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洒扫应对作文
“洒扫应对”活动心得体会
6月7日,学校开展了一个叫“洒扫应对”主题的队会,开完了这个队会,我才明白了“洒扫应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洒扫”的意思是扫地。“应对”的意思是礼貌待人。“洒扫应对”就是好好地做清洁,并且还要礼貌待人。
呀,对了,光知道有什么用呢?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做,那就是——星期五的下午我们进行了卫生大扫除。我们全校三个年级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进行了卫生大扫除。
我先拿着扫把从操场扫到楼上,我东扫扫,西扫扫,才刚扫完,我早就满头大汗了。我刚刚想罢休,可又转念一想:不行,我是班委我应该多干一点,过了一会儿,我休息好了,便开始了拖地。我拿着拖把,拖拖这,拖拖那,过了好久,我终于把地托完啦!看,地板亮得可以映出人的影子来,水上飘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非常非常累,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没过多久,校园就被同学们打扫的干干净净,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队会和亲身体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劳动最光荣!
第二篇:洒扫应对
“洒扫应对”活动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个叫“洒扫应对”主题的队会,开完了这个队会,我才明白了“洒扫应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洒扫”的意思是扫地。“应对”的意思是礼貌待人。“洒扫应对”就是好好地做清洁,并且还要礼貌待人。
呀,对了,光知道有什么用呢?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做,那就是——星期六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妈妈去邕江散步了。哈哈!我的展示时间到!等妈妈出去的时候,我吃了几个小蛋糕填满了肚子,写完作业,就开始做家务了。
我先拿着扫把从客厅扫到楼上,我东扫扫,西扫扫,才刚扫完,我早就满头大汗了。我刚刚想罢休,可又转念一想:不行,我要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过了一会儿,我休息好了,便开始了拖地。我拿着拖把,拖拖这,拖拖那,过了好久,我终于把地托完啦!看,地板亮得可以映出人的影子来,水上飘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非常非常累,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妈妈回来了,看见家里十分干净,嘴巴张成了“O”形,同时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队会和亲身体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劳动最光荣!
第三篇:洒扫应对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方案
为贯彻中央文明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训练和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校特组织开展了“洒扫应对”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 “洒扫应对”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社会)、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强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培养未成年人自理自立、懂礼知节的好习惯、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品德。
二、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三、具体措施
(一)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开展“洒扫应对”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洒扫应对”的主题班会,利用讲故事、课本剧、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洒扫应对”的认识和宣传,培养学生
勤俭节约、对人友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以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洒扫应对”教育实践活动
在社区,志愿劳动。开展“楼栋小卫士”、“社区卫生一日扫”等活动,为楼道邻里做清洁小服务,主动清扫社区卫生等。
(三)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开展“洒扫应对”言传身教践行活动 在家庭,开展“日行一孝”教育。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感恩母亲节”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
乌马河区第一中学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开学以来,我校认真开展了“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感悟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观念,打牢道德根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洒扫”就是要让未成年人从洒扫庭除开始体验劳动,“应对”就是让未成年人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洒扫应对”就是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培养孩子们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品德。我们深刻认识到“洒扫应对”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洒扫应对”的要求贯穿落实到实处,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洒扫应对”活动,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 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队会、经典诵读等“洒扫应对”活动。通过在学校、社区、家庭等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生活能力,加强劳动技能锻炼,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对人友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将雷锋精神与爱劳动、讲礼仪的良好生活习惯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学校、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教育效果展示。
开展“洒扫应对”实践活动以来,同学们变得更加热爱班级,关
心集体了。在家里,他们知道体谅父母了,能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变得愿意与父母沟通,说心里话了;在学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多了,相互之间攀比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班级学习空气浓,学习风气正,集体意识强。社会中,同学们变得更有责任感,更懂得担当了。
总之,“洒扫应对”是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任务。只有我们长抓不懈,才能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新世纪的建设人才。
乌马河区第一中学
第四篇:有关洒扫应对材料
有关“洒扫应对”的材料 宋代大儒朱熹《大学章句》序中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洒扫应对”意为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本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生活中的礼仪和劳动习惯。
第五篇:洒扫应对总结
“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今年以来,我校认真落实马尾区文明办、马尾区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感悟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观念,打牢道德根基,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引导他们修身律己、积善成习,与教育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要求高度一致,与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要求高度一致,是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此项活动纳入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在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环节,采取三项措施。一个目标即: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两个环节即: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三项措施即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学
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的要求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二、认真落实活动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成长特点,着眼活动易于开展、乐于接受,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
1、纳入课程安排。我校开设社会实践课程,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一是组织中低低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组织学生到“超大”现代农业科普基地进行实践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最简单的农业知识和生活常识。二是组织高年级到浪岐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还倡导家、校、社区相结合,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
2、搭建实践平台。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培育实际能力,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认知生活、感悟道德,培养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好品德。一是以知为先,开展认知教育。我们坚持宣讲灌输、先入为主,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师生宣传洒扫应对的主要内容,培养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内容要求,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如,通过开展晨扫、每天一大扫两小扫、每2周一次大扫除以及认真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 本、衣着的“保时洁”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开展文明礼仪校园行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讲文明、讲礼貌,争做 “四好少年”。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社会大课堂。
一是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如开展“走进工业园 感受新发展”暑期夏令营活动,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和川籍农民工子女,来到位于长安投资区的“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二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注重孝行感恩实践,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还组织了“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拗九粥,送到家长、老师和退休教职工家中,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各种主题的活动,让队员们当一天“爸爸、妈妈”,做打扫房间、洗衣、做饭、买菜等家务活,体验父母的辛苦,为自己的亲人洗脚,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
三、建立长效活动机制
万事开头难,巩固更不易。着眼于把洒扫应对的教育活动做扎实、做持久,我们十分重视机制建设,形成工作保障。
1、建立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和推进步骤加以明确。
2、加强督查考核。把开展洒扫应对的主题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双管齐下,促进工作落实。
3、营造浓厚氛围。在区里的统一指导下,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有效提高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关爱退休教职工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宣传,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了社会环境。
通过这项活动把道德要求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了美好的道德根苗。通过参加活动,孩子培养了自理自立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文明、谦让、互助、孝敬蔚然成风。老师们普遍反映,通过“洒扫应对”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好载体、好抓手。很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后,孩子有了明显变化,懂礼貌了,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愿意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活了。
我们深知,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反复抓、深入抓、长期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活动深入,把主
题活动广泛持久开展下去,配合教育局打造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