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
[编辑本段]
产业投资基金特点
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
第二,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
第三,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四,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产业基金涉及到多个当事人,具体包括:基金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机构。
[编辑本段]
产业基金投资过程
产业基金进行投资的主要过程为:
首先,选择拟投资对象;
其次,进行尽职调查;当目标企业符合投资要求后,进行交易构造;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参与企业的管理;
最后,在达到预期目的后,选择通过适当的方式从所投资企业退出,完成资本的增值。
[编辑本段]
产业基金进行投资的注意事项
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项目进行筛选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理团队的素质被放在第一位,一个团队的好坏将决定企业最终的成败;其次,产品的市场潜力,如果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那么即使目前尚未带来切实的盈利,也会被基金所看好;
第三,产品的独特性。只有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以下依次是预期收益率、目标市场极高的成长率、合同保护性条款、是否易于退出等。
[]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产业基金在所投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都要退出所投资企业。其选择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通过所投资企业的上市,将所持股份获利抛出;
二,通过其它途径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
三,所投资企业发展壮大后从产业基金手中回购股份等。
[]
产业基金投资与其他投资的比较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与贷款等传统的债权投资方式相比,一个重要差异为基金投资是权益性的,着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他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以便能通过上市或出售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回报。具体表现为:
首先,投资对象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是其投资重点。而债权投资则以成熟、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为主。
其次,对目标企业的资格审查侧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以发展潜力为审查重点,管理、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是关键性因素。而债权投资则以财务分析与物质保证为审查重点,其中企业有无偿还能力是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
第三,投资管理方式不同。产业基金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决策事项。而债权投资人则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参考咨询作用,一般不介入决策。
第四,投资回报率不同。产业投资是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投资模式。如果所投资企业成功,则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否则亦可能面临亏损,是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型投资。而债权投资则在到期日按照贷款合同收回本息,所承担风险与投资回报率均要远低于产业基金。
第五,市场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侧重于未来潜在的市场,而其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而债权投资则针对现有的易于预测的成熟市场。
第二篇: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
概念: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产业基金涉及到多个当事人,具体包括:基金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机构。
两种形式:
一、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基金的每个投资者都是基金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经营运作提出建议和质疑。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是法人,所聘请的管理公司权力有限,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彻底分离,投资者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司的决策取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公司对基金的管理运作。
二、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不是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投资者不是股东,而仅仅是信托契约的当事人和基金的受益者,无权参与管理决策。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不是法人,必须委托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基金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得到彻底分离,有利于产业投资基金进行长期稳定的运作。由于管理公司拥有充分的管理和运作基金的权力,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资产的支配,不会被众多小投资者追求短期利益的意图所影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模式。
主要特点:
第一,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
第二,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
第三,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四,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投资的主要过程:
首先,选择拟投资对象;
其次,进行尽职调查;当目标企业符合投资要求后,进行交易构造;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参与企业的管理;
最后,在达到预期目的后,选择通过适当的方式从所投资企业退出,完成资本的增值。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项目进行筛选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理团队的素质被放在第一位,一个团队的好坏将决定企业最终的成败;
其次,产品的市场潜力,如果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那么即使目前尚未带来切实的盈利,也会被基金所看好;
第三,产品的独特性。只有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通过所投资企业的上市,将所持股份获利抛出;
二,通过其它途径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
三,所投资企业发展壮大后从产业基金手中回购股份等。
与其他投资方式比较:
首先,投资对象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是其投资重点。而债权投资则以成熟、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为主。
其次,对目标企业的资格审查侧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以发展潜力为审查 重点,管理、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是关键性因素。而债权投资则以财务分析与物质保证为审查重点,其中企业有无偿还能力是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
第三,投资管理方式不同。产业基金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决策事项。而债权投资人则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参考咨询作用,一般不介入决策。
第四,投资回报率不同。产业投资是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投资模式。如果所投资企业成功,则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否则亦可能面临亏损,是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型投资。而债权投资则在到期日按照贷款合同收回本息,所承担风险与投资回报率均要远低于产业基金。
第五,市场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侧重于未来潜在的市场,而其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而债权投资则针对现有的易于预测的成熟市场。
第三篇:产业投资基金(本站推荐)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
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
第二,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
第三,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四,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产业基金涉及到多个当事人,具体包括:基金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机构。
产业基金进行投资的主要过程为:首先,选择拟投资对象;然后,进行尽职调查;当目标企业符合投资要求后,进行交易构造;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参与企业的管理;最后,在达到预期目的后,选择通过适当的方式从所投资企业退出,完成资本的增值。
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项目进行筛选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管理团队的素质被放在第一位,一个团队的好坏将决定企业最终的成败;
其次,产品的市场潜力,如果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那么即使目前尚未带来切实的盈利,也会被基金所看好;
第三,产品的独特性。只有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以下依次是预期收益率、目标市场极高的成长率、合同保护性条款、是否易于退出等。
产业基金在所投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都要退出所投资企业。其选择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所投资企业的上市,将所持股份获利抛出;二是通过其它途径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三是所投资企业发展壮大后从产业基金手中回购股份等。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与贷款等传统的债权投资方式相比,一个重要差异为基金投资是权益性的,着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他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以便能通过上市或出售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回报。具体表现为:
首先,投资对象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是其投资重点。而债权投资则以成熟、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为主。
其次,对目标企业的资格审查侧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以发展潜力为审查重点,管理、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是关键性因素。而债权投资则以财务分析与物质保证为审查重点,其中企业有无偿还能力是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
第三,投资管理方式不同。产业基金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决策事项。而债权投资人则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参考咨询作用,一般不介入决策。
第四,投资回报率不同。产业投资是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投资模式。如果所投资企业成功,则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否则亦可能面临亏损,是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型投资。而债权投资则在到期日按照贷款合同收回本息,所承担风险与投资回报率均要远低于产业基金。
第五,市场重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侧重于未来潜在的市场,而其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而债权投资则针对现有的易于预测的成熟市场。
第四篇: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2008年5月
目录
一、创业投资..................................3
1.1、创业投资定义...............................................3 1.2、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4
二、创业投资发展历史...........................5
2.1、美国.......................................................5 2.2、欧洲.......................................................9 2.3、台湾......................................................10 2.4、国内......................................................12
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一、创业投资 1.1、创业投资定义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创业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创业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创业投资协会的定义,创业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英国创业投资协会协会并没有公布创业投资的正式定义,但规定其成员为“积极活跃地管理资金,用于对英国未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机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于创业投资有过三种不同的表述:
创业投资是投资于以高科技和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
创业投资是专门购买在新思想和新技术方面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的股份,并促进这些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创立的投资;
创业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创业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以高科技和知识为基础,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进行权益投资,从而获得高收益。
1.2、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创业投资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更是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根据美国咨询公司Globle Insight数据显示,创业投资背景的企业对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创业投资背景企业营收总额达到2.3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6%。同时,创业投资背景企业还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提升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据调查显示,1991年至1995年间,创业投资背景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幸福500家(Fortune 500)公司每年以4%的速度在减少工作职位。而且,受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创造工作机会的速度高于一般同类企业,在另外一份调查中,受风险资本支持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平均雇佣114名职工,而同类一般企业平均只60名雇员。
这些风险企业开始只雇佣少量的高级技术人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随着企业的成长,逐步录用制造、销售、营销和其他专业人员。有关资料表明,风险企业在创建八年内平均雇佣184人。雇员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值的二倍。
创业投资背景企业投资于R&D,极大增强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公司创造突破性产品和服务并供应市场的能力。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受风险资金支持的公司在稳固美国技术的领先地位上起了主要作用。调查中发现,这些公司在前五年中投入新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资金平均高达一千二百二十万美元,R&D预算的增长率是幸福五百家公司的三倍,二者在R&D上的人均投入额之比为3:1。
象幸福五百家这样的大公司经常需要这类新兴公司为其创造新产品,因为他们既不可能在所有市场上角逐,也不可能去开发每一项潜在的技术。那些风险资本所支持的公司,一般都小而灵活,随着技术的进步能够迅速便捷地改变开发方向。风险企业组织结构没有固定模式,比较灵活,使其适宜于培植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创业投资发展历史
创业投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一些私人银行通过对钢铁、石油和铁路等新兴行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了高回报。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多威特和一批新英格兰地区的企业家成立了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创业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开创了现代风险投资业的先河。随后,创业投资在各国逐步兴起,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工业。2.1、美国
创业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就略具雏形。但它诞生的标志却是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R&D)的建立。AD&R公司1957年对数控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的投资一举成功。DEC公司是由4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建立的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与其他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一样,DEC公司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资金的短缺。ARD最初只对DEC公司投入了不到7万美元的资本金,占该公司当时股份的77%。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高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多倍。从此,拉开了创业投资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大幕。
总体而言,美国的创业投资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业投资的萌芽与早期发展阶段———AR&D的示范效应和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的重要性(1970年前)。
随着AR&D成功投资DEC,开启了美国创业投资业的大门,面向既有巨大成长潜力、又有很高失败风险的新兴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从此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AR&D成为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示范和鼻祖。
在AR&D成立后,美国的一些富裕家族也开始创设私人基金,向有增长潜力的中小新兴企业投资,但毕竟这种私人基金解决不了广大中小新兴企业的资本需求的困难,资本的供给远远小于对资本的需求。很多中小企业因此而被迫关闭,许多发明和创新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正是认识到这种困难,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Act),此法创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新的创业投资组织形式。
《小企业投资公司法》授权联邦政府设立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经小企业管理局审查和核准许可的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SBICs)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优惠贷款。有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规定的多项优惠条件,小企业投资公司在该法颁行之后就纷纷设立起来。美国的创业投资业在相关的法律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为创业投资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有限合伙这一创业投资组织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与公开上市的风险投资公司相比,有限合伙制不受1940年美国投资法的约束。有限合伙可以向普通合伙人提供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从而吸引了大量有企业管理经验和投融资经验的精英投身于创业投资业。有限合伙制由于有着内在的管理和制度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
对风险投资业影响最大的法律变革是1978年美国劳工部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中“谨慎人”规则解释的决定。放宽了养老基金投资创业资本的限制。自此,养老基金成为风险资本的最大的提供者。
总体来看,70年代的美国风险投资业起伏很大。既有整体经济不景气、资本收益税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又有全美风险投资协会成立、Nasdaq开始运行、资本收益税率下调、劳工部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谨慎人”规则的有利解释等利好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的交织造成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风险投资业波浪起伏发展的独特现象。
第三阶段,创业投资业的振兴与萎缩阶段(20世纪80年代)。80年代,美国国会相继调整了资本收益税、推出《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小企业发展法》。
上述立法及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70年代投入的创投资本在80年代初期所产生的巨额回报,计算机、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电子和数据通讯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的创业投资业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巨大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每年的风险资本流入量只有5000万美元,到1980年为10亿美元,1982年为20亿美元,1983年超过了40亿美元,到1989年美国的风险资本总额达334亿美元。
在创业资本的大幅增长使美国风险投资业发生了一些变化:创业投资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起步期企业转向发展型的趋向成熟的企业;以养老基金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成为风险资本的主要供应者;创业投资机构的专业化程度加深,不同类型的创业投资机构开始形成。
创业投资业在经过80年代早中期的急剧增长后,受到人员素质水平下降、投资机会的相对缺乏的影响下,投资回报率下降。在80年代末期创业投资又开始萎缩。
第四阶段,创业投资业的规范与有序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医疗保健等行业蓬勃发展,美国的经济呈现出极大的活力,得到了持续的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2%.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股票市场,美国Nasdaq市场连创新高。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除了得益于整个经济的强劲增长外,还得益于以下立法与政策制度扶持。
首先,Nasdaq的新发展为创投资本的退出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其次,1992年通过的《小企业股权投资促进法》,对小企业投资公司以“参与证券计划”的方式给予金融支持。再次,降低了投资收益税税率,更加有力于创投公司。
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就业与增长税收减免协调法案》。该法案把资本利得税从20%下降到15%,更是提振了投资人的信心,创业投资的动力得以加强。
在资金流向上,美国的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是流向了微电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速发展的部门。这些企业为美国的风险资本带来每年接近30%的高额回报。依据安永预测,2007年美国约有60%的创业投资集中在IT行业,30%投向生命科学,声誉10%主要流向商业零售领域。2.2、欧洲
欧洲创业投资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1945年英国清算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投资设立的3i集团。3i集团原名为工商业投资公司,其宗旨是解决英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资本短缺问题,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欧洲创业投资还仅仅是小规模活动,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自70年代以后,英国首先实施新的银行竞争和信用控制政策,银行拥有更大的投资决策权,自此有关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法规体制以及税法改革遍及整个欧洲,从而催化了欧洲创业投资业成长。90年代,尤其在中后期,欧洲良好的低通胀经济环境下欧洲创业投资业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欧洲创投资本筹资额、投资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分别达到480亿欧元和350亿欧元。所以,总体上看欧洲创业投资业发展历程与美国创业投资业发展大体相似,均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并经历了70年代及9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
欧洲创业投资业市场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与美国创业投资业不同,欧洲创业资本主要流向非科技部门。1999年以前,欧洲创业投资基金往往把大部分资金投向于日用消费品业、传统服务业等非技术部门,而通讯、计算机等信息产业投资份额相对较小。近些年,在欧盟及各国政府优惠的人事、税收政策鼓励下,欧洲创业投资业技术部分投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甚至达到41.8%最高水平。2.3、台湾
台湾是亚洲创业投资最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除美国之外创业投资发展最成功的地区。台湾同大陆同文同种,并且其创业投资的发展从人文环境和发展时间上都更接近于内地的情况。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台湾的成功经验对大陆发展创业投资更具有借鉴意义。
台湾创业投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起步阶段。台湾的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建于1976年,1983年台湾当局颁布了《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奖励(创业)投资条理》和《产业升级条理》等有关创业投资的管理法规和奖励条例。创业投资公司由于进人门槛不高,加上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台湾的创业投资公司相继成立,发展速度很快。
第二阶段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从1986年起台湾开始实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1986-1995年),其核心内容是加速发展策略性工业和科技升级,台湾的创业投资事业进人成长阶段。1984年成立了台湾最早的创业投资公司—宏大创业投资公司。为鼓励民间投资,台湾当局于1985年和1990年先后从“开发基金”中划拨8亿和16亿新台币作为种子金,通过交通银行参与创业投资活动。国际创业投资基金因看好台湾高技术产业而大量涌人,1986年美国H&Q来台设立管理公司,1990年为能享受当局租税奖励优惠,有高达7家创业投资公司赶在年底《奖励投资条例》废止前设立,出现了创业投资公司设立的第一次高潮。1992年台北市创业投资公会成立,1994年台湾当局准许保险公司和民间银行的资金开办创业投资公司后,使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又带动另一波设立高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台湾创业投资公司已有一定规模。
台湾创业投资主要以半导体、资讯、电子等中度技术作为创业投资的市场定位,其投资对象原来主要是岛内外科技事业和其他创投,1993年3月放宽投资范围,规定创投可以在30%的实收资本额内投资一般制造业。创业投资的主要投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在不同时期,产业投资的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前,创业基金投资的重点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硬件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业投资重点开始向软件产业、医疗保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Tele/Data通信产业转移。2.4、国内
中国的创业投资起步较晚。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风险投资给予支持”。这一决定使得我国高技术创业投资的发展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和保证。同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标志着中国创业投资事业的创立。
VC在中国的成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5年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颁布的法规中开始提出风险投资,但国内金融、法律环境等体制的不配套使得这一阶段国外的创业投资基金进不来,本土创业投资基金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95~2004年的开始发展阶段。此时,在我国VC市场的主要活跃者包括:国家背景的创业投资主体,如北京创投、上海创投等,还有就是少量的国际创业投资巨头,如IDG、华登等。第三阶段:2004至今的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开始,国外创业投资基金纷纷进入中国,本土VC也开始兴起。一时间,中国市场成为全世界船业投资家新的投资乐土。有业内专家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1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创业投资市场。
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经济还处于新兴阶段,传统行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都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其投资比例业大致相同。其中,半导体行业、传统制造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物科技、IT服务业是创业创业投资最为集中的5个行业。
第五篇: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专题
渤海产业基金失落的七年:无一单IPO退出
2013-09-07 ChinaVenture
渤海产业基金成立于2006年12月,为中国第一只产业基金,它首期募资额为60.8亿元。其股东包括中 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可谓含着金汤匙出 生。七年过去,当时勇于吃螃蟹的这批LP出资人,如何评价渤海产业基金?过去七年,中国PE行业已再 次经历了一轮从“全民PE”热潮转为行业寒冬的周期。虽说不少人公开反思在2011年太过乐观,但毕竟在 上一波热潮中,它们投资的基金已经有项目通过IPO 等方式退出并获得了相应的回报。而起了大早的渤海 产业基金,目前没有一单IPO退出的案例,那么这家 基金的业绩究竟怎样?本报记者按图索骥,追索渤海产业基金 portfolio(投资组合)中多个公司的今昔对比,试图揭 开中国首只产业基金神秘的面纱,也尽力还原一个问 题:渤海产业基金究竟赚钱否?其规模庞大的投资将 如何退出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过去七年,渤海产业基金分别投资天津钢管、成 都银行(应为7.2亿)、奇瑞汽车(5亿)、中原证券(约为 24亿)、天津银行、红星美凯龙、成都中小企业信用 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三洲特钢、康乃尔化学等9家公 司。渤海产业基金总裁李祥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解 释:“我们做投资有个标准,就是我们投资两三年 后,预测这家公司的市盈率降到六倍以下。我投的9个企业,有3个没做到,这其中两个卖掉了。其他做 到的6个企业,有3个报到(证监)会里。我们投资的企 业,去年表现都很好,盈利平均增长17%。” 李祥生,出生于1964年。在2007年赴任渤海产 业基金之前,他曾在百富勤证券、渣打银行任职,2000年先后在西南证券、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华润投资控股公司,麦格理银行担任高管。履历 可谓“横贯中西”。他说自己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比 较谨慎。
奇瑞汽车:年化10%回购退出
2009年3月,渤海产业基金顺利打败诸多同行,得以入股奇瑞汽车(全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渤海产业基金出资5亿元,换来奇瑞汽车1.67亿股或4.53%的股权,成为奇瑞汽车第五大股东。其中有 2550万股是从其他股东处受让。和渤海产业基金同时期入股的投资机构,多赫赫 有名:鼎晖投资旗下的天津鼎晖股权投资一期基金持 股2.83%、天津鼎晖元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
0.8%——即两者合计出资约4亿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 2.5亿元持股
2.27%;中科招商旗下几只基金共出资4亿 元持股约3.62%。仅仅两个月后,新天域成长(天津)股权投资企业 以每股3元的单价,自其他股东处受让2750万股,亦 成为奇瑞汽车的新晋股东。为此,奇瑞汽车一共获得 14.4亿元的融资。折算可知,以上知名投资机构给予奇瑞汽车约 110亿元的估值。据经审计的审计报告,奇瑞汽车 2008年末的总资产为271亿元,净资产为65.60亿 元。乍一看,这是一笔合算的投资。但是,此时奇瑞 汽车已乌云压境:它2008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85亿 元,比2007年略有下滑;营业利润亏损近2亿元;但加 上营业外收入后(主要是政府补贴),奇瑞汽车的利润 总额超过3亿元。渤海产业基金人士则如此解释投资奇瑞汽 车:“汽车行业没问题,这个企业没问题,行业里排 名更靠前的企业都上市了,它品牌比吉利强多了。于 是我们投了。” 但此后奇瑞汽车用实际业绩告诉大家:,这些知 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不是“抄底”。2009年,奇瑞汽车 的营业利润约为-5.57亿元(利润总额约7200万 元);2010年,营业利润跌至-8.74亿元(利润总额为3亿元);2011年,营业利润为-4.15亿元(利润总额为 1.47亿元)。以上数据都出现在奇瑞汽车的中期票据发行文件 和后续信息披露中。奇瑞汽车于2010年发行18亿元 的五年期中期票据、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行18亿 元的三年期中期票据。也就是说,明后两年,奇瑞汽 车将迎来中期票据偿还的高峰期。此外,奇瑞汽车募 集来的54亿元资金,都不是用于新项目的投资,而 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置换/偿还银行贷款”。2011年,奇瑞汽车又进行新的募资,渤海产业 基金的股权稀释为4.19%。奇瑞汽车在2012年10月公 布过一次公司股权,渤海产业基金依旧持有它4.19% 的股权。渤海产业基金内部也有看法认为,虽然行业没 错、企业没错,甚至奇瑞汽车的管理团队也没错,但 奇瑞汽车如何运作背后有太多行政意志,总经理尹同 跃说了不算。李祥生告诉记者,“我们跟尹总沟通得很好,尹 总也说„我们要效益,要企业的健康成长,不能企业 大而不赚钱‟。但当我们做出分析报告,指出哪些部 门该收缩时,这个刀却切不下去。我们2010年在公 司内部成立了上市引导小组,我们不是要逼企业上 市,而是只有上市,才能抵住各方面压力,以利润为 目标。” 李祥生最后发现自己的沟通是徒劳的。奇瑞汽车 至少三年没有IPO计划。这种情况下,渤海产业基金 选择退出,奇瑞汽车回购了渤海产业基金手中的股 权。李祥生告诉记者,最终奇瑞汽车获得年化单利 10%的回报。
天津钢管:利润缩水九成以上
渤海产业基金于2007年10月投资天津钢管,这 是它成立后的首单投资,此时距它成立已经过去十个 月。当时媒体报道渤海产业基金首秀时,对天津钢管
颇多赞誉之词: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 地,主营石油管套、热轧管等专用管材的生产和销 售,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近两年该公司 业绩增长迅猛——2005年和20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 别为18.11%和21.98%,2007年三季度的收入已超过 2006年全年……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钢管原是用四大国有银行的 贷款建立与发展,1999年上述贷款都转为信达、东 方、长城、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天津钢管的股 权;2003年,天津市政府从它们手中回购天津钢管的 股份;到2007年初,天津钢管的大股东为天津泰达投 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投资”),占股57%,天津钢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管投资”)持 股33%,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合计持有10%的股权。2007年12月,渤海产业基金从津管投资那受让 了天津钢管3亿股,占比5.73%。当时多家媒体报 道,渤海产业基金为此投出了15亿元。如果投资额 属实,那么渤海产业基金给天津钢管的估值高达262亿人民币。从当时天津钢管的财务数据来看,这一估值并不 离谱:天津钢管2006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 别约为191亿和22.27亿元;2006年末的总资产和净资 产分别约为208亿和65.7亿元。投资当年即2007年,天津钢管的业绩不错:营 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约为264亿元和23.1亿元。随后,天津钢管开始利润大幅缩水之旅:2008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26亿和 18.32亿元;2009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约为 294亿和2.05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 别为389亿和1.28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总额,分别约为376亿和1亿元。综上可知,2009到2011年,天津钢管的利润,不到其2006年、2007年的1/10。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给天津钢管发行的 短期融资券评级时,曾这样分析天津钢管的不利因 素:“公司无缝钢管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中国无缝钢 管生产企业众多,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严重,对下游企 业的议价能力较弱。长期看,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对钢 铁行业的成本控制形成较大压力,导致公司毛利率持 续下降,盈利能力减弱;公司低氧铜杆产品盈利能力 低。低氧铜杆行业进入壁垒低,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公司低氧铜杆产品附加值较低。” 上述因素或许解释了:为何天津钢管的利润在 2009年经历断崖式下降后,之后再没有反弹的迹 象。且这些因素,看起来将长期成为天津钢管利润大 幅上涨的掣肘。2010年5月,环境保护部曾回函中国证监会,表 示“原则同意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市环 保核查”。可知,当时天津钢管正冲刺IPO。后来再无 声响的原因不得而知。但鉴于天津钢管的利润,已缩水至渤海产业基金投资时的十分之一,即使天津钢管能上市,对于渤海产业基金,不过是聊胜于无。
中原证券:最赚钱的项目?
2011年9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复,渤海产业基金 受让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许继集团”)持有的 中原证券的6.08亿股权。自此,渤海产业基金持有中 原证券29.9%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1年6月份,也就在渤海投资中原证券获批的 三个月前,许继集团转让了1000万股中原证券给保 税科技
[5.64% 资金 研报](600794.SH)。保税科技公 告,每股作价3.98元,此外再向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 任公司支付每股0.2元的咨询费。故,虽然渤海产业基金投资中原证券的具体金额 无法得知,但每股的成本应该接近4元。也就是说,渤海产业基金出资接近24亿,给中原证券的估值接近80亿人民币。本报记者就此向渤海证券求证,对 方表示“估值远远低于外界80亿的推测”。公开资料显示:中原证券2011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7.1亿和1.37亿;2012年营业收入和利 润总额分别为10.08亿和2.57亿元。李祥生本人曾担任西南证券副总裁,他说:“我那时对传统证券公司的模式是批判的。经纪业务就是通道,通道收那么高费用是没道理的。随着大家在成 本压缩过程中,肯定收费越来越低。这就是缓期执行的过程。” 李祥生表示投资中原证券,当时是看到河南证券 化率低,中原证券作为河南主要的券商有机会;渤海 投资时,河南证券换了新的管理团队,李祥生与他们 沟通过后,觉得理念相合,未来在维持经纪业务前提下,从投行业务突破。这一策略在2012年的财务报表上得以显现。2012年,中原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为4.2亿;但通过债券承销获得承销收入1.2亿,投资收益领域的收入为3 亿。经纪业务占比降到了一半以下,且在经纪业务同比有所下滑的前提下,收入和利润都有显著增长。中原证券必须将这一转型之路走到底:因为它传 统的经纪业务未来将遭遇更激烈的冲击。今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放开了券商开设分支机构设立的 主体资格限制、地域限制、数量限制;此外,券商自 今年4月1日起可以通过网上开户和见证开户两种方式向客户提供非现场开户服务。这些规定,事实上消解了因营业部数量多而经纪业务强的优势,而许多区域型券商,曾经正是凭借自己在所在省的上述优势而 维持着不错的业绩。而中原证券的转型之路,在2012年的小胜,并不代表从此是坦途。有券商人士曾调侃所在行业 是“靠天吃饭”,因为不但经纪业务跟股市牛熊直接挂钩,自营业务、投行业务,同样跟股市走势息息相 关。其他的投资
同属未能顺利IPO的公司,但成都银行(全称“成 都银行股权有限公司”)、天津银行(全称“天津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红星美凯龙(全称“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光景和以上三家公司不一样。渤海产业基金于2007年11月投资成都银行,持有成都银行2.4亿股或7.38%的股权。据媒体报道,2007年10月底,成都银行向丰隆银行增资扩股,后者出资19.5亿元认购6.5亿股,持 股19.99%。如果上述数据属实,由于入股时间接近,那么渤海产业基金投资成都银行,其入股成本也应该在3元左右。即渤海产业基金出资约7.2亿元。此后,成都银行的业绩节节上升:2007年,成都银行的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16.2亿和7.2亿元,之后每年高速成长,到2012年,这两个数据分 别为56.2亿和32.6亿元。联合资信在成都银行次级债的评级报告中分析了 其优势:业务规模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居前列,在成都市金融同业中亦具有较强竞争力;主营业务保持较快发展,跨区域经营的稳定推进有助于综 合实力的提升。2011年10月,渤海产业基金入股了天津银行,投资金额不详。此后,渤海产业基金一直持有天津银行2.43%的股权或1亿股。2011年,天津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 为49.9亿和25.6亿元,同比上升16%和27%;2012年 上半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1.2亿和15.9亿元。联合资信在点评成都银行时,提到“未来宏观增 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等因 素,将会对商业银行盈利增长及资产质量形成一定压力”。这也是天津银行需要面对的。一位PE机构合伙人曾关注到,2003年以来,多家知名外资PE机构曾以极低的价格投资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这些投资为这些外资PE机构带来 丰厚的回报。他说这背后的逻辑是“国有银行过去十 年都在往上走,这是投对了行业,但未来十年,银行会怎样是不确定的”。一位关注银行股的金融业人士认为,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利好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的大银行,不利于中小银行。所以,如果成都银行和天津银行能尽快IPO,那么对于渤海产业基金是最佳状况:它会有退出项目可 以向LP出资人交代,且或许能在这两家银行估值较 高时退出。那它们何时能上市?2012年,成都银行提交了上 市申请,据统计,在证监会排队上市的城商行高达 15家;而监管层曾表态“城商行不会批量上市”。天津 银行早在2010年宣布“最快2011年上半年能实现IPO”,但随后一直悄无声息。故,渤海产业基金还需要等待。渤海产业基金的官方网站上,还列出投资了红星 美凯龙、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 司等公司。有媒体报道,渤海产业基金是2010年入股红星 美凯龙。红星美凯龙2012年8月发行中期票据时披露 过其股权结构,并不见渤海产业基金的身影。入股渤海产业基金是以其他“马甲”入股,那么这 笔投资他们目前尚可以安枕无忧。公开数据显示,红 星美凯龙过去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6亿、60.9亿、58.8亿;净利润分别为8.5亿、13.1亿和13.4亿。2007年以来,红星美凯龙的实际控制人车建新 曾多次公开说两三年内会IPO,但一直“只闻楼梯 响”。目前,红星美凯龙在证监会排队静候IPO。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三洲特钢(全称“四川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吉林康乃尔(全 称“吉林康乃尔化
学工业有限公司几家公司没有公开 信息”)李祥生告诉记者:“三洲特钢我们已经全部退 出,年化内部收益率(即按复利计算)为16%;康乃尔我 们卖掉一部分,我们投进去一年多后,它第二轮投资 非常热门,我们卖了部分给第二轮投资者,赚了一倍 多。” 李祥生告诉记者,在管理渤海产业基金的这几 年,他曾放弃过很多投资,比如他没有投光伏,也拒 绝了一些“我们现在20倍,你投进去明年40倍退出”的 项目。他说有些同行投这样的企业赚钱了,那也是对 的,“因为帮LP赚钱永远是对的。”但他经历过几次金 融风暴,觉得不要太关注市场,而要守住自己的底 线,他所谓的底线就是“投资一个企业两三年后,它 的市盈率降到六倍以下”,这样的企业在任何风暴中 都死不掉。李祥生认为,中国PE市场热衷于“快”和“上市”,是非常大的误区。他认为这绝对不是唯一标准。而且 渤海产业基金跟LP出资人原本的约定中,是5年投资 期10年退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