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1: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州委、州政府继去年月在望谟召开的全州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现场会精神,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强化政策措施,创新扶贫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议,把会议精神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增收门路和基本素质“三基本”问题,加大了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通过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全州扶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高,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中央和省累计投入我州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亿元、以工代赈资金亿元、信贷扶贫资金亿元、宁波对口帮扶资金亿元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亿元,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亿元,实施了涉及种养业、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力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扶贫项目个,惠及了个村、万农户、万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使贫困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四年间有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州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万人万多贫困人口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从总体上看,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的四年,是我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仍很深。××年末,全州尚有贫困人口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再加上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固的万低收入人口新阶段农村急需扶持救助对象达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占全州农村人口的。我州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又主要分布在重点贫困乡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的边远石山区、深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元,与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相差元,贫困群众在发展中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三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速度明显下降。“八七”扶贫攻坚年解决了万人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解决万人。进入新阶段扶贫后,年全州解决了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解决万人。按此速度,到年要基本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难度较大,形势紧迫。四是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还不够,因灾因病等返贫现象还比较突出。现有的万低收入人口虽然越过了温饱线但由于越温标准过低加之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弱,一旦天灾人祸,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返贫人口仍不断增加。帮助低收入人口增强造血功能,巩固扶贫成果,抑制返贫任务艰巨。五是有些地方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不实。有的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锲而不舍的工作责任感;有些地方领导深入研究和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力度不够;甚至有的领导对扶贫攻坚信心不足,存在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有的扶贫开发思路不清,扶贫措施不到位,到村到户率比较低,扶贫效果不理想。六是协作配合不力,资金整合不力。由于扶贫资金的多渠道管理体制,加之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甚至有的出现各自为阵的现象,各方面各渠道的扶贫资金未按扶贫开发规划统筹安排,资金整合、捆绑使用不到位,投资分散,未能充分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七是扶贫部门工作条件与繁重的扶贫任务不相适应。全州扶贫机构人员编制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多数乡镇扶贫工作站没有专职人员,有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没有按要求落实相应的扶贫工作经费,扶贫部门没有必要的办公设施,致使扶贫项目实施监督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农村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新阶段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全州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又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把握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特点,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扎实工作,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推进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

二、理清思路,加大力度,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

去年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大力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作为确保如期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后,州委、州政府立即在望谟召开了全州扶贫攻坚座谈会,贯彻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并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黔党发〔〕号文件),对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这是对扶贫开发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的机制创新。总结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始终围绕和抓住了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素质、拓宽基本增收门路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大力抓好这三项重点工作,是实现“三个基本”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开发式扶贫、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以实施整村推进为载体,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长期困扰着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整体甚至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脱贫和稳定解决温饱创造物质基础。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有利于改善大多数贫困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的状况,提高基本素质,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有利于克服贫困地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变的大市场的矛盾,逐步改变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少、收入水平低的状况,有效组织贫困群众有序进入市场,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优势,拓宽基本增收门路。三项重点工作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整合资源、到村到户、成效显著的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住了扶贫开发的要害和关键。

我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以贯彻落实好省委两个《决定》和一个《意见》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三个基本”,“四个基础”突出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州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扶贫开发要着力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力争到年,实现以下五个主要目标:一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行政村通公路或通机动车率达到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率、农户通电率达到左右;力争建成人均亩基本农田;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有条件的农户用上沼气,贫困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基本增收门路得到拓宽。培植和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产业,有基本稳定的农业增收渠道,不断增加非农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左右;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低收入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基本素质有所提高。合理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实现“两基”达标;有远程教育接收点;开展农民培训,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掌握至门实用技术;良种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以上。四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村有综合服务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科技室、党员活动室,逐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对积极实行计划生育、放弃生育二孩的贫困户和二女结扎户贫困户优先扶持;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初步建立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制度,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五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一)集中力量,实施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制定扶贫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实施扶贫规划,最终达到整体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年,我州在重点投入扶持个一类重点乡镇的同时,组织实施了先期确定的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据扶贫部门月份对整村推进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成效调查表明,实施整村推进的个村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实施种养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科技培训等扶贫项目个,项目实施覆盖了万农户、万农村人口其中种养业项目覆盖了万农户扶持贫困人口万人项目实施吸纳万农村劳动力。户农户得到了小额扶贫贷款扶持;新增基本农田亩(含坡改梯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亩;修建“三小”工程个,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草场万亩;新增村级“三室”面积平方米;组织培训万人次(获绿证人,非农技能培训人次),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人(劳务输出转移人);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人,新增建立特困群众长期救助制度的贫困人口人。尽管去年资金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但通过实行项目、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的相对集中投入,个一类重点村已取得初步扶持成效。这充分显示了整村推进的扶贫成效。目前,我州贫困人口以上集中在个重点贫困村,尤其是个一类重点贫困村。抓住了这些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就抓住了我州扶贫开发的大头,解决了这些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全州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从去年实施的整村推进情况看,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在村一级的缩影,几乎涵盖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所有内容,也包括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全国和全省的实践经验表明,采取整村推进的措施,有利于扶贫资金进村入户,瞄准扶贫对象,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突出问题,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整村推进为整合资金和资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达到了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因此,可以说,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扶贫开发的关键性、战略性措施。州委、州政府决定,从××年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州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实施个左右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到年全面完成全州个一类重点村整村推进,同时统筹安排好二、三类重点村的扶贫开发。

如何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⒈确定整村推进村。整村推进首先要在一类重点村实施。实施未投入过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的一类重点村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以下、贫困人口温饱还未解决的一类重点村;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以上、贫困人口温饱基本得到解决的村暂不安排实施整村推进;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符实际而又一直未作修订完善的村,暂不安排实施整村推进。一类村实施完毕,可顺次向二类村、三类村逐步推开。对于一类村多的地方,州扶贫领导小组将根据全州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调整。

⒉修订和完善村级扶贫规划。规划的目标和措施要切实可行,绝不能搞花架子。要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全面规划建设内容。要广泛动员群众酝酿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群众的意愿。要突出重点,扶贫规划的实施要分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财、物用在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关系最密切的项目上,用在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上。在此基础上,制订并逐级上报整村推进年度实施计划。整村推进年度计划实行上年申报审批、次年组织实施,一次审批、集中投入、两年完成。要根据村级规划,建好项目库,统筹安排好扶贫资金,整合扶贫资源,按年度计划把规划目标和项目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⒊明确整村推进建设内容。整村推进要围绕“三个基本”来实施。一是拓宽贫困群众基本的增收门路。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能直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是要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二是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是通村公路、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包括乡村道路、人畜饮水、通电、“三小”工程、坡改梯、沼气、退耕还林草、移民搬迁、电视、广播、通讯事业、综合服务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科技室、党员活动室)和教育等;三是提高贫困群众的基本素质。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力和外出务工技能。主要包括良种良法等农业适用技术、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接收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建设内容不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本着需要什么搞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与脱贫关系最大、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⒋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整村推进关键是增加和集中投入。在我州贫困面大、财力弱的情况下,既要从增量上想办法,加大各级财政的扶贫投入力度,争取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又要从存量上想办法,以县市为单位,整合部门各类资金投入。这是这次会议需要着重强调和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要集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的贫困村,从××年起,州扶贫办按每个村不低于万元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投入到村的建设项目;切块分配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以上要用于整村推进项目。发改、民族事务等部门管理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宁波对口帮扶资金及其他社会扶贫资金,要围绕整村推进计划统筹安排使用。州、县市财政部门要相应调整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其次要整合部门各类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易地移民搬迁资金、沼气建设资金、“三小”水利资金、畜牧发展资金、农机补助资金、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资金等各项涉农资金,都要优先投入到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集中支持其建设项目的实施。当前,各级各部门投入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不少,一定要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发挥积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再次要加大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县市要千方百计增加信贷资金的投入。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对符合贷款条件、守信用、有生产经营能力和可行项目的贫困户,要扩大小额扶贫到户贷款的投放量;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用财政资金贴息争取信用社贷款。要鼓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要积极使用信贷扶贫资金。同时,由于各个村的大小和具体情况不同,原投入的资金、项目不等,因此,对整村推进投入的标准不作统一规定。各县市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结合各村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资金和项目。好范文版权所有

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项目管理。整村推进的项目建设,按照整合资金的原则进行管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要按照《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信贷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按照有关法规政策执行;其他行业部门实施的项目按照各行业管理要求执行。整村推进中涉及行业部门投资建设的项目,县市扶贫办要提前把项目清单提交县市扶贫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分别下达,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申报、审批、实施,行业部门每年要对其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进行检查、验收。二是要积极创新机制。实施整村推进,要努力创新机制,尊重和落实贫困群众对扶贫项目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项目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验收和管理,激发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要严格实行扶贫项目公示和项目决算公告制度,完善项目验收制度,提高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严格项目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制订并落实具体措施,加强后续管护,确保扶贫项目长期发挥效益。要学习和推广“中心协会养殖户”、“借母还犊”、“借母还仔”等一些成功做法,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滚动投入机制,扩大项目资金的覆盖面和使用效益。三是要建立监测机制。扶贫部门要建立简便易行、反应快捷、准确灵敏的统计信息系统,将整村推进村扶持的农户、实施的项目、实现的效果等情况建档立卡,实行全程动态监测管理,全面掌握整村推进的进展情况;要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建立联系人制度,明确职责任务,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系渠道的畅通,促进扶贫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四是要严格检查验收。州扶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好整村推进检查验收标准,完善验收制度。整村推进实施完毕,县(市)扶贫领导小组要进行全面验收,州扶贫领导小组进行抽查验收,并写出验收报告报州委、州政府。要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是否明显改善,基本增收门路是否得到拓宽,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是否有所提高,社会事业是否协调发展村级组织建设是否加强,来检验整村推进工作的成效。五是要健全激励机制。按照《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整村推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进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地方予以批评;对未通过验收的村作自动滚入下一批实施,州不再安排项目和资金,同时扣减所在县(市)下一批整村推进的数量和项目;对于验收达到优良的县(市)予以奖励。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强化培训,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将其列为扶贫开发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把组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今年的“十件实事”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在我省视察时关于扶贫工作的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话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教导我们扶贫最好的办法是“授人以渔”,对农村青壮年农民进行培训,实现劳动技能提高,实现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向城镇转移,就是“授人以渔”。月中旬在罗甸县召开了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现场会,对这项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我州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全面完成今年全州扶贫系统转移培训人,转移就业人的任务。力争到年完成转移培训万人(其中技能性培训万人,引导性培训万人),转移就业万人的计划任务。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主导,就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制定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这项工作。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扶贫办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工作机制。要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但无论是培训还是转移,都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选择培训对象要尊重本人意愿,培训机构要通过优化教学质量来争取生源,劳动力要优化自身素质来提高竞争力。扶贫办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组织者,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合同为依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搞大包大揽,不搞简单的行政命令,这样才能使培训转移工作面向市场、赢得市场,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⒉广泛联系,多方协作。劳动力培训转移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互配合,为经过培训合格的转移输出人员办理初级职业技能证书;与职院、职校等专业技术学校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培训质量;与劳动监察部门、司法部门合作,为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搞好维权服务;与驻外办事处、对口帮扶地区单位合作开拓劳动力市场争取做到订单培训等等。搞好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加强联合、共同努力、各记其功。各级扶贫部门要把自身的优势和其他部门单位的优势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集培训、转移和维权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各级统计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的现状、结构、转移就业人数及流向、取得的收入等指标纳入统计范畴,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⒊培训与转移相结合。抓好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转移是目的,培训是手段。这既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而是肩负着技能培训和实现就业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结合转移抓培训。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就业能力。在做好技能培训的同时,必须兼顾培训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基本常识和观念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强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遵纪守法和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抓好培训促转移。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广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努力做到培训一个转移一个。希望培训教学点在培训中要保质保量,使培训收到实效,让贫困农民得到实惠。

⒋创新工作机制。要大力推行“订单式”转移模式,实施“三个联盟”战略。“订单式”转移模式,就是要着力拓宽劳务转移就业面,确保就业稳定率,为满足劳务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建立健全“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按企业用工要求,走定向培训、定向转移的路子。实施“三个联盟”战略:一是校企联盟。就是培训教学点与沿海和内地企业广泛建立稳定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要通过联盟关系便于及时了解企业用工信息,鉴定订单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校企联盟在拓宽劳务就业面的同时,教学点也可争取企业对学校在资金、技术上的投入,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二是校乡(镇)联盟。各乡(镇)与培训教学点建立稳定、密切的联盟关系,各县市政府要把培训转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由各乡(镇)政府负责向培训教学点组织输送培训生源,各培训教学点要及时把劳务市场信息、培训计划传递给乡(镇),乡(镇)依据信息作好组织生源工作。这样既减少了生源组织成本,也确保了劳务输出渠道的畅通;三是校校联盟。各培训教学点要与县市、乡(镇)中学结成校际联盟,每年各结盟中学负责组织、动员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到教学点进行培训,或者是教学点组织教师、技术人员到中学就地培训,学员由培训教学点统一转移就业,这样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方便了学员。“订单式”模式和“三个联盟”战略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组织——培训——转移”就业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行。

⒌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做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搞好资源整合。一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各培训教学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全州技能性培训根据培训教学点的资源情况进行优化配置,统筹安排,把需要培训的某个专业的学员组织到该专业有相对优势的教学点进行培训,各培训教学点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创造自己的品牌,达到各具特色,避免重复建设;二是转移培训经费的整合。扶贫系统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与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农办“绿色培训”等相结合,两个项目要捆绑实施,两种经费要捆绑使用,形成合力。确保我州培训转移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三是劳务市场信息的整合。要构建全州劳务市场信息平台,用工企业向各县市和培训教学点提供的就业信息要及时、快捷传递到州扶贫办,由州扶贫办建立统一的劳务就业信息库,然后将信息反馈到各县市扶贫办和教学点,各县市和培训教学点按信息及时组织培训与转移。通过各类培训转移资源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实现全州信息、资源共享,使劳动力转移就业及时有效,配置优化、合理,从而形成全州培训转移“一盘棋”的灵活格局。

⒍抓好教学点的培育、申报和管理工作。目前,我州经省扶贫办审查认定具有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格的仅有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兴义、兴仁、安龙、册亨县的职中,贞丰、望谟、晴隆、普安四个县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申报培训教学点,扩大培训覆盖面,力争全州每个县市都有一个培训教学点。要加强对培训教学点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培训质量。

⒎加强培训资金的使用管理。培训转移要实行项目管理,要建立规范的培训台账和转移就业台账。这方面,州扶贫办已做了充分的工作,制订了培训转移的具体运作方案,要尽快下发各县市扶贫办和培训教学点遵照执行,并加强督促指导。培训资金要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实行严格的报账制,确保资金用在培训上,使参训贫困农民从转移中受益。

(三)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产业化扶贫

抓好产业化扶贫,必须以拓宽贫困群众基本增收门路、提高收入水平为目标,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加强管理与配套服务、自主创业与政策优惠相结合,积极稳妥地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进程。

一是要制定农业产业化扶贫规划。制定规划是推进产业化扶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县市要在扶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抓紧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制定规划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培育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依托资源优势,推进贫困地区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二是要认真抓好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我州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分地域,不论国营、集体、私营,不排大小,精心扶持和培育我州的支柱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以其为载体来带动我州的农村千家万户小农生产。在此基础上,按照扶贫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认定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有较强带动和辐射能力的龙头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给予扶持,使其做大做强做优。各级扶贫部门和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要认真研究,拿出办法,按照信贷扶贫政策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产业。

三是要协调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要以产业化扶贫为平台,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投入。信贷扶贫资金是产业化扶贫投入的主体,扶贫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信贷扶贫资金的支持。农行、农发行、农村合作信用社等要通过资质评估,扶持一批实力强、资信好、扶贫作用大的龙头企业。要引导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积极稳妥地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的原材料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促进基地的发展。

四是要搞好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对接。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扶持龙头企业与建立基地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扶贫龙头企业与特色产业的衔接。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创业,抓住东西扶贫协作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吸引东部企业到我州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建立原料基地,培植和壮大我州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五是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我州已争取到中央和省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扶持有晴隆波尔山羊、普安黄羊、兴仁肉牛、册亨反季节脱毒马铃薯等个养种业科技扶贫项目,投入资金已上千万元。这些科技扶贫项目都是科技含量较高、致富辐射范围广、脱贫带动面宽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各县市要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有效的示范带动和经营管理机制,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努力探索滚动扶持发展的路子,总结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并予以大力推广。

六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扶贫体制和保障机制。积极支持和鼓励“龙头扶贫企业农户”、“龙头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带农户”、“中心协会养殖户”、“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扶贫组织的发展。对于这些产业化扶贫模式,要明确好企业与贫困农户、企业与基地、基地与贫困农户之间的责、权、利,在支持龙头扶贫企业和原材料基地发展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好贫困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网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

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已对扶贫开发的三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全州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出成效。按照“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县市党委、政府要对本县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切实履行好领导本县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职责,实行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到县”。落实扶贫责任,领导是关键。要继续坚持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贫困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把扶贫开发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加强全州扶贫机构工作力量,确保人员、经费与扶贫开发任务相适应。

⒉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各级党委、政府的扶贫领导小组要认真抓好扶贫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动员社会资源、组织多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各级扶贫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制订,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管理好扶贫项目资金;其他部门要按照三项重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要求,投入资金、实施项目。要认真宣传、总结、推广三项重点工作中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各部门特别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建立和完善资金整合机制,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⒊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县、贫困乡(镇)的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总结经验,解决突出问题,真心实意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要通过选拔、交流和下派等多种途径,配齐乡、村领导班子,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各极扶贫部门要主动与组织部门配合,制订贫困村干部和脱贫领头人培训计划。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力争使每个贫困村都建设成为有一个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真抓实干的村级班子,为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⒋加强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工作。要继续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州委常委和州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都联系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县市党政领导和各部门也要抓好各自的帮扶联系点,落实责任目标。各级党建扶贫工作队要在抓好点上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抓好面上扶贫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选派得力干部深入重点村进行帮扶,确保每个实施整村推进村都有机关干部或科技、管理人员蹲点扶贫,驻村帮扶。进一步加强同宁波对口帮扶城市的沟通和联系,用真诚、真情和优质服务争取宁波市更多的投入帮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实施好台胞朱英龙先生对我州捐资建校项目。朱先生个人捐资我州已达多万元,修建了余所学校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各县市要把这个项目办好办实,并以此推动、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州的扶贫开发。认真做好中直、省直机关单位帮扶各县市和党政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的衔接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定点帮扶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更多的支持。

同志们,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对于推进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实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目标,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增强扶贫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完成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州委、州政府继去年月在望谟召开的全州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现场会精神,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强化政策措施,创新扶贫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议,把会议精神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增收门路和基本素质“三基本”问题,加大了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通过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全州扶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高,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中央和省累计投入我州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亿元、以工代赈资金亿元、信贷扶贫资金亿元、宁波对口帮扶资金亿元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亿元,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亿元,实施了涉及种养业、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力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扶贫项目个,惠及了个村、万农户、万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使贫困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四年间有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州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万人万多贫困人口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从总体上看,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的四年,是我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仍很深。××年末,全州尚有贫困人口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再加上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固的万低收入人口新阶段农村急需扶持救助对象达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占全州农村人口的。我州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又主要分布在重点贫困乡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的边远石山区、深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元,与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相差元,贫困群众在发展中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三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速度明显下降。“八七”扶贫攻坚年解决了万人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解决万人。进入新阶段扶贫后,年全州解决了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解决万人。按此速度,到年要基本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难度较大,形势紧迫。四是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还不够,因灾因病等返贫现象还比较突出。现有的万低收入人口虽然越过了温饱线但由于越温标准过低加之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弱,一旦天灾人祸,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返贫人口仍不断增加。帮助低收入人口增强造血功能,巩固扶贫成果,抑制返贫任务艰巨。五是有些地方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不实。有的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锲而不舍的工作责任感;有些地方领导深入研究和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力度不够;甚至有的领导对扶贫攻坚信心不足,存在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有的扶贫开发思路不清,扶贫措施不到位,到村到户率比较低,扶贫效果不理想。六是协作配合不力,资金整合不力。由于扶贫资金的多渠道管理体制,加之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甚至有的出现各自为阵的现象,各方面各渠道的扶贫资金未按扶贫开发规划统筹安排,资金整合、捆绑使用不到位,投资分散,未能充分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七是扶贫部门工作条件与繁重的扶贫任务不相适应。全州扶贫机构人员编制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多数乡镇扶贫工作站没有专职人员,有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没有按要求落实相应的扶贫工作经费,扶贫部门没有必要的办公设施,致使扶贫项目实施监督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农村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新阶段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全州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又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把握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特点,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扎实工作,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推进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

二、理清思路,加大力度,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

· 去年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大力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作为确保如期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后,州委、州政府立即在望谟召开了全州扶贫攻坚座谈会,贯彻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并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黔党发

第三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我村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按照村制定的“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我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实施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特制订北留钵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一、北留钵村基本状况

北留钵村地处献县段村乡的西南部,全村395户,总人口1435人,贫困人口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北留钵村民风纯朴、勤俭爱劳、崇尚科学。全村有耕地4800亩,农用机井10眼,水浇地1600亩。我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基于传统农业思想,农业作物种植品种单一,水利设施配备落后,粮食单产、总产量低。村自来水系统年久失修,事故频发,存在极大的饮水安全隐患。村街道硬化程度差,一到雨季完全是“水+泥”状态,出行极度困难。交通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村各项经济的发展。村两委换届后,领导班子一心为民,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要求日趋强烈,但苦于缺乏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也是无计可施。北留钵村的经济目前已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

二、贫困状况

(一)我村有395户农户,其中有贫困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低收入户251户,这些贫困户中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有112户,因上学致贫的有76户,因病致贫的有61户。

(二)北留钵村致贫因素分析

1、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贫困是社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具体表现,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一对孪生兄弟。北留钵村地处华北平原,滹沱河故道北岸,以前多盐碱地,土地贫瘠,经济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基础农业生产设施不完备,在很大程度上还在靠天吃饭,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直接影响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通过国家近二十年的扶贫工作,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个人和家庭,通过国家各种支持和帮助,逐步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而剩余的人口,多数因为受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制约,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北留钵村也不例外,而且还成为了一个因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致贫的代表性村子。

3、因病致贫: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恶性疾病通过多种途径对家庭产生影响,除了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劳动生产能力外,而且还使他们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4、因子女学费致贫:我村虽然不存在因贫困致儿童失去接受教育机会的现象,但是,子女教育费用过高,使得个别家庭承担起沉重经济负担的家庭却不乏一二。

新时期的贫困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经济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未成年孤儿都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这些人口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实际存在着。因此对于目前存在的绝对贫困家庭,还需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措施。北留钵村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对这些弱势人群,虽心存怜悯,但却无力回天,只能靠政府民政部门及社会慈善组织的救助过日子。

三、指导思想

(一)基本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同志“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式的扶贫基本方针,构建和谐、文明、小康新村的总体要求,看准贫困人口,紧扣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大力推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促进本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思路

在稳定解决我村贫困人口的温饱现状,夯实贫困村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中,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围绕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建设,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制定和完善我村的扶贫开发规划。

对建成的日光温室、日光大棚分别补助扶贫资金8500元和XX元。两年共需补助扶贫资金总额为68万元。

2、两年内在棚室种植区打深水机井4眼,需投入20万元,每眼机井补助扶贫资金2.5万元,计10万元。

机井配备专用汲水设备4套,需投入10万元,每套汲水设备补助扶贫资金1.5万元,总计为6万元。

铺设防渗管道4000米,需投入12万元,补助扶贫资金6万元。

架设种植区标准供电线路5000米,需投入10万元,补助扶贫资金5万元。

利用扶贫资金培育种植专业技术人员4人,费用需2万元。

其他资金3万元。

3、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改善村饮水状况,打深机井两眼,需要16万元;配备供水设备投入需6万元。两项合计总额为22万元。

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整合饮水输送管道及其他配套设施投入需30万元。

4、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硬化村街道2500米,修建街道配套排水设施,需要投入资金40万元。2012年硬化通种植区公路4500米,此项需投入54万元。

5、2012年改建幼儿园一个,此项投入需15万元,投入社会支持资金15万元;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修建村两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此项需投入15万元。

6、鼓励新民居建设,提倡普及沼气利用率,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每个建沼气户补助500元。

7、XX、2012,大力提倡新民居建设,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危、旧房改造户进行一次性补助,每户补助1万元,每年由村民代表大会验收后评定出10户,年末兑现一次性补助款。

第四篇:淅川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淅川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施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抓住重点,扎实工作。经过县扶贫办、项目实施乡(镇)村的艰苦努力和有关部门、龙头企业的紧密配合以及贫困村群众的积极参与,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12个,总计投入资金301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改善了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一)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我县安排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77个,投资253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整合资金1633万元,群众自筹298万元。①硬化乡村主干道、次干道及入户道路共计31公里,解决了0.86万人交通难问题;②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02处,铺设输水管道26600米,解决了0.57万人饮水困难;③建成沼气池520座,配套“三改”520户,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态环境;④架设输电线路37.7杆千米;⑤建垃圾收集池37个;⑥修建引水渠4条,长10800米;⑦栽植风景树44600株。

(二)提高了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投入资金481万元,建村级文化站、卫生室、连锁超市各12个,加强了农村公益卫生服务能力,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移风移俗,树立健康文明的乡风乡俗。

(三)社会帮扶力度加大。全县共组织23个单位,抽调干部65人,组成12个工作队,帮扶11个乡镇12个村1057户贫困户。据统计,全县帮扶投入资金70余万元,帮助贫困农户获得贷款1100万元;扶持513户贫困农户发展种养项目,同时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共1240人次。通过开展县、乡(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帮扶活动,共带动解决了986户的温饱问题,增强了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和信心。

(四)群众脱贫致富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宣传发动、挂钩帮扶,激发了贫困群众要发展、要脱贫、要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主动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新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县、乡党委政府把贫困村扶贫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来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部门、乡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实行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一是领导到位。在扶贫项目实施中,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关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三是督查到位。成立了项目监督组,按项目进度计划进行适时督查,县政府原副县长李廷伟多次深入项目区指导工作,县政府办副主任、扶贫办主任刘双伟经常亲临施工现场督导进度,检查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四是检查验收到位。项目竣工由乡、村会同群众代表进行初步验收,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会同财政局进行检查验收。五是服务到位。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资金、物资等协调服务。加强乡村扶贫队伍培训,提高他们为贫困群众服务能力。

(二)落实制度,严格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扶贫资金县级报账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县、乡扶贫部门严格要求,把整村推进工作与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整村推进工作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和重要工作目标,规范和健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档案材料,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各负其责,规范施工,提高综合效益,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同时,大力开展单位挂钩扶贫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实行挂钩扶贫。各扶贫挂钩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实行脱贫计划制定到户、帮扶责任人“结亲”到户、扶贫项目因户制宜确定到户,为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领导和部门领导结合扶贫攻坚对贫困户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实实在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强基固本,增强能力。我县坚持扶贫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精神文明建设和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事业进展水平,集中力量扶持贫困农户,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缺口大。贫困村需要建设项目较多,投入资金缺口大,贫困群众自筹能力差,部门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有的项目实施难度大。建议上级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项目资金的投入,以有效改善贫困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农户的有效增收。

(二)乡村道路缺乏后续资金养护。一些路段因水毁等原因又出现了“行路难”。建议上级拨付一定后续管理资金,县、乡各级进一步探索完善了村道路的管理和养护制度。

(三)整合资金难度较大。主要是“块块”难于协调“条条”的政策规定,致使整合某些部门的资金难于操作。建议省、市人民政府制订一个关于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政策性文件,为整合资金、整合力量、加大整村推进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政策依据。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3月9日)

张兴德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是在全市上下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提速加快、又好又快推进广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市政府对2008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苍溪、旺苍、朝天、利州作了交流发言,连奇同志总结了去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并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08年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2008年,是我市历史上极不平静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同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5.12”特大地震灾害影响,准确把握发展形势,调整工作思路,树立“大扶贫”理念,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建设整体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库区扶贫为重点的新村建设有序开展,TCC5项目扩大试点和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快速推进,浙江常规对口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工作有声有色,贫困村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2008年9月21日国务院扶贫办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在我市利州区三堆镇马口村举行了贫困村灾后重建项目试点村规划实施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工作正式启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8年,全市圆满完成了各项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7782.5万元,比2007年的4611万净增3170余万元,增幅达68%,其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市是连片贫困地区,受特定的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村经济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滞后,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特别是受“5〃12”地震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返乡回流较往年明显增多,贫困群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灾返贫和因灾致贫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力度不够,对口支援工作的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项目启动建设缓慢,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等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搞 2 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抢抓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整体上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不断增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中央、省、市高度关注民生,使我们扶贫工作面临着许多政策机遇。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并且取消县及县以下相关资金配套要求。“5〃12”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又面临许多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和对口支援省市在各方面给与我们的帮助支持。同时,当前我市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脱贫致富的愿望日愈强烈,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将有利于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缓解和消除社会贫困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 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扶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并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当前有利形势,牢固树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因势利导,抢抓机遇,努力把各种政策机遇、政治机遇转变为发展机遇,促使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三、把握工作重点,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抓好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扶贫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家宝总理来广视察灾情作出的“广元是贫困地区,国家要在各方面加大扶贫支持力度,要把扶贫和救灾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攻重点,抓主线,显特色,创机制,上水平”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措施,坚持抓好新村、劳务、产业、村道和沼气扶贫“五项主业”,齐心协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产业支撑。新阶段的扶贫开发,首要任务是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支撑。要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市场前景好、能够直接带动贫困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逐步形成主导产业优势和区域规模优势;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突出整村推进。工作中,要整合资金项目,配套治理开发,发挥综合效益,既要抓好分户扶贫、又要抓好整体开发;既要改善生存环境,又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培育产业支撑;着力提升新村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是当前贫困村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有针对性地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做好转移就业,增加收入。

四是广泛推进社会扶贫。进一步拓展浙广合作领域,积极做好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努力争取更多中央、省级部门在我市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要继续组织好市、县党政部门,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打造“大扶贫”局面。

五是强化项目管理。要加大争资金、跑项目力度,努力抓住当前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抢抓机遇,认真筛选扶贫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要加强项目管理。规范申报立项审批备案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实施责任制、项目公示制、项目合同制、项目竣工验收制、项目档案登记制、项目资金报帐制等六大项制度,加大扶贫资金执法检查和审计力度,使扶贫资金实现“专户管理、专项使用、封闭运行”,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实现扶贫项目效益最大化。六是突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扶贫开发既要注重物质扶贫,也要注重精神扶贫,要把教育与智力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考核,逗硬奖惩,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要在人员机构编制和工作经费上给予倾斜,特别是在扶贫资金配套上,要确保落实。在县(区)扶贫办工作经费上,要尽力帮助解决问题,以保证扶贫工作正常运转。

要创新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共同协商,互通情况,搞好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履行好扶贫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扶贫工作格局,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要以扶贫新村建设为平台,组织协调各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项目资金,把各类项目进行统筹安排,组装共建,集中资金扶持贫困 6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项目,提升扶贫新村建设水平。

要深入发动群众。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的受益主体和实施主体,扶贫开发需要国家的投入和社会的帮助,但最终要靠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群众参与的潜力,激活群众的内在活力,把外部的支持和内部的动力结合起来,实现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自主建设”的转变。要把项目实施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发挥群众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投入和项目建成后主动管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县、乡相关技术部门指导把关的新机制,真正把扶贫工程建成新农村示范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要加强队伍建设。搞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干部,越是任务艰巨,越要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发扬求真务实、抓难碰硬的工作作风,越是困难多,越要形成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各县区要加强扶贫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抓好专题培训和重点贫困乡村干部轮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精神饱满、克难奋进、能打硬仗的扶贫队伍。要切实解决好扶贫战线干部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要及时予以提拔重用。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能够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和坚强战斗堡垒。广大扶贫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紧紧围绕落实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放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放到研究和解决实施问题上,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扶贫、扶真贫,解民忧、帮民富,确保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贫困村面貌有新改善。

同志们,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扶贫开发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使命,责任重大。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努力完成今年扶贫开发任务,实现我市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夺取两个新胜利、重建美好新广元做出新的贡献!

下载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去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情况一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合力......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5月27日)同志们: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个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抓好我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5月27日)同志们: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个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抓好我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xxx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总结2011.2

    XX乡X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2011年2月21日) X村位于X县XX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该村下辖7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317户,总人口1508人,农村劳动力1028人。全村耕......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

    **县位于**东部,是**市唯一的一个区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69万人。全县辖6镇3乡78个行政村,其中有区定贫困村2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33%。2005年......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

    **县位于**东部,是**市唯一的一个区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69万人。全县辖6镇3乡78个行政村,其中有区定贫困村2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33%。2005......

    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最终定稿]

    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贫困人口共6.8万人,涉及8个镇,124个村,扶贫工作范围较大。同时,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

    XXX同志 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既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又是一次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