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普湾新区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普湾新区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2010 年 5 月 27 日,大连市普湾新区在普兰店举行成立大会。新成立的普湾 新区由金州区的三十里堡、石河 2 个街道,瓦房店市的炮台、复州湾 2 个镇,普 兰店市的铁西、丰荣、太平3 个街道和海湾工业区共同组成,土地面积 1008.5平方公里,总人口 40.2 万人。大连市副市长、普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张军提出:普湾新区要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将普湾新区 全面建设成产业发达,人文和谐,生态宜居的大连新市区。当前普湾新区已具备 了大规模、深层次开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大量亟待去破解的难题,普 湾新区仍然是大连市的后发展地区,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从这个角度讲,建设新区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认真完成学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我们小组成员 于暑期对家乡普湾新区环境建设展开了调研,并做了一份报告总结。
一、普湾新区环境建设优势 普湾新区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进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居民集聚区。近年以来,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普市坚持抢抓机遇和加快发展不动摇,以“两区三点”规划布局为主的工业园区
建设为重点,高度重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和以人为本,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提升,这为普湾新区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有 利条件。从城市发展前景来看,普湾新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地理优势 普湾新区的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普市区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70 公里,距大 连大窑湾港 50 公里。长大铁路、大庄铁路穿境而过,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永 青路、海皮路与省、市、乡三级公路交汇贯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皮口 港与胶东半岛、长山列岛直接通航,并将逐步打开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海 上通道,方便扩大对外贸易,成为大连与外界交流的开放型平台。
(二)环境优势 普湾新区通过进行造林绿化,环境整治、房地产综合开发等措施,不断优化人 居环境。近些年来,已完成旧区向新区改造近60 万平方米,新建城区 5.4 万平方公 里,年均新增绿地 10 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 39%。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安波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 200 吨的垃圾处理 厂正在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启动,城市公交线路全线开通。普市先后被评为 “全 国卫生城”“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省园林城市”“辽宁省绿叶杯竞赛优胜市”、、、。
(
三)产业优势 普湾新区一直着力于发展轻工业,现已形成了服装纺织、机电制造、农产品加 工三大产业链条。全市现有机电制造企业 760 家,其中互感器企业 5 家,中低压互 感器产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45%,服装企业 210 家,有农产品加工企业 120 家。涌现了许多优秀骨干企业,如大杨企业集团、大连鑫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神 龙服装有限公司、大连第一互感器厂、大连冶金轴承企业集团、大连大雪企业集团、大连中粮麦芽有限公司、大连海升果业有限公司等。
二、普湾新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一)环境建设问题 一 环境建设问题 环境建设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社会发展 的基础。经过调研,我们小组发现如下几点问题:
1、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旧区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也集中积累了历史遗留下 来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普兰店旧区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堵 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 开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交通环境问题近两年来,随着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容,道路设施改造的不断扩建,原有的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由于交通方面的设计不 合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猛增,伴随而来的是普湾新区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越来 越严重。除此之外,因驾驶员或行人斗气抢行、随意停车、黄线调头、乱穿马路 等违章行为所产生的“二次拥阻”,也使本来就有限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3、水环境问题 鞍子河流经普湾新区主要街道,位于普湾新区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工 业的发展,周围居民点的增多,河流沿岸的居民及路人将垃圾倾倒、抛撒其中,部分有污水排入的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这是造成鞍子河污染的比较主 要的原因。污染的鞍子河水面垃圾成片,已成黑色糊状,离河近些可闻到河面上 散发出各种有机物腐臭的气味,不仅对沿河居民的健康有害,更有碍于普湾新区 的市容建设。
(二)环境改善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 3 处环境问题,我们小组经过实地调查以及咨询环保局工作人员,
得出以下改善建议:
1、针对市容环境问题 建设新城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在城市现有建成区以外的一定地段,进行集中成片、综合配套的开发建设;旧区改建,按照统一的规划,根据普兰店市 实际情况,针对主要矛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旧区进行充实和更新。保 护、利用、充实和更新构成了旧区改建的完整概念
念。兴建公共设施,修建广场等基 础设施,启动热电厂、现代化综合医院、体育场、图书馆和星级酒店等项目,提升 新区新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针对交通环境问题、在市中心繁华区域修建停车场,充分挖掘道路资源,拓宽主干道,提高道路利 用率,修建城市外环路;科学实施道路交通管理;加强公交场站及换乘系统的改造 建设;完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梳理城市休闲步道。现在正在修建的大连至普湾新 区轻轨将大大便利人们的出行。
3、针对水环境问题、加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开展鞍子河流域生态治理;健全 排污制度,加强排污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坚决取缔非法排污工厂;致力于城市垃圾 及污水处理;大力加强城镇地区集中绿地建设,回复河流生态功能;进一步加大中 水回用力度,改善河湖补水水质,逐步实现城市河水基本还清并建立完善的水质监 测体系。
三、典型事例—北海家园小区建设 典型事例— 北海家园小区位于正在建设中的普湾新区核心地带,毗邻鞍子河。普湾新区 成立之后,该小区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典型社区。过去,北海家园所在地是普兰 店市郊区,交通不便,基本设施建设薄弱,给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很大不便。鞍 子河流经该区,河水污染严重,散发出腐臭的气味,造成夏季蚊虫滋生细菌繁殖,影响当地居民身体健康。自从普湾新区规划要求改善该地环境以来,市委市政府 加大力度整治,开通了公交车站点,重新拓宽了公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 绿化面积,修建了海湾广场,为该地区招商引资带来了优越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工厂林立,居民增多,北海家园小区应运而生。经过治理的鞍子河,以花草和飞 鸟重现母亲河的生机,北海家园以近邻姿态见证其发展,优享美景。
经过对家乡普湾新区环境建设调研,我们小组认识到:普湾新区开发建设 是涉及全市发展的一件大事。新区要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新区的目标,将资源禀赋、历史文脉、生态条件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优化充分融合起 来,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将其建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领先、人 文特色鲜明、生态景观优美的大连未来新城区。作为大连新市区组团中的核心功 能区,普湾新区肩负着引领大连经济腾飞的重任,该区正按照“产业革新、永续 发展”的理念,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职业教育和 高新技术等;建设低碳化现代产业区,发展内湾行政中心,打造宜居新城区。
参考文献: 1.1.孙胜慧.半岛晨报.普湾新区将重
点建设人居环境,2010 年 4 月 2.2.单超哲.中国经济网.辽宁举全省之力加快大连普湾新区建设,2010 年 7 月
第二篇:普湾新区(普兰店市)基层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普湾新区(普兰店市)基层水利工作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和省一号文件以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根据大连市基层水利工作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区(市)于3月15日-3月25日在全市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普湾新区(普兰店市)位于辽东半岛的中南部,千山山脉余脉贯穿全境,土地总面337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87公里。全区(市)辖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1.9万人。建国以来,我市的水利工作由五十年代兴修水库的第一个高潮,到七十年代水利网络建设的第二个高潮和九十年代发展节水灌溉的第三个高潮,全区(市)各类水利工程已由建国初期的十几处发展到 2657处,蓄水总量2.5028 亿立方米,灌区渠系总长398.6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4.89万亩,城镇供水保证率达到97%。与1950年相比水利工程数量增长了160多倍,蓄水提水能力增长了34倍,有效灌溉面积增长了21 倍。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区(市)的水利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一)水利机构建设情况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强化水行政管理、执行各项水利政策、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普兰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大委办发[2009]32号),设立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正科级建制,为普兰店市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全市防洪保安、排涝抗旱、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小型农村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乡镇供水、水土保持等日常工作任务。辖设5个科室和16个基层单位,除水资源管理处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普兰店市抗旱服务处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市自来水公司是国有企业外,其它单位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系统共有职工878人,45岁以下职工539人,占61.38%,45岁以上339人,占38.62%。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3人,占7.18%,高中以上学历281人,占32.1%,高中以下学历597人67.9%。
1997年12月水政监察大队正式成立,副科级建制,性质为全额拨款性事业单位,编制15名,主要职责是受林业水利局委托,行使水资源、水工程、防汛抗旱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权。大队自组建以来,突出抓好地下水、河道采砂、城市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专项执法稽查,截至目前共承办水事案件300余起,结案率97%,回访率100%,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及追缴各种水规费4000多万元。2006年成立水利治安派出所,编制5人。直属水管单位人员编制全部落实,其中:河道管理处编制 31人,水土 保持办公室编制 13 人,河道维护费征管中心编制3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办公室编制8人,普兰店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人员编制4人,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20人,性质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水资源管理处成立于1986年10月,编制8人,现有人员23人;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普兰店市抗旱服务处成立于1998年,编制3人,性质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我区(市)自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把原由城建部门承担的城市供水和城市防汛管理职能划归水利局,市自来水公司的人、财、物整体移交到水利局。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后,水利局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供水、节水等水资源统管职能,实现了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改变了水管体制传统的‚政出多门‛的局面,为统一水资源管理,发展城乡供水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全区(市)23个乡镇办事处均设有基层水利站,目前在岗在编的工作人员为 80人,其干部任免、人员调配、工作安排等均在乡镇政府,由乡镇直管,市级水利部门只提供业务指导,性质大多数乡镇水利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个别乡镇水利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近年来普兰店市特别注重水利员队伍能力建设,先后补充了11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乡镇水管站,水利队伍稳定,工作积极主动,有力地保障了乡镇防汛抗旱及各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区(市)目前还没有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只有蔬菜协会和果树协会,这些组织有集中供水设施 的,他们存在用水协议。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情况
普湾新区(普兰店市)现有水利工程824座(处),地下水取水井中规模以上机电井6947眼,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多达150624眼,方塘86座,塘坝5座、拦河堵河截潜工程11处,提水站点31处。水库54座、其中大
(二)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小
(一)型水库6 座、小
(二)水库 42 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 亿立方米。‚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规划项目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6亿元;解决了全市101,313人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各类农田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建污水处理厂1座,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4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4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2万亩。2008年末,6座国营水库完成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水库管理纳入市财政管理,从而使水库运行管理焕发了生机,人员定岗定编,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工程管护经费,收支两条线,解除了水管单位后顾之忧,运行管理纳入良性轨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由县级和大连市级或中央资金,建设过程采取‚四制‛原则,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建设完工后交由乡镇责成所在村屯负责管理。今年我们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由群众自己主张,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的项目予以立项,进行规划设计,否则不予立项。建好的工程按权属级别分别交给村民组和村委会责成专人进行管理、维护、收取水费。节水灌溉 工程建设规划、计划、及地块已全部落实,今年规划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落实水源工程24项、地块63个。生态河治理工程根据大连市政府制定了‚3153工程‛计划,我区(市)在三年内基本完成39条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计划完成生态河建设面积为3.3万亩,平均每年完成1.1万亩。今年落实生态河建设共22项,其中普湾新区8项、拓展区14项,目前正在实施中。
(三)水利非税收入情况
目前我区(市)水利建设基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和划转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筹资政策已出台了管理办法,2011年的水利建设资金已足额拨付到位,年初预算内的地方水利配套资金也全部兑现。2011年全区(市)完成水规费征收2141.5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730万元,占河费130万元,拍卖砂场费230万元,水资源管理费220 万元(征收率达30%),水土流失补偿费82万元,行政处罚收缴63万元,水库供水水费和租赁费696.5万元,并确保各种水规费按规定足额及时上缴国库,财政部门对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进行划转和返还,更好地保障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目前乡镇所辖水利工程的管理主要由乡镇责成所在村委会来管理,村级水利建设则由乡镇负责指导,村级自己管理,根本没有能力进行维修和养护,确需改造维修的工程则由县级统一安 排资金采取招投标完成。乡镇现有的水利工程其投资是由县级和大连市两级解决。新建项目由乡镇行文报水利局和财政局,对超过50万元项目则由财政局和水利局联合行文上报大连市争取资金。
二、存在问题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全市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现有机泵站由于运行时间长,加上养护成本高,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泵站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无法正常运行。
2、农村居民饮水设施建设压力大。农村水源建设相对滞后,安全饮水覆盖率低,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依然突出。全区(市)31.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占全市总人口的34%,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50.4%;已解决饮水安全的部分地区,建设标准低、水源不稳、水源保护压力大、保障程度不高,集中式供水比重低。
3、‚重建轻管轻用‛现象较为普遍。一是小
(一)型以上水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及资金投入不足,公益性岗位人员基本支出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还没有完全足额落实。二是小
(二)型水库的管理人员和经费基本没有落实,以包代管、以租代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库的运行维护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三是 已建成的水利设施中,除国家和省里的投入外,区(市)配套资金不足,致使沟渠等硬件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蓄水、防洪、人饮、灌溉等综合效益发挥不充分。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直接由市级管理,维修管护基本能落实到位。但工程的末级渠系网管进村下地后,管理权责出现市管管不到,镇管没精力,村管没能力的局面。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
4、水资源费征收与管理难度大、水资源利用率偏低。大连市自来水集团公司所属洼子店水厂,坐落于普兰店市大刘家镇洼子店村,2005年在大沙河下游修建了一座拦河闸,拦蓄大沙河区间径流,年均抽取2000~3000万立方米水量,用于大连市城市供水,依据《水法》有关规定,大连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应向普兰店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交纳400~600万元水资源费,但一直未能落实。
5、水利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全区(市)水利系统人员结构不合理,文化与专业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水利专业人才紧缺。一是水利部门现有的人员数量、结构和专业能力很难适应水利事业大发展的需要。全区(市)水利系统在职职工878人,其中水利及相近专业人员200人,占22%,乡镇水利站和水库在职职工年龄老化,平均年龄高达50岁。各乡镇缺乏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二是基层水利单位专业技术设备老 化,办公条件简陋,工作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三是缺乏培养和引进中高级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物质基础。
7、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现行农用水费价格还没有体现价值规律,甚至连收取水费都很困难;水利投融资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三、几点建议
1、规范基层水利管理体制和机构设臵。一是乡镇水利站是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履行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应统一确定为区(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受当地区(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的双重领导,以区(市)管为主;统一定性为全额财政拨款类事业单位, 编内在职人员工资经费及退休人员退休金全额列入区(市)级财政预算, 工资和各类津贴补贴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标准由区(市)级财政核发。二是建立小型水库管理机制,按照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07】75号文)要求,小
(一)型水库需配备2-3名管理人员,小
(二)型水库需配备1-2名管理人员。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应接受培训,持证上岗,其工资参照林业防火员模式,由区(市)财政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承担。三是水资源管理处作为全区(市)水资源的管理部门,应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水利规划设计院一直以来从事政府公益行业的规划设计、勘测任务,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逐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会越来越 少,仅靠财政返还的勘测设计费来保障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及办公经费等,很难维持正常工作运转,建议按照单位编制性质落实全额拨款。
2、进一步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等财政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应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群众积极参与的小型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明晰所有权, 核发产权证, 落实管理责任,实行群众参与式管理;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二次监理制度‛,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解决长期困扰水利工程基础民生项目的‚监理方不受益, 受益方不监理‛、‚监理与受益‘两张皮’‛等问题;应改进现行的小农水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设立小农水建设补助资金专户, 完善‚先建后补‛、‚民办公助‛、‚以奖代投‛等机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以推动小农水建设工作。
3、建立中央投入地方财政主导的基层水利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应尽快扩大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全面推行‚民办公助‛小农水建设项目, 完善中央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差别补助政策, 允许在补助资金中提取5%用于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改革、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和开办等工作经费;应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 努力争取中央财政对所有节水灌溉贷款项目全部实行实际利率全额贴息, 引导农民抵押土地承包权借入信贷资金投入农村水 利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利用财政补贴平拟水价以减轻农民负担。
4、尽快出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的筹集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基金应由区(市)级统筹,区(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部分资金,争取从土地出让收益金中提取部分资金,农灌水费的全部收入,水利行政事业性收入中提取25%,从乡镇及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入中提取5%,筹集‚农田灌溉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由水利部门专户储存、集中管理、专款专用。
5、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议尽快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健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完善用水定额指标管理,强化计量和考核,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水利职工的后勤支持保障, 改善办公环境, 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通过改革用人制度, 引进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 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制, 做好职工培训,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普遍推行基层干部到更高层次机关单位挂职锻炼的交流培训制度, 促进基层水利站的队伍建设;加大对多种形式的基层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的扶持,允许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以共同体形式承揽小型农村水利设施服务项目, 将所辖土地承包权作抵押融资等。
7、加强农村水利的法律制度建设。今后一段时间水利立法应将《农田水利法》、《农村供水条例》列为重点,尽快颁布实施;同时加快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和依据规划管理的轨道。
(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 徐峰)
第三篇:校区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校区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
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
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四、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习
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第四篇:新区建设
新区建设
洛阳新区规划面积71.3平方公里,由行政、商业、文化、大学城、科技园区等六个功能分区组成。目前新区开发建设33.59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成规模、聚人气、出形象”的目标。
郑东新区远景概念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西起原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共分六个功能区:(1)CBD,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繁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和24小时不夜城。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2)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3)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晴之笔,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的胜地。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5米高的建筑。(4)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湖面伸入各大学校区,湖中有近两千亩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高校园区的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优美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5)科技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公路物流港等物流产业项目。(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六个功能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郑东新区成为既有优美的生态景观、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兼具强劲产业支撑和雄厚发展实力的新城区。
为了加快新区建设,拉动城市全面发展,新乡市规划局对新区76平方公里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随后又组织召开了新乡市工业布点方案专项研讨会和新区空白区指导性详细规划专项研讨会,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使新区布局更加合理,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据了解,焦作市将以龙源湖乐园为中心建设焦作的CBD,其大致范围是东至东二环路,西至塔南路,南至龙源路,北至丰收路,此次规划CBD的核心区域在丰收路、龙源路、修武路、东环路所圈定的范围内。焦作市新区正在兴建的位于龙源湖地带的中央商务区即焦作市的CBD。
平顶山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1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城区的规划形态是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向西通过2条公路和郑石(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公里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公里处即可接许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教育科研文化区位于新城区北部和起步区东部的锅底山一带。锅底山是平顶山师专新校区所在地,占地2000余亩,这里景色秀美,水库景色尽收眼底,是教书育人的理想用地。纬四路南侧从东至西分别为:平顶山市工业学校、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卫校、平顶山金世纪高级中学,与纬四路北侧的文化居住用地一起构成新城区的教育文化景观轴线。目前,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师专和金世纪高级中学的建设都已初具规模,教育产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文化、居住用地的开发利用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第五篇:许昌新区调查报告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0年5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就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区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考察了许长城际快速通道、河南瑞贝卡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公司、中原电气谷风电产业园、许继集团、西继电梯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集团奔马公司、众品公司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听取了许昌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区建设的情况介绍,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我们认为,许昌市在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区建设和发展方面思路清晰、政策配套、城乡联动、积极创新、效果明显,对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许昌市城乡一体推进新区发展基本情况和成效 许昌地处河南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产业特色明显的新兴工业城市,现辖6个县(市、区)和许昌经济开发区、许昌东城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69.2平方公里,人口456.41万人,经济总量居我省第四位。许昌新区始于2006年初建设的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推进区南北将许昌市中心城区和长葛市城区相联,东西横跨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两大动脉,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涉及五个县(市、区)的10个乡(镇、办),81个行政村、12万人、16.5万亩土地。2010年1月,经省批准,在推进区的基础上建设许昌新区,其规划面积180.4平方公里。四年多来,许昌市坚持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促进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使新区建设进展迅猛、成效显著,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环境优美,生机勃勃,大气磅礴的新城区美好形象。
---发展势头强劲。到2009年,新区累计建成和在建项目达到548个,完成投资215亿元,实现GDP总量达到520亿元,工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100亿元;物流业年交易额达到110亿元;文化旅游业年收入达到10亿元,形成资源合理配置、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格局,成为中原城市群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许昌推动“三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和全民创业的最佳平台,被列入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凸现。开工建设主次道路48条,总里程164公里,已经完工35条,建设里程136公里;其中以许昌—长葛和魏武大道的双向八车道快速通道为支撑的“三纵九横”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各社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10个社区实现了户户通。许昌县核心起步区、长葛市民营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的路网正在加快建设,区内迂回贯通的路网格局基本建成。区内电力、通信、垃圾、污水处理、集中供水、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初具规模,现3座供水厂、3座污水处理厂、3座垃圾处理厂和19座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已建成投用,供热、供暖、通信等管网工程已接入工业集聚区,对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500千伏变电站进行了新建扩容。规划建设郑州国际机场客货枢纽港、石武高速客运许昌站、京珠高速公路新城区立交口等对外交通节点的重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产业支撑突出。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围绕建设“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的集群经济体系,科学编制了《许昌—长葛集群经济产业带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用产业支撑推进区的建设发展。先后论证实施了面积13.9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达240亿元的中原电气谷、投资5亿元的郑州机场许昌客货枢纽港、投资16亿元的帝豪卷烟生产专线和投资31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机组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构筑了新的产业优势。先后投资2.7亿元建成了长葛钢材交易市场、九鼎美达建材市场和魏都万通汽贸城等3个物流园区,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优势叠加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基地。目前,新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现代物流发展区,已被列入河南省四大主导产业基地。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体系为抓手,做到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参与、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三管齐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新区拓展。三年多来,新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新农合参保率、有线电视入村率均达到100%;新建敬老院分院10所,新建高标准中学、小学和幼儿园11所,许昌县正在建设高标准的综合试验学校;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120个,体育健身工程70个,农家店50个。
——绿化、亮化和美化成效显著。规划建设了“一片花木基地、四个生态园区、三个园林组团、一百个生态新村、七百里景观林带”的生态建设体系,引进花木企业、大户114家,建设绿地5900公顷。推进区已经成为中原城市群的“绿肺”、人们休闲度假游的主要目的地。植物配置更加合理、绿化层次更加丰富、景观品位有了大的提升。对清异河、曹操饮马河、机场河等内河进行了综合整治,形成了林水一体、水清林茂的秀美景观,区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以“饮干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为重点,改善村庄环境条件,38%的社区达到了“五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标准。市政管养按照“严、精、细、实”的要求,共使整个东区天蓝水碧、环境优美、生机盎然。
——人气聚集增长迅速。新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其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高,也加速了人气聚集和人口的增长。现许昌县、魏都区等机关和事业单位、许昌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先后移驻,区内各类产业集聚区的迅猛发展,有力带动了人口增长;同时,每年都有省内外的大批人员到新区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形成了强大的人口集聚效应。
二、许昌市新区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一)优化空间布局,主动对接郑州
许昌市在推进区的建设之初,许昌市委、市政府就依据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以郑州市为龙头,率先推动郑州与开封、洛阳、许昌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对接等构建全省城市体系的发展要求,结合市情实际,以清晰的发展思路,提出建设郑许经济带,主动对接郑州,推动郑许的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共享,在区域合作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同时,以市区为节点,向北延伸,把建成“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行区、特色产业聚集区、未来许昌带状城市的新城区、乡村风情林水生态休闲旅游区、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实施“紧凑型节点走廊式”和“链珠状虚实相间”的空间布局模式,规划建设新的城区。同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中心城区与近郊农村有效联结,把中心城区与节点城镇有效对接、联动发展,形成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城乡融合、一体推进的城镇化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二)统筹资源配置,加速产城融合 为加快新区的开发建设,许昌市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不仅先后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城中村改造,以及招商引资等多方面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而且对入驻新区的企业参与城区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样既促进了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又推进了新区建设,形成了共促共赢的多重资源配置效果。如让本地现有骨干企业,抢占“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遇,入驻到新区集聚发展。2009年,许继集团在中原电气谷开工建设了“两园两基地”项目,其中,许继风电产业园去年11月第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风电样机下线,按照三年达到400台、五年达到1000台的设计规模,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2010年初,国资委正式批准了许继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许继在中原电气谷的智能输变电、智能电表等项目也陆续开工,照此发展,2012年许继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瑞贝卡公司在推进区建设之初,就投资1.5亿元建设了创业大厦,投资1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建设了世界先进的蛋白发丝生产基地,投资1.2亿元对武店村进行了整村改造,春节前总投资15亿元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开工。这些企业在新区不仅扩展了发展空间,而且也拓宽了产业领域,又参与了新城区建设,达到了多方满意的良好效果。
(三)推进“五区联动”,着力 “三个集中” 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区的要求,推动许昌县、魏都区、长葛市、市东城区和许昌经济开发区实现“五区联动”,推进 “三个集中”,为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搭建平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首先是项目向园区集中,突出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技改扩建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向园区集中,打造特色产业龙头。2006年以来,新区内的5个产业集聚区新建项目294个,总投资138亿元,成为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发制品、金刚石及其制品、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聚新高地。其次是农民向社区集中,突出和谐共建。首批启动建设的26个住宅小区,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竣工面积60万平方米。本着统筹谋划、和谐共建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开发模式和村庄实际相结合。立足实际,因村施策,探索企业运作、村企共建、项目带动、土地整理等不同模式,着力破解建设用地和资金瓶颈。二是有形改造和无形改造相结合。开展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社区民主管理机制,实现了以管促建。三是“安居”和“乐业”相结合。坚持把“创业富民、就业惠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以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工业集聚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农民创业园,积极鼓励和引导能人办企业、群众创家业。第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突出生态品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采取村企合作、业主运作、承包权入股、协商转包、返租、倒包、委托租赁、“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土地向公司、业主和种植大户集中,实行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提升了花木生产的整体水平。通过三个集中,使城市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心村及旧村改造、农村土地流转、农民转移就业并驾齐驱,多方受益。
(四)创新机制体制,增强动力活力
在城市新区建设中,许昌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发展的动力源,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创新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机制上,一方面,整合市原有四大投资公司成立市投资总公司,通过注入资金和优质地产,使其强“筋”壮“骨”;同时,大力培育县(市、区)投资公司,并建立完善了投融资平台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融资能力提升和融资方式创新;另一方面,运用经营城市的办法,探索多种形式的项目融资。采取政企合作、开发商垫资兴建、村企共建、政府补助业主投资、特许经营等模式,筹集资金建设道路、生态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和社区改造项目。在创新建设用地的供给机制上,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盘活存量,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建设标准厂房等措施,挖掘现有建设用地资源,解决部分项目落地问题。一手抓“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区扩大建设用地、解决土地瓶颈的根本途径,并探索了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城市社区”改造模式,通过改造一个或若干个“城中村”,建设一个新型城市社区。第二种是“村企共建”改造模式,由开发商融资改造,实行市场化运作。第三种是社区自主改造模式,集体经济有实力的社区,由社区党支部、居(村)民委员会牵头,采取集体投资、群众自愿集资等方式,自行实施改造。
(五)坚持群众满意,维护群众利益
许昌市在新区建设中,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一是在工作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牢固树立 “只有拥有群众,才能拥有一切;只有赢得群众,才能赢得一切”的群众观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围绕群众的需求来谋划,根据群众的意愿来办事。二是在政策制定上坚持问计于群众,每出台一项政策,都以“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事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事后进行全方位公开;对项目建设、村庄改造、道路建设、房屋拆迁、土地流转、生态绿化等每一项工作,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求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三是在检验工作成效上坚持群众满意的标准。建立民意调查机制,每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满意率在媒体公开,以此来促动各级各部门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全市组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15次民意调查,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
(五)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许昌市在新区建设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工作决策机制。成立了市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委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研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工作推进中的重要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市人大、政协每半年组织一次视察活动,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市级领导按照正常工作分工、正常决策程序、正常工作程序,及时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市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联系、分包县(市、区)制度,市委常委、副市长、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半个月整理汇总一次分管联系新区工作进展情况,点评意见每月在《许昌日报》上公布。实行“市指导、县为主、乡村参与”的工作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区联席会议,对前三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后三个月的工作进行安排。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新区建设创建点评会,对10个乡(镇、办)、市直有关部门上两个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工作督导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督导、重在指导的原则,市新区办公室负责对重点项目进行督导,编发《督查专报》,对工作迟缓的单位下发《督查通知》。对涉及部门多、协调任务大的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新区办公室开展联合督查、重点督办。市优化办对新区内涉及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不定期督查。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新区工作督导例会,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三、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区发展的启示
许昌市城乡一体加快新区建设的成效及做法,对我们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启示。
一是必须有超前的发展意识。早在2006年初,许昌市抓住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省委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历史机遇,作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决策,超前规划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蓝图。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有力地促进了新区的发展,使其迅速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新的核心增长极。
二是必须有准确的科学定位。无论是之前的推进区建设,还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区建设,许昌市都能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其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目前,许昌新区正按照建成全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即“四区一基地”的战略加速推进,一个“城在村中、村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产中、产在城中”和“带状城市、产城融合、田园生态”的新区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是必须创新体制机制。许昌市把新区作为 “特区”,学习借鉴深圳特区改革发展的经验,牢固树立特事特办、快事快办的“特区精神”,坚持“五区”联动和“市指导、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媒体定期公示、周例会等制度,探索建立“决策、管理和执行”三支队伍并举的推进机制,并不断创新发展,使在投融资、建设用地供给等方面的机制更加完善、更加管用,更加有利于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并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办法,促进了新区建设良性健康发展。
四是必须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许昌市在新区建设中,按照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生态的思路,积极打造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按照“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的要求,加快生态园建设,重点发展以花木种植销售、瓜果蔬菜种植采摘、水面养殖垂钓为主的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业。按照“城市道路形成景观,主要游园形成精品,出入市口形成亮点”的要求,着力打造清潩河林水一体景观带、许长城际快速通道景观带、魏武大道花卉长廊景观带。按照“规划见绿、见缝插绿、协力植绿”的目标要求,加快农田林网建设,积极打造“绿色生态新农村”。许昌新区生态环境的打造和生态城区特色的构建,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果,有力提升了城区的品牌形象,加速了招商引资步伐,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五是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许昌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群众意愿办事,努力做到科学推进、和谐推进、系统推进。按照农民向社区集中的原则,加快新区农村改造步伐;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的原则,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提升宜居品牌效应;按照城乡规划一体、产业发展一体、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公共服务一体、就业市场一体、社会管理一体的要求,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努力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惠及,最终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
四、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与城市新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为进一步加速全省城乡一体化和城市新区的发展进程,结合许昌提供的经验做法,提出如下一些对策建议:
(一)突出重点,科学定位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要注意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后劲;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农村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在城市新区建设上,要做到定位准确,突出个性与特色。首先,要分析本地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人口的分布,产业的布局,从而确定新城区的规模和商贸、住宅、休闲娱乐业的分布格局;其次,要认真总结老城区建设的经验教训,吸取好的经验,不好的要引以为戒,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决策和做法。第三、新城区定位要科学清晰,结合新城区实际,特别要在“特”字上做文章。
(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整治和流转,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新城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搞好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新城区建设的“金钥匙”。应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科学规划。国土与规划、建设部门应在进一步完善镇村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全省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在土地配置方面采取必要的政策,防止土地的过度非农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为此,需要采取的措施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资源赋权,即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不能把土地这一最稀缺的资源排斥在市场之外;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分类指导。按照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缩小农村来繁荣农村的思路,创新以“三化”带“三农”的体制机制,结合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新的城中村;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像许昌市那样,以“项目向园区、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向社区”的三个集中为目标,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典型引路。一些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的项目上升为省、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实施进度,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四是搞好结合。新型社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相结合,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相结合,真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使农村新型社区和城市综合体成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两大增长极。
(三)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群众支持是根本保证,群众满意是根本标准。一是要在统筹考虑自身历史人文、区域优势、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的基础上,立足各区域实际,选择和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二是要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产业互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三是要坚持在城市新区集中规划主导产业,以实现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中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四是一定要把不同的产业集聚区布局好,特别是相互有影响的产业,不要混在一起。五是要把园区开发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促共进。六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一产逐步退出的同时,要加快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金融、信息、旅游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住宅小区、商业广场、专业特色市场建设,尽快聚集人气、凝聚财气。七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按照“特色化、集约化、品牌化”的要求,努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精细农业。加大技改扶持力度,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
要把城乡生态一体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把新城区的居住和产业划分好。生活区宜居,生态环境良好,彻底打破经济与生态相对立的旧观念,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以改善城乡生态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为重点,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垃圾处理机制,减少城区垃圾和工业废物对农村的污染。工业园区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精、清”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工业园区向生态园林式园区方向发展。新村建设要考虑与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质量。要统筹城乡环境绿化,提高城乡绿色覆盖率,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营造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的环境。
(五)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公用性市政设施的建设、运营。新区建设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各地的经济实力,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做好两件事:一是造势。这就是要宣传、推介、营销好新城区,让大家认识到这是值得投资的热土,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兴趣。二是借势。主要是善于借用其它各种资本来经营城市,关键是开发预期效益和利益分配问题,在开发初期,作为城市经营者,只要能够加快开发建设进程,在不亏损的条件下,合作方式可以大胆创新,吸引各种渠道的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省内对新启动的产业集聚区和有一些基础的产业集聚区上交的税利返还区别对待。河南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对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分别实行核定基数、超收或增收奖励的财政激励政策。其中,对集聚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的财政激励政策。以2009年为基期,核定集聚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考核基数,2010—2012年,各集聚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超过收入考核基数按比例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县(市、区)。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有基础的产业集聚区非常有效,但对新启动的产业集聚区实行就较为困难。建议对新启动的产业集聚区上交的税利返还期延至五年。
(六)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保体系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在于最终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人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因此,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二次就业率。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研究促进农民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抓住新城区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逐步统一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良好环境。适当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以住院保险为主、医疗补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加快推进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全覆盖,使在企业务工的农村居民、进城居住的农民都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同时,还要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和社会福利救助体系。
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赴许昌调研组
组长:禹晋卿
成员:周 立 马 磊 周清扬陈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