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

时间:2019-05-13 01:0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

第一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

近几年来,鸡冠区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本地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这三种收入途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紧密相联。其中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代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奔“钱途”的最有效途径。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较高收入,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总量的增长速度,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当前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

一、基本现状

通过千户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分析,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打工地点主要以市内及周边县市为主。调查表明,全区共有31736名劳动力。有10583个外出打工者,其中有8694人对打工地点进行了详细答述:在本市内打工人员有8357名,占回答问题的外出打工人数的96.12%。其中又以聚集在市域中心的打工人员为最多,有3594人,占市内及周边县市打工人数的41.34%;到市区外打工的人数较少,所占比重不大,仅占4.13%。从调查结果看,打工人数足迹所到之处有13个省市区,但打工人数在30个人以上的省市区共有五个,其中去北京打工的人最多,有123人;其次是山东,有79人;广州64人、大连55人、绥芬河38人。

2、打工时间较短。外出打工人员中83.17%的打工人员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其中41.65%的人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间,23.20%的人打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至9个月间,18.32%的人打工时问在9个月以上至12个月间,其余的人干着3个月以下的零工。

3、打工从事的行业虽分布较广但以简单劳动为主。在所从事的十多个行业中,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缺乏技术性的简单劳动为主。选择回答所从事行业的8694名打工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有2514人,占回答问题人数的28.92%,从事以“钓鱼”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人员共有1321人,占15.19%,社会服务业的人员1133人,占13.03%,从事交通业人员949人,占10.92%,从事其余行业中从事工业887人,从事餐饮业824人,从事农业806人,而需劳动力潜力较大的诸如家庭服务等行业打工人员更少。

4、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8694名打工人员回答了收入水平问题:有33.41%的打工人员平均每月的打工收入在400-500元间,打工收入300-400元间的占27.09%;500元以上占25.74%;其余打工人员的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占13.76%。从调查结果看,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39.7%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34.28%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存在问题

调查表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压力,对家乡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务工地区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农村劳动力供求两方面和外出环境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我区所辖两乡属市域近郊乡,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加之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及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实施,农田被大量的征用,使农村生产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产业逐步升级,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快速度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相对减少,而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使农村劳动力供应增加的速度超过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二是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就业,还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都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文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者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潜在原因。我国已加入WTO,要提高本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劳动者,这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而眼下我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对千户农民的调查,8694个打工人员中,6260个人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打工人数的72%,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有940人,占打工人数的10.81%,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功力更是寥寥无几。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区农村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中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第二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鸡冠区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本地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这三种收入途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紧密相联。其中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代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奔“钱途”的最有效途径。之

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较高收入,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总量的增长速度,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当前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

一、基本现状

通过千户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分析,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打工地点主要以市内及周边县市为主。调查表明,全区共有31736名劳动力。有10583个外出打工者,其中有8694人对打工地点进行了详细答述:在本市内打工人员有8357名,占回答问题的外出打工人数的96.12%。其中又以聚集在市域中心的打工人员为最多,有3594人,占市内及周边县市打工人数的41.34%;到市区外打工的人数较少,所占比重不大,仅占4.13%。从调查结果看,打工人数足迹所到之处有13个省市区,但打工人数在30个人以上的省市区共有五个,其中去北京打工的人最多,有123人;其次是山东,有79人;广州64人、大连55人、绥芬河38人。

2、打工时间较短。外出打工人员中83.17%的打工人员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其中41.65%的人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间,23.20%的人打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至9个月间,18.32%的人打工时问在9个月以上至12个月间,其余的人干着3个月以下的零工。

3、打工从事的行业虽分布较广但以简单劳动为主。在所从事的十多个行业中,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缺乏技术性的简单劳动为主。选择回答所从事行业的8694名打工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有2514人,占回答问题人数的28.92%,从事以“钓鱼”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人员共有1321人,占15.19%,社会服务业的人员1133人,占13.03%,从事交通业人员949人,占10.92%,从事其余行业中从事工业887人,从事餐饮业824人,从事农业806人,而需劳动力潜力较大的诸如家庭服务等行业打工人员更少。

4、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8694名打工人员回答了收入水平问题:有33.41%的打工人员平均每月的打工收入在400-500元间,打工收入300-400元间的占27.09%;500元以上占25.74%;其余打工人员的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占13.76%。从调查结果看,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39.7%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34.28%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存在问题

调查表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压力,对家乡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务工地区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农村劳动力供求两方面和外出环境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我区所辖两乡属市域近郊乡,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加之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及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实施,农田被大量的征用,使农村生产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产业逐步升级,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快速度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相对减少,而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使农村劳动力供应增加的速度超过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二是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就业,还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都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文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者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潜在原因。我国已加入WTO,要提高本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劳动者,这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而眼下我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对千户农民的调查,8694个打工人员中,6260个人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打工人数的72%,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有940人,占打工人数的10.81%,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功力更是寥寥无几。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是极不相适应的。

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区农村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中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

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四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七千余人选择了六种务工方式:其中76%的人员是亲戚朋友介绍,11%的人员自己寻找外出打工的机会,4%的人员是老板招工出去,只有1.2%的人员是政府、集体组织出去。还有一部人员由公司招工或民间中介组织介绍出去。就业难度大、务工时间不稳定,又缺乏组织管理,使部分民工生活困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同时偷生、超生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壮劳力外出后耕地田间管理跟不上,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维修等公益事情缺乏劳力。

三、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义务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通过上夜校、科技讲座、函授等多种方法,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劳动者掌握强硬的实用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由已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沿着“一种需求振兴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3、发展和振兴乡镇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功力能力。乡镇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性企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较大潜力,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乡镇企业应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着力解决近几年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不断采用新技术,努力形成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的格局,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平等待遇。

5、加强政府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在调查中,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及打工由“政府组织好、成立公司组织好、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时,选择的人员比例分别是59.21%、25.60%、15.19%。选择“政府组织好”占了最大比例,这说明农民们盼望政府在劳务输出中进行组织管理。由于市场经济不规范,特别是当前劳务市场出现的劳务大军不断“扩容”,竞争日益激烈,对务工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务工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三是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就近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三篇: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六盘水市农办

〔内容摘要〕通过深入调查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真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措施。

〔关 键 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六盘水市辖4个县(特区、区)、98个乡镇办,1095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304.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占总人口的78%。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市农业人口238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27.6万人(其中男劳力66.3万人,女劳力61.3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3.6%。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99.1万人,占全市总劳动力的77.7%。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占43.49%,初中文化的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1.52%。以六枝特区为例,全特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18-25岁的占32.7%,26-35岁的占36.4%,36-45岁的占17.9%,46岁及以上的占6%。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我市现有耕地455万亩,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人均耕作5亩计算,我市第一产业需劳动力91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71.3%,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6.6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28.7%。按劳动部门统计,我市现已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8万人以上,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8.6万人左右。农民收入中约有50%--60%来自农民务工收入,劳动力转移创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不断增长势头。现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务工人数达到28万人以上。按人均月净收入500元、每年务工10个月计算,每年创收14亿元。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就地转移与向外转移同步增长。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自主转移与政府牵头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农民除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外,主要向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深圳、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进军。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方面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务工比例开始上升。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比较集中。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住房装修及水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他们的平均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是支撑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主力军。在调查中了解到水城县纸厂乡一次性向水矿集团输送50名合同制工人;滥坝镇2007年向电解铝厂解决就业198人,向国贸焦化解决就业89人,向兴利焦化解决就业102人,向盛伟焦化解决就业78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类型

从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我市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离土不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界于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边缘地带,早出晚归,食宿在家。他们属于农村人口,有耕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从事运输、煤炭采掘、加工、流通、餐饮等服务行业。其土地租给他人耕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2、“不离土不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转移,有季节性的特点,于农闲季节就近打工,农忙季节歇业务农,其收入来源构成渠道较多,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高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收入。

3、“离土又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时间比较长,经验较为丰富,其就业行业、区域比较固定。他们除了身份还是“农民”外,其它各个方面已和城镇居民一样。打工创收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原因,大多数还无法成为城镇正式居民。

4、“离乡不离土”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迫于生计远走他乡,在外无固定就业渠道,在家虽有土地,但撂荒未种。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市场竞争力差。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调查,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占43.49%,初中文化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2%。以六枝特区为例,全特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3.3%,小学的占34.1%,初中的占39.1%,高中、中专的占11.4%,高职及大专以上的占2.04%。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资收入低,待遇差,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

(二)少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尽管政府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农民工仍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大多依赖社会关系网络进城打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煤矿、焦化厂、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一方面农民工难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举目无亲,他们的诸多权益受到歧视甚至侵害。此外,由于办理进城户籍、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生活条件差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困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的“两栖”农民。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城郊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市内和省内。由于受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思乡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外出到沿海地区务工的人员务工几个月后纷纷返乡。如水城县纸厂乡、双戛乡、滥坝镇转移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在本乡境内的乡镇企业。

(四)土地流转不畅制约着农民外出务工。由于土地分散于各家各户,传统种植模式下,每亩地年均纯收益一般不超过500元,回报率低、收入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农民仍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解放出来。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着农民外出打工。

(五)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调查发现,广大农户具有强烈的外出务工愿望,但苦于没有门路。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影响了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不完善、不规范,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农民外出务工极少,依靠亲属、同乡等关系或自发加入外出行列仍然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很难尽快找到工作,导致部分农民无法在外生存,无功而返;许多农民工都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六)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外流”,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同时,在一些地方农民工转移后,留下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流转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留守在家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村组公路、水利建设、土地整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劳动力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七)思想观念落后,成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农民的恋乡情结、依赖思想尤为严重。大多数农民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有限的土地资源,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获取收入,生产率低下,增收缓慢。“小富即安、稍进则满”思想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八)引发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隔代哺育”不利于农民工的子女成长。许多农民工由于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在外地进学校“门槛”高,又无精力照管,便纷纷将子女留在家中由老人看管,导致管理跟不上,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极少数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

五、对策措施

(一)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和完善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要从我市实际出发,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流动现状,在户籍、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问题上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二)强化培训,有序输出。随着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青壮年的培训,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对农民工进行综合指导。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素质和维权意识,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增加就业的机会,避免因盲目外流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防止个别农民误入歧途。

(三)体制创新,规范管理。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主要职责是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应着力抓好两点:一是按照“有序输出,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大管理力度,把好用工考察、培训、规范用工合同等关口,维护务工人员的权益。对部分行业如建筑业、煤矿业、餐饮业等农民工聚集的行业特殊对待。二是严厉打击黑中介和坑骗务工人员的行为,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产业支撑,促进转移。要发展壮大乡镇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其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同时,鼓励农民进城从事生产活动,逐步使一些具备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五)建档立卡,形成网络。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逐步形成较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储备库。建立健全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进行劳务培训和输出,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提高农民工外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促进劳动力资源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所在地公安、计生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六)积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市劳动力常年性转移虽然占到了转移总数的80%,但从转移农户来看,完全脱离土地真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帮助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使土地资源向种植能手和种养大户集中,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防止耕地撂荒现象。

(七)抓好“民工回引”工作。民工回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足发展。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吸引在外打工学到技术、积累了资金、懂得了管理的民工回乡创业。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认为,创新培训,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1-0110-03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客观事实,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又是陈旧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所以,解决这一矛盾体的核心就是要改变现有的农村职业培训机制,再者就是培育中介经纪组织,创造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化的运作的培训模式。

一、创新资金的投入机制

首先,要转变思想,赋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的认识和新观念。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继续和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上转移培训的供给数量低于最优数量,就需要政府自己来提供或为私人企业提供生产公共产品的激励。所以,政府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并鼓励企业等力量投资转移培训。

其次,根据成本收益的原理,企业和个人也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企业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是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要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加强对其的培训。所以,企业投资于劳动力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对于农民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投入机制。

第三,现阶段,企业由于投资收益难以保证,农民因投资培训的预期不明等情况下造成教育培训“市场失灵”,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这要求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科教兴农的专项资金。同时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入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创新培训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培训的运营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质量。首先,坚决杜绝计划性的定点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可以不受地域或户口的限制,招收学员。学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培训机构。形成政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招生机制。政府可以以培训券的形式给予补贴,同时培训补贴也是符合WTO绿箱政策规定要求。其次,培训机构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向市场要生源、向市场要效益,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再次,培训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然后选聘一些专业对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以确保培训质量。完全改变由政府定培训内容、政府指派教师的政府行为。第四,坚持农民培训与

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如家政服务、餐饮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指导、服务和管理,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品牌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产,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同样,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也是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是市场经济下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有利于民工外出就业,而无组织、无秩序、无规模的民工流动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河南“林州建筑”,湖南“攸县的士”,“川妹子”、“米脂婆姨”、“衢州保姆”等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政服务品牌,在劳务市场上深受广大雇主的欢迎。要鼓励企业带领民工有序流动发展事业,实现群体性、组织化的民工外出就业。对于批量性带领民工就业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采取逐步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方法,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

(二)创新培训的管理机制

1.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镇、紧密联系、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管理机制。从横向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干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从纵向看,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上下联动,做好农村劳动力有职前职后的培训,培训内容做到层次分布合理,形成初、中、高级相结合,上下互相贯通的网络管理机制。省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收集并发布市场用工信息,分解培训任务,做好指导、组织、协调具体培训工作;市级主要依托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跨地区热门专业培训,并负责基层教师集训;县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阵地,一方面面向本地区开展培训,另一方面为本县各乡镇农民培训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县、乡联合培训,并会同劳动部门做好职业技能的鉴定和发证工作等。乡镇农村成人培训学校是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最重要场所,加强以设备设施为重点的硬件建设,完善各项功能,使之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前沿阵地。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后,各系统、各部门规划布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形成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有效的转移培训基地管理网络。

2.搭建转移培训、就业服务的信息管理机制。首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信息化管理。市、区(县)、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介部门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台帐,详细记录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对外来务工农民的信息化管理。

其次,做好培训服务机构和用工单位需求信息的对接。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与职介和用工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建立农民工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使参加农民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

最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这种投资少、覆盖面广、传递信息快的远程教育优势,实现转移培训网络教学,使农民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

3.统筹协调领导的管理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涉及到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合理分工是保证转移培训的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的前提之一。《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为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由农委、教委、科委、劳动、财政、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领导、组织、协调职能。为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建立由农业、教育、劳动、科技、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市、县两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许多区县目前已经建立,但还很不规范),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浙江、重庆等省、市率先成立了相应的部门。

三、采取实用、高效的培训模式

改革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形成由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能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一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由其承担起组织、培训、输送、服务等促进本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江苏省建立了200多个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培训青年劳务经纪人3000多名,依托中介输出农村青年3万多名。洪泽县通达 劳务公司,向上海浦东的外资企业订单输出农村青年1.7万名,约占浦东外来工总数的1/4,仅2002年1至9月份,就输出了6300多人。

首先,市场中介组织作为政(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11页)府职能的延伸或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调节失灵带来的缺陷。在运营模式上一方面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由全国工商联成立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服务性的非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成立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在运营发展上实行“民办公助”,民办就是产权和管理体制上区别于公办的不同类型培训学校,公助就是指招生和就业方面得到政府的帮助他支持,政府除了赋予职能,给予适当的培训办公费用以外,不给专项事业经费,不给人员编制。

其次,中介服务机构在服务内容上要形成培训市场上需求信息的收集、学员的招生、培训内容制定、就业单位和信息反馈等良性循环的,培训-就业一体的投入和输出的产业链。重点抓好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和定向输出。

再次,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组织行为。一方面要维护劳动力市场健康的发展,规范中介组织运行;另一方面要保证中介组织合法利益,维护农民的全法权益,打击非法中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减少农民外出就业自发的、盲目的流动。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另一方面,经过挑选的、受过培训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协助管理的劳动者,可以大大减少用工方的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架起用工双方相互信任的桥梁,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不良的劳动关系状况。

【参考文献】

[1]陈红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职能转变[J].经济问题,2003,(11).

[2]刘正华,竺金生,赵曙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培训,2004,(1).

[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4]郭丽丹,武晓亮,曹忠芳.巴中市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J].综合经济,2004,(7).

下载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文档

    株洲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一、农村就业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人口394274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7215人,今年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6人,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101270人,按年龄统......

    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推荐5篇)

    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一季度末,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率81.3%。从产业分布看,一产从业占就业......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查的总结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的总结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各有收获,而我的收获就是能够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查》参与这个......

    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根据市经管站安排,我区抽调专人,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现有......

    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的人力资源,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近日,县委办与县政协办公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基本摸......

    北京市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

    北京市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必然经济、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后,通过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以及引导农民进城务......

    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