底子薄,三产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2003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县。针对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研究,找差距、查根源、理思路,提出了“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重点抓项目、关键抓落实”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经济强县”

奋斗目标。在全局把握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商旅活县、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工业经济、新农村建设、旅游经济、商贸流通、城市建设五大工作重点,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9元,分别是2002年的2.5倍、3.8倍、3.1倍(同口径)、2.4倍、1.6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28:38:34调整到17:57:26。

(一)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一是推进企业改制。通过股份制改造、整体出让、破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对瑞星集团、东岳橡胶、麻纺总厂等16家县属企业实施了改制,盘活闲置资产3.2亿元,保全了职工利益,所有改制企业实现了扩产扩规、增量增效。瑞星集团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税金4100万元,分别是改制前的3.1倍、2.7倍。二是强化招商引资。通过资源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引进了九鑫集

团、九州钢业、兆宇钢业、中顺纸业、鲜八里食品、洽洽集团、香港中电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县工业园中心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三是开发地矿资源。建设了金牛、宏达、建龙、百成4家铁矿企业,实现了地矿资源开发的新突破。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5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178家、23家、23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57.3%提高到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1.7%提高到34.3%。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业经济做出了规模、实力和后劲,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坚持点上抓示范、面上抓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54.6万亩,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7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25家;林果、水产、畜牧各业快速发展;接山乡规划建设了1.2万亩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突出项目建设。2003年以来,镇村新上项目924个,总投资68.7亿元,培植了财源税源,优化了

财源结构,乡镇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32%提高到71.9%,市级专业镇发展到7个、专业村156个。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5.6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2亿元,2007年被评为全省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东平港务”被评为省首批驰名劳务品牌。四是抓好容貌整治。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切入点,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和改水、改圈、改厕、改灶、沼气池建设工程,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率先抓好了20个市级、50个县级示范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三)三产服务业蓬勃兴起。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路子,着力培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进香港梁氏集团开发建设东平湖聚义岛和梁山泊山寨水寨项目,举办了两届水浒文化旅游节,《走遍中国东平专辑》在中央四台播出,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入选“齐鲁文化新十景”。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亿元。同时,对23家县属商贸流通企业实施了改革改制,开发建设了金汇商业街、东平商城等商贸龙头项目,把商贸服务业推向新起点。

(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围绕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招

商建城、以商兴城,加快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修订完善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建设了杭州花园、银山小区、市民广场、平湖广场等一批精品工程,实施了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人口由7万人发展到11万人。

(五)和谐共建取得新成效。坚持每年办好一批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县行政村通公路率100%,通自来水率93.2%,通有线电视率52%,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98.97%;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了县内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统一标准发放,2007年人均工资1411元,比2002年增加820元。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创建活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东平镇李范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投资2.1亿元建设了明湖中学、佛山中学、高级中学科技楼、第三实验小学;实施了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病房楼、县一院门诊楼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造;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科技富民专项行动试点县和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获得全市一等奖,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改造新建乡镇敬老院14所,被评为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县。平安东平建设扎实推进,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建立了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试点办推广。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完成了县、乡、村各级换届工作。开展了“三级联创”、“双强”农村支部书记、乡土人才队伍培养和评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于寺村、前郑海村党支部、县交通局党委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第二篇:赵全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赵全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尊敬的张区长及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赵全营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把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赵全营镇位于全区西北部。镇域面积64平方公里,2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4万,流动人口2500人。今年1—10月份,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6760元,同比增长6.5%;完成税收3051万元,其中地方税收7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3%和52%。预计全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同比增长

7.2%;实现税收3500万元,同比增长36%;地方税收完成850万元,同比增长32%。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赵全营镇党委、政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推动了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调整发展思路,狠抓工业发展

过去赵全营镇一直是一个农业大镇,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从2002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对全镇的历史、现状以及资源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全镇发展战略,确定了“围绕绿色国际港,打造全营新形象,创建文明富裕镇”的奋斗目标,全镇上下围绕发展工业经济做文章。经过充分论证,积极克服财政资金不足的困难,启动建设了“兆丰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到目前,“兆丰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已经突破1亿元,达到了“七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化厂房3.2万㎡。冶金正源、华威家俱、人教出版社综合项目、化工出版社印刷厂等23家企业相继签约,协议投资20亿元,已有8家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8.5亿元。“兆丰产业基地” 1

1—10月份完成税收14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

2003年“兆丰产业基地”被区政府命名为“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C区”。在顺义“十一五”规划中,把“赵全营镇作为空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备用地和航空配件企业的承接地”,规划为赵全营镇做出了更好的发展定位。

发展思路的调整,使全镇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也更加活跃。全镇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机械制造、包装印刷、食品加工、家具制作等几大支柱产业。全镇实现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50万元以上企业16家;在25个村中,有16个村税收突破了10万元,有3个村税收超过50万元,彻底消灭了无税收村。

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

在狠抓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丝毫不放松对农业的投入。充分争取政策支持,先后对解放等17个村的3.3万亩土地实施了农业开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的基础设施,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收益创造了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养殖业发展的科技含量,1—10月份,全镇销售商品猪18.1万头,种猪2.5万头,肉鸡400万只。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目前全镇已有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15家,促进了农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了先正达种苗、荷兰安莎种子有限公司、大北农种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了全镇农业的发展质量。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全镇确权土地40059亩,人均确权土地1.61亩,人均未确权土地0.53亩。坚持不懈地狠抓农业发展,使我镇于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康贝尔食品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马大姐”糖果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三、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优化全镇的发展环境

全镇环境建设从清理乱堆乱放实现净化开始,到逐步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厕所的无害化。全镇几年硬化道路88万平方米,今年解放、稷山营等10个环境整治型村庄硬化道路19万平方米,现有18个村道路、街巷基本实现了硬化。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实现见缝插绿、合理布局,提高了全镇的环境水平。25个村,村村都在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全镇有7200户农民用上了水冲式厕所,改厕率达90%以上。投资83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污水600吨。为推进垃圾规范化管理,在25个村建设25座垃圾房,一座垃圾中转站。全镇不断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使我镇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镇”、“北京市卫生镇”、“北京市农村改厕先进镇”。今年创建“北京市环境优美镇”工作通过了市有关部门验收。北郎中、东降营等村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生态村”;大官庄等4个村被评为“首都文明村”;联庄等16个村被评为“北京市卫生村”。北郎中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目前,全镇现有农业人口19666人,劳动年龄内人口10911人,农村劳动力9918人,实现就业9675人,其中一产劳动力226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8%;二产劳动力4234人,占总数的42.6%;三产劳动力3172人,占总数的31.9%。近几年,全镇各级组织不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镇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农民学习第一门技术全部免费,学习第二门技术补贴50%—60%费用。全镇已有2927人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为促进就业工作,镇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积极为农民就业服务,全镇逐步建立起了“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创造岗位增加就业、强化培训选择就业、完善制度保障就业”的工作机制。今年已完成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1000人,有50户养殖户转移到第二产业创办加工企业,解决就业300人。全镇今年完成等级培训500人,非等级培训510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通过开展主题教

育活动等形式,加大对农民教育力度,促进农民就业观、致富观、民主观和法制观的转变。今年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全镇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7%,提高了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民兵预备役、交通、安全生产等工作进展顺利。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对育龄群众的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和“顺义区计划生育工作红旗镇”。

五、创新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市、区的具体要求,我们确定了“一个提高、二个加强、三个先行、四个集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格局。一个提高是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二个加强是加强镇村班子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先行是镇域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先行,营造良好环境干群思想发动先行,实现增收致富农民技能培训先行;四个集中是突出工业建设向兆丰产业基地(空港C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园区化集中,农民就业向非农产业集中,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抓紧做好规划调整工作,并结合各村发展实际,在3—5个条件较好的村,试点建设6个村民服务中心,包括村民科技培训中心、村民就业服务中心、文体活动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购物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突出发展生产、富裕百姓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原则;基础设施投入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原则;因村制宜,和谐推进原则”,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分类指导力度,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农村发展的动力来自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全镇44个基层党支部有党员1476名,党员的平均年龄为48.7岁。通过几年的实践,全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得到了充分展现,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在刚刚闭幕的镇“两代会”上,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全镇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全镇“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富裕全营人民生活;围绕绿色国际港,争创文明生态镇;以创新促能力提高,同心争创五好党委”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目标。到201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要达到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要突破1万元;全镇税收年均增长24%,要达到1亿元;地方税收年均增长15%,要达到1600万元。从而使全镇经济、社会、党建发展实现“六个显著提升”,即“发展经济、突出增加二三产业总量、镇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优化发展环境、聚集生产要素能力显著提升;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各级组织执政能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全镇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我们确定了七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科学规划镇域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夯实社会进步基础;3.突出抓好农民就业,促进全镇稳定发展;4.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人的素质;5.围绕凝聚群众共同奋斗,切实提高执政能力;6.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大力推进政治文明;7.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镇良好的发展态势,积极发挥“重点镇”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全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张区长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共顺义区赵全营镇委员会顺义区赵全营镇人民政府二○○六年十二月二日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1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1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1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14年4月2日

第四篇:全旗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汇报材料

全旗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汇报材料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

一、前旗电力基本情况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负责我旗土贵镇、平地泉镇、乌拉哈乡、巴音镇部分、黄旗海镇部分及丰镇市红砂坝镇共331个自然村及347家单位、企业的供用电管理工作。公司现拥有35KV变电站两座(平地泉变电站和乌拉哈变电站),主变4台/1.75万KVA,35KV输电线路两条32.9KM,10KV配电线路35条/689.05KM,配电变压器864台/12.9375万KVA,农村低压线路792.848KM,现有电力用户34382户。其中,农业灌溉变压器90台/6130KVA,机电井444眼,农业灌溉面积87490亩。

另外,我旗境内有平地泉22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台/30万KVA。110KV变电站3座,分别为土贵110KV变电站,主变2台/12.6万KVA;新风110KV变电站,主变2台/12.6万KVA;玫瑰营110KV变电站,主变1台/4万KVA。上述4座变电站属乌兰察布电业局管理。

公司现在册职工165人,劳务派遣农电工60人,离退休人员31人。2008年供电量达到1.15亿千瓦时,售电量完成1.04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占13.85%,非居民用电占3.42%,工业用电占75.71%,农业灌溉生产用电占5.02%,商业用电占2.00%),综合线损率9.61%。全年上缴国家税费315万元,实现利润11.44万元。公司设有7个职能部门(企业管理部、计划经

营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营销策划部、综合事务部、网改办),11个生产单位(6个供电所、客户服务中心、用电稽查队、输变电管理所、供应公司及多经公司)。公司现拥有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一流旗(县)供电企业”荣誉称号,多次被乌兰察布电业局及旗委、政府表彰,连续六年获得当地行风测评第一名,2008年又获得行风免评资格。

二、已批准2009年开工建设的项目

(一)县调自动化,投资250万元。

(二)信息自动化,投资190万元。

(三)工业园区新建10KV线路26KM,投资228.5万元。

(四)固尔班10KV线路切改工程,投资22万元。

(五)乌拉哈新建10KV线路10KM,投资76.6万元。

(六)平地泉35KV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投资527万元。

(七)平地泉新建10 KV工业线路5.4KM,投资124.3万元。

以上投资共计1418.4万元。

三、“十一五”后两年规划建设的电网投资项目 按照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内蒙古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前旗电网实际现状,为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公司对我旗电力建设规划如下:

(一)2009年争取的电网投资项目

1、新建35KV黄旗海输变电工程,线路长13KM,主变2台/1.26万KVA,投资990万元。

2、新建110KV工业园区变电站至35KV平地泉变Ⅱ回35KV输电线路,线路长17KM,投资340万元。

3、新建35KV固尔班输变电工程, 线路长35KM,主变1台/6300KVA,投资1430万元。

4、新建旗党政大楼及周边电缆和厢变工程,计划新建10KV电缆2.5KM,投资200万元。安装厢变11台/2255KVA,投资226万元。

5、农村牧区10KV及低压改造覆盖面达100%,2009年第一批投资193.44万元,2009年第二批投资830.67万元。

6、新建土镇10KV开闭站,解决镇内用户的双电源供电,投资200万元。

7、其它项目投资1887.21万元。以上投资共计6297.32万元。

(二)2010年争取的电网投资项目

1、新建110KV新风变至35KV乌拉哈变Ⅱ回35KV输电线路,全长15KM,投资300万元。

2、新建35KV红旗输变电工程, 线路长15KM,主变1台/8000KVA,投资1030万元。

3、新建110KV新风变至35KV黄旗海变Ⅱ回35KV输电线路,全长15KM,投资300万元。

4、新建110KV新风变至35KV红旗变Ⅱ回35KV输电线路,全长25KM,投资500万元。

5、平地泉、乌拉哈35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站建设,投资

60万元。

6、农村牧区10KV及低压改造覆盖面达100%,2010年第一批投资791.92万元,2010年第二批投资671.71万元。

7、农电信息化按国家电网公司SG186标准建成,实现农电一体化管理,投资628.36万元。

8、其它项目投资209.3万元。以上投资共计4491.29万元。

“十一五”后两年我旗电网建设与改造总计规划投资 1.08亿元(项目表和规划图附后)。

四、我旗现执行的电价标准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内发价字[2008]1211号)文件,批准我旗执行的电价标准为:

土贵镇:居民生活0.471元/kwh,非居民生活0.575元/kwh,商业0.804元/kwh,非普工业0.569元/kwh,农业生产0.374元/kwh。

农村地区:居民生活0.612元/kwh,非居民生活0.759元/kwh,商业0.932元/kwh,非普工业0.781元/kwh,农业生产0.594元/kwh,农业灌溉0.383元/kwh。

另外,大宗工业电价为0.423元/kwh,基本电费为19元/kwh。

五、电力公司2009年工作安排

(一)安全生产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切实提高输配电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春秋季安全大检修质

量。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强10KV专线用户管理,减少跳闸次数,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安全可靠供电。全面落实安全性评价整改工作,开展“两清理”,实施标准化管理作业,继续完善安全生产全员抵押考核办法,加大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和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全年确保不发生设备事故和交通、火灾事故,杜绝员工人身伤害事故,杜绝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不发生影响综合治理工作的事件,确保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

(二)电网建设与改造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十一五”后两年电网建设与改造政策,争取更多的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完善35KV与10KV主网架结构。解决危及安全运行的台区,加强一户一表改造。完成去年批复的平地泉35KV增容改造工程,工业园区10KV供电线路等项目的建设。圆满完成农网完善和城网二期工程的施工扫尾和验收、结算工作,早日实现调度自动化。以进一步完善我旗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为增供扩销和优质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经营管理

抓住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主动帮助客户解决供电问题,提高报装效率,扩展营业区划,想方设法增供扩销。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努力降低电能损耗,做到计量准确,电价执行到位,减少跑、冒、滴、漏,切实降低线损率,提高收入。加强需求侧管理,规范用电行为。全面推行电费预购,完善营销软

件程序,减少差错,加强电费回收,实现电费月结月清。

全年供电量达到 1.4亿KWH,售电量实现 1.32亿KWH,综合线损率完成5.80%。实现电力销售收入5447万元,电费回收率100%,陈欠电费(剔除呆死帐)回收率100%,利润总额8万元,上缴国家税费360万元。

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制定计划和开支标准,规范财务报帐手续。继续加强物资采购供应和固定资产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清产核资,清理往来和个人欠款,帐帐相符。坚持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严格控制支出,大力增收节支。严格执行财务、会计、税收法规制度,准确核算,堵塞漏洞,使财会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迈进。

加强多经企业管理,拓展业务,规范运作,提高能力,全年实现收入200万元,利润1.2万元,上缴国家税费8万元。

(四)用工管理及员工培训

明确各类用工关系,加强考核,绩效挂钩,提高待遇。按照新一轮“三项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各职能部室、各生产单位的机构和岗位设置,选配好干部职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障职工待遇。全面加强全员学习培训,举办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培训班,用学习提升员工工作能力,用学习转变观念与作风。凝聚团队力量,使员工适应公司发展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五)优质服务

加强以服务承诺内容为主的供电优质服务工作,以优质高效 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逐步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到位、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员工队伍,以优质服务推进增供扩销和行风建设工作。杜绝吃、拿、卡、要及其它以电谋私现象的发现,不发生有影响的行风事件。

(六)制度建设

以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市局的企业标准为依据,继续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用制度和标准规范公司各项工作及员工的行为。以建一流和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为基础,继续开展同业对标工作,逐步向内蒙古电力公司的管理标准迈进。

(七)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待遇

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员工的奖金、福利待遇及补助补贴,政策范围内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解决职工养老保险欠缴的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解决有一定专业知识却没有固定工作的职工子女的就业。继续对供电所、变电站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建设,解决礼拜寺供电所职工的住宿问题,争取平地泉供电所新建工程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改善职工办公生活条件。

(八)党建及精神文明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建同业对标工作,以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在我旗召开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

2009年2月12日

第五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芈蚆羆螁芄蒂螅膆荿]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57.6亿元,增长13.7%,比年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2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77.1亿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98亿元,增长41.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6亿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增长5.4%。

一、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总产值109.5亿元,增长6.2%。粮食种植面积239.4万亩,增加3.98万亩。粮食总产量97.1万吨,增产1.63万吨,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1%。水果、蔬菜、蚕桑、药材、牧草等经济作物大面积丰收,养殖业有较大发展,农产品销售有市有价。畜牧、水产总产值达51.3亿元,增长8.5%。72户农业龙头企业和1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17.7万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1%,户均从中收入4100元;16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经济作物700多万亩。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成功举办了首届农业产业化成果展示会,签约农林业项目投资额7.1亿元。完成营造林作业面积2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1%。我市被评为“广东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投入2.2亿元,完成13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29宗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修复水毁工程476处,加高加固堤围13.6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平方公里。罗定、郁南和新兴分别被国务院定为“十五”期间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县。

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全市工业生产、销售、税利全面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384.2亿元,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47亿元,增长20.2%,比年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现价)221.4亿元,增长25%;实现税金总额6.93亿元、利润总额4.16亿元,分别提高22.8和4.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5.8%,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6.8%,提高3.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电力、石材、水泥、不锈钢制品、纺织、机械、电子、电池和凉果加工等产业继续集约发展。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巩固和发展了石材基地中心的地位。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700万吨,另外在建项目1000多万吨,增资扩产和新上水泥项目全部采用新型工艺流程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雅达电子二期、信息化城镇项目(e-town)以及温氏生物工程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投产或即将投产,标志着我市产业发展出现新的亮点。

项目建设势头较好。年以来动工建设(含技改)的99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已有72个顺利投产。年共签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33个,投资总额175.2亿元。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006户、私营企业327户。广东温氏集团和亨达利水泥集团分别列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第8位和第19位。新增1个国家免检产品,有4个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增加13家,达到36家。民营经济缴纳税金7.8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1.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增长26.5%。市政府表彰奖励了54家重点民营企业。全市共为1773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办证照费用125万元,为农村流动性商贩减免行政规费104万元,为70多户企业办理了免年检手续。

4、外经贸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234万美元,增长23.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34959万美元,增长22.9%。一般贸易出口8079万美元,增长45.6%;加工贸易出口26880万美元,增长17.4%。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9家,合同外资金额11411万美元,增长13.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389万美元,增长27.9%。我市与挪威王国拉尔维克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框架协议,与贵州黔西南州缔结为友好市州。举办了首届海外乡亲联谊大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等一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先后到我市考察,共商发展大计,使我市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5、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2亿元,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9%。教育、卫生保健、保险、住房、交通、电信、技术培训、旅游成为消费新热点。

流通和消费市场活跃。各地新建了一批商贸中心,服务业经营规模有所扩大,经营向好。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0.5%,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增长1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4.3%。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在我市增设业务。

电信邮政事业发展较快。全市有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万户,三大通信企业业务总收入达7亿元。邮政服务领域扩大,完成业务收入6450.5万元,增长12.5%。

基础通信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山区信息化建设有新突破,市直单位已实现电子公文交换,我市成为全省6个地级信息化建设先行点之一。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土地和房产交易持续升温。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开发商品房42.3万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收入分别增长23%和55.6%。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2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市内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实现建工产值7.5亿元,增长4%。旅游业逐步升温。全年接待旅客人数173.7万人次,实现收入14.4亿元,分别增长13%和15.6%。蟠龙洞风景区、新兴龙山温泉度假区等景区改造和旅游资源开发加快。

中介服务机构设置和领域不断扩大,行业管理逐步规范,服务水平和运作质量提高。

6、财税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8亿元,增长26.28%。一般预算支出19.84亿元,增长15.41%。税收入库15.14亿元,增长28.96%。市财政在处置国有破产转制企业资产后,经国有资产专户用于职工安置费用共1141万元。追收地方金融资产当年收回1244.4万元。

7、投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市投入公路建设资金15.06亿元,改造、建设等级公路和镇村公路865.5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2.3%和86.5%。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建成通车,云城河口至郁南平台段以及罗定支线筹建抓紧进行,罗定至岑溪高速公路粤境段预可行性报告通过评审,国道324线城区段改造工程开始动工建设。西江段“文明样板航道”通过国家验收,沿西江港口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部分港区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42.8万吨,增长10.4%。

电力建设势头良好,发展速度加快。全年总发电量57.5亿千瓦时,增长39.5%;总供电量完成16.2亿千瓦时,增长12.1%;社会总用电量20.3亿千瓦时,增长17.8%,其中工业用电13.7亿千瓦时,增长19%。罗定粤泷发电厂建成发电,电厂三期、华润电厂等项目正按程序申报立项。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20)》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2个县的县城和7个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市区总投资17亿元的18个主要工程项目,已动工15个,已投入资金2.6亿元。市医疗垃圾处理站、艺术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市区主要出入口改造工程、市档案馆、街道立面装饰、住宅小区建设较快,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兴建,市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展顺利。各地加强了县城规划和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辐射和集聚功能日益增强。全市村镇投入建设资金6.6亿元,增长19.2%。其中投入中心镇建设资金4.5亿元,完成建设项目61个。生态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第一批规划建设的113条村已建成107条,受惠户数9620户,受惠人数4.4万人。

二、社会发展情况

1、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运作。共制订实施规范性文件10件,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14件,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93项。有形建筑市场和有形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共完成工程招标101宗(不含省投资及在省招标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4.3亿元,降低造价5830万元,下浮率为11.9%。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为100%。经营性用地和采矿权有偿出让全部实行公开交易。政府采购实现了采购与监督职能相分离,招标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全年共采购药品8867万元,向患者让利2333万元。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全市共审计了184个单位,查出并纠正了违规行为。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件总数104035件,无超时办件。设立了民营企业投诉中心,调处了30宗投诉。积极查处公路“三乱”行为,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8宗。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657宗,其中不正当竞争案件86宗,制售假冒伪劣案件330宗,无照经营案件911宗。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全市共立案209宗,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2701万元。考核认定了186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各级消委会受理投诉678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3万元。

2、各项改革稳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全市185家国有企业已改制174家,改制率94.1%。农业税税率下降50%,减轻了农民负担。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财政性资金管理规范化。全额拨款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实施部门预算,统一公务员岗位津贴。在市直10个单位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全市缴存公积金新增6123人,当年公积金归集总额9158.3万元,增长91.6%;新增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951.4万元,增长42.3%。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全市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32793人,新参保8859人;参加失业保险126732人,新参保7654人。全年共收社保费35000万元,增长20%。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12月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027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6788人,净增7166人。

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集中安置136名残疾人就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910人,再就业率64.7%,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5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实现与省联网,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受理投诉案件1125宗,涉及人数8210人,结案率97%;责令补签劳动合同3867份、补发欠薪5632万元,其中兑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5278万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案外调解586宗823人,立案受理155宗715人。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快速推进。全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79.3%和64.4%。有23767人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金额2216.6万元;2515人获得补充医疗保险住院补助,金额430.8万元;577人获得合作医疗救助,减免78.9万元;为66053名特困人员减免医疗费66.3万元。完成了2005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动缴费工作,参加合作医疗159.5万人、补充医疗保险128.2万人,覆盖率分别为82.9%和66.7%。

继续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市、县两级财政拨出专款对城乡贫困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安排430人进入省、市技工或中专学校接受学历教育;选送了139名贫困户子女到省级技工学校勤工俭学培训班学习。全年举办农科知识讲座和短期技能培训班,参加人数分别为57000多人次和3800多人次。

4、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加大了解决“四难”问题的力度。政府补助863万元,减免23082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外来人口适龄子女已全部安排入学就读;解决了67户城镇特困户的住房问题。投入676万元,扶助978户农村贫困户新建住房,已建成583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85件。全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户38050人,其中城镇5711人,农村32339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430.8万元。纳入“低保”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14.6‰,比上年提高2.4个千分点。全市五保供养人数为10590人,支出五保供养资金1248万元。投入120万元改建了市救助管理站,救助82人。完成78所山区老区小学残危教学楼的改造。政府投入375万元,兴建100宗重点饮水工程,解决了5.6万农民的饮水难问题;投入3063万元,帮助18个水库移民村、673户水库移民解决住房、行路难等问题。

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市落实97名市县党政领导,安排1654名干部驻镇、村,330多个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共投入帮扶资金1865万元,建成或在建集体经济项目308个,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增加59个,全市村干部人均月报酬已达到或超过300元。中小学继续实行“一费制”,规范学校收费。认真解决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共发放救灾款357万元,帮助受灾群众近5.6万人次。

残疾人康复受惠面进一步扩大。新建社区康复服务指导站点12个,培训社区康复员26名。开展复明扶贫活动,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333例。新收训聋哑儿童38名,帮助25人实施肢体矫治,为31名贫困残疾者免费安装假肢。全市374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精神病人、脑瘫病人和弱智儿童的救助、康复工作得到加强。

5、社会大局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组织实施了打击“双抢”、“双盗”和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全市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12宗,破命案率为90%。查处“六合彩”赌博案件600宗,抓获参赌人员1884人。取缔非法传销窝点8个,抓获了一批传销头目。落实领导信访包案责任制,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绝大部分得到有效化解。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调处民间纠纷6844件,调处成功率96%,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09宗,避免群众械斗30宗。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6、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和地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全市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工程中心7家、农业科技园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专业镇6个、民营科技园1个、民营科技企业65家。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加大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一批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成为企业研发平台,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新动力。专利工作和知识产权保障得到了加强。

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投入10.9亿元。学前三年入园(班)率5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个和2个百分点。全市所有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中学和中心小学装备了计算机室,并与互联网接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上省专科A线4992人,增加331人。大、中专、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新招学生1023人,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5%。

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工作有新发展。相继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民间曲艺社团、歌咏队等常年活跃在城乡。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引入高品位的专业文艺团体和名家到我市表演。《市志》编修工作全面启动,《年鉴()》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二等奖。广播电视建成市至各县(市)光纤干线,实现了全市联网,市电视台开通了与省电视台同步的630新闻直通车。举办了第五届“体育节”,组队参加了省少年锦标赛的射箭、手球等13个项目,取得省十二运换算金牌8.25枚,列全省第11位,换算分数318分,列全省第12位。参加省残疾人田径、游泳锦标赛,综合总分列全省第11位。

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防控了非典、禽流情、狂犬病等疫情。加大了药品食品卫生监督和整治的力度,严厉打击了无牌无证行医等非法行医行为,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市还投入629万元,支持镇卫生院建设。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两个先进示范市之一。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人口出生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5.17‰,计划生育率89.84%,均完成省下达任务。加大环境管理力度。45个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已动工30个,已完成5个。全市地表水达到各功能区水质要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城区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量从上年的7.8吨降至7.4吨,连续两年达到省的标准。加大国土资源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全市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52宗,采矿权73宗。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69.35万亩,承担易地保护1.4万亩,新开耕地5091亩,净增3365.5亩。

双拥工作得到较好落实。投资745万元支援部队建设。支出优待金626万元,抚恤补助了5524人。接收安置了1165名退役士兵,按标准兑现退役干部和义务兵自谋职业补助金181万元,妥善解决了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和军队干部子女入学难问题。

按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经济普查和“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此外,发展改革、物价、粮食、经济发展研究、统计、人事、民族、宗教、档案、人防、武装、外事、侨务、台务、口岸、消防、保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气象以及驻港、驻穗、驻肇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下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定稿]

    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2006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县情**地处**,北邻**,南接**,西毗**,东连**,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实有耕地***万亩,......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温州的经济运行出现了小幅波动,有效控制了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经济......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六十年风雨兼程 六十年成就辉煌 日期:2009-9-2 六十年风雨兼程 六十年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大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

    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濒渤海,东依黄河,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海......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冯卯镇党委、政府 今年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结合我镇特点,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谋划,突出重点,以招商引资、提高财政收入为目标,以......

    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2013年,我们密州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建设东部新城,以招商和稳定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街道实际,确立了“......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水生蔬菜产业、畜禽产业、水产业、特色农业旅游”五大产......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关于石安镇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汇 报 提 纲 中共石安镇委 石安镇人民政府 (2007年7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人大、政府向光临石安镇检查指导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