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10:3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技〔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

现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方、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和长远发展,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附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附件: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

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

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

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

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3.教育部、科技部将在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地方、高等学校作为新农村发展研

究院的建设主体,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第二篇: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技〔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现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方、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和长远发展,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附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第三篇: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

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

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

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3.教育部、科技部将在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地方、高等学校作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主体,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第四篇: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思路及近期主要工作

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思路及近期主要工作

第一部分:建设思路

一、建设目标

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力争成为江苏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重大战略问题的主力军;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辐射中心之一;成为江苏省各级政府制定三农政策的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成为江苏省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之一;成为江苏高校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的先行区;成为江苏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绩效分类考核改革的试验区。

二、优势和挑战

我校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核心是需求导向,即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和区域发展的创新需求;根本是高校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提升;重点是科技推广队伍和服务基地建设,难点在于服务保障机制的创新。这就要求我校在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时,首先要着重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优势

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学校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在ESI最新统计中,学校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通过IFT国际认证(中国唯一)。系统位置优势。我校的快速发展正受到国家和江苏省,无锡市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在高教系统和区域系统的位置优势,使得我校学科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随着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推进,我校服务“三农”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科综合优势。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能够为新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能够利用突出的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围绕新 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生态等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综合研究与系统咨询,寻求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路与对策。

学科交叉优势。我校的比较优势在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生工,食品、医学等学科,以及与工科、文科、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资源的创新,能够有效扩展农科教育的边界和内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

服务和辐射优势。我校面向全国招收和培养人才,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和各个行业领域,具有点多面广的辐射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综合性大学在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能力跨校、跨区域开展“三农”问题研究和服务,服务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2、面临的挑战

发展定位的挑战。我校把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对于学科的发展必然是扶优扶强,而我校不是纯粹的农业院校,涉农专业不多,与其它农林院校想比,优势不明显,暂时还不处于优势地位,其发展也需要有个过程,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人才队伍的挑战。研究型大学是我校的发展目标,基于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综合性大学对于教师的评职、晋升考核也多以科研成果为主来评价,这样就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科研上来,教学次之,社会服务更次之。而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直接面向的是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一线,其工作多是以科技推广和培训以及咨询服务为主,愿意直接从事这样工作的教师不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农业实践能力不强,也就形成不了一支高水平的推广队伍。

实现路径的挑战。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一方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有面向基层的稳定的科技服务推广基地。在这两个方面,我校与其他重点农业大学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在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首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9个是设立在重点农业大学,只有1个是设立在涉农综合性大学。由此可见,涉农综合性大学在重大农业基础和应用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特别是农业重大科技成果供给能力、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能力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三、我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思路与举措

1.转变发展观念,抢抓发展机遇

转变发展观念。我校应从人口与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增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自觉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的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发生了新变化,“三农”问题不仅面临着技术的难题,也涉及到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创新需要,涉农和农业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创新发展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农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在高等学校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有利于整合涉农学科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协调发挥,也有利于高等院校推动结构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围绕学科、区域特点,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发展体现在学科专业特色和区域农业特色。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必须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必须着眼于高校所在区域整体资源优势、农业主导产业特点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服务和促进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服务基地。

3.建设人才队伍,打造领军人才。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源头活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人才队伍包括科研人员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我校应大力加强农业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军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造农业科研前沿创新团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骨干力量,要以面向一线、强化服务为重点,建设一支善于转化应用、推广示范和解决实践难题,骨干力量专职化、兼职人员稳定化的科技推广人员队伍,提高服务推广能力。

4.完善机制保障,推进协同创新。完善流动机制,强化政策导向,积极推进人员分流,使科研为主人员、教学为主人员和服务推广人员各安其类,推进校内农业科技人员与政府、基层之间的交流任职,形成有序竞争流动的良好局面。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推广服务相关政策和奖励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从事服务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利益。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现路径,建立稳定的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地,吸引政府和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参与农科人才培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推进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协同,在从技术推广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产业系统协同、互动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系统向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开放,提高农科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进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建立校内农科实验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互补的实践推广基地体系。推进国内与国际的协同,利用高校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优势,积极推动国际农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种植、养殖模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二部分:近期工作

一、搭建组织机构

学校应尽快成立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的人员名单以及新农村研究院相关聘用人员名单(讨论稿)见附件一。与此同时,随着研究院事业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充实和完善研究院下设的各个部门。建议举行一个简短,庄重,简朴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学校应适时成立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指导委员会或者咨询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建议包括国家,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和杰出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更有利于统筹各种资源,促进研究院的建设。

二、开展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调研可以选取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了解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第二、可以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县,乡,比如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各选择一到两个点,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第三,在江南大学范围内,组织各学院的院长,书记和科研院长开会,传达国家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背景和我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意义以及给我校带来的巨大的机遇。并让书记,院长回学院传达我们学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建设内容。让老师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提早做好科研准备。并让各相关专业的老师,针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申报课题,在学校进行公开答辩。

通过多方调研,就能基本了解我们的技术、理论储备,了解江苏新农村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就能正确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出地推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工作。

三、发动老师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研讨。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启动课题经费,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在老师们进行课题申报的基础上面,学校组织人员选拔具有潜力的课题,进行培育,并进一步推荐到政府部门,争取项目经费,学校并做一定量的配套。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可以主办或承办“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汇聚全校乃至全社会智慧来促进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

四、有序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的成熟度,逐步推进五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站建设。分别是,特色发酵食品产业示范站,特色粮油加工产业示范站,特色畜产加工产业示范站,特色棉纺织品产业示范站,特色水产加工产业示范站。每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站,均建立以岗位科学家牵头的专家团队,具体负责新农村基地和信息化共享平台的统筹与建设,并依托基地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在五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推出10个农产品加工和安全示范服务基地建设。

五、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农民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需要,打造20个新农村信息化农民培训基地。

六、制定和出台研究院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

随着研究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研究制定,修改完善研究院的各项政策,制度。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2005年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2005年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

估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函[200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的精神,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宏观规划与指导,尽快提高学校运动训练水平,经研究,我部决定2005年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基本条件:

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在相应运动项目上形成传统和特色,在全国居于较高水平;学校重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运动员学习、训练、比赛、管理、医务监督和营养保障等方面有相应制度和办法;具备相应项目训练、比赛所需的场地、设施;具有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优秀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队伍;具有训练、比赛及科研所需的稳定的经费保障。

二、评估主要运动项目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开展运动训练的传统和训练条件,及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国内大学生比赛项目相衔接的原则,评估项目为: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手球、棒球、垒球、武术、击剑、射击、定向越野、跳水、攀岩、自行车、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摔跤、柔道、跆拳道、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龙舟,以及棋牌、冰雪运动类等。

三、评估程序与办法

1.高等学校自评

申请参加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的高等学校(含已经在教育部备案的102所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应按照本通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方案》(见附件一,以下简称《方案》)进行自评。在此基础上将自评报告和《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评估申报表》(见附件二,以下简称《申报表》)及相应的管理文件、表格、数据、证明(涉及训练场馆设施的需附照片)等材料(附电子版),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初评

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申请评估的学校按所申报项目进行初评。专家组5人以上,由学校体育教育、训练、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专家组依据《方案》要求,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本地总体规划对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和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细致的评估,做到严格把关。初评后专家组按项目给出量化分数,投票决定初评合格学校,写出详细评估意见并由成员逐一签名。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后于2005年9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将学校申报材料和初评合格学校的《申报表》报送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3.综合评估

教育部组织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方案》,对学校申报的运动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经专家委员会综合评估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规定招生。

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部今后将定期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评估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统筹规划、有序发展、严格条件、规范评审、确保实效,防止一哄而上。我部还将定期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检查,对没有按照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求开展运动训练的高等学校,停止其享受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招生政策。附件:

一、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方案

二、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评估申报表

教育部

二○○五年六月十四日

下载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清真食堂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高等学校清真食堂工作的通知 教发函„2010‟4号近年来,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的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清真食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教体艺[20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现将《高......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 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近年来,高等学校......

    加强党建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

    关于在新农村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

    关于在新农村开展消防安全建设工作的 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各企事业单位: 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县消防大队和镇政府的直接指导下,为改善我镇新农村防火条件、普及村民......

    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 文物博发〔201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教育厅(教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

    县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县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服务“中国农谷”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档案局、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农业厅转发 的通知》(鄂档[2010]47号)、《省档......

    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开展情况

    齐勒乌泽克乡阔布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 情 况 简 介齐勒乌泽克乡阔布村位于伊昭公路220省道旁,是特克斯县老县城遗址,全村人口577户,2248人。针对该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