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装备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小学、县直各学校:
现将2012年度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工作安排如下:
1,从核算中心邮箱下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安装程序,根据提示直接点击“下一步”安装,完成后在桌面生成“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系统”。2,进入系统后,点击“系统设置”——“单位设置”,单位类型、学校类型、学校类别、直属关系、单位名称(以公章为准)、所属地区、单位代码对应选择,授权码不用管,点击“确定”,再点击“确定”,重新进入系统,。3,点击“基表录入”——“学校基表”,把基本信息和主要信息录入完成,点击“报表保存”——“主管审核”——“数据上报”——“文件上报”,生成csw格式文件。4,各乡镇以乡镇为单位,于3月5日前发送到核算中心邮箱。
计财科
2012年3月4日
第二篇:技术装备汇报材料
张畈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汇报材料
20112年4月
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校非常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运用,认为教育技术装备应该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这个“制高点”,可以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2009年至今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4万元,,建起一个微机教室(1台),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全校教师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六年来,在市、区电教馆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积极推广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我校由普及、应用阶段上升到了探索与创新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
1、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实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工作。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有工作。学校教导处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网络。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技术装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生成各种规章制度。如与校园网络管理有关的《网络维护管理制度》、《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关的《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多媒体室管理与使用制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评价制度》《电教硬件、软件借用制度》等。学校还根据实际制定了各个器材室的使用制度和借用制度,一些制度还正在建设与不断完善之中。通过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3、树立超前意识,规划发展远景
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我校领导班子立足现实,明确目标,对我校未来三年教育技术现代化及综合发展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重点工作是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及软件投入,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继续营建一支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又精又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二、加快软、硬件建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离不开教育技术装备的完善以及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来,在江汉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设施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应用高水平”为基本原则,加快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硬件建设。投资2万元新添到拥有15台计算机,2011年扩大了校园网,极大方便了教学的应用,几年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添置了数码相机一个、、小型复印机1台、三位一体打印机一台等设备。区教育局和南京栖霞恃共同投资添置了音体美术和卫生器材,把学校建设成了符合学校规模和办学标准的规范小学。
三、强化师生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运用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这项工作关键在师资。教育终身化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学校作为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把“新技术”作为师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加强以搞好网上教研、网上学习观摩为内容的培训,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培训,力争做到校长懂、骨干精、全体通。为此,我校采取“以点带面”、“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将其纳入校本培训的范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把它当成自主学习的工具。网络世界非常精彩,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校博客上阅读,让教师养成每天网上读书的习惯,以此促进理论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除按国家课时计划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外,重点抓好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我校面向学生开设了电脑兴趣小组,并配有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加强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建设,充分应用教育技术装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教育技术装备的目的就是使用,管理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使用,发挥装备最大的价值。实验要保质保量完成各学科教科书要求的必做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为了更好地使用好实验器材,我们都采取提前和实验员预约的制度,实验员的办公室就设在图书室,紧挨实验室,既方便科任教师联系,也便于实验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随时掌握实验情况,实验完毕及时进行清理,检查有无损坏,如果有恶意损坏,要请损坏的同学照价赔偿并请科任教师签字)。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近五年来,我校在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方面作了以下工作。随着我校体育设备设施的完善,学生的课外活动都开展得十分得丰富。、我们除了上好正常的信息技术课以外,在暑假和星期天培训学生电脑绘画,幻灯片制作等。、学校图书室除了想学生全天候开放以外,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在图书的应用方面我校根据农村学生阅读面窄、课外阅读时间不够的特点,在课内时间开展阅读课,让阅读课进入我们学校学生生活,规定每个班由语文老师组织,图书管理员协助(阅读后学生记下要点,写读书体会、感想等)。开展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学校原有的一些书籍有些太陈旧,学生不太喜欢阅读,加上好多都是较长的文章,学生一节课也无法阅读完,基于这种情况,学校拿出了一些经费,订购了一些学生喜欢看的,对学生发展很有影响的一些书刊,如:《作文导刊》、《文学赏析》、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写作也在一定程度有所提高,学生爱看书了,能够静下来读书了,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了促进作用。、学校的卫生器材基本满足学生磕磕碰碰之用,有创可贴,消毒液,学校还聘请了有资质的村医做为我们的校医,学生在校期间有什么病都能及时找到医生,做到了保证学生有病不耽误。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艺体设施完好。保管员对体育器械经常检查、维修;卫生室药品管理符合有关要求,没有存放和使用过期药品的现象,每年主动配合存镇卫生所院防疫站对全校学生进行体检和疾病预防,有统计分析,健康资料齐全,保存完好。
五、抓实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应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
抓实教育科研。学校大力加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并以此为重点,以课题为载体,全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工作。我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教研活动每学期教研2次以上,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积累经验,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情境,营造氛围,扩展视野,突破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效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抓实应用引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应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一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二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篇: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2015年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西张村镇第二中学
本,我校以陕县创建“均衡教育”专项工程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信息视野,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成功通过申报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管理机制
学校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机制,对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体育、美术等专用教室明确专人管理,落实多功能教室管理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学校抓住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重点时段,突出目标责任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建设。学期初,我校召开了教育技术装备会议,传达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交流在工作中的设想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开展。我校还坚持对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商议,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我校不仅具备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而且还逐步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教育理念先进、信息素养过硬的优秀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二、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本学年,我校给教师又配备了多台电脑,进行了网络线路调试,保障了校园网络的畅通,使教学设备能及时为教学所用。为了圆满完陕县教育均衡工作,我校对理化生实验室、美术、音乐、体育等各专用教室的教育教学装备、器材进行梳理排查,增加了一些体育活动器材和实验器材等。
三、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使用效能
1.完善学校网站建设
校园网站是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的门面。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凸显校园网站的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开学伊始,学校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属栏目进行了更新。学校网站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更新校园新闻,公布学校信息,教师都已养成良好的习惯去浏览网站,查找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利用博客实现资源共享、互通信息的功能,使校园网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2.强化课堂整合效率
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学科教学需要积极运用和整合现代手段,鼓励青年教师使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电子白板,PPT多媒体制作、音频视频处理等培训。此外,还将加强装备教研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研,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吸取别人的优点,以达到自我提高。
3.巩固图书室创建成果
本学期,我校切实加强图书室建设,添置了一部分新书,淘汰了一部分旧书,优化图书结构,提高了学校图书的质量。学校通过网上图书馆加大了对学生的宣传力度,采用各种方式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了整班性借阅活动,鼓励师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真正发挥图书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4.加强各专用教室管理
根据陕县教育均衡的有关要求,我校加强了各专用教室的管理,提高了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的硬件设施配备水平,改善了内部环境,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艺术修养。由专人负责管理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养成使用完及时填写记录本的习惯。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保洁、维护,并建好理化生、音乐、美术、体育等装备账册,做到账物卡一致。
回顾过去的一年,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但其中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将认真总结不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我校的现代化设施发挥更大的效能。
第四篇:技术装备落后
、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三、应对全球纺织贸易一体化,中国纺织业应采取的战略
1、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2、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服务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产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中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定制。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住处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4、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重点是开辟多元化市场和分享优惠贸易政策。其一可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成本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其二可利用股权关系建起国内企业与著名企业的纽带,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其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采用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在国外适宜地点投资办厂,这样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又能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等。
其次,应自觉遵守法制,诚信经营。国际贸易讲究的是效率和信誉,谁违背国际贸易规则,谁将受到规则的否决和制裁。当今社会责任标准和生态环保标准将成为阻碍我国纺织服务出口的主要壁垒之一。为此,中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工人权益。二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要建立严格的质控机制,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纺织服装产品的原料采用、生产制作、设计包装和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来动作,主动推行生态环保认证,坚持国际认可的标准,与国际化接轨。四要建立诚信的服务机制。处处做到讲效率,讲规则,讲信誉,方能赢天下。
再次,应积极开展纺织行业外交,提高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与国际同业竞争者、合作者、相关产业、客户和消费者、社会团体、经济与政治组织及个人的沟通、交流与互信,消除和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提升国际形象,树立强国地位,打造中国纺织国家品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美誉,构造有序的产业体系,保证中国纺织业在经济全球贸易一体化时代能够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第五篇: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篇一: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县教体局的工作部署,在县教体局技术装备股的直接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导主任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借助辽宁省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工作,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网络线路改造和调试,使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能及时为教学所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目前,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一个,电脑网络教室一个,全校共有学生电脑22台,生机比为8:1,多媒体大教室1个,本学期所有教室均装备了多媒体投影仪,实现了“班班通”。图书2万余册,各专用教室配置齐全,自动广播音响系统、校内通信系统经常随着形势的需要而升级换代,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这些设备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1、改革实验类型,进一步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学校有专门老师负责实验操作,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实验能力。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钻研。实验课开出率与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80%以上。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记录齐备。
2、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努力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学校有专门的行政负责管理信息技术组,专业老师多次参加了市级以上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组老师专业水平较高。除信息技术课外,我们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科组建立信息平台,达到学科资源共享,大力推行备课组建设,倡导教师推行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精讲多练,实现教学主体回到学生身上,为轻负高校的设想提高了现实的保障;平时增加微机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3、教育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学校把使用教学课件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考核,开展相应的比赛,鼓励教师外出学习。
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主要是以学校信息兴趣小组形式,以点促面,梯队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得到素养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我校学生在打字、绘画、幻灯片的制作方面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很多学生的创作水平较好,作品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学校整体上,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办学面貌焕然一新。
4、图书室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有章有序。按期购买新书,供全校师生随时查看。本,我们专门召开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议,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同时,提高了学校图书的使用频率,也发挥了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功能。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全校学生全面参于进来,提高其阅读兴趣,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四、加大检查力度,做好资料积累本学期,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帐册的记录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随时查看出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回顾本学期的技术装备工作,在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学校上下充分认识到拥有现代教育装备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课堂掌握教育现代技术的必须性,为学校发展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动力。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我校将在“规范、高效、创新、提升”八个字上多作努力,使来年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1月篇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二圣中心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2008~2009学
坚持“以学习为先导,以研究应用为核心,以实践——总结——反思——提高为策略”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思路,不断开拓创新,相继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学校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加速校园数字化建设”来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一、建章立制 健全组织
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有关制度细化、量化、具体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局面。为进一步做好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学校根据省标中关于实验室、图书室、电脑房、多媒体室、校园网、体育器材、各专用教室的管理规定,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层层有人抓,室室有人管,道道关口有人把,处处责任有人负。抓住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重点时段,突出目标责任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建设。经过努力,我校不仅逐步完善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而且还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教育理念先进、信息素养过硬的优秀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了有效整合并扩大优势,持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高办学质量的效益,培育学校信息化教育特色,我校成立了校长、现代办信息技术教师、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领导小组,构建了管理网络,全面负责学校各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工作。
为推进和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常、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我校逐步完善并制定了《二圣中心小学教育装备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二圣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考核制度》、《二圣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常抓不懈。坚持对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评估,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议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不断充实教育技术装备资源
近几年来,我校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改善了学校现代化办学条件。全校现有2个微机室,每间教室、专用室都安装有电视、实物展示台和宽带网络接口;教师基本做到人手一机,全校所有班级、专用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均接入校园网,做到班班通网络,室室有端口。这些为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现代化硬件设备为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要使它们真正地发挥作用,离不开软件的开发与建设。对此,我校高度重视,通过积极采用购买和自我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加以统筹安排。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依托网络和学校信息化教育实践,自行开发和建设各类教育网页、网站和资源库,如教师电教设备报修系统、二圣中心小学公文流转系统、有关专题网站等,通过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下载一些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软件以及将学校原有的电教资源数码化等,同时,我校教师还非常注重自制或合作开发一些教育教学课件、软件,并及时按类将自制课件、个人教案、收集到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实现交流共享,充实了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三、积极探索 重在应用
1、以人为本,抓队伍管理。制度要靠人去执行才有生命力,否则只能是挂在墙上的摆设。学校按照标准配齐了网管中心、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科学专用教室、美术器材室、音乐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专职工作人员。为增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责任性,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经常性的检查与督导。一查管理人员的准时到岗情况,与教师的点到要求一致;二查实验的开设情况、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图书资料的借阅情况,与教师的教学“六认真”检查要求一致;三查各类馆室的固定资产帐册登记情况,与学校财务审计要求一致;四查图书馆、实验室、器材保管室的卫生、安全情况,与学校安全教育、卫生检查同步进行。同时,学校在完善校内结构工资时专门列出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学校要求各馆室、网管中心的责任人都要在每学期初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将他们的工作业绩与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性与积极性。
2、坚持标准,抓设备管理。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这些设备技术含量高,不少是易耗产品,如何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求学校实验室的教学仪器、存放科学,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科技资料进行整体归档。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也承包到班级使用和管理。每学期终,学校对各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认真履行承包合同,这样确保了教师对这些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认真到位。
3、建以致用,抓高效应用。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的,学校在用好教育技术装备上做好文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它永远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但我们有信心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建设现代化校园而努力。2009年8月篇三:2014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2014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我们紧扣全镇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实验教学,注重设备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学校在班班通运用、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上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一、贯彻上级精神,落实远教任务。
镇中心学校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教育技术装备、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方案,具体明确了全镇装备和远程教育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由于工作抓得主动,各校根据实验教学的工作要求、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应用工作任务分别拟订了分工作计划,保证了学校装备、班班通运用和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我镇电教装备工作有很好的基础,在各项管理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将装备和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统一起来,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进一步健全了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随着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启动,在过去只有装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拟订和完善了设备使用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确保了全镇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的建设、管理、培训教研顺利实施,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积累远程教育成果并创造远程教育特色。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应用工作。
随着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工作中,对现代学校教学装备、设施的管理应重点放在保管和使用上,保管好是基础,使用好是目的。在过去的一年里,如何应用现代教学设备服务教学,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按新课标要求开齐课程,按学校工作计划要求认真上好实验课和信息技术课。
各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了课程,也开足了课时,全镇小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空中英语课堂”上好小学英语课。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初中理、化、生实验课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初中信息技术课也严格按教材要求、按课表安排认认真真上课。
2.开展班班通运用教学研究,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班班通配备安装到位后,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并含有对班班通培训的计划,做到了学用结合促进步的效果。中学还向上申请了班班通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课题,更有力促进了班班通在教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明确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上课要求,开展教学比武活动,促进电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应用率”活动计划,具体规定了各校的资源使用要求,教师利用资源教学的具体时间要求,各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应用”活动。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发了教师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
四、今后工作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镇各校在班班通运用、电化教学方面和实验教学方面要继续努力。一是加强班班通的运用,特别是电子白板的运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种仪器、电教设备万无一失,尤其是班班通设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是加大全镇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力度,方法是建好室、立好制、促活动,要按照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每一个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操作的能力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201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