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
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主要是北美)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批判性思维”是关于能力型考试也是关于gct-me逻辑考试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能力型考试的设计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之上的。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忽视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不足。由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也受到限制,制约了大学生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那么,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三点: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是促进大学生心理与个性良好发展的需要。所以,无论从个体发展方面看还是从社会要求方面看,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那么,高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觉得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传统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特征就是教师主体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这种观念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当他们意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认识到应当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广,狠抓落实,才能有效顺应批判性思维的特点,达到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
高校的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成果,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而且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缺乏理解的现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等主动进行思考,作出回答。所以应该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设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3、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批判技能,也是一种批判品质,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应开设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逻辑学(尤其是演绎逻辑)强调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着重培训形式化的逻辑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课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与分析论证的标准、程序和模式,主要培养非形式化的思维技能。两者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第二篇:浅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冬日里绽放的秋天
我,陈氏金秋。家居山村里,出生时,未见天降祥瑞,亦未有天灾人祸。小时不曾了了,只会爬树玩泥巴。可见长大后不会“未佳”。家贫,故至学有点晚,但亦为敢稍稍放松自己,常常把老师的话放在心底,以鞭策自己。幼时,有一位老师常耳提面命:修身治国平天下。余志向不大,亦不胸怀天下,只求能够修身齐家,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有机会做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可。
跌跌宕宕地上完小学,再平安的升到高中,然后冲上高中,现在杀到了广商。一路上,既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鞭打棍敲,总之归为一句话:平淡。
到了广商后,发现别人多才多艺,仿佛三头六臂。而自己除了爱看书外,身无长处。可悲的是,书也没有别人看的多,由是思忖着什么时候学一乐器撑撑台面。
出生于寒冬,却拥有金秋之名,许多人曾问是不是诞生于秋天,总答不是。曾经有稍稍遗憾,后来一想,能够在冬天里收获金秋,亦未曾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比兄姐一人一季好。于是有点沾沾自喜(咱别的没有一定,一点阿q精神还是有的)
现在则在努力学习,好好跟随自己的目标,毕竟我来到这个世界一遭,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总要奋斗一番,才不为过.规划
有人说:没有目标,人生就会迷途。而没有规划,再小的目标亦达不到。艾青也曾说过:人生道路那么长,而关键的几步却往往只有几步。所以我们需要确立好自己的方向。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从学思行来执行我们的人生规划。
学:活学
现代的学习观是终身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新学习观。就我看来,就是一个词:活学。
身为财务管理的一员,我觉得要懂得去学那些能优化自己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要上好,而其他知识也很重要,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书,毕竟理财是和经济挂钩的。
所以在学习上,我要根据专业课程的安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从下个学期起,充分利用专业课堂时间来学好专业知识。课后充分利用图书馆,了解其他知识,还要关注新闻等,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而且我还要尽量学好法语英语,总之,尽量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思:思辨
世上的事总会有两面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思辨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因此,作为广商的一份子,学会思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我认为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平时多关注身边的事情,想想事情的因果;
平时多注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换位思考;
多看辨认类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哲学方面的书籍
去看一些案例分析的书,尝试分析,看看自己的决策与当时决策者有什么不同,以及思考为什么。
行:行动
俗话说: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做的。又有说:不管多么微小的目标,如果没有行动,那么它永远只是目标。所以有了目标之后,最重要的是行动,为了提升我们的执行力,未来我需要做到几点:
制定一份个人成绩表;
拟定一个阅读计划,开列四年必读书目;
每周去一次图书馆;
做好学习计划表;
利用假期找兼职,最好是与经济相关的工作。
相信,从学、思、行三个方面来进行,我会得到一个提升!
第三篇: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精细地估计数学材料,准确选择推理条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推理过程,并能及时调整和校正。在推理过程中表现为善于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概念,区分相近概念;善于区别不同的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及其适用的条件;善于发现并指出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排除错误的干扰。在运算过程中表现为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善于进行辩证地思索与分析,自觉检查思维过程,自我控制和调整思维方向,对解答结果能自觉作出估计和检验。在维理效果上表现为推断、估计、自学以及对结论与推理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较强。
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批判性?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小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盲目随从,这不利于增强思维的批判性。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有时可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出示左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数据用两种方法求图形面积(单位:厘米)。学生计算后发现,两组相对应的底和高求出的面积不相等。这是为什么?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找原因,从而发现,两条直角边长度之和等于另一条边,就不可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设计,在审题时即对题目条件的可靠性进行论证,无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的知识。
(附图{图})
在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往往忽视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对自己思维的破绽、错误不易注意。因此,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自觉地表述思维过程,自觉地加以检验。另外,进行多项选择题的训练,也有利于思维批判性的发展。多项选择题和其它类型相比,问题提法改变了,题目虽然不大,涉及内容却很广,有很多的陷井,要想选出正确的答案,必须用批判的态度去思考。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简缩性和快速性。具有这一思维品质的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适应紧急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这一品质的学生能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直接”得到结果。克鲁捷茨基的研究表明,推理的缩短取决于概括,“能‘立即’进行概括的学生,也能‘立即’进行推理的缩短。”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快速地概括出数、式、形和数量关系中的数学特征、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题技巧。在理解过程中表现为善于迅速地抓住数学问题的实质,熟练地进行等价变换。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用压缩了的结构进行数学思维,思路清晰,弯路少。在推理效果上表现为从冗长的分析推理中解脱出来,减少中间环节,简缩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关的运算系统。
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基础促迁移,于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这种知识结构所具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例如,以“两商之差”数量关系为基本结构的应用题,抓住a/b-a/c=f这一结构形式,就可把以下具有可逆关系的12种题型统一在这个关系之中。
(1)原计划30天生产360台机器,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360/20-360/30=f)
(2)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可提前几天?(360/12-360/18=f)
(3)原计划30天生产360台机器,实际每天多生产6台,实际多少天完成?(360/b-360/30=6)
(4)生产360台机器,实际每天生产18台,结果提前10天完成。原计划每天生产几台?(360/b-360/18=10)
(5)生产360台机器,实际20天完成,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原计划多少天完成?(360/20-360/c=6)
(6)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提前1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几台?(360/12-360/c=10)
(7)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这批机器有多少台?(a/20-a/30=6)
(8)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结果提前
第四篇: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其追求的是一种眼见为实,一种事物的本质。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因此他们头脑比较清晰,大脑思路比较畅通,观点都具有实际性。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代笔他们批评所有持有该观点的所有人,只是在问题上选择性的批判而已。但是,批判性思考,不只只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即能够对一件事情给予更多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大部分的现代人都知道,保持体形必须坚持锻炼,却不知保持清晰的思维同样需要锻炼。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决断的习惯。有些人,有时懒得思考,还往往得意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思想有多开放。其实,思想开放是好事,但在此同时,应该存在批判性,而不应该空穴来风。
批判性心理学,其实就是一种敢于怀疑的态度。当电视广告轰炸你的时候,要敢于怀疑;当在超市的张贴小报上,看见迈克尔杰克逊和UFO的时候,要敢于怀疑;当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阴转多云的时候,你要去怀疑;当科学家的又一项研究产生时,也许这些研究让你信服,但你也得问问自己,是谁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从事该研究的科学家是中立的吗?还是他们对某些结构及项目过于偏爱所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相关。相关指的是两个事物是同步变化的。例如按平均来说,身材高的人比身材矮的人体重更重,文化高的人比文化低的人更易获得工资高的职业,等等。但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是的,假如那个身材高的人识个瘦子,身材矮的人是一个胖子呢,这样的假设就不成立了啊,第二个例子也是一样,现在很多文化水平低的人,比很多名牌大学学生的工资还要高。有时,当我们看到一种相关关系时,往往很容易就把他们归结成因果的关系中去了。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对待,我们不应该被他们表面的相关联系所骗,而让我们产生一种意识,让我们觉得它们本来就是对的,本来就是相连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关,并没有告诉我们哪一个引起了哪一个,或者实际上是哪一个也没有引起另外一个。相关,并不等于因果,只有批判性的去看待,才不会被其表面所迷惑。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你看到无止境的消息对你进行轰炸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呢?比如,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明天就一定会下雨吗,然后你出门就一定会带把雨伞了吗?假如不下雨呢,只是阴天多云呢,又或者是晴天呢。。还有,电视打广告说某某大型超市大减价,它就真如它广告说的大减价吗?怎么不去想一下它是有可能先涨价,然后再提价的呢,它就是这样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让你觉得它真的便宜了,其实,或许,它还会比原来的价格贵,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商品价格的所谓减价而去购买那些商品,而不去考虑该商品你是否真的需要,这个问题能解释当今人们的消费观,看到便宜的就要买回家,而不管它是否真的有用,因此造成了资源的堆积及资金的浪费。每每这个时候,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对待,用敢于怀疑的态度去面对,要清晰的知道哪些信息对我们有用,哪些信息对我们没用,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信息是不好的,因此,大脑,就要主动过滤,此时,我们身上的批判性思维就在主导我们的大脑运作,使我们的身心系统始终保持在最清晰的状态,而不会轻易被外界因素所干预,然后,此时,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有着全新的认识,只要生活中多运用批判性思维,久而久之,你看到每一件事物,你都会去思考它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被其外表所迷惑,你想问题解决问题时也会多了很多途径,问题也变得好解决起来了。
现在的中国,填鸭式以及应试的教育已经太泛滥了。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神圣的犹如孔子一般,老师说的话学生一定会做,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存在了。但是,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判断老师所说的,哪些有益,哪些无益。而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从本身来讲,就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在遇到任何事情时,我争取跟别人想法相似,但也存在着我独特的见解。而批判性思维的反面,就是思维定势,就是在思考问题时,片面,错误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阻碍了思维的发展。这样会使我们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固步自封。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善于提出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敢于怀疑,敢于去揭发某些问题的内涵。,并附有创新精神,才能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绿酒的社会中,寻得一份真正的自我,而不会迷失在这犹如万花筒的世界中去,让我们随时能保持清晰的头脑,面对我们人生的所有机遇,并好好把握好任何机会使自己更强大起来,并且能够增加我们的人生经验,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乐趣。
批判性思维,在我们的人生中,真的非常的重要,我们离不开它,而能够真正的做到时刻的批判性思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批判性思维讲稿
批判性思维讲稿
推荐理由:
尼采说:“世上本无教育者,作为一位思考者,只应该说是自我教育。”。作为一位思考者,批判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是高中生在写作时急需补上的!
讲者介绍:
谷振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代表论著有:《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于2000年12月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B组文科一等奖,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现应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室之邀,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提要: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校正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训练人们如何成为好思考者的教导性和技艺性的学问。好的批判性思考者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具有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技能。本课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三讲:第一讲 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二讲 批判精神与理性美德;第三讲 思维品质与思维技能;这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准确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两大原则: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以及成为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所应具有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以及理解和评估论证的思维技能。第二部分共六讲:第四讲 批判性阅读的方法与实践;第五讲 理由与原因;第六讲 前提与假设;第七讲 含糊、虚假和关联性谬误;第八讲 转移论题和弱归纳的谬误;第九讲 批判性写作的方法与实践。
讲稿内容: 北大是同学们昨天的希望,今天同学们如愿以偿,来到了北大,是否已经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无论你明天的目标如何,您今天就如同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走进国家队一样,是一名需要玩出点名堂的职业学习者。
尼采说:“世上本无教育者,作为一位思考者,只应该说是自我教育。”(《人性的,太人性的》)北大为您提供了自由、宽松的职业学习环境,她是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能从中汲取多少甜美的泉水,全在您自己。职业的学习观应当把学习看作全方位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树立崇高的学习理念,摆脱依赖性、模仿性和被动性的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原始创新的能力,这既是北大学子的传统,也是摆在每一位职业学习者面前的难题。
当今时代,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就如同凡是能吃的东西都有营养一样,似乎没有不该学的知识。这就更得讲究点学法。其中,如何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显然,掌握许多经济学知识,不如多少有一点经济头脑,掌握许多哲学知识,不如多少有一点哲学头脑,等等。今天,我们围绕“批判性思维”这个话题谈谈如何培养思维能力的问题,让我们把讨论的焦点对准职业学习者的理性底线:具备好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一、思辨能力与判断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种类、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例如,能区分鸡蛋和鸭蛋,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为仅凭经验观察就能够区分鸡蛋和鸭蛋。但是,若要搞清楚“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只靠经验观察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行。
对“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层面的分析: 第一,如果我们在经验的层面上进行辨析,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就某一个鸡蛋所孵化出的小鸡而言,当然是先有蛋,后有鸡;就这只小鸡长大后所生的蛋而言,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如果在这个经验的层面上,仍然有人质问:你说先有蛋后有鸡,那鸡蛋又是从何而来?这显然是在玩弄混淆概念的把戏,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的鸡所生的蛋,两者辈份不同。第二,如果我们从追根溯源这个根本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不恰当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呢?因为提出这一问题,并准备对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做进一步质询的人,他必须假定“蛋
是由鸡生的”和“鸡是由蛋孵的”这两件事实。可是,根据生物进化论的常识,无论是鸡还是蛋,都是从非鸡非蛋的其它物种遗传、变异而来。也就是说,在追根溯源这个层面上,“蛋和鸡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出来,所以说它是个不恰当的问题。
第三,如果我们从逻辑思维这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指称“恶性循环”这种思维错误的代名词。比如,有这样一段议论:“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了解别人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要了解自己也的确十分困难,因为不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怎么能做到自我了解呢?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这段议论就是“恶性循环”,前半段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后半段又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这让人听了就会产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惑。
在不同的层面上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可见,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说理。说理就是对所做出的分析进行解释和论证,给出根据和理由。为什么说它是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说它是个不恰当的问题?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问题?解释和论证要明白、有力,比如,概念的使用、语言的表达要清楚、准确,理由的陈述、结论的导出要明白、有力。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强的显著特征。如果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能做到条理清楚,说理明白,我们就说他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判断能力的基础。判断能力就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明智决断的能力。没有好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就无从谈起了。下面让我们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培养判断能力的问题。
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运用他们的理智创造并形成了一种与世界打交道的思维模式,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世界或它的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一系列信念和看法,我们把这一系列的信念和看法称为世界观。世界观形成、发展与应用的思维模式如下:
过滤信息 提炼改善 图1: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应 用 结 果 图2:世界观的应用
——参见Gary Jason, Critical thinking: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Worldview, Belmont, CA: Wadworth Thomson Learning, 2001, pp.1-2.人们的世界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发展变化 的。人们运用他们所形成的世界观做出选择和决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人们通过终生的学习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他们的世界观。由此,人摆脱了与世界打交道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获得了比其它动物更加充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上述的思维模式中可以看到,提出问题和进行推理是发展和应用世界观的核心环节。从广义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你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具体点说,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世界和人生给我们带来疑问,疑问引起思考,思考要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运用分析和推理,接受或者拒绝某种信念、采取或者终止某种行动,要有充分的根据和正当的理由。因此,从狭义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和进行合理论证的能力。如何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我们从区分两类不同的问题开始。
三、描述性问题与规范性问题
我们在日常思维中会遇到两类问题:一类是描述性(事实性)问题,例如,北京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吗?“非典”的病因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是哪几个国家?曹丕和曹植是朋友,还是兄弟?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座城市举行?等等。另一类是规范性(价值性)问题,例如,管理流动人口的现行法规是否应该修改?“非典”患者是否应该被强行隔离?日本是否应该赔偿二战期间对中国民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兄弟之间是否应当骨肉相残?办好2008年奥运会,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等。
数理性思考涉及的大多是描述性问题,人文性思考涉及的大多是价值性问题。比如,“勾3股4弦5”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个命题,前者陈述的是一条数理的几何定理,后者陈述的是一条人文的价值标准。
对这条几何定理进行思考辨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勾3股4,弦就一定是5吗?果真如此,用加法各边分别增加等量的长度,如勾4股5弦6能否成立?显然不能成立;再用乘法分别增加等量的倍数看看能否成立?如勾6股8弦
10、勾9股12弦15等,结果发现:用加法不成立;用乘法成立。再经过一系列复杂深入的分析,人们发现了“勾的平方加股的平方等于弦的平方”这样的规律性。发现这一规律性,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另一半的任务是对这种规律性做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只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才能打消人们对它可能产生的疑虑,成为一条无可争议的数学定理。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到如今我们仍然称它为猜想,而不称它为定理,就是因为它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证明。
让我们再来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人文性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同学们的第一感觉可能是: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不顺耳!藏在这种感觉之中的潜在理由可能是:这种陈腐的价值观念早就过时了,还提它干什么!更深一层的理由可能是: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男女的出生比率大约按1比1算,照这个伦理原则,我们的父母会有一半成为不孝之大者,这不是太荒唐了吗?如果征求朋友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有多数人会说:在现代社会,如果有谁还坚持这样的伦理观念,简直就是愚昧之极!可是,这话如果让超生的父母们听到了,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可能会说:你们这些城里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生病的医药费有地方报销,老了有退休金,我们不指望自己的儿子,又能指望谁呢?而对于一位连续四胎生女儿、罚款数额足够支付夫妻二人养老保险费的妈妈来说,她可能会说:爷爷盼孙子、老子盼儿子都盼红了眼,我要是不生个儿子,在这个家就永远抬不起头来。正因为坚持这类看法的人为数众多,农村的计
划生育工作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挑战性。由此可见,数理的思辨有如下三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对数理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是一个由已知求未知的思考过程。其二,在思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确证结论的证明方法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三,经过严密的思考而确证的结论具有无可争议的性质。
人文的思辨也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无法得出像“勾的平方加股的平方等于弦的平方”这样公认的、惟一正确的答案,思考的结论,也就是所主张的观点,通常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其二,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这一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其三,思考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证明或确证一个科学的定理或定律,而是为了鉴别或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
无论是数理性思考,还是人文性思考,都离不开推理。在数理性思考中,推理的本质是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推理的威力表现在处理和解决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上面。比如,“1+2+3??+98+99+100=?”这个简单而著名的算术问题,如果机械地用加法来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产生计算错误;像高斯那样,经过敏锐的数理分析,把它转化成“50?101=?”这样的乘法问题,计算起来就非常准确而迅速了。培养数理思辨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准确理解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的习惯,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析都要争取找到最优的解析方法。当我们从处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这个角度,回过头来观看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它们个个都显得活蹦乱跳,神气十足,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对问题的分析简直就寸步难行。
在人文性思考中,批判性是推理的本质。人文性的问题与数理性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别。数理性的问题属于“对象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人文性的问题属于“人应该如何”之类的问题。数理性的思考能告诉人达到一定目的的最佳手段,却不能告诉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的。我们无法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所采纳的伦理原则做出科学的证明,我们只能对它们做出辩护性的解释或者说服性的论证。因而,人文性的思考就与坚持或者维护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辩护性解释或者说服性论证联系在一起。人文思辨能力主要指的就是对种种辩护性解释或者说服性论证的分析、理解能力,鉴别、评估能力和选择、判断能力。
下面让我们仅就人文性思考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四、人文性思考:批判性是推理的本质
批判性(critical)源自希腊文kritikos,意为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而kritikos又源自krinein,意指做出决断。因而,批判性思维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但它同样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批判性思维是从思维的正反两面洞察真理与谬误,以便做出合理性决定的思维能力。
合理性(reasonable)的词根是reason,源自拉丁文ratio,意思是计算、分析、估测。因而,理智(reason)被认为是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reasoning)被理解为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解决问题或确定行动方针的过程。合理性决定(reasonable decision)就是运用推理对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所做出的决定。简单地说,批判性就是如何用好理由做出决断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苏格拉底在思考人文性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批判性品质。苏格拉底(Socrates:469 BC-399 BC)因“不崇拜雅典诸神、崇拜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三条罪状被雅典的陪审团判以死刑。苏格拉底的朋友和门徒认识到他的被定罪是对公义的讽刺时,他们开始营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朋友克里同为他提供了逃跑的机会,并劝说苏格拉底:逃跑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苏格拉底应该逃跑。他说:
……苏格拉底,我甚至觉得,能保全生命却将之抛弃,你这样做是不正当的。你如此对待自身,恰恰是你的仇敌所愿意的,或者是他们所做出的——他们正处心积虑地想毁掉你。更有甚者,对我而言,你这也是对你众儿子的抛弃。你本可以抚养和教育他们,如此却试图抛弃他们……你选择了一条轻生的道路,这让我十分震惊。你应当选择好人和勇士的道路,既然你自称一生都将德性作为目标。(《克里同篇》45c—d)看一下这论证的结尾。克里同说,苏格拉底应该逃跑,因为这样做道德上是正当的。他对苏格拉底说的是,后者应当选择好人和勇士的道路。因此,克里同假定了“人应当正当且勇敢地行事”这个原则。苏格拉底当然同意这个原则。但是,苏格拉底并不同意克里同的看法。相反,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他从狱中逃跑,这就不是正当且勇敢的行为。为了说服克里同逃跑是不对的,苏格拉底提醒他,他们两人都是根据如下原则生活的: 1.伤害他人(物)总是不对的(《克里同篇》49b)。2.背弃公义的承诺总是不对的(《克里同篇》49e)。
苏格拉底向克里同解释说,如果逃跑,这两个原则他就都触犯了。苏格拉底的逃跑之所以触犯了第二个原则,是因为当决定住在雅典、并在此抚养子女时,苏格拉底就已承诺接受城邦的所有裁决。既然逃跑违背了城邦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法律裁决,那么他逃跑就是不对的。更糟的是,如果背弃了对城邦的承诺,苏格拉底也会对城邦造成伤害。但是,根据苏格拉底决不能伤害他人(物)的原则,对城邦的伤害是被禁止的。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结论,他的逃跑在道德上是不正当的。其推理过程如下:
1.伤害他人(物)总是不对的。
1a.如果逃跑,苏格拉底会对城邦造成伤害(《克里同篇》51a)。所以,苏格拉底逃跑是不对的。
2.背弃公义的承诺总是不对的。
2a.苏格拉底承诺接受雅典人的所有裁决,这是公义的(《克里同篇》50d—52d)。
2b.雅典人裁定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2c.如果逃跑,苏格拉底就背弃了他对城邦的承诺(《克里同篇》52d)。所以,苏格拉底逃跑是不对的。
也许,你觉得苏格拉底的论证令人难以置信。也许,你依然认为苏格拉底不逃跑是不对的。如果你没有被论证说服,苏格拉底愿意对你洗耳恭听。不过,你需要向他指出他的论证纰漏何在。即使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对苏格拉底的反驳依然难以彻底,因为你还需要给他提供没有纰漏的论证选择。你所提供的这种论证必须在道德原则上是完善的,在认知行为上是准确的,而且宣称苏格拉底应当逃跑。克里同没有一样能做得到,他不能提出比苏格拉底的论证更好的论证,连苏格拉底自己也不能。于是,克里同认同了苏格拉底的结论:苏格拉底逃跑在道德上是不对的。UnitedStatesofAmerica.苏格;从苏格拉底身上我们见到:合理的决定就是理性所能提;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且是文化的动物;
五、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清晰性:消除思维混乱;清晰性的一个含义指的是思考的层次清晰;冯友兰先生辨析“三”在虚数和实数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清晰性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在同一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条;各地的初中生,父母不在身边,班主任责任很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苏格拉底/(美)霍普·梅著;瞿旭彤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从苏格拉底身上我们见到:合理的决定就是理性所能提供的最好方案,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就是找到这种方案的工具。
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且是文化的动物。在谈到数理性思考与人文性思考的差别时,罗素说:“我们无法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或对自己所采纳的伦理原则做出科学的证明。只有从一开始就承认某些伦理前提,才能够着手论证。??无论其伦理前提是什么,基于这个基础都有可能产生出种种论证,以表明为什么应当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动步骤。需要注意的重点是,如果没有一个含有‘应当’的前提,就不可能推导出一个告诉自己应当做些什么的结论。”(罗素.西方的智慧.崔权醴译,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第682页)
五、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清晰性:消除思维混乱
清晰性的一个含义指的是思考的层次清晰。思考是要讲究层次的。比如,“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如果不区分思考的层面,恐怕就说不清楚。再比如,传说孙膑和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结业考试的题目是:鬼谷先生坐在屋里三天不动,要求学生想办法把他请出屋外。庞涓求胜心切,抢先应试。第一天,庞涓手持一封信说:“师傅,有人送信说师爷去世,要您速回家参加葬礼。”鬼谷子喝到:“老爷子早已过世,狂徒为何信口胡说?”隔了一夜,庞涓一大早就慌张地跑到老师那里说:“大事不好了,院子里着火了,老师您快出去看看吧!”鬼谷子探身向外一望,院内果然浓烟滚滚,一拍桌子喝到:“大胆顽徒,为诱我出屋,竞将柴草垛点着,快去救火。”又隔了一夜,庞涓惊惶失措地跑进屋里,鞋子都跑丢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启禀师傅,元始天尊下凡,请您老人家接驾。”鬼谷子站起身来掐指一算,识破了徒弟的骗术,还是没有出屋。第三日下午,天色将晚,孙膑来见老师说:“老师,您能掐会算,我哪能哄得过师傅。”鬼谷先生说:“照此说来,你是没有办法了?”“不过──”孙膑想了一下说:“要是您老人家在外面,我就有办法把您请进屋来。”“那是为什么?”孙膑说:“因为外面的事是有天数的,老师您都能算得到;而屋里的事是没有天数的,您老人家就未必算得到,所以徒儿尚有几分把握。”鬼谷子见如此说,倒真想试试孙膑有何本事,于是吩咐弟子把椅子抬到外面去。鬼谷子一出屋,孙膑急忙跪拜说:“总算把老师请出来了。” 庞涓站在回答问题的层面上想办法,第一天说的是假话,第二天说的是真话,第三天说的是不真不假的话,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结果并没有成功。孙膑则在问题本身的层面上做文章,技高一筹。
冯友兰先生辨析“三”在虚数和实数这两个不同的层面用以表示数的差别时说:“‘三’可用为表示数之多底虚数。《易经》说:‘三人行则损一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谓三人,是说多人,不必定是三个人。孔子说:‘三思而后行’,所谓三思是说思了许多次,不必定是三次。又如孔子所说三已三黜,都是此类。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只是说,在许多不孝之中,无后是最大底不孝。后来竟有人问:孟子所谓三不孝,除无后外那两种是甚么?也竟有人想法去找。这都是穿凿。”(冯友兰《南渡集》)可见,层次混乱是导致思维混乱,穿凿附会的主要根源。清晰性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在同一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我与夫人的对话。我夫人是某音乐学院附中的班主任,她的学生是来自全国
各地的初中生,父母不在身边,班主任责任很大。一次,学生在饭馆打架要求她到场,快到晚上七点钟了,她接完电话对我说:
妻: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小孩四岁多),我有急事要去学校。夫:不行啊,我答应学生七点钟给他们做论辩指导。妻: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夫: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妻: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你那么喜欢他们,那你干脆跟他们过去好了!让我们来看这段对话涉及的问题:孩子由谁来看本来是个事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夫人的思维空间被局限在非此即彼的框架中,即:孩子不由我照看,就得由你照看,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事实上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谁都能完成看小孩的任务。再看谁重要的问题,这明显是个价值问题,夫人希望我回答孩子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傻子才会说学生重要。结果我的回答还真是学生重要。其实,我不是在斗气,确实有我的理由:学生临时找老师指导论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临时找个人看小孩却非常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去指导辩论重要。即使人们在情绪好的时候讨论问题,对对方的观点和态度的关注,也远胜过对其所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的关注,严重忽视对方所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这是很坏的思维习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没有耐心听对方解释,也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你不就是想说什么什么吗?”再看喜欢谁的问题,这明显是一个情感偏好的问题,难道认为重要就一定能构成喜欢的理由吗?喜欢谁就应当跟谁过日子吗? 在日常思维中,最大的条理混乱是把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情感问题交织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人们在同一时刻想处理太多的事情是造成条理混乱的主要根源。
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在相信什么与做什么的问题上,自相矛盾无疑是应当避免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相矛盾的信念和行为是大量存在的。有一次,我们系里召开教学创新讨论会,某位讲授“艺术鉴赏”课的年轻教师说:他想在考试形式方面有所创新,认为原来课下写论文的形式过于单一,还应该允许学生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由老师现场打分的形式通过考试。他还对这种考试形式进行了论证。之后,竟然有的同行还说这种考试方式挺好。我问他:“考试是谁考谁呀?”他似乎没明白我的意思。由老师给学生的表演打分,这不成了学生考老师的鉴赏水平了吗?我也觉得这问题提得过于尖锐,于是马上对他说:“最好不这样考,有些学生虽然表演得好,可鉴赏力未必好。这样考不容易满足考试要求。”
再让我们来看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申辩时的一个例子。苏格拉底当时面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诸神。他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于是问美勒托:
苏: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请美勒托澄清一下。美:此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苏:既然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是不能成立的
有许多成语和典故,如韩非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南辕北辙、此地无银三百两、背着太阳追赶自己的影子等等,说的都是在人们的信念或行为中所存在的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信念只能帮助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自相矛盾的行为只能产生亏损性效果。
相关性:心理相关与逻辑相关
胡适在《治学方法》中说:譬如你说某人偷了你的表,你一定要拿出证据来。假如你说因为昨天晚上某人打了他的老婆,所以证明他偷了你的表,这个证明就不能成立。因为打老婆与偷表没有关系。
说服性论证虽然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但它追求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论证效果,不排斥“合情合理”的论证。不过,论证的主要手段是在逻辑上诉诸事实和真理,依靠逻辑的力量达到这种效果,而不能仰仗于感情、情绪、态度和信念等心理因素。也就是说,论证应当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但不能以感情来替代逻辑和理性。否则,就产生相关谬误。
在相关谬误中,论证者利用语言表达感情的功能,以言词激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惧、敌意、怜悯或热情,引诱人们接受其论题。如果人们对论证中的心理相关与逻辑相关发生混淆,不是用逻辑的规范与标准审视、评价一个论证,而是受感情的左右与支配,以感情代替逻辑和理性,就会犯相关谬误。一个著名的相关谬误叫做“滑坡谬误”。有一则寓言:小姑娘顶着一篮子鸡蛋,想象可以孵出一群小鸡,就会有更多的鸡蛋,卖了鸡蛋可以买一头小母猪,然后下猪崽,然后开农场??结果一个跟头,头顶的鸡蛋全摔碎了。在这个过程中,从A到B,从B到C,从C到D等,每一个链条都是易于断裂的,其间只有心理上的相关,没有逻辑的相关性。类似的一个真实故事:我最近和夫人争论,讨论的是儿子是否应该上奥数班。夫人的结论是必须得上,问她理由,她说:如果在人大附中办的奥数班里学得好,可以直接进入人大附中。我说:儿子一定要上人大附中吗?上他们办的奥数班,儿子就一定有把握成为其中的优等生吗?她说:那倒未必。可是,如果儿子不上人大附中办的奥数班,就会丧失一次被人大附中录取的机会,如果每一次这样的机会都错过的话,上重点中学的希望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上不了重点中学,那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就没有了??如果现在还不抓紧,今天丧失一个机会,明天丧失一个机会,那我们的孩子不就完了吗?类似这样的思考方式,实质上是在以看得见的代价换取摸不着的好处,或者以想象中的灾难性后果来威慑当前的思考。
合理性:关注根据和理由
在人文性思考中,无论是理解、评价一种态度和观念,还是选择、赞赏一种态度和观念,都不能不关注维护或支持这种态度和观念的原因和理由。比如:学生与孩子谁重要?在一般的情况下,谁都会说孩子重要,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结论可能完全相反。再比如,某些美国公民认为堕胎是在谋杀一个未出世的人。如果不问理由,这个观点看起来十分荒谬。如果坚持这种观点的深层理由是珍爱生命,维护人类生命的尊严,这种观点就有一定的道理。轻视原因和理由的另外一个灾难性后果是为对方所持的观点嫁接自己的理由。比如,当我们听到了“堕胎就是谋杀”这种观点后,会产生他们为什么坚持这种观点的疑问,结论很可能是:这些美国人居心不良,他们可能是在攻击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类似地,当一位教师由于某位学生不专心听课而批评这位学生时,这位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是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不喜欢他;当一位学生由于老师把问题讲错了,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错误时,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位学生狂妄自大,跟本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如此等等。这种嫁接理由的做法不只是一种逻辑错误,在日常思维中,它已经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式和习惯。批判性思维中所讲的合理性不能拒绝正当性的请求,正当性涉及的是论证中大前提的选择。比如,苏格拉底与克里同的论证都是合逻辑的,分歧是大前提的选择不同。克里同之所以被苏格拉底说服,是因为他不能找到比苏格拉底更好的
理由做出论证。人文性的思考,其中的推理离不开对种种道义原则的选择。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伦理规则的集合,这些集合有些是相容的,有些是不相容的。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孝敬父母与忠于国家、民族等这两种义务就是互相冲突的,这就是古语所说“忠孝不能两全”。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互相冲突的义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根据我们的道德准则,作为丈夫应当爱护自己的妻儿,尽力减轻妻子的负担,使自己的妻儿生活幸福,但这位丈夫同时又是军人,作为军人他应该保卫自己的国家,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他应挺身而出,甚至为国捐躯。再者,根据一般的道德准则,一个人应该诚实、不说谎;但是,当这个人被敌人抓去之后,根据另外的道德准则,他应该保守机密,不对敌人说真话;如此等等。可以说,每个人每时每地都面临着大量的互相冲突的义务,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并且正是在这选择中才显出了人们在道德上美丑善恶的区别。当出现互相冲突的伦理规则集时,在一定社会中常常存在着调解这些冲突的元伦理规则,它在两个互相冲突的规则集中,使一个规则集服从另一个规则集,例如,“舍小家为大家”,“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等,就是元伦理规则。但是,这些元伦理规则也可能是相互冲突的,那么就可能有更高一层的元伦理规则指导人们去进行价值选择或道德评价。当然也有可能不存在这样起调节作用的元伦理规则。有人认为,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在目前是不相容的,正因如此,人类眼下不可能摆脱由互相冲突的伦理规则所派生出来的互相冲突的义务,不可能摆脱道德上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批判性思维不能拒绝正当性的请求,正当性是大写的合理性,它有助于人们在人文性思考中消除偏见与不公正的态度,规范人们如何用好理由做出决断。预见性:根据和理由的强与弱
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希望自己持有的信念具有实用性。如果你所持有的信念和看法能帮助你对周围世界做出解释和理解,而且,基于这种解释和理解使你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有所预测和控制,那么你所持有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在这方面,应首推巴斯德的细菌学说,他证明微生物引起发酵及传染病,首创用疫苗接种的方法预防狂犬病,发明巴氏消毒法。他将人类从对许多传染病的恐惧中解救出来。想一想人们对SARS的恐惧,就知道对事物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有多重要。
遗憾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物或行为的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大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开车带着我们去植物园,停车时车尾撞上了电线杆。我夫人说:“多亏撞的是电线杆,如果撞的是人,那可就糟了!”开车的朋友说:“我昨天睡得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我夫人试图用一个更严重的错误抵消当前的错误,这在替肇事者寻找心理平衡和消除她紧张情绪方面是有益的,但对肇事者反思事故发生的原因,思考如何在以后防止类似或者更严重事故的发生,却起到了转移视线的有害作用。开车的朋友试图在寻找真正的原因,但她所找到的是苍白无力的假设,诸如此类的假设还有:本不该来这个地方,这里在周末一向找不到方便的停车位;只是轻轻踩了一下油门,这车怎么会发了疯似地向后跑,是不是车出了问题?等等。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假设,也就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驾驶技术和经验不足。旁观者很容易见到这一点,当局者却很难认可这一点。对于一位有5年驾驶经验,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自信的人来说,认可这一点意味着她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这当然令人难以接受。
六、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 有关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一个方便有效的途径是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开始。有关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大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沟通与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与对话等;小到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对话,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丈夫与妻子的沟通与对话等。这种沟通与对话就是日常生活的本质,而日常生活则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最鲜活的教材。人文性的学习本质上也是沟通与对话,读《红楼梦》就是在和曹雪芹进行沟通与对话,读《论语》就是在和孔子进行沟通与对话。读书要读出生活的义理和境界来,而生活则是一本大书,如果能从生活中读出一些真知灼见来,它比从书本中学来的还要珍贵。伟大的人文精神,高尚的人文情怀,富有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理性,就是在这种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激荡生发出来的。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沟通与对话,遗憾的是,诸多沟通与对话经常发生短路和交通堵塞。发生短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缺乏兼容性。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诸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欣赏什么、不欣赏什么这样的情感态度,以及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值得怎样、不值得怎样之类的价值观念,当人们所持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发生对抗和冲突的时候,如果有一方试图用己方的态度和观念压制或者取代对方的态度、观念,沟通与对话就会因无法进行而终止。
短路的一个原因是不允许与己方持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相对抗的态度、观念存在。这个原因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允许对抗性、冲突性态度和观念的存在,不是因为它们应当存在,而是因为它们已经存在。无论我们想消除一种已经存在的态度和观念,还是想发扬这种态度和观念,总得先承认它的存在,并试图充分地理解这种已经存在的态度和观念,否则,沟通与对话就不能进行。解决短路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以兼容性的态度和观念展开沟通和对话。需要说明的是:兼容与宽容不同,宽容本质上是在一种权威价值观念支配之下的宽宏大量,这种宽宏大量通常是有界限的,一旦突破这个界限,就不能容忍;而兼容的本质则是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它是一种比宽容更优秀的沟通与对话的品质。西方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观念的变化牺牲最小,成就最大。”对于解决沟通与对话的短路问题而言,这话称得上是金玉良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交通堵塞的问题。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一下子想要思考的事情太多,诸如事实、情感、价值等都一股脑地冒出来,好比重型卡车、小汽车、拖拉机等混杂拥挤在一起想要同时通过路口一样。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办法就是把事实问题与情感问题、情感问题与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分开,使思考者能够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是人文性思考最大的条理性。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过分关注对方的态度和立场,较少关注对方所持态度和立场的原因和理由,这种不良的思维习惯也是导致沟通不畅的重要原因。在人文性思考中,无论是理解、评价一种态度和观念,还是选择、赞赏一种态度和观念,都不能不关注维护或支持这种态度和观念的原因和理由。这一点我们已经强调过了。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仍然不知道怎样的沟通与对话是良性的,但也多少有一些收获,那就是认识到:发生短路和交通堵塞的沟通与对话是不良的。俗话说,我们必须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沟通与对话中进行,如何在沟通与对话中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使人文思辨能力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的关键所在。
七、倡导批判性思考方式
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文思考方式,把海;在人文性知识的学习中,有一种思维方式跟海绵遇到水;在日常思维中,模仿式思考是一种与海绵式思维相匹配;针对上述被动的思考方式,我们倡导用一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一项重要技巧是恰当地进行提问;复盘式反思是一种纯度相当高的批判性思考;而专业棋手下完棋后几乎没有不复盘的,他们需要花大;会思考使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
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文思考方式,把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考方式更新、完善为淘金式与复盘式的思考方式。
在人文性知识的学习中,有一种思维方式跟海绵遇到水时的情形差不多:一股脑地吸收信息和知识,越多越好。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你所吸收的信息和知识越多,你就越有能力理解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你现在所吸收的信息和知识,为以后思考更为复杂的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海绵式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它更多地需要专心致志和死记硬背,较少地需要考问、鉴别、评估、选择等纹尽脑汁的智力活动。一旦你通过吸收知识,开始把自己变成一个思想者,海绵式思维就会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在确定什么信息值得接受、哪些态度应当赞许、哪些观点应该拒绝等方面,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就一筹莫展了。
在日常思维中,模仿式思考是一种与海绵式思维相匹配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简便易行。从象形文字的诞生到今天的榜样式教育,从日常的模仿性行为到教育领域中的示范性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思考方式的优点。模仿式思考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会时常闹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的笑话,而且会严重限制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针对上述被动的思考方式,我们倡导用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来对它们加以改善。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评断以及对各种各样的谬误进行批驳、否定这样的思维活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其中的分析与评断、批驳与否定,必须是严谨而审慎的,敏锐而能抓住关键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如同在泥沙里淘金一样,要求你在阅读与聆听、沟通与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批判性问题,并对对方的回答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我们把这种思维方式通俗地称为“淘金式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一项重要技巧是恰当地进行提问。比如,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争议和对话,首先,应针对他们争议或讨论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争议或讨论的问题属于描述性的,还是属于规范性的?诸如:SARS的病因是什么?在激励性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的智力能否提高?这类涉及描述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就属于描述性的问题,或者叫做事实性问题;诸如:食用野生动物是否应当全面禁止?时髦的事情是否值得追求?这类涉及世界应该如何的问题,就属于规范性问题,或者叫做价值性问题。其次,要针对他们所做出的辩护性解释或者说服性论证进行提问。比如:所坚持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理由与结论是否有较强的证据支持关系?议论是否遗漏了重要的信息资料?词句和概念的使用是否清晰准确?对方的解释与论证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等等。总之,恰当地进行提问是批判性思维的灵魂,提出高质量的批判性问题,不仅使你能够从纷繁的信息与观点中提炼出清晰、透彻的东西,而且使你能够积极参与对方的思考,以互动的方式进行良性的沟通与对话。
复盘式反思是一种纯度相当高的批判性思考。淘金式思考主要是应用于思考对象之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复盘式反思则主要是应用于思考者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方式。比如说下围棋吧,棋手在实战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辨析,就是思考的思辨;他在复盘时所进行的思考辨析,就是反思的思辨。所谓复盘,就是对实战中的棋局一步不漏地进行恢复,并对实战中双方的下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对于败招要找出原因,对于胜招要找出是否还有更好的下法等等。像“金角银边草包肚”、“单车难胜士相全”这类的口诀,就是在反思阶段的思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业余棋手与专业棋手的一个显著差别是:绝大多数业余棋手下完棋后不复盘,而专业棋手下完棋后几乎没有不复盘的,他们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所下过的棋进行反思和评估。复盘并不能改变棋的输赢,所以,那些只为输赢而下棋的人很少复盘,尽管他们也渴望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然而,对提高棋艺水平来说,复盘却是至关重要的。
会思考使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会反思使人比其它动物更聪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思维能力而且要时时用到它,否则,失败是成功之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中华民族是有反思传统的民族,《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使用“复盘式反思”这个名称,是想强调:作为思考者自我批判的一种方式,复盘式反思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思考模式。这种自我批判式思考不夹杂个人感情和价值偏好,是一种不含杂质的、纯度很高的批判性思维。它能帮助我们克服模仿式思考的缺陷,提高鉴别、评论的水平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有利于人们提出经得住检验的新观念和新思想。
复盘式反思,它针对思考者自身来提出一系列批判性问题,比如:在阅读与聆听、沟通与对话中是否导入了自己的先入之见?你所做出的淘金式思考是在关心真理和价值,还是在试图排斥和消灭你心目中的异端邪说?当你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挑战时,是否摆脱了自欺欺人的感情纠葛,冷静客观地接受或者拒绝一项建议或忠告?如此等等。
同学们,我在这里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大家听起来可能挺新鲜,其实,《礼记·中庸》总结得最精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人文性思考而言,“博学”与“审问”是十分重要的,海绵式思考与模仿式思考是“博学”中常见的思考方式;淘金式思考与复盘式反思则是“审问”中不能没有的思考方式。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我们都会见到前所未见的事情,听到前所未闻的观点。信息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足以令人头晕脑胀,目不暇接。人生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做人所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自由、正义、爱和幸福,这些伟大的字眼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的威力,改善板结僵硬的思维土壤,激活麻木不仁的思想系统,消除懒惰、简单化、情绪化等不良的思维习惯,自我培育出清晰而富有条理性、敏锐而富有洞察力的人文思辨能力。
谷 振 诣:男,1962年8月,职称:教授。最后学历:哲学硕士 email: Tel: 88567983 简 历:1980—1984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生 1984—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1987—至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讲授课程:
1.《普通逻辑》 1987.9——2000.7 2.《思维方法论》 1988.9——至今 3.《批判性思维》 2000.9——至今 主要著作:
1.《形式逻辑与数理逻比较研究》,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2.《形式逻辑原理》,合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3.《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独著,人民出版社2000。
4.《GRE、GMAT、LSAT逻辑论证与分析推理》,独著,东方出版社2002。主要论文:
1.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2.《墨经》的“援”式类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3.论《墨经》的“类”概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4.论《墨经》的“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5.“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求是学刊》2000.6)主要奖项:
1.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B组文科一等奖(2000.12)
2.在学院“我爱我师”评比中连续两届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之一(2000;2002)
3.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4.专著《论证与分析》获2002学院优秀著作一等奖。5.获学院2001-2002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