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起步作文抒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初中生起步作文:抒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知识点透视
“情”是一篇优秀作品的灵魂,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以情感人。采取有效的方式把感情表达出来就是抒情。古人所谓的“披情入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抒情的最好阐释。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后者是借助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把作者的内心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抒情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抒情的基本要领是真实、充分、融洽。真实就是不要矫情。情从心出,要打动别人,就得先打动自己。充分就是要把情感表达到位,不要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融洽就是选用最合适的方式把情感抒发出来,抒情的成分与文章的主题和谐一致。
名家美文银 杏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
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chá)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cāng);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予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散文精华》)
【阅读手记】这是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有对银杏树的直抒胸臆“银杏,我思念你”、“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同时更有对银杏树的品格充分挖掘后的深情礼赞。这是很典型的借物抒情。这类文章是很常见的。关键是作者对“物”的开掘是否深刻,是否把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文字形成了完美的融合。很显然,郭沫若先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通过银杏树和其他树木的对比,凸现银杏树的真、善、美。选文中始终以第二人称称呼银杏树,更强化了这种亲切感。使得无论是间接的抒情还是直接的抒情都变得很方便。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中应当借鉴的。而对陪都中“洋槐”和“幽加里树”的描写则使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广度。即银杏树身上的品质才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这样的抒情也便成功地完成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佳作示例母亲的手 父亲的胸怀刘钟秀
人人都知道,家孕育着爱。而爱的源头,在我看来,就是母亲柔软的手与父亲宽阔的胸怀了。
(一)我从小就喜欢母亲的手,它虽然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我始终还是觉得它细腻柔软。母亲的手上没有夺目的手链与戒指,也谈不上什么纤纤玉指,但我仍然觉得它是美的。一定是我被这双手的爱所包围着,它变得美妙了。
母亲,您的手是灵巧的。您不要惊奇,的确是的。每天早上,您在给我送牛奶时,总能将爱偷偷放进去,再佯装不知地送过来,我喝到的不仅是牛奶,还有纯而浓的爱。
走路时,您的大手包着我的小手,包得很紧,好像包的是一个稀世珍宝,怕弄丢了似的。使我经常产生一种依靠感和幸福感。这牵在一起的手是我们爱的通道啊,把爱在我们之间传递。您就是这样,拉着我去看朝阳与晚霞,拉着我走上人生辉煌的道路!
(二)父亲,您应该听说过,大气量的君子的怀抱可以容纳一艘大船,而在我看来,爱的胸怀能容纳世界。
遇到挫折的时候,四周是灰暗的天空与毫无生机的土地。这时,您会给我一个拥抱,宽阔的怀抱让灰暗消失,万里晴空。
作为孩子,有时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撒娇,有时会给您带来伤害。您却把伤口埋在心底,继续用宽广的胸怀来容纳我。我看到一片撕裂的土地,顽强地长出爱,我的泪洒下去,去滋润这片土地,这片孕育着爱的土地„„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在您的胸怀里看到这么多宽容,是爱吗?
人人都知道,父亲没有母亲的似水柔情,他的爱不轻易流露。但,父亲,您疏忽了,您的怀抱太宽阔了,让爱不经意地流了出来,流入了我的心田。
我不知道,上帝是怎样创造爱这个美妙的东西,但我清楚地知道,爱的港湾是家,爱的源头是母亲的手与父亲宽阔的怀抱。
我也知道,我该怎样去报答„„(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评析】小作者借助“母亲的手”和“父亲的胸怀”的描述,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亲情的理解和赞美。对“母亲的手”的细节描写中,对一些生活小事的叙述中都融入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因而这种抒情是巧妙的,也是有实效的。
【写作训练】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就像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走进自然,你可以发现每个季节的颜色,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抒发自己的真情,以《季节的色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从题目和要求上看,要写好“季节的色彩”可以运用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对某一季节中景物的充分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在描写这个季节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这个季节的特色,要选择具体景物,切记不要泛泛,不要概念化。抒情的运用最好是和景物的描写结合起来,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学习教材中的《春》《济南的冬天》里面是怎样把景物的描写和抒情水乳交融的。
名家美文春之怀古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zhízhú)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柳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的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sān)”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选自当代世界出版社《张晓风经典作品》一书)
【阅读手记】上面两篇文章都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张晓风所作。一篇写“春”,一篇写“柳”。作者对春天的描写非常精彩,读罢《春之怀古》,在我们的眼前宛如出现了一个活脱脱的野蛮、霸道、俏皮、可爱的小姑娘!
同时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写作思路。在描写中我们能感受文章背后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情怀。
作者对“柳”的描绘同样流露出了一种独特的情怀。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柳”的不同寻常。
两篇文章都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融情入景、入物可以让我们的散文变得灵动精彩。
【写作训练】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第一个扶我们走路的人,我们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寄托。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我们的父母,观察他们的笑容,请以《父(母)亲的笑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章中要融入真情实感。
【思路点拨】父(母)亲的笑容,对你来说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也许很难得。但那笑容的背后一定有许多故事,有许多丰富的情感。如果能借助有感情的叙事,把自己内心深处对父母亲的真情抒发出来,那将是一种幸福。在作文中捕捉一些细节,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关键。因为,真情就在点滴的生活细节里面。
第二篇:初中生抒情作文母校情深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初中生抒情作文:母校
情深
今天,距离我们初二学子踏上考场还有 6 天。
今天,我们在济南中学的校园最后一次用双手将五星红旗送上蓝天。
今天,我们要与美丽的母校,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不舍的道一声再见。
留恋你,我的校园,三年的生活,一千多个日夜晨昏,回首风雨前程,波澜壮阔。还记得吗?我们在军训宿舍的第一次相聚,在教官的吼声里,我们昂首笑对风雨。黝黑的脸庞,齐整的队列,坚定的面容,执着的目光注定我们从此血脉相承,进取不息。还记得吗?当我们刚刚踏进校园,铃声响起来,梦想飞起来,在明亮的课堂中,我们理智的思考,勇敢的发问,热情的求知,不倦的温习,注定我们从此畅游学海,决胜考场。
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们留下了多少对青春的回忆,在这片净土上,我们挥洒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学校的严格管理,以及校领导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回忆就是这样,像漫山遍野在微风中轻舞的丁香,圣洁中流露着哀伤,摇曳却略显静谧。在回忆里,有许多可以触动你心灵的,而又难以言喻的感觉,单纯而神圣。母校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如此。虽然扉页上有过烦恼与不顺,但结语上却写满了欣喜与感恩。感恩是一种人生的新知,它使你明白善恶美丑;感恩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它昭示着乐观的人生;感恩是对给予者的报答,你的谢意是她莫大的欣慰。身在校园的你,也许感觉不出母校的恩惠,可一旦进入了社会,你会发现,高中的点滴是如此的动人。珍惜现在,回首时,方能品味逝去的美好,感恩母校,感谢有你。
高中三年,老师们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帮助我们在青春的路途上走的更坚实更有力,你们治学严谨,无私奉献,不言索取,不求回报。用爱温暖我们,用心包容我们。你们苦心期待的只是我们健康成长,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中,您不知又新添了几多皱纹几缕银丝,就让我们在这里深情的道一声感谢,留一份祝愿。敬爱的老师,谢谢您!这无尽的恩情,我们永远铭记心中。每个成长的日子里,我都要祝福你,我的老师。
还有短短的6天,每一个高三学生都会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充实这最后的 6天。尽管我们曾被质疑,尽管我们曾经困惑。但是这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别在犹豫,让我们的青春在这最后的6天里尽情的飞扬,把遗憾和后悔留给昨天,迎接我们的必将是胜利的曙光,必将是光明的未来。
同窗们,朋友们,毕业之时就让毕业歌的旋律激励我们前进。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一堂,明天就要肩负民族复兴的希望。
我亲爱的母校,请您留住我们的声音,我们是09届毕业生,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解读有志者,事竟成!我亲爱的师,请您记住我们的誓言,我们是09届毕业生,我们将用自己的青春托起人生的理想。
为我们祝福吧,我们将实现梦想,为我们骄傲吧,我们将燃出辉煌!
第三篇:初中生起步作文讲解11:抑扬
初中生起步作文讲解——抑扬
知识点透视
要想把事情叙述得引人入胜,就要有波澜、有起伏,也就是所谓“有抑有扬”。记叙文中的“抑扬”有三种。一是欲扬先抑,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贬抑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暂时抑下是为了扬起得更高,以产生震撼力。二是欲抑先扬,为了否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赞扬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抑而扬,先扬后抑。扬的目的在于抑,暂时扬起是为了重重抑下,进而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三是抑扬综合,有四种形式:先扬后抑再扬,先扬后抑再扬终抑,先抑后扬再抑,先抑后扬再抑再扬。这样通过多次“抑扬”,使作文“尺水兴波,曲折动人”。
名家美文
祝福(节选)鲁 迅
她(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几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 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一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
卫老婆子领着(祥林嫂),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阅读手记】
对于祥林嫂的故事,鲁迅采用了“抑扬综合”的方法。
先抑:祥林嫂原来的境遇很不好,“春天没了丈夫”,还有个严厉的婆婆管束着她。
后扬: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命运有了好转,“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再抑:逃出来做帮工的祥林嫂,被婆家抓了回去,卖到贺家坳。她哭着喊着不肯再嫁,居然一头撞在桌角上,负了重伤。
再扬:祥林嫂与贺老六相依为命过活,还有了孩子阿毛。
再抑:贺老六病死,阿毛被狼吃掉。“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经过“三抑两扬”,情节由悲到喜,再到大悲;抑扬交错,起伏跌宕,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没有波澜起伏的变化,平缓地记叙祥林嫂的不幸,其震撼力就没有这么大,祥林嫂遭受迫害的悲剧命运就没有这么严重。
佳作示例
画
江苏一考生
张副市长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闲时就爱个画画。
这天,张副市长在家里画兴正浓哩。“得意楼”酒楼的孙老板找上门来,“哟!市长雅兴高啊,画得不错嘛,我虽是个生意人,可对画也是略懂几分呢。”一听是位“画友”,张副市长高兴了,放下架子,沏了
两杯茶,与孙老板谈得很是投机。
临走时,孙老板看着案上那幅未画完的《奔马图》说:“酒店刚好缺幅画,这张正合适,不如市长您
就割爱把它卖给我吧,市场价,两万五!”
张副市长虽然平时画画自我感觉不错,但两万五的高价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忙摆手说:“不行不行,我画艺不精,这画是画着玩的,你还是去正规地方买幅画挂在店里吧。”
“市长您就别谦虚了,您看这幅画虽然还未完成,但气势不凡早就看出来了,莫非您是舍不得割爱?”
争执不过,张副市长只好答应他三天后来取画。
不一会儿,张副市长的妻子买菜回来了,张副市长把事情跟她说了一下。她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说:“你前几天在市里参赛的《百竹图》,在一千多幅参赛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张副市长一听,心里大吃
一惊,原来那姓孙的是想找借口贿赂哪!张副市长连忙把未完成的《奔马图》收起,再也没跟孙老板提拿
画的事。
不久,张副市长转正。
多年后,已退休的张市长收拾老伴的遗物,一本烫金的《获奖证书》掉了出来。张市长翻开一看,“
百竹图”、“一等奖”几个字映入眼帘。
张市长顿时明白了,妻子怕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收下不该收的钱,向来不说谎的她也“机灵”了一下,对自己说了谎……
张市长抚摩着通红的证书,禁不住老泪纵横。
【评析】
《画》这篇作文,在总体情节构思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陈述张副市长作画水平不高,孙老板买画只是一种巧妙的行贿行为;后叙述他作画水平很高,而孙老板并非行贿。这样先抑后扬,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塑造了一个机智、贤惠、高尚的贤内助形象。
在总体“抑”的阶段,采用了“综合抑扬”的构思方法,使事情的叙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先抑:孙老板要出两万五千元购买张副市长的画《奔马图》,有买画贿赂的嫌疑。后扬:张副市长嫌价格过高而不愿卖画,有抵御贿赂的迹象。再抑:在孙老板再三请求下,张副市长答应他三天后可以取画,抵御受贿的防线似已攻破。再扬:张副市长听夫人说他参赛的《百竹图》水平偏下,“大吃一惊”,再也没跟孙老板提拿
画的事。
【写作训练】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将“爱”大题小写,比如“母爱”、“师爱”、“友爱”等。构思故事时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综合抑扬”三种技法之中选择一种,以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与故事的可读性,收到余味无穷之效。
名家美文
光头合影照
李丹崖
15岁那年,少年得了脑瘤。这对于一个花季少年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幸运的是少年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母亲只是告诉他,每天都要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这样,有利于健康。于是,少年欣然应
允。
在接受放射和化学治疗期间,化疗的副作用使少年的头发全都掉光了。这时候,睿智的母亲索性告诉他,今年就流行光头,“给你检查身体的医生不光医术高明,他还是个出色的理发师,看你的头型最适合留光头,就做主给你理了发。妈妈对你这个发型也特别喜欢,多精神啊!”
但是,与此同时,母亲又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因为,少年除了接受治疗,每天还要坚持到学校去学习,若是让他看到其他同学都有漂亮的发型,唯独他是个“秃子”,那么,自己精心编制的谎言岂不是不攻自破?那样的话,对于儿子肯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少年是个好学的孩子,尽管他身体十分虚弱,他仍在母亲的看护下去了学校。一路上,母亲忐忑不安,她暗想:如果儿子知道他得了癌症,他肯定接受不了。就这样想着,转眼学校就在眼前,进了校门,母亲的腿像灌了铅,步子比身患重病的少年迈得还慢。可她还是领着儿子到了教室,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没有想到,这时候儿子反倒呵呵地笑了起来,纳闷的母亲往教室里一看,刹那间她愣在了那里,泪水如泉水般汩汩而出--班级里所有的男孩都剃了清一色的光头。
这是发生在印第安那一个小镇上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男孩的名字叫布莱恩。后来,这个感人的事迹惊动了媒体,当记者谨慎地提出要给布莱恩班里的所有男生拍一张照片时,不想,全年级所有的男孩都凑了过来,照片的背景是一群清一色光头的男孩。
我不知道故事中的少年布莱恩最终是否挣脱病魔,获得了痊愈。但是,那张清一色光头的照片却深深
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世间的帮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拯救别人的身体;另一种是拯救别人的心灵。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彻底的帮助,彻底的帮助应如后者--既拯救了别人的身体,又保住了别人的尊严。这是一种灵魂的救赎,是一种伟大的爱,爱得了无痕迹!
【阅读手记】
上述这个小故事,短短八百多字,却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孩子生了重病,可以想见母亲会是如何的心焦。但更令母亲担心的是,如果不能对尚且年幼的孩子隐瞒下他的病情,他很可能会因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而倒下。事实上,要圆这个谎言是非常困难的。故事的前半部分集中地写出了孩子的病情、母亲的谎言和隐瞒失败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这全部是“抑”,所有的一切压抑在读者心中。读过的人无不随着母亲的担忧而担忧,为了孩子的命运在担忧。而就在读者为生活的残酷而唏嘘不已时,文章的后半部分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全年级的孩子为了帮助母亲安慰他的孩子,全部牺牲了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与布莱恩相同的模样。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到此处,真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极端的“抑”后迎来了极端的“扬”,令人感慨万千,久久难忘。
这一抑一扬,仿佛让读者跟随母亲经历了一场人生的生死之旅。波澜如巨浪撞礁石,海波迭起,实在扣人心弦。
写人叙事的曲折起伏,来自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曲折起落。写作时要注意研究生活,要深刻地体验所写事件的参差错落与跌宕起伏,要使叙事与描写符合生活逻辑。
佳作示例
爸爸是个男子汉
刘 同
爸爸的单位倒闭了,为了生活,爸爸和二叔办起了明富鞋业公司。爸爸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买地,砌房子、搞装修、绘图纸,有时竟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工夫不负有心人,爸爸终于把公司办起来了,而
且效益还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晚饭。忽然,公司的张爷爷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我们家:“着火了!着火了!公司里着火了!”我们一家都惊呆了。爸爸一怔,扔下舀汤的勺子,吼了一声“天塌下来了!”冲出大门向厂里跑去。大火熊熊地燃烧着,张爷爷、顾大伯用灭火器救火,邻居们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大家纷纷端水救火,但是无济于事,火越烧越大。
要知道,早上刚进了一批货。这一烧,新旧家当都付之一炬了。爸爸急得直往火里闯,他要与火拼命了。妈妈一边拉着爸爸,一边哭着喊我:“快来拦住你爸爸啊!”我放下水盆死死抱住爸爸的腿:“爸爸!
你不要命了,我们怎么活?”
第二天,我发现爸爸眼圈黑了,人也瘦了。但也奇怪,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忍不住问他:“爸,公司是不是不行了……”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过去的已经过去,还谈
什么呢?事在人为,还可以再来。”
爸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的做的。他重新贷款,重建工厂,又没日没夜地干上了。我整月看不见他,因为他晚上回来很迟,早晨在我起床之前他就到公司里去上班。苍天有眼,天道酬勤。爸爸终于又把公司建起来了,效益慢慢地比当年还要好。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爸爸由衷地笑了,大家也都为他高兴。今天,公司一片大好风景,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天南地北的客户无不啧啧称赞。
爸爸,您说的对,事在人为,人要笑对挫折,决不向困难低头。爸爸,您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爱您敬
您!
(作者系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学生)
【评析】
文章分两个“抑扬”的层次,也就是说,设置了两个波澜。
第一个层次:爸爸所在的单位倒闭了,是“抑”;和二叔办鞋业公司是“扬”。考虑到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不大,所以这一个层次略写,“抑”得不太重,“扬”得也不太高。
第二个层次:爸爸的公司遭遇火灾是“抑”。“抑”得比较重,张爷爷报信的情景,爸爸“天塌下来了”的
吼声,表现火灾的严重。爸爸向火里闯的情景,表明了他已经绝望。“抑扬”之法,“抑”得越严重,“扬”得就越有力。“但也奇怪”一转,“扬”了起来。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样准时到公司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表明事情的发展有了转机。爸爸重建公司的行动描写,是他顽强的真实写照。结尾部分爸爸摸着“明富鞋业公司”的厂牌,这一细节捕捉得好。“仅一座大门楼子的造价就有几十万”实乃画龙点睛,至此“扬”到极点,给人强烈的感染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发表议论,点出“我”对爸爸的敬佩。
【写作训练】
以“母爱”为话题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
有这样一则材料:“我”是个农村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回家过星期天,要返校了,妹妹一边给“我”的菜瓶里装菜,一边偷吃菜里的肉丁,“我”怨妹妹馋,妹妹说:“你不在家,我们只吃小菜,你一回家,妈总是割肉买鱼给你补身子,你又吃又往学校带。要是你天天在家多好!”这则材料歌颂深沉的母爱,选材有特色。若就事写事,未必是佳作。我们不妨先“抑”一下--周末回家,邻居对“我”迎出老远,心肝宝贝叫个不停,而妈妈对“我”只是笑了笑。这样一比较,很不是滋味。而妹妹偷吃肉丁,更使“我”火冒三丈。最后妹妹说出那番话,深沉的母爱便“扬”了起来,这样一写,文章就曲折生动了。
第四篇:初中起步作文十六讲15-抒情
起步作文十六讲15:抒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知识点透视
“情”是一篇优秀作品的灵魂,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以情感人。采取有效的方式把感情表达出来就是抒情。古人所谓的“披情入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抒情的最好阐释。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后者是借助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把作者的内心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抒情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抒情的基本要领是真实、充分、融洽。
真实就是不要矫情。情从心出,要打动别人,就得先打动自己。
充分就是要把情感表达到位,不要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
融洽就是选用最合适的方式把情感抒发出来,抒情的成分与文章的主题和谐一致。名家美文
银 杏
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
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chá)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cāng);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予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散文精华》一书)
【阅读手记】
这是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有对银杏树的直抒胸臆“银杏,我思念你”、“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同时更有对银杏树的品格充分挖掘后的深情礼赞。这是很典型的借物抒情。这类文章是很常见的。关键是作者对“物”的开掘是否深刻,是否把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文字形成了完美的融合。很显然,郭沫若先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通过银杏树和其他树木的对比,凸现银杏树的真、善、美。选文中始终以第二人称称呼银杏树,更强化了这种亲切感。使得无论是间接的抒情还是直接的抒情都变得很方便。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中应当借鉴的。而对陪都中“洋槐”和“幽加里树”的描写则使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广度。即银杏树身上的品质才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这样的抒情也便成功地完成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佳作示例
母亲的手 父亲的胸怀
刘钟秀人人都知道,家孕育着爱。而爱的源头,在我看来,就是母亲柔软的手与父亲宽阔的胸怀了。
(一)我从小就喜欢母亲的手,它虽然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我始终还是觉得它细腻柔软。母亲的手上没有夺目的手链与戒指,也谈不上什么纤纤玉指,但我仍然觉得它是美的。一定是我被这双手的爱所包围着,它变得美妙了。
母亲,您的手是灵巧的。您不要惊奇,的确是的。每天早上,您在给我送牛奶时,总能将爱偷偷放进去,再佯装不知地送过来,我喝到的不仅是牛奶,还有纯而浓的爱。
走路时,您的大手包着我的小手,包得很紧,好像包的是一个稀世珍宝,怕弄丢了似的。使我经常产生一种依靠感和幸福感。这牵在一起的手是我们爱的通道啊,把爱在我们之间传递。您就是这样,拉着我去看朝阳与晚霞,拉着我走上人生辉煌的道路!
(二)父亲,您应该听说过,大气量的君子的怀抱可以容纳一艘大船,而在我看来,爱的胸怀
能容纳世界。
遇到挫折的时候,四周是灰暗的天空与毫无生机的土地。这时,您会给我一个拥抱,宽阔的怀抱让灰暗消失,万里晴空。
作为孩子,有时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撒娇,有时会给您带来伤害。您却把伤口埋在心底,继续用宽广的胸怀来容纳我。我看到一片撕裂的土地,顽强地长出爱,我的泪洒下去,去滋润这片土地,这片孕育着爱的土地……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在您的胸怀里看到这么多宽容,是爱吗?
人人都知道,父亲没有母亲的似水柔情,他的爱不轻易流露。但,父亲,您疏忽了,您的怀抱太宽阔了,让爱不经意地流了出来,流入了我的心田。
我不知道,上帝是怎样创造爱这个美妙的东西,但我清楚地知道,爱的港湾是家,爱的源头是母亲的手与父亲宽阔的怀抱。
我也知道,我该怎样去报答……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评析】
小作者借助“母亲的手”和“父亲的胸怀”的描述,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亲情的理解和赞美。对“母亲的手”的细节描写中,对一些生活小事的叙述中都融入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因而这种抒情是巧妙的,也是有实效的。
【写作训练】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就像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走进自然,你可以发现每个季节的颜色,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抒发自己的真情,以《季节的色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
从题目和要求上看,要写好“季节的色彩”可以运用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对某一季节中景物的充分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在描写这个季节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这个季节的特色,要选择具体景物,切记不要泛泛,不要概念化。抒情的运用最好是和景物的描写结合起来,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学习教材中的《春》《济南的冬天》里面是怎样把景物的描写和抒情水乳交融的。
名家美文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zhízhú)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柳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的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sān)”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选自当代世界出版社《张晓风经典作品》一书)
【阅读手记】
上面两篇文章都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张晓风所作。一篇写“春”,一篇写“柳”。作者对春天的描写非常精彩,读罢《春之怀古》,在我们的眼前宛如出现了一个活脱脱的野蛮、霸道、俏皮、可爱的小姑娘!
同时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写作思路。在描写中我们能感受文章背后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情怀。
作者对“柳”的描绘同样流露出了一种独特的情怀。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柳”的不同寻常。
两篇文章都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融情入景、入物可以让我们的散文变得灵动精彩。
佳作示例
回味幸福
纪文骞
那片花园,那棵大桃树,那个食杂店,还有那群小伙伴。每当回忆起这些,我都会微笑,心中就满是感动,就会体会到童年的宝贵与美好。
江城丹东,一个柔情加热情的小城,依山傍水。我喝着鸭绿江水长大。儿时的我和姥爷躺在摇椅上,听着收音机,赏花。姥姥则安静地做着针线活。我跟太阳一起起床,一起回家。楼下的花园,小伙伴成群成伙,捉迷藏,弹玻璃球,跳皮筋,掏蚂蚁窝,爬树……这些最原汁原味的游戏编织了我清明透亮的童年时光。
夕阳西下,我还躲在岗楼里等待着“敌人”的到来。“丫蛋儿,开饭喽!”一听到姥姥的呼唤,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回家。桌上已盛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不急,先润润喉咙。”姥爷端上一碗酒酿,凉凉的。上面还浮着桂花,清香扑鼻。我狼吞虎咽地吞了起来。“这丫头,慢点慢点,不急不急。”姥爷摇着一把大蒲扇,笑呵呵地望着我,摩娑着我的小脑瓜。
冬天,楼下的小花园里一片雪白。一大清早,我便冲破温暖的束缚,张着小手冲向小花园。不忘在楼口的小食杂店买几个小鞭炮,放在雪地里,“砰砰嘭嘭”一阵欢叫。和小伙伴堆雪人,两只小手冻得通红,却不肯停下。胖胖的雪人堆好了,我和小伙伴们开心地欢呼着,雀跃着……
不知道已经有多长时间了,我再没有痛痛快快地打一次雪仗,无所顾忌地在楼下疯跑,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当我穿梭在校园里,经过主楼门前的那几棵高大静默的银杏树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回忆的精灵。耳畔响着这“沙沙”声,思绪也回到了那个盛满我童年的小花园。忙碌繁重的课业,激烈残酷的竞争好像早已把那种惬意而浪漫的生活和心情带走了,永远地带走了。
离开丹东已经八年了,每当我夜里梦到童年的小花园,或是回想那段日子,我脑海里总是响起“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歌声。我盼望有一天,我也能化作一只小燕子,飞回童年,重温那段幸福。岁月已逝,至少我还有宝贵的回忆,可以在我迷茫时,幸福回味,回味幸福。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评析】
小作者通过对小时候一段往事的回顾,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无限留恋。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传递了一种纯朴、真挚的情感。姥爷朴实的话语,冬天嬉戏的细节都是自自然然的抒情。同时,童年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对比,更能让人体味到那种幸福的可贵。
【写作训练】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第一个扶我们走路的人,我们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寄托。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我们的父母,观察他们的笑容,请以《父(母)亲的笑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章中要融入真情实感。
【思路点拨】
父(母)亲的笑容,对你来说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也许很难得。但那笑容的背后一定有许多故事,有许多丰富的情感。如果能借助有感情的叙事,把自己内心深处对父母亲的真情抒发出来,那将是一种幸福。在作文中捕捉一些细节,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关键。因为,真情就在点滴的生活细节里面。
第五篇: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4开头
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4:开头
起步作文十六讲4: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知识点透视
开头,又称起笔,是指文章的起始部分。开头,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一个层次。好的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被称为“凤头”。它要求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摇曳多姿,写得生动、传神、漂亮,让人爱看、想看。一般来说,从内容上讲,开头可以介绍人物,渲染气氛,说明背景,抒发深情,概括主题,呈现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从语言上讲,开头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不要让人不知所云;从结构上讲,开头要和文章的主体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和结尾遥相呼应,开合有度。
名家美文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先声夺人,既是一篇文章开头起笔不俗的重要体现,又是我们写好开头的秘诀。
蚂蚁 刘亮程
我们家屋子里有两窝蚂蚁。一窝是小黑蚂蚁,住在厨房锅头旁的地下;一窝大黄蚂蚁住在靠炕沿的东墙根。蚂蚁怕冷,所以把洞筑在暖和处,紧挨着土炕和炉子,我们做饭烧炕时,顺便把蚂蚁窝也煨热了。
小黑蚂蚁不咬人,偶尔爬到人身上,好一阵才觉出一点点痒。大黄蚂蚁也不咬人,但我不太喜欢,它们到处乱跑,且跑得飞快,让人不放心;不像小黑蚂蚁,出来排着整整齐齐的队,要到哪儿就径直到哪儿。大黄蚂蚁也排队,但队形乱糟糟,好像它们的头儿管得不严,好像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年春天,我想把这窝黄蚂蚁赶走。我想了一个绝好的办法。那时蚂蚁已经把屋内的洞口封住,打开墙外的洞口,在外面活动了。我端了半盆麸(fū)皮,从我们家东墙根的蚂蚁洞口处,一点一点往前撒,撒在地上的麸皮像一根细细的黄线绕过林带、柴垛,穿过一片长着矮草的平地,再翻过一个坑(李家盖房子时挖的),一直伸到李家西墙根。我把撒剩的小半盆麸皮全倒在李家墙根,上面撒一把土盖住。然后一
趟子跑回来,观察蚂蚁的动静。
先是一只在洞口处闲游的蚂蚁发现了麸皮,咬住一块啃了一下,扔下又咬另一块。当它发现有好多麸皮后,突然转身朝洞口跑去。我发现它在洞口处停顿了一下,好像探头朝洞口里喊了一声,里面好像没听见,它一头钻进去。不到两秒钟,大批蚂蚁像一股黄黑泉水涌了出来。
蚂蚁出洞后,一部分忙着往洞里搬近处的麸皮,一部分顺着我撒的线往前跑。有一个先头兵,速度非常快,跑一截子,对一粒麸皮咬一口,扔下再往前跑,好像给后面的蚂蚁做记号。我一直跟着这只蚂蚁绕过林带、柴垛,穿过那片长草的平地,再翻过那个坑,到了李家西墙根。蚂蚁发现墙根的一大堆麸皮后,几乎疯狂。它抬起两个前肢,高举着跳了几个蹦子,肯定还喊出了什么,但我听不见。跑了那么远的路,似乎一点不累,它飞快地绕麸皮堆转了一圈,又爬到堆顶上。往上爬时还踩翻一块麸皮,栽了一跟头,但它很快翻过身来。它向这边跑几步,又朝那边跑几步,看样子像是在伸长脖子量这堆麸皮到底有多大体积。
做完这一切,它连滚带爬从麸皮堆上下来,沿来路飞快地往回跑。没跑多远,碰到两只随后赶来的蚂蚁,见面一碰头,一只立马转头往回跑,另一只朝麸皮堆的方向跑去。往回跑的刚绕过柴垛,大批蚂蚁已沿这条线源源不断赶来了,仍看见有往回飞跑的。只是我已经分不清刚才发现麸皮堆的那只这会儿跑到哪儿去了。我返回到蚂蚁洞口时,看见一股更粗的黄黑泉水正从洞口涌出来,沿我撒的那一溜黄色麸皮浩浩
荡荡地朝李家墙根奔流而去。
我转身进屋拿了把铁锨。当我觉得洞里的蚂蚁已出来得差不多了,大部分蚂蚁已经绕过柴垛快走到李家墙根了,我便果断地动手,在蚂蚁的来路上挖了一个1米多长、20厘米宽的深槽子。我刚挖好,一大群嘴里衔着麸皮的蚂蚁已翻过那个大坑涌到眼前,看见断了路都慌乱起来。有几个,像试探着要跳过来,结果掉进沟里,摔得好一阵子才爬起来,叼起麸皮又要沿沟壁爬上来,那是不可能的,我挖的沟槽下边宽上
边窄,蚂蚁爬不了多高就会掉下去。
而在另一边,迟缓赶来的小部分蚂蚁也赶到沟沿上,两伙蚂蚁隔着沟相互挥手,跳蹦子。
怎么啦?
怎么回事?
我好像听见它们喊叫。
我知道蚂蚁是聪明的昆虫,慌乱一阵后就会自动安静下来,处理好遇到的麻烦事。以它们的聪明,肯定会想到在这堆麸皮下面重打一个洞,筑一个新窝,窝里造一个能盛下这堆麸皮的大粮仓。因为回去的路已经断了,况且家又那么远,回家的时间足够建一个新家了。就像我们村有几户人,在野地打了粮食,懒得拉回来,就盖一间房子,住下来就地吃掉。李家墙根的地不太硬,打起洞来也不费劲。
蚂蚁如果这样做我就成功了。
我已经看见了一部分蚂蚁叼着麸皮回到李家墙根,好像商量着按我的思路行动了。
这时天不知不觉黑了。我才发现自己跟这窝蚂蚁耗了大半天了。我已经看不清地上的蚂蚁。况且,李家老二早就开始怀疑我,不住地朝这边望。他不清楚我在干什么。但他知道我不会干好事。我咳嗽了两声,装得啥事没有,踢着地上的草,绕过柴垛回到院子。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出来,发现那堆麸皮不见了,一粒也没有了。从李家墙根开始,一条细细的、踩得光光的蚂蚁路,穿过大土坑,通到我挖的沟槽边,沿沟边向北伸了1米多,到没沟的地方,又从对面折回来,再穿过草滩、绕过柴垛和林带,一直通到我们家墙
根的蚂蚁洞口。
一只蚂蚁都没看见。
[阅读手记]
“他,刘亮程,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蚂蚁》充分展示了刘亮程文笔的魅力。文章写作对象令人耳目一新,充满好奇,整个开头简洁明快,敞
亮利索,而又预示着将要发生的故事。
佳作展示 拥抱挫折 济南一考生
人生的旅途不会永远充盈着银铃般的笑声,因为我们会经历挫折;生命的征程不会永远洒满七彩的阳光,因为我们会经历挫折;生活的道路不会永远布满璀璨的星辰,因为我们会经历挫折……
你是否因为挫折带给你痛苦,带给你失败,带给你孤寂,带给你寒冷而深深地怨恨它?你是否因为挫折让你的旅途布满荆棘,让你的道路极其坎坷而深深地畏惧它?
如果你毫不迟疑地告诉我:“是。”我会为你担心,为你忧虑。挫折会成为你强大的敌人,会是你挥之不去的梦魇,你将永远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中,永远看不到光亮!如果你坚定不移地对我说:“不是。”我该有多么欢欣,多么佩服你。也许未来仍然会有无数的挫折等待着你,但这都丝毫不能威胁你,你比它更加
强大!
挫折,就像我手中的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任何事情也都一样,哪有我们想象的这般可怕?千万别畏惧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勇敢冲吧!此时不冲,何时冲?
所以拥抱挫折吧!像贝多芬一样,即使处在无声的世界里,依然用心灵谱写人生唯美的乐章;像张海迪一样,即使不能飞驰在生活的跑道上,依然用手去挥写人生豪迈的誓言;像祖国一样,即使经历过失败,经受过欺压和凌辱,依然奋勇向前,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没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功,只有拼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生活中并不缺少遇到挫折的人,而是缺少敢于向前拥抱挫折的人。
你呢?面对强劲的对手,准备好了吗?
[评析]
拥抱挫折,是一种难得的勇气,是一种成熟的风度。拥抱挫折,是久经磨炼后的从容、洒脱。文章立意不同凡响。以排比开篇,落笔虎虎生风,行文气势如虹,浩浩荡荡,激越酣畅。
“我”、“你”的对话形式,直接把读者拉入文章之中,以一种亲切的交流实现了阅读的亲近、真诚。句式的变换灵活自如,陈述一马平川,疑问跌宕起伏,读起来错落有致。
“像祖国一样,即使经历过失败,经受过欺压和凌辱,依然奋勇向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陡然起笔,境界为之大开。“你呢?面对强劲的对手,准备好了吗?”作文结尾,余音绕梁,意味深长,令人不得不三思。
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屡易其稿,难得一个好开头,竟至于几乎搁笔,忽得“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两句,遂势如破竹,一挥而就,连朱熹也称赞“东坡作《韩文公庙碑》,不能得一起头,起
行百十遭,忽得„匹夫‟两句,下而只如此扫去”。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初稿写“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而不能自安,改为“环滁皆山也”,然后一口气拈出21个“也”,势若轻舟急流而下,写成千古妙文。
——杨义·《中国叙事学》
名家美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是在一九二一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的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
有能留下深刻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演讲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演讲稿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然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腔是很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演讲后约二十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文强记,在笔写的讲稿外,随时引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的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听到的人不知有许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到他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这一篇演讲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演讲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常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演讲
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一书)
[阅读手记]
本文落笔即点出主人公梁启超先生,借与其他人的对比,突出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不凡之处。开头(前两自然段)主次分明,梁任公是主,其他演讲者是次;冷热分明,对梁任公是热,对其他人是冷,而对梁任公又热而不火,张扬有度,为下文的高潮做一铺垫,留空间。写梁任公的手稿好,千呼万唤,梁任公还是没有正式露面,这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进一步激发了阅读的愿望,而梁任公超凡脱俗、高人一等的总体
印象也植入了读者的脑海里。
学问大家——梁实秋,写叱咤风云的大家——梁任公,文章真是看点很多。在文章开头之外,还有两个开头,一个是写梁任公演讲之前的正式出场,另一个是梁任公演讲的开场白。刻画传神,活灵活现,光彩照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也是精彩之极
佳作展示
角落里的尘埃
孙鹏飞
他,静静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个子不高的他没有同桌,只有角落里的扫帚和最后面窗台上的灰尘终日与他为伴。不善言辞的他在校的大多时间都静静地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呆滞地盯着从
未被人打扫过的窗台……
一天下午,数学课上。
冬日的一缕阳光懒洋洋地透过教室后面的窗户,射到角落里,也射到了他的身上。数学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疾速地写了道“五星级”的难题让大家做。他没有放弃思考,习惯性地将头靠在臂弯里,任凭手里的笔机械地画着各种几何图形。时间一分一秒地从一个个紧锁的眉头和转动的笔尖上跳过去。教室里静极
了。
奇迹终于出现了!不知何方神灵暗中相助,他竟然找到了解题的捷径。他环顾四周,本班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欧阳嘉伟眉头依然紧皱,笔尖依然转动。他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但接连数次的检查一次又一次地告诉给他:你真棒!他抬起头,渴望老师用惊喜的眼神将他从角落里发现。但老师的眼睛却不曾有一丝的懈怠,总是直直地盯着那几位佼佼者。长时间的沉寂过后,老师似乎对她的“得意门生”们有点儿不耐烦了,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他们身上挪开。实在不敢举起很少举起的手,他用焦急的目光期待着老师的提问。但
他所在的那个角落又是那么遥远,那么偏僻……
他,再次放开了紧攥的拳头,悻悻地低下头,再次仔细地比较了一下自己的答案。他发现自己的答案远比黑板上的方法简单得多。他又有点如坐针毡了,企盼的眼神再次盯住了老师,他在期待着机会的来临。这次他非常幸运,因为老师正微笑地望着那在窗台上不停浮动的灰尘。老师的眼睛往他身上一瞥,一怔。
“你,有什么事吗?”
“……就……就是……那道题……”
“噢,那道题没听懂啊,没关系,请坐吧!”
他茫然地坐在了那里,像角落里一粒永远不会引人注目的尘埃……
(作者系山东省无棣县马山子中学学生,指导教师筑王树芳)
[评析]
文章以描写人物开头,一上来就给文章的主人公一个大大的特写镜头,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交待清楚了主人公的身份、处境和心情。开头,很“静”,静得如同一潭近乎绝望的死水,静得有些凉透了心。这一人物,令人读来心痛,读者的心被抓住了,想尽快看下去,了解他的学习,他的故事,他的命运。
心灵在撞击下刻录:学生,期待老师的关注和掌声。只要老师给他一缕阳光,他就能发出璀璨光芒。
张中行先生谈作文的开头开头,有吸引读者的作用,所以要用心写,使之真有吸引力。
从正面谈要求是一,写法是二。一是一项,即让读者看了感觉到,门面之内一定有好货。二是两类,即表示一定有好货的两种办法:一种是明说,一种是暗说。明说,有好处,尤其是内容比较繁而深的议论文,先总括、明快地说一下,等于店门口招牌上写明“专售祖传狗皮膏药”,“只此一家,并无分号”。
暗说,情况自然更是千变万化,分作两类:一类是与内容沾边,一类是与内容不沾边。沾边,是多少能看出一点,店内大概卖的是哪一类(不是“哪一宗”)货。沾边的开头,有如车技演员在台上表演,任意驰骋而并不冲到场外。不沾边的开头就不然,有如在野地骑马,几乎可以随意乱跑。随意乱跑,自然也有规律拘束着,如自己的意向、野地的范围等,但规律不显著,因而究竟会跑到哪里就实在难说。暗说的作用不像明说,告诉读者以下将是什么内容,但常常会有更大的吸引力量,因为它有点像侦探片的先晃一下疑难,欲知后事如何,你就非看下去不可。当然,想有这样的力量,那就要写得明快、新颖、灵活、含蓄,甚至沉重、惊险,总之要有吸引力。(节选自中华书局《作文杂谈》一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