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乡分管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村、乡小学的扫盲教学工作。
二、是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是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村领导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第二篇:加强扫盲教育
加强扫盲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厦门市教育局
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教育工作,减少文盲人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我市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础。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有效推动扫盲教育工作扎实稳步开展。
一、我市扫盲教育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深入开展扫盲教育工作,于1996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此后一个时期,我市在继续做好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巩固扫盲成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市15周岁以上成人文盲率为8.28%,为全省最低,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市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市15岁以上成人文盲仍有23.6万人,其中非本市户籍文盲8.4万人。
二、我市加强扫盲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杜绝新生文盲
市教育局严格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福建省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厦门市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下一步将研究出台《厦门市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做好适龄儿童组织入学工作,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额巩固工作,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控制辍学率。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合理规划,积极部署,加大投入,新建、扩建学校,增加公办中小学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产生,有效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为促进扫盲工作的深入实施,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出台《厦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在转发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同时,制定了厦门市扫盲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教育局等14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扫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市教育局与各区教育局签订《厦门市扫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逐步完善扫盲工作政策保障体系。各区人民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扫盲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成立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区扫盲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扫盲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安排,积极推进扫盲教育工作。
(三)开展文盲摸底调查,完善文盲档案
各区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协调派出所印制15-50周岁人员花名册,根据花名册筛选出文化程度登记空白者及“不识字”者,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以镇、街或社区为单位,逐一登门入户调查,核实当前实际文化程度,及时登记造册,不断健全与完善文盲人口档案资料,为制订扫盲计划和开展扫盲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扫盲教育培训,提升扫盲队伍素质
逐步建立扫盲工作机制,重点建设好扫盲教育的管理、组织、教学三支队伍:成立由市、区教育局扫盲专(兼)职干部组成的扫盲管理队伍;由镇(街道)领导、中小学校长、村(居)干部等组成的动员队伍;由各区中小学、文技校、成教中心等教师组成的扫盲教学队伍。2008年,我市还组织编印了《厦门市扫盲教育读本(试行)》,认真组织扫盲工作负责人参加福建省扫盲教材师资培训班,举办了厦门市首期扫盲教育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扫盲教育专家授课。各区教育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区级培训,全市共培训各区扫盲负责人、专(兼)职干部及街道、镇、场的扫盲专(兼)职教师等299人。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扫盲工作人员初步掌握了新时期扫盲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我市扫盲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五)创新扫盲教育手段,扎实推进脱盲工作
市教育局根据各区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紧抓住“以学技术为切入口,通过学技术带动学文化”这一扫盲教学改革方向,结合文盲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扫盲的手段和方法。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承包教学、“以测代扫”等方式灵活施教,充分发挥学校、文技校、农村中小学远程现代化教育设备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肢体语言等方法,增加扫盲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出勤率高,群众普遍反映良好,同时吸引了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文盲前来报名学习。集美区教育局积极协调公安派出所、镇(街道)等部门,组织人员入户动员文盲参加学习,举行隆重热烈的扫盲教学开班仪式,积极开展扫盲教研活动,提高扫盲效益。2008年底,该区已开设7个扫盲教学班,共有157名学员参加脱盲学习,其中9名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人口成功脱盲。翔安区教育局结合本区文盲人口分布较散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集中办班、送教上门、庭院教学等多种形式逐步开展扫盲工作。同安区教育局在做好普通文盲扫盲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残疾人扫盲试点工作,组织同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门负责对区域内的残疾人文盲进行扫盲教学。改变单纯考核学员的识字量、写作、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是否脱盲的方法,根据扫盲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基本学习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利用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等多种途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脱盲标准和测试方法。
(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体推进扫盲工作
为充分发挥扫盲教育先进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各区扫盲工作经验交流与借鉴,我市在集美区召开了“厦门市扫盲教育工作现场会”,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在会上就推进我市扫盲教育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集美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和集美
区教育局作了扫盲教育工作经验介绍,与会代表参观了集美区开展扫盲教育的展板,开拓了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有力地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了全市扫盲教育工作的发展。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等新闻媒体也作了专门报道。
三、推进扫盲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市扫盲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扫盲工作仍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上对扫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各区对扫盲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扫盲教育专项经费不足、专职人员配备不够、保障力度尚待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各自优势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直接影响了扫盲工作的开展;
2、我市文盲人口还呈现大龄多、农村多、妇女多、进城务工人员多、居住分散等“四多一散”的特点;
3、部分文盲特别是农村文盲思想较为陈旧,积极性不高,动员学习难度较大;
4、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居所稳定性低、上班时间长、可支配时间短,进行文盲人口摸底调查的难度大,集中办班教学十分困难。
因此,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新特点,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推进扫盲教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扫盲投入,设立扫盲专项经费和专项教育事业编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扫盲队伍,促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协调推进,齐抓共管”的扫盲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拓创新,进一步改进扫盲教育手段,针对扫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提高扫盲效益。加强督导,完善评估和报告制度,把做好新时期的扫盲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畴,加强对扫盲工作的过程性督导并进行通报。
第三篇:城东小学扫盲教学管理制度
城东小学扫盲教育管理制度
1、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 并张贴上墙.有专门负责人, 分工明确。
2、制定扫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学校和教师层层明确工作目标。
3、学校定期开展扫盲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培训记录)。
4、学校要对扫盲教师的业务手续每月检查一次。
5、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或另外支付合理的报酬。
6、各扫盲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7、各扫盲老师要做好扫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要求扫盲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进度计划、考勤制度记录和学员考试成绩单。
城东小学扫盲教育管理中心二〇一三年九月
第四篇:09计划及扫盲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试计划
水泉镇扫盲工作制度
1.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 并张贴上墙.有专门负责人, 分工明确。
2.制定扫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学校和教师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
3.学校定期开展扫盲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培训记录)。
4.学校要对扫盲教师的业务手续每月检查一次。
5.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或另外支付合理的报酬。
6.各村中心校要认真完成扫盲工作,扫盲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课,全年要进行100次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7、各村中心校要做好扫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要求扫盲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进度计划、考勤制度记录和学员考试成绩单;要求文盲学员有作业簿、单元测试卷。
水泉镇教育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水泉镇2009年扫盲工作计划
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工作,大力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对扫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日常工作的的总体规划,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效益,扫除剩余文盲。
为进一步加强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扫盲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辖区内的扫盲和巩固提高工作、落实扫盲对象,组织扫盲教学,完成扫盲任务。特制定我镇2009年扫盲工作计划。
一、在扫盲工作中要核清底数,健全档案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一定要在2009年5月前核清文盲底数,建立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人口花名册和15—50周岁丧失学习能力花名册。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加强了监测,完善了扫盲工作档案。要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为制订扫盲工作规划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一帮一”扫盲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
我们以前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及扫盲巩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剩余的青壮年文盲中女性较多、年龄偏大,且居住比较分散的特点,加强“三教”统筹,开展“一帮一”扫盲活动,以小学教师为指导老师,以学生直接任教的教学模式,送教上门,包教保学责任到人,利用早、中、晚或农闲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文盲对象学习,同时负责跟踪管理,确保扫盲巩固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特别是对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要保证有一个脱盲一个。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扫盲后继续教育,把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与公民道德建设、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三、广泛开展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
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杜绝新生文盲。并且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学校负责进行了补偿教育,使其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或达到了个人脱盲标准;对15一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壮年文盲,我们通过教育使其多种渠道脱盲。
四、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悉心授课,确保文盲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1.包保教师与文盲学员见面并合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日期,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
2.包保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充分备课,按时上课,不走过场。
3.包保教师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编写考试试卷对文盲进行考核,并认真批阅,指出不足。
水泉镇教育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2009年脱盲考试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书记的“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实施“科教兴镇”计划,为加快我镇城乡经济建设步伐,扫除青壮年文盲,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广大居民脱贫致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的贡献。现制定2009年脱盲考试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对照有关要求,完成好成教、扫盲各项任务。2.完成成教培训任务。3.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4.学员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5.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化、科学化。6.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档案资料。7.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二、具体脱盲工作的安排
1.包保老师与文盲学员见面并合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日期,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2.包保老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充分备课,按时上课准备,不走过场。
3.包保教师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编写考试试卷,对文盲学员进行考核,并认真批阅,指出不足。
4.包保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并根据自编的脱盲考试卷对脱盲学员进行脱盲测试,合格者给予肯定批准脱盲,并发给脱盲证书。
总之,通过扫盲工作的进行,使居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先进文化技术得到更好的渗透,改变农民靠天种地的思想观念,科技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全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水泉镇教育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水泉镇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教育管理中心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镇、各中心校的扫盲教学工作,各中心校要挂钩联系负责一个教学点,并定期深入扫盲第一线,督促指导工作。
二、是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是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校长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水泉镇教育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扫盲教学工作总结
扫盲教学工作总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做到“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二、明确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2、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分期分批组织扫盲,寓学于乐,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动员、鼓励、引导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
3、力争做到“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向育人、智力开发、科技致富方面转化,实现扫盲与初、中级技术培训接轨,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取得的成果。
三、工作措施得力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克服扫盲可以随意的思想,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中心校要责无旁贷地负责组织制订扫盲计划和实施办法,协调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2、明确职责。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中心校切实承担起扫盲工作的责任,做好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
3、明确重点,整体推进。
⑴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为方便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主要采取以夜校形式集中面授开展扫盲,尽量不耽误学员的务农时间。扫盲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动员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等不同形式开展扫盲工作。
⑵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小学教师、社区内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离退休干部、工人等作为扫盲教师,因为他们熟悉学员生活、习俗,教学语言、事例贴近学员生活,效果好。因为这样容易形成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良好风气。
⑶邀请街道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举办适用技术培训,让“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
⑷加强管理。建立扫盲档案,制订扫盲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教师、扫盲经费一一到位。并提出教学要求。实行脱盲考试制度,学员完成扫盲学习后,参加统一考试,合格者颁发脱盲证,不合格者继续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