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文法讲堂第一期
“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文法系“文法讲堂”成功开讲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全系同学的人文素养,传播人文精神,展现学院风范,文法系精心组织、策划了“文法讲堂”学术讲座。文法系将把“文法讲堂”作为一种长期的品质活动,开展下去。
2011年11月22日晚,“文法讲堂”第一讲在江阳路南校区报告厅拉开序幕。本讲由原扬州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杨千朴教授主讲,主题是“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文法系主任、党总支书记顾瑞漒主持,文法系全体大一新生参加。
杨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六种内在精神:“兼收并蓄、博大宽容”,“刚劲有为、自强不息”,“见德思义、正道直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贵和持中、和合精神”以及“天人合一”,并结合现实,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被杨教授博学的知识、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并折服;最后,讲座在高涨的气氛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的“文法讲堂”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实质,并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且自愿在实践中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真正起到了顾瑞漒书记所要求的“形成共鸣、感到共震、达到共识”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分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学生跨校区开展活动的安全,文法系第一党支部号召学生党员组成“红色先锋”安全护卫队,组织、带领大一各班前往路南校区报告厅参加讲座。此前,“红色安全”护卫队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安保措施,按班级配备学生党员,分批带领同学们安全抵达路南校区报告厅,活动结束后又将同学们带回路北校区,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传承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传承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廊中的宝贵遗产。在这幅传诵千古的画卷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画技,巧妙地以鸟瞰式的构图,生动艺术的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盛世风貌。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可用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来概括。浩如烟好,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发展,巩固中成为维系民族感情,传承民族历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当今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传承和谐文化,成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话题。
近代以来,国势衰落,外敌入侵,我国文化遗产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的野蛮的破坏和疯狂的掠夺,在我国文化遗产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久的伤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政界到学术界,从学术界到民间,从来不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和社会认识的偏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容乐观。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谐文化与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先进文化的时代脉搏是相一致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谐文化具有现实紧迫性。
以和谐的理念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认识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以和谐理念处理好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当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出现矛盾冲突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划,把该保护的保护起来。像重点文物、历史街区、各种人文遗迹、代表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乃至大的城市格局等等,都要在规划中予以保留;在开发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始终确立保护性开发为主导,把历史遗产作为一种保护性的资源,而非开发性的资源,合理利用,防止“杀鸡取卵”,保护工作永远处于第一位;要突出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个性化、特色化,充分利用历史的、地域的、现代的多种文化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使文化遗产开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以和谐理念完善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并完善逐级申报、专家评估、政府审批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命名制度,把各级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申报制度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按照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对于不同等级的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也应有所区别。二是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文化遗产事业已不仅仅是文化问题,经营问题、市场问题、非营利制度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都是构成现代文化遗产管理的主题。另外,对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概念的认识,也要不断扩展和深化。三是根据中国特点进行管理。在改进文化遗产管理时不能一味照搬发达国家的制度与标准,应该以我国的独特性去补充和丰富世界遗产事业。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三篇: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一、尊老爱幼
1、尊老敬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五个不同的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分为靠父母抚育、独立生活和靠子女敬养的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尊老敬老是形成人生良性循环、让人类繁衍畅流无阻的需要和要素。
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孟夫子的“老吾老及人之老”是提倡尊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没得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也应该而且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尊老敬老。孝敬老人从来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4、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次充满爱心的行动,每一次尊老爱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们。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5、尊老爱幼,人间美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用心抚平老人爬满额头的皱纹,用爱抹去孩子写满童稚的眼睛,让世界亮成明灯一盏,让世界将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6、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真情,每一个字都是渴望。不能嫌弃老年人爱啰嗦,多陪老人说说话,是最好的报达。
7、尊老敬老的可做的事情很多,关键靠行动。我们要自觉把尊老敬老根于心中,不断增强尊老敬老意识,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家中做尊老敬老的先锋,在社会上做尊老敬老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将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8、爱护幼小,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明理和涵养随时随地传输到孩子的心灵。长者也要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所应当地为孩子的幸福快乐成长付出自己的一切。
9、尊敬爱幼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爱幼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老爱幼,我们责无旁贷,尊老爱幼我们必须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和良心。
10、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积极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这个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二、崇尚新风
1、倡议提高文明素质。要学习和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清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高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能力。崇尚尊老敬贤传统美德,参与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对老人生前多孝敬、多赡养,身后丧事简办,文明祭祀。
2、倡议开展文明祭祀活动。要以献花、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开展祭祀活动,纪念先祖,缅怀故人,主动摈弃祭祀活动中的陈规陋习。
3、倡议维护环境卫生秩序。不在街道和墓地焚烧纸钱,摆放祭品,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杜绝发生火灾。要妥善安排祭祀时间,自觉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共同维护好公共秩序,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4、倡议党员干部作表率。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宣传文明祭祀,不从事、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动劝导亲朋好友的不文明祭祀行为,作“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崇尚健康”的带头人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三、美化环境:
通过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等手段,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美观。
1、建立垃圾点,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期处理。
2、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尽量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自行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3、房前屋后、路边地头,统一规划,栽花种草,栽植风景树木。
4、精心管护,形成自觉。
四、公益服务
1、环保节能公益活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节能类的活动不仅美化环境、节约能源,还能变废为宝、宣传环保。我们要携手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扶贫救灾公益活动:为灾区、为特困家庭募捐衣物。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好这里的孩子,教会他们懂得知恩图报,长大了好好地回报社会。
五、学富带富
1、按照“农科技术明白人→富民产业带头人→村组干部接班人”多向培养模式,把更多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更多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后备力量。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创业服务团队,通过举办领办创办产业项目专题培训班、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开展“菜单式”培训、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重点抓好党员素质提升行动、“项目党员”行动、“党员带富”行动和党内帮扶行动,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组织农民党员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民党员根据有关规定享受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党员创业帮扶资金规模,每年优先向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农村党员提供重点扶持。扩大农村党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5、鼓励农村党员创办领办或以参股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及其他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6、继续加大农村党员创业示范户培养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致富。
第四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不和谐的根源,是自我意识造就了自身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识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其四,我们还应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虽不乏其例,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及社会动荡的原因何在?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也很有必要。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与否,
第五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