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扶贫长效机制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05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00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05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三、扶贫机制及设想:(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06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八)实施移民搬迁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县扶贫办
二○○五年四月一日县扶贫长效机制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二篇: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
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注能脱贫致富。
县扶贫办
二○○五年四月一日
第三篇: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05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05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
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
五是我县不是贫困县,但与其它县(市)相比,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贫困人口的16.5%,而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2000年-2004年共计投入647万元)且县级财政困难,制约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00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05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06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
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县扶贫办
二○○五年四月一日
第四篇: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提供就业优势平台(专版材料)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提供就业优势平台 积极扶持贫困职工增收致富奔小康
红兴隆分局局直城建局工会
近几来,红兴隆分局局直城建局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将“1533”扶贫解困工程和“扶低支富”工程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了局直地区贫困职工脱贫问题和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谋划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努力打造畜牧业发展优势品牌,积极扶持贫困职工增收致富奔小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局直社区原有的182户贫困户全部摆脱贫困,1377名下岗失业人员95%已经重新就业,为建设繁荣、稳定、文明、和谐的社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认真履行社区职能,扎实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几年来,局直城建局党委牢固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风尚,进一步推动扶贫济困工作的深入开展。分别制定了“1533”扶贫解困工作实施方案和“扶低支富” 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家庭基础台帐。
一是坚持领导干部“一帮一”帮扶责任制。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领导干部“一帮一”帮扶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结对帮扶登记制度、跟踪问效制度、解除帮扶关系申请制度。建立了包扶档案,明确了包扶对象、责任和目标,帮助他们寻找项目、提供信息,并多次深入包扶对象家中解决实际困难。近三年来,局直城建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副科以上干部累计落实“一帮一”扶贫对象62人,现已全部脱贫。
二是资金上扶贫。几年来,我们采取抵押担保等形式为 1 局直200多户近400名困难职工贷款260多万元。消防队下岗职工曹林辉创办挂面厂,我们为其贷款40万元扩建厂房、添臵设备,安臵下岗失业人员40人,年创产值600万元,生产注册的“曹师傅”挂面远销周边市县。2006年,分局机关37个处室每个单位拿出7000元贷款,包扶一户贫困家庭,年底全部脱贫。
三是重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几年来,我们举办餐饮、家政服务、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1300多人。
四是实施低保工程,确保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严格低保金审批程序,做到公开、公正,去年,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不具备低保条件的,及时停发低保金,仅2008年,局直符合低保条件的就有499户,累计发放低保金76.1万元,发放生活补贴、物价补贴、副食补贴、取暖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92.2万元。
五是坚持在两节实施“送温暖”工程。社区成立以来,我们每年都在两节期间对贫困户、军烈属、五保户等进行走访慰问,五年来累计走访慰问3000多户、救济金额50余万元。
六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近三年,推荐救助贫困大学生79人,救助贫困中小学生250余人。救助金额20余万元。
二、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整合社区慈善资源
为了扎实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寻求长效救助机制,有效整合局直的慈善资源,使之在救急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问题,也能够对分局扶贫解困工作进行补充。我们先后到北京南池子街道办、哈尔滨花园街道办、大庆乘风街道 2 办学习取经,经过认真探索,我们创办了红兴隆分局第一家“爱心超市”。为使“爱心超市”“经营”有序,创建初期我们就在规范化管理上做文章,具体做法是:
一是建立了四项制度一项规定。即捐助物品消毒保管制度、物品发放制度、捐赠资金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爱心购物证》使用规定。
二是建立了一表四簿一证。即“爱心超市”受助申请表、物品接收登记簿、物品领取登记簿、商品进货登记簿、受助人员登记簿和“爱心超市”购物证。
三是严格执行“两公开”。其一是受助人员范围公开。我们规定低保中的特困户、残疾人特困户、独生子贫困户、孤儿及五保户、突发事件致贫户均可作为“爱心超市”救助对象;其二是受助对象名单要在所在社区居民委的公示板上公开,做到爱心工程“阳光操作”。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我们的“爱心超市”起步就实现了管理规范化。
到目前为止,“爱心超市”已接收到捐赠衣物5000余件,鞋200多双,大米4000斤,面粉6200斤,挂面700斤,各类生活、文化用品1000余件,现金37000多元。在61户特困家庭享受“爱心超市”温暖的同时,局直社区的“爱心超市”也发挥了它救急的作用。第三社区居民委李志云患有精神病,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入冬后她没有棉衣,始终穿得很单簿,于是“爱心超市”及时送到了几套棉衣,为她解决了御寒问题。2006年11月,第五社区居民杜春达家中突发大火,瞬间家中物品全部化为灰烬,这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街道办党委得到了这一消息 3 后,十分重视,当天就从“爱心超市”取出米、面、油、棉被、衣物和500元现金送到他临时居住的亲属家,一家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们的爱心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省、总局、分局各部门领导多次到“爱心超市”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提供就业优势平台,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就业 局直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377人,为了妥善安臵下岗职工再就业,保持局直社会稳定,分局投资617万元建设局直畜牧园区,园区总建设面积13.5万平方米,安排下岗职工200余人,累计出栏商品猪18000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人均年获纯利1.5万元。
为了建设高标准的畜牧园区,我们提出了“五统一分”的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户养殖。目前已建成的园区内供电线路畅通,建立了出猪台、技术档案室、化验室、兽医门诊室等,还免费为养殖户安装了电话,配套设施齐全,受到了养殖户的好评。为了使进入园区的下岗职工从事养殖业脱贫致富,街道办事处建立了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了“四抓”: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为鼓励和引导下岗双职工从事养殖业,专门以文件形式出台了局直地区发展养殖业扶低货款的优惠政策,筹措1OO万元用以解决下岗职工资金不足的问题。208平米的猪舍,每年只收取2000元的租金,一次性买断,园区只收畜舍总造价的5 O%。目前,已全部转卖给养殖户。社区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下岗职工家中,积极宣传扶低贷款优惠政 4 策,介绍畜牧园区建设发展前景,引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抓住有利时机进入园区从事养殖业,尽快脱贫致富。
二是抓好技术服务。第一、实行统一引种。畜牧处和街道办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帮助养殖户专门从北京育种中心引进了大白、长白、杜洛克等世界三大优良品种种猪,目前园区内该猪种的二元种猪在市场供不应求,育肥猪也比周边地区每斤多买1角钱,养殖户仅此一项就多增加收入2000元,提高了养殖效益。第二、搞好技术培训,5年来先后从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等院校聘请专家来园区办班讲课17期,所有的养殖户每期都积极参加培训,同时利用电视台开办技术讲座19期,订阅有关养殖技术书籍200余册,提高了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第三、加强技术指导,兽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饲养、防疫等重要环节给予经常性的指导,特别是对于以前没有从事养殖业的新手更加关心,设“小灶”给予优惠帮助。如果养殖户出现猪急发病等应急问题,兽医人员总是随叫随到,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第四、降低养殖成本。在园区内专门设立了兽药店和饲料店,向养殖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兽药和饲料,降低了养猪成本,提高了效益。
三是抓好市场销售。无论是城建局的领导,还是管理人员,总是把研究市场行情,提供准确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做为园区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尽量使养殖户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为了扩大知名度,我们在依饶过境公路的显著位臵,设立了大型广告牌宣传畜牧园区。山东一客户来我局八五二农场送种牛,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广告牌,便到园区一次性购买了育肥猪 5 200头。该客户在看到园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规模经营的情况后,赞不绝口,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关系。我们还把园区建设经营情况拍摄成专题片,在黑龙江农业频道播出,扩大了对外知名度,使园区商品猪、仔猪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园区商品猪除少数供应局内外,其它主要远销上海、天津、广洲、山东等省市,而且价格还高于本地市场,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四是抓好典型宣传。为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更多的下岗待业人员进入园区,从而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我们平时注重挖掘园区养殖户的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通过电视等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养殖户孙爱红一家下岗后经济困难,但他们失业不失志,抓住时机成为园区的第一批“主人”,靠着吃苦耐劳、学习技术、精心管理的干劲,两年就取得纯利润6万多元的好收益,成为养殖户中的榜样。城建局党委联合分局团委为了宣传孙爱红等一些下岗再就业的先进典型,专门编辑了《从头再来》一书,发至局直下岗人员手中,在他们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局直畜牧园区的建设,为局直人员就业搭建了优势平台,使2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臵。通过畜牧园区的带动,在分局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搭建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个体运输业、商服业等5个就业平台。由于社区服务空间的拓展和到位,使局直地区治安案件减少45%,上访案件减少了40%。为垦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长效机制
摘要: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即使在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在新的形势下加大人防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人防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以进一步增强国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
关健词:人民防空 宣传教育 长效机制 构建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即使在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这是当今中国军界在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之后得出的结论,正在进行中的利比亚战争也同样证明了这一论断。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军在北约部队的空袭下正由于防空设施不完善致使其有生战斗力量被消灭殆尽,以致北约部队在不派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推翻了卡扎菲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政权。目前,国际局势和我国周边环境不时波起云涌:中东的动荡、南海的冲突和台海局势,以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都在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居安思危,牢固树立战争观念,加强国防建设和人民防空建设。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地位重要,在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日渐淡薄的背景下,做好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广大人民建立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应对未来防空袭斗争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日前福建省福州市组织城区及所辖县(市)城关进行的一次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活动,其效果令人堪忧。就试鸣演练活动而言,准备充分,部署周密,组织严谨,防空警报设施及控制系统性能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从试鸣演练活动应有的国防警示和人防教育目的而言,则暴露了在新形势下人防宣传工作中潜在的一些问题。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活动,既要检验城市防空警报设施及控制系统性能情况,更重于通过警报试鸣演练活动,来增强市民的防空观念和防空意识,提升城市、城镇人防的综合防护能力。据观察,在这次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活动中,有相当部分群众对人民防空的认知度不高,听到试鸣警报后,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虽然知道是防空警报,却不知道应如何采取相应的防空措施,影响了整个活动的实效。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大人防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任务还十分艰巨。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人民防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个重在”。重在人防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
《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见,人防基本知识的普及是防空宣传教育最基本的内容。然而,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不少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都比较淡薄,甚至有人连什么是人防都搞不清楚;尤其目前台海局势又趋于缓和,一部分人产生了麻痹思想,认为战争根本打不起来。还有人认为,现在讲究高科技战争,即使战争打响,防空洞等人防设施也不管用。因此,当前人防工作不能只用轻描淡写的宣传或是一年一度的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活动就能做好,而要从根源上下功夫,重在人防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人们对人防基本知识的知晓度,使市民从思想上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提高防护技能,听到警报信号后要干什么、该怎么做,做到平时、战时心中有数,一有情况就能果断采取措施。要让全民族都来了解人防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人防工作的内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促使人民防空的知识以及有关自我防护和自救的技能真正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在全社会营造人防意识的良好氛围。否则,仅是有关部门“唱独角戏”,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战,流于形式。
重在人防基本知识内容的宣传深化
一是由传统的防空知识宣传向高科技战争特点和防护知识宣传、技能训练转变。以福建为例,其地处海峡西岸,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又是对敌军事斗争的前沿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和战区人防应急准备的重点地区,一旦发生战争,人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在人防基本知识普及的基础上,以未来区域人防作战任务为牵引,针对信息化战争中空袭作战行动“快、精、准、狠”等特点,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做好准备。
二是由单一的防空内容宣传教育向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宣传转变。汶川大地震中,紧邻重灾区的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在一分钟内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上,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原因在于该中学自2005年起,除认真搞好防空防灾的宣传教育外,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这充分说明防空防灾工作相结合,做到有备无患,就能在危机到来时,争取主动,成功避险,把灾害降到最低。
三是由单纯的人防战备效益宣传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宣传转变。一方面,要突出人防战备效益的宣传,提醒群众人防不仅有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更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要突出宣传人防建设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人防建设不仅能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利用,节约空间资源,更能增强城市防护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四是由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低层面上升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层面宣传转变。新形势下,人民防空既是减少未来战争的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长期的国防准备工作,更由于其越来越深入地融入社会,越来越密切地贴近群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人防工作既要发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生力军,同时,还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人防文化,促进人防与社会的和谐及人防自身建设的发展和完善。重在人防基本知识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创新
第一,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做好宣传。即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办好各类人防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营造教育氛围。第二,利用人防设施和场所进行教育。近年来,许多地方已将城市人防工程设施改造成为商用、文体、休闲等场所,通过制作人防知识图片、公益广告牌、影碟等新式,直观形象地进行,实践证明,效果好。第三,抓好学校的宣传教育。青少年学生是人防知识宣传与普及的重点对象,要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工具进行宣传。通过开设人防知识课,定期开设人防知识讲座或进行人防演练。还可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人防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增强宣传教育效果。第四,抓好城镇社区的宣传教育。城镇社区工作与群众关系密切,且更直接。可以采取开设人防工作站、设立人防知识一条街、建立人防教育基地、制作人防宣传栏等形式,开展活动;或是面向社区群众开设人防、民防等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和灾害自救互救等技能知识讲座;还可通过组织观看相关内容录像或分发《人民防空法》及知识问答、公民防灾手册等读物、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民防意识。
重在建立人防基本知识宣传的长效机制
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正处于和平建设时期,人防工作较难开展。因此,这项工作更不能追求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而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期管用的工作机制。一要建立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人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和宣传主管部门的汇报和联系,积极争取关心和支持。并与组织、人事、教育、文化、国防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要与各新闻单位和媒体记者建立良好关系,利用媒体更好的做好宣传工作。二要健全人防系统内部的宣传教育联动机制。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规范行为,保障人防系统宣传教育的有序实施;做好各级人防宣传教育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三级宣传报道网络,加强相互沟通与协作。三要建立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机制。要把人防宣传工作纳入省、市、县(区)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加大考核措施和奖励力度,对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嘉奖;反之则给予通报批评或追究单位和领导责任,从而使人防宣传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为做好防空袭斗争准备和推进人防事业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在遵循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应当针对人防建设的长期性、社会性、军事性、群众性、保密性等特点,做好“四个重在”工作,紧贴战时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利益的需求,突出平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参与防灾减灾和紧急救援行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平战结合、为民造福的人防宣传教育活动,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曲安江.重实践、创特色、深化人防宣传教育.《中国人民防空》2010.09.[2]张秀峰.注重实效、扎实开展人防宣传教育.《中国人民防空》2009.09.[3]罗国忠.人防宣传教育问题刍议.《中国人民防空》2011.05.[4]赵立德.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创新人防宣传教育.《中国人民防空》2009.01.[5]李扬.进一步提高人防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中国人民防空》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