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名句

时间:2019-05-13 10:0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心雕龙名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心雕龙名句》。

第一篇:文心雕龙名句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针劳:诊治劳累。药倦:医治疲倦。这两句大意是:通过安闲自在来消除劳累,通过谈话说笑去医治疲倦。人的体力或精神的疲倦劳累,大多是由于连续劳作,大脑和肌肉高度紧张所致。使身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人谈天说地,神情愉快,这种积极休息,可以使大脑和肌肉松弛,精神趋于和缓,疲倦劳累也就会自然消除。这两句可用以指导人们消除疲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指作者。观文者:指读者。披文:阅读、分析文章。入情:进入作品规定的情景中,指被打动。这两句大意是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这两句话从作家、作品、读者三方面论述了审美活动的完整过程,并强调了真情实感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论述或说明只有当作家胸中感情澎湃,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能写出好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如果仅仅为文而文,矫情造饰,那么即使勉强成文,也不会具有感染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操:掌握。声:指音乐。器:指武器。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掌握了上千支曲子之后,方能通晓音乐;只有观察过上千口宝剑之后,方能识别武器。刘勰这段话的原意是: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一部文学著作,首先必须阅读大量作品。《意林》引《新语》:“子云(扬雄)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刘勰语盖自此化出。我们今天在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工作中,仍须提倡刘勰的这一唯物的观点。鉴赏文艺作品,既要善于识别香花与毒草,还要善于鉴定砾石与宝珠。提倡“观千剑而识器”,就是强调比较。刘勰的这种强调亲自实践.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充分比较来鉴别事物性质的观点,同佯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章:章节。易:变换。代:取代。这两句大意是:修改章节比童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修改文章,既要保持原作的内容风格,又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确实是十分艰苦时。有时为了修改一个字、一句话,付出的劳动地重写一篇文章还多。可引用用以反映修改文章的艰苦。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络裁》。权衡:衡量。掼益:减少增加。斟酌:考虑。芟(shān山):腿除。弛、:解除。这几句大意是: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韵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几句告诉戎们:文章写成后,要反复修改,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务使文字精练,中心突出,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值得记取。粗率的急就之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敷:铺陈,排列。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古人写文章讲究熔炼剪裁,即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同时,又讲究铺张扬厉,即表情达意务求淋漓尽致。因此好文章有时泼墨如云,有时惜墨如金.可见“删”和“敷”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什么时候该简,什么时候该繁,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面定。这两句可供论述文章要认真剪裁,力求繁简得当时引用。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梁·刘《文心雕龙·熔裁》。疏:粗蔬,指文意联系不紧密,中间有多余的、无关宏

旨的语。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琉;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古人云,“文不惮改”,而在修改时,要注意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这样,文章才会精练细密。这几句可供论述文章删削的基车原则时引用。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孵(quē缺):欠缺。这两句大意是少一个字意义就不完整,多一句话辞采就受妨害。文章写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见其简洁凝练。炼字斟句如能达到述个水平,文章的语言文字就无可再改了。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俪:对偶。采:辞采。百字:五言诗二十句,指全篇。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文心雕龙·明诗》是专题论诗的。它分别论述了各代的诗,指出了各代诗的特点及其优点、弱点,不乏精辟的见解。~讲的是南朝刘宋初期的诗风特点:讲究对偶,讲究辞采,刻画细致,用辞新颖.对东晋的诗风既有继承又有革新。特别是“俪采”二句对讲究骈俪辞采的诗风作了典型的概括,因此常被人们征引。

物色尽而情有采。——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物色:景物。本句大意是:景物描写得十分详尽而感情的抒发还含蓄有余。我国古代抒情的诗文作品,历来讲究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坯大都注意写景时穷形尽相,务求充分,而抒情则含蓄蕴藉,作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可供引用论述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也可用以表现丰富而含蓄的辞采。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少:指语言简练。总:总括。这两句大意是:用简清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把事物的情态状貌表现无遗。这两句的原义是赞美《诗经》的语言虽极其简练,却具有根强的表现力的。在这两句之前,作昔还举了很多倒子,如:“‘灼灼曲’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学草虫之韵,‘皎日’、‘#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这里的“灼灼”、“依依”、。喈喈”、“##”等,确实是“以少总多”,把桃花、杨柳之状貌,黄鸟、草虫之声情,绘声绘包地刻画出来了。现在可引用~以说明文学作品言简意骸的重要性,或用于赞美某些作品的言约义丰。

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晦塞:同“晦涩”,隐晦难懂。隐:指含蓄。秀:指精警。这几句大意是:把晦涩当作深,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可见“晦涩”和“雕削”,都是文章的大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夸:夸张。节:节制。饰:修饰。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这两句大意是:夸张而有分寸,修饰而不捏造。夸饰(或称夸张)是一种修辞方法,指用夸大的字句来形容事物,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文辞的表现功能。但夸张和修饰都必须适度,如果过了头,反会使人感到荒诞虚假,其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戚:忧愁,悲哀。偕(xié斜):在一起。这两句大意是: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这里说的是一种渲染的写作手法。在写抒情性的诗文时,作者将感情凝于笔端,对欢乐或悲伤的情态进行绘声绘色的刻画,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将随着你酃充满感情的辞采,或悲或喜,不能自己。

文以辫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辨:道理明晰。事:指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和列举的事实。核:准确。这几句大意是:文章以说理明晰、行文简洁为高,不以冗长繁复为巧;文中所阐述的道理或列举的事实以明白准确为要,不以艰深隐晦、难于理解为奇。这几句是针对论说文而言的,论说文都是阐述某种观点和说明某些道理的,因此,首先在内容上应该观点明确,道理清晰,而且作为论据所列举的事实要准确翔实,使读者易于接受。其次在写法上要注意行文简洁明了,既不能冗长繁复,使自己的观点反而隐而不彰,又不能一味地追求艰探隐晦,难于为人们所理解。本名句可供说明论说文的创作原则时引用。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论:此处是写的意思。循声:顺着声音。貌:样子,此指山水的形貌.节候:节令物候。披文:阅读文辞。见时:感受到时令的特点。这几句大意是: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在创作写景状物的篇章时,要尽可能地描写得细致准确,形象逼真,要能使读者阅读时仿佛可以身临其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作品描写精彩,生动传神。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彪炳:文采焕发。疵(Cī雌):缺点,毛病。明靡:明白细腻。玷(diān店):白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清英:清新英挺。这几句大意是:一篇文章文采焕发,是由于章节没有毛病;章节明白细腻,是由于句子没有缺点;句子清新英挺,是因为文字没有虚妄。刘勰认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要使全篇好,必须“章无疵”;要使章节好,必须“句无玷”;要使句子好,必须“字不妄”。确实,要写出好文章,谋篇布局、炼字琢句的工夫不能忽视,粗制滥造是写不出“彪炳”之文的。

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搜:搜集,寻求。裁:剪裁,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这两句大意是:搜集句子时切忌颠倒,剪裁章节时贵在顺序。忌颠倒和贵顺序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写文章时要文理通顺,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无论是集句成章还是积章成篇,都不能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缺乏逻辑性,使读者不知所云。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谋篇布局时应该切记。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启行:原义是起程,出发,这里指文章的开头。逆萌:预先发端。绝笔之言:指文章的结尾。追腠(yīng硬):追继,承接。这几句大意是:文章的开头话中,就应该预先稍稍显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结尾处的语言,也要能承接照应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这几句以骈四骊六句法,指出散文创作在谋篇安章上文气贯通、意脉不断、前后呼应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论述作者在构思时应注意文章首尾照应,一气呵成。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义:道理。圆通:圆熟通达,指既合乎常道,又能自圆其说。辞:文辞,语言。枝碎:支离破碎,指语言枝蔓横生,细碎繁杂,不能围绕中心,简明扼要。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强贵圆熟通达,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文辞最忌讳支离破碎,冗长繁杂,脱离中心。写文章如果总是阐发一些奇谈怪论,既违背常情,又不能自圆其说,自然很难有说服力。而道理虽正确,但语言繁复庞杂,散漫不着边际,也难算好文章。因此作者就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强调“~”。可供说明写作论说文应注意的事项时引用,当然也可用于说明其它散文的创作方法。

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屈平:屈原。洞监:明察,深入地理解。风骚:原指《诗经》、《楚辞》,这里泛指诗赋等文学作品。抑:或者,也许。这两句大意是:屈原之所以能深入地领悟诗赋等表情达意的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来,或许是江山对他有所帮助吧!楚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开阔了屈原的眼界,陶冶了屈原的情操,唤起了他对乡士的热爱,因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几乎都渗透着对祖国的深情,历来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者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说~。本名句可用于说明山水风光、自然景物时作家创作的重要作用。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采:文采。“繁采”指词藻华美而繁多。味:体会,玩味。这两句大意是:华美的词藻过于繁多而真情实感很少的作品,让人品味起来必然生厌。在文学创作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缺乏真情实感、一味堆砌辞藻的作品,往往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可供论述内容苍白、感情贫乏的诗文没有艺术感染力时引用。

为情而造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造文:作文。本句大意是:为了抒发思想感情才去写诗作文,这句以简洁的语言,说出了“情”与“文”的正确关系。人们先有了某种感触、认识,然后再去写诗作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如果反过来“为文而造情”,或为文而造文,那么写出来的作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必然苍白无力。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可供引用强调真情实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义:道理。典:明白正确,合乎常情。弘(hōng红):大,此指雄辩,有感染力。约:简练。这两句大意是: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练,才显得优美。在原书中,这两句是阐述铭箴文(类似今天的格言、警句、座右铭式的两种文体)的创作原则的,这种文体不仅辞约义丰,而且对位工整,因此优美而易于记诵。本名句意思与“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相近,可供引用说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征圣》。志:思想。言:语言。文:文采。信:真实。辞:文辞。巧:美好。这两句大意是:思想内容要充实,语言要有文采,感情要真实,文辞也要美好。这是强调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干巴巴的语言,单调而艰涩的词汇,绝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即使有美好的心志,丰富的感情,但言粗辞拙,可读性差.也很难打动人心,感染读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客,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钠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吐纳:偏义复词,指吐,发出。眉睫(jié节):眼毛,指眼前。这几句大意是:(创作活动进入艺术构思时,想象飞翔得很远)默默地聚精会神地思考,思绪可上接千年前的生活;悄然转动眼神,视线好像看副万里外的景物;吟咏之间,发出了珠圆玉润的声音;凝思之际,眼前就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象。这几句讲创作构思时,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飞越千载,神游万里,任意翱翔,随心驰骋。想象飞腾起来了,各种念头会随之而来,这时就会出现文思泉涌的现象。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两句大意是:一想到登山,作家的感情就倾注到高山之中;一想到观海,作家的情意就洋溢于大海之间。在文学创作对程中,神思起着重要作用。创作构思时的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受客观事物实际形态的制约,任意翱

翔,浮想联翩,作家能移把自己思想感情融入于被想象的事物中,“„„”。这两句常引来说明神思、想象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文思敏捷,灵感丰富,才情横溢。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指文思涌现。命笔:执笔写作。理伏:指文思阻塞。投笔:掷笔。卷:收。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这两句大意是:把感情倾注于客观景物就像赠与一样,客观景物触发的意兴就像酬答一样。这里说的是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眼睛观察景物,而景物又触发了作者的意兴,使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获得了刨作的题材,写出了情景交融的作品。作者用“似赠”、“如答”形容“情往”、“兴来”的过程,既形象又恰切。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zhēn珍):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攻:攻克,这里有治疗的意思。针石:古时治病的石针,现已失传。这几句大意是:箴这种文体,是用来规劝告诫、治病防患的,好比针石一样。这两句以治病防患的针石为喻,强调箴的劝戒作用。这种文体现在已经没有了,但人们还常把劝戒的话称为“箴言”。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古代的一种主要用于说理的文体。析薪:劈柴。破理:按木料的纹理破开》这两句大意是:论中的说理应该像劈柴一样,贵在能按照木材中固有的纹理自然破开。这两句可供引用说明论说文中的观点应顺应事理,能被人们接受,说理时应层层分析,入情人理。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将:要。赡(shān善):丰富。这两句大意是:要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务必做到扩大视野,博闻广见。此条以含蓄的表达方式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不可以孤陋寡闻,独学而无友。要想成为有才干的聪明的人,必须做到博闻广见,融会贯通。此句句式整齐、文字简净而说理明白透彻,然而失之文雅,不够通俗,因而限于“典藉文化”的圈子之内,很少行之于口。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主人,情饶岐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疑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文思敏捷的人,心里熟悉创作的技术,很快地考虑问题,当机立断。构思迟缓的人,情思纷烦,徘徊岐路,要弄清疑点,深思孰虑,方能定稿。文思快所以能在匆促中写成,疑虑多所以要费时久才完篇;他们的快慢、难易虽然不同,都靠学识广博,技巧熟练。要是学识浅陋,写得慢也是空忙,才学荒疏,写得快也是白费;这样而能写出有才华的作品的,从未有过。因此,在创作构思时,常会出现两种困难:思路不畅的人苦于文章内容贫乏,辞藻空滥的人陷入文辞杂乱。增进见识可以作为内容贫乏的粮食,突出重点可以作为文辞杂乱的药物;见识广博而又能重点突出,对于创作构思是极有帮助的。

第二篇:文心雕龙

读《文心雕龙》有感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刘勰历时五年编写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了《文心雕龙》,使我获益良多,下面就来简单谈谈我的感想。

《文心雕龙》中,共有五十篇,分为上下两部,既有对写作手法的详细描述,也有对写作思想的具体解答;既有对南朝写作风格的批评,也有对东汉文字风骨的赞赏。由此可见,刘勰的写作知识相当之渊博,对于写作各个方面的知识均有研究,这也就切合了章学诚先生对《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的评价,《文心雕龙》的论述范围虽广博,却大而不乱,环环相扣,条条在理,有严密的逻辑和周全的考虑,自成体系。

在文艺批评的部分中,刘勰有很多精妙的见解,他认为作文章者,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阅历,在家里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例如在《知音》篇里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说要经过无数的历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又如在批评到写文章没有全面的观点时,说“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即一个作家在写文章时,应从各种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分析一种事物,如果只从一方面看,那就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无法正确的认识事物,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误导。

在文学理论的部分中,刘勰首先说了写文章的人,认为写文章的人首先要有心。心,也就是写好文章的首要条件。刘勰认为,日月、繁星、天空、大地,都是有思想与感情的,人要写出它们的美好,就

先要用心体悟,把自己的心转化为天地之心,这样才能确定文章鲜明的中心,当你的心与天地所契合时,那文章自然也就出现了。

而写文章的第二点,就是要有“经”。什么是经呢,就是永恒的、绝对的道理,一篇文章,即使中心再明确,辞藻再华美,然而毫无道理,那也是一篇无用之文,何谓道理,道即是规则,理即是方法,所以,有道理即是在正确的规则中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这样你的就有道理了,符合了道理,你的文章也就能符合人的审美,能陶冶人的情操。正所谓“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写文章的第三点,即是情。与人交往要有情,游山玩水要有情,写文章,就更要有情。登上高山,情思中就充溢着山间的景色;看到大海,情意就出现了海涛汹涌澎湃的风光。写山水,就要寄情于山水,写天地,就要融情于天地,无情者无心,不用感情写出来的文章,不论构思再怎么精妙,总是缺少一种吸引人的气质,一读便索然无味。

刘勰的宗教知识广博,因此宗教对于刘勰编写《文心雕龙》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家,道家的中心思想,但其核心还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定下了全书的基调,例如刘勰认为文章的美学范畴都是成对的,强调双方平衡,阴阳共济。例如在对道与文、情与辞、风与骨、华与实等方面的论述中,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同时,刘勰对于《周易》也有很深研究,对于八卦、河图、洛书等也有欣赏和憧憬,因此,在《文心雕龙》中也有关于“易”方面很深的体现,有的篇幅像一部经书。

以上是我阅读《文心雕龙》的一点浅见,这部书博大精深,非读

一次就能理解透彻的,需要反复精读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中心思想。而书中对于文章创作的思想,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美学典范,对于现在人写文章也有很大帮助。《文心雕龙》不愧为文学创作的典范,文艺理论的巨著,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都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WEN XIN DIAO LONG

ShiQingTai,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y

Chapter 1: The origin of the truth

Part one

The power of article is tremendous,but why some said that it came out along with the sky and the earth? Cause the colors are vary from the sky and the earth, those shapes and patterns consist of different objects,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like the overlapped jades, suspended on the sky to brighten the world and show the magnificent scene, the green hill and blue stream giving out the luster, spreading over the earth and was dedicated into different objects, this is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universe.When we look up the sky, we could see the light;and when we look down, we could find that literariness on the earth.When that position of high and low was determined, the sky and earth got birthed.Human came into being as the third one, because we are the intensity of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that is why we called sky, earth, human ‘The three elites’.Human is not only formed by the five-elements(the mental, wood, water, fire, soil), but also the heart of world,.The language came after the human, language became the articles, and this is the way of nature.To others, like animals and plants have it’s literariness too: dragon and phoenix become the symbol of luck by their gorgeous scale and furthers;tiger and leopard look robust because they have bright fur;the cloud has it’s nature color, they look more vivid than the cloud in the picture painted by the masters;the flowers bloom out from the grass and tree, they are more fragrant than the flower made by the woman weavers;it’s not the artificial beauty, but come out of the nature.The sound made by the forest of mountain and the hole of rocks is so coordinative that it just like the music of YU and SE;the rhyme of the percussion of stream and rocks is so harmonious that it just like the music of XIN and ZHONG;so the literariness come along with the production of objects, when there’s sound, there’s rhyme.Even those unconscious wood and rock have it’s own colors, will the human with soul have no literariness?

第一节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

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第四篇:读《文心雕龙》

读《文心雕龙》

刘勰的《文心雕龙》上部主要以《原道》、《徵圣》、《宗经》3篇为核心,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下部则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同时也是整部作品的精华所在。

下部的《时序》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唯一一篇非常完整的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刘勰在文中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系统地梳理了从传说中的唐尧时代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发展史,并且从外部社会关系、政治原因、君主喜好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文学发展的几方面原因,顺带也指出了各个时期文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一个简单但不失中肯的评述。在叙先秦时期文学发展时,刘勰指出政治教化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文学是对当时政治环境和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反映,同时,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则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力量;叙述汉代文学发展时,则以史为例阐述了统治者喜好对文学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或抑制或推动的作用;而叙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时,好谈玄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反应到了文学身上,这从侧面又说明了社会风气和时代变换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这让我系统地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史文学发展的各类因素,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刘勰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知音》篇。他总结了历代文学评论存在的弊病有贱同思古、崇己抑人和信伪迷真。同时还指出了文学评论者应有的品质素养,包括处理文辞、贯通创新、善用典故以及音韵声律的素养,让我意识到文学批评是怎样一门高深的学问,公正理性地评论作品也是一件很严肃也很难的事情。《神思》篇刘勰针对艺术的构思,提出了“神与物游”“ 构成文思,贵在虚静”等观点,并对思——意——言”的关系作了说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动;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语言,即文辞。刘勰看到了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尽意的一面,承认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寻求克服这种差距的途径,强调创作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生活准备和学养准备。这让我明白创作之前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以及丰富的情意是完成一部好的作品的必备条件,同时养成好的文学创作修养也是至关紧要。而在《原道》篇中,刘勰对于文学本质发表了他的看法。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在这里,刘勰向世人表达了他的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这跟高尔基所说的“文学即是人学”不谋而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文学和文学创作的意义。

《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文心雕龙》

一书,不愧为被誉为“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一部集大成的文学发展史,于今天而言,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不可绕过的一座弥视弥高的大山。

第五篇: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比兴》读书笔记

世承班王丽婷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我在初读《文心雕龙·比兴》时,觉得它像是一盘难以下咽的野菜,刘勰的文学理论思想真是博大而精深,让我困惑不已。但是心慢慢静下来后,细细品味,联系古往今来的诗词,却也对《文心雕龙·比兴》有自己的一些小认识。

刘勰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意思说比是比附,是按照事物的相似处来说明事理;兴即兴起,是根据事物的隐微处来寄托感情。起初我也理解的不是很通透,但是想到以前学过的诗词中也有类似的比兴用法,我就慢慢明白了。正如《关雎》开头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意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的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接着就进入正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提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又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第四章紧承上节,开头就是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这样既激发读者的联想,又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了。

所以说在《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较为普遍的。其不仅形式富于变化,手法灵活自如,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委婉之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它们的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沉思。

其实在写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后代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也有单句并没有用比兴手法,而整个形象都是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做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

随着文学体裁的不断变化发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词的意境的塑造与艺术效果的表达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了比兴,诗词便会少了一份婉约,少了一份含蓄,少了一份韵致。比兴手法的运用,拓展了诗词的意境,加强了诗词的生动性,增加了诗词的韵味,使得我国的诗词散发出了迷人的馨香。

刘勰对比、兴两法的运用,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在全面观察了事物的基础上“拟容取心”。比拟的是事物的形貌,但不应停留在形貌的外部描写上,而必须提取其精神实质;也就是说,要通过能表达实质意义的形貌,来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斥言”、“托讽”,以小喻大。这真是刘勰对文学理论的真知灼见,是值得后世永远慢慢品读与认知的。

下载文心雕龙名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心雕龙名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心雕龙》读后感

    我读《文心雕龙》时被里面的句子被吸引了:“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存着,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刚读几句,我就被深......

    浅析文心雕龙之“气”

    浅析《文学雕龙》之“气”一范畴 古代文学 唐欢 2016110993 关键词:气 建安文学 Key words: 摘要:文章重点探讨了刘勰好用“气”来评价建安文学和建安文人,归纳出了四点原因:第......

    文心雕龙篇章结构

    《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 一、上篇: 1、枢纽论(文原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正纬》和《辨骚》虽列入“文之枢纽”,但并不是《文心雕龙》的总论。属于总论......

    读《文心雕龙》有感

    文字启迪文字文字震撼灵魂——读《文心雕龙》有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学从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文学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文学在浔阳江头的琵琶琴弦上回荡......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五篇]

    一、关于《文心雕龙·征圣》中圣人之道是检验文章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 《文心雕龙·原道篇》已给这本探讨文学理论的著作指定了基本的方向。一个大大的光环套在它......

    文心雕龙读后感(共5篇)

    导语: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整个知音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知音之难;其次是知音之方; 最后是知音之乐。 在《知音》篇开篇中,刘勰就写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知音多么......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卢 兰 说起知音,大家会联想到离我们最近的《知音》杂志,还有耳熟能详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卷十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