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说合伙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写写帮整理)
为什么说合伙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这里要搞清楚两个概念,承担责任的主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人,一种是法人。
法人有独立的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债务承担责任,而该公司的股东只须以自己的出资承担有限责任。
合伙企业不是法人,尽管有合伙企业自己的财产,但是在责任承担的方式上,如果合伙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的,合伙人还必须用自己个人的财产承担连带责任。不过在这里要明确一点,合伙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登记的合伙企业,一种是普通的合伙组织,这两者都可以以合伙企业或组织的名义来承担责任,它们都是民法上的诉讼主体,但是后者在被起诉的时候往往合伙组织不是当事方,合伙人才是当事人。合伙企业是其实是可以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来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是通常认为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出资人的个人财产并没有截然分开,合伙企业承担责任可以被看作是合伙人自己在承担责世任。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伙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以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说它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二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提要]但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个人独资企业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是指个人独资企业,不能像法人企业那样仅以企业的财产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当个人独资企业的。...但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个人独资企业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是指个人独资企业,不能像法人企业那样仅以企业的财产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当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不足以对外偿还债务时,其投资者要以出资以外的其他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是指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种经营活动。例如对外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买卖货物、提供服务等。例如:投资人A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甲,甲企业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在对外签订买卖合同、借款合同时,应当以甲企业的名义订立合同。但是甲企业不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以甲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而有限责任公司就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果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申请破产,不会影响到股东的个人财产。例如:投资人甲于2005年1月1日以个人财产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A,2005年4月1日A企业与B银行签订10万元的借款合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当以A企业的名义,因为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银行贷款到期后,如果以A企业的全部财产仍不能偿还时,则投资人甲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为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关于理解“合伙人之间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偿”
对于合伙企业的债务来讲,如果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那么不足的部分,合伙人需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假设甲乙丙三人投资设立A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现有资产为10万元,合伙企业欠丁债权人16万元,那么10万元的资产偿还债务后,还有6万元没有偿还,在这种情况下,合伙人需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债权人丁可以要求合伙人承担清偿责任,例如,丁可以直接要求甲合伙人清偿全部的6万元,甲不可以拒绝,甲承担了责任后,可以要求乙、丙承担自己应该各自负担的部分。丁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个合伙人要求清偿,例如:丁可以分别要求甲、乙、丙各自偿还2万元,甲、乙、丙均不能拒绝。
关于无限连带责任和无限责任的区别?
无限连带责任是指每个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都负有全部清偿的义务,而合伙的债权人也有权向合伙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要求其清偿债务的一部分或全部。
连带责任是指两个以上须承担同一民事责任的人,权利人可以对任何一方提出承担民事责任的请求。在向权利人承担责任后,各责任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再分担责任无限责任 个人对外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具体地说:(1)连带责任是一种多数主体责任,即与债权人相对应的债务人在数量上为两个以上。(2)连带责任是违反法律义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法律义务首先是合同法上的义务,即给付义务,表现为作为。合同法上的义务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如约定的连带保证责任),也可以是对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定(如法定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连带责任)。其次是侵权法上的义务,即不得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义务,表现为不作为(如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3)连带责任人中任何一人对违反法律义务的后果都必须负全部责任。关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区别主要表现在:
(1)适用法律不同,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个体工商户按照《民法通则》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设立
(2)个人独资企业只能由个人出资设立,而个体工商户既可以由一个自然人设立,也可以由家庭出资设立
(3)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只有在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才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个体工商户的债务如属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如属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4)个人独资企业是经营实体,是一种企业形态,个体工商户不采用企业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第三篇:企业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共)
企业歇业后,民事责任如何承担
案情简介 原告:某公司
被告甲:某加工企业
被告乙:某学校,A公司开办单位
1996年1月1日,被告甲公司与原告签订了一份租赁协议书,协议约定,甲公司租赁原告厂房从事加工制作,合同期限为13年,至2009年12月31日止;每年租赁费为10万元,上交租金,第一笔租金在合同签订后十日内交付,以后租金在每年第一个月前三日内支付,逾期视为违约,违约方应向出租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拖欠租金总额20%支付,逾期超过15日,出租方有权解除合同。合同签订以后,原告交付厂房给甲公司使用,但被告甲一直拖欠原告租金,截止到2005年,被告甲公司拖欠租金62万元。
经查,被告甲系被告乙于1988年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8万元。自2002年至今,甲公司一直未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其厂长也于2003年被调回学校上班,甲公司处于闲置状态,但甲公司一直参加工商部门的年检,营业执照未被吊销或注销。
原告依法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判令被告甲支付租赁费62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24000元;同时以被告乙未依法对甲公司进行清算,并占有、处分了甲公司的部分财产,使甲公司财产毁损、灭失、贬值,导致原告债权无法实现,故要求被告乙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审理
一审法院确认,原告与被告甲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合法有效,原告依约交付租赁物后,被告甲应依约交纳租金。现甲公司已经歇业,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的目的已无法实现,原告要求解除合同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乙对甲公司所欠租金及违约金承担连带责任,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被告乙作为清算主体对已歇业的甲公司负有清算责任,但原告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乙抽逃注册资金及甲公司财产被毁损、灭失、贬值的证据,因此要求被告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据此判 决:
一、解除原告与被告甲所签的租赁合同;
二、被告甲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租金六十二万元,并支付违约金十二万四千元;
三、驳回原告对被告乙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
原告不服一审法院上述判决,提出上诉。其上诉请求为:被告乙是甲公司的开办单位,也是清算主体,在被告甲歇业后,被告乙不履行清算义务,亦将甲公司的的厂房拆除、变卖设备,致使原告的债权无法实现,因此被告乙应当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二审法院确认,被告甲是被告乙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截止到2004年,被告甲仍然参加企业年检,该厂法定代表人已于2003年回被告乙处工作,甲公司已处于歇业状态。被告甲与原告签订的租赁协议是有效协议,现甲公司长期拖欠租金且已处于歇业状态,故原告要求解除租赁协议的请求予以准许。被告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依法取得了法人资格,故甲公司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被告乙虽系甲公司的开办单位,但并不是租赁合同的签约方,亦不是租赁物的使用人。原告主张被告乙占有、变卖甲公司的厂房、设备,抽逃资金,但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上述主张,故原告要求乙学校承担连带责任缺乏事实依据,亦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对原告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案件评析
本案在当今公司和企业经营中比较典型,在企业歇业以后民事责任如何承担?开办单位及投资主体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诉讼主体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都在本案中出现,正确的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有关规定,准确地分析其中的关系,才能将以上问题解决,同时对于不断完善公司法及相关规定大有益处。
本案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首先应该是被告甲。
被告甲是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 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本案被告甲作为企业法人,依法享有对外自主经营的权利,故与原告签订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被告甲因该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履行给付租金的义务,在其不履行的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甲公司歇业后是否还承担民事责任呢?是否还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呢?本案诉讼主体的确定。
企业歇业是指企业停止经营活动且不再继续,企业歇业是企业终止的一种情形。企业歇业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企业自行申请歇业;二是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满六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视同歇业。因为歇业状态的认定主要是以企业是否从事实际经营活动来认定的,所以已歇业企业的年检行为,不影响歇业状态的认定。我国《民法通则》第40条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第46条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因此,企业歇业以后,应该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在歇业后至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存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法人歇业,其人格并不消灭,只有在清算终结后,其人格才消灭,因此,在清算过程中,企业的法人人格还存在,与其它未解散或未注销的公司没什么本质区别,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诉讼活动,并以其自身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原告要求歇业的甲公司承担给付租金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诉讼请求,从诉讼主体上来说,并无不当。其次,因其主体资格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应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歇业企业的开办单位或者投资人、股东也可以成为诉讼主体,债权人以歇业企业的开办单位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予以准许。该开办单位对歇业企业法人如果不存在投资不足、抽逃资金或者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情形的,仅应作为企业清算人参加诉讼,承担清算责任。故本案中,甲公司虽然歇业但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同时被告乙作为开办人具有清算责任,也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被告甲作为独立法人单位,在注销登记前,具备法人资格,依法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被告乙在本案中应该承担的具体责任。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甲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依法对外独立承担责任。本案被告乙作为开办单位在企业歇业以后依法承担清算责任。在实践中,企业歇业或被吊销以后,虽然很容易确定歇业企业承担民事责任,但因为很多情况下,歇业企业已经人去楼空,无人管理导致财产流失,而且歇业企业往往是负债公司,在利益驱动下,开办方也不愿主动进行清算,债权人在拿到生效法律文书后,其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债权人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会寻求其他方式实现债权。在实践中,大多情况下,债权人会在一个案子中向法院请求确定其债权数额,再要求清算主体承担清算责任,以清理后的欠债公司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对债权人的两个请求是一并作出处理的,即先判定债权人对欠款公司享有的合法债权数额,再判决股东或开办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清算义务。
公司或企业是以股东或开办人投入到公司的资本开展经营活动的,为了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应该缴足出资,并不得抽逃出资、转移财产。如果开办人或股东作为清算主体,存在抽逃资金、转移财产等行为,清算主体应承担赔偿责任。清算主体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侵权行为,是对公司财产的侵犯,直接损害公司利益,进而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导致经济治秩序的混乱。如果公司存在投资不足情况,开办人应该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其投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公司的清算主体投入的注册资金未达到企业法人的注册资金法定最低数额,应认定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中规定:“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符,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者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并且具备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该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 金,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对于公司法人资格的认定只有实质上符合法定条件,特别是实质上投入注册资金达到法定最低条件时,公司才具有法人资格。如果公司出资严重不实,没有达到法定的最低标准,则公司的人格将被否定,开办人或股东要对债权人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故在本案中,被告乙应该依法承担清算责任,只有在有证据证明被告乙存在出自不实、抽逃资金、转移财产时,才能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原告要求被告甲承担给付租金及违约金是正确的,但要求被告乙承担连带责任是错误的,应该要求被告乙承担清算责任或赔偿责任。二审法院对原告要求被告乙承担连清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未予支持,认为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正确的。
附: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附英文)第二十二条 相关法规:3篇3处 相关司法解释:1篇1处
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六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视同歇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收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审理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并后的经济纠纷案件是否适用国发〔1990〕68号文规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歇业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视同歇业后,其民事责任承担问题应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在实际上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应当以其经营管理或者所有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与注册资金不符,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者其他有关法规 规定的数额,并且具备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该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
3.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应当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
二、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应当依据已查明的事实,提请核准登记该企业为法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吊销的,人民法院对该企业的法人资格可不予认定。
三、从本批复公布之日起,本院法(研)复〔1987〕33号《关于行政单位或企业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由谁承担》的批复第二条中关于如果企业开办的分支机构是公司,不论是否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根据国发〔1985〕102号通知处理的规定和法(经)发〔1991〕10号通知第六第的规定,即行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
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篇:军队开办企业无偿移交地方接收单位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军队开办企业无偿移交地方 接收单位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尹 明
案 情:
1998年10月,A、B两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A公司如约供货,但B公司未按约定的期限付款。B公司是军队开办的企业,1999年5月,该公司根据有关规定被移交给C公司。移交文件规定:“移交企业的资产无偿划转,债权债务及人员一并接收”,B、C两公司据此到工商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将B公司的股东变更为C公司。2001年8月,B公司的注册资本作了减少变更。在变更时,B公司向工商部门出具了一份承诺函,说明由于其开办单位在向C公司移交前擅自抽回了部分资产,导致其实际资产少于注册资本,并承诺在注册资本减少后仍对原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在此期间,B公司分别于1999年9月、2001年8月向A公司出具了还款承诺函,但一直未能履行债务。A公司遂于2002年1月向法院起诉,将B公司和C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要求B公司偿还欠款和逾期付款违约金,C公司对本案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焦 点:
关于C公司应否对本案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本案当事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
原告A公司认为,首先,移交B公司的接收文件已明确规定,B公司的资产无偿划转给C公司,B公司的债权债务及人员由C公司一并接收,本案债务发生在划转之前,包含在本次C公司所接收的B公司全部债权债务范围之内,因此C公司应对本案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其次,本案中,B公司移交给C公司属于无偿划转,在移交前,B公司的开办单位抽回了部分资产是不争事实。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移交、撤销企业和与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相关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开办单位抽逃、转移资金或者隐匿财产以逃避被开办企业债务的,应当将所抽逃、转移的资金或者隐匿的财产退回,用以清偿被开办企业的债务”,因此应退回被抽回的资产以清偿B公司的对外债务。《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军队开办的企业无偿移交地方的,应当由接收单位承担开办单位的民事责任”,因此B公司的开办单位应承担的退回已抽逃资产的民事责任,应由C公司承担,也就是C公司应对B公司的本案债务在所抽回的资产范围内承担责任。再次,B、C两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未通知债权人,其减资行为对A公司无效,C公司与B公司应在原注册资本范围内对A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C公司则认为,首先,接收文件中虽规定“资产无偿划转,债权债务及人员一并接收”,但这只是主管单位的变更,不涉及到资产的实际划转,B公司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因此应当自行承担民事责任。其次,B公司确实有减少注册资本的事实,但并不存在抽逃资产的情形,而是C公司根据接收时的实际资产情况,为维持资本充实原则而实事求是进行的变更。再次,即使B公司的开办单位有抽逃资产的情形,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应由开办单位而非接收单位承担。最后,退一步讲,如需C公司承担B公司开办单位的民事责任,其前提是B公司歇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或被注销。本案不存在上述情形,因此C公司不应承担本案债务。
解 析:
本案有两个特殊之处,一个是B公司作为军队开办的企业根据有关规定被无偿移交给C公司;另一个是B公司的开办单位将其移交C公司之前擅自抽回部分资产,导致B公司注册资本不足,B、C两公司据此到工商部门办理了减资手续。
笔者认为,正是以上两个特殊之处决定了本案法律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首先,从最高法院《若干规定》的制定背景进行考察。199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决定,我国开始清理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开办的企业。在清理工作中,开办单位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成为审理与此相关案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最高法院此前所制定的司法解释对开办单位民事责任等问题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此次清理整顿的任务、目的、范围与以往清理整顿企业公司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尤其军队、武警部队开办的企业移交、撤销涉及到的问题更具特殊性。在这种背景下,最高法院起草并通过了《若干规定》,为法院处理这类案件确定了统一的尺度。
在这类案件中,对开办单位承担的民事责任问题,《若干规定》采取了区别主义。一方面,如企业被撤销或与党政机关脱钩,该企业开办单位的民事责任与最高法院以往司法解释(法复?1994?4号等)的精神基本一致,即原则上坚持企业法人独立人格(如被开办企业的实有资产达到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未达到营业执照所载明数额的,应当承认被开办企业的法人格,但开办单位在注册资本与实有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只有在注册资本未到位,且被开办企业的实有资金未达到法定资本最低数额的情况下,才否定被开办企业的法人格,其民事责任由开办单位承担。另一方面,如军队开办企业无偿移交地方的,接收单位所承担开办单位的民事责任则不同。根据最高法院负责起草《若干规定》的有关人员对该司法解释所作的解释与说明,只要军队开办企业无偿移交地方的,其所欠债务应当由接收单位承担,即谁接收谁还债。这显然是出于一种政策考虑,旨在保护军队的正常运作,不致因过重的债务责任而影响其运转,而并非着眼于完全符合民商法原则。因此,该规定更应得到严格的适用,而不得随意扩大,例如不得将军队开办企业扩大理解为包括武警部队开办企业在内,否则会损害接收单位的权益;当然也不得随意缩小,例如为接收单位承担民事责任设定种种限制条件,否则会损害被移交企业债权人的权益。本案恰恰属于军队企业无偿移交地方的情况,且本案债务又包括在移交范围之内,因此C公司应当对本案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其次,本案的另一特殊之处是B公司的开办单位某军队在向C公司移交企业前擅自抽回部分资产,导致该企业实有资产与原注册资本不符,B、C两公司又据此到工商部门办理了减资手续,但并未遵循法定程序通知A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债权人A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C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是因为,C公司在接收B公司时,有义务对B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如发现B公司的开办单位抽逃资产导致B公司实有资产与注册资金不符,应当负责追回被抽逃的资产,以维持资本充实原则,保护B公司债权人的整体利益,如违反该项义务,则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该责任被称为“资本充实责任”,是公司法所确立的法定责任,既不允许公司股东之间以契约排除,也不允许公司注册资本不实时以已经合法减资为理由抗辩。现C公司于1999年5月接收B公司后,不但没有本着资本充实的原则清理B公司所占有的资产,反而于两年后未履行法定程序即进行减资,损害了B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理应承担该法定责任。另外,C公司在接收过程中对B公司资本是否充实漠不关心,也可推定其自愿承担B公司资本不实所产生的风险。B公司原开办单位抽逃资产后,B公司所余净资产额是否达到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是决定C公司责任范围的关键因素。如B公司所余净资产额达到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但未达到营业执照所载明数额的,应当承认B公司法人格,民事责任先由B公司承担,B公司不能承担的,由C公司在抽逃资本的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责任。反之,则应当否定B公司法人格,先由B公司承担民事责任,B公司不能承担的,由C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篇:关于法院是否可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思考
关于法院是否可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思考
[ 魏军栋 ]——(2013-12-17)/ 已阅45次
关于法院是否可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实务界,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形成这种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民诉法》关于第三人的规定前后不一致,导致两种相反的观点都可以从中找到依据。虽然该问题很早就有人发现,但立法机关一直没有予以解决,任凭学术界的不断争论和实务界的不同判决。
一、关于《民诉法》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矛盾规定
《民诉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该规定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是对无独立请求第三人的定义,即什么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第二句是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即在法院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下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定义中有四个概念,即当事人、诉讼标的、请求权和利害关系人。为了准确把握第三人的定义,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四个概念。关于当事人,在这里仅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即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人及相对方。通说认为当事人有狭义的当事人和广义的当事人之分,狭义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广义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外,还包括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民诉法》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同时规定在第五章当事人一节中,似乎采用的是广义的当事人概念,但在对第三人的定义中又将当事人与第三人区别开来,且《民诉法》条文中只有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表述,并没有当事人三方的表述,似乎采用的又是狭义的当事人概念。关于诉讼标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先后有三种学说,最早出现的是旧实体法学说,认为是原告在诉讼中提出的具体的实体法上的权利或者民事法律关系主张。之后出现的是诉讼法学说(新诉讼标的理论),该学说经历了从二分支说到一分支说的演变,二分支说认为诉讼标的是原告主张的事实理由以及诉的声明,一分支说认为诉讼标的是原告诉的声明。最晚出现的是新实体法学说,认为诉讼标的是原告基于同一事实关系而提出的实体法上的主张。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界,普遍将诉讼标的定义为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关于请求权,指的是民事讼诉中的请求权,即当事人就争议的法律关系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权利。关于利害关系人,在《民诉法》中有三类:一是诉讼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包括直接利害关系人和法律上利害关系人,直接利害关系人为原告和被告,直接受判决约束;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实质上就是间接利害关系人,间接受判决约束。二是非诉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诉前保全申请人和宣告失踪申请人等,三是执行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如执行异议人等。虽然利害关系在文义上包括利和害,但实际上的利害关系人均是认为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
在了解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定义中的四个概念后,我们可以发现该定义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第三人是当事人所争议的法律关系之外的人,不是该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不能基于该法律关系而主张请求权。《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违反
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只有不履行当事人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义务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既然第三人不是当事人所争议的法律关系的义务人,也就不应当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第二,第三人是因和当事人一方的法律关系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牵连的利害关系人,既不是当事人也不是案外人,介于当事人和案外人之间,当事人受案件处理结果的直接约束,案外人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毫无关联,而第三人受案件处理结果的间接约束,可能导致其在与当事人一方的法律关系中承担民事责任。第三,第三人是通过自己申请或者法院通知而参加到当事人之间的诉讼的,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而参加的,不是当事人所诉求的对象。既然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诉讼,其参加诉讼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承担民事责任,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因为申请参加而导致承担民事责任,将不会有任何人以第三人的身份申请参加诉讼,《民诉法》规定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这一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第三人是通过自己申请或者法院通知的方式参加诉讼的,不是当事人的请求对象,也就失去了法院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否则就成了无诉之判。通过对《民诉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定义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法院不得在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中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只是因该判决有可能在与当事人一方的法律关系中承担民事责任。
关于《民诉法》所规定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可以直接从文义上得出结论:法院可以在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中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判决其承担责任的,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根据同一法条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对第三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不能说不是立法上的失误,有必要尽快予以解决。
还需要指出的是,《民诉法》只规定了法院可以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并未规定对原告还是被告承担责任,但审判实践中均是判决第三人对原告承担责任。而法院判决第三人对原告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或者是原告申请将被告变更由第三人作为责任主体,或者是法院释明原告变更由第三人为责任主体,或者是法院以职权变更由第三人为责任主体。在我国并没有设立原告可以变更责任主体的制度,如果原告认为起诉的主体错误,只能通过撤回原来的诉讼而重新起诉,法院以职权变更责任主体更是对原告诉权的肆意干涉。
二、关于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对第三人的相关规定
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讼诉中针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设置了诉讼参加人制度,包括主参加人制度和辅助参加人制度,主参加人类似于我国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辅助参加人类似于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辅助参加人是指在他人的诉讼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胜诉对其有法律上的利益关系,从而辅助该当事人诉讼的第三人。其参加诉讼的方式包括申请参加和当事人告知参加,辅助参加人只是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法院的判决对辅助参加人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既判力,仅对其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产生参加的效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在民事讼诉中设置了诉讼参加制度和第三人引入诉讼制度,诉讼参加制度类似于我国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引入诉讼制度与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法院可以判决被引入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不同之处就是第三人是由被告引入的,而不是自己申请或者法院通知的,被告引入第三人的理由是其对被诉请求负有责任,引入的目的就是要求其对自己承担民事责任,还有一点不同之处就是法院可以根据被告的主张而判决第三人对被告承担责任,而不是判决第三人对原告承担责任。
三、关于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设想
之所以《民诉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自相矛盾,是因为将大陆法系的辅助参加人制度和英美法系的第三人引入诉讼制度生硬的拼凑到了一起。借用辅助参加人制度是为了维护第三人的利益,防止第三人的利益被侵害,帮助查清案件事实;借用第三人引入诉讼制度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防止矛盾裁判的出现,但两种第三人是不同性质的第三人,是不能混同使用的,混同的结果只能是自相矛盾。为了吸收两种制度的优点,我们可以分别使用。关于辅助第三人制度,第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可以申请参加到当事人之间的诉讼中来,由于第三人对当事人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只能依附于原告或者被告。之所以会依附原告,是因为与原告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如果原告对被告的诉讼请求被驳回,就有可能成为原告的被告,对原告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原告是某一产品的买受人,被告是该产品的出售人,第三人是原告委托的承运人,原告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法院认定被告所交付的产品为合格产品而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就有可能以运输不当而导致产品不合格为由起诉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第三人会辅助原告起诉被告。之所以会依附被告,是因为与被告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如果支持了原告对被告的诉讼请求,就可能成为被告的被告,例如原告是某一产品的买受人,被告是该产品的销售者,第三人是该产品的生产者,原告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就有可能起诉第三人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第三人会辅助被告反驳原告。
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不但是为了辅助当事人一方进行诉讼,便与事实的查明,还是为了防止因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以及被告消极应诉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在一般情况下,第三人并不知道当事人诉讼的存在,也就不可能通过申请参加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为了维护第三人的利益不受损害,通过法院通知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容易受到法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也容易给当事人造成丧失中立立场的合理怀疑。为此,可以考虑采取大陆法系国家由当事人告知的方式来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避免第二次诉讼的发生以及矛盾判决的出现,比照英美法系国家可以设立第三人引入制度,即由被告将第三人引入到诉讼中来,作为被告的被告(第三当事人被告),如果判决被告对原告承担民事责任,则会判决或可能判决第三人对被告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能直接判决第三人对原告承担民事责任,因该第三人也是当事人,为第三方当事人,所以在诉讼中应当享有完全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在第三人被引入之后,就有两个诉存在,即原告对被告之诉和被告对第三人之诉,法院就应当对两个诉进行合并审理。
综上,通过对我国《民事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规定的分析,以及对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第三人制度的了解,不难发现该规定前后矛盾,为了避免该矛盾的发生,以及更有效的发挥第三人制度的优点,可以将两大法系的第三人制度植入到我国的第三人制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赵县人民法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