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新闻出版总署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从新闻记者采访基本规范、新闻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准则。为防范失实报道,杜绝虚假新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新闻记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一)境内所有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必须坚持持证采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是全国新闻记者职务身份的有效证明,是境内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唯一合法证件。新闻记者在常规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应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表明身份,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全面听取新闻当事人各方意见,客观反映事件各相关方的事实与陈述,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
(三)新闻记者编发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发布虚假新闻,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凭借主观猜测改变或者杜撰新闻事实,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真相,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
(四)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件必须坚持实地采访,采用权威渠道消息或者可证实的事实,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
(五)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新闻分析及评论文章要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公正评判、正确引导。
第二条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
(一)新闻机构要严格规范新闻采编流程,建立健全稿件刊播的审核制度。严格实行新闻稿件审核的责任编辑制度和新闻稿件刊播的总编辑负责制度,明确采编刊播流程各环节的审稿职责,坚持“三审三校”,认真核实新闻来源和报道内容,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
(二)新闻机构要规范使用消息来源。无论是自采的还是转发的新闻报道,都必须注明新闻消息来源,真实反映获取新闻的方式。除危害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原因外,新闻报道须标明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和单位名称,不得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消息人士等概念模糊新闻消息来源。
(三)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对于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客、博客等传播渠道获得的信息,如有新闻价值,新闻机构在刊播前必须派出自己的编辑记者逐一核实无误后方可使用。
(四)新闻机构必须完善新闻转载的审核管理制度。转载、转播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确保新闻事实来源可靠、准确无误后方可转载、转播,并注明准确的首发媒体。不得转载、转播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严禁在转载转播中断章取义,歪曲原新闻报道事实,擅自改变原新闻报道内容。
(五)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新闻作品的署名规则。刊播新闻报道必须署采访记者和责任编辑的真实姓名;不是亲自采编的稿件不得署名;刊播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应署作者的真实姓名。
(六)新闻机构必须完善民意调查结果的刊播制度。刊播涉及民意调查的报道,要使用权威规范的数据来源,谨慎使用网络调查、民间调查、市场随机访问等调查数据,报道中要说明调查的委托者、执行者、调查目的、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样本数量等,客观反映调查结果。
(七)新闻机构要严格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新闻记者、编辑职业准入制度。要及时为通过考录和考评合格的记者、编辑办理新闻记者证等从业资格相关证件。所有采编人员必须是与新闻机构依照《劳动合同法》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严禁临时人员、无证记者和无职称的编辑执行采访任务或者担任责任编辑。严禁聘用有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且正处于限制从业期限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第三条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的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的程序机制,正确对待虚假失实报道问题,认真听取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意见,受理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投诉,实事求是核查新闻采编环节和采访证据,及时公布核查结果,妥善处理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
(二)新闻机构要建立虚假失实报道的更正制度。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三)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对新闻记者采访不深入、编辑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的,新闻机构要通过本媒体公开道歉,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新闻记者未实地采访,仅凭网络信息或者道听途说编写虚假报道的,新闻机构要公开道歉,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要追究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记者、责任编辑、分管领导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蓄意炒作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除严肃处理责任人外,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还要追究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责任。
第四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行政监督,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
(一)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违反本规定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可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1.通报批评;
2.责令限期更正;
3.责令公开检讨;
4.责令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二)新闻记者编发虚假新闻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或者发表失实报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问题的,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新闻记者证,并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5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三)新闻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出版许可证:
1.刊播虚假新闻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发表失实报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未按本规定建立健全并实施各项新闻采编管理制度的;
3.拒绝对已确认的虚假新闻报道发表道歉、更正的;
4.未尽到管理职责,致使本新闻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或者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加强新闻采编规范 严防虚假失实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璩静)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就《规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问:新闻出版总署近期为何要出台严防虚假新闻的文件?
答:近年来,新闻媒体的虚假新闻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直接查处的新闻违法违规案件中,虚假失实报道案件达到160件,占案件总量的22.9%。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不仅严重侵害新闻当事人的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有的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形象。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以议案、提案形式要求,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活动,制止虚假新闻。我们根据社会各界的要求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完善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虚假新闻的管理。
问:新出台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有哪些明确的要求?
答:《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中,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包括:新闻记者要持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要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等等。
对于新闻机构的责任,分别从采编流程管理、新闻来源的审核、转载审核管理和采编队伍准入管理等四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如新闻报道必须注明新闻消息来源、转载转播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新闻机构必须规范用工制度等等。
问:《规定》对刊发虚假新闻的报刊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现实中,一些新闻媒体存在粗暴对待新闻虚假投诉的现象,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对刊播的新闻报道负有完全责任,为此,新闻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的程序机制。本次出台的《规定》明确要求媒体正确对待虚假失实报道问题,认真听取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意见,受理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投诉,实事求是核查新闻采编环节和采访证据,及时公布核查结果,妥善处理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
对于已经查实的虚假新闻,《规定》明确要求新闻机构建立更正制度。要求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问:《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媒体机构各自要承担哪些责任是否有明确划分?
答:本次出台的《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和媒体机构都分别做出明确的责任追究,如对违规的新闻机构,要求媒体必须向社会公开更正、道歉。如果出现情节特别严重的虚假新闻,则明确规定可以责令新闻机构负责人引咎辞职,甚至对媒体做出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新闻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严重违规的新闻记者,责任追究重点放在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业上,如对故意编造虚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吊销其新闻记者证,而且还将其列入不良记录,5年内或者终身不得从事新闻工作。
本次出台的《规定》是新闻出版总署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行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全国新闻媒体和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坚决遏制虚假新闻,努力创建健康有序的新闻采编秩序。
第三篇:新闻报道策划之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之虚假新闻
摘要: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关键字:
新闻报道策划虚假新闻原因危害
正文
新闻报道策划是传播主题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向受众传播最佳新闻信息,以获得最佳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策划,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新闻内涵,使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吸引受众,提高新闻竞争力。如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赶赴现场,进行报道策划,推出最受大众欢迎的报道来。客观的事物发生在前,人们的主观报道在后,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
二是新闻工作者参与正在发生或还没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促其圆满和完善,尔后再予以报道。人们的主观策划在前,策划后产生事实,事实产生后再进行报道。例如:1889年,《纽约世界报》22岁的女记者布莱在普利策的指挥之下,从纽约出发,试与凡尔纳小说《八十天环游全球》的主人公福格比高低,坐车、乘船、骑马、骑骡,利用一切交通工具,用了72天6小时11分14秒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引起轰动。布莱被称为“奇技记者”。
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思考----“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不是编造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存在的,那就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例如:2006年7月19日《信息时报》“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作者黄熙灯
新闻:“明明汁液很多,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甜。”记者近来接到不少投诉,称所买的西瓜,瓜相不错,切开汁液也很“丰富”,但一吃却寡然无味,有些甚至有股酸馊味,他们怀疑西瓜被注入了水。在某医科大学上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西瓜切开一看都是污红色的水,她取了样叫同事化验,这才知道西瓜被注射了红药水。对此,市场方面回应,不排除有不良瓜贩给西瓜注水,甚至红药水,但这样西瓜容易变质腐烂,风险极大。”
真相: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广州市面并没发现注水或药水西瓜,之前有媒体报道的“广州市面出现西瓜被注射红药水根本不能吃”哗众取宠,造成了广东、河南两省部分地区的西瓜卖不出去,而实际上给瓜注水如同“杀鸡取卵”,瓜农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后,立即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今年以来供港西瓜的检验检疫情况进行了调查,今年1~7月份共受理供港西瓜报检1042批1.16万吨,均经检验检疫未发现西瓜被注水或注射红药水等异常情况。
值得回味的是,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曾就此事采访作者本人:“你什么时候想出要作这样一篇报道?”黄熙灯回答:“我买到一个西瓜,发现不那么好吃,就想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中央电视台记者又问:“那你报道中的杨女士现在在哪里?”黄沉默一阵答:“事情过得太久,忘记怎么联系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再问:“那有电话吗,她电话号码多少?”黄再次沉默一阵回答:“忘记了。”
虚假新闻的成因
1.舍本求末,媒体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部分媒体舍本逐末,置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于不顾,忽视社会效益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业人员冲破了良知与道德的底线,以造假贩假掠取卖点,以娱乐性、刺激性、轰动性取代、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2.道德滑坡,个别从业人员为追逐名利铤而走险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意识转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于是,出现了有偿新闻、“有偿不
闻”、“软广告”等,始作俑者从中渔利,中饱私囊。比如《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新闻炒作学”长沙开课》,《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等等。
3.内部管理疏漏,虚假新闻畅行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失察。多数媒体在聘用记者编辑时,更多地注重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放松了思想道德考察。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不到位。大部分媒体在用人时,重在业绩,疏于培训,一旦出了问题辞退了之。从而导致从业者心灰意冷,失去职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丧失了鉴别虚假新闻报道的能力。
4.无序竞争,“假不责众”的心理推波助澜
当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条夺人眼球、振人耳鼓的新闻,能抢来首发为上策;首发不上,也要跟进。一般说来,大凡虚假新闻,或欺世盗名,或哗众取宠,或故弄玄虚,或移花接木,总是有“动人之处”。有时,“跟风”者明知有诈,受“假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也要将这个“轰动效应”做到底。仍以《纸做的包子》为例,假如,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这个新闻专题严格审核,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这一假新闻就不会播出;假如,北京电视台播出假新闻后,其他媒体不盲目跟进,认真履行核实程序再作转发与否的决策,这一假新闻或许就不会招摇过市,泛滥成灾,产生强烈的“蝴蝶效应”,波及海内外,造成恶劣的影响。以讹传讹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使虚假新闻的恶劣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5.追究责任温和软弱,现行章法不具威慑力
虚假新闻一经查实,在澄清事实的同时,对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实中,除了口头批评、书面检讨、舆论谴责和“封杀”稿件之外,真正从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给予严厉处罚的却不多见。责任人往往是此处解雇,彼处应聘,使造假牟取的利润远远大于风险成本
虚假新闻的危害
1.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
现。而虚假的新闻报道,或凭空想像,或文题不符,或夸大其辞,或悖逆常识,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久而久之,自然削弱、蚕食直至断送媒体的公信力。
2.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应该看到,在今天,广大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已经与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单纯从个人利益或小集体的狭隘利益出发,未能站在党和人民的大局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肆意传播的虚假新闻正在损伤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3.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虚假新闻报道使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产生了扭曲畸变,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
虚假新闻令人不齿。只要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这种“注水”、“造假”的“策划”。
新闻报道的依据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我们在评价一件新闻事实的时候,主要看事情是否确已产生并发生了结果和影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说事实已经成立,就可以报道,就是真新闻。“新闻报道策划”也必须达到这种结果。“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蔡雯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7-01艾丰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新闻界》1997年2月期
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前提与方法》《中国记者》1999年9月期
第四篇:加强新闻采编规范 严防虚假失实报道
加强新闻采编规范 严防虚假失实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就《规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问:新闻出版总署近期为何要出台严防虚假新闻的文件?
答:近年来,新闻媒体的虚假新闻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直接查处的新闻违法违规案件中,虚假失实报道案件达到160件,占案件总量的22.9%。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不仅严重侵害新闻当事人的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有的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形象。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以议案、提案形式要求,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活动,制止虚假新闻。我们根据社会各界的要求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完善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虚假新闻的管理。
问:新出台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有哪些明确的要求?
答:《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中,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包括:新闻记者要持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要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等等。
对于新闻机构的责任,分别从采编流程管理、新闻来源的审核、转载审核管理和采编队伍准入管理等四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如新闻报道必须注明新闻消息来源、转载转播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新闻机构必须规范用工制度等等。
问:《规定》对刊发虚假新闻的报刊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现实中,一些新闻媒体存在粗暴对待新闻虚假投诉的现象,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对刊播的新闻报道负有完全责任,为此,新闻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的程序机制。本次出台的《规定》明确要求媒体正确对待虚假失实报道问题,认真听取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意见,受理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投诉,实事求是核查新闻采编环节和采访证据,及时公布核查结果,妥善处理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
对于已经查实的虚假新闻,《规定》明确要求新闻机构建立更正制度。要求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问:《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媒体机构各自要承担哪些责任是否有明确划分?
答:本次出台的《规定》对记者、相关负责人和媒体机构都分别做出明确的责任追究,如对违规的新闻机构,要求媒体必须向社会公开更正、道歉。如果出现情节特别严重的虚假新闻,则明确规定可以责令新闻机构负责人引咎辞职,甚至对媒体作出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新闻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严重违规的新闻记者,责任追究重点放在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业上,如对故意编造虚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吊销其新闻记者证,而且还将其列入不良记录,5年内或者终身不得从事新闻工作。本次出台的《规定》是新闻出版总署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行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全国新闻媒体和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坚决遏制虚假新闻,努力创建健康有序的新闻采编秩序。
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张贺)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作出规定。《规定》要求,记者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必须坚持实地采访,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针对目前媒体未经核实使用网络信息编写报道造成严重虚假新闻等问题,《规定》要求,“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
《规定》还明确要求,新闻机构须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的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
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指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加强行政监督,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对违反《规定》的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新闻宣传如何适应复杂舆论生态(声音)
让群众把话讲出来、把火发出来,新闻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出现后,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使用者,还成了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传统舆论场的格局被打破。舆论生态更趋复杂,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社会问题成为焦点,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发广泛关注,引起人们情绪波动。压力锅如果没有出气孔就会爆,而社会管理就像压力锅,一定也要有个出气孔,让群众有一个表达诉求的平台,把话讲出来、把火发出来。新闻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出现后,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使用者,还成了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传统舆论场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更多的舆论场。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新闻的关注,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传播格局,而且这个变化还在继续。信息数字化带来了新闻传播新变革,新老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并存。舆论生态更趋复杂,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新闻内容要求更广,希望新闻媒体要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受众心理;
对新闻形式要求更活,希望新闻要体现出及时、好看、深刻,尊重人们的审美习惯,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
对新闻载体要求更多,希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可以向多样化、分众化方向发展,对新兴媒体的依赖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新闻质量要求更高,更加需要有观点、有态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更加需要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更加需要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对新闻传播要求更快,对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能在第一时间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讲清楚、说明白,让人们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止谣言于公开,化疑惑于阳光;
对新闻监督要求更严,希望新闻媒体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帮助人民群众反映并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用正确舆论引导人责任重大,必须认真落实党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切实做到认清形势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的新需求,跟上技术的新进步,落实工作的新要求,立足体现时代性,以更好发挥宣传科学理论、传播高尚道德、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日前在省内举行的记者节座谈会上说
第五篇:德国:用制度严防虚假医药广告
德国:用制度严防虚假医药广告
柴 野
2013-04-26 14:24:36
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6日 12 版)
广告是媒体生存的重要保障,但在德国并非有钱就可以任意刊登广告,一切广告刊登都要依照广告法行事,针对医药及医药保健品的广告法规则更为严格。《医疗广告法》规定:处方药不得在德国的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上做广告,非处方药的广告要有明确说明。另外,德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完善的“医药分离”制度规定,从源头上遏制了药品虚假广告的泛滥。
早先,媒体刊发医药广告在德国比较普遍,甚至曾是广告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制药公司为了竞争,争相在媒体中宣传所产药物的效用,虚假、夸大的医药广告越来越多,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上世纪60年代,德国各种法律日益完善,《医疗广告法》也应运而生。该法在1994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对药品、医疗设备等所有医疗范畴内的商品广告作了更严格的规定。
《医药广告法》明确规定:处方药只得在专业药店中出售,只得在医学或药物专业杂志上刊登广告,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医药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服用方法等所有相关要素,否则制药商和广告商将受到严厉处罚。
非处方药原则上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但法律对非处方药广告的描述方式也作了严格的限制,规定每段广告词的结尾都要有一段独白:“对于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咨询。”
法律还规定,医药广告不得扩大药品适应症,不得使用绝对化用语夸大药品疗效,有关适用范围和功效等内容的表述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含有不科学的功效表述。医药广告词中不能出现“肯定”“百分之百”“治愈”等词语。
例如阿司匹林在德国属于非处方药,可以在电视等媒体上做广告。广告一般可以这样说:“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主要用于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等,对术后痛也略有疗效。”但广告不允许宣传阿司匹林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治疗。因为前一段广告语是介绍这一非处方药许可范围内的止痛疗效,而后一段提及的疾病治疗属于处方药医治的范畴,因此是违法的。
德国医药广告较规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分离制。早在1240年,德国皇帝弗里德利希就认为,医生的天职是看病,不能靠给患者开药挣钱。于是他颁布了一条法律,医生只管治病开处方,患者只能到药店取药,使医药分离经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提供门诊服务,医院提供住院治疗,药店提供药品,以及医疗保险公司为投保者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完整医疗卫生体系。
这就是说,患者看病、买药都不需要交现金,所有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与药店行业协会之间结算。医生开药要接受医疗保险部门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生在开处方时就只会考虑“对症下药”,以维护自己作为医生的信誉,继而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而不会成为制药公司推销药品的渠道。对于制药厂家来说,既然不能通过花钱做广告来吸引患者直接购买药品,那么只好不断提高药品的疗效,以此说服医生,扩大药品的广泛使用。
另外,制药业是德国一个投资大、盈利周期长的行业。一个药品从开始研发到最后成药并进入市场至少需要15年,研究经费通常达到数十亿欧元。药品一旦获准上市,它将拥有专利,这会带来丰厚利润。凭借专利,药品生产商就能低成本生产,高价格出售,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令其他行业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制药业也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广告宣传。
德国完善的医疗体制,使医生根本不可能靠给患者开具处方来获得更多利益,因此也难以成为药品商利诱的对象。作为药品最终消费者的患者,他们只能从医生那里得到处方,到药店去买药,在保险公司报销费用。所以,广告的诱惑再大,也难以打动患者另掏腰包。在这种大环境下,虚假药品广告没有任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