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3期(总第3期)
浙江大学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06 年 9 月1日
在投身于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暑期我校万名学子走出校门走向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确定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今年我校团委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大学生挂职“村官”为创新服务模式,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组织万名求是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田野。他们中有学校选拔组建由教师、学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志愿团100多支大学生新农村小分队,24支研究生挂职锻炼小分队等分赴祖国各地,另有25位学生赴湖州挂职“村官”走马上任。为壮此行,学校于7月6日举行了隆重出征仪式,校党委书记张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副书记叶高翔、副校长胡建淼等为我校大学生志愿团,小分队授旗。
万名求是学子在一个多月的暑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走向海岛渔村,走进山乡农家,红红火火服务新农村建设。他们深入开展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科研攻 1
关、科技推广、企业帮扶、文化宣传、法律普及、送医送药、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援助等特色活动,大力营造和传播文明之风,着力于加快新农建设。同时,他们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接受教育,增强了对农民和农村的感情,增强了大学生的使命感,也增长了才干。《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每日商报》、《团中央网站》等新闻媒体对我校大学生暑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都作了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暑期我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服务内容广泛,涉及农业信息化、农村生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资源化科技、村容村貌建设和近海污染源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结合,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往年不同,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大学生挂职“村官”形式,创新大学生服务建设新农村方式:为鼓励大学到农村去,用青春和智慧服务新农村建设,经自愿报名,面试录取25位学生,于7月6日和7月20日分两批赴湖州农村担任挂职村主任助理。在近一个月的“任期”中,学生“村官”走访农家,结对青年农民朋友,参加党团组织生活,帮助村民和推广使用电子信箱,开展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和政策宣讲,并对村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份参政意见或调查报告,学生“村官”工作开展卓有成效。
湖州市领导对我校大学生干在实处,挂职村主任助理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村官”在基层的锻炼和服务中对新农村建设也有新的感悟,“村官”曹伟说:“短短一个月的挂职,能力所限,能做的很少,可是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这是可亲可爱的人们,必然是我一辈子的牵挂。”
二、以大学生社团为主体,发挥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校重点支持并指导学生“三农协会、邓研会、红十字会”
等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暑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以发挥学生社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三农协会于7月20日始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邓研会于7月8日—15日赴浙江省湖州、绍兴等地农村开展荣辱观宣读和民主法治调研活动,红十字会则赴安徽省休宁县白际乡开展医疗实践服务,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生“三农”协会在德清县莫干山镇芳岭村与村民座谈,开展调研、访谈村官、支教活动、走访敬老院、举办联欢晚会等,为该村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同时也在实践上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了解困难,认识社会。
三、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特色以学科和专业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校团委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学科优势,积极引导全校广大学生开展以调研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现状、开展常识性科普、宣传新的农村生态科技、环境基础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由专职团干部、专业教师为指导教师,由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联合组队形成梯队结构。暑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覆盖乡村、山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农村,如计算机学院赴湖州市农业信息化推广志愿服务队,动科学院赴浙江省衢州市沟溪乡志愿服务队,电气工程学院赴浙江省象山县海洋环境污染调查与海洋环保宣传志愿服务队,环资学院赴安吉县农村环保科普志愿服务队等,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业专长和学科优势,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
报:省委周国富副书记、茅临生副省长、王良仟副秘书长、校领导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相关部门 送: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校党政各部门、各学院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4期(总 第4期)
浙江大学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06 年 9 月18日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发挥学科优势主动积极
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
在学校提出要举全校之力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我校与湖州市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学院认识到位,措施有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该院专门成立了由学院书记挂帅,以分管地方合作的学院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为核心的工作班子,专项讨论学院在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区建设的定位和规划,并动员和组织了全院教师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制定“三个一”规划,积极为服务湖州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建工学院为了有效组织、高效推进我校与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共建工作,制定了学院参与湖州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的“三个一”规划:学院领导牵头,梳理一批项目,组织一批教师团队,进行一系列对接和洽谈,为参与湖州市的新农村建设打好了良好基础。
二、实地考察调研,展开对接洽谈工作建工学院根据学院优势,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等,梳理和筛选了一批科技合作项目。今年5月26日,副院长金伟良 1
教授和地方合作处负责人率学院相关专家教授,赴湖州与市规划与建设局、交通局、环保局、水利局、省级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进行了对接。学院一行实地考察了赵湾村、荻港村两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的教授还现场对两个示范点提出的村庄布局和民居设计等问题,发表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学院与湖州市相关单位又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对接洽谈。
三、积极提供交流平台,推进落实共建合作5月30日,湖州市吴兴区管仲龙副区长率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城乡建设与交通局等单位负责人来建工学院洽谈新农村建设全面合作事项。双方就新农村建设的城乡规划体系研究,生态人居设计,环保、绿色、节能、节土、节材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输送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和方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学院根据学科的优势,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及地方的特色,主动设计项目,以求有效地推进双方在主管层面上的项目对接和洽谈,为学院教师参与湖州市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交流平台。
四、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合作取得成效学院在与湖州市规划与建设局多次磋商与调研的基础上,于8月17日正式签约湖州典型农居图集、村镇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机制研究、村庄布局规划与典型村庄建设规划的提升、湖州市小康示范村建设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肇村生态旅游规划等五个共建项目的签约。这些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建工学院参与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项目实施阶段。
除签约的5个合作共建项目外,建工学院牵头的新农村绿色人居(安吉县建设局)、河道污泥干化新工艺及资源化成套技术(市水利局)、湖州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防渗处理设计和试验咨询(市规划
与建设局)、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在农村道路中的应用研究(市交通局)、乡村城镇道路的管理与养护技术(市交通局)等另5个项目也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校团委与共青团湖州市委签约服务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
2006年7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团委与共青团湖州市委在湖州市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了服务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签约暨推进大会。湖州市委孙文友书记、团省委赵一德书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高翔、浙江大学团委书记曹高劭等到会。
浙江大学团委与湖州团市委签约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由此建立的良好合作运行机制,将有效发挥浙大和地方团组织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合作时间从2006年6月——2010年5月;共建协议中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宣讲、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青年人才培育、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文化繁荣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服务新农村的共建形式有“成立浙江大学百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服务湖州新农村建设”、“百名浙大青年博士服务湖州百个企业”、“共建百个农村青年人才培育示范点”、“百名浙大学生挂职湖州市百个所属行政村任村主任助理”为主要内容的“四百”活动。
浙江大学团委与共青团湖州市委签约服务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是以实际行动为湖州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作出积极的探索,将开辟共青团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提供高校与地方团组织合作共建的新思路,创新浙江大学实践育人工作的新路子。
我校组织编制的省部共建新农村示范点规划通过论证
由我校承担的浙江省农业厅与农业部省部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试点——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在7月底正式通过了由省农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农业厅畜牧局等专家组成的规划论证小组论证。该村规划的文本同全国其他34个省部共建新农村试点的规划设计经验作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规划文集在8月份由农业部正式出版发行。
我校参与德清杨墩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浙江大学参与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省部共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在学校有关领导及地方合作处的组织指导下,以生科院杨京平教授、管理学院张忠根教授、农学院张放教授等组成的规划小组在时间紧、任务重、起点高,并体现省部共建、浙江省农业发展特色的情况下,同德清县政府、相关局办、雷甸镇、杨墩村等有关部门人员紧密结合,在短期内数易其稿,完成了包括村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农居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与指标体系,提出了杨墩村的新农村建设的“313工程”与内容。规划报告获得农业部有关司局及专家的好评,并建议尽快实施。
报:省委周国富副书记、茅临生副省长、王良仟副秘书长、校领导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相关部门 送: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校党政各部门、各学院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一期(2013年4月)
洗澡堂村“两配强一培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洗澡堂村重点通过开展配强洗澡堂村机关干部队伍、配强村级班子力量和培育农村实用人才的“两配强一培养”工程,全力打造一支“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全面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配强洗澡堂村机关干部队伍。一是机构改革以来,有机关人员通过竞争上岗当上了中层干部。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机关办事人员,充实了干部队伍力量,增添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三是洗澡堂村机关内部人员进行换岗。根据每位人员各自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给每一位干部一个宽松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
配强村级干部班子。首先是对现有村级班子队伍进行培训。在今年上半年,以先进性教育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对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全洗澡堂村干部进行轮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其次是本着“农村实用、群众接受、农民增收”的原则,采取“推优育苗”的方式,注重把符合入党基本条件的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等四种人作为培养重点,积极引导他们学政策、学理论、学先进,增强对
1党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长知识才干,逐步把他们培育成党员和村干部,为各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这样不但激发了村干部为民办事的热情,而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请专家、农技员现场授课辅导等多种形式,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对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把一部分骨干培养成为懂技术、会运用、能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手。据统计,今年以来,洗澡堂村农业科以开展讲座、培训等形式对全洗澡堂村多名生产能手、经营能手进行了花卉、蔬菜、水果等培训;由洗澡堂村就业办牵头,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洗澡堂村500多人进行了专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又拓宽了就业渠道。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简报22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
作简报
第二十二期
那勐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2010年6月29日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热烈展开
为落实梁治宣办【2010】6号文件,梁河县普法办司法局关于《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主题宣传周活动的通知,2010年6月28日,芒东镇举行了“法律援助宣传活动”。那勐村积极响应,在街天由芒东镇政府办公室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街子设立咨询点开展咨询,现场气氛热烈,仅当天上午就接待咨询20余件,工作人员还向咨询群众发放了《法律援助指南》和《法律援助联系卡》等宣传资料百余份。
本次宣传活动,主要围绕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条件、申请程序等内容展开。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主要是指要求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其中既包括政府要为开展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机构保障和队伍保障,也包括充分调动广大律师、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既包括政府提供必要的
经费保障,也包括要广泛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各方面对法律援助提供支持。法律援助对象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因为经济困难或者发生突发事故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参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1.刑事诉讼辩护、代理;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3.请求给付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抚恤金、救济金、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等。此外,宣传的工作人员还把群众最关心的法律援助如何申请,是否需要缴费等问题一一作答。
镇党委、政府很重视此次以“学习贯彻《云南省法律援助条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宣传活动,先是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学习文件精神,接着又学习《条列》的相关内容,此次宣传活动为《条列》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也为“六五普法”的“大普法”精神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北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北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十五期
(总第四十一期)
北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7月9日
区领导为梅山村企结对做大“媒” 梅山乡地处东部海岛,下辖5个行政村。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
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00元。乡、村工业经济较为薄弱,2006年村级可用资金合计26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2元。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区委区政府、梅山开发办、区经发局、区新农办、梅山乡政府都高度重视,多方争取,促成了我区首次跨区域村企结对活动。
1、多方协调,搭起共建的桥梁。为了给梅山乡各行政村争取到区内比较有实力、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开发区管委会王纪拉副主任和区经发局等单位向多家企业发出了“邀请”。在与企业负责人协商过程中,王主任明确表示第一批联系好的企业首先确保与梅山各村结对,切实提高梅山的村级集体经济。区委施金国副书记多次到企业调研,促成西部企业向东部农村结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宁波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飞佛特种纺织品(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新华昌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等5家年产值均上亿的开发区企业初步达成了结对意向,拉
1开了梅山乡新一轮村企结对的序幕。
2、充分交流,共谋新村发展。5月23日,上述5家企业负责人在区经发局、区新农村办领导的陪同下,到梅山参加了村企结对座谈会。与会人员首先实地考察了盘峙码头、绿色大棚果蔬基地、梅山盐场、梅港渔村。随后,与结对的各村负责人展开了面对面的座谈。此次座谈会,初步确定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为一企一村,具体是宁波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梅中村、飞佛特种纺织品(宁波)有限公司——梅东村、宁波新华昌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梅西村、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碑塔村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梅港村。座谈会上,梅山乡党委书记章文夫介绍了梅山乡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工作思路。各村和企业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就如何开展村企结合、拓宽村企结对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3、找准切口,深挖结对新路子。梅山乡村企结对有了良好的开端,为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各村都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了2007年及今后几年的发展思路,并就此征询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计划主要集中在发展村级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方面。如梅中村计划新建16间五层楼街面房,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梅港村计划对部分村道进行拓宽,浇注水泥路;碑塔村拟新建办公大楼和老年活动中心,改善公共服务环境等。企业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打算,5家企业均表示在结对的几年时间里,他们每年每家将安排10万左右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除了上述村里计划的建设项目外,企业也表示希望参与各村的农民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条件成熟的话,企业将定点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结对村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技能培
训、就业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岛内的就业压力。
村企结对 共建和谐
宁波力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是专业生产电梯轿箱、控制箱、自动扶梯梯级等电梯配件产品的企业。集团公司下属宁波力隆电器有限公司、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北仑永隆电梯部件厂、北仑力隆电梯研究所等产研单位,公司占地面积100多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职工400多名。2006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3亿多元,创利税8000万元,成为国内电梯配件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集团公司在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忘开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在经济效益腾飞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2006年,集团公司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通过街道领导牵线搭桥,主动提出与街道所属的10个行政村结成对。并拿出100万元资金分两年用于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街道和村等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该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大碶街道新农村建设村企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了好头。在村企结对工作中,集团公司主要的做法为:
一、领导重视,成立班子。集团公司总经理顾晓隆先生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广泛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总经理的要求,集团公司成立了村企结对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并明确了各自职责。
二、因厂制宜,一企多村。集团公司作为大碶街道经济实力比较
强,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比较高的重点龙头企业,根据村企业结对工作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订了一企多村的结对模式,并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帮助村内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开展培训,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开展企业职工素质培训的同时,还为各结对村培训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各结对村农民的职业素质。二是培养部分条件比较适合,产品比较接近的企业,作为集团公司关联企业进行扶植,既为公司发展做准备,又提升了周边小企业的实力。三是充分利用结对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吸纳部分村民到企业就业。如集团公司下属北仑永隆电梯部件厂是一家福利企业,公司与结对村和街道就业服务中心广泛沟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残疾人进公司工作,解决了大量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四是参与结对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开展河道清理整治、村内道路、绿化建设、村老年协会建设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项目资助。五是参与结对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了解掌握结对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优势及存在问题,帮助结对村清理发展思路,参与结对村精神文明,村落文化和村庄环境建设及治安管理。
三、募捐基金,扶贫帮困。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工作,集团公司早在2002年,就在贵州省台江县出资50万元,捐资希望小学项目。2004年,北仑慈善分会在大碶建立企业慈善冠名基金时,集团公司认捐100万元,建立了力隆慈善基金,在17年内每年捐资6万元,用于救助北仑区域内的贫困群众。2006年在北仑区慈善总会成立之际,集团公司又一次性拿出20万元,通过区慈善总会设立新农村建设帮扶帐户,以经济欠发达村或贫困家庭为受益对象,以公益
性项目或扶贫帮困为资助内容支援新农村建设
市农办副主任周建飞来我区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 6月27日,市农办副主任周建飞来我区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周建飞一行实地察看了今年创建示范村的大碶街道城联村。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察看,他对城联村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城联村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有力度、有行动,显示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对城联村的下步工作,他提出:一是要抓住机遇,借力使力,积极推进村庄建设;二是创建工作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以村庄整治为主,狠抓工作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三是要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宣发动,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随后在听取区新村办的工作汇报后,周建飞对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和“十百”工程创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如何与开发区建设相适应的“新农村、新社区、新农民”同步建设问题提出了要求:一是成片连线建设新农村问题,点上有了典型,但如何一片一片打造,在区块建设上要加大力度;二是要关注最近市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其中有“如何搞好回头看”、“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标兵村”、“如何搞好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等,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