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时间:2019-05-13 10:3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一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和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经验,分析利弊,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十五”期间我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农村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农业总产值实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九五”期末增长近1倍;粮食总产实现6.5亿斤,比上年增长4.8%,比“九五”期末增长58.5%;畜牧业产值实现2.5亿元,比上增长25%,比“九五”期末增长1.8倍,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3%;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4449元,比上年增长5.9%,比“九五”期末增长94.3%。

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新格局。以“绿丰”集团为龙头,全县A级绿色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0万亩,比上年增长33%,比“九五”期末增长60%;以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大鹅孵化企业为龙头,黄牛、大鹅发展到4.8万头、18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4.3%、80%,比“九五”期末分别增长了3倍、8倍;以存明、忠辉等木制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9.6万亩,比上年增长85.7%,比“九五”期末增长2倍;以哈中药六厂为龙头,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比上年增长20%,比“九五”期末增长4倍。

新农村建设工作迈出坚实一步。借助省、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契机,2005年共投入新农村试点建设资金1634万元,其中省、市投1234万元,县投400万元,完成了8个村建设任务。硬化道路22.3公里,67142.8平方米;安装路灯109盏;建村级畜牧服务站8个,购买畜牧医疗器材8套;建村卫生所6个,360平方米,购买医疗器材6套;扶贫牛386头、貉225组、鹅雏18万只;为8个村20个自然屯购置了村村通广播设备;水泥板护砌边沟13950延长米,更换石棉瓦栅栏13950延长米。

农业新技术推广取得新成果。全县共推广节水灌溉、大中棚育秧、大豆垄三栽培、水稻超稀植等新技术38项,面积80万亩,新技术推广比“九五”期末增加13项,面积增加30万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由“九五”期末的37%提高到44%。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全县累计投入1.4亿元,完成大小农田

水利工程287项,比“九五”期末增加投入6000万元,新建工程110项。巩固扩大了“普九”成果,中小学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57%、0.58%,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16万平方米;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实现了村村通,入户率达到38%;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70%;打井村屯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农村改革实现新进展。深入推进免征农业税及各项配套改革,精简乡镇行政和事业人员615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2005年兑现“两补”资金2163万元。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1个。

尽管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产业化层次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优质服务面狭窄;农民素质偏低,科学种田意识差;“一事一议”困难较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迟缓等等。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正处在历史上的最佳机遇期,条件极为有利。一是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具备建设生态型新农村的良好条件。二是通过推进“稻、牧、林、药”四大产业,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发展潜力巨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中央和省、市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为我县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四是县委、县政府决心大,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热情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空前浓厚。五是借助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契机,为建设新农村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其做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前来参观考察兄弟市县的好评。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我们自身的有利条件,全县各级干部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奋力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拼搏斗志,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县委关于《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努力把我县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实施“168”工程。即,推进新农村试点镇1个(浓河镇),面上重点工作10项;建设通乡通村公路6条;完成省市确定的新农村试点村8个、第三批省市确定的扶贫开发试点村8个和第二批8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提档升级的建设任务。

1、省、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

1个典型示范镇(浓河镇)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完成镇内主次干道硬化12条,4000延长米和商服综合楼、政府办公楼置换工程建设;完成镇内二期排水工程1260延长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实现美化、亮化、香化、净化。

2、6条通乡通村公路分别是:乌祥路32.7公里,大通河路8.9公里,乌拉浑旅游路12.6公里;桦树村至大兴村6.6公里,通河镇至城西村0.9公里,通河镇至城乡村1.2公里。

3、省、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8个典型示范村为大林子村、城西村、富强村、小古洞村、红旗村、柞树村、三合村、四马村具体建设任务,按照上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4、第三批省市确定扶贫开发的8个重点村为解放村、水田村、红旗村、青山村、大兴村、老站村、向阳村、二道河子村,具体建设任务:每个村硬化道路2公里,每个村建1处畜牧服务站和卫生所,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有线电线入户率达到80%。

5、第二批省、市扶贫开发8个重点村也就是浓河村、民生村、和平村、桦树村、建兴村、永乐村、依山村、西北河村,提档升级的主要建设任务,主是重点在环境整治和绿化、香化、美化上下功夫。

6、面上10项重点工作:①完成中小学D级危房16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4所),面积8428平方米;②扩建县卫生院,新建1所乡镇卫生院;新建8个村级卫生所,逐步实现村级卫生所达标;③农村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40%和75%;④绿化村屯27个,彻底消灭光腚村屯,新建生态园林村10个;⑤村屯基本消灭“三大堆”(粪堆、柴草堆、垃圾堆),达到净化标准;⑥完成城镇建筑工程18项,面积18万平方米。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到66%;⑦新打人畜饮水井20眼,解决20个村屯饮水难问题;⑧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6200人,实现劳务收入2840万元;⑨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50人,专业协会发展到25个;⑩农村低保人数达到2200人,农村大病救助达到311人。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和开局年,要完成上述任务指标,必须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推进以“稻、牧、林、药”为主的四大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绿丰”龙头企业,全县绿色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5万亩,培育万亩基地8处,连结农户2.5万户。围绕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孵化企业,黄牛发展到5.2万头,大鹅稳定在200万只。围绕存明、忠辉等木业企业,全县林木基地发展到10处,面积1.5万亩。围绕哈中药六厂,中药材种植发展到1.5万亩。同时大力发展以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为重点的多种经营生产,烤烟发展到4000亩,“两瓜”发展到1万亩,蔬菜发展到2.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8.5万亩,试种万寿菊1500亩,食用菌发展到1000万袋,特色动物养殖发展5.5万头(只)。二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建设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和社

会办学的阵地作用,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和用工单位岗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县劳转办由临时机构改为独立常设机构,各乡镇也抽调专人,单设劳转办,为发挥其对农民工进城的管理、维权和服务作用,重点解决好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侵权行为,全力营造农民工由农民变市民的良好环境。今年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00人,实现劳务收入2840万元。三是借助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资源优势,全力开展项目招商、资源招商、政策招商、环境招商的办法,大上农副产品加工业。每个乡镇至少新上1个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一是打抗旱补水大小井80眼,建临时泵站30处,启动全县补水井1.12万眼,确保全县60万亩水田正常用水。二是完成浓河镇新建堤防7.6公里,东部涝区堤防达标一期工程42.3公里。三是争取二甲沟水库立项;清淤整修农田水利工程3条,15公里;维修各类水利工程8处;新建水利工程2处。在农机化建设上,新组建农机合作社1个,农机专业协会8个,农机化综合作业面积达到80万亩,秋整地面积达到40万亩。在农技推广上,重点推广大豆行间覆膜和深窄密、专用玉米通透栽培和大垄覆膜、水稻新基质育苗、大棚育苗和钵体旱育超稀植等10项先进技术,推广面积达到80万亩,大棚育苗达到70%。在良种良法上,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全县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上,严格执行省市标准化规程,种植业标准化面积达到50万亩,养殖业标准化普及率达到50%以上。在水产养殖业上,精养和驯化养鱼面积分别达到4.5万亩和2.5万亩。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重点抓好“五个加快”。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交通部门要认真搞好3条通乡公路和3条通村公路的勘查设计,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高质量全面完成通乡公路54.2公里,通村公路8.9公里的建设任务。二是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农委、水务局、扶贫办要认真抓好全县20个村屯自来水入户工程的规划设计,按标准、按时限完成管网入户任务。三是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县建设局,认真搞好农户新建住宅的调查摸底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引导农户按照新农村住宅设计图纸建设安全节能型住宅。县信用联社要积极争取贷款规模,妥善开展新建住宅贷款业务,力争农村砖瓦化率达到66%以上。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气等清洁能源,重点加快户用沼气建设。无论是新农村试点村还是提档升级的村,每个村都要发展5户沼气利用示范户。五是加快环境整治建设。2006年是我县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年。各乡镇、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净化、香化活动,以消灭粪堆、柴草堆、垃圾堆为重点,彻底解决村屯脏、乱、差问题。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上,突出抓好三个发展。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寄宿制学校、适度集中办学为突破口,全面完成16农村中小学校D级危房改造任务,彻底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普九”成果,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适用人才,构建农村助学长效保障机制。二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以新建1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所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确保完成农村低保2200人、大病救助311人的目标。三是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有活动场所、健身器材和图书阅览室。要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树立文明新风。

(四)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树立文明村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农村基层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尤为重要。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乡村基层五好班子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内容,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发展和致富群众的主心骨,使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带头致富、倡导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上,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村务、财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一事一议”程序,完善议事内容,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生活陋习。正确处理农村矛盾,建立基层化解矛盾机制,努力营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稳定社会环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五)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体制保障。今年全县要重点推进六项改革。一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提供示范引导、政策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和优化发展环境上来,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创新运行机制,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功能,提高经营性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深化县乡财政管理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管理方式,挖掘乡村自身潜力,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确保基层政权和组织正常运转。继续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严格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非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吸引粮食主销区工商资本参与企业资产重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四是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构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落实补偿政策,搞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五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组建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改善资产运行质量。大力培育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民规范发展资金互助组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六是深化农村合作制度改革。加快发展专业协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并在税收和信贷上予以扶持。今年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必保发展到25个以上。

三、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统一协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县、乡、村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力争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有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愿意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进而把建设新农村的这项任务变成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加快全县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三是明确责任,包扶到位。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直包扶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指标,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包扶责任,吃住在村屯,工作在第一线,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靠。既要突出省、市确定扶持的16个重点村和典型示范村,又要兼顾面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工作,创新上下齐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新机制。建立县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屯的包保责任制。县直部门要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明确包保任务,落实包保责任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无论是重点村的建设项目,还是面上村的建设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到人头,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及时给予督促整改,并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按时限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四是政策倾斜,多元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政策,进一步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扶持上,凡涉及新农村建设收费的,原则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市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资金,取得上级部门最大支持;二是加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对农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予以支持;三是全面开展农村住房、农机购置、耐用消费品等消费贷款业务,对新建住房采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设计的住房标准,县里将给予适当奖励;四是鼓励引导吸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五是积极引导农民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励制度,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五是勤查猛促,跟踪问效。新农村建设是2006年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将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突出,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和科局领导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不负责的领导干部给予通报批评或降职使用。为此,县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强化督办检查力度,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按时限、按标准顺利完成。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和农村的一场深刻变革,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拚搏进取,为全面完成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奋力加快奔小康步伐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奋力加快奔小康步伐

同志们:

我们已经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五”时期,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十一五”开局之年。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全县县、乡、村三级主要干部会聚一起,共商振兴大宁大计。这是一次总结上年、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的大会,是一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的大会,是一次明确

奋斗目标,集聚精神力量的大会。刚才,越轶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报告对去年的总结是充分的,对今年工作所提出的目标是宏伟的,安排是科学的,措施是得力的,精神是务实的,各级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严格的责任制兑现,并对去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今年的表彰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突出了四大产业工作的功臣,二是突出了招商引资跑项目的模范。这是一个导向,就是要鼓励干活的,激励跑钱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改变面貌,脱贫致富。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所有为四大产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焕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带领广大群众认真落实县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大宁、发展四大产业这一目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大干部群众得到更多的利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各项创建活动,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谐,进入了全市平安县行列;认真贯彻文化强市战略,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群众保持了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些都为今年的快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既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下面,我想就如何在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这一工作进行了具体研究和全面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为我们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目标任务的提出,不是应急措施,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物质条件上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环境上看,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从社会氛围方面看,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从农村自身方面看,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如果说过去我们国家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建设的大局,需要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来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以确保国家实力与安全的话,那么,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实力的增强,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候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视,明天将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领导参加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由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统一全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贫困山区县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农村经济是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的。我们大宁县工业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域。县域的主要部分是农村,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80。在国家的建制中,县城并没有从农村中分离出来,仍属于农村的范畴,所以从国家宏观体制上讲,象我们这样的县还属于建设新农村的范围之中。中共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就把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今年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大宁发展的历史任务,应作为县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认真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每年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都以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今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将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将资金和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这为我们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四大产业将带来非常有利的条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含金量更高的文件,我粗粗翻了一下,除出台各项新

政策外,加大投入的项目就有一二十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数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增加扶持农村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

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要继续增加扶贫投入,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了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国家农业部还启动了“十大行动”,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行动,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化促进行动,畜牧水产业生产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增收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通过以上信息,我们能够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确实为我们发展四大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积极跑资金、争项目、抓开发,力争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确保大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取得较大成效。

二、切实明确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有着丰富的内涵要求。“十一五”规划建议用20个字来概括其新内涵,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根据这一精神,我们提出“四村”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小康村、生态村、文明村与平安村,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物质宽裕的小康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今年,要继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枣业、羊业、石材开发业和城市开发业四大重点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使农民从四大产业发展中不断增加收入,以四大产业发展支撑小康村建设。

养羊产业已被我们的实践证明是家家户户都能搞,乡乡镇镇都能办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各乡镇和村组都要花大气力促进这一产业尽快发育成长。这几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宣传典型,培育大户上下功夫。每个村都要培育几个大户,让大户带动其他农户发展;二是在饲草、青贮上下功夫。继续大力发展多年生、当年生饲草,村村建立饲草加工站,户户建设贮青池;三是在养殖小区上下功夫。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每个乡镇都要规划标准化的养殖小区试点;四是在各项服务上下功夫。研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包括饲料服务、技术服务、防疫服务、销售服务等,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发展龙头上下功夫。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进程,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稳定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保证全年6.3万只的存栏任务,建成临汾最大的圈养羊基地。枣业的发展要认准目标,坚定信心,在规模化上做文章。红枣业的发展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挫折,有的地方损失也很大,但不能由此就产生动摇和怀疑。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应该从主观方面反思教训,寻找原因,在成功的经验中看到发展的希望,在永和县、延川县及太古乡的发展中学习经验。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此作为致富的产业来抓,就一定能抓出成效。要采取栽植、种植、嫁接等多种方式,今年保证完成栽植任务1.5万亩,嫁接55万株的任务,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要根据气候特征,选择适宜发展的品种,搞好各项服务,特别是在技术服务上下功夫。要宣传品牌,搞好包装,组织销售,使大宁红枣占领市场,形成影响。石材业是大有潜力的一个产业。前些日子看到商务部的一个信息,我国石材业已成为建材领域的支柱产业,全国石材进出口贸易额已占到全球石材贸易额的13,中国正成为世界石材加工中心。年前我拿着咱们的石材样品到中国石材协会请他们鉴定,有关专家认为大宁石头很有特色,完全可以打入国内外市场,承诺近期来大宁为我们的石材发展号脉定位。所以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想方设法引资金、引技术、引老板、联合开发,加大“三引一联”力度,力争今年石材企业达到18户。围绕把大宁建成全省最大的生态石材工业园区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石材园区基础设施,以园区功能的配套完善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提高聚集效应,壮大县域经济。城市开发业去年成功起步,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我们要进一步乘势而上,继续抓好以沿街一层建筑改造为重点的20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味。同时,要把城市开发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项目,实施一批工程,要抓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生态村。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今年,要继续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四大工程,搞好一个活动,努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好公益林建设为主的造林工程。年内在天保植被恢复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内,完成公益林保护性建设23万亩,继续完成1万亩天保工程和1.5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完成6000亩日援项目生态林建设、城区绿化和南川通道绿化工程。二是以昕水河流域治理二期项目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好昕水河流域治理项目、杜峨流域示范坝系工程、荷叶沟坝系工程项目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三是以沼气为主的绿色能源建设工程。完成“三位一体”沼气池1000个,全县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35,启动大型沼气亚行项目工程,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以打坝造地、荒山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同时,要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以“爱我家乡,美化家园”为主题的美化家园活动。全面整治乡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责任机制,逐步向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四化”标准和“三改五通五无”目标迈进,即改厕、改厨、改圈;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无柴草乱放、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今年,各乡镇都要确立两到三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推动生态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建设乡风纯正的文明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抓,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要求。要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努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生活品味。一是要注重构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网络。各乡镇都要逐步组建科技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要重视广播电视、宣传长廊、学习园地、公开栏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二是要认真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和各类道德规范,引导农民养成讲礼貌、懂文明的好习惯,在生产生活中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行事。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评议活动。由乡镇指导,以村组为单位,采取自评、互评、总评的方式,年终在每村评出道德高尚家庭、道德良好家庭、遵守道德家庭,并通过公开栏和宣传栏,宣传道德高尚家庭事迹,奖励表彰道德先进楷模;三是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站、网络教育、阅报栏等文化阵地,开展好县情乡情、市场知识、科技文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道德规范教育。四是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立足于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组建多种民间文化组织,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同时,县直部门要大力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下乡”活动。进社区、到村组、入农户,为农民送去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知识和优质服务。要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开展综合治理,建设稳定和谐的平安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平安村。今年在抓好完善和巩固平安县成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公、检、法、司各部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统力合作,协调配合,着力构建针对农村的综合治理网络、治安防范网络、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开展好平安村镇创建活动。要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和严打斗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各种利益冲突,健全信访工作体系,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领导下访制度、排查预案制度,创新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高度重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在去年理顺两委班子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大力推进依法治村,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意识,逐步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认真落实新形势下的新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自然是事关大宁县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将这一工作真正列入县乡两级的议事日程。要营造浓厚的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带有关键性、根本性、突破性的措施,有效地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一)抓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有好班子。我们要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开展的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村一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就要转入第二阶段,要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选准适合本地情况、群众乐于接受的发展路子,真正使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抓好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阵地建设。思想建设要引深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建设重点是抓好乡镇党委和村级支部班子,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注意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规范化。能力建设应当结合四大产业发展和本乡村经济建设实际,积极探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办法,着力培养班子成员领导本地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阵地建设要完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县直各部门要围绕“两定”目标,按照“两扶三争一推进”的要求,深入所包村委,落实包扶责任制,搞好主导产业包扶工作,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完成好各自工作任务。

(二)抓动力。改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理清涉农收费,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按照“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求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要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民间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这一系列改革旨在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新体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我们县乡两级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积极而又慎重的推动改革,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抓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必须加大开放力度,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联在一起,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缺乏开放的胸襟和眼光,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或不富也安,注定要落后于人。因此,要坚定不移的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靠开放增活力。首先,要在广大群众中培养开放的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干部群众的视野,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打破墨守陈规的教条思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破除小富即安、稍进则满,不思大进取的小农意识,树立敢闯敢冒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改变“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心态,树立让投资者发财,本地才能发展的互利互赢的开放思维,树立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其次,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敞开山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投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要千方百计地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把农村干部送出去学习、参观、培训,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本领。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办,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务输出规划,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为农民工推荐可靠的职业中介,有组织的实施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走出去打工搞创收。

(四)抓根本。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人才是根本性的措施。一是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培训制度,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积极扶持本地一些产业带头人,培养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带动一批人富起来。三是要善于发现、努力培养农业创业者队伍。农业创业者比农村产业带头人高一个层次。产业带头人是懂得一些种植养殖技术、种几十亩地、养几百只家禽,或多或少带动一部分农民致富的人,而农业创业者有资金,会管理,又有远大的眼光,愿意来农村投资办企业,可以解决几十人上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创业,一方面要鼓励外出发家致富的农民回乡创业。靠农业创业者解决农民就业,这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在抓好本地实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同时,还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挂钩联系引进高新农业技术项目和高技术人员。引进一个人才,就可能带动一个产业。

(五)抓保障。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转变干部作风是保障。首先,我们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弘扬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出实绩的好风气。坚决克服摆花架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不搞只顾眼前的虚假繁荣,不求劳民伤财的虚假政绩,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做起,用好的作风创造好的政绩,在全县形成一种事争先进、业争一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良好风气,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把县委、政府提出的工作任务圆满落到实处。其次,必须研究工作方法,实施重点突破。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与之相反的做法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啥都抓,啥都不突出,形不成特色。不少地方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应该引起大家反思。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不同,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每个时期的建设重点,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强调结合各自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但又不能游离大局,要在全县一盘棋的要求下突出自己的特点,抓重点,搞突破。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再次,必须层层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县四大班子领导要坚持好“三联一蹲”责任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基层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发挥好模范带动作用。要强化对分管系统、分管产业的领导,严格责任监督和奖罚兑现。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四大重点产业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的要求,抓规划、定任务,每项工作都要保证有人负责有人管,从县到乡到村层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和人人头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几年来,绿色大宁的发展实践已经给我们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发展基础,中央一号文件又给我们制定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好政策,新的省委和市委班子也十分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把西山能源开发、生态建设列为发展重点。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时不我待,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机遇,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励精图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动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大宁的美好未来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其次,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再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同时,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这两年粮食连续大幅度增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产需仍有一定缺口。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继续增产难度加大,长期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一定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这两年农民增收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扶持和价格因素带来的,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税全面取消后,要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统筹推进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明年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多予”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万众一心,扎实推进,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杜青林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2005年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5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些理论、方针、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单产提高成为总产增加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粮食增产由过去主要依靠扩大面积,转向稳定面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轨道。

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达5%。农民增收来源发生新的变化,来自种养业的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优质农产品集中度提高。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不断壮大,园艺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1.4万个。农民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082亿。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工作深入展开,农技推广机制不断创新。农业先进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38%。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重大财政专项,加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发展完善。农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加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资源浪费较大,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三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稳定粮价的难度加大,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外出就业稳定性较弱,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造成的损失增加,形成的威胁增大。

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认识

回顾“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加深了对党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深化了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理解和认识集中体现在“五个必须”上。

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三农”问题,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逐步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入科学

发展的轨道,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十五”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真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

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和保护,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

三是必须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来开展。为此,必须抓增粮促增收,抓增收保增粮,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靠综合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科技进步、优化结构和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粮增收“双赢”。抓住了增粮增收两大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赢得了主动权。

四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由弱变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抓好战略性大事入手,强化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构建农业“七大体系”,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年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必须加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农业部门的能力建设,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水平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提高统筹发展能力;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健全抓政策落实的机制,提高执行政策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实践表明,只有全面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才能够从容地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取得新成就。

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推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新的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阶段性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第一,从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第二,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战略转变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第三,从农业农村的重大任务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攻坚爬坡阶段,必须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抓住历史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切实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三要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大治理农业污染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四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六要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完善工作落实制度,健全和完善涉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二)实施“拓展”战略。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要拓展农业功能,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三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四要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狠抓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实施“提升”战略。重点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一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技术研究,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保障食物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三要提升农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要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契机,设计大工程,谋划大项目,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五要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三增”为目标,以实施“三大战略”为重要举措,实施“九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科学规划,集成资源,省部共建,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工作重点,在于把各方面建设的内容在示范村综合集成,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在行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评价建设效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为手段,以主攻单产为核心,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和抗御风险能力,切实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力争“十一五”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2006年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力求做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本增效有新进展,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好步。同时,要加强粮食加工转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遵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律,采取综合性措施,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2006年,选择黄淮海专用小麦、三江平原水稻、新疆棉花、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浙南闽西粤东柑橘、桂中南双高甘蔗、东北奶牛、黄渤海出口水产品8个产业带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要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农业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上,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集成农业核心技术,形成一批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对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

(五)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大力推广健康养殖,重点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加快畜牧水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转变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要提高自主育种能力。要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场、原种场、资源保护场,培育一批水产良种示范户。同时,大力推进畜牧水产的产业化经营。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大突破,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有大提升。关键是要不断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生产要素入股,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要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例行监测,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安全流通渠道,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和经营的品牌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前,要加快农业标准化,重点制订修订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深入开展农药、饲料、兽药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志管理,强化对农业品牌的监管和保护。

(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要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乡村物业,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构建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和循环式组合。

(九)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要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农业部部长)

第五篇:突出重点狠抓管理加快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突出重点狠抓管理加快**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村党总支书记***

2011年7月20日

全体党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村党总支部委员会向大家作三年来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三年工作回顾

三年来,**村党总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村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目标,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进取、狠抓落实,全村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全村和谐发展

党建工作关乎全局,党员素质关乎党建成败。我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逐步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以争创“五好党支部”的要求,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方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2009年的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后,借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1在我村党总支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先进、争优秀。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和发展后备力量,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有“舞台”,不断扩大党员队伍。三年来,按照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干部的要求,共发展积极分子9名入党,接收了大中专毕业生预备党员4人,党员队伍得到了加强。目前,**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30名,下设三个党支部。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三年来,村党总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依托**河工业园区和环大**旅游带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效观光农业,大力推广生态瓜果蔬菜的种植技术和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村经济显著提高。目前已发展**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农业开发三个项目在我村发展生态农业,依法有序流转土地900多亩,充分提高了全村土地的利用率,逐步打造全村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在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我村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今年我们将在规模高效农业上进一步做文章,经过连续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村民真正得实惠,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农村建设框架

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过去三年是我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的时期,村党总支积极筹集项目资金,投

入资金约500万元用于改善全村公共基础设施。三年中,新建了****小学、村部综合办公楼和卫生室,修筑约8公里组组通通水泥路(****路、****路、****路、****路、****路)和村村通水泥路(****路),实施电网整改、投资和扩容项目,全面提升了全村基础设施水平,拉开了全村新农村建设框架,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日常生产和生活。

(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力促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稳中求进。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开展人口和计生工作,建立健全村为主机制和包保责任制,计生工作逐步上台阶。目前,享受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助128人,享受双女户结扎奖励46人,奖励资金

4.5万元;办理双女户养老保险132人,投保资金2.6万元元;放弃二胎生育指标18人,奖励资金2.1万元;全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户有12户,奖励扶助资金11760元。二是冬修、圩费、农作物保险等工作扎实有序。三年来,我村上缴生产性费用13万元,水利冬修以资代劳资金23万元,共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600多万元。三是土地置换工作落实到位。2010年,我村在全镇圆满完成置换任务189亩,扩大了全村耕地面积。2011年又新增100亩土地双挂钩任务。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有条不紊。我村新农保参保率达90.1%,新农合参保率达99%以上,目前全村享受领取养老金总人数达837人,每月领取保险费及基础养老金7.11万元。同时对贫困救助、低保、五保户进行了全面落实,及时开展

临时救助工作,努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通过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全村布点修建垃圾箱30座和垃圾池15个,逐步落实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使得全村村容村貌为之焕然一新。六是狠抓征迁控违工作,建立农民建房长效管理机制,倡导广大农民依法、有序、规范建房。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村级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总量绝对值增加有限,发展的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村级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村民的文明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逐步解决和提高。

三、今后三年工作总体目标和措施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镇党委、政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坚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管理机制,时刻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切实为民办事时,不断开创我村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有效地开展村级党建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

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党建工作年年有新成果。

2、进一步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建设,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致富能力。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电教设施开展远程教育活动,为广大党员和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提供活动场所保障;借助先锋网网页,公开我村各项村务和工作动态,宣传上级文件法规,传授实用农业技术,提升我村阳光村务建设水平。

(二)抓好村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工作

1、推进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进程,今年全力完成****、****、****、****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任务,今后逐步扩大建设范围,提升我村组组通水泥路的覆盖率;

2、落实居民用电农排扩容项目,2011年实施****、****、****、****台区照明增容整改项目,今后三年将进一步跟进电网改造进程,确保村民用电需求;

3、狠抓计划生育、征迁控违、环境整治等重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长效机制,完善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新框架;

4、全力完成土地双挂钩任务,不断扩大我村耕地面积。2011年我村土地双挂钩任务是100亩,今后将进一步根据镇党委、政府任务要求,落实好土地双挂钩工作。

5、推广规模高效农业发展范围,提升和优化我村产业结构。今后,规模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仍然是我村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我党总支将做好引进和后续服务工作,逐步提升我村产业结构水平。

6、全力配合****水土保持项目施工。2010年4月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总投资***万元已顺利通过市县专家组评审,目前已进入招标实施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全力配合整个项目的施工建设,不断完善万山片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全村共产党员的信任与帮助,更离不开全体村级班子成员的通力协作。我相信,有全体党员的全力支持,党总支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好今后三年的各项任务,决不辜负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期望。

同志们,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即将选举产生。这预示着我村各项工作又将进入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为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一个崭新的**村而努力奋斗!

下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汇报材料

    我们乌鸦泡镇依山村有3个自然屯,444户,1888口人,耕地面积4767亩(其中江堤外洪泛地1300亩),人均2.5亩。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04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两年来,在省、......

    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5篇)

    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工具,也是约束社会行为的重要准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

    扎实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

    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

    1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admin文章来源:甘肃日报点击数:11更新时间:2010-8-10★★★【字体:小 大】 水电路气房是广大农......

    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部署......

    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举全市之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浅议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