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3 10: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第一篇: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抓产业 强基础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力军。如何顺应农村改革历史潮流,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造就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动作用,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所在,也是农村基层干部重要职责。作为一乡的党委书记,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两年多来,我带领乡党委一班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狠抓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抓管理 建制度 强化队伍建设

带领全乡群众发展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能干的乡村干部队伍。2004年我到底圩任乡党委书记后,一抓党委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机关的学习、工作、议事、考勤、卫生、勤政廉政、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带头讲团结、带头讲民主。几年来,党委一班人团结干事、求真务实、勤政廉政,共同为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积极努力。二抓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村组干部的选配上,我的认识是:不能带头致富,不能当干部;只顾自己致富,不是好干部;带领大家致富,才是好干部。所以乡党委充分引导群众把坚持党的领导、勤劳守法致富、愿为村民服务、得到群众拥护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和村党支部、村小组班子。村“两委”42名成员中,有致富能手9人,占21﹒4%;科技示范户22人,占52﹒4%;致富带头人9人,占16﹒7%。村组干部中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比例的提高,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超前谋划、充分准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解决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拖拉的问题,教育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益,在岗位上做贡献。在农村,重点解决了党员脱贫致富能力弱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增强发展致富的本领,成为致富、带富的先进群体。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使阶段性活动转化为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长效性的管理机制。

搞调查 谋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富裕农民。抓好产业发展,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造血功能”,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后劲、没有活力。所以我始终把抓产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任后,为了尽快熟悉乡情、民情,我经常深入村寨、深入干部群众,与干部群众交谈,向班子其他领导、同事了解,不断加深对乡情、民情的认识。两年多来,全乡8个村委会的124个村小组,我走了98个,一些边远的村寨,车不通走路也要去。所以全乡的山水、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展意识、所需所盼等,虽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为谋划发展思路、进行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

**乡位于九龙山北麓,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这些为底圩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所以全乡的茶叶、八角、甘蔗产业有规模、有潜力。经过认真的思考,在产业发展上,乡党委提出了“做强茶叶产业、巩固八角产业、做大甘蔗产业”的思路。在茶叶产业上,一抓生产基地建设,发动和引导群众规范栽种、品种选优、提高科技含量,改造低产茶园。二抓加工营销,了解市场信息,引进外地的客商到底圩来搞茶叶加工、营销。底圩的茶叶产业,通过政府的推动、市场的拉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实现了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全乡有茶叶51256亩,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栽有茶叶,300多个初加工厂覆盖全乡的124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茶叶收入5000多万元,栽茶多的农户多达100余亩,茶叶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对现有的20000多亩的八角,加强管护,做好巩固,确保该产业不因几年来八角的市场价格连续走低而被毁坏。在普盆、普龙两个村民委,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更换优良品种。2005年甘蔗收入375万元,收入高的农户上万元。由于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底圩乡农村的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打牢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打基础 兴科教 增强发展后劲

农村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条件,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在底圩,由于区位不利,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基础差,已经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最大的所需所盼,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两年多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项目的投入和发动群众集资投工建设自己的家园。共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1件、滚水坝5座、引水沟渠3条5.8千米;修建蔗区公路2条6.5千米、乡村公路32条48千米、桥梁1座;建成35千伏变电站1座、拉通和正在架设37个村小组的高压输电线路。村小组通电率和通路率分别从48%、57%提高到81%、87%。水、电、路、广播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全乡新农村建设的向前发展。

教育是实现底圩经济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工作中,我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现“硬件”的保证。完成了中心校和普片完小2幢教学楼的建设,正在建设中心校2幢学生住宿楼,为实现“普九”创造必备的办学条件。同时,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采取措施,收回流失学生,保证了入学率、巩固率的达标。“普九”工作于今年5月通过了县人民政府的检查验收,正在抓巩固和提高,迎接省、州的检查验收。

努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参合率,解决群众“因病返贫”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村卫生室的建设。两年来,建成村卫生室2个、正在建设1个。现在除乡政府在地的底圩村外,村村建有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就医购药。

抓示范 树典型 推进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需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抓鱼塘村的建设。鱼塘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八角产业,通过几年来的打造,全小组已经发展有茶叶2500亩、八角1800亩、杉木3000亩,农户年平均经济收入在3万元左右,住房基本都是砖混楼房,几乎家家有摩托车、电视机、影碟机,通电话、通手机,以具备新农村的雏形。在抓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又将该村作为 “云岭先锋”工程示范点来建设,建科技文化活动室、修活动场、安装广播电视、配置课桌椅,实现了党支部“有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有宣传栏”的目标。指导成立茶叶产销协会、青年、妇女、治安联防等组织,健全制度,开展活动,有力的促进了该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如今,鱼塘村正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文明树村、科教兴村、依法治村”的目标迈进,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

二抓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2006年,**乡实施同剪村委会的岜安、江那、南岭、那崩4个整村推进项目。为了把项目实施好,春节过后,我就带着乡村干部,深入项目点,召开干部、群众会,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由于工作做得早,留住了想外出打工的群众,使工程建设有了劳力的保证。规划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把工程建设的需要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建设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精心组织,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经常深入项目点,检查工程的建设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向县级部门争取资金、物资,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在规划建设的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带动了周边的村寨的干部群众,集资投工建设自己的家园,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

**乡经济社会有了新的发展,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困难还很多,我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只有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吃苦的精神、更昂扬的斗志去努力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出一分力、发一分光。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乡镇培训班交流材料

新农村建设乡镇培训班交流材料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陶道尔格

我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镇长陶道尔格,很高兴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经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镇开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情况,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我镇基本情况:

宗别立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端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东麓,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接壤,是以农牧业为基础、煤炭采掘加工为主体的工业镇,是全区煤炭资源富集区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无烟煤、烟煤、石灰石、陶土、云母、铁、铜等,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3.8亿吨,烟煤储量达4.2亿吨,煤炭资源按目前的开采能力预计可开采50-100年。我镇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已初步形成以乌—巴一级公路为轴,以张—查公路、乌—石高速公路、银—汝铁路、乌—吉铁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全镇公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我镇西至盟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78公里,东至乌海市54公里,南至石嘴山市56公里。分别与包(包头)兰(兰州)乌海西站、西大滩站,乌(乌达站)吉(吉兰太)本井站及110国道相连,是盟旗无烟煤、烟煤、畜产品等资源输出和外来商品输入的必经之路。乌巴光缆横穿境内,应用光缆入盟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国际国内电话、传真均可直通,移动、联通无线数字信号覆盖全境。宗别立镇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雨季

1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年降雨量为200多毫米。

全镇总面积2024.4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483人,蒙、回等少数民族3279人,流动人口8000余人,全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嘎查、一所中心卫生院。目前入住镇区的民营企业99家,个体工商户457户。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5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6.6%。财政收入7.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84元。

主要做法:

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一是立足实际,推进重点产业,提升综合实力。

我镇是一个主要依托煤炭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增值的工业城镇,全镇财政收入90%以上来源于煤炭企业,因此强力推进以煤炭为主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本镇综合实力保障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资金后盾。

二是积极宣传,深入发动。通过舆论宣传、典型示范、行政推动等各种办法,力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深刻内涵,着力解决农牧业生产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减负政策,提高农牧民收入。健全农牧民负担监测、信访、举报、检查、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的审核、审批和管理,确保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精心策划启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巩固农牧经济,保障民生。加强监管农资质量及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全镇粮料产量由68万公斤提高到97万公斤,增长了42.6%;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政策及以草定畜牲畜等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为保障牧民生活质量不下降每年落实企业400万元资金解决三个嘎查退耕农牧民的养老保险;为改善牧民生存生活环境成功实施了下田和塔塔沟400多牧民整体搬迁和启动了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相继建成60座沼气池、20户游牧民定居、190户农牧民危房改造工程;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街道、给排水设施、公路、防尘墙等建设任务;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农牧业服务中心、接待处、园林公园等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嘎查社区办公场所、高压输变电线路、人畜饮水工程等。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三下乡”等活动,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进城务工人员达860人,外输劳动力400人,安臵下岗职工21人。

--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抓住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遇,迅速壮大了第三产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目前辖区内个体工商户达到了457家。有三个嘎查相继成立农畜产品销售、汽车运输协会,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农牧家游数量的增加和档次提升,本地羊肉、土鸡品牌效应有所扩大,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治重特大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偷挖盗采违法犯罪,依法取缔土炼焦、非法采砂采煤等行为。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巩固“两基达标”成果,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修缮中心卫生院大楼,改善了医疗条件。,目前参合农牧民数达到了3687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通过了镇政府每年为农牧民承担30元医疗保险金的制度并了落实为农牧民免费体检。

--筹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协调筹措资金新建、扩建党员活动场所6个;社区档案室6个;草原书屋6个;安装调试卫星接收器162套;建成广播电视转播塔1座。

今后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现代农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争取涉农涉牧项目,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巩固传统农牧业的同时,引导农牧民通过多种形式依法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能人大户示范创业等形式,鼓励自主创业、合作创业,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加强动物疫情防控,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积极引导发展农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结合游牧民定居、移民扩镇、棚户区改造、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项目设施,投资建设牧民新村,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实施好嘎查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保障各种政策性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致富能力;进一步落实就业扶持政

策,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向第三产业转移。抓好以养老、医疗、城乡低保、住房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及“草原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以文明嘎查社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争取实施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群众参保率达到并保持在100%。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进优生优育。坚持开展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消除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善集镇人居环境。

三、认真落实《阿左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十条优惠政策》,鼓励劳动者结合宗别立的实际自主创业,利用红旗水库、浩依勒呼都沟等自然条件发展农牧家游。在企业聚集地和居民集中区发展商贸物流和餐饮服务业,引导矿区城乡居民向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搬迁转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落实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实施呼鲁斯太地区农贸市场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谢谢大礼

第三篇: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交流材料

××镇2011年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

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代表××镇党委、政府,以《立足“三农”服务民生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为题,就按板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向大家做交流发言。请各位领导给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2011年1至6月,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472.4万元,同比增长118.4%。完成财政收入398万元,同比增长246.1%。

(二)产业培植有了新发展

一是烟叶生产丰收在望。全年烤烟收购任务为3.775万担,比2010年增加2950担。农民烤烟收入预计可达3800万元,比2010年的2500万元增长24%。二是林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发展特色经济林果(核桃)3000亩。松脂产量1863吨,林下产业创收600万元。三是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创收1200万余元,同比增长29.15%。四是茶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全镇现有茶园21711亩,上半年产量15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完成了293亩生态茶园建设。

(三)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2010,实施了安3-

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镇、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项目件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不重不漏、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把项目完成情况纳入镇年终考核。

(七)督查到位。在项目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项目村、组进行督促检查,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农村服务和带头力量不强,集体经济支撑不足,公益事业建设筹资困难。

(二)农民总体素质偏低,新农村建设压力较大

(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缺乏规范性措施,存在建得起养不起现象,集镇公共服务设施严重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四)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农民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获利不多。城市带动农村的实力较弱,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四、2011年的主要打算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进按勐、按田油路及小石桥、凉水箐两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做好水利普查工作,继续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兴建小型水源工程和灌溉排涝工程,抓好高稳产农田(地)、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菠萝坝大沟罗家延长线等沟渠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力-4-

推进集镇给水管网改造前期工作。

(二)保障农民权益,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完成冬季农业开发1.2万亩,加强农作物的后期管理工作,力争粮食总产量达7210吨,确保粮食自给有余。积极引导金融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三)坚持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坚持试点先行,以集镇周边、公路沿线为重点,全力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实施3个自然村新农村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

(四)整合力量,切实抓好扶贫开发。通过整合力量、捆绑资金、合力推进,大力实施贫困自然村综合扶贫开发,积极向上争取实施整村推进7个左右的自然村。通过整村推进,不断加强贫村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增强综合发展能力。积极向上争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300户以上。

(五)突出改善民生是第一责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认真抓好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工作,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认真落实残疾人保障措施,努力为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做好敬老爱老工作和助养、助医工程;认真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认真抓好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5-

抓好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镇充分利用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这一契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路子,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科学谋划,明晰思路促发展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村被**市、**等5个村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土地整理和省投**高产农田示范项目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落户**。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项目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原创网站:知音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为打基础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和高产农田项目(1亿元)以及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2007年-2008年)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方家畈、**、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2010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10年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2011年-2015年)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卫生标准;100的村级主干道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今年初,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了**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助农增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九龙仙米”、**西瓜、**白鹅等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以“九龙仙米”品牌为主的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双低油”为主的6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以宝通农庄为龙头的6万头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以清明湖珍珠养殖场为龙头的3万亩优质水产基地、以**白鹅、土鸡养殖为龙头的1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袁码头岗地开发为主的1万亩绿色林果基地,着力提高优势板块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三是切实抓好品种改良,提高种养效益助农增收。大力发展优质畜禽养殖业,力争全镇年饲养白鹅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20万只,年饲养土鸡、鸭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80万只;大力发展优质生猪养殖,力争全镇年出栏1000头的户达到20户、总量达到8万头;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大力发展优质水产,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助农增收。重点围绕“一盏灯”、“一口池”、“一张表”、“一根针”的“四个一”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力争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农业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推广水稻、棉花、水果、生猪等优良品种,力争全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模式技术,力争高效模式种养面达到90以上,稻鸭共育、稻田养鱼发展到2000亩,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发展到5000亩。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直接的技术服务。到2010年,全镇发展3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个,辐射带动全镇90以上农户。五是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坚持工业兴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以化纤纺织、机电建材为主的的特色工业,建设好关庙山化纤纺织工业园,力争五年内全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2家,年提供税收达到10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到2010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00家,就业人员达2000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组建种养专业协会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23个,发展经纪人800人。六是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到2010年,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10000人,打工收入达到1亿元。

(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硬化9条主灌渠、50公里,硬化末级渠系400公里,做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硬化通村公路64.2公里,全镇所有村通水泥公路,镇级列养公路100硬化,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行、水电路三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农户分组集并率达60以上,改水、改灶、改厕户达到8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切实巩固“普九”成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达到98;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福星工程”,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8以上。三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化民怨、顺民气。四是加强依法治镇,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六是抓群防群治,确保社会治安长治久安。

(四)文化为魂,倡导科学致富、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一是把农民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力争

第五篇: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镇充分利用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这一契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路子,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科学谋划,明晰思路

促发展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村被**市、**等5个村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土地整理和省投**高产农田示范项目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落户**。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项目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原创网站:知音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为打基础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和高产农田项目(1亿元)以及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2007年-2008年)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方家畈、**、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2010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10年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2011年-2015年)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卫生标准;100的村级主干道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今年初,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了**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助农增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九龙仙米”、**西瓜、**白鹅等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以“九龙仙米”品牌为主的6万亩优质稻

下载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推荐]

    乡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

    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调整结构促增收整合资源抓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县辖10个乡(镇),602个自然村,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农业人口186724人,占全县总人口......

    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宁利乡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乡根据县委、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扎实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乡的新农村建设稳......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 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建设魅力村寨发展富民产业 中共汶川县委汶川县人民政府 (2012年8月日)尊敬的昌平常委书记,各位领导: 在全省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

    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一、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

    创建卫生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

    创建卫生乡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 前营乡位于宝丰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西临汝州市蟒川乡,南与大营镇接壤,北与汝州市小屯毗邻。总面积4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

    50、浅谈如何推进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篇可选)

    浅谈如何推进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

    村新农村建设交流大全

    **村是**市**镇中心所在地,是整个**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区域面积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64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203,总人口3676,2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会班子人员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