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01:2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

第一篇: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

真朴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维西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12)134号)和《维西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对我县农村扶贫对象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识别出农村扶贫对象,弄清农村扶贫对象的分布、贫困的状况、贫困的类型、致贫的原因,建立健全农村扶贫对象档案,主要目的是为我县开展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即“双到”扶贫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在大扶贫格局下,引导教育、卫生、广电、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资源及社会各界力量向农村扶贫对象倾斜,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是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扶贫开发工作全局,对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奋斗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做好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二、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实施范围是全村14个村名小组。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真正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农村扶贫对象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

(二)目标任务。本次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的目标任务是:建立农村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扶贫对象档案,为全县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农村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识别农村扶贫对象的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做到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农村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农村扶贫对象进入扶持范围。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山半高山,这些地方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贫困成因,实行分类指导。

(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在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带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贫困群众深厚的感情,坚持原则,严守纪律,严把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数据质量关,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贫困人口调查数据牧集必须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确保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四、工作步骤

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步骤共四个阶段,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宣传动员阶段。此阶段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并报乡人民政府审定下发;二是宣传发动,工作小组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对象识别阶段。要尽可能与农村低保对象识别相衔接。此阶段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

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的推选,要充分尊重民意,具有广泛代表性,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应包括乡驻村干部、党员、妇女、群众、残疾人代表等。我村评议小组的人数按村人口

安排11-13人,要求在2012年8月28日前完成。

二是户主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审批

户主申请,由农户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状况向户籍地的村委会提出申请,具体由户主填写《农村扶贫对象申请书》并在申请书上签名后,交户籍地的村委会。

民主评议,由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农户申请材料,对本行政村内申请的农户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民主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和排序,并根据分配到行政村的贫困人口规模,确定入选农村扶贫对象名单。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入选农村扶贫对象排序进行表决确认。农村扶贫对象分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视为扶贫低保户。

公示审批,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对确定的农村扶贫对象户,在村委会及相应村民小组公示5天。如有异议,重新评议。公示无异议后,将农村扶贫对象申请书、村级民主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由村委会统一签署意见报乡审核。乡以村为单位逐户进行复核,审核无误后,整理成花名册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以上三项要求在9月1日前完成。

三是审批结果公示

在村委会及相应自然村公示5天。

(三)信息采集阶段。此阶段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登记造册。所有农村扶贫对象,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如实

填写有关信息,此工作要求在10月10日前完成。二是信息录入。由乡组织人员对登记的农村扶贫对象信息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要在现有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农村五保、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整合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各部门提供通用的信息平台。2012年11月1日前完成农村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工作。做到村有册,乡有簿、县乡有电子档案。

(四)总结验收阶段。组织检查、验收,上报各类资料,总结经验,进行考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我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

作,按照乡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决定成立真朴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开展和指导,工作成员具体负责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日常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组织督查和考核验收。

(二)明确部门职责

一是确定各村民小组对象规模。村按照乡分解到本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将贫困人口分解到各村民小组,必须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开展对象识别工作,不

得扩大贫困人口规模;二是制定和下发实施方案;三是做好宣传发动。开好两个会议,即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好村、组二级干部会议,统一安排部署“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以村为单位开好村民代表大会,落实评议小组成员;四是必须保证做到每个村民小组有一名村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并具体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绝不能图简便而减少任何一个环节;五是按照辖区负责制原则,层层处理好信访问题,要制定信访预案,防止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三)强化工作纪律。

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敏感度高、政策性强,我们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落实到位无偏差,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

第二篇: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宣传册

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宣传册

1、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是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施精准扶贫的需要;是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成效的需要;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扶贫对象收入、缩小发展差距的需要;是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需要。

2、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程序是怎样的?

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市扶贫办复核、市人民政府审批。

3、成为扶贫对象有什么优惠政策?

一、能够得到产业帮扶;

二、符合条件的对象能享受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劳动力培训;

三、无房户、D级危房户建房或维修房屋时,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补贴:

四、以后新进低保户原则上从扶贫对象户中产生。

4、低保户、五保户怎样进扶贫对象户?

低保户、五保户直接填表,不用走票决程序,并且是以个人为单位进入,五保户以户为单位进入。

5、农户申请时,需提交哪些材料?

《湖南省农村扶贫对象申请审批表》,提供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和家庭成员户口页复印件、一张在家的家庭成员在住房前的合照

6、扶贫对象八不评的标准是什么?

一、拥有大型机械设备户不评;

二、在近几年内新建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经过装饰装修的楼房户不评;

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农户不评;

四、种养业大户,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年收入超过当地农户年平均收入较大数额的户不评;

五、不遵纪守法,游手好闲,整天沉迷于打牌赌博户不评:

六、没有家庭责任感,不承担赡养、扶养义务,缺乏社会公德户不评:

七、不遵守信访制度,无理缠访、闹访户不评;

八、村支两委干部户(特别困难的除外)不评。

第三篇: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 2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识别原则

——坚持标准。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

——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二、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家庭各类收入总和扣除生产经营性支出后,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计算得出(详见附件1)。(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

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详见附件2)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险房屋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三、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帐,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四、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下同)。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人民政府对初选对象进行审核。乡镇对初选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做到不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要有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支书、乡镇长、乡镇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

五、建档帮扶

第一步:数据录入。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第二步:数据核查。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录入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对疑似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进行甄别、清退。

第三步:结对帮扶。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各县(市、区)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

第四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贫困家庭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计划。

第五步:填写手册和明白卡。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

六、数据管理

1.建立管理平台。对扶贫对象要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乡有信息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确已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切实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

3.明确管理责任。各级要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专人,专职专责。村级在数据采集时,要做到不落一个指标,不错一个数据。乡级在数据录入时,不误填一个数据,及时发现原始数据错漏并加以纠正,对各类别扶贫对象做到准确标识。县级要指导基层搞好数据核查和清洗,依据基础信息分配好扶贫资源。县以上扶贫部门要搞好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规范数据的发布及其与行业部门的协作,保护好扶贫对象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各市县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实施细则。

第四篇: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XX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关于贫困退出工作。

1.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实施退出。凡经过帮扶和自身努力,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有生活用电、有安全饮水、有广播电视,经村民民主评议、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认可,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核查,乡人民政府批准,公示公告后,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贫困村退出。各村(社区)在做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基础上,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X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规定的退出标准和程序,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验收,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核查,市级人民政府批准退出,公示公告后,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出列”。脱贫时间标注为2018年。

(二)关于新增贫困人口、返贫人口的识别纳入。

1.贫困户新识别和脱贫户返贫纳入。各村(社区)要将所有符合现行国家扶贫标准,因灾、因病等致贫的农村困难群众;以前已标注脱贫,因灾、因病等返贫以及通过今年“回头看、回头帮”后仍未达标的贫困人口,经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等识别程序核查核实后,全部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录尽录、应扶尽扶”。

2.贫困人口自然变更。贫困户(含历年脱贫户和返贫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包括自然增加和自然减少)。

(三)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

1.贫困户(含历年脱贫户和返贫户)的基础信息更新。

2.新识别纳入贫困户、新增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基础信息采集和录入。

3.贫困村(含往年脱贫退出村)的基础信息更新。

4.2018脱贫户和退出贫困村的脱贫措施及成效的信息采集和录入。

二、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

9月30日前完成对村、组的动员部署和业务培训。

(二)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

10月4日至10月20日,乡上组织各村(社区)开展进村入户动态调整,规范完成贫困户脱贫退出、新识别和返贫纳入,以及贫困村退出、纳入的各项程序,完成扶贫对象各类信息采集和更新(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打印2018对照表到村到户开展核实),运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手机app完成信息核准及贫困户、贫困村的地理信息位置采集等工作。

10月21日至10月26日,乡脱贫办将对全乡数据采集抽样审核,并向县脱贫攻坚办公室上报数据表册。

(三)数据录入。

11月1日至11月10日,集中开展系统操作,并于11月8日24时前完成全部数据录入工作。

11月9日至11月10日24时县脱贫办组织业务人员对数据审核。

(四)数据审核修正。

11月10日至11月20日,乡扶贫办配合县上业务人员完成对数据的审核修正。

(五)数据分析和问题梳理。

12月1日至10日,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数据分析,查找梳理退出质量不高、识别纳入不精准及数据质量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六)问题核查。

12月11日至18日,根据问题清单,市上将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实地核查,乡(镇)、村积极配合,对查实问题进行整改。

12月19日至20日,县上将对问题整改情况随即抽查,对遗漏问题及时修改完整。

(七)完善系统数据。

12月21日至31日,各乡(镇)对核实后的问题清单,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数据进行调整完善。

(八)工作总结。

2019年1月1日至4日,按照“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也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的要求,对2018动态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并上报报告。

2019年1月5日,县上将根据乡(镇)报告汇总后报市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贯彻落实。各村(社区)党委、村委要高度重视,组织制定周密工作计划,切实强化经费人员等各类保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督导工作人员严格按进度要求推进工作。乡脱贫攻坚办公室在展开动态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复检查评估,切实减轻工作负担。

(二)严把工作质量。

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脱贫退出工作,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严格的脱贫标准,坚持履行规范程序,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贫困户脱贫必须得到包括脱贫户在内的群众的广泛认可。要切实纠正按指标脱贫的做法,凡实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在履行程序无异议后,一律标注脱贫。要做好今年脱贫规模和后两年脱贫滚动规划的平衡和衔接,既防止急躁冒进,也防止消极拖延。

贫困户的识别纳入工作,要严把扶贫标准,把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最重要的识别依据,重点关注仍住危房、享受低保政策、和非贫困村内符合条件的人群,凡符合扶贫标准的,要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贫困识别程序要规范,充分用好数据比对结果,不走过场。

乡脱贫攻坚办公室要采取有力措施,对此次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和录入的数据质量严格审核把关,并根据国家下发的《数据质量报告》指出的问题,组织对以往系统数据质量进行同步核准和校正,以进一步提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统一操作平台。

数据集中录入期间,请乡扶贫办及时协调好具体业务人员,专心负责此项工作,按时、准确完成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数据录入的系统操作工作。

第五篇:扶贫对象申请书

扶贫对象申请书

村委会:

我是 村 屯村民,家庭人口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 人,2015年家庭人均收入 元,由于 原因,导致家庭贫困,现申请为扶贫对象,请核查批准。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下载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准扶贫工作中识别贫困对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楚雄州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贫困对象的准确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也是......

    精准扶贫对象是哪些人?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方法

    精准扶贫对象是哪些人?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方法 做好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真正的扶贫对象。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扶贫中存......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名词解释

    指标解释 (一)贫困农户登记表 表头 1、户码由村委会对贫困农户按贫困程度统一编码后填写,如最贫困的户码编号为“0001”依次编写。今后新增贫困农户依次编写,不再使用前期脱贫......

    关于认真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认真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工作的实施方案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关于“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xiexiebang推荐)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可见扶贫攻坚压力不减,决心更强。我有幸成为安......

    高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大全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 (模板) 兹证明学生,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 县(区、市) 乡(镇、街道办事处) 村。该生是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尚未脱贫或脱贫后还在一年跟踪观察期内。......

    光伏扶贫对象申请

    光伏扶贫对象申请 本人 、性别 ,现年 岁,身份证号码,与户主关系为,户籍为 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光伏扶贫对象第项申请条件。(①因病丧失劳动能力;②因残丧失劳动能力;③因年龄无......

    个人精准扶贫对象调查情况

    个人精准扶贫对象调查情况 根据上级部门对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于2016年7月20日下午3:00在区卫计局林国贞股长组织局几位同志及我中心领导班子,前往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