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一点认识
谈谈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一点认识。
新农村建设的重心在于一个“新”字,不同的时代对“新”的定义和要求不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纪元,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里程碑。随着改革进程的一步步深化,随着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自2004年以来,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农”字号,这也是我们当前讲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也反映了“三农”问题在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和紧迫。
当前我们讲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这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显示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决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和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的生态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
接下来的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主题鲜明的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反映出中央工作的一个主体方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页有了新的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 “四化同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1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省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绩,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9月省政府下发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举省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美好安徽建设的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一件件中央和地方文件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意义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的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一个政党要实现党的奋斗纲领,首先就要取得政权,将自己的主张、纲领转换成国家的政策、目标。取得政权后的任务就是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将党的意志、主张长期贯彻下去,实现党的纲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进行各项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取得政权、不能巩固政权,什么推动社会发展、进行各项建设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农业是并将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在我国仍占有着极大的面积,农民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依然很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的推行等,使我国的“三农”状况得到很大发展,但其中问题依然很多,其中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等社会管理者的工作理念还没有适时改变,基层的一些党员干部的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不到位,甚至不能认真去理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的党员干部在说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还常会报之一笑,有的党员干部还在陷入面对群众工作时是代表党的利益还是代表老百姓利益的站队误区,有的党员干部还会视群众不如草芥,为了几个绿化的花朵对群众上演全武行,还会在群众已无退路、在预谋爆炸的时候认为不强拆“开发商就没法活了”。这些人,让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很重要,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更为紧迫和必须。使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党的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意义,以及进而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自己的职业生存、发展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增强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责任。近年来,中央的一些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医疗、社保、居住条件等面貌在发生很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在逐步增长,农民在说到中央时的种认同感时是一个劲的竖起大拇指。但涉及到三农的上访、群体事件、突发事件却久治不愈,农民对基层政府、对基层工作人员很难赞同和拥护。
基层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最前沿,前沿的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党群关系的和谐是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体现。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条件和目标取向,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要求就是“生产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干群拧成一股绳共同谋划实施本地经济发展战略,而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后会更加相信基层党组织,自觉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践行党的各项农村发展政策,从而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党群关系和谐有助于统一思想,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思想基础。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育农民群众在实践中贯彻党对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做好思想动员;也有利于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现状,在群众监督和参与下着力进行整改,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在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堤坝,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党群关系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夯实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群关系和谐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夯实稳定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扎实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所以,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认认真真做好“四化”工作,“四化同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第二篇:浅析财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析财政支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发挥财政支农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财政支农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财政;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农业是国民经经济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只有发展好农村,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来说,国家财政所能提供的资金还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特别是要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尽可能多地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资金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二、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粮食直补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支持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力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而且还提高了粮食优质化率和良种覆盖率,提高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粮食单产水平,促进了优质粮食产业带的形成。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1.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紧迫任务。针对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了财政支持的重点。即重点支持农村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支持农田水利、防病改水工程,不断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及建沼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所以必须加强财政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的人居环境。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二是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增加农村沼气池
建设投入,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农牧区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尽快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和体现,而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离不开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针对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的实际问题,公共财政要充分发挥其公共职能,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确实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中心及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着力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通过加强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农村村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良好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污染现象也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中国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一是加强农村村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变广大农村的脏、乱、差局面,使新农村变成“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美好家园。二是尽快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增加投入,依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三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支持农村“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借鉴国际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要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必须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大对农村基本医疗经费的投入,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2011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其中,原有12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80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含京津沪)按一定比例补助。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缓解农村居民重大疾病费用负担;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平稳运行。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这既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水平。
五、(一)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
和推广应用。一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二是支持重大和重点农业技术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三是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尤其是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目前,中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较低,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还不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一是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抓好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三是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本领。
六、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普遍做法,也是中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以及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各级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甚至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在财政与金融政策强有力的共同支持下,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加大对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工程,积极培育农产品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
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村流通领域中基础设施等公益性改造项目,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逐步解决农村买卖难问题。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1班
翁明秀
20093007
2011年4月11日
第三篇:谈谈对市场营销认识
《市场营销学》
院系:外国语学院 学号:2010022502 姓名:王某某
谈谈我对校园营销方式的认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各种营销方式在校园里并不少见,比如新生刚开学,移动通信和天翼通信便推出各种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来增加各自的客户,有充话费送话费,充话费送礼品,今年最绝的是零元购机,抓住人类爱贪便宜的心理,不用钱就可以买到手机,我自然也趁着热闹去零元购了一部手机,手机性能方面暂且不提,在吸引大学生方面倒是达到了效果了。另外还有一组团蓝天超市推出的打折活动,向各个宿舍发宣传单,pig店甚至不惜以清仓处理的模式来吸引众多大学生前往消费,我们也许会怀疑商家这种做法是不是能赚钱,但我明确的告诉你,就是这种让我们觉得我们赚了便宜的促销方式成了商家最好的营销方式。
接下来,我要谈谈我对校园营销方式的分析。一
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容量大。就我们龙岩学校来讲,就今年来讲又扩招好几百人,真个校园学生人数达到八千以上,这还只是我的估计,可能更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
3.开发成本低。目前,商家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商家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而且,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长期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6.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二 校园营销的形式
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主要的营销方式有:
1、直接通过发宣传单。近段时间刚好是圣诞节和元旦两个节日,校园里许多商家乘此机会展开营销手段。蓝天超市还是按惯例来发印有打折商品的宣传单,还有其他商家比如校门口的欧尚时尚造型设计、pig店等等都向学校里的各个宿舍分发宣传单。
2、提供一定的实习培训机会。一些公司在校内指定某个社团为其选拔某方面的同学到该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或培训,举行选拔活动,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及产品和运作过程,从而使得该企业的声誉在同学间广泛传播,树立起该企业关注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形象,大大拉近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这种活动所花费的成本较低,效果很好。上星期班里团支书向班里同学通知一项事,就是在文虎楼有某企业(忘了具体什么企业,当时实在没去关心)有招聘会,面向在读生和快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寒暑假兼职机会。而今天在同心楼一楼喷水池旁也举行大型招聘会。
3、为学生活动提供赞助,协办学校的大型活动。这类企业要么是知名品牌的企业,要么是以大学生为现实或潜在顾客的企业,它们提供赞助的主要出发点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或培养学生对其品牌的好感、促进潜在消费群的感情亲近,或培养忠实的现实消费者、甚至直接刺激其购买行为。提到这个就可以说到每年每个院系为新生举办的迎新晚会。就我们院来讲,每年外语院迎新晚会的招牌上都印上‘由龙岩女子医院赞助举办’,而另外在迎新晚会举办之前都会在各个组团拉出一条条横幅,比如‘三组中快餐饮祝外语院迎新晚会举办成功’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赞助来宣传的营销手段。
4、为学校或学生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科研活动比赛,是由移动通信所举办的,各个院系通过学生加学分活动以及企业的奖金奖励来促进学生参与,另外也扩大了企业的宣传力度。另外开学初在学术报告厅门口张贴了一张由周六福珠宝举办的饰品设计大赛,另我非常深刻。当时本想着参加比赛我去学习了PS技术,只是毅力不足最终放弃,但是周六福珠宝这个品牌却留在了我的心底。
三 校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校园营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1、客观存在的问题。高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消费没有完全市场化,一般大众媒体辐射不到,这使得有些营销工作难以像大众市场那样充分展开,譬如某些广告限制在校园内发布、某些促销活动不允许在校园内举行;大学生一般没有固定收入,消费基本上是自主消费,自掏腰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行为,尽管他们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很高,有时受能力限制,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2、营销推广的问题。有些商家对如何跟学生打交道不了解,很难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措施,譬如学生白天都不在宿舍,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人,若不清楚这些,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另外学生们喜欢用短信沟通,这个习惯不见得广告公司会放在心上并利用起来;在校园中进行的传播大都逃不出传统的营销手段,如散发产品广告、赞助活动什么的,企业像打散弹一样地向大学生们发出一些传播讯息,既无章法,又无创意,既抓不住他们的注意力,也抓不住他们的心,反倒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身边推开。四
校园营销的技巧
接下来谈谈就我个人对如何更好的开展校园营销的一些技巧。
1、开展校园市场调研,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会买什么。
2、产品开发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性,多推出一些品质好、价格适中的新产品。产品设计要有针对性,从外形到功能,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文化元素,如手机内置单词查询、外观新颖炫酷等。
3、价格、付款方式要考虑大学生的承受力。强烈的消费欲望受到现有购买能力的限制,价格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营销工具,进入校园市场的产品定价应该倾向于中低档价格。
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绝对不是夸大,一般到大二时期大家都会买电脑,大学生对网络的重视和依赖程度在攀升。因此,应该更多地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的亲和力,在各种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中强化网络传播的力度,加强企业、品牌和大学生间的联系。
5、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高校社团是校园营销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企业在高校的营销活动如果能够得到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支持与配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团活动计划来完成宣传活动和引导消费导向,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可能的话,企业甚至可以组建自己的高校活动社团,利用社团达到自己的目的。企业侧重扩大知名度、提升形象的可做产品展示或者知识讲座,尽量淡化商业氛围,以免引起学生的规避行为;侧重推销产品的,要加大活动前期的宣传,以吸引学生对当天活动的足够关注,并且在促销方式上应该力求多样化。五
总结
校园里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每个营销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也吸引到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从这些方面来讲这些营销方式是成功的,但是也还会有存在一些不足,因为没有新意导致大学生渐渐不再热衷,渐渐不再吸引顾客的心,所以,在今后的营销方式里,我希望我能看到更多更好更有特色更能吸引我心的营销手段。
2010-12-28
第四篇:谈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谈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我们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 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义来看一下,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形成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领域,不断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祖国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外,还要有繁荣的文化作支撑和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
动力。当今世界,在和平发展的趋势下,一个国家国民的现代化素质、科技教育水平、民族文化精神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现在国与国竞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的武器,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文化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进行生产的热情。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物质文明也要受到损害。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信念,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已经越出国界。文化的对外交流虽然促进了文化上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由此引起世界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斗争,相互吸纳和排斥。而我们作为以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大国,我们应该学会在变动的世界格局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事务,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我们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要博采世界文化之长,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民族的尊严,保护国家的利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更大的增强中国国威,争取实现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上,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文化产业来说,不少人还只是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表层上来认识的。事实上,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主要是以知识创新为依托,而不是以物质的生产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是产品中文化含量的增加和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文化产业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上以智力、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来进行,而不是依赖于土地、石油等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知识经济使人类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攀升,并逐步推动工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轨。它一方面反映出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方面的巨大变化,代表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逐步转换到心理、审美、意志、娱乐为中心的新层次上。这都需要我们在文化建
设中逐步体验和实现,变成自己的文化创新。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为中国文化能够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奠定重要基础的必要准备。
第五篇: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先后到湖北、河北、江西等地农村调研,专题就农村建设问题与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听取地方干部的意见,形成了一些初步想法。结合调研情况,现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名称各异、内容多样、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农村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态示范村、农村家园建设计划等在各地纷纷涌现,向广大农民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党中央重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不仅成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彻底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相比,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我国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建设凌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整体村容村貌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旧习俗还普遍存在,等等。没有农村的小康,全国小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影响,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我国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农村的倾向。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重点关注城市和市民,忽视农村和农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农村公益事业长期靠农民自力更生进行建设,公共财政逐步将农村和农民边缘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和城市,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在调研中,我们问农民朋友“向往不向往城市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向往”;当问及为什么向往时,他们的理由往往集中在以下方面,如城里人住楼房,干净舒适;城里人有天然气,做饭不用烧柴;城里人既有自来水,又有排水管道,洗衣、做饭、上厕所都方便;城里人可以每天都能洗澡;城里人有柏油路,晴天雨天都好走;城里小孩上学条件好,城里人看病方便。等等。这些回答虽然充满感性,但农民对城市生活淳朴的向往恰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城乡差别——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别是最直接和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考虑,就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产品供给绝对短缺阶段的结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从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由于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农业的收益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业的要素投入结构正在发生资本替代劳动的明显变化,农业投入边际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呈加速上升趋势。在农业收益率下降和农业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和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产业,对农业生产、农户和农村活力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如何防止农业萎缩和产业断裂,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如何防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引起的农村凋敝和社会分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开展新农村建设,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具备了较大规模建设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支持的条件。新阶段不能再走剥夺农民、牺牲农业、忽视农村的路子,必须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共财政的安排,必须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让亿万农民充分分享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成果的基本理念,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的农村,解决政府公共财政长期缺位问题。因此,国家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引导和组织亿万农民开展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是完全可能的。近几年来,国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对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甘肃省临泽县、河北邢台市、江西赣州市还结合本地实际,整合各类资金,陆续开展了农村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等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同时,通过工程建设,在投入、建设和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因此,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紧扣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目前,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在于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化解“三农”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前提。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怎么定义?现阶段的建设内容和重点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回答和界定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应包括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重要方面,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从当前农村建设现状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突出以下重点和建设内容:
一是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国还有8%左右的行政村不通公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村基本没有硬化路;全国2.4亿农户中还有一半没有通自来水,还有数千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无电人口也还有几百万户。绝大多数农村根本没有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广大农村的环境和村容村貌急待改观。要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特别是村内道路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太阳能、风能和小水电。建设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搞好村庄绿化,实施乡村整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
二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发展。目前农村社会资源占有率低。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人口中还有不少的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农民受教育机会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卫生方面,全国80%以上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在城市,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20%的公共卫生资源。另外,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所享有的政府福利存在被边缘化倾向。为此,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卫生所(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健全村民自治。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体制不健全,广大农民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合作组织还相当缺乏,力量薄弱,导致当前农村基层经济社会运转效率低下。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导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塑造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和谐。
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前应防止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个筐,把有关农村发展的各方面事情都包罗进去,导致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背离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是要防止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去开展工作,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要防止重走过去的老路,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场政治运动,采取层层压指标、搞考核,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做法,把好事办成坏事。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妥善处理好当前重点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刚刚跨越温饱线,实现总体小康目标。要实现16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需不懈奋斗,构建和谐社会更需付出长期努力。同时,解决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整体素质和富裕程度差距悬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落后等问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因此,要克服追求短期政绩、企求在短时间内就想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浮躁冒进思想。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谋划长远目标,抓好当前急需。既要反对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急性病”,也要反对畏难不前,消极应付的“慢性病”。要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
二是要循序我国城市化演进的客观规律,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口逐步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趋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农村发展演变的影响。在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村人口大规模的集聚生产生活不太现实,可以自然村和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平原地区,要把村镇规划与推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舍的拆旧建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的新的“空心村”和“无人村”现象。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即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甚至70%,在今后相当的一段历史时间内,仍会有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为此,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的同时,仍然要始终重视农村建设问题。
三是要正确把握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从表面上看,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落后面貌,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并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有人会问,是不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变了呢?应当看到,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减免农业税费,开展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得到稳定增长。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农民仅仅依靠发展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收入的机会越来越少,必须跳出“三农”谈增收。实际上,新农村建设开展的一些项目,普遍具有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能够吸纳广大农民直接参与建设等特点,又可以在扩大农村就业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目标是一致的。要始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为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农民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更要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江西赣州市探索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在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建设、自我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村民理事会的指导,做到“多支持、多沟通、多服务、少干预”,具体指导村民理事会制定章程、建立制度、规范运作;鼓励和支持理事会自主管理、民主决策、大胆工作。村民理事会中党员较多的,要设立党小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现阶段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抓紧制定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我国农村布局分散,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建设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结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要制订科学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使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清楚的框架进行。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综合部门牵头,抓紧制定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当前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与重点,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也要结合实际,编制省域内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空间布局,在规划指导下,以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坚持用规划统领新农村建设。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明确不同地区建设重点。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各地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优先序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力戒急功近利,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第三,坚持政府扶持、资金引导,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民投入能力还有限,其他社会主体的投入量还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适当投入进行引导就尤为必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视野,作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的农村。建议在稳定有关各项农村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建设长期滞后局面。值得指出的是,除财力、物力投入外,政府要更多地发挥宣传、动员、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作用,通过强力推动、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好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这也是政府投入能够切实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
第四,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模式多样,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为平稳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各地要首先选择部分基础较好、有明确的规划且已经开展支农投资整合的县(市)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据了解,目前江西、河北、甘肃、湖北武汉等一些地区围绕农村小康建设,以村为平台,制定专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整合现有资源,已经先行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要注意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要探索新的政府支持方式。改变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的支持方式,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的成功经验,采取国家补助建设物资为主、资金为辅,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切实发挥国家投入的引导作用,主要依靠广大农民进行项目建设。二是要探索总结新的组织方式。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和服务,加强培训、组织和宣传工作,通过切合实际的宣传教育以及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逐步演变成一种民间自发、内涵更加丰富、更注重社会实效的群众活动,改变过去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不干也得干,层层压任务的工作方式,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群众的活力。三是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任务重,要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坚持向改革要效益。根据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都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吸收社会投资开展新农村建设。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第五,坚持尊重民意、农民主体,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还十分有限,农村也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阶段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农民自立、自强、勤勉、自助、协同的精神和意识,树立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要注意尊重民意,珍惜民力,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难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项全民性、自发性的活动,这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