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选《防止虚假新闻》
(六)《防止虚假新闻》
1.虚假新闻可以从(ACD)角度来理解。A.新闻观C.新闻伦理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ABC)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BCD)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BC)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C.数据和图片造假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D)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BC)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ABC)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C)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BCD)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AC)A.外部环境的影响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AB)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ABC)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A.专业精神的培养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BCD)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
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D)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BCD)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ABD)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ABC)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CD)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BCD)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ABD)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C)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
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ABCD)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产生影响。(ABCD)A.国家B.社会C.个人D.媒体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ABC)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B.媒介公信力下降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BC)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A.经济利益B.人际关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ABCD)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的一种行为。(AB)A.自我限制B.自我约束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ACD)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ABC)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C.规范记者的行为
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辑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健全三级审稿制度。(BCD)B.编辑C.部门负责人D.总编辑
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ACD)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第二篇:多选《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D)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ABCD)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组成部分?(CD)C.社论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第三篇:多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A.群众路线B.媒体职能C.党报理论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B.政治家办报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A.新闻价值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A.为人民群众服务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B.互联网C.手机等移动媒体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以人为本C.不断改革创新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A.善于用事实说话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B.发表的途径通畅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BCD)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第四篇:新闻报道策划之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之虚假新闻
摘要: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关键字:
新闻报道策划虚假新闻原因危害
正文
新闻报道策划是传播主题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向受众传播最佳新闻信息,以获得最佳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策划,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新闻内涵,使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吸引受众,提高新闻竞争力。如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赶赴现场,进行报道策划,推出最受大众欢迎的报道来。客观的事物发生在前,人们的主观报道在后,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
二是新闻工作者参与正在发生或还没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促其圆满和完善,尔后再予以报道。人们的主观策划在前,策划后产生事实,事实产生后再进行报道。例如:1889年,《纽约世界报》22岁的女记者布莱在普利策的指挥之下,从纽约出发,试与凡尔纳小说《八十天环游全球》的主人公福格比高低,坐车、乘船、骑马、骑骡,利用一切交通工具,用了72天6小时11分14秒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引起轰动。布莱被称为“奇技记者”。
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思考----“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不是编造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存在的,那就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例如:2006年7月19日《信息时报》“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作者黄熙灯
新闻:“明明汁液很多,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甜。”记者近来接到不少投诉,称所买的西瓜,瓜相不错,切开汁液也很“丰富”,但一吃却寡然无味,有些甚至有股酸馊味,他们怀疑西瓜被注入了水。在某医科大学上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西瓜切开一看都是污红色的水,她取了样叫同事化验,这才知道西瓜被注射了红药水。对此,市场方面回应,不排除有不良瓜贩给西瓜注水,甚至红药水,但这样西瓜容易变质腐烂,风险极大。”
真相: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广州市面并没发现注水或药水西瓜,之前有媒体报道的“广州市面出现西瓜被注射红药水根本不能吃”哗众取宠,造成了广东、河南两省部分地区的西瓜卖不出去,而实际上给瓜注水如同“杀鸡取卵”,瓜农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后,立即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今年以来供港西瓜的检验检疫情况进行了调查,今年1~7月份共受理供港西瓜报检1042批1.16万吨,均经检验检疫未发现西瓜被注水或注射红药水等异常情况。
值得回味的是,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曾就此事采访作者本人:“你什么时候想出要作这样一篇报道?”黄熙灯回答:“我买到一个西瓜,发现不那么好吃,就想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中央电视台记者又问:“那你报道中的杨女士现在在哪里?”黄沉默一阵答:“事情过得太久,忘记怎么联系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再问:“那有电话吗,她电话号码多少?”黄再次沉默一阵回答:“忘记了。”
虚假新闻的成因
1.舍本求末,媒体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部分媒体舍本逐末,置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于不顾,忽视社会效益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业人员冲破了良知与道德的底线,以造假贩假掠取卖点,以娱乐性、刺激性、轰动性取代、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2.道德滑坡,个别从业人员为追逐名利铤而走险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意识转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于是,出现了有偿新闻、“有偿不
闻”、“软广告”等,始作俑者从中渔利,中饱私囊。比如《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新闻炒作学”长沙开课》,《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等等。
3.内部管理疏漏,虚假新闻畅行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失察。多数媒体在聘用记者编辑时,更多地注重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放松了思想道德考察。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不到位。大部分媒体在用人时,重在业绩,疏于培训,一旦出了问题辞退了之。从而导致从业者心灰意冷,失去职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丧失了鉴别虚假新闻报道的能力。
4.无序竞争,“假不责众”的心理推波助澜
当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条夺人眼球、振人耳鼓的新闻,能抢来首发为上策;首发不上,也要跟进。一般说来,大凡虚假新闻,或欺世盗名,或哗众取宠,或故弄玄虚,或移花接木,总是有“动人之处”。有时,“跟风”者明知有诈,受“假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也要将这个“轰动效应”做到底。仍以《纸做的包子》为例,假如,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这个新闻专题严格审核,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这一假新闻就不会播出;假如,北京电视台播出假新闻后,其他媒体不盲目跟进,认真履行核实程序再作转发与否的决策,这一假新闻或许就不会招摇过市,泛滥成灾,产生强烈的“蝴蝶效应”,波及海内外,造成恶劣的影响。以讹传讹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使虚假新闻的恶劣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5.追究责任温和软弱,现行章法不具威慑力
虚假新闻一经查实,在澄清事实的同时,对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实中,除了口头批评、书面检讨、舆论谴责和“封杀”稿件之外,真正从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给予严厉处罚的却不多见。责任人往往是此处解雇,彼处应聘,使造假牟取的利润远远大于风险成本
虚假新闻的危害
1.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
现。而虚假的新闻报道,或凭空想像,或文题不符,或夸大其辞,或悖逆常识,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久而久之,自然削弱、蚕食直至断送媒体的公信力。
2.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应该看到,在今天,广大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已经与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单纯从个人利益或小集体的狭隘利益出发,未能站在党和人民的大局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肆意传播的虚假新闻正在损伤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3.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虚假新闻报道使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产生了扭曲畸变,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
虚假新闻令人不齿。只要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这种“注水”、“造假”的“策划”。
新闻报道的依据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我们在评价一件新闻事实的时候,主要看事情是否确已产生并发生了结果和影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说事实已经成立,就可以报道,就是真新闻。“新闻报道策划”也必须达到这种结果。“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蔡雯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7-01艾丰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新闻界》1997年2月期
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前提与方法》《中国记者》1999年9月期
第五篇: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
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
摘要:从2001年以来,《新闻记者》评选“十大假新闻”,已坚持了整整十年。为此,原主编吕怡然先生专门撰文诉说衷曲:鞭挞“客里空”,自然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然而也不无感慨:“十年了,我们无惧,但有困惑。心底无私天地宽,面对无理交涉和诉讼,我们并不害怕,以事实说话,凭证据论辩。但我们的困惑挥之不去:为什么如今真实性这个新闻的铁律在现实的诱惑面前会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浮华浮躁浮夸肤浅之风在新闻界如此盛行?为什么一些新闻把关人对疑窦丛生的虚假信息会如此漫不经心?为什么至今尚未对造假责任者实行‘零容忍’、‘零宽恕’,以致常常无人为造假担责?”
关键词:虚假新闻社会风气职业道德市场竞争
正文:
客观事情,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危害极大,尤其是法律类,医学类的新闻如果是虚假新闻,那么会对人民群众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激化社会矛盾,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等等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真实反映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进展,客观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新闻信息。
从2001年以来,《新闻记者》评选“十大假新闻”,已坚持了整整十年。为此,原主编吕怡然先生专门撰文诉说衷曲:鞭挞“客里空”,自然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然而也不无感慨:“十年了,我们无惧,但有困惑。心底无私天地宽,面对无理交涉和诉讼,我们并不害怕,以事实说话,凭证据论辩。但我们的困惑挥之不去:为什么如今真实性这个新闻的铁律在现实的诱惑面前会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浮华浮躁浮夸肤浅之风在新闻界如此盛行?为什么一些新闻把关人对疑窦丛生的虚假信息会如此漫不经心?为什么至今尚未对造假责任者实行‘零容忍’、‘零宽恕’,以致常常无人为造假担责?”显然,吕先生所说的困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的潜规则之说。在记者行业也不乏这样的规则。现在社会上闹得比较热的就是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所谓有偿新闻,就是凡在采访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了采访对象的好处(包括金钱、礼品、招工招干、入学旅游、娱乐、餐饮等)并撰写出稿件或制作出节目公开发表或播出,不论其稿件或节目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均可视为有偿新闻行为。而虚假新闻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社会风气浮躁。现在社会上许多人言行严重不一,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家里家外,白天晚上,表现出了“双面人”特点。媒体记者身处其中,不可能不受影响。而且,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在现在的新闻队伍中,仍然有为“宣传需要”夸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爱听恭维话,好大喜功,这就造成许多新闻媒体常常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一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
2、约束机制和整顿措施不完善,管理偏于粗放。大人不让孩子说谎,首先自己不能说谎。明明发生了应该公开的事故,就是不让报;明明死了5个人,就让说3个。类似的情况,许多媒体都经历过。有人把管理上的问题概括为:一是只能批外地,不能批本地。二是只能批群众,不能批干部。三是只能批下级,不能批上级。四是只能党报报,不能晚报报。五是只能延后报,不能提前报。六是只讲什么不报,不讲什么能报。七是只说禁止,不说解禁。八是只说限制,不说发展。九是只许百分之百正确,不许万分之一差错。十是只批评,不表扬。李长春同志反复强调要“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管理上一味地堵截不是个办法,有些堵截也是造假。杨万里的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而且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明明写着老百姓享有的“四权”:知情权、表决权、参与权、监督权。
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3、受众特殊的心理需求——猎奇心理。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各种媒体经常为迎合受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比较关注所谓的“名人近期动态”,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2008年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
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四点:
1、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也可以说是责任心不强或知识能力不足等主观上的问题。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而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国家、政府决策没有很好的理解把握,曲解或者片面理解相关政策,写出的报道往往有失公正。2007年网上争议很大的“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当地媒体从宣传本地出发对“华南虎照片”的报道也许对地方发展有一定效果,可却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侵害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显然当地新闻媒体的个别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尚有不足。而且目前媒体从业者大多较年轻,流动性较大,有些记者涉世不深,经验尚浅,知识也不全面,缺乏对新闻事件、信息的敏感和鉴别的经验,对于某些方面的虚假新闻,不能及时准确地鉴别。还有些记者没有认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仅凭片面的采访写新闻,结果产生虚假新闻。另外,法律知识贫乏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的一个表现。
2、利益驱使记者造假,为追求轰动效应或个人名利而不辨真伪虚实。这里的利益包括精神和经济两方面。记者为了获得名誉编造假新闻,“纸馅包子”便是其中的代表。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有的记者对新闻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往往超过了对真实性的追求。有不少虚假新闻,记者或编辑只要再多花一点功夫核实一下,很容易发现漏洞,但是出于追求轰动效应,“抢新闻”的考虑,有些记者宁愿先登出来再说。虽然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却违背了新闻必须真实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另外,有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利益或其他目的,不顾公道制造新闻事件提供给新闻媒体。虽然很多谎言漏洞百出,但新闻媒体为了在受众中引起轰动,不辨真伪虚实,甘被诱惑,结果产生了虚假新闻,误导和愚弄了广大受众,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
3、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乏。任何行业和个人都有它的社会责任,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社会责任感缺乏,往往导致报道的角度把握不准,从而使受众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心理。《新华日报》2005年11月10日B1版上曾刊登一条以《海门建立公务员退出制度》为标题的新闻消息,文中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媒体争相转载。这条因记者未经证实就报道的假新闻,严重干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4、媒体非正常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不惜刊发虚假失实的新闻报道,展开恶性竞争,新闻事件怎么“轰动”怎么写,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有人对《新闻记者》杂志连续4年评出的假新闻进行统计,发现凭空编造的虚假新闻占1/3以上。为了轰动效应,有的从业人员什么假都敢造,什么故事都敢编,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5、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4月至7月,鉴于“纸馅包子”、“美国枪杀案是中国留学生制造”等重量级假新闻的系列出炉,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电视台播发通报,严肃新闻出版工作纪律,建立重大失误责任追究纪律,一时间行业之风得到肃清。但“风头”一过,年底的假新闻就卷土重来。由此可见,不建立“长效机制”,单靠一事一抓,就事论事,短促突击,权宜之计,是无法有效遏制假新闻的。
与西方媒体的“独立调查小组”相比,我国的虚假新闻的揭发缺乏权威独立的评价机构,调查程序也不够独立、公开、透明,当我们无法对虚假新闻突破媒体严格的编审关口并得以刊发的具体过程进行复原时,也就难以真正发现媒体内部审稿制度存在的缺陷,难以对其运用效力和效率进行可靠性评估,从而无法对症下药。[16]
媒体处罚不够严谨,事发后数天内即对刊发虚假新闻的当事者做出包括纪律处罚和除名的处罚决定,处罚依据多为“杜撰”、“未经核实”、“仓促成稿”、“隐瞒”等,缺乏详细、全面的处罚调查报告,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责任问题,净化行业风气。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对于假新闻曝光后的处理问题,国内的大多数媒体是采取“鸵鸟政策”的,置之不理者占八成以上,部分媒体为自身过错开脱辩解,只有少数媒体采取道歉纠错的反应。
如何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
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最大限度地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社会监督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基本保障。“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理论在新闻界同样适用。要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要加强对新闻传播的监管,加强新闻立法,使新闻行业行为有更多的法律依据。
2、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杜绝虚假新闻。
其次,一个具有新闻职业道德的人要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全部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以此为原则、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做到了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第三,要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
另外,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自觉堵塞造成新闻失实的各种漏洞。真正的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