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

时间:2019-05-13 01:2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

第一篇: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

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

老师安排的任务,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后还是没有执行,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在此做下自我检讨。

通过这件事,深切体会到了老师再三跟我们强调的执行力的重要性。由于任务的未完成,也是很着急,开始也是找出各种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但是,想起老师曾经讲过的弹簧效力,还是从自己的自身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找来了几本关于执行力的书籍,好好学习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学习其实的思想。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做好工作的起码要求,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就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多次犯错,以至累教不改,无可救药,之后自然便是领导寒心、自己灰心。

通过这一件事情,联想到很多的事情的失误在于我的惰性,这一学期来班级存在的问题,自己存在的问题多半是由于执行力不足照成的,总结了一下几个原因

1.推功揽过,不负责任;

2.管理不当 领导不足;

3.目标不清 计划不明;

4.只重指令 不懂沟通;

5.事必躬亲 不会授权。

总结愿意之后,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改进思想态度,采取适当的方法提升执行力:

1.端正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老师和其他干部,也就是老师讲的“十字”原则;

2.管理制度严谨,不能朝令夕改,建立健全班级的奖罚制度;

3.发挥班级干部的执行表率作用,不能把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归咎于各个方面,却忽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4.不能只重指令,而忽略了沟通,生活在集体之中,人不不能独立出来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学会也其他班级和社团联合会以及其他人员的沟通,加强合作;

5.合理分解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对于任何的一项任务,都要将工作分解到每个人身上,通过清晰的分配,明确目标与责任。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千斤担子有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以上是我对自己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总结和检讨,今后一定吸取着一学期以后的经验教训,从各个方面改正自身的不足,提高执行力。

第二篇:员工执行力不足

员工执行力不足,谁之过?

NLP导读: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作为企业管理者,当员工执行不到位时候,先想想问题是不是出在你这?执行四把刀,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好!

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作为企业管理者,当员工执行不到位时候,先想想问题是不是出在你这?执行四把刀,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好!

第一把刀:明确目标——确定执行的方向

确定目标,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确定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建立在对一系列问题得以确认并提出构想的基础上。这是确立目标的基础,前期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分析调研工作。

就企业运营而言,目标是系统的,有层次的。“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这里的“指标”就是目标。作为一名员工,他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的达成,都会对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这就是目标的系统性。

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层级关系。所以目标必须进行分解,以求更具体、操作性强。

企业目标明确了,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而不像盲人骑马,走到哪算哪;企业目标明确了,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

第二把刀:团结协作——执行力的保障

团结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每个人由于在企业中所追求的利益上的偏差和自身素质的不同,并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企业创造并培养一种团结协作的环境。

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树立一种美好的愿景,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一个拥有美好愿景的公司,它在一定程度上会过滤员工的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员工的团结。

二是对每个人都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及合理的薪酬体系。清晰的工作职责与目标,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并加强团结。因为任何目标的达成多数是在团队协作下完成的。你不团结就无法达成目标。如果再与合理的薪酬奖惩体系挂起钩来,则对员工之间的团结起到一种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要教育他们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与自身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不团结对自己是不划算的。

第三把刀:知识与技能——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是靠人员来提供的,它不仅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能力要求上,而且体现上完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上。所以对一个人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不是仅仅局限于他的能力素质,而且要把它放在时间、费用、质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同样完成一种事,所花时间有长有短,经费使用有高有低,完成的质量有好有坏,对资源的使用有多有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好有坏。所以对他及他的能力的评价应是多维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运作都有时间和资源的要求,同时要把它放到一个系统中去给予重视。一项任务完不成,下一项任务就无法开展;一个目标实现不了,就会影响整个目标。这样就对我们的从业人员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是应引起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的。

第四把刀:领导风格——执行的重要影响者

对执行力的有效维持,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因素,包括战略层面、人员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很多东西,其中领导风格对执行力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管理界,我们有过“严管重罚”的例子,也有过“文件会议满天飞”的例子,对执行力产生什么效果,其实效果都不会太好。“严管重罚”与整天的开会、发文件,就是一种领导的风格。虽然这对执行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好多事往往适得其反,大家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多了,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少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让大家看贯了;为了发文件而发文件的事也屡出不穷。这又谈何有效执行呢?杰克.韦尔奇把深入一线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他来说大事与小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正像《执行》中所讲的,有些小事作为领导是必须要做的。这也是一种领导风格。这种风格导致的结果就是执行力的强化。杰克通过与员工的交流,来搜集信息,评价员工,发现执行力的强弱和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长期以来,这种风格就成为执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对执行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那就是成功的执行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道理很简单,关键还是“做”的问题。正如一位成功学者所说:把简单的事重复,反复做,我们就会成功了。但愿这句话对我们的执行工作有所启迪。

第三篇:执行力不足及改进稿件

执行力不足及改进稿件

有人曾把企业形象的比做一个人,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命和完成操作,并指挥四肢既基层有目的地选择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将高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层管理者看成是老板的“替身”,是老板的“喉舌”,也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如果支持大脑的“脊梁”发生了病变,势必造成肢体和躯干的活动障碍,甚至出现整体的“瘫痪”。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必须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对中层管理者在观念、能力、作风、品行、绩效、结构等素质上的要求与计划体制下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切实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就必须认真研究影响执行力提升的因素,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努力寻找提升执行力的途径,使决策者、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赋于一身的中层管理者真正成为企业的“脊梁”。

一、痛定思痛解剖自我认真查找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随着烟草行业“电话访销、网上配货、划卡结算、集中配送、现代物流、同级监管”等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矛盾的焦点也不断增加,“看人不对事”、“念经不撞钟”、“媚上不忌下”、“报喜不报忧”等“办公室政治”在企业内部开始滋生蔓延,因而,出现“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报表渲染推进、以回报替代执行、以总结充当成效、以宣传忽悠创新”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部门与部门、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推委、扯皮不断,跑冒、内耗不乱,管理、执行依旧,开拓、创新浑然”等弊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企业患上了“末梢神经麻痹症”,对“大脑”发出的执行指令便表现出“行动上的迟缓、贯彻中的拖拉、推行上的折扣”,必然会产生影响执行力发挥的“病变”。

1.1、中层管理者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表现为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

一、虎头蛇尾,工作之初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宣传、有动员、有部署、有安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动,开始的热情逐步冷却,便少了检查、忘了督促、丢了推进、掉了考核、失了总结;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常常是决策、计划、方案一大箩筐,可就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未能将已拟订的决策、计划、方案有目的地落实到具体的目标、岗位和员工头上,也就更谈不上根据决策、计划、方案、目标、岗位和工作进展制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和规范的赏罚措施。这样的中层管理者必然要患上一种“组织末梢神经麻痹症”,导致执行越到基层,越是拖拖拉拉,不痛不痒、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1.2、内设机构不科学,管理层结构配臵不合理,“苦乐不均”现象严重;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照现代企业职能机构设臵状况,现行专卖管理系统职能部门设臵过多,职能配臵不科学,存在大量职能交叉和重叠。加之受社会环境、管理水平、上级要求和实际人员配臵中的“因人设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整个中层管理结构配臵不合理,为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带来一系列隐患。一是工作上的“苦乐不均”和“鞭打快牛”现象在个别部门较为严重。二是部门的责、权、利不均衡,无法制定出相对比较公平、科学、合理、实用的绩效考评体系。三是领导者认人为亲的观念仍在作祟,同职级别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得不到同等的礼遇,常常是受恩宠者飘飘然、被冷落者忿忿然。

1.3、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绊了执行力的腿;(1)管理者出台政策制度时仅靠拍脑袋、玩激情,缺乏详细的研究、反复的论证和认真的推敲,结果导致政策和制度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执行者无所适从。最终出现真的有了好的政策和制度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地执行。因为,“狼来了”喊的太多了。决策一旦形成,领导者就应率先全力以赴,切忌在工作中“走走停停”、“拖拖拉拉”。(2)政策和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指导性、针对性、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管理者企图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企图达到改善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企业每制定一项制度就等于给执行者头上戴上了一个“紧紧箍”,同样也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

1.4、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政绩上的个人崇拜对执行力的影响;现实中的客户经理和市管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其职能和效用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目的都是提供客户服务,收集供求信息,维护市场稳定;同样,运行中的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其实质性作用在占80%的农村市场能发挥多少?现在的销量和利润是与日俱增,可有多少是通过市场宣传、策划、调控、运作和抢占而得来的?扪心自问,通过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企业的凝聚力、网络的支撑力、客户的向心力到底增加了多少?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有增无减的人海战术、层出不穷的变换模式在没有专卖机制的情况能这么搞吗?当大家都看到问题又都不愿说的时候,就只能推诿、懈怠、甚至应付式地执行,必将导致执行力低下。

1.5、岗位绩效考核粗略,难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一是岗位管理忽视科学、详细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只能对中层管理者进行所谓的“德、能、勤、绩、廉”简略性地定性考评,考核结果有失公允。二是单位行政管理粗放,规章制度建设极为粗陋,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很难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约束。三是现行考核办法设臵单一,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无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准确、恰当的评判。四是重年终考评,忽略日常考评,考评的效用缩水。五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考人普遍的好人主义思想,不愿意正确评判被考评人员的是非功过,考核流于形式,挫伤相当比例人员的积极性。

1.6、领导职务晋升不公平、不公正,中层的管理者普遍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和热情;职务晋升始终是人类激励最重要的手段,然而,现行实践中的职务晋升制度使其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一是尽管设臵了任职的最高年龄限制,可领导职务相对事实上的“终身制”没有打破,无法激励起中层的管理者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工作热情。二是在领导职务晋升条件上的设臵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诸如年龄、学历、身份、机构规格、推荐测评等),导致部分年龄段管理者(35岁以上)、“用钱买文凭”、“花钱拉关系”,制约了大部分中层的管理者追求进步和热情。三是大量的上级下派挂职干部的任职,一方面不仅阻止了占92%的基层人员通过努力向上晋升的可能性,也打击了基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1.7、领导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备,制约了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由于缺乏规范成熟的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在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过程中,单位组织者往往就把相关部门的中层管理者和所谓的员工代表葱葱拉入考核阵营,使其成为演讲答辩、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关键人选;何况,整个晋升考核过程笔试仅占20%,而演讲答辩、民主评议要占80%,当一个人的政治命运无法摆脱这80%所捆扰时,又何来执行的勇气?于是乎生活中多“投入”、工作中留“后路”、交往中建“堡垒”便成了中层管理者日常主要工作,从而导致研究“行情、商情、世情、人情”变术的人多了,钻研“学习、工作、增效、创新”发展的人少了;难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制约了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1.8、中层的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由于中层管理者受自身心态、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为了体现自身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笼络一批管理者,处世不讲客观依据,工作中时常是对人不对事,拉山头、搞宗派。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工作中的是与非。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者总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的,企业的效益、形象、发展只不过是领导的“面子、形象、政绩和阶梯”,企业效益的增减、形象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保障我到月拿工资、季度得福利、年终有奖金也就OK了,于是乎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一切归罪于“班子不团结,领导不支持,同事不好处”,见到好处时,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发现问题时,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同僚、环境,或归罪于变化、速度、政策、收益,根本谈不上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通常是“保位”在先,“尽职”在后,其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臵,“风吹两边倒”说的就是中层管理者。

1.9、中层的管理者心胸狭窄、推过揽功现象司空见惯;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的管理者听不进别人的反面意见,且害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而就对成绩突出的同事或下属采用一味压制做法,使得团队无法建立起一种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气氛;有时为了张扬他们所谓的个性,不顾流程,忽视职责,忘却制度,四处伸手,习惯与同事或下属争功抢名;当工作顺利时则四处张扬自己是如何的足智多谋,当工作稍遇挫折便四处喊冤说同事或下属又是如何的愚钝刁蛮,更有甚者,“同流者、同道也,同贪者、朋友也,同污者、知己也”思潮在个别中层管理者思想中极为盛行,当同事或下属发生与他不同意见时,或者与他发生了工作上的争执时,这位主管就会马上把他打入另册,并四处造谣豁众,说什么别人“不支持他”“不服从他”之类的话,搞得同僚只能“敬而远之”。

1.10、忽视企业利益,将工作重心偏移到“部门利益”和“为人处事”上;他们常常视部门职责而不顾,利用他们身居领导层的便利条件,动用一切可以行使的手段进行“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和“部门利益的沟通”,假公济私,左右逢源,拉帮结派,对时间、要求、质量、责任全然不顾,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工作安排形同虚设,讲模式、要面子、搞政绩,虚张声势,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任务落实拖拖拉拉、执行贯彻松松垮垮,没有丝毫紧迫感。整天自以为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上级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新要求软磨硬抗;更有甚者,个别好事者为博得所谓圈内人士的赏识,喜欢在高层领导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散布谣言。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常常是口是心非、说的比唱的好听,恰恰就是这种人,对领导决策执行和任务落实大打折扣,影响到企业的有序发展。

二、注重实际着眼未来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

面对“市场更加多变”和“管理日趋复杂”两大挑战,中层管理者必须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专注于计划、实施、沟通、协调、监督、落实、指导、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研究,更多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不断提升部门和下属的执行力,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中层管理者该如何利用执行力这把双刃剑来摆脱执行怪圈呢?

2.1、选择明确的执行目标;如果组织决策以网络或纸质文件发布,那么中层管理者获得和分解部门目标较为容易。对于一些口授或经会议作出的决策,则往往会出现“信息过滤,信息歪曲”的情况。这就要求中层管理者在接受和分解上级的任务时,要在切实根据部门实际,仔细揣摩上级意图,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作好详细的记录基础上,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序化”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的组织、协调、领导、控制,选择正确的执行目标,并尽可能地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可度量、可定位、可操作、可考核、可检查、可点评”的细枝末节上,通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理顺流程,加强沟通,使执行者一目了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清楚“目标、协同、运作、绩效、考核、收益”中,心悦诚服地积极工作。

2.2、确立可操作的执行时间;讨论决定了的事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更重要的是,中层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该项工作。现实中,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只知道什么时候做,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只知道今天做什么,不知道明天怎么做;缺乏过程控制,没有时间约束,随心所欲,有的是永远完不成的任务。在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生命的今天,中层管理者要彻底纠正那种“议而不决,决而不办”的陋习,养成在强调“时间”中把握“完美”、在赞美“勤奋”中关注“效率”、在追求“数量”中提高“收益”的良好习惯,要善用80%的时间解决重要的事情,用20%的时间处理繁杂的琐事,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侯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

2.3、积极参与任务的执行与推进;中层管理者必需要有一种执行的本能,他必须相信,“除非我使这项计划真正转变为效益,否则我就没有必要做这项无意义的工作”。因此,他必须参与到实施战略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亲力亲为地深入基层、参与规划、分析结果、把握成败,只有这样,他才能对企业现状、项目执行、员工状态和企业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了解,才能从中发现计划与现实、预期与结果、设想与现状间的差距,并对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偏差、失误和混乱进行修正、防范和清除。以便帮助我们重新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推进工作。这就是企业中层管理者在促进企业尽快实现其战略目标进程中最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不论组织大小,这些关键工作都是不能交付给其他任何人的。

2.4、中层管理者扮演好“导师”的角色;要做好“导师”,首先,中层管理者就要站在团队的最前面,把握一个准确的前进方向,并帮助下属解决问题。在执行过程中,要牢牢地把握好下属的行动方向,使其不致于偏离组织正常运作的轨道,若出现偏差时,对偏差要及时地加以纠正。这就要求中层管理者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看待全局和解决问题。导师随时帮助下属解决问题,对于下属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答复和解决。此外,中层管理者应积极向下属提供所需资源,并帮助巩固执行者的大后方。下属在执行过程中,若缺少人力、物力或财力,中层管理者及时调动本部门的资源予以支持配合,以提高执行速度,如果本部门资源不能满足,可寻求外援,如从上级或同事那里请求支持。所谓巩固大后方,是指中层管理者要积极关心执行者的家属,如请他们参加部门集会或向他们赠送节日礼物等,这些措施会给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执行者可以以更多的精力自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执行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局面。

2.5、努力成为一名强有力的中层管理者;要想成为一名强有力的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努力培育锻炼中层管理者自己的设定目标能力、计划能力、领悟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并严格过程控制,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控制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管理工作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以此有效提高企业执行力。

2.6、身先士足、动力无穷:“言传不如身教”,对于一项任务的执行,中层管理者应主动参与。其好处有三个;

1、发挥了榜样作用;下属看见上级身体力行,精神倍受鼓励,会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执行中。

2、具有良好的沟通效果;和下属一起工作,拉近了和下属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私人感情,执行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

3、产生及时反馈效应;由于中层管理者参与了执行,可从中了解到这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等等,为解决问题节约了宝贵时间。况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中层管理者不能光看指标完成率,要时刻关注推进过程,惟有身临其境才能正确发挥启发、督促、指导和纠偏作用,才能有效实施预测、分析、判断和防范能力。管理哪有什么诀窍,主管带头做,底下照着做,就是如此。中层管理者要在管理过程中获得好的执行力,就必须坚持以身作则,反复督察,亲力亲为。

2.7、培育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培养中层管理者团队和发挥中层管理者团队的整体优势是努力营造有效的管理执行力的前提。团结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由于每个人在企业中所追求的利益趋向和自身素质的不同,并不一定都能做到“虚怀若谷,坦荡待人”。这就需要企业努力营造出一种“资源互用、信息共享、链接有力、流程顺畅、团队协作、整体推进”的执行氛围,强调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使命意识”,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的人要对“事”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强化执行人遵从“程序、纪律、责任”的规范意识,逐步淡化执行人屈从“权力、职位、个人”的影响力。遵守同一条规则,认真“深化、优化、细化、序化”各项工作流程,直接完成工作至终端。在这个问题上,团队的核心人物尤为重要,其本人不要打破已制定的规则和程序,更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从而实现有序管理。

2.8、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运行机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不仅需要建立一个“公开、顺畅、规范”的内部沟通渠道,而且更需要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持续发展阶段缺少“人本管理”并不可怕,而缺少行之有效、人人平等、贯彻始终的制度管理是可怕的,它会导致管理流程混。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打破“人管人”的旧框架,实施“制度管人”的新模式,才能将管理职能化、制度化、规范化,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避免“多头领导”。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运行机制,企业就要按照①绩效考核服从于发展战略。②细则明确,为人理解,便于操作。③最大限度地调动、提高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则。根据“项目严谨、内容完整、标准清楚、过程规范”的要求,把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办法、考核结果与部门、岗位、职称、任职、奖惩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过系列的考核,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2.9、明确执行目标,细划层级责任;中层管理者做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践行者,必须树立“规范组织行为、挖掘组织资源、提升组织绩效”这么一项核心执行理念,将管理层所拥有的责、权、利与战略执行的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进行有机协调,明确流程、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并将其有系统的,有层次的逐级分解,以便促使运行中每一项战略的实施都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相应预算、有时间进度、有责任部门、有考核结果,并对同样实施某一个战略,所花时间长短,费用使用高低,完成的质量好坏,资源使用的多少,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予以认真评估、充分奖惩。执行过程中“责、权、利”的这种严格量化、深化、细化、序化,不仅是“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链接力的显现。也是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目标层级关系有效实施执行力考核的需要。管理层的责、权、利明确了,其执行力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再是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哪;也只有明确了企业管理层的责、权、利,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才能舍身处地的从各自的责、权、利出发切实维护在战略运营过程中的执行力,从而避免在工作中各自为政、推委扯皮的现象产生,更好地发挥组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以及战略与执行、目标与现实、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促使企业执行力全面落实。

2.10、中层管理者要甘做人梯、知人善任;古人讲: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中层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体恤下属,了解他们的专长所在,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的成长“想办法、动脑筋、出主意、铺地毯、找机会”,以亲力亲为的举措,大公无私的气魄帮助员工干实事、干成事、干好事,并在员工取得点滴的成绩面前,给予必要的“评价、褒奖、宣传、激励和推介”;在工作安排上,尽可能地赋予他们合适的职务,懂得避其之短,用其之长,这样不但能促使他们圆满的完成任务,下属也会因有所成就而信心百倍、士气高昂,整个团队就具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气势。假如中层管理者既不知下属的长处,又一味地批评其短处。此中层管理者就无法将所属员工凝聚在一起,因为每个员工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世上完人是永远没有的。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提升执行力的途径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了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当“电话访销、网上配货、划卡结算、集中配送、现代物流、连锁加盟”这种虚拟的“网络经营”成为卷烟商业企业所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时,尤其在这种战略雷同、模式接近、流程相似、经营趋向、管理措施大相径庭的情况下,如何将线路调整、客户整合、渠道维护、品牌宣传,以及网络铺货、市场监督和客户服务等等工作做实做细做出企业的个性来?使企业的愿景规划、战略决策、目标落实、组织再造、流程优化与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管理创新有机的链接起来并达到完美的统一,最终还要依赖和仰仗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来谋划、运作和执行。

3.1、思想教育要到位;俗话说;万众一心,其力断金。要推动“电话访销、网上配货、划卡结算、集中配送、现代物流、连锁加盟和同级监管”等各项工作有序发展。中层管理者就要在“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头”的基础上,切实围绕“三个负责”,(及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强化“四种意识”,(及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管理意识;)提高“五个能力”,(及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思想工作,并不遗余力地培训、指导、辅助员工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要想成为员工美好心态的建设者,就必须率先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心里咨询师;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做事的效率和他做事时候的心情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心情愉快,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的思想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的心态方面,起码要起到半个“心理医生”的作用。做人的思想工作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很多时候员工的思想,人事部门是做不来的,因为人事部门没有我们的部门主管更加了解员工的心情。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思想工作者。

3.2、管理措施要到位;提高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管理到位。管理的前提就是要“管”,要敢管、善管、能管、会管:“理”就是要在掌握事物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监管等相关激励办法,使你负责资源配臵、工作进展、质量监督、责任落实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让其得到充分调配、优化、利用、整合,不能有安排没有检查、有布臵没有落实、有上文没有下文,要以“高质量、高效率、高回报”的事业心、责任感落实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发展;管理措施要到位,强调的就是要在任务分解、流程监督、细节监控、绩效考核、责任落实上下工夫,并在严格责任、流程、时间、制度、标准、程序、绩效和规范中启发你的下属,使其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让下属知道你对他的期望;通过不断的宣传、启发、鼓动、激励、示范和校正,引领你的下属将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你的监督和检查才能顺利进行,管理和监控才能到位,才能有效减少扯皮、内耗和矛盾。

3.3、工作力度要到位;工作和管理是一致的,如果说管理到位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事,那么工作力度到位则更多强调的是个体——人的问题,工作力度到位强调的就是亲力亲为的问题。古代皇帝还讲勤政爱民、事必躬亲,诸葛亮当丞相、周恩来当总理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者一走上领导岗位,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诸不知职位越高责任越大,你的岗位就是你的责任、就是你的饭碗,不要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了。要一级对一级负责,不能一级对一级“甩手”。工作压力要层层递增,要想方设法激励每位员工的斗志,而不能层层递减,涣散员工激情,作为执行层的中层管理者在任务分解、流程监督、细节监控、绩效考核、责任落实等各项工作中都要亲力亲为。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改进方案、推动执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并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在思考、分析、判断和提高中成为一个好领导、好教练、好裁判和好兄长,这样企业的各项工作才能出水平、出效率、出执行力。

3.4考核落实要到位;考核到位是闭环管理和良性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考核的重点是绩效考核,在注重结果考核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的考核,特别是考核体系的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起到激励和调动大家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不干事、不肯干事、干不成事的人,要严格考核。考核到位要体现一个“严”字,没有严格的考核,考核就没有效果,久而久之,别人就不相信你了。作为一个企业要推动部门发展,去完成各项任务,就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考核体系,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在考核中不能充当老好人,都要敢抓敢管。如果考核的结果不是真正的公正与合理,将会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执行力低。有些单位之所以出现“员工无精打采,领导怨天尤人”的怪现象,就是因为考核措施不科学、不合理。没有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考核机制,完全是按上级定的框框条条,到年终来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考核结果青一色,合格、一般、良好、优秀,难以提升企业整体执行力。

3.5、协调支持要到位;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如何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营造有效的中层管理者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层管理者以企业战略为目标,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倡导团队每位成员都要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的人要对“事”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淡化个人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的中层管理者不要打破已制订的规则和程序,更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要在“自我为中心”的毁灭中再生“整体利益为先导”的管理理念,身先士足的带领员工“求大同存小异”。努力激发员工的“主人嗡”精神,在工作中应发扬“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但不主张盲目而越位负责,特别是本职工作做不好而盲目越位负责的人,会严重影响管理的执行力。工作有方的中层管理者,非常注意协调内部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利益;惟有挖掘出员工内在的高涨热情和十足干劲,才能促使基层员工团结勤奋、积极向上。

3.6、授权策略要到位;在管理理念上,要把优秀的管理人员从单纯的人力资源中解脱出来,赋予其与企业“共赢”的权利和义务,让管理人员融入企业,使其与企业有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念。企业领导人要把企业社会化,即:企业不仅仅是领导的企业,更是员工的企业、社会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壮大,企业领导人就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意识。企业领导人还要实现每个人受重视的渴望,大胆放手地用人,解决好放心与放权的关系,适时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充分体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在企业的位臵,充分实现执行力的最大发挥。授权是企业领导人重视、信任人才,并实现其管理执行力发挥的最佳途径。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企业中最大的基础力量,企业的战略执行、计划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上。作为执行环节的最后落实者,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基层执行力的状况。中层管理者要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要提高中层管理者的素质,塑造企业执行文化,让中层管理者感受到执行的氛围。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全面激发中层管理者潜在的执行力。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根本在于发掘中层管理者自我激励的能力,让中层管理者能够做到自动地发现问题、自动地思考问题、自动地解决问题。

3.7、控制系数要到位;中层管理者必须把下属看作是自己的资源,要从这些人的表现中寻求有关自己的信息,作为自己的职务指导,他必须让下属感觉到必须要承担起对上级的责任和做出相应的成绩。好的指挥可以激发下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使属下能够自我指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保证战略的有力实施和有序运营,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营、提高效率和效益。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并公布于众,使每位员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标准,做好了能够得到哪些奖励,做不好会受到哪些处罚。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来完善整体策略规划的实施,规范员工的行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章必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3.8、激励方式要到位;对于目前绝大多数员工来说,薪酬高低并不是决定个人执行力大小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岗位的总体薪酬水平普遍偏低,与供电、水政、通信、盐务、种子等单位相比差距都很大。并且不时地涌现出薪酬体制的“不科学、不规范、不公正”现象,残留着“铁交椅、大锅饭”的思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劳不仅不多得,有时还会因为干得多而没有干得好倍受责难。对此,中层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量,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的开展激励。当员工的能力及所产生的绩效得不到相对的公平薪酬回报时,工作积极性绝对下降,执行力一定低下。员工们所希望获得的除了物质薪资外,还希望得到精神薪资,也就是关心、赞赏、尊重等。中层管理者应该正视非物质报酬之外的精神薪资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单位的第一资源,向执行力要效益。

3.9、文化培育要到位;为了给全体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企业自身要有良好的执行氛围,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让执行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因此,基层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首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要做到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能力发展的空间,关心员工个人价值成长和生活空间,使员工怀着满意的心情去工作,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其次,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执行文化的建立需要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结合本部门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使每位员工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既施以一定的压力又赋予适当的减压渠道,如适时组织聚会、旅游、比赛等能体现团队精神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员工才会用心去做事,才能在工作中讲究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

3.10、行为垂范要到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的带头示范是对中层管理者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中层管理者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动中层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者要在中层管理者中响亮地提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凡是要求中层管理者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凡是要求中层管理者遵守的首先带头遵守,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鼓舞、鞭策中层管理者。只有凭借自身的智慧、气魄、胸怀、威望和博爱把其他组织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共筑理解、信任、支持的平台上,引导和影响别人来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并用“学习+激励”的方式激励员工“更聪明地工作”,且促使组织群体取得了良好绩效。领导者的影响力日渐成为衡量成功领导的重要标识。而领导者影响力的获取不是靠耍手段、施计谋、搞小恩小惠谝取的,而是需要领导者自身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的诱惑。而这种人格魅力则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做支撑。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者不断地吸取知识使自己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如此这般,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层管理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够感召中层管理者,赢得中层管理者,以进一步促进和调动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一场持续改进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况且,高层的理念、中层的技巧、基层的习惯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提升。为此,中层管理者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规划、运作流程、管理模式、人员配臵,努力领会领导的战略意图、积极构建企业的执行文化,在静心屏气、精雕细琢中,抛弃一切感性的狂热,转向理性的冷静,通过计划、执行、检验、修正、再计划、再执行、再检验、再修正的不断循环,主动承担起指导、协调、监督、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的责任,激励部门成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第四篇:企业制度执行力不足剖析

企业制度执行力不足剖析

企业制度是约束员工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而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关乎企业发展大局。如果制度不能给与认真贯彻落实,显然会成为一个空架子,失去原本的作用。分析影响制度执行力的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缺乏制度执行反馈机制

目前,公司尚缺乏高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实时追踪控制,使得项目员工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缺乏责任感,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制度的执行效果,在制度运作中,反馈意见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反映出制度执行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如果反馈渠道不顺畅,那么会直接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后期的执行效果。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项目反馈不及时,部分员工存在得过且过心理,给及时纠偏留下了隐患,加之公司管理部门对反馈重视程度不一,对下一步执行缺乏基础依据,给制度执行不足埋下了隐患。

二、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部分存在着不严谨,有的制度经不起推敲,适应不了目前的发展形势,或者说不能满足职工生产生活需要,与实际脱节,且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操作性,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得制度本身已经失去意义,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执行。

三、缺乏奖惩机制 流于形式

在公司制度执行过程中,项目总有人抱怨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形式已经大于内容,有时候会出现机构重叠导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也影响了工作效率,部分职工产生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辛勤工作的人内心也失去平衡,让投机取巧的人心存侥幸,最终大多数人失去了执行制度的动力,以各种方式方法应付考核。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度执行力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杜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目前人才培养存在奖励约束机制的缺陷。普遍存在奖的太多,罚的太少的现象,奖罚标准不仅模糊而且任性。本身国人就有着以破坏制度彰显特立独行个性的传统,加之企业本身没有有效约束,别说对纪律的敬畏之心,有的更多的是对制度的蔑视。

四、管理人员凌驾于制度之上

部分项目领导对于公司、项目制定的各项制度熟若无睹,将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认为制度只是针对普通职工指定的,与他们管理层无关,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职工的反感和上行下效,进而产生恶劣的影响。

我见过最豪情的一位领导,直接讲公司制定的制度不适合项目实际,他只管花钱办事,剩下财务人员自己看着办。公司下发的文件只不过是他文件盒里的装饰品而已。践踏制度与不拘一格似乎没有了界限。

五、制度与利益相冲突时的取舍

公司有的制度执行好坏已远远超出了个体的品行的范畴,而是更深层次的利益瓜葛。比如资产管理,为何资产使用部门不愿意盘点呢,即使盘点也只盘点大件呢?在项目上工作的人都知道资产管理中拌合楼、台式机、烘箱难得能丢,丢的更多是小件,比如硬盘、便携测温仪、电子秤、相机等。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谁愿意让你财务人员在背后站着。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走向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不是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转变,也是人的意识转变。能花两万办的事非要借三万,殊不知资金的沉淀也是浪费。算房贷利息时骂着银行是吸血鬼,难道公司的利息就不是钱嘛,的确不是钱,不是自己兜里的钱。更有甚者,一个项目领导采办设备开回来的发票不仅把自己项目的名字写错了,还出言威胁自己项目的财务人员。为什么拿着公司的工资却帮着供应商对付自己人?先不说杜书记关于“有气度,胸襟开阔”干部标准,仅仅这几十万开错付款方名称的发票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这责任又该由谁承担,又是谁真正承担了苦果?最后还不是企业在为这些风险买单。

第五篇:执行力不足八大原因

“执行力不足”八大原因

一、流程不完善

流程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效率低下,首先应检查: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简洁高效,能否有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可能性有多大。

检查流程,应首先检查流程系统本身。组成企业的流程系统绝不是简单的业务链条,而是复杂而封闭的循环系统,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各支系统、各细支系统,以及末梢系统。因此,首先应检查企业流程的循环系统从起点到末梢是否畅通,是否闭合,有没有断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没有冗余和不够的地方,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统,其次,还应检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模板化,流程是否合理稳定,每一管道上的设计的流量是否合理,而实际流动中是否达标、超标。

流程检查还应包括检查流程上流的是什么内容。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优化、再造流程,那么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物流;二是信息流;三是现金流;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也就是企业文化。之所以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被顾客识别出来,关键原因是流程上流动着企业与众不同的基因,流动着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即员工的行为方式,流动着企业基本的价值趋向和理念。

二、制度不支持

如果流程没有什么问题,就检查管理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和流动的内容,制度是否充分尊重人文关怀:过于严格了,大家会变着法子钻制度的漏洞,甚至集体对抗制度;过于宽松了,约束力又不够。如果说,流程是水的话,那么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线。如果管子不严密,管子粗细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没有对接起来,那么将直接影响系统流水。此外,还应关注流程上的内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为乱流等。

三、监管不到位

即便企业有很好地流程和管理制度,但如果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或监管越位,或监管手段落后,或监管人员素质有问题,甚至或组织架构太复杂,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系统地运营效率。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如果监管者办事不公会极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如监管者素质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监管,那么势必会监管无力,导致不知道大家在忙什么,是否忙对了,乃至是否真在忙;如监管者过于严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则加灵活相结合,固守过时的制度,那么将极大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使员工为了迎合监管而忙;如身处高位的人没有监管的意识,甚至领导带头忙,超越流程和制度,那么监管力度也将大大削弱。

四、技术不匹配

大家都很忙,都喊累,但整体效率不高的第四个原因是管理手段问题,正常情况下,管理手段落后会极大限制企业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制造业最明显。同样是电脑,286和奔腾的运行速度和工作品质是天壤之别;同样是信息传递,宽带和拨号上网的速度也有成倍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设备落后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而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进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技术太超前了,也会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企业环境不支持设备的运作,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能量的发挥。因此,可能放着高级设备反而用不上,或用时又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率,而且在与其他流程环节对接时提高了工作成本,自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同时,管理技术手段不仅要与企业的实际环境相适应,而且应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如果企业内部的局部工作效率高,但与之对接的外部环境的工作效率低,大家就只能处在无休止地无奈等待之中,必然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下来。

五、员工素质不高

很显然,员工的职业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效率。员工的职业素养就是整体员工的职业品质。什么是品?品就是员工与工作有关的社会属性,包括:职业意识、知识、技能、智慧、资源等。而其中的职业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意识是什么呢?就是指在岗人员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有些企业之所以效率低下,就是与企业员工的品质有关,尤其与质有关。一个质地好的员工,其工作效率可能是一般员工的两倍三倍,甚至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工作质量不一样。布置同样的工作,质地优异的员工可能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了,而质地差的员工非常努力,却一周以后才完成,而且工作质量根本不可能与质地好的员工同日而语。仅从花费的时间量来说就有7倍的差距,更不用考量质的差距了。但在长期平均思想支配下,员工之间显然不可能有7倍的薪金待遇,自然那些质地优秀的员工会逐渐流失,沉淀下质地一般的员工。留下的员工虽然职业道德很好,非常努力,都很忙,但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却很低下。

六、主管能力有限

俗话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尽管大家都十分忙,但由于高级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具备战略上布局谋篇,不会再战术上指挥协调,更不能很好地识人、用人,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所以造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很优秀的士兵打错误的战斗,失败肯定是必然的。

作为主管,尤其是高级主管,千万注意不要让员工无为的劳作,要知道你的一个指令将会传导到基层,各级员工会为你的指令而忙。如果忙了半天没有效果,是无为的劳作,员工也就疲了,若领导者又不敢承担责任,试想其结局会如何?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员工也就疲了。然而又不敢违抗命令,怎么办?员工就会兵来将挡,你有千条令我不行,我就自扫门前雪。结果大家都在忙,其实是各忙各的,是装着忙的样子给主管看,一级骗一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令夕改。作为企业主管,做决策前不慎重,或决策力不够,或耳根子软,做了决策发布指令后又感觉原来决策不好,想修改决策,于是出现决策指令正在实施过程中,随意、随时、随便、随机修改指令,导致随意文化滋生。刚开始下属对此不舒服,时间长了摸准了上司的秉性和行事风格,尽管上司发不了命令,又估计上司会修改指令,于是长时间佯动而不真动,结果上司看见下属在动也就心满意足了,可就是迟迟不出结果,没有效率。

七、文化导向有误

企业文化的导向也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率。如果企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那么尽管每个人都想当英雄,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大家没有养成协同作战的意识和习惯,个人、部门之间存在着边界高墙,效率也高不了。更为严重者,担心他人可能成为英雄影响自己,于是制肘他人,甚至使绊儿。

如果企业倡导“忙”文化,那么员工必将为忙而忙,这在一些成长型企业特别明显。老板最看不惯就是大家闲,员工一闲,老板心里就堵得慌。于是不问员工是否完成了任务,而只是看是不是在忙。有的老板不直接说闲的员工,而是转弯抹角地去表扬忙的员工,尤其是重点表扬加班加点的员工。殊不知,员工之所以加班,大多是因为质地不行,上班时间忙不到点子上,瞎忙;而有的人,就爱下班干活;更有甚者是品德问题,故意加班给老板看的。结果老板发现了加班者就表扬,下面就必要会为忙而忙。结果是越忙越受到老板的表扬,越表扬人们就会越忙,忙而无效。

八、企业战略有问题

大家都很忙,而企业整体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有问题。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一个企业,最怕的也是入错行,企业现有的资源不支持企业开拓某一领域,而企业的战略制定者自认为可以,结果误进某一行业。这样的话无论员工多忙,都无法产生客观的效益,累死也够不着。企业的战略定位出错了表现为行业战略错位以外,还表现为目标顾客定位、商域定位、经营模式定位等出问题。无论是哪一方面定位出现问题,都将影响企业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大家都很忙,就是看不到效益,当然也就谈不上效率。企业在战略导向上容易出的问题是,战略方向错误和战略方向不定。如果是战略方向错误,整个南辕北辙,无论员工如何忙,也都是负效益和负效率,如果是战略方向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员工很忙,但尽是重复劳动和无谓劳动,谈何效率和效益。

下载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执行力不足的自我检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我检讨

    自我检讨 这次活动,是集团公司针对市场部人员在经营纪律、工作作风方面进行的规范自我行动和精神升华的再教育,十分必要。是要求我们如何保持先进性;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保持......

    自我检讨材料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先进典型、对照我校“四风”具体表现,通过同事提、自已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

    自我检讨

    尊敬的校领导: 转眼间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回顾这两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就是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以诚育人教育理念,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教好每......

    自我检讨

    自我检讨:无法胜任一名合格学生干部的理由 经过团委学生会这一年的历练,我学会了很多,同时我也进行了深度的自我剖析。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我愈发自我的缺点宇不足。在此,我会陈诉......

    自我检讨

    检讨书这次犯错误,自己想了很多,反省了很多,自己也很懊悔,很气自己,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了羞愧。 学校一开学就三令五申,一再强调校规校纪,提醒......

    自我检讨

    自我检讨.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这次活动,是集团公司党委针对集团公司内部各级领导干部在思......

    自我检讨

    自我检讨 自上任学习委员以来,自己的学习是搞的很好,可却没能带动同学。我很失职。为此,我写下这篇文章以作自我检讨。 1. 我很自私。只管这一道题自己理没理解,可没想过要考虑......

    自我检讨范文合集

    自我检讨 针对2011-12-29下午“群体聊天”事件本人在此 深刻的对当时受到影响的同事及部门管理人员致歉。身为“聊天事件”中一份子在此刻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我的错误、当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