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3 10:3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第一篇: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南山集团位于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中国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二、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走产业发展的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南山集团现有40

余处企业,涉足煤炭、电力、铝业等十几个产业。主要产品:精纺呢绒、服装、煤、电、电解铝等十几种。

二是坚持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新理念。南山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的要求,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着手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在辖区办学校,建宾馆,办医院,建老年公寓等(南山的老年公寓建设)。在南山参观的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生活便利、交通发达,现代化的气息非常浓厚。

三是坚持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南山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之一。南山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南山建成了一个融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文化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区、历史文化区、高尔夫休闲区、宾馆会展区、海滨度假休闲区,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会议接待体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带动了当地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几点感想:

借鉴南山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做到四有:既有支柱产业、有发展规划、有人才队伍、有正确的理念。

一是要坚持发展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物质基础。不能简单地把建几座房屋,修几座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是空洞的新农村,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虚无飘渺的。要立足村情,找准本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新农村模式或标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掌握本地人口、地理环境、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制定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既有中长期规划,也有近期目标。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实际工作中打乱仗,无序状态,减少重复性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损失;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事变动引起的新农村建设的搁浅或变更,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可以有效避免基层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行动滞后的现象发生。

三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真正对建设新农村有需求的是农民,只有农民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队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问题。要健全完善现行教育机制,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如南山的职业大学,现有10个专业,45个系,1.8万人),不断提高当代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坚持我们原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十好农户”评比、“好媳妇、好丈夫”评选及“文化中心户”活动,继续经常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两点:一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政治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各项内容之间是紧密相联的,要完整地予以把握,才能真正领会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二要有长期奋战的思想准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此外,从南山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来看,南山发展到目前这样也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都说明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一种政治利益来追求。要引导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民主管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存在短期实现的可能性,要抛弃急功近利,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要在按照制定的新农村规划,抓好开局,从最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本地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作者:王雯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二篇: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5月14日到21日,经区委同意,区委党校组织第十四期科干班的学员到海尔工业园及南山村等地方参观考察。按照党校的安排,现在将在南山考察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山集团位于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中国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山集团从一个队办小厂,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兼并周边十余个村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化,由乡村向城市化的战略转变,2004年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个居民生活区,40余处企业,涉足煤炭、电力、铝业、轻合金等十几个产业。主要产品:精纺呢绒、服装、煤、电、电解铝、氧化铝、铝型材、等十几种产品。南山实业A股股票于1999年12月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企业发展已经驶入资本运营的快车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等多次到南山考察工作,并对南山的发展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高度的评价。

二、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走产业发展的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南山集团现有40余处企业,涉足煤炭、电力、铝业等十几个产业。主要产品:精纺呢绒、服装、煤、电、电解铝等十几种。

走过昨天,创造今天,迎接明天,“追求发展,永无止境”是南山集团永恒的主题。南山集团以创建现代化集团为目标,以先进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为先导,配之高新科技,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南山”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国际市场。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南山”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南山”牌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南山精纺呢绒、南山铝型材为“中国名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2004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评审为中国500最具价值的品牌。据有关资料显示,南山集团2004固定资产达到152亿元,年经济总收入102亿元,年实现利税15.2亿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南山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新理念。南山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的要求,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着手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在辖区办学校,建宾馆,办医院,建老年公寓等(南山的老年公寓建设)。在南山参观的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生活便利、交通发达,现代化的气息非常浓厚。

三是坚持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南山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之一。南山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南山建成了一个融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文化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区、历史文化区、高尔夫休闲区、宾馆会展区、海滨度假休闲区,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会议接待体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带动了当地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几点感想:

借鉴南山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做到四有:既有支柱产业、有发展规划、有人才队伍、有正确的理念。

一是要坚持发展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物质基础。不能简单地把建几座房屋,修几座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是空洞的新农村,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虚无飘渺的。要立足村情,找准本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路子,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新农村模式或标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掌握本地人口、地理环境、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制定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既有中长期规划,也有近期目标。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实际工作中打乱仗,无序状态,减少重复性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损失;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事变动引起的新农村建设的搁浅或变更,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可以有效避免基层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行动滞后的现象发生。

三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真正对建设新农村有需求的是农民,只有农民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队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问题。要健全完善现行教育机制,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如南山的职业大学,现有10个专业,45个系,1.8万人),不断提高当代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坚持我们原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十好农户”评比、“好媳妇、好丈夫”评选及“文化中心户”活动,继续经常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两点:一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政治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各项内容之间是紧密相联的,要完整地予以把握,才能真正领会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二要有长期奋战的思想准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此外,从南山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来看,南山发展到目前这样也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都说明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一种政治利益来追求。要引导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民主管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存在短期实现的可能性,要抛弃急功近利,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要在按照制定的新农村规划,抓好开局,从最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本地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作者:王雯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 姚城镇学号: 院专业班级:电话: 4632047指导教师: 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安徽省舒城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姚城镇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006级 生物工程1班)

前言:

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农村改革

近年来,舒城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以食品、茶叶、林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项目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开辟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目前,全县境内招商引资涉农项目200万元以上规模148个,引进资金规模17499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6389.5万元。其中:省外项目300万元以上规模12个,到位资金13828万元,县外省内项目200万元以上134个,到位资金52001.5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茶招商,促进茶业产业化

1、引入茶叶种植加工项目,以“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以茶引资超过9500万元,目前该县的茶叶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已达到50多个,2007年干茶总量达2000吨,茶叶产值达2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茶叶的收入就有200多元,通过发展茶产业,使农民得到实惠。

2、引资发展茶叶深加工企业,促进茶产业化升级。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投资总额1600万元的安徽舒绿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绿茶、有机茶、特种茶、名优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拥有“兰草”和“舒绿园”牌注册商标,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出口欧盟、非洲、日本、美国,年产销干茶1000吨,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创利税近百万元。公司下设舒绿茶业精制厂和六个茶叶初制厂,在舒城县茶叶主产区建立2万亩的茶叶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和6万亩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是

六安市最大、安徽省较大的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3、发展茶叶贸易,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该县还计划引进资金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的晓天、河棚 等茶叶专业市场,为农民发展和壮大茶产业提供产、供、销全方位发展服务;

4、大力开展“兰花茶”招商宣传推介,打响“兰花茶”品牌。通过举办茶叶能手比赛,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全国一些大都市举办茶叶推介会、参加国际茶文化节等形式对茶叶进行推介,随着品牌的打响,茶业招商的成功推进,招商引资将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茶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工业项目

该县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引进林板、林化等林产品工业和粮食加工业,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全县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拉动了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在粮价走高预期下,全县农民在市场驱动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优质大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县2007年优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农民积极性也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业的引进和发展,首先破解了卖粮难问题,2005年以来,没有出现卖粮难问题,彻底摆脱了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运不走、补不起的难题。加工业发展还带动了种粮效益的提高。过去多年粮食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在粮食加工业的拉动下,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粮价稳中有升,种粮效益明显提高。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也拓宽了农民转移就业的空间。全县青云、友勇、大海等2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1.2万人,同时还壮大了地方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2006年成功引进台湾佳易木制品公司、东信林板加工等10多个投资9000万元的林板一体化项目,带动速丰林发展基地近10万亩。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后将惠及全县人民,农民将实现增收500元以上,这些项目正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直接拉动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千人桥、杭埠等乡镇交通便宜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近年来该县成功从江浙引进夏星、帅旺等食品生产企业带动了全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夏星集团通过从欧洲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聘请国内知名的食品专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各种西式冷冻肉制品(汉堡)、面包糠、鸡精等产品,远销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年创产值超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力1000多人就业,带动10000多个农户增收,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农户养殖致富”的双赢目的。

2、该县将引资发展服装产业作为今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盘子中关键的一只棋子。已成功引进的浩缘朋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品牌经营制衣企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下设安徽浩缘朋制衣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浙江平湖分公司、天津分公司等四个子公司。公司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固定资产达1亿多元,员工近2000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劳动密集型项目的成功引进,将基本解决该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依托水电资源,吸引客商投资兴建水电项目

近年来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利霖电站、润乡电站、金源电站、三湾水电站、西河电站等,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总装机容量超过10万千瓦。通过引资兴建水电站,在发展电力经济的同时,更加有力地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促进项目辐射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上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改善,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的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二是兴建水电项目许多附属工程如码头、便民路桥、以及库区形成后险滩恶滩的消除,交通条件也随之改善,直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通过新农村建设,舒城县经济及人民素质得以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篇二: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颜莲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班级:机096姓名:陈瑞 学号:0910012171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颜莲村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 采访村委干部 走访村民 网站收索 图书查阅法 调查时间:2012年8月10日—2012年8月20日

报告正文: 为及时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人利用暑期时间对家乡颜莲村进行了一番调查,现将此次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颜莲村位于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距乡中心三公里,全村全部是农业人口。青临线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分为10个村民小组。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 1.生产发展 近几年来,我村村民对产业结构做出了调整。其中,种植业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水稻种植上,西瓜,黄豆,玉米等多种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资料显示,10年我村水稻种植面积比例为72%,11年为68%,12年则下降到了64.3%。我村实行黄豆、玉米套种方式,既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便于加强管理,提高了产量。我村的养殖业也蓬勃发展,不少村民都自建养殖场,饲养鸡、鸭、鹅、鱼等。不仅如此,由于颜莲村的交通较为便利,不少外村村民也来到我村建立养殖场,使得颜莲村养殖业初具规模。2.精神文明建设

自2006年国家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以来,颜莲村村民参合率每年都达到95%以上。每个村民小组都设有卫生所,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自2006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以来,我村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现代化,教师的学历、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委会还不定期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用电安全、防火防灾等。

3.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发现,颜莲村村委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颜莲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10个村民小组已全部通了进村道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和砖渣路,其中水泥路已占了将近80%。11年全村硬化村内道路1.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已超过75%。全村自来水管系覆盖率已达到80%。以政府出资一部分,村民出资一部分的方式,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也使得农村农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11年该村新建桥梁一座,修葺桥梁两座,使村民的出行更为便利。4.生活水平的改善

颜莲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余外出打工,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机械化程度的相对提高,村民的收入逐年上升。资料显示,09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为1120元,10年则升高到1568元,11年增至2578元。大部分村民家中已配备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2/4的村民家中都购买了摩托车或是三轮摩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组织建设

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干部平均年龄进一步年轻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村务更为公开,并且不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村委会换届选举更为民主,公开,村民选举热情大为提高。村里重大决定决策主要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

由于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农村地区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化、机械化、集成化,生产方式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生产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也不高。

2.农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不尽规范,农民驾驭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3.农村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虽然村里有小学,但由于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教师责任心等问题,导致农民一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甚至县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料显示,75%以上的农村小学,68%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生源状况不容乐观。4.农村土地日益减少 由于村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村民们都在自家土地上建新房或养殖场,侵占了大量土地。另外,由于各种公路的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因此,农村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偏低。6.农村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庞大的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种水稻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共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抓好粮食、果业、养殖业基地的集约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3.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引导返乡创业

加大转移培训力度,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由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向高素质、高技能转变。一方面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另一方面,抓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加工业等,就地就近消化富余劳动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经验返乡创业,发展本地经济。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个重要、艰巨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关系农村和占全国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民的事情,在资源紧张的当今中国,也与城市和城市居民紧密相关,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应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关系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多个层面,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新希望,为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和自豪。同时,也看到发展中的不足,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必将解决,新农村建设必将创造新的辉煌!篇三: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11月2日至5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镇政府组织前往苏州、杭州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此次考察活动由镇委委员带队,重点参观考察了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和巴城镇绰墩山村,并得到了昆山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和全程陪同。这次随团考察使我收获颇多、见识大增,也给我在思想上、工作中带来了不少启发。

身临其境,走近金华和绰墩山

踏入张浦镇金华村,顿觉空气新鲜、绿树成萌,真不愧于是一个“村在树中,树在村中”的生态优美新农村。特别是该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集中了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于一体,即节约成本又方便群众,同时环境优美,使工作人员和村民都处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金华村面积虽仅有3.4平方公里,但人口总数却有3591人,各村民就业涉及农业养殖、商贸加工和餐饮服务等行业,村内交通便利,人人安居乐业。

巴城镇的绰墩山村则以6500年前的马家浜菘泽、良渚、马桥各个文化时期创造的古代文明的遗迹闻名,又紧临阳澄湖,是昆山市、苏州市及江苏省和自然保护区和古文化保护遗址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是以保护古村文化和发展古村经济

为主题,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以餐饮为主的旅游服务业经济更是蒸蒸日上,同时以阳澄湖特色水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业。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村、昆山市农村综合整治先进单位、昆山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辨色识香,解读金华和绰墩山

金华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拆除、整治、改造”为抓手,以“硬化、美化、绿化、亮化”为目标,制定总体规划,按要求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努力实现产业富民,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该村主要干部还向我们介绍了发展规划,描述了2012年村里的“软、硬”指标,软指标是从精神生活、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向城市化发展;硬指标即村集体收入将超1500万元,村民纯收入将达到25000元左右。现在村里的物业水平达到67.5%,两年后我们将实现100%,实现家家有物业、家家有股份、家家有分红。绰墩山村党委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为第一导向,立足本村实际,建设“渔家灯火”市场,形成特种水产养殖、餐饮、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村民创业致富提供发展平台。同时围绕阳澄湖水产品做足文章,形成了特色鲜明、惠及村民的水产品产业链,建设富有特色的自然水果园林区、有机蔬菜园区、生态养殖园等系列高效种养业,并形成产业链,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学以致用,参观考察后的启示

纵横对比两个村庄的发展模式,即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点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同点则是各有侧重,完全因地制宜发展村里的相关产业。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这两个村其实还不如我镇的任何一个社区的综合实力强,但从他们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中,仍给了我不少启示。

一、坚持学习,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上更上一层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己分管的农业范围内扎实工作,尽力做出成绩。

二、定位自己,始终贯彻上级的正确领导。首先要做好村干部的角色特点,正确评判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更要防范目空一切。同时常怀敬畏之心,群众相信我,就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自己所作所为对得起乡亲。

三、积极创新,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要求也在变。不断创新,力求工作有实效是农村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我们参观的两个村庄领导干部就是积极利用生态优势的创新发展理念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四、具体工作中,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从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借鉴他们的优秀做法,进一步配合做好我社区、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近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欧阳颂东率领区委区政府考察团赴**市考察学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市郫县农科村、龙泉区的书房村、锦江区的红砂村,每到一地,都能明显感受到**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活力和显著成效。现在将考察收获汇报如下:

一、**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一)郫县农村科。农科村以生态为重点。以民俗为特色,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在友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农科村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充分利用传统花卉、苗木栽培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从一般粮食生产向种植花卉、苗木、桩头盆景等高效农业转变的路子。并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民俗观光旅游业。创造出了公司加农户、一三产业有效嫁接,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龙泉区书房村。书房村以万亩观光果园为基础,借助桃花节,推动农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锦江区红砂村。锦江区政府把当地特色物产和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农民新居。打造“花乡农居”、“江家菜地”、“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 这“五朵金花”,覆盖锦江区80%的农村地区,20多万农村人口将直接融入**市的现代文明。

二、**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所参观的村庄,都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完成了村庄改水改厕,完成通村公路,绿化村庄,修建垃圾箱,配备卫生保洁员。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人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启示二,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启示三,要多渠道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在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固然必不可少,地方也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村镇土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一周多的时间以来,认真学习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听取了孙立诚教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途径”的讲座;参观考察了成都、无锡两市,双流、锦江、江阴三县(市)、华西和红砂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并进行了座谈研讨。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文件听辅导,聚精会神,耳目一新;学先进,看典型,流连忘返,催人奋进;谈体会,讲落实,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家反映,通过这次研讨班,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新感悟,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这个班办的非常必要,非常及时,虽然时间较短,但收获很大。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新农村”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过,人们向往的是耕地不用牛、铡草不低头,点灯不用油;八十年代讲的是三转一响;九十年代讲的是住的宽敞、穿着漂亮、吃有营养。尽管“新农村”这个概念在上个世纪曾几次提出过,但这次提出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探索,既源于实际又指导实际,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既体现全面性又体现科学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既注重发展生产力,又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学习、考察和研讨,大家认为,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应体现在“新产业、新农民、新村镇、新福利、新风尚”五个新上:二是新农民。华西村现在初中以上村民占村民总数86%以上,其中大、中专生200多人,还有3名青年出国留学。村党委班子中,大专以上25人,有研究生,也有留学生。近两年,该村还用优惠措施吸引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来华西创业。华西外贸公司的职工90%为大学生。成都三圣乡红砂村曾光海,今年54岁,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是个精明能干的农民,他把原有房屋改建为19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称为“曾家花园”,成为接待游人的三星级宾馆,大专毕业的女儿当经理,雇3个厨师、5个服务员,食、宿、玩一体,每年接待游人上千人次,收入相当可观。他的小女儿也是大专生,在村里给游人当讲解员,仪表端庄、神态自然,讲解起来滔滔不绝、丝丝入扣,令人赞叹。在农民家中,看到许多尊师崇教的楹联,其中一副:开天开地莫若开心做人,藏金藏银不如藏书教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员们感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科技文化知识的哺育和支撑,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大计,也是当务之急。四是新福利。成都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把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2000年初,由市县两级财政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已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对新征地农民直接纳入社保。全市26.75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2.66万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已有13.1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和9105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安身工程三大救助工程配套的城乡一体的救助体系。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从2004年开始,计划用四年时间,市政府投资10亿元,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6年起全部免除14个郊区(市、县)义务教学阶段学生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进行统筹调配,不收借读费。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卫生体系。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划归县政府管理,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505.4万人,参加率89.4%,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集中配送药品率达100%。大家感到,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五是新风尚。我们所到的村镇,不仅体验到这里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的高度融合,也深切感受到和谐的生活气息。青年人忙碌的身影,老年人喝茶打牌,盈意笑意,孩子们脸上荡漾欢乐。探寻其中的奥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素质提升人。这些村镇,均靠近城市边缘,较早地接受了城市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和先进生活方式,且农民自身文化程度较高,接纳能力较强。二是环境改变人。室内地板地毯,窗明几净,室外马路平坦,鸟语花香,四时有常青之树,八节有不谢之花,车在人中走,人在画中游,农民有了精气神,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风尚。三是制度管束人。这里除了法制宣传和礼仪教化外,还利用各种方式对农民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南新村开始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道德、学习、创业、守法、计生、环境分成六颗星,达到六星的给予表彰奖励。华西村坚定德育为先,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他们每月开一次村民大会,组织村民职工学习《合同法》《刑法》等等,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教育华西人发扬16字精神,做到三守(守法、守纪、守信誉),“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该村还做两项规定,一是奖励举报赌博者,举报真实一次奖励1万元,但目前还没有人拿到这个奖。二是孝敬老人奖,家有年过百岁老人,每人奖励1万元。去年该村一家37口人,一位老人年过百岁,得到37万元奖励。四是设施吸引人。这些地方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活动室,为农民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华西村成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下设京剧团、越剧团、锡剧团、歌舞团、杂技团五个分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家感到,三个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准,使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进一步找准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规划,科学引领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做好产业规划。加速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应该体现三性。一是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的中心村的建设,对边远村庄和人口较少的村,实行萎缩性规划和管理。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和农村社区,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三是具有包容性。尊重民俗特点,注意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等文化遗产。第二,提升新产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大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玉米、肉牛、肉鸡、肉鹅、生猪、鹿产品、蔬菜等加工体系建设。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扩大瓜果、苗木、三辣、蔬菜、黑白芸豆和晒烟特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第三、建设新村镇。在搞好规划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就势,加快村镇建设。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突出县城和省市确定的示范村镇建设,加大村容镇貎的改造力度。第四、造就新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第五、培育发展新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育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制定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产业政策,资金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规范管理。第六、完善新体制、新机制。各级政府要真正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合理的财政分配体制,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要向三农倾斜,建立专项支农资金,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要高于上年。落实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县给予奖励和补助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制。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支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民负担监管体制,努力化解乡村债务,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机制。

下载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冀州市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魏家屯镇位于冀州市东北角十五公里处,这是本次新农村建设的考察对象,魏家屯镇镇政府驻魏家屯村。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辖29个行政村。包......

    新农村建设典范考察报告

    10月9日-14日,我带队组织市政府办、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城市四区政府有关人员,赴**市锦江区**乡"五朵金花"考察。通过考察,大家受益匪浅,启示颇多。一、耳闻目睹,走近"五朵......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一、考察的基本情况3月2日—8日,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发懋同志亲率考察团,赴江西省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期间,张厅长一行沿途听取了江西......

    韩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韩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wqb.yiwu.gov.cn2009年09月23日来源:W--外侨办〖 背景色: 〗 〖收藏〗〖打印〗〖关闭〗2009年5月18日至23日,根据年度出访工作计划,市农办主任傅建民率领......

    新乡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含五篇)

    赴新乡县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为学习先进地区新农村建设经验,加快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7月3日,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海阔带领各乡镇、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新......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发布时间:2006-4-1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在“乡村变革”,推......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最终定稿]

    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发布时间:2006-4-1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肇庆市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在“乡村变革”,推......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济源、洛阳、栾川、西峡城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2007年4月13日至16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xxx、县人大副主任xxx、县长助理xxx、组织部副部长xxx,及城建、文明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