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新闻采编规范 严防虚假失实报道
加强新闻采编规范 严防虚假失实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就《规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问:新闻出版总署近期为何要出台严防虚假新闻的文件?
答:近年来,新闻媒体的虚假新闻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直接查处的新闻违法违规案件中,虚假失实报道案件达到160件,占案件总量的22.9%。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不仅严重侵害新闻当事人的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有的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形象。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以议案、提案形式要求,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活动,制止虚假新闻。我们根据社会各界的要求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完善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虚假新闻的管理。
问:新出台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有哪些明确的要求?
答:《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中,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包括:新闻记者要持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要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等等。
对于新闻机构的责任,分别从采编流程管理、新闻来源的审核、转载审核管理和采编队伍准入管理等四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如新闻报道必须注明新闻消息来源、转载转播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新闻机构必须规范用工制度等等。
问:《规定》对刊发虚假新闻的报刊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现实中,一些新闻媒体存在粗暴对待新闻虚假投诉的现象,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对刊播的新闻报道负有完全责任,为此,新闻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的程序机制。本次出台的《规定》明确要求媒体正确对待虚假失实报道问题,认真听取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意见,受理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投诉,实事求是核查新闻采编环节和采访证据,及时公布核查结果,妥善处理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
对于已经查实的虚假新闻,《规定》明确要求新闻机构建立更正制度。要求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问:《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媒体机构各自要承担哪些责任是否有明确划分?
答:本次出台的《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和媒体机构都分别做出明确的责任追究,如对违规的新闻机构,要求媒体必须向社会公开更正、道歉。如果出现情节特别严重的虚假新闻,则明确规定可以责令新闻机构负责人引咎辞职,甚至对媒体作出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新闻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严重违规的新闻记者,责任追究重点放在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业上,如对故意编造虚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吊销其新闻记者证,而且还将其列入不良记录,5年内或者终身不得从事新闻工作。本次出台的《规定》是新闻出版总署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行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全国新闻媒体和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坚决遏制虚假新闻,努力创建健康有序的新闻采编秩序。
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张贺)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作出规定。《规定》要求,记者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必须坚持实地采访,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针对目前媒体未经核实使用网络信息编写报道造成严重虚假新闻等问题,《规定》要求,“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
《规定》还明确要求,新闻机构须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的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
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指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加强行政监督,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对违反《规定》的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新闻宣传如何适应复杂舆论生态(声音)
让群众把话讲出来、把火发出来,新闻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出现后,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使用者,还成了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传统舆论场的格局被打破。舆论生态更趋复杂,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社会问题成为焦点,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发广泛关注,引起人们情绪波动。压力锅如果没有出气孔就会爆,而社会管理就像压力锅,一定也要有个出气孔,让群众有一个表达诉求的平台,把话讲出来、把火发出来。新闻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出现后,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使用者,还成了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传统舆论场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更多的舆论场。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新闻的关注,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传播格局,而且这个变化还在继续。信息数字化带来了新闻传播新变革,新老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并存。舆论生态更趋复杂,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新闻内容要求更广,希望新闻媒体要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受众心理;
对新闻形式要求更活,希望新闻要体现出及时、好看、深刻,尊重人们的审美习惯,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
对新闻载体要求更多,希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可以向多样化、分众化方向发展,对新兴媒体的依赖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新闻质量要求更高,更加需要有观点、有态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更加需要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更加需要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对新闻传播要求更快,对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能在第一时间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讲清楚、说明白,让人们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止谣言于公开,化疑惑于阳光;
对新闻监督要求更严,希望新闻媒体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帮助人民群众反映并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用正确舆论引导人责任重大,必须认真落实党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切实做到认清形势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的新需求,跟上技术的新进步,落实工作的新要求,立足体现时代性,以更好发挥宣传科学理论、传播高尚道德、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日前在省内举行的记者节座谈会上说
第二篇:判断《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
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
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
第三篇:多选《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D)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ABCD)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组成部分?(CD)C.社论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第四篇:单选《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知情同意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更正)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核实事实)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语言更具概括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准确)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媒体官方微博)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规范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转氨酶达2000多)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3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叙述式)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第五篇:广电规范新闻采编情况汇报
广电总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活动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市委宣传部有关指示要求,广电总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方面
新闻宣传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关健,广电总台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树立平顶山良好形象为着力点,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将鹰城大地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无数可敬可佩的人物,将平顶山市各项喜人的变化记录下来,将一个真实的、蓬勃发展的、正在走向中原崛起前列的平顶山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每周的编前会上,各宣传部门都要传达学习最新的方针政策,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方面
新闻真实是媒体的生命,这一条在日常工作中被奉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广电总台注意加强对真实性的把关,编辑对记者、通讯员的稿件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注意细节问题,避免一些夸大失实的情况出现。涉及到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敏感问题一律以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杜绝虚假不实报道。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实行实名制。新闻采编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敬业奉献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严格规范新闻采访行为方面
广电总台要求记者进行公开的新闻采访时必须出示经新闻出版单位、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资格认定,由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记者证件,尚未领取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并从强化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全体采编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把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决杜绝利用工作之利吃、拿、卡、要、报的现象。利用每周的编前会、党课进行理想信念、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的教育。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总台领导率
先垂范,带领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意愿。
(四)切实加强审核把关工作方面
各宣传部室现在都是两道编审关,由编辑初审后交由值班中心副主任签发。长期以来,这项措施落实到位。对自由来稿要求加盖公章并予以落实。
对于我市的重大报道活动,总台领导亲自参与坐阵指挥,对选题、策划、采访报道、审阅稿件、编排节目严格把关。分管各栏目的领导对于每期节目都认真审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涉及到领导活动,要求稿签上必须有领导签字方予播发。对把握不准的稿件送到有关部门审核,做到没有可靠信息来源,没有调查核实的稿件不予播发。
(五)规范互联网信息使用方面
平顶山广电网一是以报道本市新闻为主,主要转载我市各媒体播发的新闻。二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转载诸如新华网、人民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已经经过严格把关的。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一律不得直接转载。
(六)规范媒体微博的管理方面
目前,广电总台各栏目并未开通微博,记者编辑也没有以职务身份开设微博的。
(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方面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依托舆论开展批评与自
我批评,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广电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卢展工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实际上是正面报道”,因为它有利于党和政府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总台要求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必须注意把握时机,把握好“度”,增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力求实现最佳的社会效果。对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假、丑、恶现象,对推动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有促进作用的报道鼓励记者大胆去报道。规范选题报批、采编、审核程序,防止出现报道失实、炒作负面问题。对于那些借舆论监督之名炒作负面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攻击党和政府、诋毁现行政治制度的行为,坚决制止。
(八)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方面
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创新报道内容,为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策划,注重栏目自身形象宣传,打造一批名栏目、名记者、名主持人。在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对自选动作要策划到位,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广电媒体的优势,在实践中将当好喉舌和“三贴近”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欢迎
在提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组织和群众信赖的队伍,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
项电视宣传工作。
广电总台广大新闻采编人员自觉按照《意见》的要求,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努力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从业人员,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更好地履行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