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19-05-14 15:1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篇: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二、达到“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具有强大的、有活力的管理中心,也就是说政府是有权威的,其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社会是具有强力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

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另外,这个社会有较少核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在社会精神生活中有社会的粘合剂。例如“三个代表”这简明、扼要的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有亲和力的,能够作为新时期凝聚全体党员,吸引全体国民的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运行基本上是有秩序的,具有较稳固基础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便是合理的、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一个社会尽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有等级序列,社会成员的地位有高低,但这种等级序列和地位高低不是凝固化的,社会中不存在群体性排斥的制度,普通的社会成员也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个社会的结构就是有弹性的。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僵死的社会结构更

具有活力,更具有和谐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论语》,二千五百多年来,浸润濡染,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心理结构、风俗习惯,但这却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之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从公元前约2600年初,黄帝在中原地区确立权威性的部落开始算起的。在文化阶段上,可以称 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初生期。周朝灭商统一中国后,周公制礼作乐,希望通过礼乐文化,令不同的民族融洽 相处。另外,周公还强调两种精神:“亲亲”和“尊尊”。“亲亲”就是亲爱我们所亲爱的人,这是重视孝道、家庭和婚姻关系。”尊尊”就是尊敬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同时也衍生了一种特别的阶级观念。西周以后,周天子的势力不能统一各族,中国政体便分崩离析。地方势力彼此 吞并攻伐,形成春秋战国的混乱形势,社会、政治的统一与和谐尽失。在这种情况 下,各种修身治国的理想,哲学思想便随而产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早出现的,它的思想结构可以 用“忠”、“孝”、“仁”、“义”来概括。其中“孝”为根本,维系了家族的基本伦理;“忠”是“孝”的向上扩展,君主是整个国家的大家长;“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四种行 为又终归为“礼”。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早期文化是一样的,是人类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标志人类从无善恶概念的蛮夷社会进入到有善恶界定的秩序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关于人性的一个观点,即孔子在《论语》中已经隐含,后被孟子明确表达,写入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首句的“人之初,性本善”,即性善说。性善说没有足够肯定人性恶的一面,导致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善的,恶却是受外界影响而得的,因而形成人人互相指责的伪君子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性善说不承认自己的恶性成分,极力排斥来自外界的约束,所以在政治上终究不会出现权力制衡的体制,金字塔形的专制政治必然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寄托全能全善之人来掌管这种政治又必然成为这种政治良好运作的唯一办法。孔子的“孝、忠、仁、义”思想及对明君的呼唤可以说是建立和维护这种政治体制的理论武器。然而,全能全善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性中善恶共存。这

一点只要真实面对自己思考是不难得知的。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不被约束的地位时,其恶性就会膨胀表现 出来。这便是这种单纯仰仗善性治理国家的政治实体发生周期性震荡的人性原因。西周末年的周朝政体离析和地方势力的互相争斗,以及在此之前的朝代更迭,都不能逃脱这样的文化缘由。

汉人把《论语》看作传记,汉文帝时设传记博士,传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同《孝经》一样是士人必读的启蒙之书。东汉时则列为“七经”之一。汉朝如此重儒,无疑是秦朝暴政的恶果使得孔子离开“道、德”之源的“仁”被肯定。更重要的是,孔子“孝、忠、仁、义”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就是建立和维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种政治体制的文化武器。所以从此以后的中国历史是:无论中国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如何轮换,都不过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本族与外族之间的争夺霸主的政治军事斗争,在文化上并未改变,孔子的圣人牌位一直被供奉在香火缭绕的庙堂里。且看汉乱经三国入魏晋后,各朝均把《论语》列入学官,设博士传授。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章句集注》立于学官,与五经并列。从元仁宗起,直至明清,将它钦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士人为了求取功名,日夕讽诵,熟记于心,影响 十分深远。有人据此便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应从汉朝算起,这不仅因为孔子儒学的蓬勃兴起,还因为从此才有了汉民族的称号。这种看法太表面化了。孔子之前的中国朝代和孔子之后的中国朝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观、婚姻观、道德观等原则没有本质的区别,同属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只是国号和皇帝的不断变迁。这变迁的规律大都是”兴于仁洁,衰于暴腐”,如夏兴于大禹之仁而 立国,终衰于桀暴而归商,又如商兴于成汤之仁而立国,终衰于纣暴而归周。

四、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

中国文化里充满着人道精神,它既是哲学意义上对人的最高认识的结果,也是伦理学上对人最完美的塑造。它崇尚人道,讲求礼义,向往和平安定,而这一切正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本”,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人是天地之精华,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事物。因此,中国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尊重与爱护,主张“与人为善”,把“爱人”当作人的第一要义,这又是当今人类追求的目标。而中国文化提倡的“立己立人,达己达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一直被整个人类所认同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准则。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顺乎自然,从自然中体验生命的韵律,领悟生命的奥秘。当全球陷入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的今天,中国文化却提供了摆脱困境的途径。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份宣言,宣言中写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联合国原科教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曾说过:“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很大程度仍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一、尊老爱幼

1、尊老敬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五个不同的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分为靠父母抚育、独立生活和靠子女敬养的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尊老敬老是形成人生良性循环、让人类繁衍畅流无阻的需要和要素。

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孟夫子的“老吾老及人之老”是提倡尊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没得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也应该而且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尊老敬老。孝敬老人从来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4、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次充满爱心的行动,每一次尊老爱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们。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5、尊老爱幼,人间美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用心抚平老人爬满额头的皱纹,用爱抹去孩子写满童稚的眼睛,让世界亮成明灯一盏,让世界将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6、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真情,每一个字都是渴望。不能嫌弃老年人爱啰嗦,多陪老人说说话,是最好的报达。

7、尊老敬老的可做的事情很多,关键靠行动。我们要自觉把尊老敬老根于心中,不断增强尊老敬老意识,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家中做尊老敬老的先锋,在社会上做尊老敬老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将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8、爱护幼小,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明理和涵养随时随地传输到孩子的心灵。长者也要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所应当地为孩子的幸福快乐成长付出自己的一切。

9、尊敬爱幼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爱幼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老爱幼,我们责无旁贷,尊老爱幼我们必须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和良心。

10、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积极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这个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二、崇尚新风

1、倡议提高文明素质。要学习和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清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高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能力。崇尚尊老敬贤传统美德,参与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对老人生前多孝敬、多赡养,身后丧事简办,文明祭祀。

2、倡议开展文明祭祀活动。要以献花、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开展祭祀活动,纪念先祖,缅怀故人,主动摈弃祭祀活动中的陈规陋习。

3、倡议维护环境卫生秩序。不在街道和墓地焚烧纸钱,摆放祭品,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杜绝发生火灾。要妥善安排祭祀时间,自觉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共同维护好公共秩序,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4、倡议党员干部作表率。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宣传文明祭祀,不从事、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动劝导亲朋好友的不文明祭祀行为,作“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崇尚健康”的带头人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三、美化环境:

通过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等手段,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美观。

1、建立垃圾点,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期处理。

2、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尽量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自行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3、房前屋后、路边地头,统一规划,栽花种草,栽植风景树木。

4、精心管护,形成自觉。

四、公益服务

1、环保节能公益活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节能类的活动不仅美化环境、节约能源,还能变废为宝、宣传环保。我们要携手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扶贫救灾公益活动:为灾区、为特困家庭募捐衣物。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好这里的孩子,教会他们懂得知恩图报,长大了好好地回报社会。

五、学富带富

1、按照“农科技术明白人→富民产业带头人→村组干部接班人”多向培养模式,把更多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更多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后备力量。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创业服务团队,通过举办领办创办产业项目专题培训班、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开展“菜单式”培训、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重点抓好党员素质提升行动、“项目党员”行动、“党员带富”行动和党内帮扶行动,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组织农民党员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民党员根据有关规定享受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党员创业帮扶资金规模,每年优先向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农村党员提供重点扶持。扩大农村党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5、鼓励农村党员创办领办或以参股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及其他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6、继续加大农村党员创业示范户培养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致富。

第三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不和谐的根源,是自我意识造就了自身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识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其四,我们还应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虽不乏其例,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及社会动荡的原因何在?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也很有必要。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与否,

第四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

第五篇: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

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

(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深刻阐释,无疑道出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

(二)中国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理想。人们对道路的探索和选择,不会是随意而为,道路更不会凭空而来。它承载着过去,也标示着未来。中国道路反映了中国人现实的共同利益,也凝聚着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这就是中国梦。

(三)中国道路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形态构成讲,它是实现途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从宏观规定讲,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从基本要求讲,中国道路有8个方面必须坚持的内容。从实践领域讲,中国道路是一个体系,由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若干具体道路组成。

(四)中国道路的开创和发展,直接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如果不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如果不推进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实践,如果不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根本目标,就不可能有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有其明确的实践基础,即我们常说的“改革开放”;有其明确的主题内涵,即我们常说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其明确的开创发展过程,即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成功开创”、两个世纪之交的“成功推进”和新世纪新阶段的“成功坚持和发展”。

(五)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拯救和发展中国的先进道路逐步演进的历史成果。开创中国道路之前,历史不会是一片空白,道路总会有“源头”征兆。说中国道路其来有自,是指它有着历史的承续和承载,是在前人探索的道路基础上开创出来的。党的十五大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并列为20世纪中国的3位伟人,他们的特殊贡献,恰恰在于分别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拯救和发展中国,卓有成效地实践和探索了先进道路。从三民主义道路到新民主主义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位伟人都是从前一代人那里汲取了经验智慧,并且看到了前一条道路的不足,而后创新发展,实现历史性的飞跃。说中国道路是几代人“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真实含义即在于此。

(六)中国道路奠基于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离开创中国道路时间最近、关系最密、影响最大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左右的历史时期,当然不能混为一谈。在探索道路的方式和具体政策上,在工作中心和实际工作内容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差别。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开始是照搬苏联模式,带来很多问题,邓小平说:“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没有解决好”,根本说来是指还没有形成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对中国道路来说,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承续和承载。对此,十八大报告提出,毛泽东那一代人为中国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什么是“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主要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理论准备”有哪些?不仅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还有对一穷二白的中国,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把国家建设好大概要100年这个最大国情和历史方位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判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革

命”的论述;“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遵循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和做好综合平衡的要求;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主张;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等。关于“物质基础”,则包括建立了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和“两弹一星”等各方面的建设成就。以上,都属于十八大报告说的“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至于“宝贵经验”,既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的许多正确有效的做法,也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经验。这些,都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物质到精神不同方面,为中国道路的开创积累了必不可少的直接有用的资源。

关于从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演进特点,邓小平在1980年主持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时,说得很清楚:“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几层意思具体地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在他们选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新,而是在他们直接碰到的,由毛泽东那一代人奠定的基础上开始开创中国道路的。

(七)中国道路的本质灵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没有主义,或者这个主义不科学,道路就没有灵魂。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说中国道路其来有自,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有其思想来源,有其传承的“道统”。

社会主义思潮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实践探索,经历了好几个时间段。其中的“道”,就是内容逻辑,主要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谓“统”,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主要指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几个阶段的形成发展和具体化。正是从“道统”的角度,我们党一直强调,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发展。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就改变了方向”。改变了方向,是因为树立了社会主义这个新方向。中国道路,就是沿着社会主义这个新方向不断前进的结果。从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飞跃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没有变。改革开放不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推倒重来,而是一个辩证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认识更清楚了,而且越来越清楚,实践上更有成效了,而且成效越来越明显。不论中国道路怎么发展,都是更好地做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八)中国道路到哪里去?拥抱中国梦!中国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是一条通道,现实由此而来。弄清楚中国道路从哪里来,正确理解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和历史逻辑,不仅有益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规律,更让人明白,它始终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的。因为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近代以来不懈奋斗的中国人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九)什么是中国梦?从根本上说来,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说来,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这三个含义,在十八大报告中表述得很清楚。中国道路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道路的现状是: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国道路的前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

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

(十)为了寻梦,就必须寻路。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本就是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没有衰落的低谷,就没有在沉沦中崛起的梦想。负责任地构想未来,必然解决走什么路,才可能接近和实现梦想的问题。在更多的情况下,梦想未来、提出目标比较容易,选择走什么路反倒艰难万分,往往要经过曲曲折折的实践探索,才可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反过来说,道路总是承载着信仰,没有崇高信仰的道路,很容易滑向机会主义,终难走出一片光明的天地。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梦”不同,“路”必不同;“路”不同,“梦”亦将不同。只有“路”和“梦”的紧密结合,才会使“梦”深刻地承载历史,让“路”正确地对接未来。说中国道路寄托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就是这个意思。

(十一)在探索积累和开创发展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的追求。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找到的是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道路。其中,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民主主义则是现代化的基本诉求,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以求“均富”的民生主义,很接近社会主义理想。

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目标之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使国家复兴”,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这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目标之二,就是他说的,“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进而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民族复兴在现代化方面的体现;目标之三,是大家都熟悉的,走新民主主义道路,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再次探索道路问题,提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对这条道路的目标,毛泽东设想的精要是,让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过渡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也不光是自己站起来,强起来,到21世纪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进入新时期,邓小平开创中国道路,一开始就明确,通过改革开放之路,目的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4年,他确切地讲,“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1987年,他又解释说,“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990年,他再次明白告诉人们:“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可见,在中国道路的开创过程中,中国梦里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族复兴这三个内涵,一开始就是不能割裂的。

正像人们熟知的那样,到十五大,我们党正式把中国道路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概念对接起来。十六大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把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之“梦”,从此前的“富强民主文明”扩展描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十二)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在中国道路的探索积累和开创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不仅始终作为目标存在,而且始终是具体的,是由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连接起来的。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每个人的。比如,关于中国道路的现代化之“梦”,围绕“小康”这个阶段性目标,我们先后经历了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阶段到又一个阶段的实践行程。以后,我们还要经历从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衔接和实践。以上不同的目标概念,语境不同,内涵也不一样,但都反映了中国梦所经历的阶段性特征。到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时候,大体就可以称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

到那时,已经发展到新的境界的中国,不仅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道路也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更多的资源和标记。

下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中国农民工到中国技工)

    无敌的群体:从中国农民工到中国技工1,中国技工获经济年度大奖 12月12日晚,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在北京揭晓。2013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主题是“转型升级的智......

    从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做事不到位(5篇范文)

    从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做事不到位 ————《做事做到位》读后感 当朋友推荐读这本书时,心中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拿到书时,封面的一段话让我从心底有一种惊悟,同为亚洲人,为......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海尔的企业文化(精选合集)

    一、海尔的企业文化体系 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 湖南农业大学MBA导师 杨孚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创新,她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至今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他山之石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企业人本管理

    他山之石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企业人本管理(一) 人本管理的内涵和精髓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谋略,其中的“民本”、“和谐”、 “谋略”等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