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关乡大刘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城关乡大刘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城关乡大刘村距县城3公里,位于城市近郊,省道213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越。全村辖大刘、郭庄两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300亩,1281口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城关乡党委、政府以此项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推动了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大刘村的旧村改造工作力度,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在全县实施“111”工程中,大刘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一、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开展伊始,乡党委政府帮助大刘村制定了发展规划。今年又高薪聘请有关专家,结合大刘村情,在经过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原规划进行了修定完善,确立了以无公害果蔬和生猪养殖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到2010年底,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4:4,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的奋斗目标。目前,全村已规划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200亩,甘蔗种植基地600亩。村养殖小区内已建成生猪养殖场2个,全村6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一条“养殖-沼气-无公害果蔬”生态农业产 1
业链基本形成。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乡党委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协助大刘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和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筹资50万元的“井井通电”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近300亩耕地可旱涝保收。筹资40万元的田间整理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全村桥涵、沟渠农田水利设施整修一新,为粮食生产再创辉煌提供了可靠保障。筹资14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即将开工,完工后可新增优质耕地近50亩,土地集约利用率大大提高。筹资95万元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已经结束,即将开始招投标工作。建成后将使全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生活垃圾得到科学的收集和处理,村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注重两委班子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领导 一是配强有力班子。乡党委选派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安排一位“千人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兼任村长助理,形成了一个懂政策、善管理、有知识、有活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显著提高。
二是夯实活动阵地。筹资六万元修建了集村支两委办公室、电教培训中心、新农村书屋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阵地和面积400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4+2”工作法实施细则》等10余种规章制度,2做到了以规制范,以范制行。
四、破难前行的执着,破茧成蝶的期待我乡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一点成绩,但距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即使大刘这样的试点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支柱产业。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发展思路缺乏创新,优势产业发展不明显。
二是乡、村经济实力薄弱,对许多改变农村面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项目无力承担配套资金,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
三是部分村干部和村民主动参与意识较弱,有等待观望和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统筹兼顾,逐步推进”的思路,帮助大刘村重点抓好以下“五个工程”:
一是以集约化生产无公害果蔬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工程,保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旧房规范重建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以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
四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社会保障工程,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是以推行“4+2”工作法为重点,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工程,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是我们肩负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城关乡党委、政府
二OO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乡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乡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乡是环绕加格达奇典型的城郊乡,全乡管辖三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20个村民组。全乡总人口7329人,2213户,其中:农业人口6541人,1635户,行政村的面积4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9440亩。
2005年,**乡从自
身实际出发,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乡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分别获得了“全省优美乡镇”、“地区生态乡镇”、“地区平安乡镇”、“地区乡村务公开先进集体”、“地区先进武装部”、“省六好乡镇党委”荣誉,荣获加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一等奖,连续三年的超标单位。
理清发展思路,实现生产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一年来,我们从加北乡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凭借“实干 拼搏 创新”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通过推行农业结构调整,强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农村城市化,走出了一条符合加北乡实际、具有加北乡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2005年,全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09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04万元,同比增长13.2;牧业产值969万元,同比增长27.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86万元,同比增长5.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8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达53。
健全保障体系,实现生活宽裕。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建立了以大病救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我乡参保率达78.9,切实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民看大病难的问题。在社会保障和救济工作中,我们都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做到不错保、不漏保,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部分群众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群众就业能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为3个村和机关各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成立了乡信息服务中心,利用网络、以《信息快报》的形式,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建立了从就医、到养老、教育、就业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发展有方向、生活有保障、就业有渠道的良性互动。
创新活动载体,促进乡风文明。乡党委以“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活动为契机,在全乡开展了以“互学、互比、互帮为内容的精神文明上台阶活。同时,广泛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通过互相学习和评比,使每家每户增强保持卫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村民的素质得到一定提高,达到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目标。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有效促进全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投入2.5万多元,解决了加北村和五一村居民自来水供水不便的问题。投入近10万资金,进行高低压线路电线杆的改造,更换老化电线杆65根,老化电线近10公里,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安全。投资33.2万元,修沙石路13公里,投资12万元,给五一村新修了600多延长米的油漆路面。投资7万多元分别对加北村部、幸福村部和五一村部进行维修,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办公条件;投入5万余元,对乡政府办公室进行维修;投入4.5万元,对通乡公路面两侧的民房进行样板房改造。砖瓦化率为53,砖瓦化率逐渐提高。对背街巷道和庭院卫生进行了专项治理,深入开展了环境卫生治理活动,为辖区群众营造了一个更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了辖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村容整洁。2005年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中,**乡和加北村荣获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一等奖,幸福村和五一村荣获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二等奖。
强化村务公开,实现管理民主。我们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做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实际,实行了“村帐民理乡管”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督审查;凡涉及全村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议论、决策。尤其是财务方面,村理财小组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任何开支未经小组审核的均不能入帐,村内财务状况的透明化,让村民对本村财务“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我们还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制定了新农村创建规划以及学习宣传、文化教育、法制道德、日常活动的目标、制度等,切实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乡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第三篇:##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枫溪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2010年12月)
枫溪村地处明溪县西北部,海拔645米,人口832人,223户,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28673亩,耕地面积1335亩(其中水田1261亩,旱地74亩),山林面积28980亩。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紧紧依靠全村党员群众,团结村两委一班人,以经济发展,村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工作中心,坚定信心,明确责任,攻坚克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大大加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现将一年来枫溪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村民、村财双增收
一年来,村委会始终以“农民增收,村财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大力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多种经营,实现了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粮食播种2200亩,产量690吨,烟叶种植320亩,交售烟叶804担,上等烟比例达90%以上,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生态猪养殖,现有规模以上养殖场12座。2010年种植红豆杉100亩,采收红豆杉2.9万公斤,种植木薯46亩,交售鲜薯83吨,烟后种植甜玉米150亩,交售优质甜玉米156吨。雪莲果90亩。经过林权制度改革后,确定林业用地面积25668亩,其中国有林1774亩,全村生态公益林7541亩。2009年垦复改造毛竹林200亩。积极落实有关林业政策,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和公益林补偿金的发放,既保护了宝贵的森林资源又有效地盘活了林业,使其成为农民收入的又一有力增长点。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增加就业人数,近年来,村里帮助
群众协调各种关系,提供政策服务,千方百计寻找劳务输出机会,有效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二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我村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民办实事,完成了多个工程,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烟基”项目,完成了枫溪至茶新的道路水泥硬化。完成村内道路水泥硬化。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洋背的水泥路面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配合乡政府做好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建新房12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大力宣传能源节俭,“三清六改”扎实开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2010年改厕18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至此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完成旧村部拆迁,目前新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底可投入使用,届时村委会办公条件将大大改善。
扎实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以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为契机,以县委提出的“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为载体,按照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的目标要求,以村庄整治为抓手,认真做好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村庄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3300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8%,绿化覆盖率达到31%。村庄周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容村貌“亮、洁、绿、美”,宜居宜业生态枫溪村格局初显。
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县、乡文明村创建标准,积极落实文明村创建的各项任务,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精神文明精品村、绿色生态村,创星评户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火葬
制度改革,火葬区内火化率达100%。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2010年参合率达92%。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抓紧抓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村“两委”主干亲自抓、负总责,深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计生氛围,利用春节和农忙季节外出人员返乡集中期,开展集中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育龄妇女基本掌握计生知识,计生知晓率达95%以上,满意率达95%。做好计生经常性工作,做好每年三次的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深化创建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深入推进平安枫溪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平安枫溪”建设以来,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一区两会三包”和争创“四无一满意”活动。我村地处乡政府中心本点村,外来人口多,为保证社会治安稳定。充分发挥治保会和调委会的作用,加强巡逻队伍建设,按照要求配齐、配强巡逻队员,坚持夜间巡逻,做好群防群治,强化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和依法治村工作,坚持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落实帮教队伍。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村内,未发生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及越级上访现象,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村两委的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四提升延伸“168”工作机制,推进村务民主管理
按照乡党委关于在村级组织中发挥“八个方面”作用的要求,实行“六步工作法”,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村务民主。今年“七一”期间有一名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两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有6名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的凝聚力不断提高。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素质。村党支部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分类指导。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一个党员联系1~2户群众,村两委党员要求帮扶1~2户经济困难的群众发展生产立足实际,为
民办实事。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在村财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2.5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洋背道路1000米道路硬化;这些工程都是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过听证的为民办事实项目。实行设岗定责,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党员脱困帮扶制度。以结对帮扶、“双创双带”、党员示范户等形式,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帮扶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坚持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办事。村里重大的村务决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六步工作法”的要求,提请党员大会和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认真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了让村民便于及时地了解村务公开情况,更好地起监督作用。村务公开栏按规定分为财务类、党务类、政(事)务类和回章壁四栏。将村里涉及到的公开事项,一律公开,真正做到村里的事村民能参与、能知晓、能做主、能监督、能满意。
一年来,我村虽然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全村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始终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并结合村情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乡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使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枫溪乡枫溪村
2010年12月
第四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村位于***政府住地,村两委由6人组成,党员118人,全村现有1470户,3200人。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结合,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来,***村党支部认真领会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深刻体会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畅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主题实践活动。经过认真研究,村两委决定投资700多万元,在村大街两侧改建商品房9600多平方米,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发展小城镇建设。刚开始,有10多户村民不愿拆迁,严重耽误了规划的进程,村两委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30多次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终于做通了不愿拆迁村民的工作,涉及拆迁面积2300多平方米,把原来破旧的小平房改建为高楼商厦,这样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活跃了小城镇市场,还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经济收入。截至到目前,该村50多栋商品房已全部售出。同时,村两委投资20万元,协调有关单位,把村北到村加油站700多米的泥路和从村小学校到园艺场3500多米的泥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村两委还投资30多万元,为幼儿园建成了新教室,添置了娱乐游戏玩具等;投资了80多万元改建了全部小学的校舍,新盖了九间教室、添置了微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
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村两委设立了中心大街等6处垃圾堆放点,把全村划分5个卫生区,安排村干部负责管理,每月10号,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卫生不达标的区域限期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冬天下雪,村委会雇铲车推雪。大街由村委会每年拿出4000元,安排5人专职负责清除。村两委每年发给每户村民两袋面粉、两灌液化气。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给面粉两袋、500斤取暖煤,每月发60元生活费。投资18万多万元改建了敬老院,派专人负责孤寡老人吃、穿、住、病等问题。村两委还出资160万元为5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终身养老保险,计划3—5年30岁以上的村民全部也给办理终身养老保险。
二是着眼长远,注重结合,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村委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计划改建楼房7000-10000平方米,预计可收入350万-800多万元,再加上每年葡萄基地交的地租和村民承包田、各企业交地租款等,村委会每年预计可收入500万-1000多万元。同时,村委会还计划把村委会东一排楼房卖掉,在村委会院西面盖上四层楼房,一二层作为商品楼房出售,三四层作为村委办公使用,把现在村委会办公的楼房作为老、中、青年人学习、娱乐场所;计划在邮电局西面建起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场,拉上电灯,加强广大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老年人晚年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村委会计划3-5年内建上一所3000多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只要是老年人把房子交给集体,就可以到老年公寓去住,老年公寓内设有娱乐场所,健身场所,村委会派专人护理。……
第五篇:余丁乡余丁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汇报
余丁乡余丁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创建工作汇报
余丁村党支部、村委会(2010年11月15日)
余丁村是余丁乡政府所在村,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771户,总人口2435人,耕地面积3122亩。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
自2007年,余丁村被确定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村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交通、区位及资源优势,明确以集镇建设开发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塑造社会新风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活动实施意见》,余丁村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抢抓太中银铁路建设拆迁安置工作的有利契机,以发展农村经济、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动了村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2009年余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60元。硬化主干道路12条,全村微波天线安装率达到90%、安装太阳能达到170多户,建设沼气池130多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下大力气完成了余丁旧集镇60户、122间、4260平方米的拆除任务。加快硬化、绿化、美化进程,拓宽硬化街道面积1600平方米,铺通集镇下水管道300米,栽植各类树木210余株,完成集镇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规划建设了村部办公大楼、供销社商住楼、杨长寿商贸楼,余丁客运站、文体活动中心、中心幼儿园服务功能凸显,进一步加强了集镇商贸流通服务,余丁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结合太中银铁路建设,在余丁7队征地75亩,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了“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共安置农户86户。投入资金13万多元,对旧村庄巷道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导支持党员群众自发成立了余丁村文化大院,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了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工作,组织村队干部群众到外县、市,实地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了余丁乡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规划,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真正使新农村建设规划符合本村实际,让群众满意。
2、发展经济,夯实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结合余丁村实际,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扶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在全面落实粮食种植计划的基础上,围绕高产、优质、安全、生态、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和“动植物良种工程”,依靠科技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2007年,余丁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800亩,全村95%的水稻种植实现标准化水稻旱育稀植,高产优质水稻喜获丰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抢抓五期、六期河套项目建设机遇,顺利实施了红卫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投资14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2100亩、维修和新建农田排灌配套设施128座,砌护渠道5200米。村上购置大型农业机械,为秋深翻、秸秆还田提供了便利。二是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特色产业。枸杞和畜牧是全村的主导产业,村上积极采取宣传发动、政策驱动、市场拉动、党员带动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枸杞、红枣、苹果、畜牧等产业。今年通过积极引进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连片新植枸杞570多亩,全村枸杞面积达到750多亩。大力推广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使全村750亩枸杞实现了无公害,枸杞提质增效的同时农民亩平均节约成本20元以上。发动群众连片种植红枣 100亩,累计达到200亩,栽植青苹果200亩,累计达到350亩。畜牧业是余丁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能人带动,大户引导的同时,建立优良品种改良站点,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全村生猪、奶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600头、14头、2000只、5000 只。三是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积极扶植培育余丁粮食加工厂等涉农企业发展。同时,以余丁集镇为中心,搞活商品流通。抓住太中银铁路建设机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并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
3、培养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尚。一是培养科技型农民。近年来,余丁村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狠抓农民培训,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不断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900人次,每户培养一名学用科技明白人。二是培养法制型农民。结合“四下乡”活动,采取为农民分发法律书籍、法律读本、讲解法律常识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全村深入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平安家庭”活动,大力扶持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引导农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村树立了一种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庄面貌。一是加快“塞上农居”新庄点建设和旧庄点改造步伐。2006年在余丁村七队占地71.5亩建设了“塞上农居”新庄点,安置农户68户。结合新庄点建设,对26户旧庄点农户进行了改造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24万元,其中农户建房投资402万元,道路、下水、通讯等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投资122万元。在公共设施上,在新居民点中心位置新建一个日杂超市,新建了农民体育健身运动篮球场,对场地进行水泥硬化。新建文化活动室并配备了报刊、杂志、科技书籍、象棋、台球案、乒乓球案等。硬化主纵路巷道7条,长1980米,面积8630平方米。统一为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微波天线。二是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结合新庄点建设,在全村引导农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确保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四个长效机制”的开展,多方争取资金,购置了桌椅,配备了电教器材,接通了农民信息网,为培训党员提供了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了“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二是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通过开展党员评星定格、结队帮扶、党员服务承诺、物质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深入开展了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巩固 “五好村党支部”目标。四是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四项制度。全面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活化了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实现了村务公开及时、详实、透明,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民主监督权。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宣传、妇联、国土、农业、畜牧等站所办人员为成员,负责抓好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工作;余丁村也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组织实施。通过明确细化各级组织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乡上与村上签订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建立奖罚激励机制,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了把新农村建设宣传到千家万户,乡村采取高音喇叭、黑板报、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措施等,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共召开乡村干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次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6次,拉横幅4条,张贴标语30余条,办宣传专栏20个。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直接向村民公开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美化家园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有效宣传,在乡村形成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舆论氛围,真正把建设新农村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3、加强监督,规范管理。按照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各项工作要求,乡上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考核管理办法,一并纳入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以有效的管理、激励和监督机制,确保了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方面扎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二是农民增收致富缓慢。三是农民培训教育师资力量短缺,培训内容不够宽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扶持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和挖掘致富项目,多方联系致富能人,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议步伐。早日实现村容整洁、人民富裕、幸福的新农村。同时,也恳请上级相关部门对我们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怀。
二、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小组长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分发《致古镇居民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2条,竖立永久性宣传画1块,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小组长会议2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三、发挥旅游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全力配合大境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做好古镇旅游开发工作。为促进古镇旅游实质性开发,我村不仅持之以恒地做好古镇旅游宣传工作,还根据镇党委、政府要求,组织全体村干部积极参与古镇治安巡逻、古民民收购准备等工作,尤其在古民居收购准备工作中,我村积极做好古民居测量、登记等工作,针对收购工作中古民居收购及搬迁安置两大工作难点,全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采取分片,包户的形式,将大境堂公司即将进行收购的48幢涉及的295户居民包户到人,明确工作责任,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强化激励等措施,完成了48幢重点古民居情况的调查摸底,顺利收购县衙门、和平书院等重要景点,完成占地150亩的古镇居民搬迁安置新村规划、勘测,150万元的首批建设启动资金已到位,即可进入征地、搬迁等阶段。
四、积极做好项目开发工作,促进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叶之林木竹有限公司是我镇去年11月引进的投资8000万元的企业,为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工作指导思想,我村坚持做到随叫随到,及时做好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如为企业积极做好征地、招工等各项工作。目前叶之林企业已开始试产,全村有100多名劳动力到企业上班,人均增收800多元。投资6400万元的二期工程,也已完成平整土地30亩,建设原料基地3万亩。
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我村积极争取到省财政厅400多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已动工,对12个村民小组2100多亩农田进行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农田面积100多亩,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增加农民收入,我村积极引导村民种烟,今年全村种烟面积达500多亩,有效促进农民收入。
六、着眼改进村容民俗,加快公益设施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加强古镇区环境整治,由镇政府投资8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率先全市建造了日处理5-8吨的垃圾焚烧炉也已点火工作,彻底改变了垃圾都往河里倒的历史,雇用了6名保洁员负责全村卫生的全日制保洁,并在古镇区主要巷道安置了20多个垃圾箱,为群众及游客提供了一个整治的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村参加人员达到90%。为保证全村村民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我村今年又积极争取了市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10万元选取第二水源,通过架设5公里的引水管理,可足额供应全村村民的生活用水。为丰富群众生活,我村在广电局、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村聚奎新区安装了4个高频广播,为村图书室添置了5000多册图书和1张乒乓球桌。
七、强化村民自治意识,塑造农村新风尚
我村从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村民管理机制。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今年是村组织换届选举之年,我村严格按照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履职承诺、竞职演说,保证了村党支部的选举圆满完成,目前我村又在积极筹备村委换届工作,确保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村民意愿的新一届村班子。同时,我村又积极开展村户代表制度、村党员“双线”管理机制,以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作用。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通过干部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财务政务公开及公示制度,让村民真正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完善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全村干部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三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调整民主理财小组。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由多个层面的群众组成的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真正实现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此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有效改善干群关系。四是大力推广户代表制度,全村推选户代表869户,其中女代表57户,党员代表53户,目前已召开户代表会议2次。
总之,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关怀下,各项工作已开启了良好局面。但由于村财薄弱,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还迈得不大,成效不很明显。下步我村将主要做好古镇古民居收购、搬迁居民安置新村建设、北门石子头至中心小学路段的水泥硬化、村民俱乐部、农业基础设施等几项工作。同时,也恳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我村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关怀。
×县××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村位于××镇南面的××河畔,距县城公里。由××合并,全村辖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党员人。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土亩),人均占有耕地亩,××年人均纯收入为元,全村主要居住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有利契机,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构建文明和谐农村”为工作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⒈抓党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是抓好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的整体功能,把村里热心于公益事业、有市场经济头脑、带头致富的能人推选到村领导岗位,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初中以上人,带并没有致富人;二是健全完善村六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行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两委列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定》、《村干部值班 制度》、《村组干部守则》、《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村寨卫生公约》等制度;三是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班子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⒉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特别是合并行政村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早熟蔬菜的种植规模连成了片形成了面,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从资金、技术、种苗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极大的帮扶,帮助带动群众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稳粮增产,强化科技兴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目前,全村从事种养殖业户,加工业户,运输户,建筑业户,从事加工、运输、建筑等服务行业的人员达人,年收入共万元;种植柑橘亩、密柚亩、早桃亩,农户种植年收入元以上。
⒊夯基础,抓好文明村寨建设。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富裕型小康村建设目标,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抓好文明村寨的建设。以县委、县政府把××村列为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契机,先后投资余万元,对全村的总体布局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完成了篮球场、花台式绿化带、休闲园亭、村寨道路硬化等,使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优美、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使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大改观,近五年来全村无刑事案件发生,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村民安居乐业。
在县委、县人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党支部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果林、早熟蔬菜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组织群众外出务工,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小康村”荣誉称号,××年被××省爱卫办评为“省级卫生村寨”,被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为“××省美德在农家示范点”,荣获××州文明委授予的“××××州文明村寨”荣誉称号,××年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继续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本村有利条件,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进一步拓展农民致富路子,想方设法增加全村经济收入努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努力,用年时间对部分老化的果树进行改良或更换,改栽以食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优良果树品种,配合××创建“生态旅游县”的目标,将××村建成集旅游观光、果品销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使村民经济更富裕,生活更安康,把××村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
今年以来,鹤城镇新联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在镇村两级齐抓共建下,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全村今年以来共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计划年内再投入140万元建设新联古龙村文化室工程,以不断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镇级领导重视,加强指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为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沟通工作,鹤城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特别是今年以来,重点加强对先行点新联村的指导,镇委书记、镇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到新联村委会深入调研,了解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各个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量力组织资金支援项目建设。对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表态帮助解决,从而激发村委班子和村民的建设热情。
二、村民积极参与,筹集资金。
新联村委班子统一思想后,首先从自身做起,为新农村建设出资出力,同时通过办宣传栏、挂标语、拉横幅,以及给村民和外出乡亲写信等方法,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发动村民和海内外乡亲筹集建设资金。村民和外出乡亲积极响应,涌跃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共筹集建设资金20多万元,其中新联当地村民出资约9万元,海内外乡亲捐资近10万元,镇政府支持5万元,多方联动,为新联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三、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在市、镇的指导和支持下,新联村委通过发动海内外乡亲和村民捐资出力,今年以来共投入近25万元整治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投入12万元建设新联古龙村路边灌溉水渠,硬底化路边水渠550米,建设接水渠道150米,全长700米;投入3万元建设古龙村路边花圃550米;投入5万多元整治新联石九湾村休闲文化室周边环境,拆除泥砖屋、草灰屋、猪舍10多间,新建整齐划一的洁白新屋8间,增建了1座公厕,平整并种植草坪100多平方米,清理疏通文化室周边排水渠,并对其硬底化,使文化室周边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投入约4万元硬底化新联石九湾村的村道230米,方便了村民生活生产;投入近1万元拆除和改建鹤城至三堡片乡道石九湾村路段的围墙,该围墙处在石九湾路段的大拐弯处,严重影响行车司机和路人的视线,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今年年初,通过和该围墙主进行协商,对其进行了拆除和迁移重建,有效解决该路段的安全隐患问题,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另外,投入近万元全面清理村内脏乱差死角等,不断改善新联村的村容村貌,为村民创造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
今年内,新联村计划筹集资金建设古龙村文化楼,预计投资14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经得到当地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并确认捐资。另外,计划对鹤城至三堡片乡道新联路段两旁进行植树美化(两边共计全长800米),该工程意义很大,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初步设想是通过发动海外华侨对工程进行承包。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镇将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广大村民早日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